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最新5篇正文

《教学反思最新5篇》

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5篇教学反思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反思 篇1

理解了“驰名中外”这个词的意思(名气很大,国内外有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家乡枣庄的石榴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名气?激起了学生阅读下文的兴趣。

于是,在我的指导下,学生细细地品读了课文,逐步了解了那里石榴树枝、叶、花、果的特点,感受到了这里的石榴园驰名中外的原因。

首先,阅读第二节,了解枝、叶、花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词语“郁郁葱葱”“火红”“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这些词语体会石榴树的叶子的葱翠、茂盛,花儿开得特别多,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感受石榴树的形态美、色彩美。同时通过描写花朵的形状“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写出了花朵的形状特点以及花朵开得热闹的特点,既形象又生动,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石榴果实从生到熟,外皮颜色发生了逐步的变化。我采用了让学生上讲台排列的方法,加深了解这种变化。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观察的仔细。作者描写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态,这一段话写得特别精彩,既形象又生动,因为作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熟透了的石榴看作了一群石榴娃娃,成熟的石榴裂开了皮,写成了石榴娃娃笑得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

关于教学反思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

2、使学生体验平均分,认识分数各部分的意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分数

1、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瞧今天老师把谁请来了?

师:它们还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有哪些呢?

师:这么多好吃的你们愿意帮它们分一分吗?

师:谁来。

师:真棒,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喜羊羊和美羊羊分到的苹果、香蕉、桃子都同样多,数学上我们把分得同样多叫做什么?(平均分)

师:可西瓜只有一个,该怎么分呢?(平均分)那喜羊羊和美羊羊各分到了多少呢?(半个)

师:半个西瓜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让学生想一想)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那么究竟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一半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2、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分数

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2分大小想等),左边一份是这块西瓜的一半,用1/2表示,右边这一份也是这个西瓜的一半,也用1/2表示。 (课件)

(板书)小结: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分之一,写作(1/2)。

[教学时,学生从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理解1/2

1、刚才我们找到了西瓜的1/2,现在拿出你自己喜欢的学具(长方形纸,圆形纸,正方形纸)折一折,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涂上颜色?(课件出示要求)

2、你是怎样折的?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你的作品?

3、相机提问你是怎样折的?(上下对折两条长重合比齐,,左右对折两条宽重合比齐,圆的边比齐,使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相等)

师;XX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2份,涂色的一份是长方形纸的二分之

一。把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同样的方法操作正方形纸和圆形纸。(学生说)

4、如果随意折,每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吗?看来平均分在分数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刚才咱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折出了1/2,想写一写这个分数吗?

边写边板书1/2:先画一横(用直尺画),它表示的是非常重要的平均分。只有在平均分的前提下,才会有分数。平均分成的总份数2写在横线下面,涂色份数1写在横线上面。同学们试一下,在自己涂色的那一份上写上1/2。

师:那为什么大家手里的纸的形状不同,折法也不相同,可为什么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呢?(只要是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6、观察判断,

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些图形。请看。涂色部分都能用1/2表示吗?为什么?(课件出示)平均分的特点是分成的几份大小相等。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二分之一,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

二分之一;

2、动手操作,深化认识,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并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

(二)认识1/3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请大家齐读黑板上的板书。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谁愿意把它写到黑板上?

师:好下面我们来认识1/3。(课件)

师:这里有一个圆,我把它分成了几份?左上方一份,右上方一份,最下方一份,这3份的大小相等吗?3份大小相等说明是平均分成了3份。那3份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三分之一,写作1/3。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0页,完成圆形图后面的填空。完成后学生念,老师板书“三分之一,写作

(三)认识1/5

师:下面通过平均分成5份的长方形,认识1/5.请同学们用铅笔给长方形的1/5画上斜线。并写上1/5。

完成后看课件。

师:只要是平均分成的5份中的一份,都是它的五分之一,写作1/5。板1/3” 书五分之一 写作1/5

(四)认识1/4

1、我们已经认识了1/2 、1/3和1/5.现在拿出你自己喜欢的学具折一折,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并涂上颜色?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折的。(课件出示要求)

2、操作: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四分之一。

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1/4。

3、交流:师指着图问:这是谁的,好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折的,(引导,那涂色部分呢?)

深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均1/4)

4、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来表示?

小结:把一张纸张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板书1/4

5、师:老师知道同学们还想认识更多的几分之一,但今天咱们就先认识这些。 小结:像1/2、1/3、1/4、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6、那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分数中的横线叫分数线,板书分数线 分数线下面的数字4叫分母,(板书分母)它表示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字1叫分子(板书分子),它表示我们涂色的那一份。在1/4里分子1就是分母4份当中的1份。这个分数读作四分之一。从下往上读。标箭头

[想认识几分之一,请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通过放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意义。

多次操作,学生逐渐内化了知识,在操作中提升了对分数的认识,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这比死板的告诉学生或者一味的强调分数要“平均分”,学生印象更深刻,学生的学习在活动中变成了自觉的、主动的学习。]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书上91页做一做中的第一题。填在书上。

(2)在书上完成94页第一题。

⑴师:生活中也有许多像这样的分数,请同学们看,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⑵估计:《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各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学生估计,并交流结果。

⑶拓展: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在新课学习完后,从联想、估计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这节课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一开始,课件出示了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的喜羊羊和美羊羊图片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状态中。知识层面上,从整数的平均分开始,再到把1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结果是半个。在其中渗透“平均分”的概念,并让学生发现问题(半个西瓜用数怎样表示),用以前的知识不能解决,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 在教学中我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折纸,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说一说,为他们开辟探索实践的天地,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引导他们亲自经历了分数概念的感知、理解、概括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探究有趣的数学。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一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所以我以1/2为突破口展开教学。通过分西瓜先谈谈对1/2的认识,了解1/2的意义,知道1/2的写法和读法。在互动对话中初步建立1/2的表象,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充实学生对1/2的理解。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认识各种图形的1/4,并讨论折法不同,每份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

教学反思 篇3

在我任教美术课期间,学习了很多美术教学成功案例,观摩过许多优秀美术教师精彩授课,同时我也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我总结的教学理念搬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原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目前,“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已经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者的非议。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必须以美术专业作为自我的终生职业。所以,我们对学生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我们寻找的途径,必须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现代儿童教育基质中,无不体现着“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基本特点。经过新课标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美术教材的资料广博,课程其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美术教育教学侧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异常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

然而,儿童的美术教学中,并不是以通常意义上的“简便游戏、浅尝辄止”,它的“游戏”资料更为丰富,规划更为宽松,过程更为复杂,结局更多变化。它要求学生真正做到一个亲身体验的参与者,眼、脑、手并用,充分运用各种知识,充分展示各种本事,充分挖掘各种潜能。而我们教师就是这项“游戏”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应当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充分启迪学生的心智,发散学生的思维。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性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

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美术教学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多种方法中,游戏性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减轻负担、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篇4

任教高一至高三政治课这十几年来,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矛盾问题我都在不断思索并努力寻求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至此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真正的素质教育离我们多远?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而新课程的实施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给教师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和旧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授课形式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我们教师在学习新理念、改变旧观念的同时,正在研究、寻找既适合新理念和符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新型教学形式,使目前的政治教学呈现出了新气象。从实践出发,在“三个维度”的整体中推进,通过政治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政治文化素养,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正在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大力推广,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抓住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点和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方式正在被我们教师所接纳,但是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缺陷。

困惑一:课改条件下关于政治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由于新课改被推广得轰轰烈烈,教师缺乏相对应的现实技能,加之社会压力、学校高考压力过大,使大部分教师在新课改条件中无法融合。教师陷入两难选择,处于边缘状态。

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主体地位的突出,素质教育也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存在。而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这一主体,这是正确的。但有些教师似乎没有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教师不讲授,只念答案而不分析,或是纯粹为讲授而“讲授”,任由学生的喜好,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独立思考”。教师的作用被淡化,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的正确定位。而作为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且是信息的重组者;不仅是对话的提问者,而且是疑问的激发者;不仅是学习的辅导者,而且是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课堂的管理者,而且是课堂的合作者;不仅是学业的评价者,而且是成长的记录者。在这里,强调后者并不等于否定前者,而是两者要更好的结合,相互促进、相统一。现在学生的知识储存量大、兴趣广泛,他们的视野不仅仅限于书本的知识,更多地向课外拓展,所以政治教师要想抓住学生的“心”必须在教学之余,也要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要关注国内外的社会热点,能多角度,全方面分析问题。

困惑二: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我们知道高中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而学生的注意力也只是二十多分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充分展示出来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若把握不好会影响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炼重难点,要求学生把握基本知识,参与探究活动,并且能让学生尽情发挥,比如:我在讲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课时,讲到某村由于不重视精神文明所引发的后果,结合本县城存在的一些现状。我设置一个问题:假如大家是我们本县的县长,如何重振我县成为一个全国闻名的“文明县”?这时候学生热情高涨,都纷纷说明自己的主张,有学生说:“如果我是县长,我会发展本县的教育事业,把人才留住……”有学生说:“如果我是县长,我会发展本县的特色产业,比如:香蕉、芒果等,让这些产品打上中国烙印,推向世界,成为世界品牌。”有同学说:“吸引外资”、“举办三月三,提高知名度”、“治安问题是制约我县发展的关键”……学生的兴致很高回答也很精彩,迎来阵阵掌声,我也沉浸在学生的描述中,但是还要考虑到一节课的内容,所以只能对学生问题给打断了,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只能是留下了遗憾。因此,课堂不是满堂讲,而是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并在有效的时间里教师要协助学生把握重难点问题、考点问题,合理规划一节课的时间,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考验。

困惑三:学生自由、合作、探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与整体全面发展如何协调?

个体化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这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既指个性化学习带来的差异,也包括学生中接受能力快与接受能力慢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学生中发展快慢之间的差异。像对《文化生活》中的有些道德两难问题我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上的探究问题后,让学生分小组相互合作、探究、说说他们曾经经历过哪些事情?学生面临两难问题应如何处置?结果反应快的学生积极研究、探讨,说出自己是如何做的。而反应慢的学生呆坐一边默不做声,这种差异会带来整体发展的不协调,使课堂陷入尴尬的局面,目前学校采取大班制教学,一个班至少有六十多名学生,一个一个提问吧,照顾不过来,同时也影响这节课的课堂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主体的差异性,相应做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调整。高中生这段时期的自尊心强,同时也不愿服输,抓住学生这种心理特征,我在课堂教学中举行“小组比赛”活动,如: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这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探究:在进行村民委员会选举时,�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针对性的评分了,要适当地给他们鼓励但又不能给各个小组一碗水端平,不然学生觉得没意思也没动力,要有意地让他们留些“遗憾”才能够再次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就得留足余地了。在活动过程中,不同个体之间的协助,形成“以优带差”的氛围,相互帮助,带动整体的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在新课程的政治教学中还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在新理念下如何体现思想政治这一学科的特点,政治课堂的实践活动如何开展才有效等,要改变这些状况,达到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的“双丰收”,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端正教学思想,这都需要在我们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和提高。

教学反思 篇5

过去,在教《爱莲说》一课时,我从讲解课题、作者入手,然后一句一句领读,一字一字翻译,直到文章中心、写作方法,所有该讲的,一句话也不漏掉,所有该做的课后练习,一道题也不放过。我那时所担心的,是考试时千万别因为自己没讲到,而使学生不会做。至于对学生,我那时所关心的,是他们上课记不记笔记,下课复习不复习。有时候考完,自己也纳闷:这道题明明在课堂上已经讲过了,还反复强调,这是星级题,一定得注意。结果还是错得一塌糊涂。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当时更多的是责怪学生,并没有从自身去找原因。后来,我换了一个思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用这种方法上完课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与学的真谛。

那一课我是这样上的。

开始,我从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入手,很随便地和同学们展开了漫谈:莲有哪几部分?各有什么特点?你喜欢莲吗?为什么?我把这称之为“漫谈入课”。说是漫谈,其实是我的精心设计。我必须从这一过程中,首先发现学生在学这一课前,哪些已经会了,哪些还不会,从而确定下一步如何去“引导”。

接着是第二步骤:学习课文。先由学生自由朗读,发现不认识的字和拗口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学生提出有两个字音读不准:“涤”,“鲜”。当堂有学生予以正读。一个句子难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老师稍加朗读,大家就明白了。然后是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不懂的先画下来,待会儿提问。这一步用的时间稍长,学生的提问也较多。但绝大部分问题,学生能自己解决,极少数问题,老师点拨一下即可。翻译完后,我提了两个问题:作者写莲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要写这些特点?对于第二问,我原先以为学生回答不出来。结果,学生不仅正确地回答了出来,而且还联系到以前学过的《白杨礼赞》。这不禁使我有些自惭,以前太低估了学生。

再接下来是第三步骤:评价课文。这里有两层含义:课文里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对课文有疑问的地方。这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最关键之处。一开始,学生由于习惯了老师的满堂灌,没人发言。我就引导大家:你自己认为课文哪里写得最好?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爱莲说》的主旨、结构和写法,一点一点地全“拼”了出来。老师该讲的,学生都讲到了;老师没讲的`,有些地方学生也讲到了。比如以前作为难点分析的,是作者以莲自况,追求高尚情操,讽刺污浊世风的观点。学生在分析的时候,不仅赞扬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而且还结合社会实际,批判了一些高官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的丑行,说他们连古代的周敦颐还不如,真该要他们好好读读这篇文章。

至于对课文有疑问的地方,一开始,学生确实想不到。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典范文章,哪里敢怀疑?静场片刻以后,我启发大家:作者所处的年代,距离现在近一千年,难道到了现在,大家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发生变化,还完全同作者的观点一样?这几句话激起了同学们的不满,于是立刻有人反驳:陶渊明反对追求富贵,我认为不对,追求富贵有什么不好,难道应该追求贫困?在文章的结构上,有的同学提出:作者三次写到三种花,前两次的顺序都是“菊—牡丹—莲”,而到了第三次,却变成了“菊—莲—牡丹”。因此,应该把“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调到文章最后。这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同意的,有不同意的。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又由于是初次上这样的课,非常遗憾,我没敢让学生再继续争论下去。最后一个步骤:迁移能力。让学生以自己所喜欢的植物为题,口述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由于整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学生的发现为主,所以,学生作起这样的作文来,并不犯难。

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了,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决定吸取或舍弃。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以前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光记笔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性?哪里还有什么发现?ビ辛苏庋的尝试,其他的课文,我也适当采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