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优秀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如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7篇元日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
《元日》教案 篇1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仍旧对显性的画面较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在读诗时能将诗中的画面与自身生活体验联系起来理解,从而感受诗中的欢快气氛,体会一系列春节传统习俗背后蕴含着的人们对幸福美好的期盼之情。但对于王安石的执政理想,大部分三年级的学生还无法理解,因此,只稍作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爆竹、屠苏、桃符”等词语。
2.引导学生看注释、找习俗、查资料、融生活想象画面,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3.通过诵读感悟、吟诵,体会春节的气氛,感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诵读感悟、吟诵,体会节日的气氛。
2.难点:想象画面,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看视频猜节日。
同学们,为了表扬你们端正的坐姿和专注的小眼睛,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想知道吗?好,一起来看看吧。(班级学生过新年活动照片,配乐《新年好》)
你们看到了什么?
(预设1:齐回答,过年的时候、春节的时候 预设2:我看到了自己过年时候的照片)
2.揭示课题。
是啊,(过年,也叫)春节,是我们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关于春节的古诗,《元日》(板书题目)
3、解题
师:“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种(拖长音,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1)开始的`,第一。
(2)为首。
(3)主要、根本。
(4)元素。
(5)构成一个整体的。
(6)货币单位。
你们觉得是哪一种呢?
4、走进诗人
那你们知道元日的作者是谁吗?——王安石(引导学生回答),对,他不仅仅是一位诗人,还是北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49岁的时候,好不容易当上了宰相!宰相在古代可是一个大官呢,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元日,就是在他担任宰相那一年的春节写下的,正是他春风得意的时候!
二、反复读,明诗意
1.范读,知节日。
2.初读,解诗题。
3.再读,找习俗。
三、介绍吟诵法
1、吟诵三种符号
2、吟诵录音
四、融生活,悟诗情,解吟诵
1、我们先来看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老师起手势,学生读)
你们听到了什么?(爆竹声)
爆竹声怎么样?(爆竹噼里啪啦地响,爆竹的声音好大啊!)是啊,爆竹一点就燃,所以我们的爆竹读的急而短促,这家刚放完爆竹,那家又开始放了,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音一直在耳边响个(不停),哇,过年可真热闹啊!(贴板书,热闹)
请你们把这种热闹读出来。
那“一岁”是什么意思呢?(生齐回答,一年),除呢?(生回答,过去)所以,“一岁除”指的是(一年就过去了)。
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学生答:在热闹的爆竹声中,一年就过去了)
2、你的理解很到位!我们再来看第二句:(学生读“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是什么呢?(一种酒)你怎么知道?(课文中有注释)表扬你们懂得借助注释!其实,屠苏酒是由屠苏草泡的酒,传说喝这种酒可以避瘟疫、祈福新年,所以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准备了满院子的屠苏酒,大家都准备喝个够,喝个痛快,不醉不罢休!所以诗句中的屠苏,我们是可以无限延长的,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们想到了诗中的哪一个字?(学生“暖”),是啊,同学的祝福,朋友的祝福,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暖洋洋的、暖暖的)板书:温暖
3、同学们,除了我们心里暖?暖还从何而来呢?(还有什么也是暖的呢?)(春风送暖,)对了,春风也是暖暖的!那还有谁会感到暖?(诗人王安石)是呀,我们的王安石可是好不容易当上了宰相,因此他在政治上的改革也得到了顺利的开展,在这个热闹、喜庆的新春佳节,普天同庆,人暖、心暖、天地暖!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诵一遍!
4、是的,那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读诵符号学习后两句诗。
讨论并思考:
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感受到了什么?
(小组学习2min、小组组长代表汇报)
是啊,老师起手势,“千门万户曈曈日”,通过节奏我们看到太阳正在(慢慢升起来),千门万户都已经把(旧桃符换成新桃符),感受到(新年新气象、新年生机勃勃)新年 的 万象更新(贴板书)
王安石用几个画面、几句诗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出了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除旧布新的决心,不管成功与否这份心系百姓的情怀让我们感动!
请同学们齐读这两句!
5、接下来,加上伴奏,加入感情,想象画面,吟诵出王安石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现在请所有女生起立吟诵;请所有男生起立吟诵。】
评价语:你们诵出了王安石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你们的吟诵让老师也走进了诗中的画面。
五、拓展延申
1.理方法,巧迁移。
2、关于春节,诗人陆游也写了一首《除夜雪》,但是这首诗写的不是正月初一,而是我们的除夕!同学们先听录音,根据注释想象画面!
请同学们根据读诵符号,尝试把我们的这首诗读诵出来!
(时间够,请同学单独展示,时间不够,全班一起展示)
总结:同学们,吟诵除了可以帮助我们读出诗歌的感情,还能帮助我们想象诗歌的画面!
古诗《元日》教案 篇2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听?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妙情境。
二、学习古诗《元日》。
1、读——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
(2)抽生读,检查字音及停顿情况。
(3)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
2、看——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再读读古诗,从中知道了什么?
(2)互相交流。
3、议——探究协作,读中悟情。
(1)以小组议议,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没有读懂。
(2)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屠苏、瞳瞳日、新桃、旧符
(3)说说诗句的意思。
4、评——多元评价,品析美读。
(1)读出你的感悟,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2)教师相机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3)古诗赛读,师生互评。
5、诵——积极展示,深情诵读。
采用“对诗”、“诗句接龙”等形式反复吟诵,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放手让学生按照“读——看——议——评——诵”的方法自学。教师只作必要的指点即可,重点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这么冷的天,渔翁为什么还要出来钓鱼?
《元日》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元日》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学会3个生字,感悟诗中重点的词义,了解诗句主要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中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教学中带你:让学生初略体会诗人通过这首诗所寄托的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报复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我们读了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古诗《元日》。(板题,齐读课题。)
二、解题
老师想请教大家对“元日”这个题目的理解!
师: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开始的,第一。(2)为首。(3)主要、根本。(4)元素。(5)构成一个整体的。(6)货币单位。(指名读)你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
声:“元日”就是一年的开始,也就是春节。
师补充:古人认为元日是一年的开始,一个季节的开始,一个月的开始,所以又叫这一天为“三元”。
三、初读古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年已经有四千年的历史了,在距今1000年左右的宋朝,人们是怎样过年的?谁愿意给大家读一遍这首诗。(提醒:注意读音和节奏。)
指名读,师生评议。
四、品读古诗
1.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好,还要读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我们各自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借助注释想一想: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而主要意思?你是怎样读懂这首诗的?
(师讲解释古诗的方法。同时辅以课件。)
3.利用这种方法再说说整首诗的意思,相信人人都能行!
4.作者在诗中集中展现了宋代人过年时特有的民俗民情,也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点的事物来描写的?
(1)爆竹。
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刻最响?为什么?
那一刻,新旧更替,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啊!怎么能不快乐呢?
谁再来读这句,让我们感受到这份快乐。
(2)屠苏
过渡:在爆竹声中人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心情多么高兴啊!他们取出了冰窖中的屠苏酒。
知道什么是屠苏酒吗?
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这新年的第一口酒。
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生发挥想象说话)
年轻人想到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股暖流涌向心头,不禁吟到——(引读)
老年人想到来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股暖流涌向心头,不禁吟到——(引读)
孩子们想到来年学习进步,成长快乐,一股暖流涌向心头,不禁吟到——(引读)
看,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板:暖)
(3)曈曈日
过渡:诗人沐浴着柔和的春风,借着馨香的酒意,喜气洋洋的走出家门,他看到了什么?
曈曈日普照千家万户,多么喜庆,多么吉祥!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评:你读得真好,仿佛让人看到了千家万户被这温暖的霞光照耀。
评:你得不错,但这霞光还不够灿烂,不够温暖,能再读一次吗?
(4)新桃,旧符
除了放爆竹,饮屠苏,诗人还向我们展示了换桃符这幅情境,谁来读这句话?(指名读)在诗人眼里换去的仅仅是旧的桃符吗?他的笔下仅仅是一副节日风俗图吗?此时他已度过了人生的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年写下《元日》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对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课件出示写作背景:王安石一生追求积极进取,时时关心百姓的生活。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第二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元日》就写于这一年的春节。)
5.新的政策即将推行,王安石此时的心情怎样?
(生:兴奋、激动、充满信心……)
你觉得诗中的哪个字就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大家说得有道理,但老师认为这个“暖”字更能体现诗人当时的心情。)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师引导学生交流),在王安石这种激动心情的驱使下,声声爆竹也变得那样悦耳,扑面而来的春风也充满了暖意,就连那刚刚从冰窖中取出来的屠苏酒也有了阵阵暖意,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
6.请带着这份踌躇满志、这份春风得意、这份憧憬期盼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能不能看书的尽量不看书。
《元日》教学教案设计 篇4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仍旧对显性的画面较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在读诗时能将诗中的画面与自身生活体验联系起来理解,从而感受诗中的欢快气氛,体会一系列春节传统习俗背后蕴含着的人们对幸福美好的期盼之情。但对于王安石的执政理想,大部分三年级的学生还无法理解,因此,只稍作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爆竹、屠苏、桃符”等词语。
2、引导学生看注释、找习俗、查资料、融生活想象画面,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3、通过诵读感悟、吟诵,体会春节的气氛,感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诵读感悟、吟诵,体会节日的气氛。
2、难点:想象画面,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看视频猜节日。
同学们,为了表扬你们端正的坐姿和专注的小眼睛,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想知道吗?好,一起来看看吧。(班级学生过新年活动照片,配乐《新年好》)
你们看到了什么?
(预设1:齐回答,过年的时候、春节的时候 预设2:我看到了自己过年时候的照片)
2、揭示课题。
是啊,(过年,也叫)春节,是我们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关于春节的古诗,《元日》(板书题目)
3、解题
师:“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种(拖长音,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1)开始的,第一。
(2)为首。
(3)主要、根本。
(4)元素。
(5)构成一个整体的。
(6)货币单位。
你们觉得是哪一种呢?
4、走进诗人
那你们知道元日的作者是谁吗?——王安石(引导学生回答),对,他不仅仅是一位诗人,还是北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49岁的时候,好不容易当上了宰相!宰相在古代可是一个大官呢,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元日,就是在他担任宰相那一年的春节写下的,正是他春风得意的时候!
二、反复读,明诗意
1、范读,知节日。
2、初读,解诗题。
3、再读,找习俗。
三、介绍吟诵法
1、吟诵三种符号
2、吟诵录音
四、融生活,悟诗情,解吟诵
1、我们先来看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老师起手势,学生读)
你们听到了什么?(爆竹声)
爆竹声怎么样?(爆竹噼里啪啦地响,爆竹的声音好大啊!)是啊,爆竹一点就燃,所以我们的爆竹读的急而短促,这家刚放完爆竹,那家又开始放了,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音一直在耳边响个(不停),哇,过年可真热闹啊!(贴板书,热闹)
请你们把这种热闹读出来。
那“一岁”是什么意思呢?(生齐回答,一年),除呢?(生回答,过去)所以,“一岁除”指的是(一年就过去了)。
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学生答:在热闹的爆竹声中,一年就过去了)
2、你的理解很到位!我们再来看第二句:(学生读“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是什么呢?(一种酒)你怎么知道?(课文中有注释)表扬你们懂得借助注释!其实,屠苏酒是由屠苏草泡的酒,传说喝这种酒可以避瘟疫、祈福新年,所以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准备了满院子的屠苏酒,大家都准备喝个够,喝个痛快,不醉不罢休!所以诗句中的屠苏,我们是可以无限延长的,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们想到了诗中的哪一个字?(学生“暖”),是啊,同学的祝福,朋友的祝福,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暖洋洋的、暖暖的)板书:温暖
3、同学们,除了我们心里暖?暖还从何而来呢?(还有什么也是暖的呢?)(春风送暖,)对了,春风也是暖暖的!那还有谁会感到暖?(诗人王安石)是呀,我们的王安石可是好不容易当上了宰相,因此他在政治上的改革也得到了顺利的开展,在这个热闹、喜庆的新春佳节,普天同庆,人暖、心暖、天地暖!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诵一遍!
4、是的,那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读诵符号学习后两句诗。
讨论并思考:
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感受到了什么?
(小组学习2min、小组组长代表汇报)
是啊,老师起手势,“千门万户曈曈日”,通过节奏我们看到太阳正在(慢慢升起来),千门万户都已经把(旧桃符换成新桃符),感受到(新年新气象、新年生机勃勃)新年 的 万象更新(贴板书)
王安石用几个画面、几句诗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出了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除旧布新的决心,不管成功与否这份心系百姓的情怀让我们感动!
请同学们齐读这两句!
5、接下来,加上伴奏,加入感情,想象画面,吟诵出王安石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现在请所有女生起立吟诵;请所有男生起立吟诵。】
评价语:你们诵出了王安石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你们的吟诵让老师也走进了诗中的画面。
《元日》教案 篇5
1.认识9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中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重点难点掌握生字词、了解诗意,说说自己的见解。活动准备幻灯片、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环节学生学习教师导学二次备课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谁能说一说。你们家里怎样过的?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同学们,快要放寒假了,我们每年最盼望的、全家过得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初步读文通过范读、自由读、个别读来整体感受古诗。
二、欣赏课件,领悟诗情。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过年吗?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找出相关的诗句。
2.小组讨论。分组汇报。一、教师讲解诗的大意。
二、精读古诗、领悟诗情、想象意境三
反馈展示
释疑解惑
1.学生认读。
2.小组交流如何记忆生字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名小老师,到前面讲生字。
4.再找几名“小医生”为大家找出易错的字音、字型。
一、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2.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3.教师推荐方法:
通过比较认识。“新”“旧”是一组反义词,来记忆。四
拓展提升
发展能力一、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
2.过节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3.课外再找一首关于春节的古诗。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五
达标检测
查漏补缺读古诗:
1.送字宝宝回家。
2.再读古诗。针对读不准的字音强化巩固课后反思
长春版小语一下学案
学习内容?元日(第一课时)姓名编写者春阳小学孙凤琴学习目标1.认识9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自主学习一、自主探究
1、背古诗。
自评:正确()流利()有感情()
2、请你把本课中不认识的生字找出来,想想可以用哪些好办法记住它们?并把你不认识的字做成生字卡片。
3、读读下面这几个词,注意生字的读音。
屠苏爆竹曈曈日千门万户
二合作交流
结合古诗说一说诗歌大概意思。可以问家长,可以查资料。
三知识应用
说一说关于过年的小知识
四拓展延伸
找一找王安石的其他诗歌
《元日》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4、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学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同学们,时光匆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看。(播放课件)
2、这些画面我们在什么样的节日才能见到?(春节)谁来说说,你们家去年的春节是怎么过的?(是啊,春节可真热闹啊)你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的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吧。(板书课题)
4、“元日”的“元”你理解吗?老师查了字典,“元”有这几种解释,在这应该选哪一种?那么“元日”指的是哪一天呢?(对啊,它指的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5、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同学们,古诗到底描绘了正月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赶紧打开书,自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自由读)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3、(你真不简单,把字音都读准了,特别是这几个字,你会读吗?指名读四个词语,然后一起来读一读。
4、大家把字音都读准了,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5、同学们,我们 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谁来说说。
爆竹:就是鞭炮 瞧,图上的小朋友放的就是爆竹。
屠苏:这就是屠苏草,在这里是指用屠苏草泡的酒。人们在除夕这天会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正月初一早上全家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据说喝了屠苏酒能保一年不生病。
瞳瞳日:如果理解了,那就强调“你说的真好,它是日字旁,跟太阳有关”,就是指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如果不理解,就先引导 先看偏旁跟什么有关,它是指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出示图片)看,太阳渐渐升起来了,多么明亮。请你把它的意思写下来。
桃符:其实“桃”和“符”指的是同一件东西,我们可以连起来用。大家见过吗,瞧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每到正月初一,人们便在桃木上刻上“神荼”、“郁垒”两个神灵的名字,挂在门旁,用来压邪,后来就指春联。
6、这首诗还有那些词语不明白,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读了诗后,你知道宋代人在过春节的时候要做哪些事吗?请你再好好读读古诗找一找,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你知道了吗?
(1)放爆竹 (板书)
你怎么知道的?
这一天到处是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这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似乎在告诉我们什么呢?(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来到了)你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简洁的话,你说的真简洁,尤其是“一岁除”就是指一年过去了)是啊,这一刻是多么的热闹啊!你的心情如何?你能把这种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吗?
他们还会干什么?
(2)喝屠苏酒 (板书)
他们是怎么喝的?你能结合第二句诗来说说吗?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品着这新年的第一口酒)有什么感觉?(很温暖)读诗。
还有呢?
(3)贴春联 (板书)
从哪里知道的。是啊,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换桃符的呢?
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义吗?
我们把三、四两句诗连起来读一读,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呢?(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普照着千家万户,人们把新的桃符换下了旧的桃符。)
[同学们,古人在写诗时为了押韵,有时会将字序做颠倒,而我们现在在说的时候可以根据我们的语言习惯适当的调整。]谁能再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是啊,王安石的这首诗描绘了家家户户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迎着新年的第一缕灿烂的阳光在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的景象,你能把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吗?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说。谁来说说?
3、同学们,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喜庆,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是啊,多热闹啊,可是你知道吗?王安石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49岁了,他已经度过了人生中的第49个元日,每年都是这样,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年写下《元日》呢,让我们走进王安石生活的那段岁月吧。(出示背景)当时的宋朝社会很贫穷,年轻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到各地游历,了解了老百姓的疾苦。后来他发奋读书中了进士,当了地方官,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事情。49岁时就被任命为宰相,他终于有机会可以一展抱负,于是就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变得更加富强。《元日》就写在这一年的春节。
2、他仅仅是写出了春节热闹的景象吗?除了反映新年新气象外,正要推行新政的王安石还想借这首诗表达什么?(新的政策必将代替旧的政策,以及他的坚定的信心、希望新政策会给国家带来新的面貌、新政的推行能够顺利、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3、这真是一位胸怀远大、忧国忧民的政治家王安石啊,让我们一起再来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
4、你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下面我们再来读读王安石写的另一首诗《梅花》(读一读),这首诗我们学过,写出了梅花顽强的品质,那现在老师告诉你,其实王安石写这首诗的时候是由于当时政治腐败,他推行的新政没有成功,王安石有没有意志消沉呢?那么他想借这首诗表达什么呢,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他也想像梅花一样勇敢坚强)
六、布置作业。
1、想象《元日》这首诗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2、收集王安石的其它作品,读读背背。
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喝屠苏
换桃符
《元日》教学设计 篇7
目标预设
1.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 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4.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设计理念
1.“教是为了不教”,这才是教的最高境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设计时应体现学法指导,能让学生举一反三。
2.“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模式,古诗教学也不例外,设计时要落实这一新课标理念。
3.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追求“真实、扎实、朴实”的教学风格,把学法指导和落实新课标理念有机糅合起来。
设计思路
1.为了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2.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我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教学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学习,学习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首诗,一次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让学生自由背诵熟悉的古诗)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妙情境。
二、解题:
1.(播放课件:迎新春)这是什么时候?
2.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题:“元”是第一,“元日”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叫春节。齐读课题
5.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这首过年诗。不过,在学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以前是怎么学古诗的?
6.交流。师结:对,诵读理解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我们学好古诗,首先就要读好它。出示:(一读:注意节奏、读正确。)
三、学习古诗
(一)初读古诗。
1.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这首诗在书上96页,打开书。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一读这首诗。
2.老师教读生字。
这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谁愿意当小老师到前面来教教大家?
哪个最难读、最容易读错? 哪位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指名说。(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读。重点引导读准“爆”、“屠”、“曈”、“符”的读音。)齐读生字。
3.名读古诗,评议。让我们一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二)品读古诗:
1.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能够把诗读正确,不过,古诗光读准还不够,还要(出示:二读:借助字典或请教别人,搞清字、词、句的意思。)
2.再好好读读这首诗,找找有没有不懂的字词?
3.流,相机出示词语:
爆竹、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
4.不懂的地方,同学们能提出来,这非常重要。那现在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教师总结引导学法: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有三个途径:(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请教别人。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直接获取知识更重要。)
现在就拿出你们的字典来吧。查一查,查之前,老师作个
友情提示:每个字在字典上都有许多种解释,我们要根据诗句来选择相应的意思。
5.流。师根据学生说到的词语同时理解诗意。
6.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理解:爆竹、屠苏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噼叭叭”
放爆竹,举杯畅饮屠苏酒,给你什么感受?那就把你此刻的感受读出来。(读出欣喜、兴奋!读出温暖、希望!读出送旧迎新的喜庆!)指名读,男女生读。
7.读“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理解:曈曈日、新桃、旧符
同学们请看看诗题,其实这是个很特殊的日子,就是新年美好的第一天。新的一年,也蕴含着新的希望,同学们在新的一年中,你希望什么呢?(交流)
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阳光,让人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满了希望。谁能读出这种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感觉。指名读,齐读。
8.生将诗句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9.解了诗意,我想你的感受肯定不一样了,谁来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首诗呢?(1—2位)
10.过,古诗学到这一步不够,还得透过字面去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想想我们过年的情景,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图,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幸福、热闹、高兴、喜气等)
11.学们,任何一首诗,都与诗人当时的心情,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诗人王安石刚当上宰相,对自己上任后的改革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期待。就象诗中所说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还能感受到什么?(除旧布新,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
12.让我们一起满怀着喜悦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吧!齐读诗。
(三)背诵迁移
1.在,古诗学完了,我们要把它背出来,这叫熟读成诵。(指名背、齐背)
2.同学们,在背的时候也要注意节奏,谁再来背?
3.同学们可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一首诗读懂了,记住了。刚才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的,谁来看着屏幕读一读?
4.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另外一首诗,想让你们也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读懂它?好吗?小组合作。
(1)出示《江雪》,运用刚才的方法一步步学习。
(2)交流汇报,齐背古诗。
5.天,我们不仅学会了两首诗,还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同学们以后学古诗就照老师的方法试试,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得更好。
教材简解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本诗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诗人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