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呼兰河传》读后感优秀8篇正文

《《呼兰河传》读后感优秀8篇》

时间:

《呼兰河传》,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苦闷和寂寞也一样,而这一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上的暗影。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编辑帮大家收集的8篇呼兰河传读后感的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1

萧红用朴素、率真、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二十世纪初东北呼兰河的社会风貌、自然景观,也通过《呼兰河传》这部作品向我们介绍了她童年天真活泼、幸福寂寞的生活,并通过儿童的视角和感受,揭露并批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和习俗及其对劳动人民的毒害,表现了北方劳动人民“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呼兰河传》,茅盾曾称之为小说创新的别体——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中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不仅带给人们一定的认识价值,而且给人以极高的审美享受,她的美学价值也同样让人惊叹。

一、社会生活之美

《呼兰河传》中萧红所描述的呼兰小城的社会生活是美的。最起码,在作品中,这样的社会生活带给了作品中的人物们美的享受。

作品中描述了很多呼兰河人日常生活中的盛举。在作品的第二章开始,萧红就向我们一一介绍了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还有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等一系列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盛大活动。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候,人们是兴奋的,充满活力的,无疑,这就是人们内心感受到美的表现。

跳大神,大神来疯疯颠颠地闹一番,还要收去本家的很多钱,单就这件事本身,人们是绝笑不出来的。可是,萧红在第二章第一部分刚开始介绍跳大神就写到了:“先说大神。大神是会治病的,她穿着奇怪的衣裳,那衣裳平常的人不穿;红的,是一张裙子,那裙子一围在她的腰上,她的人就变样了。开初,她并不打鼓,只是一围起那红花裙子就哆嗦。从头到脚,无处不哆嗦,哆嗦了一阵之后,又开始打颤。她闭着眼睛,嘴里边叽咕的。每一打颤,就装出来要倒的样子。把四边的人都吓得一跳,可是她又坐住了。”其实在常人看来,这样的大神疯疯癫癫地闹,一定是不可取的,可是,小说中的人们却还为她能在这里跳而内心充满了安慰,虽心有不舍却还是装成内心满足地将钱送给大神,生怕又惹什么不幸。

所以,跳大神这个活动是人们乐于参与的,送走大神后人们内心得到安慰,二者合一。最终,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在为这件事议论纷纷,生活也因这件事而变得丰富多彩,这就可以成为美。因为这样的生活让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得到了美的享受。这就是呼兰河小城的社会生活之美。

二、自然之美

萧红创作《呼兰河传》,用儿童的视角写了很多有趣的人、事、物。读者读来也是趣味横生,能够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烂漫,也能够体会到小女孩细心地观察生活,以及其内心的单纯和善良。由此,作品中对于呼兰河那独特的自然风光美的描写就更添了几分儿童的闲适与悠然。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就节选了书中一段经典描写——火烧云。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这晚霞色彩绚丽多变,作品中的人们齐齐的在傍晚向西面的天空看去,聊聊天,笑呵呵的。一幅充满闲适、无限美好的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堂堂的了,一会儿金洞洞的了,一会儿半紫半黄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呼兰河的人们一天的事情做完了,吃过晚饭,都愿意出来看看这晚霞,炫丽、夺目,看到“天边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

火烧云的形状同样是多变的:“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在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一条大狗……一个大狮子……”这多变的形状,一个个精气神十足的小动物,充满了希望,同时在他们身上也寄托了呼兰河小城人们的希望,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景是美的,这憧憬同样是美的。

三、人性之美

看过作品,读者们都能够知道,整个呼兰河小城都可以说是愚昧保守的,然而,我们却能在萧红的笔下,在这个愚昧落后的小城中找到几位真、善、美的人物。毋庸置疑,文中的“我”是个非常聪明可爱、充满童趣的小女孩。这是整部作品中最真、善、美人物的代表。“我”在后花园独自玩耍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我”独自在家外走失,遇到好心人被送回家过程的描写,“我”跟文中的小团圆媳妇的对话描写等等。萧红将“我”的天真、善良、童真写得生动充满童趣。读者读来也能够在“我”的。身上很容易发现人性的美。

另外,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就是作品中的“祖父”。文中的祖父是个忠厚善良,有点可爱的慈祥老人。他具有着长者的风范,有知识,而且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童心未泯。“祖父”对“我”疼爱有加,所以,“我”能从小就跟他连成一气,玩在一起,这也使得萧红整部作品中所描述的“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童心美和田园美。“老祖父”带着“我”在那充满田园风光的自家后花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作品中提到,后花园有一个玫瑰,到了五月的时候,花开得像酱油碟那么大,花开得很茂盛,几乎满树都是,花很香,招来了很多的蜜蜂,嗡嗡的很是热闹。祖父正蹲在地上拔草,小姑娘摘了二三十多玫瑰花一股脑地都插在了祖父的帽子上,祖父蹲着,知道小姑娘在捉弄自己的帽子,却不知到底在干什么。红通通的二三十朵玫瑰花都在祖父的帽子上,祖父却不知道,小姑娘一边插一边笑,当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这样一直忍着,回到屋里,祖母正好看见祖父头上戴着满帽子的红玫瑰花,也足足笑了一阵,祖父自己知道了同样忍不住笑。知道过了好一会,只要提起“今年春天的雨水……”祖父自己也还是忍不住笑。祖父与“我”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充满了欢乐,这样描写的一桩桩一件件事也都充分展示了文中“我”童趣的欢乐、纯真的美。

就像朱光潜先生的看法:“人生艺术化”在审美本质上强调的是“真善美的三位一体”。人性之美也正由此体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课文写法,习作技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整本书阅读中,我们作为老师,不妨带着孩子们去了解、体会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美学意味,作品中描绘的生活情趣等等,我们的教学会丰富多彩,学生的所得也会更加充实。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2

本书共有七章,叙述了风俗人情、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作者用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了儿时的记忆。其中这里有描写景色的让我深有感触,如:“天空是灰色的”,“严冬已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等,十分形象地写出了严冬的天气。我最喜欢第三章,写得是“我·祖父·后园”,其中一段还上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哩!萧红在这一段中总说“在后院里一切都是自由的”。这让我产生了疑惑:难道在呼兰县天天不都是自由的吗?当我看到她的标题“我·祖父·后园”时,才发现在萧红的心中,祖父带给她了快乐、自由和幸福。祖父很爱孩子,天天都会逗她们笑,多么慈祥的老人啊!虽然他早已过世,那快乐的记忆一直在萧红的心中。祖父过世后,萧红倍感孤独与失望。没关系,萧红,坚强起来!

如果你深入故事情节,又可看出作者对人们的讽刺,愚昧,麻木……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3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一部长篇回忆性记录小说。在我读起来看,文字娓娓道来,朴实清新,淡淡的感伤在人们的。心头弥漫而开。所以,这部作品有许多声望很高的艺术家来赞美这部书的精妙和价值。

因此,我为自己买到了一本好书所高兴。我也推荐同学们来阅读一下这本书。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4

前不久,我看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作家称这是一部优美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本书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卑琐,落后的生活和愚味的精神。

《呼兰河传》中的第三章写出了“我”和祖父的童年时光。第三章中,祖父让我记忆深刻,因为他和蔼可亲,总是笑盈盈的。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比如把小孩子的帽子取下来,有时放在袖口里,有时放在衣襟下,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你来找吧!”祖父很喜欢孩子们组,孩子们也喜欢祖父,而对于我,祖父尤其喜欢。第四章写了“我”家房子的荒凉。第五-七章写了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有二伯的故事和冯歪嘴子一家的不幸生活。冯歪嘴子的王大姑娘死后,她就一个人坚强地带着两个孩子,虽然有时候也偷偷抹眼泪,但他一旦看到大儿子能牵着小驴喝水了,就立刻笑了起来,他只是想满怀希望地活下去,他对生命有一种珍视,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光明,而这丝光明,足以让我们拥有希望。

《呼兰河传》中,有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小团圆媳妇是封建愚昧思想与恶俗的牺牲品,她是老胡家花钱买的童养媳。初进家门是一个“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孩子,后来被婆婆打出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直入等不同人不断折磨,摧残,最终离开了人世。多好的一个姑娘啊!那健康,活泼天真,可爱的女孩去哪儿了?她的青春和童心呢?对,是她的婆婆,她的婆婆迷信了跳大神的鬼话,亲手一步一步地将这姑娘送上黄泉之路,使12岁的女孩子永永远远地合上了眼。看到这,我多么想冲上前,一把救下那可怜的团圆媳妇,让她不再饱受痛苦。可是,我不能!为什么人们只顾看,他们怎么这么没人性呢?这便是他们的愚昧。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人人都要有颗善良的心,要充满希望地面对未来。是啊!哪怕生活再苦再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呼兰河传》这本书值得大家去阅读。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5

假如有一天,只有一缕阳光洒向人间,那这缕阳光一定是乐观,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认识了冯歪嘴子,我似乎突然懂了许多……

冯歪嘴子是个乐观向上,敢于打破封建传统的人。尽管他生活艰难,一到冬天,磨房里连面袋子都盖不得,瓦盆都像座小冰山。但是,他仍然过得很幸福;尽管他整天面对别人的流言蜚语,说三道四和排挤诽谤,但是,他仍然好好地活着;尽管他的女人去世了,但是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镇定下来,为了生命的延续,他一步步走向光明。冯歪嘴子就是这样,心无旁骛地行使着做人的权利。其中,令我最感动的片段就是当他的女人去世了这段,人们越用绝望的眼光看他,他就越用实际行动想让看热闹的人感到失望,在艰难的生活中,冯歪嘴子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着一切,照样活得自由自在,一如既往地担负着他那份责任。

想想自己,在考试失利时,总是觉得这门学科没学好,而不是找出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被人误解时,我总是很苦恼,伤心甚至生气,而不是一笑而过,觉得人与人之间有误解是常有的事,对自己说声:“没关系!”乐观地面对它。

只要拥有了乐观,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乐观能让困扰越跑越远,乐观可以改变黑暗世界,乐观能创造光明的未来……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6

《呼兰河传》,作者萧红。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想出去走走,多些感受阳光、芳草、感受那些单纯而温暖的笑脸。萧红——这个内心敏感丰富外表刚强的女子,在写完《呼兰河传》后心中的炉火逐渐无望的熄灭了。

但丁说:“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我体会着萧红心中那个叫“呼兰河传”的悲哀:冰冷深入骨髓,笼罩着作家的后半生,然后她滑入黑暗、无边无际。

萧红是以对家乡小镇的体验进入写作,这种写作与童年深刻独特的记忆有关。萧红有着真切的乡村体验,作品中充满原始的气息,这种原始的血气构成另外一种美学意义上的美。

她的文字是生命的体验,在作品中渗透的是粗糙的生命体验,充满苦难,她的文字很少文学的修辞、粉饰。这种作品风格在五四以来表现启蒙、小资的作品中找不到。

《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 篇7

我曾经听过“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的名字,我很好奇——这位女作家的文字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会让她得到这样的盛誉。怀着这样的好奇和崇敬的心情,我阅读了萧红的成名作《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回忆录,记叙的都是她在故乡呼兰经历的往事。整本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个人——萧红的祖父和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

萧红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她有一个像乐园一样的后花园和疼爱她的祖父。在园子里,她无所顾忌地干着她想干的事情:捉蜻蜓、采黄瓜、把缸扣到头上当作房子……而这样的自由是从哪儿来的呢?是来自她祖父的爱,她在后园里搞破坏,祖父不责骂她。我想,如果没有了祖父的关怀,肯定就不会有萧红的美好童年。

而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命运则是个悲剧了。老胡家用钱订下了小团圆媳妇后,就接了回来。萧红在她打水的时候遇见了团圆媳妇,她觉得小团圆媳妇“黑乎乎、笑呵呵,怪好的”。可是别人却说团圆媳妇不像个团圆媳妇。公婆打骂她、虐待她,终于让她生了一场大病。那个“黑乎乎、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走了。她是被谁害死的?她是被过去封建社会的旧观念害死的,它就像一个吃人的魔兽,残害着无辜的人的生命。如果现在还有很多人信服那种旧观念,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回顾过去并不代表落伍和退步,在我们展望未来的也应该回顾历史,从那些事件中吸取教训,不让悲剧重演。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8

这样悲惨的结局令人扼腕,可我深知,在那个时代,像团员的媳妇一样死去的人不计其数。封建迷信,害死了多少鲜活的生命!传统,这又何尝不是愚昧迂腐呢?

生命之珍贵,比天高,比海深,我们要懂得尊重生命。

《呼兰河传》,追忆了美好的。童年,是作者内心的一曲挽唱;批判了愚昧的封建思想,是国民灵魂的一曲挽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