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小学音乐课教案(优秀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小学音乐课《雪花》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智育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了解“雪”的形成。能正确表达歌曲情绪
[素质发展目标]:了解顿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顿音记号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变化
[教学难点]:按照顿音标记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录音机 《雪花》歌曲录音带 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为歌曲创编动作 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2、请几位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3、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雪”是怎样形成的?
4、播放录音带或CD,听歌曲《雪花》的录音(也可由教师范唱)。
5、教师分句教唱。
6、在学生基本学会歌曲后,启发学生(教师示范):
①注意顿音的唱法。注意第一、三乐句第一、二小节中顿音的唱法,应唱得有跳跃感。
②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
虽然歌曲是多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但是,歌曲仍然在情绪上有一定变化:从大的方面看,前4个乐句可以为一部分,为一种情绪,后4个乐句为一部分,是另一种情绪。从小的方面看,第一、三乐句应唱得跳跃,而第二、四乐句则应抒情等。
③注意力度的变化。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注意歌曲强弱力度的走势及顿音记号的作用。第一乐句中第一、二小节,应唱得富有弹性,第三、四小节唱得连贯一些,力度也应由弱渐强;后四小节再由强渐弱;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仿;第四乐句,力度从强到渐弱;第七乐句力度渐强,表达一种迫切的心情;第八乐句可唱得稍强。
7、最后,全班同学按照以上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雪花》。
小学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用优美和欢快的情绪,热情赞颂我国城乡的四化建设。合唱时做到声部统一、和谐。
2、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两声部合唱部分的把握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综合训练
注意:发声要均衡、声部要和谐。注意力度的变化。
集体演唱《金扁担》
二、欣赏
1、导入:请学生回忆新年时的快乐情景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介绍:一种是作为歌剧或者舞剧的开场音乐,有暗示剧情的作用;另一种是带有标题的独立器乐曲。《春节序曲》属于后一种。
3、初听全曲,请学生说出总的气氛情绪。
教师弹奏主题旋律,请学生跟着哼一哼。
4、复听乐曲,请学生注意那几段是重复的?
为乐曲分段。
5、分段细听乐曲,请学生说出乐曲各部分的不同之处。
6、完整复听。
教学目的:1、针对现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爱好,进行正确的引导。
2、通过欣赏各民族的歌曲,体验、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风格。
3、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民风民俗,理解“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培养他们民族团结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体验、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各民族音乐风格。
教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绚丽多彩的各族民歌浩如烟海,民歌有如璀璨夺目的明珠,闪耀着耀目的光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中国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等。民歌反映着人民生活中种种真实的感受,让劳动者得以吐露他们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愿望,因此一切欢乐和痛苦、无奈和愤怒、热烈和谐謔,种种这些情感都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民歌中来,一首首歌向我们展示着人民的生活,引领着我们走向民族灵魂的深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爱我中华》的音乐声中走入教室
二、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五十六)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鲜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维吾尔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西藏、内蒙等地,和他们交朋友。(出示课件)
三、新课
A、西藏:
1、今天我们首先要去的地方是西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教师播放《青藏高原》、《珠穆朗玛》。
2、请学生谈对西藏的了解(景象、民风民俗),教师总结,首先我们来看看西藏的服饰(课件展示)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 3 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1)、藏族的歌舞
(2)、藏族信仰佛教
(3)、巍峨的布达拉宫
(4)、大佛瞻仰节
(5)、神奇的葬礼
(6)、喇嘛圣路八角街
3、复听,请学生谈感受,自己所想
4、教师总结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宇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藏族群众吃饭——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这种吃饭方式和印度人相似,印度人吃米饭也用手抓,叫做抓饭。
酥油茶: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客人便可以端起碗来,先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客人把碗放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就这样,边喝边添,不一日喝完,热情的主人,总是要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假如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
5、你还听过哪些西藏民歌
6、教师总结
B、内蒙:
1、先我们启程去的是内蒙,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教师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天堂》。
你们了解的内蒙是怎样的?(辽阔的草原,奔驰的骏马)
你们知道它的民风民俗吗?(比如平时的生活习惯、节日、活动之类)
2、教师总结(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首先我们来看看内蒙古的服饰。
(1)、洁白的蒙古包
(2)、马奶酒与手扒肉
(3)、草原“那达慕”
(4)、成吉思汗陵
3、复听,学生谈自己听完后的感受
4、教师小结
蒙古民族是音乐的民族,千里草原是民歌的海洋,每一个蒙古包里,每一位蒙古族同胞的口耳之间,永远飘动着不绝如缕的上辈人传给他们的歌。蒙古民歌洋洋洒洒,浩如烟海,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巨,令世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个无法估量的音乐宝库蒙古人有三件宝,那就是:草原、骏马和蒙古长调
5、你还听过哪些内蒙的民歌?
C、实践与创作
1、听歌曲《牧歌》、《向往神鹰》,听完后谈感想,你认为它是那个民族的歌曲,为什么?
你听过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歌曲吗?如:傣族、彝族、高山族等
2、学生自由发言
3、作业:学生课下在网上了解其他民族的特点与歌曲
四、组织下课
1、教师总结:
我们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我们更应该团结起来。
2、在《爱我中华》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小学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欣赏《欢乐颂》,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对世界音乐的地位和贡献,理解《欢乐颂》的时代意义,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斗争的精神。
2、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了解乐曲的几种演唱形式。
教材分析
教科书呈现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第四乐章分三个部分,《欢乐颂》是它的第二部分,歌曲的旋律十分简朴。贝多芬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几乎只用了1、2、3、4、5五个音和一种音符──四分音符)就营造出了如此庄严、宏伟的效果。这首歌曲已经传遍了全球,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弹奏《献给爱丽丝》的片段音乐,导入新课的学习。
提问:谁知道这段音乐的曲名和曲作者是谁?
学生回答:贝多芬。
2、乐圣贝多芬简介。
师:贝多芬是德国的作曲家,被后人尊称为“音乐圣人”,有着伟大而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为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贝多芬的经典之作《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欢乐颂》。
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欣赏《献给爱丽丝》音乐片段,从中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歌曲
1、初次聆听歌曲《欢乐颂》。
提问:歌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热情、庄重、欢快、热烈等。
师:这首歌曲热情、庄重,深受人们喜爱。
2、学唱第一声部歌谱。
(1)教师做示范:用“la”轻声模唱(口腔打开,找打哈欠的感觉),并指导学生练唱。(钢琴伴奏。)
(2)指导学生用轻声哼唱歌曲《欢乐颂》的旋律。
(3)指导学生解决难点:跨小节的连音(12、13小节)和3、4音程的音准。
(4)指导学生用中等音量唱旋律。
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中等音量唱旋律,练习控制声音的能力。
(5)指导学生反复练唱歌曲。
根据这首歌曲的情绪,要用在连的基础上稍断开的演唱技巧。
(6)学唱第二声部歌谱。
学生随老师一起视唱第二声部的主旋律,并唱好变化音。
3、二声部合唱。
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间和谐统一。
4、学唱歌词。(出示《欢乐颂》歌词谱例)
指导学生唱好一字多音。
5、随歌曲《欢乐颂》音乐完整演唱全曲。
师:《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唱段,但是在1824年这部交响曲首演时,贝多芬已双耳全聋。据记载,演出结束后,他全然听不到身后观众的狂热欢呼声,一位女歌唱家扶他转身,这时,人们看到了贝多芬留下了激动的热泪,因为他实现了自己一生的愿望: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了所有的人。贝多芬虽然早已离去,但他的音乐作品和人格魅力却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再次高唱《欢乐颂》,用歌声来悼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6、刚才我们学会了歌曲《欢乐颂》,谁能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运用了节奏型、速度为中速。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大量运用了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歌曲的情绪给我们听觉上的感受是热烈、庄重的,所以不难看出,旋律、节奏、速度是影响音乐情绪的重要因素,它在音乐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对比欣赏
《欢乐颂》是一首合唱歌曲,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声部,合唱版的《欢乐颂》气势宏大、交响乐队和人声的交相辉映,使音乐更具有震撼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交响乐合唱《欢乐颂》片段,请大家边看边思考: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合唱。)
四、课堂小结
这首歌曲已经传遍了全球,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同学们,追求快乐、和平的幸福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快乐时光,珍爱我们的祖国,拒绝战争、期盼和平,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辉煌灿烂!
小学音乐活动课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立志成材。
(二)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训练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3、通过演唱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了解不同速度对歌曲情绪的影响。
4、在学唱《青春舞曲》的基础上加深对王洛宾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重点:
歌曲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和实践。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几种常吃的水果,让学生说说这些水果是哪里的特产。(新疆)
2、展示地图,认识新疆的地理位置,了解本单元标题《天山之音》,即新疆音乐。并简要介绍新疆。
3、明确本课学习内容——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
二、初步感知歌曲
1、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后思考:歌曲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再听歌曲,配合律动,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
三、学唱《青春舞曲》
1、随范唱用“la”音模唱。
2、填词跟唱。
3、理解歌词寓意,启发学生珍惜时光,珍惜青春。
4、了解“别的那呀哟”的含义,对比演唱并思考:把“别的那呀哟”改成“小鸟哟”好不好?为什么?
5、师生同唱歌曲,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形谱,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图形谱,并思考歌曲的结构特点。
6、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和旋律相似的地方。了解歌曲的创作方法。
7、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8、跟慢速伴奏演唱《青春舞曲》,思考两种不同的速度演唱同一歌曲音乐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四、了解王洛宾及其作品。
五、欣赏视频
欣赏历年春晚《青春舞曲》视频,鼓励学生和明星一起演唱。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西部有了一些了解,希望同学们能喜爱新疆的民歌,热爱我们的民族。并且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珍惜青春,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小学音乐活动课教案 篇5
课题:
编创与活动
课时:
2—1
教学目标:
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
编创与活动
教学难点:
编创与活动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小雨沙沙》。
二、基本部分:
1、编创与活动:
(1) 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小雨沙沙》及教材主题《春天》安排的。
(2) 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3)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4) 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小学二年级学生音乐课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加强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受能力;能主动搜集与乐曲相关的知识,培养合作意识,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养成专心聆听的习惯。
2、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蒲公英》,体验歌曲所营造的梦境,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
3、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动作,创设画面,创作游戏,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不同乐曲的节奏、旋律、情绪,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选择各种表演方式演绎乐曲。
教学难点:
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意境,能大胆表达内心对音乐的感受,丰富肢体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梦幻曲》
2、认:小提琴与大提琴
3、动:音乐游戏《都睡着啦》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梦幻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以及每一段落所表达的不同音乐情境;能区别乐器小提琴和大提琴。
3、通过音乐游戏《都睡着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听赏乐曲《梦幻曲》,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洋乐器大提琴独奏营造谧静甜美的表现力,感受乐曲跌宕起伏,婉转流连,探索、表现乐曲表现的情境。
2、难点:能随着乐曲的情绪把自己的幻想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课前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发四块粘贴板;并要求学生给自己组里起个好听的名字,如:“梦幻队”“梦想队”等等。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课件,闭着眼睛的小姑娘)可是这个小客人不理我们,她在干什么呢?(引导说出听音乐)对,她在听音乐,是什么音乐这么好听,让我们也来听一下。
(三)新课教学
A、初步完整感受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课件出示:听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什么?心里有怎样的想法?
播放乐曲,生静听
师:噢,有些小朋友说听了想打瞌睡,有些小朋友说想睡觉,那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睡觉的呀?
师:你是倒在床上就睡着的吗?
师:噢,有的小朋友上床了还要想想今天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才睡觉,有的小朋友友睡不着要翻几个身,那你能听着音乐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准备睡觉的吗?
B、分段聆听
a、第一乐段
师:天色暗了下来,四周静悄悄的,小朋友要睡觉了,你是怎样睡觉的吗?
播放第一段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准备睡觉。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是怎样的感觉?很吵闹吗?(平静,柔和)
师:小朋友你能把这段音乐用线条或颜色画出来吗?(在课本上练习)
b、第二乐段
师:好,现在有好多小朋友“睡着”了,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你们平时睡着了会怎样?
生:做梦
师:你会梦见什么吗?假如你现在睡着了,你会想些什么?
师:我们来看看我们那位小客人,她在做什么梦?
播放第二段音乐,及课件图片(小姑娘变成了一只小鸟,在森林里快乐的飞翔舞蹈,看见美丽的花朵,摘了几朵,飞去送给了她喜爱的妈妈和老师,祝她们节日快乐)
师:恩,原来这个小客人是个很细心的小姑娘,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习一下小姑娘好吗?
师:小朋友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们会做怎样的梦?请小朋友听音乐表演,可带上自己喜欢并相配的头饰,要求学生站起来自由表演,给有创新的组分别粘上彩旗。
师:小朋友都表演的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请学生为乐曲起名字)
师:舒曼叔叔也给这个乐曲起了一个名字叫《梦幻曲》(让学生读课题),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黑板出示主旋律彩页
师:大家看,这几句句子音比较多,旋律有较大的起伏(教师手势上下演示),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哼唱一下,好吗?
师生听音乐哼唱,教师要做相应的上下手势,表现旋律的跌宕起伏。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吸引住了,再唱一遍给我听好不好!
师:好,小朋友想想我们这一段音乐用哪一种线条或颜色来表现呢?学生练习。
师:老师已经看到了小朋友的好多梦想,你们的理想是美好的,是伟大的!但梦想不能光靠想,只有梦想醒后勤奋的人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小朋友你们能做个勤奋的人吗?
C、完整体验
师:舒曼叔叔写的《梦幻曲》好听吗?喜欢不喜欢?那好,咱们再听一遍,把你感受到的和学到的知识都表现出来!
师:你知道这么好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吗?(大提琴)
介绍大提琴:(用课件对比认识)出示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图片,主要让学生看图片和听声音来区别和掌握认识大、小提琴。
大提琴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小提琴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师:这首乐曲好听吗?它还有用钢琴来演奏的,你们想听吗?
欣赏钢琴演奏的《梦幻曲》。
(四)综合游戏
师:大家积极性这么高呀!那我就再领大家做一个《都睡着啦》游戏
教师带学生跟音乐做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要节奏练习“他睡着啦”
(五)小结
师: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
师:看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今天我们通过听赏优美的《梦幻曲》,共同感受了舒曼叔叔抒情、遐想的作品风格。有机会我们再共赏他的更多作品,同学们再见!
小学音乐课教案 篇7* *
课题:人教版第五册第三课好伙伴
课型:音乐活动课
开课班级:三(2)班
开课时间:20xx年4月20日上午
教学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同伴进行曲》增强小朋友们的。友谊之情,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与集体主义精神。
2、 学跳集体舞《噢,苏姗娜》提高不朋友们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节奏练习中的十六分音符。
教具准备:课件、小军鼓、节奏条、大红花
教学流程:
一、 组织教学。
(1)听音乐《同伴进行曲》踏步进教室。
(2)师生用音乐问好。
二、 模仿节奏游戏。
(过渡语:小朋友,喜欢做游戏吗?请跟老师一起拍节奏好吗?)
(1)师击鼓:。
X XX XX X XXXX X XX XX X XXXXXX XXXXXX
(2)生跟教师分别模仿拍三遍。
(3)全班齐拍二遍。
(4)指名模仿拍一拍。
三、观看课件模仿生活中的节奏。
(过渡语:小朋友们的节奏感真是太棒了!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节奏,你能把它模仿出来吗?)
(1)出示课件(火车、小狗、小猫、机枪、钟表等声音)
(2)指名说一说、拍一拍它们是怎么叫(响)的?
(3)出示节奏卡,教师任意点击课件,要求小朋友们找出相对应的节奏卡。
四、 追赶节奏游戏。
规则:(1)选出6—7名追赶队员站圆圈内。
(2)鼓手击鼓,其他小朋友传花,当鼓停时花落在谁手里,谁就表演节目。
(3)当节目表演完时,教师任意点击课件,追赶队员快速寻找相应的节奏条,找错了或者最后一个找到的淘汰。
五、集体舞《噢,苏姗娜》。
(1)观看舞蹈《我们的朋友在哪里》。
(2)过渡语:小朋友,通过二年的交往,你们一定交了很的好朋友,想请你的朋友跳舞吗?
(3)教师邀请小朋友们跳舞。
(4)小朋友们邀请听课的老师跳舞。
(5)结束语: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玩得高兴吗?老师祝你们开开心心每一天,愿你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6)听音乐《噢,苏姗娜》舞蹈出教室。
小学音乐课《雪花》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能理解“雪花”的象征意义及其快乐的所在
3、学会品味诗歌语言特点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雪花的象征意义和诗歌的优美意境
2、教学难点:揣摩、品味诗歌语言的形象、含蓄和优美和作者的感情寄遇
三、教学方法
朗诵法、合作讨论法、自由发言法、引导讲解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虽已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舒,但一阵春雨过后,天气转凉,我们仿佛又有了动的感觉而提到冬天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漫天飞雪银装素裹的景象雪花自古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今天我们就来听听现代诗人徐志摩笔下的雪花的快乐
(二)带着问题朗诵诗歌(提问朗读再提问再深化模式)
看到这个题目《雪花的快乐》,同学们想到了些什么呢?徐志摩为什么要给我们讲这一朵雪花的快乐呢?它有怎样的快乐呢?一朵雪花她真的有快乐有悲伤吗?这个“快乐”实质上是指谁的快乐?什么样的快乐呢?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先集体朗诵这首诗,注意提顿和感情(学生朗读完对其进行评价纠正,教师再范读)
通过朗读这首诗你们对老师以上的问题有的自己的答案吗?初读感受是什么体会?用自己简短的话语说说(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并引导学生想到雪花是作者自喻)
再提问:作者为什么要以雪花自喻?他想通过雪花抒发怎样的感情?(顺其自然的到介绍作者这一环节)
(三)作者简介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诗集《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有代表作《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康桥即使英国的剑桥大学,徐志摩曾在那留学,离别时写下这首著名诗歌。
讲到徐志摩的诗歌就一定的讲讲他一生的情感经历,因为这是他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徐志摩在婚姻的低潮期写下名诗《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其实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姻”始终心存疑虑,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婚在英国遇见了志同道合的林徽因,虽然俩人相爱,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一起回国后结识了有妇之夫陆小曼,这也注定是一场不被人们接受的相爱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飞机飞向北平,因为他答应20日要帮助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飞机在山东党家山上空撞山炸毁,想飞的诗人死于飞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徐志摩是一个追求自由个性赋予浪漫传奇色彩的人这里的雪花和诗人有哪些相同之处呢?他到底又怎样的快乐?作者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内涵?
(四)进入全诗
第一节:诗人以雪花自喻,是一朵有快乐的有目标的雪花通过“假如我是一朵雪花”可以看出来
第二节:雪花执着的寻找追求自己的归宿不去幽谷、山麓、荒街,直接的、飞去花园等着“她”来探望
提问:诗中的“她”是指什么?(爱的人或是理想追求梦想等多种理解)
第三节:找到了幸福的港湾,融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提问:
1、雪花找到的那个幸福的港湾是哪儿?(找到了爱人,达到了目标等)
2、雪花最后消融了,化成了一滩水,你认为他还是幸福的吗?(是的,因为它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找到了自己想找到的东西,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所在比如一根火柴,燃烧毁灭自己是他来到世上实现价值的唯一方式)
(五)讨论、问答时间
1、从文章哪些地方表现出雪花是快乐的?
2、这首诗歌作者在表达什么情感内涵?作者追求寻找的是什么?(开放性,各有各的理解)
(六)结合诗歌“三美”引出讲解该诗歌结构、押韵、绘画美
闻一多先生说诗歌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徐志摩极推崇诗歌三美,从雪花的快乐我们可以看出:
1、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如押韵、音节和谐、回环往复等该诗中全篇压ang韵u韵a韵ong韵并且每一节连用“飞飏,飞飏,飞飏”以达到音韵上回环往复,铿锵有节奏感
2、建筑美即结构美,每节匀称和句式整齐每句句式完全整齐,连标点符号都一样3、绘画美即画面美选词给人以视觉冲击,让人脑海里面产生一幅画即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举例《山居秋暝》)其实诗歌就是一幅画,这首诗同样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画,通过刚刚我为大家做的示范,通过你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发挥想象力请为我们描绘你从这首诗中看到怎样的一幅画?画的是什么?(请几个学生发言)
六、作业
把自己看到的这幅画用文字描绘出来。
小学音乐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一、继续了解多彩的乡音,学唱中国本土民歌,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二、学唱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小白菜》、《对鲜花》,能比较和发现各地方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领悟民歌音乐中不同的情感表现。
三、能与他人合作演唱《对鲜花》,并能根据歌曲特点自编歌词进行演唱。
四、在歌曲的学习中掌握“连音线、波音”的演唱方法;能听辨出音乐的节奏型、乐句、音乐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并随音乐的变化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
教材分析:(略)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小白菜》、《对鲜花》。
二、活动与练习:听觉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比较和发现各地方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领悟民歌音乐中不同的情感表现。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和《小白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新授课:
1、复习引入:先播放前两册已经学习过的歌曲《鄂伦春小唱》、《捕鱼歌》、《凤阳花鼓》、《草原就是我的家》等歌曲片断,让学生回答它们是哪里的民歌?曲名是什么?你们能把它唱出来吗?导入新课——走进“多彩的乡音”。
2、完整聆听。播放课件,请学生完整聆听听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和《小白菜》,设问:大家注意到两首歌曲的风格、情绪有何不同呢?听后的心情又怎么样?师生共同讨论……
3、了解地域、风土人情:
1)看课件、看地图,说民俗,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素材、音乐特点,这样就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歌体系。
2)简介两首民歌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所要表达的内容。
4、复听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在纸上画旋律线条,进一步感受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太阳出来喜洋洋》为级进发展成的上下小起伏的旋律特点,《小白菜》的旋律特点为连续的级进下行。
5、分别学唱。
学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1)老师演唱时学生配合吆喝声唱衬词不达意“罗儿”“郎郎扯光扯”。简单而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再把学生分成两组来合作演唱,“衬词组”演唱时手拍节奏,“歌词组”边唱边根据内容自编动作来表现。
3)歌曲中的装饰音是本课的难点,引入音乐知识“波音”和“连音线”的练习,采用先感受后理解其含义的方法,解决难点。
学唱《小白菜》:
1)让学生合着音乐用手画旋律线,设问:你感受到的旋律线是以上行为主还是以下行为主?并说说为什么?然后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能背唱歌曲。
2)通过六段歌词的学习,让学生对比着说一说旧社会农村那没有娘的孩子的苦,讲一讲今天过着幸福生活孩子们的甜,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3)让学生设计几种演唱形式,充满感情地歌唱全曲。
6、分析比较:学会两首歌曲后让学生分析讨论、比较发现他们的异同点。
歌名拍号节奏旋律调式情绪风格特点速度力度
《太阳出来喜洋洋》连续八分节奏显得很急促上下小起伏五声商调式乐观衬词和波音的运用中速强
《小白菜》平稳连续下行六声徵调式凄凉节奏先短后长、旋律级进下行,“呀”安的拖腔形成哭调慢弱
7、巩固复习。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歌声中融进体验到的情感,演唱才会更出色。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对鲜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新授:
1、谜语导入:一开始始老师用有节奏的谜面:我说一个一,你对一个一,什么尼开花儿在水里?直接进入教学活动。
2、积极思维,展开想象。老师接着说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谜面,由学生自由应对。对学生奇异的答案、丰富的想像老师应给予肯定。
3、变换形式学习:
1)将歌词一一对应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尽情地、问答式地对答起来。
2)由歌词对答转为歌词对唱,增加了学习难度。
3)变换多种形式对唱:如:师生对唱、男女对唱、一人问众人答或众人问一人答等。
4、发扬民主,激励创新。
1)引导不认识这些花的学生,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想象出来的花,
2)请学生自由讨论歌词中出现的四种花,有资料的同学可以互相展示,共同认识。
3)请学生进一步继续往下创编歌词“你说一个五,我说一个五……”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与练习听觉训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活动与练习:
1、听音乐说歌曲名。
老师先将本单元的三首民歌片段逐一播放,让学生抢答似地说出歌名和地名,以此复习引入新课教学。
2、听音乐找节奏。初听《大路歌》,听完设问:你能找出课本中哪一处是在《大路歌》中出现过的?大家一起来拍一拍。
3、听音乐辨别乐句。
1)听出有几个乐句?
2)你所听到的几个乐句,用下列的哪个图式表示正确?
▲●▲●
▲▲▲▲
▲▲●▲
4、听音乐辨明速度。听同一段旋律演奏了三次,设问:哪一次速度有变化?哪一次力度有变化?哪一次两者都没有变化?
(第一次速度变、第二次力度变、第三次都没变)
5、听音乐填空视唱。老师有节奏地慢速弹钢琴,学生看谱听辨,将漏掉的音填在括号里,大家再唱一唱,检查自己听对了几个音。启发学生听唱后自己发现第二句就是歌曲《牧女》的一个乐句,只是句尾稍有变化。
6、听音乐走走停停。
引导学生音乐停人就停,音乐走人就走而且要走出音乐的快慢、强弱、渐强渐弱、渐快渐慢……总之引领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三、小结。
教学后记:
小学音乐课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嘎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二、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三、能准确地、有感情的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
二、学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
1、初听音乐,可让学生随乐曲轻轻的拍着手。
2、复听音乐时自编动作,随着音乐跳舞。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学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1、可结合介绍藏族的服饰、风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尤其是衬词“嚓啦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觉去唱,既连贯,又要唱足、唱满时值。
3、尝试学跳藏舞的两个动作:踢踏步和三步一靠。大多数学生对藏舞的动作很难学做准确,重在感受和体验。
4、选编两个动作,边唱歌边舞,感受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气氛。
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歌曲《雪莲献北京》。
二、歌曲表演《我的家在日嘎则》。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雪莲献北京》。
1、初听歌曲。
提示: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
提示:如果用动作表演,你选择哪一种?引导学生看图思考,选一种动作边听边跳。
二、歌曲表演《我的家在日嘎则》。
1、教师可结合地理知识,简单介绍日喀则。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演唱时情绪饱满,声音要轻快,不要拖拉。
3、学会歌曲后,学生自选乐器为歌曲伴奏。
双响筒、串铃和三角铁。提示:想一想三种乐器怎样敲击声音与唱歌合起来效果?
5、分组伴奏,看那一组合作的。
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