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一教案 >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3篇】正文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3篇】》

时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如下是勤劳的小编燕子给家人们分享的13篇《十三岁的际遇》教案,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 篇1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十三岁的际遇》是自读课文。全文以情感为线索,回顾了在北大两年来的学习生活感受和收获,展示了北大的精神魅力,抒发了对北大浓厚炽烈的情感和追求进取的信念。

学习本文真正放手让学生自读,教师从旁指导、点拨。只要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有所发

现,不论自读效果达到怎样的水平,都应看作完成了教学任务。

1、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从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理清结构,领悟文章表达的情意。

提示:本文用空行隔开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在弹指一瞬间孩时的梦想实现并且已在北大生活了两年,欲向北大诉说心语。

第1自然段,写从泛黄的照片上初识北大,梦想产生。第2自然写乘车路过北大,表现少年的自信。第3自然段感慨时光飞逝,第4自然段再现初入北大天真浪漫的“我”和如今的茫然若失。第5自然段欲向朝夕相处的北大诉说心语。

第二部分:回顾两年来,北大的哺育和给予,展现北大的精神魅力。

这部分写的主要意思是北大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

知识魅力:第6自然段写由参观图书馆而顿悟自己的无知。第7自然段写与北大的际遇,是又一个新的开始。第8、9自然段写书籍为我打开新世界,北大为我开启智慧和真理之窗。

人格魅力:第10自然段写北大学生的物质。第11自然段写北大老师的风采。

第三部分:倾诉对北大难以分割的浓厚情感和歌颂之情。

2、让学生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词语。

提示:理解并掌握“自然提示”中的词语。

语句:①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娄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②这是一只不系这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

③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指点迷津

本文为拓展性阅读,只要求学生大致感知课文,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揣摩一些精彩语句,积累词语即可。

1、鼓励引导后,让学生独自准备,扫除字词障碍。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发现哪个词用得好,并说出它的妙处,喜欢哪些语句,说说为什么等。

3、不采用全班就同一问题发表意见的形式,以利于每个学生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发现”。

4、只要学生能积极发言,教师就给以恰当的肯定。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默读课文,然后利用工具书,完成“自读提示”中的词语理解。

尘缘尘世的缘分。

穹隆(qióng):高起而成拱形。

呜咽(yè):低声哭泣。

迷离(lí):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涉足(shè):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徜徉(cháng):安闲自在地步行。

絮语(xù):唠叨的话。

撷取(xié):摘取。

惆怅(chóu):伤感;失意。

似曾相识(sì)(xiāng):好像曾经彼此认识。

2、结合练习一,把握文章结构、大意。

提示:第一部分写梦想实现并在北大生活两年后想诉说对北大的情意。第二部分,回顾在北大学习生活的感爱,一步一步地成熟,对北大的哺育,流露出感激之情。第三部分,直抒胸臆,把北大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表露“我”追求进取的品质。

这三部分以情感为线穿连。孩时的梦想向往,在北大时的求知成熟,未来的归依眷恋凝成一条浓厚的情感线贯穿全文,展现了北大对学子的精神魅力。

3、作者写孩时对北大的印象,起什么作用?

提示:表明在孩时,北大就已成为“我”向往、梦想的地�

4、作者追叙初入北大时“我”的模样意在表现什么?

提示:用意在于表现两年来北大对我的熏陶和培育。刚入校时天真浪漫,而今逐步成热。

5、在北大的两年学习生活中,“我”感悟的北大精神魅畴指什么?

提示:北大的精神魅力体现在一是知识的魅力,拓宽视野、开启智慧;二是人格魅力,清新自由、通幽曲径。

6、如何理解“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

提示:这句话一是表明“我”与北大的关系无法分割,完全交融。“师长”表明教益和

关怀,“朋友”表明亲密无间。“……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决在突出北大精神为“我”所吸收已成为“我”生命的组成部分;在北大的学习时期已成为“我”人生历程中的重要阶段。

7、文章结尾一段表达了什么情意?

提示:设想未来,仍会眷恋归依,意在表明北大是“我”精神的家园,北大的精神魅力永存!

8、摘录你喜欢的精彩语句和片段。

9、谈谈你对本文所表达的那种“精神魅力”的认识。

岁的际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明确北大给作者带来的影响和感悟。

2、 品味文章语言。能了解真挚的抒情和精妙的议论的作用。

3、 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

[教学难点]

1、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2、 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1、 初读文章,了解写作思路,感悟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2、 精读文章,品味语言了解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积累美词佳句。

[预习作业]

1、 朗读课文。在文中划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者不明确的字词,查正字典。

2、 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3、 能提出一到两处自己认为读不懂或有问题的地方。

[第一课时]

l导入

童年是美好的,是快乐的。于漪老师的童年在阵阵书香中度过;沈复先生的童年沉浸于自然之趣中。今天,让我们走进“同龄人”田晓菲的金色年华,感受一下她的快乐源于何处?

l预习检查

1、 “际遇”:机遇,时运。

2、 田晓菲在十三岁时遇到了怎样的机遇?

l通读课文

1、 为什么说能够进入北大是一种“机遇”、“时运”呢?朗读课文,在文本中圈点勾画,找出理由。

2、 明确

① 北大的

“我”开始思索,开始怀疑,开始摒弃开始相信。让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自由飞翔。

② 北大的同学有着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犀利机智,精神状态生机勃勃。

“我”感受到了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③ 北大的老师严谨治学,诚恳做人,是真正的“师”。

“我”了解到北大这条大河上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和船工,才能摆渡有志的穿船客。

3、 齐读文章的第12小节。总结

北大委于我的是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所以,北大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机遇,时运。“我”因此而成长,成熟了。

4、 结语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在北大的怀抱中,“我”自由地成长。北大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我与北大融合在了一起,可见“我”对北大的热爱和赞美。

l研读课文

1、 文章的1-5小节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着重研读文章第4小节。北大为什么是“熟悉而陌生”的。

2、 文章13-17小节。通过关键句的比较分析,明确作者在文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l作业

① 抄写重点字词。

② 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作者文才斐然。通过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展现了自己对北大的深厚感情。运用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

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语言最精美的片段,品读,赏析。

老师总结。

作业:模仿自己所喜欢的文中的语言方式进行仿写。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并学习作者“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的精神。

2、积累语汇。

[难点、重点分析]

作者入学之初有句“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这个誓言和上文中一再强调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有没有联系?如果有,它们之间是怎样的联系?

分析:有联系。誓言中强调“要让北大为我感到骄傲”,而“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正是因为“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速读测试。

1、本文题目是: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本文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

3、作者第一次知道“北大”,是什么时候?是怎样知道的?答:

4、作者十岁时,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为什么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呢?答:

5、北大图书馆对作者的最大影响是什么?答:

6、“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作者对“北大的人”喜欢的是什么?答:

7、文章共3段(以空行隔开为标志),第1段写的是什么内容?答:

8、文章第2段写的是什么内容?答:

9、文章第3段写的是什么内容?答:

10、综观全文,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意?答: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___字/每分钟

理解率:___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字/每分钟

(二)激疑质疑。

1、结合上下文,理解解释下列词语:

(1)际遇:

(2)尘缘:

(3)穹隆:

(4)呜咽:

(5)迷离:

(6)涉足:

(7)徜徉:

(8)絮语:

(9)犀利:

(10)古朴:

(11)凝重:

(12)安恬:

(13)撷取:

(14)惆怅:

(15)沉淀:

(16)似曾相识:

(17)白驹过隙:

(18)茫然若失:

2、本文三个段落之间有什么联系?

3、参见“难点、重点分析”

(三)精读导引。

第1题,可以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结合课文内容加以理解。

第2题,要结合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理解。

第3题,参见“难点、重点分析”。

(四)疑难讨论。

第1题:

(1)际遇:遭遇(多指好的)。文中是指作者十三岁被北大破格录取的机会。

(2)尘缘:佛教称尘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人心与‘六尘’有缘分,受其拖累,叫作尘缘。泛指世俗的缘分。

(3)穹隆:指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也泛指高起成拱形的。

(4)呜咽:低声哭泣。

(5)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6)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7)倘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8)絮语:絮絮叨叨地说。

(9)犀利:锐利。

(10)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11)凝重:端庄,庄重。

(12)安恬:安逸恬适。

(13)撷取:摘下,取下。

(14)惆怅:伤感,失意。

(15)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文中用以比喻凝聚、积累。

(16)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见过。形容过去一度见过的事物又在眼前出现。

(17)白驹过隙: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如同骏马在极小的缝隙前飞越而过。形容时间迅速流逝。

(18)茫然若失:失意的样子。

2、文章第一段,写过去向往北大,以及到北大两年来的感受;第二段写的是北大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子,使“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第三段写自己的理想,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渴望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全文充满了对北大的向往、感激、热爱之情。行文以时间为序,先写来到北大前、初到北大时的感受;又写两年来北大对自己的教育、影响;最后写要从海洋深处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的誓言。按感情发展的脉络自然写来,联系紧密,同时在内容上也随之层层加深。

3、参阅“难点、重点分析”第3题。

速读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十三岁的际遇》(5分);田晓菲(5分)。

2.1987年10月(5分);燕园(5分)。

3、“我”第一次知道“北大”是七岁时,是从一张旧照片上看到的。(10分)

4、“现在看了,以后再来上学就不新鲜了。”(10分)

5、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进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现,“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个“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10分)(意思对即可)

6、①刻苦学习的精神;②清新自由的气氛;③带领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老师;④平易而自然的师生关系。(10分)

7、时候向往北大,以及进北大两年来的感受。(10分)

8、北大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子,使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10分)

9、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渴望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的理想。(10分)

10、表达了“我”对北大由向往到感激、热爱的情意。(10分)

[小资料]

晓菲并非“幸运儿”机会对人都均等

成才是每个青少年都渴望的。然而,怎样才能成才呢?她——田晓菲,并非“神童”,没有特异功能,也不曾“头悬梁、锥刺股”般地一味苦读,可是却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绩:八岁时即发表诗作并获奖;十岁时出版了诗集《绿叶上的小诗》;十二岁获中国少年科学奖特别奖。十三岁又出版了一本诗集《快乐的小星》,� 但她自己是怎 但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这句话在美国很流行,我认为它有道理。当然,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很多人都给过我帮助、影响。哥哥、父母、还有老师……社会上帮助

过我的人是很多的。如果说是‘幸运’,那么我承认在这方面确实很幸运,因为我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关怀、鼓励。如果缺少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都不会像现在这样的。我的成长与他们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值得思考的是,这些“帮助”,这些“机会”,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具备的。有的人甚至比田晓菲“机会”“条件”还要好一些,然而,为什么田晓菲却在这“平等”的“机会”面前获得了比别人更为突出的成绩呢?在晓菲的成长道路中,有哪些可供我们借鉴的呢?

读书、成才

美国物理学家凯勒说过:“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岸”。田晓菲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读书多。是书上的知识,武装了她的头脑,是书上的知识,开发了她的智力。她所读过的一本本的书,就像一艘艘船只,带领着她驶向了广阔的生活海洋。她读得多,“驶”得快,成熟得早,她懂得比同龄人多得多的东西。晓菲自学能力较强,九岁时已学完了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把其中的二百多篇古文译成了白话。据她爸爸谈,在她上初三年级时连跳了两次级,家长让她休了一年学,目的是让她多学些东西,打下扎实的基础。又鉴于她古文方面已有了一些基础,家长便让她用了一年时间,自学英语,一直坚持收听收看英语“跟我学”,一年当中学完了高中英语课程。在自学的同时还坚持课程外的阅读和翻译。在这一年中,她翻译了一本《木偶奇遇记》,共十几万字。接着又翻译英国名作家吉人林的动物童话故事《原来如此的故事》。这对她理解原文、丰富词汇和提高阅读能力很有好处。

上大学以后,她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使她感到,上了大学就像又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以前她接触的主要是中国古典文学,对外国文学了解得很杂,现在呢,则可以有条件比较系统地读些原版书了,再学些东西,觉得视野开阔多了。

高尔基说:“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田晓菲每读一本书,都在她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由于她读的书比同龄人多,在她面前展现的世界就更辽阔;她从书中汲取的营养多,她就成长得快。她能知道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东西;她能学到一般人所学不到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书籍——正是培养田晓菲成才的大学。

读书、思索、创新

最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在整理出版《田晓菲日记选》,这些日记选,既可以给渴望成才的少年以借鉴,也会使爱好文学的青少年爱不释卷。它内容平实而丰富——有读书札记,有山水游记,有作诗的体会和学习的经验谈;有创作成功的欢欣,也有创作受挫的思绪,既有深沉的思考,也有孩童的稚气……这一切使得这本日记选色彩斑斓,情趣盎然。

田晓菲的日记,既是读书的笔记,又是创作的园地;既是积累知识的宝库,也是解剖自己的明镜。从她的日记里,可以窥见晓菲成长的足迹,也可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晓菲读书,不是死读书,丽是消化、吸收、创新。她有写日记的习惯,刚刚十五岁的年纪,已有了五年写日记的历史,而且五年来从未中断过。她自己说,“这对于锻炼自己的思想,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益处的”。她的日记不拘形式,不限内容,在读书时做一些摘要、札记、笔记等,自己有什么想法就随时记下来。

著名作家孟伟哉在为《田晓菲日记选》所写的《序》中说:“我读了晓菲同志的一部分诗稿,读了她的一篇寓言,读了她的一部分日记。我认为,她的诗歌和寓言,要比她的日记更有思想和文采,而她的日记则体现着平实和丰富。这是很自然的。当她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她需要激情和想象,并且不能不把这种力量集中于一个经过选择和提炼的题目(主题)上,当她写日记时,她需要实实在在记下一些事情。然而若没有写日记的笨功夫,她的艺术的灵气也许就要大为减少,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是的,这“实实在在”的日记,正是她“艺术的灵气”的基础,正因为她有了五年多不间断的勤奋笔耕,有了这七八十万字日记的功底,才换来了她即兴赋诗的灵感。在《读写知识》报召集的一次读者座谈会上,田晓菲当场赋诗一首就是明证。

读者朋友们给她一幅漫画,希望她以《落叶》为题写诗,限时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后,她当场写完并朗诵。

绿色的小船

从春季开航

一路歌唱着

来不及看清世界

划过了

充满幻想的

泊在秋天的港

一片金黄

再不轻信一切

再不闹闹嚷嚷

静静地

静静地眺望远方

只有这时

才臻于成熟

包括爱

包括梦想

于是欢乐满怀

飘落母亲的胸膛

历史上曹植七岁成诗成为佳话,但曹植的“七岁诗”只有四句。十四岁的田晓菲,即席赋诗却是十九行,似给人“神童”之感了。然而,不对,这正是她那七八十万字日记的升华和结晶。她在谈到怎样构思这首诗的过程时说:“我看到那幅画上画着葡萄和两片落叶。上面有题词:当硕果满枝时它欣然离去……如果说有灵感的话,那就是‘欣然离去’这四字带来的。叶子看来很安详,徐缓地飘在地上,想到了秋天的叶子一片金黄,春天时又一片碧绿,联想到叶子好像人的一生,从年轻到年老,最后就像一片落叶。我们年轻时无忧无虑,快快活活充满了幻想,不去过多地注意世界,对周围的一切思索,不多,但到了秋天,成熟了,包括爱,包括梦想,这才不轻信一切,闹闹嚷嚷,而是静静地眺望远方,思索着人生、哲理,飘落到母亲的胸膛”。她构思这首诗的“灵感”,正是联想和思索。联想,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没有扎实的生活基础,联想就成为空想;思索,是以丰富的知识、感情为前提的,没有知识,缺乏感情,也就不会想得高远、深邃。也正是在这丰富联想和深沉的思索中,才有了如此的创作!

把握住自己,把握住明天

前面谈到,田晓菲并非“幸运儿”,如果说“幸运”的话,大家与她是同样幸运的。她之所以能鹤立鸡群,的确是因为她善于把握自己,把握明天。她在1985年10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

明天,就是我的十四周岁生日了。真没想到,十四年会过得这么快。记得四年前,我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姑娘。当我来到北京,乘公共汽车从北大校门经过时,我执拗地把头扭过去,就是不肯看一眼我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因为“如果我现在看了,以后我来这儿上学就没有那种新鲜感了”。如今想起来我觉得有趣得很:甚至还在我那样小的时候,我已经抱定了来北大读书的决心,而且对这一点毫不怀疑,仿佛那是一件极自然的事情。——儿时的自信心是多么宝贵啊!

四年过去了,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成为了一名北大学生,而公共汽车上那幕情景却历历在目,仿佛刚刚发生在昨天。如今,我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四年,四年以后的我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没有人能够回答我这个问题。但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仍然需要坚韧不拔地奋斗。只有这样,我才能够牢牢把握住自己,把握住明天。

看:十岁的晓菲,已经在努力把握自己,把握明天了。如果说,才子是天然生就的,又何需去“把握”呢?

还是让我们从具体的实例说起,来看看晓菲是在怎样地“把握自己,把握明天”的吧?

1985年9月23日,是晓菲到北大后上课的第一天。所以严格说来,大学生活是从这一天才开始的。为了迎接这大学第一天的学习,从前一天晚上起,她就开始兴奋地做着各种准备。可是,这大学的第一天的早晨,就那么不如人意,并不像她所期望的那样明媚清朗,而是阴沉沉的,整整一上午都在下雨,外面又冷又湿。这似乎预示着摆在她面前的那条通往成功的路是曲折不平的。她明白这点,就像明白这天气一样。但是她有充分的勇气面对挑战,因为志向本身就意味着艰苦,因为海燕生来就是为了暴风雨,而不是为舒适安逸。她默默地告诫自己:以往的成绩(包括踏进北大校门)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要自己去争取。她坚信只要顽强地奋斗,她会牢牢地把握住那属于她的明天!

所以,就在这一天,早晨起床后,她约上同学一同出去跑步,做体操。她决心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因为她相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则应当是坚持。

第一节上口语课,由美国教师教授,这位老师年轻活泼。她自我介绍说,她的父母都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费尼克斯,而她却在洛杉矶工作了9年。当她打算来中国时,她的妈妈惊异地冲着这个唯一的女儿大叫:“什么?你要去中国?!那可是非常远哪!”但她终于来了。女教师的精神感染了晓菲和同学们。十几个人的笑声在教室里无拘无束地回响起来。

第三、四节课,是听英语泛读课。任教的老师也很年轻。由于是泛读,老师讲得很快,把没有精神准备的田晓菲搞得手忙脚乱,高度集中的神经不敢有一刻放松,钢笔在白纸上飞快地划下一行行潦草不堪的字母。等到下了课,一看表,已经十二点了。晓菲与同学们一起背着沉重的书包,一手拎着饭盒,冒雨跑向食堂。当晓菲狼吞虎咽地大口大口往嘴里扒拉饭菜的时候,饥肠辘辘的晓菲,倒觉得食堂的伙食从来没有这么香过。

下午第二节是上听力课。任课老师说话有较浓重的南方口音。但由于听力练习是些小故事,反复听几遍后根据其内容填空,回答问题。晓菲因为有自学英语的基础觉得尚不费力。

晚上,在宿舍整理笔记到很晚。这一天过得是紧张的,但晓菲感到非常愉快。

如果说田晓菲有什么超人的才能的话,她这才能不正是她以如此超人的。毅力“把握自己”的结果吗?

她兴趣广泛

英籍澳大利亚动物病理学家贝弗里奇说:“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钝。”

科学家是这样,诗人、作家也未尝不是如此。

田晓菲的兴趣就比较广泛,她首先是喜欢文学。中国古典诗文自不必说,前边已经提到,她在自学《古代汉语》时,就翻译了二百来篇。除此之外,诸如现代的一些比较好的小说、诗歌她也喜欢。她还喜欢像古今中外的一些名著及名人传记,如《贝多芬传》,《居里夫人传》等。除了喜欢文学外,她还喜欢音乐,比如轻音乐、交响乐、圆舞曲,尤其喜欢古典音乐。她自己还喜欢唱歌。此外,还喜欢美术,特别是中国的山水画,有时她自己还动手画画。田晓菲也喜爱体育运动,比如打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上北大后,不管多忙,她每天坚持两小时锻炼,跑步、打球。系里组建女子排球队,她也积极争取参加。她喜欢旅游吗?喜欢,她说:“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将来能到世界各地去看看,看看我们的地球!”

人们不禁会问,小小年纪,这么多爱好,占去大量时间,不影响她的学业、成才吗?恰恰相反,她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说:“文学与艺术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是不可分的。我对音乐、绘画的爱好,对于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很有益处,当然自己的写作水平也会随之而提高。”出人意料的是,田晓菲不仅喜欢文科各科,而且对数理化也挺感兴趣。数学、物理、化学她都喜欢,特别是对几何证明题很有兴趣。

广泛的兴趣爱好,没有牵扯住田晓菲的精力,而且这些兴趣爱好,与她所致力的文学,往往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说到这里,你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晓菲主要是喜欢文学,但为什么上大学却选择了英语系呢?”晓菲说:“我今后发展的大方向还是在文学方面,学习外国语,可以帮助我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再说,我现在刚十七岁(1986年),正是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北大有第一流的老师,有很浓的学术空气,这是难得的好条件。”看来,晓菲的志向还着实不小呢!她现在正系统地读一些英美十九、二十世纪的文学作品,像海明威、劳伦斯、安德斯等人的作品,也读诗。而且读了作品以后,马上写论文。

这样广泛涉猎,会不会杂呢?是不是不如早一些“专”一点更好呢?晓菲可一直不是这样看的。她在向老师请教关于好诗的标准时,特别赞赏老师的一句话。老师说,好诗的标准,是很难说清楚的。我们只能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隐隐地体会。尽管好诗的标准我们说不清楚,但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浅薄的人能写出好诗,只有深沉的诗人才能写出不朽的篇章。所以你现在没有必要考虑诗的标准,而要不断地加强自己,要加强自己。

是的,晓菲现在的每一个脚印,都是在为首“加强自己”留下的纪录。有着如此广泛兴趣,而又有如此“把握住自己”志向的田晓菲,是一定会以更快的速度,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的。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及重点]

1、进一步积累古代文言文词汇。

2、体会并学习作者“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对北大的特殊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田晓菲和我差不多大,记得读高中时,常在《语文报》上读她的诗和文章,她的诗作和经历曾经对少年的我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是我当时的偶像之一。她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经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十三岁时,她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中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考取了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她是个有理想、有追求,学业优异的学生。13岁就进了大学之门,而且是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她怎么看北大呢?她对北大有怎样的感情呢?学习了此文,我们就会有收获的。(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放伴奏音乐,力求生动)。

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要求学生将文中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1、� ”这主要表达作者对北大有一种说不清的向往,或者说是一种心灵上的投合。

⑵“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口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这个情节非常有趣,它表达了十岁的“我”是多么地富有个性和自信,“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总之,这个部分主要表达作者从小就对北大一往情深,心仪已久。

⑶入学之初发出了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太多、太多……”这几个句子,都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热爱、感激之情。北大让作者读了许多书,结识了许多人;北大让作者开始新的生活;北大让作者的心灵更加充实、更加丰富。

⑷“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这些直抒胸臆的语句,表达作者对北大的热爱、思念以及要为北大做出贡献的心愿。

通过让学生对以上句子的细读、感受、理解,师生可以做出这样的归纳:文章综合起来就是表达了作者向往北大,热爱北大,感谢北大和要为北大做贡献的一片情意。

2、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总结)

明确: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3、本文作者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上大学,16岁就写下了这样一篇情感饱满、思想丰富、文采动人的好文章。我们应该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一点什么呢?

明确:我们虽然难以跟她比肩,但我们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信,执著,大量地阅读、思索,渴望创造等等。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早�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光远的际遇》为题目,写出向往光远,热爱光远,感谢光远和要为光远做贡献的一片情意,课下交流。

《十三岁的际遇 》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5、学会比较阅读

【学习重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学习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习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3)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富有感情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3.请尝试翻译本诗,要求创设意境,语言优美,表述连贯通顺

二、把握情感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2、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3、“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4、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5、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三、延伸拓展:

1、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

2谈谈你对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现象的认识

四。当堂检测

默写《拟行路难》

五。学习反思

11、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导学案(含答案)

26.歌 词 三 首

学习目标

1.体会歌词中体现的热爱祖国的感情。

2.培养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声和爱国之情。

●重点:领悟歌词中的热爱祖国之情。

预习导学

1.下面是有关文体的知识卡片,请你补充完整。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掀起(xiān) 哺育(bǔ) 山巅(diān) 滋长(zī)

yíng(萦)绕 抽suì(穗) 梳zhuāng(妆) 屏zhàng(障)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2)明媚的阳光:(景物)鲜明可爱。

(3)发扬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4)浊流婉转:曲折。

4.整体感知。

《我的中国心》是香港歌星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唱的一首歌,它打动了海内外亿万观众的心。歌词通过一位 海外游子的 诉说,刻画了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歌唱 祖国繁荣富强 的歌。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

《黄河颂》是诗人光未然写于抗日战争初期的一首很有影响的抒情诗。诗人通过赞美 黄河 ,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5.结构分析。

(1)《我的中国心》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1~4行):海外赤子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第二层(第5~12行):祖国永远在海外赤子的心中。

第三层(第13~16行):海外赤子爱国之心永远不变。

(2)《在希望的田野上》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1~8行):歌唱家乡。

第二层(第9~16行):歌唱 理想。

第三层(第17~24行):歌唱 未来。

(3)《黄河颂》可分三层:

第一层(从“我”到“南北两面”):写“我”所看到的黄河形象,突出了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

第二层(由“啊!黄河!”到“发扬滋长”):从三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

第三层(最后四行):表达祖国儿女的决心。

合作探究

问题一:《我的中国心》的歌词充满了浓郁的爱国之情,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出来?

(1)“中国心”是歌词中反复吟唱的“主题词”。“中国心”,也就是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这一说法,寄托着身在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河山只在我梦萦”,一个“只”,情深意长。是啊,离开祖国,已不知多少年了,有的甚至从未踏上过祖国的河山。可是不管离开了多少年,哪怕从未见过,而梦里都是祖国河山的影子。“梦萦”“多年未亲近”,点明了赤子的身份。这里面包含着深深的思念,同时也有着深深的遗憾。“可是”一转,表达了坚定的信念,“不管怎样”,强调“中国心”永远不变。

(3)“虽然”和“依然”是结构上的呼应,也是内容上的对比,通过内外的对比,写出海外游子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情怀。“我的祖先”,在这里是泛指,或者说是指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烙”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海外赤子跟祖国永远无法分离的血肉关系。

(4)“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能够代表祖国的“河山”,借指祖国,形式上排列整齐,音律和谐。“重千斤”把不可以斤两计的对祖国的感情用斤两表达出来,形象地表现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两个“不论”从时空两个方面,充分强调祖国在心中无法取代的地位。

(5)血的流动,应该说有声音,可是谁也不曾听到,而这里是用“澎湃”突出了声音之响。不仅声音很响,而且诗人还听出了这是“中华的声音”。这是来自心中的声音!这是融在血里的声音!是海外赤子永不改变的爱国之心的表白。

问题二:《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词中“希望的田野”指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片土地充满希望的?

“希望的田野”指的是充满希望的大地,在文中主要指祖国。大地充满希望,也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充满希望。

这首歌词由三个排比段构成,作者分别从赞美家乡、歌颂理想、憧憬未来三个方面来表现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

问题三:《在希望的田野上》三段歌词的末两句句式相同,但用词略有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含义?

首先,这些词语的运用都是和每一段的中心词语相照应的。第一段中心词是“家乡”,“为她富裕”“为她兴旺”,就是为了家乡的富裕,为了家乡的兴旺;第二段中心词是“理想”,“为她打扮”“为她梳妆”,意思是我们的理想就是为了这片田野更加美丽;第三段中心词是“未来”,“为她幸福”“为她增光”,意思是为了给这片田野增光,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要世世代代地奋斗。另一方面,由“富裕”“兴旺”,到“美丽”,再到“幸福”“增光”,这些内容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层进关系。

问题四:读完《黄河颂》,� 在诗人笔下,黄河是中华民族英勇豪迈、不屈不挠、伟大坚强的象征,因此诗人借赞颂黄河来激发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动员全民族亿万英雄儿女像黄河那样伟大坚强。这是一种借物抒怀的写法。

岁的际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2、品味思考文中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的精彩语句

3、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感受关键语句来体味文中作者对北大的深情,深入体会并学习作者“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的精神。

[教学难点]

创设情境,品味诗化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感情线索,理清感情变化的轨迹,体会小作者对北大真挚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重难点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散文,重在抒写一种心境和情绪,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北大的深情。在学习本文时,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关键语句来体味文中作者蕴含的深情。

《十三岁的际遇》诗化的语言、跳跃的'思维对多数初一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把握的。所以通过创设情境,品味语言,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思路,体会小作者对北大真挚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将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者适当点拨、指导

[教学设想]

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将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完成,第一课时主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深情。第二课时主要是品味语言,引导学生把精彩的语句逐一找出来加以体味,作深入的思考,并在全班交流,老师可做适当的点拨和小结。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些语句,在读中把握感情。文章中提及的北大对作者的影响,则可以让学生先划出相应的语句,在讨论后归纳出要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课题《十三岁的际遇》导入课文,让学生简单介绍作者田晓菲。

二、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大风景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北大的向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时,思考:

1、“我”第一次知道北大是什么时候?是怎样知道的?

“我”是七岁那年从抽屉里翻出的一张泛黄的照片中第一次知道北大的。

2、“我”十岁时,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为什么固执地扭过头,不看呢?

因为我坚信自己

3、刚入校的田晓菲和两年后的她有什么变化吗?

刚入校时,“一脑子浪漫念头”,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爱好,此刻,入校两年后的秋天,“成熟的季节”,感到“不胜凉意”,见新生而似乎“茫然若失”,实质上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4、北大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是莘莘学子向往的殿堂,北大的什么对“我”的影响最大?什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

北大的图书馆对我的影响最大(6—9段)。北大的人,即北大的同学和">和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10—11段)。

5、“我”是怎样评价北大的?请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试用一句话概括。(四人小组讨论)

作者通过谈北大的书、北大的人从而形成的对北大的评价是:

“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纯洁的真理之光。……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吸引我的……是北大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为的是永不厌倦地感受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概括:北大拥有纯洁的真理之光,清新自由的气氛,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

与这样的北大在整整两年的时光里朝夕相处,使“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的面目呈现在我眼前,我开始思索,开始怀疑,开始摒弃,开始相信”,“我”“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

6、找出文中的两节诗读一读,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啊,也许有一天/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纵然没有智慧/没有绳索和帆桅。”

前一节诗与后一节诗同中有异。前一节诗强调了“没有什么使我停留”,意 后一节诗更着眼于“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纵然没有智慧/没有绳索和帆桅”,也就是说我没有什么优势和客观条件,我还是“一只不系之舟”。

不系之舟,比喻不受环境的束缚,始终勇往直前,驶向理想的彼岸的精神。作者运用不系之舟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自己依偎北大,热爱北大,又必然要离开北大,去发现新大陆,去海洋深处撷取最灿烂的珍珠这样的复杂而深邃的思想感情。

四、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五、合作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1、 入学之初,她有一句雄壮的誓言,你知道吗?从中可以看出田晓菲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骄傲”。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

2、她看到图书馆有那么多书,心里怎么想的?回忆起一件在什么地方的什么往事?

入学之初的誓言“骤然苍白无力”,“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她回忆起1983年青岛夏令营发生的往事,一个小女孩在田晓菲与领队老师面前因知识浅薄而抽泣。

3、 北大的

4、课文中说:“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 ,难道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么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什么? (划出描写学生和老师的语句)

“读”是品位欣赏的意思。她读出了北大人的精神魅力:北大的学生专注、敏感、犀利、纯洁、生机勃勃,北大的老师虽风格各异,但都诚恳、严谨治学。

六、课堂小结:对照板书,师生合作理清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

7岁? 初知北大? 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 向往

10岁 初见北大 固执地扭过头 自信

13岁 进入北大 没想到这么快 自信

16岁 感悟北大 不胜凉意??? 茫然若失

北大图书馆 开始近乎绝望————渐渐地变得愉悦、安详————后来渴望飞翔—————回报母校

“我”与北大————无法分割的血肉相连

七、 作业设计

1、摘录文中精彩语句,说说妙在何处?

2、完成课后练习一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本文优美淡雅、充满诗意的语言。

2、 进一步感受北大对作者的深远影响及作者对北大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读课文,理清了文章思路,体会了作者与北大之间的深厚感情,那么文章表达了作者与北大之间怎样的感情呢?

二、出示目标

1、体会本文优美淡雅、充满诗意的语言。

2、进一步感受作者对北大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学习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1、� ”这主要表达作者对北大有一种说不清的向往,或者说是一种心灵上的投合。

⑵“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口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 “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 这些语句流露出作者稚气十足的自信,表达作者从小就对北大一往情深,心仪已久

⑶入学之初发出了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太多、太多……”这几个句子,都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热爱、感激之情。

⑷“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这些直抒胸臆的语句,表达作者对北大的热爱、思念以及要为回报北大的心愿。

⑸“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作者以水上航行为喻,形象地描述和赞美北大。风景,这里比喻北大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河,比喻北大前进的轨迹;船客,比喻北大的学生;舵手和船工,比喻北大的老师。

通过让学生对以上句子的赏析,师生可以做出这样的归纳:文章综合起来就是表达了作者向往北大,热爱北大,感谢北大和要回报北大的一片情意。

2、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总结)??

明确: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四、小结延伸

本文作者是个天才少女,她13岁就上大学,16岁就写下了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应该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一点什么呢?

明确:我们虽然难以跟她相比,但我们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信,执著,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对创造的渴望。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早�

岁的际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1、感受北大对作者的深远影响以及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

2、能从作者的经历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3、能积累一定的词汇。

课前学习:搜集有关北大的资料,熟读课文做好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北大,中国的著名学府,也是每一个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同学们了解北大吗?(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大风景的相关图片。) 交流“我眼中的北大”

2 进入新课:为什么北大有着常人难以抗拒的魅力?究竟北大能给人什么样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名北大学生田晓菲在北大九十年校庆之际而写的一篇纪念文章《十三岁的际遇》。

3 作者7岁第一次从湖光塔影的照片中认识了北大,从此作者与北大有了一段奇妙的尘缘,浏览课文,用书上相关语句来形容作者与北大的这段“奇妙的尘缘”。 浏览课文、划出相关语句、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仔细阅读文章,画出能体现北大“精神的魅力”的语句。这种“精神的魅力”对这种有着怎样的影响? 思考、讨论、交流

2 作者田晓菲13岁进入北大,16岁写作本文,26岁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哈佛大学任教。你从作者的经历中得到哪些启示? 思考、交流

第三块:品味语言

1 本文语言优美淡雅充满诗意,找出自己认为写的好的语句,制作成读书卡片。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课后学习:摘抄田晓菲的诗歌。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8

一、就结构和行文而言,这篇散文有它的特点。有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比较讲求章法,精心布局,形式显得缜密、谨严,读者很容易掌握其脉络、层次;有的散文,只是围绕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控制思路,形式比较松散、自由,但脉络、层次也清晰可辨,如魏巍的《我的老师》。这篇散文却不同,它只是抒写一种心境或情绪,错综变化,全凭主观感情的暗中控制,因而形式上显得更加随意,似乎无迹可求。

这篇散文的开头写道,“我”七岁时看到北大的湖光塔影的照片,内心“悄悄升起”了“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之情,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以后写到北大图书馆。作者之所以把图书馆作为学习生活的重点内容来描述,是因为把图书馆看作知识的象征。上北大,就是为了要掌握知识,探寻未涉足过的世界。北大之所以引起“我”的“惊奇、喜悦、感动”之情,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因此,“我”对北大的这种特有的感情,在对图书馆的描述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接着从写图书馆到写人。写人又分为写同学、老师和“我”。写同学对知识和人生的探索,蓬勃的朝气、横溢的才华、敏锐的思想,写老师的治学、为人、育才,写“我”两年来的充实时光。北大人是北大的主体,作者在对北大人的描写中,充分抒发了自己的“惊奇、喜悦、感动”的感情。文章又以诗歌述志,写到由留恋北大转入到想离开北大,由想离开北大转到抒发对北大的感激之情。最后以暮年归来,再“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的梦幻结束全文,流露了“我”对“湖光塔影”的无限深情,并与开头呼应。

作者把文章分作三个部分,以空行为标志。第一部分是概括描写自己与北大的关系,抒发对北大的感情;第二部分重点写图书馆与北大人,进一步抒发对北大的感情;第三部分一唱三叹,强调自己与北大血肉相连的关系,突出对北大的深情。

二、这篇散文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写的,这样便于抒发感情,也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但有时用第三人称,比如第四段,写“我”在两年后回顾两年前的自己。这就突破了“我”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把时间由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一下就挪到了两年前,把空间由“三十五楼下”移到了“结冰的湖面上”。这种写法类似电影画面上的意识流,使文章显得变化多姿。

本文有时用第二人称。比如第五段,一连用了三个“你”,这三个“你”所代表的被叙述者的对象,还是“我”。这样写,“我”似乎变成了两个人:一个扮演问话者,一个扮演被问者,这方法比自问自答显得生动活泼,能加深读者印象。

三、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用词丰富,比喻迭出。例如,把北大比作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把向往北大的学生比作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把北大的教工比作舵手与船工,都十分恰当。又如,以“不系之舟”自比,“玫瑰”“绿阴”“宁静的港湾”是与“不系之舟”相关联的一系列比喻,“玫瑰”“绿阴”是两岸诱人的景色,“宁静的港湾”是“不系之舟”前进中的“避风港”。

然而,散文的美,不只在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文字的优美,而更在那由作者个性同语言美质所共同融合成的特殊的文调。阅读本文,我们应该留心:作者怎样在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前提下去积极修辞,灵活地结构和安排语句,使语言产生特殊的审美效应。我们留心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更深细地体味出作品内含的情、理、意、味,即作者对北大的特殊感悟。

岁的际遇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能概括说出北大与作者间的几次际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

2、能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从作者的经历中感受北大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3、品味思考文中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的精彩语句,并积累文中精词妙句。

4、能从作者身上汲取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2、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3、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学习难点:

1、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

2、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

课前学习:预习本课字词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导入:北大,中国的著名学府,也是每一个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同学们了解北大吗?(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大风景的相关图片。)

同学交流:我眼中的北大

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十三、四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是的,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少年大学生田晓菲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板书课题,作者)

简介作者:

田晓菲,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26岁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哈佛大学任教。

良好习惯从今做起

检查课前学习:

1、怎样理解课题《十三岁的际遇》

“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一事。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

2、字词认读:

白驹过隙()蓦然()积攒()

絮语()安恬()樯橹()

惆怅()徜徉()

摒弃()迸溅()穹隆()

弹指()撷取()呜咽()犀利()

骤然()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后,以田晓菲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按时间的顺序,以“我与北大的故事”为题,讲述田晓菲与北大的故事。

明确:四个阶段(七岁、十岁、十三岁、即将十六岁)

向往北大进入北大回报北大

再读文本局部探究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大意,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2、找出作者从7岁初知北大到16岁回顾北大的感情变化,特别是作者进入北大两年来的思想感情变化。

3、指出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1、第一部分:写“我”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的历程。

7岁:从泛黄的照片中知道北大。——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10岁:乘车经过北大校门,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北大。——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就“不新鲜”了。

13岁:到北大读书。

16岁:已是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了。

每一阶段的生活片断都紧紧扣住“我”与“北大”的“尘缘”,引出对13岁际遇的叙述。第一部分最后一句“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就是为了引出下文对13岁际遇的集中的叙写。

2、作者两年来思想感情的变化:

刚进入北大:“一脑子浪漫念头”,“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秋天:“心情不胜凉意”,看到新生,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3、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表明了作者通过两年的学习后,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二、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意思,看看它可以分几层。

2、“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这一句话怎么理解呢?

3、作者通过读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试把这些精彩的语句和语段找出来。

明确:1、第二部分:写“我”在“北大”三年的学习生活。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6-9):写北大图书馆给“我”的影响。

第二层(10-11):写北大的人:同学与老师。

第三层(12):总结来到北大两年来的感受——难以用“得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2、两句相辅相成。上句是作者对北大在学术界、思想界、教育界地位的高度肯定,下句则表达了要为北大创造更辉煌的业绩的雄心壮志。

参观北大图书馆时,这句誓言“骤然显得苍白无力”,作者“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没有自信,觉得渺小

两年学习后,作者变得“沉静、愉悦、安详”,并在第三部分中重提誓言。

——自信

北大为她“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

3、

北大的书最初的感觉后来的感情对学校评价个人成长

个人誓言“苍白无力”,心中感到“近乎

绝望”开始“进行探寻”,逐渐变得“沉静、愉悦、安详”“真理之光”为学生打开神奇之窗,展示新世界四个“开始”,三个“渴望”

北大的人学生师长对学校评价个人成长

肖像“专注而入迷”

“高声争论”“绅士风度”

“谈笑风生”“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

品质“敏感”“纯洁”“犀利”“机智”“生机勃勃”“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作者通过谈北大的书和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

1、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纯洁的真理之光。……北大为我展示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2、吸引我的……是北大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到犀利与机智,……为的是永不厌倦地感受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3、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三、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作者说“我是不系之舟”,这个“不系之舟”在文章里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一只“不系之舟”?

明确:1、抒发了依恋北大而又最终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因为北大不仅仅是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

2、不系之舟,比喻不受环境的束缚,始终勇往直前,驶向理想的彼岸的精神。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3、“十三岁的际遇”使作者有缘“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她始终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向往着大海的波涛,寻求新的开拓和发展,与入学初“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的誓言相呼应。

含英咀华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文采斐然,请你仿照示例,也对�

示例:

原文:“短短的头发,天真的目光,还不满十四岁,完全是一个一脑子浪漫念头的小女孩,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上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如今,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隆。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好像此时此刻不胜凉意的心情。”

赏析:这段文字将两年前的天真活泼、好奇,两年后的沉静、敏感、多情写得十分生动具体,特别是将清脆笑声比作雪团四处迸溅,通感的妙用,将“我”的天真活泼描写得十分传神。另外,作者写心情也独具一格,她写秋风起,树叶黄、落叶遍地,无一不流露出她的沉静、敏感、多情,字里行间有诗画般的情意流淌。

同学在个性品评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

练习拓展:

联想造句:

①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的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了。

自从________________就不再是________________不再是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我渴望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本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我”的惊奇、喜悦、感动之情。文章开头段,写作者在七岁时看到那张“湖光塔影”的照片,心中就悄悄升起一种莫名的惊奇、喜悦和感动之情,这种感情贯穿于文章的始终。其中有才进校门,参观北大图书馆引起的惊奇、感动之情;有走进图书馆时的激动不安和惊喜之情;有对北大的同学、北大的气氛和北大的老师的喜爱、赞赏与感激之情;有在即将离开母校时的无限眷恋、惆怅之情;也有驶向知识海洋深处,为北大增光添彩,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的壮志豪情;还有梦幻中暮年归来,再次轻依在“湖光塔影”的胸前的眷眷深情……正是这条感情线索穿起了“我”从七岁到十六岁这段生活的回忆。

合作探究深度开掘

1、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

2、文章主要采用第一人称,但有时也与二、三人称交替使用,为什么不显得混乱?

3、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本文的“形”和“神”分别是什么?

4、怎样理解文中表现“渴望生活,渴望创造”的激情?

明确:1、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2、第一人称的写法便于直抒胸臆,并让读者感受到真实、亲切而自然。但文章也用了第三人称(如第四段),现在的“我”与“她”——两年前的“我”,此时的景与两年前的景交替出现,类似电影画面上的意识流,使文章显得变化多姿。文章还用了第二人称(如第五段),连用了三个“你”,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了对北大的深情。

3、“形”:“我”围绕北大的见闻感受。

“神”:北大具有的精神。(求知、进取、创造、永不满足等)

4、当年以神童著称的田晓菲,凭十三岁的年龄走进北大,可谓踌躇满志。面对北大浩瀚的书海,眼前如同展现出蔚蓝无际的天空。成就感鼓舞作者奋发努力,搏击长空;身处北大,“北大精神”即科学、民主、进取、创新的精神又以无穷的魅力感召作者,所以产生了“渴望生活、渴望创造”的激情。

深度启发激励向上

作者“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你渴望什么呢?

课堂小结:我们虽然难以跟她比肩,但我们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信,执著,大量地阅读、思索,渴望创造等等。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早�

2、作者回忆了自己13岁时的际遇,读北大书,做北大人,在北大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同学们现在大约12岁,你也一定会有自己的梦想,你能自己写出来吗?像作者一样,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丰富多彩的文字。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

2.继续学习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体会并学习作者“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对北大的特殊的思想感情。

4。积累词语,学习做词语卡片或词语笔记。

教学重点:学习分段和归纳段意。学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理、意、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简单介绍作者田晓菲,导入新课。

田晓菲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经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十三岁时,她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中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考取了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她是个有理想、有追求,学业优异的学生。13岁就进了大学之门,而且是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她怎么看北大呢?她对北大有怎样的感情呢?学习了此文,我们就会有收获的。

二正字音

际遇:遭遇(多指好的)。

尘缘(yuan):尘世的缘分。佛教徒或道教徒揩现车份界人与人才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机会。

穹窿(qi6ngl6ng):指中间高、四周低拱形。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涉足(She):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徜徉(changyang):安闲自在地步行。

絮语(xu):絮絮叨叨地说。犀利(xi):(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凝重(ning):凝固而又沉重。

安恬(tian)安详恬静。撷取(xie):摘下,取下。

惆怅(ChouChang):伤感,失意。通幽曲径:通向幽深去处的曲折小路。

呜咽(ye):低声哭泣。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它。

绅士风度:指有教养的美好的举止姿态。。茫然若失:心中感到空虚、无所知,好像失去了什么。沉淀(dian):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课文指许多话堆积在心底。

白驹过隙(Xi):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三、默读全文,将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什幺内容,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

四、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文章大致意思,讨论:

1.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若分为三部分该怎么分,为什么?

第一部分(1—3):写“我”进了北大,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第二部分(4—13):写“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学习和收获。

第三部分(14-18):抒发“我”对北大的热爱之情。

这样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从过去写到现在,从现在写到未来;从初识写到进校,从校内的三年生活再写到对北大的赞美歌颂。这样分段,显得自然、合理。

2、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那幺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一个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按时间顺序来写,七岁时的梦想十岁时的信心十三岁时的际遇十六岁时的回顾

3、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两年的生活产生的感受?

——第一段“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这主要表达作者对北大有一种说不清的向往,或者说是一种心灵上的投合。第二段中“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口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这个情节非常有趣,它表达了十岁的“我”是多么地富有个性和自信,“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总之,这个部分主要表达作者从小就对北大一往情深,心仪已久。

4、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大的?

{北大的图书馆(因为是知识的象征)

北大的人:同学、老师、我(因为是北大的主体)

5、朗读第8、9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幺样的感受呢?

——惶恐于自己的无知,再次扣住惊喜、喜悦、感动之情。

6、朗读10、11段,第10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幺?“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幺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什幺?回忆一下,朱自清从父亲的背景中“读”出了什幺?小弗郎士又从韩麦尔先生身上“读”到了什幺?

——北大人的或内敛或尽显的风采。

7作者对北大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

——入学之初发出了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太多、太多……”这第二部分的许多重要语句,都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热爱、感激之情。北大让作者读了许多书,结识了许多人;北大让作者开始新的生活;北大让作者的心灵更加充实、更加丰富。作者对北大充满了欣赏与无言感激之情。

8“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这句话中“船客”、“舵手与船工”、“两岸风景变换”各指什幺?为什幺是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

——比喻各指求知的学子,执教的教师,世事的变迁。北大建校于90年前。

9朗读最后一个部分,这一部分表达作者对北大的什幺感情?“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为什幺“我是不系之舟”,“系”怎幺读?是什幺意思?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部分用更多直抒胸臆的语句,表达对北大的热爱、思念以及要为愿意为北大奉献,与北大血肉相连的心情。如“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

10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叙写了作者与北大的际遇以及自己在北大的怀抱中成长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对北大的向往、热爱、感激和要为北大做出贡献的情意。

11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幺?为什幺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总结)

——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五、写作特点

1形式自由,随情所至;2人称变换,利于抒情,形式灵活;3语言优美,用词丰富;

六、小结

本文作者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上大学,16岁就写下了这样一篇情感饱满、思想丰富、文采动人的好文章。我们虽然难以跟她比肩,但我们应该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一点什么,这就是自信,执著,大量地阅读、思索,渴望创造等等。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早�

七、作业

1制作词语卡片:讲授词语卡片制作要领:注音,解释,例句,写话,将“自读提示”中的词语做成词语卡片。2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3.抄写出课文中运用下列词语的例句,并用这些词语自己各造一个句子(不能跟课文的例句一样)。

倘佯似曾相识茫然若失通幽曲径

4本文作者有那种“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的精神,你有什么渴望?请你模仿这个排比句,写出自己的渴望。

八板书

十三岁的际遇

田晓菲

按时间顺序来写,感情线索:对北大的惊奇、喜悦与感动之情

七岁时的梦想十岁时的信心十三岁时的际遇十六岁时的回顾

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大的?

{北大的图书馆(因为是知识的象征)

北大的人:同学、老师、我(因为是北大的主体)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 篇11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5、学会比较阅读

【学习重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学习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习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3)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富有感情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3、请尝试翻译本诗,要求创设意境,语言优美,表述连贯通顺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二、把握情感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2、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分析: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3、“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4、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5、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延伸拓展:

1、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

【明确】

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

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

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

2、谈谈你对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现象的认识

四.当堂检测

默写《拟行路难》

五.学习反思

2、推荐阅读: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明确】忧思

(2)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明确】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3)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

【明确】三国魏晋时人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 斗争中保全自己

(详细内容见补充资料)

七、作业布置:

附:鉴赏资料

1、《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着重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

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比喻,它能够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即以水流方向各别来显示人生遭际的殊异,耐人咀嚼,叫人感悟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贵贱穷达就好比水流的东西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不可勉强的,那又何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不已呢?表面上,这是叫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酸辛与愤慨这关键就在一个“命”字上大“命”当头,谁还能强争强求?只能听凭它贵者自贵,贱者自贱但反过来问一声:“命”就真的那么公正合理吗?为什么人人必须服从它呢?低头认“命”,原是无可奈何的事;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之于“命”,这本身就包含着无言的控诉

再往下,诗思的发展仍然循着原来的路子认了“命”,就应设法自我宽解,而喝酒正是消愁解闷的好办法我们的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大口地喝将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的牢骚和感叹

那末,矛盾就此解决了?诗还用得着写下去吗?“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其热度和力度足以令人震颤

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可是,他并未由此再进一步发泄这种感愤,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并非一般小事,而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套用一句老话,谓之“笔力足以扛鼎”

这首诗在音节上也有它独到的地方它不像前面第一、第三首诗采用纯七言句,而是用的长短相间的杂言体杂言似乎不及七言整齐,但有个好处,就是能灵活组织句子,便于选择合适的声腔,以配合文情的传递本诗头上六句正是巧妙地运用了五七言句式的交错,建构起一短一长、一张一弛的节奏形式,给人以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语感而到了结尾处,则又改为连用七言长调,有如洪水滔滔汩汩地涌出闸门,形成了情感的高潮声情并茂,可以说是鲍照乐府歌行的一大特点,它对唐人歌行体诗篇也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细心玩味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12

1976年,全家刚迁到天津不久,就赶上了震惊全国的唐山大地震,我们被迫搬进了一个公园里,在那儿搭起了抗震棚。公园不大,站在前门看得见后门。可在当时,却足足挤进了六七百户人家!那些又小又破的抗震棚,房檐挨着房檐、墙壁贴着墙壁地挤在一起,说得好听一点,就是“鳞次栉比”呢!我却并未觉得我的家有多简陋,这儿道路有多狭窄,对于刚刚五岁、还不理解长辈艰辛的我来说,这个迷宫殿的天地已是够大的了。爸爸妈妈给我划定了活动范围,一到晚上,干脆就不再允许哥哥和我出家门了。全家围着一张书桌,各人看各人的书。那时“四人帮”被打倒了。虽然生活艰苦些,但家里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爸爸妈妈对我的学习更上心了。爸爸用两个巴掌大的小本,工工整整为我抄了一百多首唐宋诗,每晚教我一首。由于这都是些琅琅上口、浅显易懂的小诗,我理解得快,背得也快。什么“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沙上儿童临水立,戏将萍叶饲新鹅”,这明快清丽的诗句,简直使我着了迷,也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暗暗埋下了诗的种子,是种子总要发芽的。记得有一天,爸爸歇班在家,正在看报纸,我磨着他同我玩。爸爸显然是没有那份心思的,于是弯下腰哄着说:“你不是背了那么多诗了吗?喏,自己也试着写一首好啦。”我呢,真的找出一张小卡片,歪歪扭扭地写了起来。回想起有一次妈妈带着哥哥和我去颐和园看荷花的情景,我兴奋极了,不一会儿就写出了一首题为《游颐和园》的七言诗:“颐和园里风景美,荷花荷叶绣成堆。船儿绿绿像柳叶,鱼儿有红又有黑。”尽管既不讲对仗,也没论平仄,我还是很高兴地送给爸爸看。得到了爸妈的几句鼓励,我更是来劲儿了。不久,我又写出了第二首、第三首……

那时候,就是在白天我也不怎么出去玩,经常在破旧的家里着迷地捧着一本本厚书。什么《水浒传》《三国演义》《红岩》《李自成》,大多是在那小小抗震棚里看过的。尽管一个比我大两岁的男孩给我起绰号,叫我“(★)小书呆子”,可我才不在乎呢!随他叫去好了,一百单八将,三国争天下,可比跳皮筋、抱娃娃有趣得多了。而

一年多之后,我们又搬到爸爸所在单位的大院里。我对新居非常满意。倒不是因为它比过去的住处宽敞了些,而是因为我看书更方便了。文联资料室里有大量藏书和各类杂志。资料室里的叔叔阿姨们都待我很好,不仅借书给我,有时还允许我到书库里去。我成了资料室的特殊读者。

我们的窗前有两三棵高大粗壮的槐树,每到夏日,绿阴满窗,更兼槐花盛开如雪,浓烈的香气沁人心脾。记得一天晚上临睡前,妈妈提议说,菲菲和你爸爸赛一首诗怎么样啊?就以槐花为题吧!这时,槐花淡雅的香味和朦胧的月光一起弥漫在室内,我兴冲冲地拍手赞成,不一会儿,便将一首五言诗《槐花》吟诵了出来:“槐花开满树,朵朵飘芳香。蜜蜂来采蜜,酿给众人尝。”妈妈笑眯眯地表扬我:“好,这次你爸输给你啦!”爸爸也笑着夸我,这使我挺快活。现在回想起来,不免要怀疑爸爸是真的“甘拜下风”,还是为了鼓励我,可当时我却傻乎乎地确实蛮得意呢!

1980年,我参加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以《迎接美好的明天》一诗荣获了国内奖。打那时起,我写诗的兴趣更浓了。巧得很,就在同一年的夏末秋初,我们再次乔迁,搬到了与郊区相近的新住宅区、一个名叫“小海地”的地方。刚来时,那坑坑洼洼的黄土路和半里地之外没多少货物的一个小店铺,使我暗暗诅咒这个偏僻的地方,可在我脑海里占据更多画面的,还是这儿双林农场那一大片一大片绿色的田野,和小路旁静静流淌的小河。有多少次我在学习疲倦的时候,来到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田野,在半尺多高的草丛中捉蜻蜓,捕蝴蝶,在春风抹着淡绿的嫩草中逮蚂蚱,寻找七星瓢虫。夏天的夜晚,露水清凉,繁星闪烁,似远又近、似密又疏的蛙声给了我多少幻想与遐思!啊,就连田间一座小小的、朴素的农舍,也使我联想起无数迷人的故事……

往往是正在田垄上散步,一首诗的构思一下子跳入脑海,于是我急急忙忙捕捉住它,打好腹稿,然后回到我的斗室里,把它写下来。收在我的第一本诗集里的许多诗,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小海地那浓郁的田园风光,为我提供了大量诗的素材,同时,也陪伴着我从童年走进了少年时代。我曾写过一首题为《童年》的诗,里面这样说道:“童年,金色的童年/它比蜜酒还甜/人们把它装在记忆的杯里/它走了,却又常在身边。”是啊,虽然我的童年并非是条一直无忧无虑、一路顺风的小船,但它毕竟充满了温暖的阳光,充满了孩子不知愁的歌声笑声。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爱,在知识的路上留下的一串歪歪扭扭的小脚印,都使它变得格外美好,格外亲切,使我回忆不已,使我难以忘怀……

《十三岁的际遇 》教案 篇13

学习目标:

1、能概括说出北大与作者间的几次际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

2、能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从作者的经历中感受北大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3、品味思考文中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的精彩语句,并积累文中精词妙句。

4、能从作者身上汲取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2、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3、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学习难点:

1、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

2、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

课前学习:预习本课字词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导入:北大,中国的著名学府,也是每一个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同学们了解北大吗?(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大风景的相关图片。)

同学交流:我眼中的北大

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十三、四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是的,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少年大学生田晓菲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板书课题,作者)

简介作者:

田晓菲,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26岁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哈佛大学任教。

良好习惯从今做起

检查课前学习:

1、怎样理解课题《十三岁的际遇》

“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一事。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

2、字词认读:

白驹过隙蓦然积攒

絮语安恬樯橹

惆怅徜徉

摒弃迸溅穹隆

弹指撷取呜咽犀利

骤然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后,以田晓菲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按时间的顺序,以“我与北大的故事”为题,讲述田晓菲与北大的`故事。

明确:四个阶段(七岁、十岁、十三岁、即将十六岁)

向往北大进入北大回报北大

再读文本局部探究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大意,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2、找出作者从7岁初知北大到16岁回顾北大的感情变化,特别是作者进入北大两年来的思想感情变化。

3、指出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1、第一部分:写“我”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的历程。

7岁:从泛黄的照片中知道北大。——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10岁:乘车经过北大校门,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北大。——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就“不新鲜”了。

13岁:到北大读书。

16岁:已是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了。

每一阶段的生活片断都紧紧扣住“我”与“北大”的“尘缘”,引出对13岁际遇的叙述。第一部分最后一句“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就是为了引出下文对13岁际遇的集中的叙写。

2、作者两年来思想感情的变化:

刚进入北大:“一脑子浪漫念头”,“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秋天:“心情不胜凉意”,看到新生,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3、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表明了作者通过两年的学习后,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二、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意思,看看它可以分几层。

2、“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这一句话怎么理解呢?

3、作者通过读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试把这些精彩的语句和语段找出来。

明确:1、第二部分:写“我”在“北大”三年的学习生活。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6-9):写北大图书馆给“我”的影响。

第二层(10-11):写北大的人:同学与老师。

第三层(12):总结来到北大两年来的感受——难以用“得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2、两句相辅相成。上句是作者对北大在学术界、思想界、教育界地位的高度肯定,下句则表达了要为北大创造更辉煌的业绩的雄心壮志。

参观北大图书馆时,这句誓言“骤然显得苍白无力”,作者“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没有自信,觉得渺小

两年学习后,作者变得“沉静、愉悦、安详”,并在第三部分中重提誓言。

——自信

北大为她“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

3、

北大的书最初的感觉后来的感情对学校评价个人成长

个人誓言“苍白无力”,心中感到“近乎

绝望”开始“进行探寻”,逐渐变得“沉静、愉悦、安详”“真理之光”为学生打开神奇之窗,展示新世界四个“开始”,三个“渴望”

北大的人学生师长对学校评价个人成长

肖像“专注而入迷”

“高声争论”“绅士风度”

“谈笑风生”“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

品质“敏感”“纯洁”“犀利”“机智”“生机勃勃”“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作者通过谈北大的书和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

1、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纯洁的真理之光。……北大为我展示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2、吸引我的……是北大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到犀利与机智,……为的是永不厌倦地感受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3、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三、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作者说“我是不系之舟”,这个“不系之舟”在文章里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一只“不系之舟”?

明确:1、抒发了依恋北大而又最终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因为北大不仅仅是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

2、不系之舟,比喻不受环境的束缚,始终勇往直前,驶向理想的彼岸的精神。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3、“十三岁的际遇”使作者有缘“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她始终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向往着大海的波涛,寻求新的开拓和发展,与入学初“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的誓言相呼应。

含英咀华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文采斐然,请你仿照示例,也对�

示例:

原文:“短短的头发,天真的目光,还不满十四岁,完全是一个一脑子浪漫念头的小女孩,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上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如今,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隆。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好像此时此刻不胜凉意的心情。”

赏析:这段文字将两年前的天真活泼、好奇,两年后的沉静、敏感、多情写得十分生动具体,特别是将清脆笑声比作雪团四处迸溅,通感的妙用,将“我”的天真活泼描写得十分传神。另外,作者写心情也独具一格,她写秋风起,树叶黄、落叶遍地,无一不流露出她的沉静、敏感、多情,字里行间有诗画般的情意流淌。

同学在个性品评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

练习拓展:

联想造句:

①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的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了。

自从________________就不再是________________不再是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我渴望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本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我”的惊奇、喜悦、感动之情。文章开头段,写作者在七岁时看到那张“湖光塔影”的照片,心中就悄悄升起一种莫名的惊奇、喜悦和感动之情,这种感情贯穿于文章的始终。其中有才进校门,参观北大图书馆引起的惊奇、感动之情;有走进图书馆时的激动不安和惊喜之情;有对北大的同学、北大的气氛和北大的老师的喜爱、赞赏与感激之情;有在即将离开母校时的无限眷恋、惆怅之情;也有驶向知识海洋深处,为北大增光添彩,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的壮志豪情;还有梦幻中暮年归来,再次轻依在“湖光塔影”的胸前的眷眷深情……正是这条感情线索穿起了“我”从七岁到十六岁这段生活的回忆。

合作探究深度开掘

1、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

2、文章主要采用第一人称,但有时也与二、三人称交替使用,为什么不显得混乱?

3、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本文的“形”和“神”分别是什么?

4、怎样理解文中表现“渴望生活,渴望创造”的激情?

明确:1、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2、第一人称的写法便于直抒胸臆,并让读者感受到真实、亲切而自然。但文章也用了第三人称(如第四段),现在的“我”与“她”——两年前的“我”,此时的景与两年前的景交替出现,类似电影画面上的意识流,使文章显得变化多姿。文章还用了第二人称(如第五段),连用了三个“你”,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了对北大的深情。

3、“形”:“我”围绕北大的见闻感受。

“神”:北大具有的精神。(求知、进取、创造、永不满足等)

4、当年以神童著称的田晓菲,凭十三岁的年龄走进北大,可谓踌躇满志。面对北大浩瀚的书海,眼前如同展现出蔚蓝无际的天空。成就感鼓舞作者奋发努力,搏击长空;身处北大,“北大精神”即科学、民主、进取、创新的精神又以无穷的魅力感召作者,所以产生了“渴望生活、渴望创造”的激情。

深度启发激励向上

作者“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你渴望什么呢?

课堂小结:我们虽然难以跟她比肩,但我们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信,执著,大量地阅读、思索,渴望创造等等。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早�

2、作者回忆了自己13岁时的际遇,读北大书,做北大人,在北大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同学们现在大约12岁,你也一定会有自己的梦想,你能自己写出来吗?像作者一样,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丰富多彩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