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一教案 >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本剧(精选4篇)正文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本剧(精选4篇)》

时间: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编辑为大家找到的《音乐巨人贝多芬》课本剧(精选4篇),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本剧 篇1

指导思想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教学设想

抓住课文中的两大要点加以深挖,突出重点,旁及其余: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格列佛游记》中“特意让目盲者为画家调色”导入。此事颇不可思议,而贝多芬正是这样一位失聪的作曲家,其中艰难不言而喻。

二、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一: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1.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筛出生字。

小组讨论: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并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

教师:出示需加以注意的生字。选几组代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

2.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与双耳失聪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况等。)

②各组之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作答。

教师:适时点拨疑义,并加以提炼补充。

小结:研讨学习的经验:应联系背景理解文句含义。

3.小结要点一。

要求学生:欣赏贝多芬名曲《命运交响曲》,谈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教师小结: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

师生共同为本文重拟标题,以此将全文思想加以最高程度的提炼,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三、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二: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1.导入:我们已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出示贝多芬画像)

2.要求学生: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教师:概括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忌点点俱到,忌“脸谱化”。

3.实践: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四、归结全文

1.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选派代表概括小组学习成果。

2.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深切感悟。

五、拓展

1.听贝多芬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2.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教师精选篇章)。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本剧 篇2

激昂的《命运》钢琴曲在教室里回荡,同学们兴趣盎然专注地倾听,曲毕。

师:谁知道这首热情奔放,催人奋进的交响曲是什么曲子?你对它有什么了解?

生(众):《命运交响曲》!《命运》!

周伟光:这是贝多芬作曲的!

刘帅:这是贝多芬在耳聋之后的作品!

师:好,你了解的不少,谁对贝多芬再多一些介绍?

杜志佳: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生活在一个音乐家庭,从他28岁起,耳朵就出了毛病,那时他的创作力正旺盛,30岁时,耳朵完全聋了,那时他特别苦闷。

魏月:我还知道,他在耳聋之后还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知道的很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明同学们在课下做了充分的预习。耳聋的贝多芬是如何面对生活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文章,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吧!带着对贝多芬的一些了解,让我们再次欣赏《命运》,这次老师提两点要求:第一,认真听,你都听到了什么?第二,要联想,你都想到了什么?

(生选择自己认为最舒适的姿势再次欣赏《命运》,有的远望窗外,若有所思;有的眉头紧锁,紧盯着一处,有的手托下颏,眼神迷离,几分钟后,曲毕)。

师:谁想说说,直接站起来。

李芳芳:我听到一种强烈节奏总是重复出现,就像命运之神在不断敲打贝多芬的家门。

段奕宏:在强烈的节奏之间又有比较舒缓的部分,那好象是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圆:听着这首曲子,我仿佛看见一个小姑娘坐在树林里,身边都是美丽的花朵,鸟儿在枝头吱吱的叫,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会儿,小姑娘站起来,一边采花一边和蝴蝶嬉戏。

(同学脸上显出诧异的神色)。

师:听了刚才的描述,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吗?提出来。

解华民:我不同意她的这种说法,她好象是提前背好的,不符合这首曲子的实际,这么强烈激昂的曲子,小鸟早就吓跑了,花儿也得震落了。(众生笑)。

丰超:我也同意解华民的意见,应该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

师:对。这是我们的一个课堂练习,你听出什么就应该把它真实的表达出来。谁再说?

于程程:(较激动,语调有些忧郁颤抖)听着这段曲子,我好象看见一匹马儿在草原上奔跑,突然遇到了一大片荆棘林,马儿被困住了,不能前进了,浑身扎满了刺,这时小松鼠跑来了,小白兔跑来了,小鸟也飞过来了,他们给马儿引路帮助它走出荆棘林;正当马儿昂头向前跑的时候,又陷入了一片沼泽地中,马儿挣扎着,拼搏着,它不甘心就此被淹没,就在它筋疲力尽的时候,又有小动物来帮它,终于让它挣扎了上来。这时天空是那么蓝。。。(啜泣)鸟儿叫的那么欢,花儿也在向它招手。。。(趴在了书桌上)。(一片静默之后老师带头鼓掌)

师:(也有些激动)于程程把自己的经历融合在这首曲子之中,正像贝多芬经历种种磨难终于战胜命运一样,相信于程程同学也会在每位同学的关爱帮助之下,以坚持不懈的韧劲战胜不幸的命运,把苦难的生活踩在脚下,迎接自己光明的未来。

教学反思:这堂课的开头以感性的音乐作为载体,既让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讲述、有讨论,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讲的具体真实,富有感染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注:于程程母亲精神有问题,父亲瘫痪,家中无人照管,温饱都成问题,班内经常在生活方面给她提供帮助)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本剧 篇3

音乐巨人贝多芬

一、初识名人

课前大家广泛搜集了贝多芬的资料,请展示一下好吗?

我给大家准备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听完后,告诉我你的感受。

听《命运交响曲》片段,交流感受。

生1:感觉很震撼,很有气势,仿佛是激烈的敲门声。

生2:         。

这部宏伟的充满哲理和英雄史诗般的巨作,贝多芬创作了6年时间。此时的他已在无声的世界里孤独地挣扎了二十余年。是什么力量使他超越了自身的痛苦,成为伟大的音乐巨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名人。

三、走近名人

1、   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谁先来读一下生字?齐读。

2、课文从客人来访谈起,请你概括其中写了哪几件事?

(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与贝多芬会面——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的情形)

四、解读名人

1、   作家何为写人物传记非常善于塑造生动的人物,你觉得文章写的最精彩地方在哪里?(肖像、语言)

我们先来剖析肖像描写部分,谁来读?

3、请你按照“从       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贝多芬。”这一句式,说说你的理解。师举例。

学生读外貌描写部分,交流。

①外貌:(双肩、眼睛、嘴)—坚忍无比

②比较阅读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片断,比较写法的异同。

(相同:观察角度相同,着眼点相同

不同:课文抓住典型特征,语言简练,着力表现贝多芬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选文描写全面细致,突出了贝多芬相貌平庸甚至丑陋,与下文写贝多芬不朽的贡献、伟大的人格相对比。)两段描写各有千秋,都服务于作者的写作目的,都能以形传神,课文尤其如此。

③写法:以形传神

仿写练习:抓住某位同学的一个面部特点写一、二句话、交流。

4、内心(语言)

古语说:言为心声,透过贝多芬的语言,我们走进他的心灵。揣摩贝多芬的语言,说说你的理解。

a 一株树:苦闷、绝望    热爱自然

b  火山: 坚强  与厄运抗争、献身音乐

c 心里的音乐: 用生命创作

d “永恒”:超越自我 音乐相伴 (用苦痛换来欢乐)

5、概括贝多芬给你的总体印象:独立坚强,严肃善良、热爱自然、酷爱音乐、不屈服于厄运。

1、作者为什么称贝多芬为“音乐巨人”?    信念、巨人、贝多芬

3、贝多芬用不屈的信念和卓越的才华为世界音乐史谱写了辉煌的乐章,下面请你聆听贝多芬音乐演奏会片断,同时打开课本第二页的彩图,凝视他的双眼,联系自身实际,边听边写下你的感受,语言力求精炼。

交流

4、结语: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凄风苦雨、激流险滩,但只要我们用信念做桨,意志做帆,坚信人生的航船定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本剧 篇4

一、说教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第三单元是名人故事单元,学习这类题材的课文,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探寻人物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本课叙述的是音乐巨人贝多芬,学习这篇课文,营造审美氛围,从贝多芬的肖像入手,让学生对贝多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受。 “相由心生”,贝多芬的外貌是他的心灵世界和独特个性的折射,激发学生对人物做进一步的了解。贝多芬对待扼运的态度,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在苦难中造就的伟大品格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熏陶感染作用。

二、说目标:

根据课文内容与教学实际,我设计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人物的肖像描写的技法——“形神兼备”。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过程和方法】:

1、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引导学生从感受人物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三、说过程:

1、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情导入,然后介绍他的生平。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及影响。

2、本单元的重点就是通过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为此我设计了第二个环节——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对精读品析课文做了有利的铺垫。

3、在整体阅读基础上,学生精读课文品析人物形象。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我从 看出贝多芬是一个 的人。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对课文的信息进行细致的筛选,从而对人物形象也有了一个立体的感知。

4、人物形象的感知如此的立体,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精到的描绘,特别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再读有关贝多芬的肖像描写的句子,总结描写的要点,并进行实践环节:请学生进行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我适当点拨写法得失。

5、语文在于积累,教师要实时指导学生知识的迁移,为此我先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像贝多芬一样,身患疾病,不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的强者?你了解他们多少故事?勾起他们探求这些人伟大事迹的渴望,并结合教学实际,我选取了《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世界——无声 无光 无语》《我的生活——海伦凯勒自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几篇励志书籍,让学生课外阅读。

四、说教法:

1、根据张志公先生关于语文课“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的思想,我确定了自己阅读教学的课型——“五步推进式”教学模式,即“资料助读-整体感知-精读研讨-学练巩固-积累迁移”。这种教学模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即对阅读材料由浅入深的理解过程。从教读过程来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运用知识进行训练的过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也都得以体现。

2、兴趣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导入,教师利用鲜活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自然的转移到教学的活动中,是一堂课顺利进行的前提保证。为此根据本课的特点,在课前播放贝多芬的代表作《命运》,一是激起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二来也为学生探究本文做了心理准备。

3、以读为本,运用各种朗读法,欣赏品味文章。“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语言比较地生动传神,也有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话,不可能光靠着语言的传达给学生,在这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学生多次的朗读来引导他们自主地欣赏品味这些语言,教师灵活地运用快速阅读、默读、齐读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其中的内涵,在读中培养朗读能力。

4、重视学生能力的养成,文本就是例子,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例子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指导,本课就利用学以致用这个环节,让学生得到“渔”。另外,语文在于积累,教师应依据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知识迁移,转化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不仅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5、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创设有助于师生对话、沟通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采用激励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组织多种形式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赏识学生、全员参与、共同发展的目标,为此,老师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和手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始终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甚至完全错误,教师也会面带微笑地鼓励他们,点评要适宜。这样就能全员参与积极提高。事实上我的学生也真的让我刮目相看了。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我们班级中的学差生,让他们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下,勇敢地表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