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论文精选4篇》
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哲学小论文精选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哲学小论文 篇1
关键词:;哲学;世界
中图分类号:B0-0
马克思哲学是一个气势恢弘、博大精深、睿智通达的思想体系。它站在人类文明制高点,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瑰宝。在讲授这个思想体系时,笔者有以下若干感受。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卓越的传承者、发展者是。在中国共产党内,就是“哲学之王”,“辩证法大师”。的“两论”“正处”等著作对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与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哲学上的升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都作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哲学具有理论上的高远的气度,高明的识度,更带有鲜明的实践哲学的特点。一方面通过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的总结,凝炼了哲学的一般原理;另一方面,又通过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原理转化为具体的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与思想与工作方法。
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严格地讲是一门观世界的学问,怎样来观察世界的学问。
证伪主义哲学家波普尔认为世界分为三个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思想世界。
从当代人文与自然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世界可分为由相对论、宇宙学所研究的极大的宏观世界;以分子生物学、量子力学所研究的极小的微观世界;以复杂系统理论所研究的极其复杂的世界(如人类社会、生态系统、思维系统)。
从学科角度来看,有神话的世界(对自然世界的超越),宗教世界(对世俗世界的超越),艺术世界(对无情世界的超越),科学的世界(对经验世界的超越),伦理的世界(对小我世界的超越),哲学的世界(对有限世界的超越)。
哲学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能指导我们“正确地做正确的事情”。哲学也是时代精神,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哲学也是智慧之学,如马克思所言“来世的智慧即宗教”,“人世的智慧即哲学”。哲学也是自由之学,是争取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武器。哲学也是生活的艺术,使人的生活境界超越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达到天地境界,即一个精神上高度自由、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使人生成为一种“诗意的栖息”。哲学也是一种批判的武器,对理论进行批判、对实践进行批判、对自我进行批判、对批判进行批判;哲学也是一种文化,一个国家若没有哲学,恰像客厅没有字画一样,不免降低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品格和地位。没有哲学的人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免流于浅薄和粗俗。哲学也是一种学科,当代哲学已经形成相应的一系列“部门哲学”,“应用哲学”。如科学哲学、人本主义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管理哲学、艺术哲学、法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建筑美学等。
综上所述,世界是五光十色的,不是单一色调的。哲学作为一种不能顾名思义,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学科,对它的解释应采取多解论,不应采用一解论与无解论。
三、
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成果,就是不再简单地将规律分为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而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发现了不同于经典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并把规律分为动力学规律(根据牛顿力学的方程,系统的初始状态能单值地决定系统以后状态)和统计性规律(大数目现象整体表现出的带有概率性的本质联系)。当代混沌理论还揭示事物的发展不仅具有规律性,而且存在不确定性、分岔性。“条条道路通罗马”,可能有的道路通往火星。若事物发展处于混沌区域,会存在“蝴蝶效应”(巴西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在美国加州可能引起龙卷风)。事物的发展是规律性与混沌性的统一。
邓小平同志讲“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从邓小平同志的论述中可见对外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关键因素。而不象有的教科书讲的,外因对事物发展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即不对外开放,只是一个加速或延缓现代化建设的问题。诚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必须由系统的子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才能形成有序结构。但一个有序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必须向外部环境开放,从外部吸收能量和信息,抵消内部的熵增,才能使系统从平衡到不平衡;系统间相互作用从线性走向非线性,从不相干走向协同,从微涨落到巨涨落,从无序到有序。可见外因它能直接参与与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向和方向的,并不是对事物发展只起延缓或加速作用。内因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可能性,某些重大的外因是使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先决条件和至关重要的因素。
当代自然科学的成就,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基本粒子理论、分子生物学、现代宇宙学,极大地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意识观、时空观、运动观。信息科学、生态学、复杂性科学使人的思维方式从简单走向复杂,从线性走向非线性,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机械决定论走向辩证决定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规律和基本范畴。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3)我们应当学习和吸收科技革命最新成果,对之进行总结和概括,促进马克思哲学的时代化。
[1]文集(上下合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794(同民建与工商联负责人的谈话)
哲学小论文 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表现形式;问题;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一直以来是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经历了上百年的历程,得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实践”的重要理论,推动了我国现代化政治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被中华名族所认同和接受,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以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为基础来构建的哲学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概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最早是在1938年10月举行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以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所提出的重要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则具有四个特征:第一,针对事情本身;第二,对时代精神的表达;第三;具有特定时空性;第四,不断地被本土化。根据马克思的构成和特征,从而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一个不断被深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概念最先是由艾思奇等所提出的,主要是讲利用辩证唯物论对中国通俗化和现实化问题的处理,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涵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这一理论已经成功运用到科学、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历史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在内容上加以充实和丰富,在表现形式上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除了上述“一般涵义”,还包含具体化、民族化、通俗化的“特殊涵义”。所谓具体化,就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进行哲学概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所谓民族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继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总结中国人民奋斗的实践经验,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所谓通俗化,就是用人民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原理,实现哲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有学者指出,特别需要在哲学范畴、语言的选择与创造上下功夫,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严谨、规范、富于论证性的学术品格。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间不仅存在联系,同时还有一定的区别。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更为复杂一点,具有民族化、通俗化以及具体化等特殊内涵。其中民族化是指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方法以及立场对中国的哲学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继承,结合实际经验,使其具有中国派和中国作风,同时还具备精神风韵、哲学原理以及价值取向等内容。通俗化则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和原理的表达,在语言文字上必须要采用人民群众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使哲学挣脱书本和课堂的束缚,真正实现人们对哲学的理解,有效地利用理论知识来认识和改造世界。而具体化则是指对中国历史的经验和马克思哲学理论进行哲学概括,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辩证唯物论,促进中国改革建设的发展。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必须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近代中国的革命必须得有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第二,针对当前社会的不同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论和哲学论。通俗地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来源于其在中国的实践,是近代中国革命所必须的。曾经说过:“马克思列宁主义之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发挥这么大作用,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近代中国革命需要这种理论知识,具备这种条件,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能够更好地被中国人民所利用。”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各种思想理论的比较过程中,慢慢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逐渐演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俗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相关问题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马克思哲学中国化都抱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主要有现实和理论之争,部分学者为了超越这种概念,走上了现实与理论相结合的道路,大力倡导在实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时候,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视野和现实眼光,同时还要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具备独立思考的空间,并保持清醒和理性的状态。这种理论虽然目前很受大家推行,但是其自身还是存在很多的弊端。比如,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是根据中国的实际问题所提出的一种哲学理论,而这种“结合论”的哲学理论在形态上还是比较模糊,从文化学基础上来讲的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从哲学的现实性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将中国的现实问题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去。根据以上所讲的内容来看,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体现的结构特征主要有现实性的坚持和理论性的保持。
我国实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要在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的哲学理论,在特定的时代解决其实际问题,要想其理论更好地在一个国家实现,其主要前提是这个理论是否符合这个国家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这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敏锐的捕捉到了时代的特殊,准确的在1938年10月举行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这一理论的提出者――也深刻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并非是圣旨,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早在1930年5月就已经写出了《反对本本主义》,明确的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国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融合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不断变化的、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也正因为这一点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进一步的提出了人民民主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将党的工作的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由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上来。这是一次思想,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次艰辛探索,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继续和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车轮的行进,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出现了严重失误,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的错误理论、方针和政策给广大干部、群众,甚至是整个国家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而此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同志,虽然在粉碎“”,开展揭批“”运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他僵化的的坚持“凡是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使得彻底纠正“”错误的要求和愿望遭到了严重的阻碍,党和国家在工作上出现了徘徊的局面。此时已经恢复党内工作的邓小平同志为了彻底打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思想的科学性,强调了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由此党内开始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是继之后有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解放运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闭幕式上,邓小平同志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更进一步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高度评价了之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提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上来,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实事求是”的思想精华。而这一次的变革,不仅仅是邓小平新的理论的提出,更是一次“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结合,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代、历史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之所以要中国化,除了解决中国实际性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就是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避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根据中国的国情来讲,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也只适合西方国家,并不适用于中国,如果将其直接照搬的话,很容易阻碍中国的发展,并且不容易在中国环境下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但是要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从全球的文化形态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就具有世界和中国的“时代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不单单只是一种精神上的辩证活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两种哲学形态之间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对中国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进行指导的过程,并不是说全部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语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编制和表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结合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实际情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的具体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形式。
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具有哲学化,根据中国建设、革命以及改革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入研究中国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特色。比如,在中国民主革命的时候,曾提出“实践论”和“矛盾论”两大理论,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所提出的“两类矛盾”理论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理论,这些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实践论”和“矛盾论”两大理论对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第二,方法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转化为在实际工作中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以及工作方法,使其成为方法论和世界观的统一体。其中实际工作方法就是对世界观的应用和体现,将科学的世界观转变成实际工作中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以及工作方法,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比较突出的一个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三,群众化,简而言之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被人民群众很好地接受和掌握,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武器。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真正被人们所接受,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和宣传,加大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第四,实践化,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符合中国国情,根据中国的特点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表现形式就是实践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思考
21世纪的到来,国际的局势在不断变幻,世界已经从单纯的两极对抗,变成了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南北合作,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必然。如何掌握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知识已经成为了当下中国整个时代的任务,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很好的去学习与实践。年轻的我虽然思想稚嫩,但我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有一些思想,我觉得:
(一)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结合实际情况
通过历史经验可以看出,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发展,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具备一个正确的思想路线。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对此,必须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制定具体的理论基础,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正确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与指导思想,正确批判和继承传统和外来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要是以中国的文化为基础的,同时还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推动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多样性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其社会生活,但是在目前经济条件下,由于处在一种多样文化环境中,其思想领域经常会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此,对中外文化的优秀内容要进行有效地批判和继承,并且不断地进行创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大力宣传和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国家,其哲学传统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大力宣传和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加强人们的思想教育,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促进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不仅要做好理论知识的教育工作,同时还要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情况,更深层次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内容,使其更符合中国特色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尹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新阶段[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2]王桂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文本解读与形态创建[J].党政干部学刊,2011,(12)
[3]李岩,田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J].鸡西大学学报,2011,11(3)
[4]李成旺。历程、效应与展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再考察[J].学习与探索,2010,(5)
[5]于伟迪。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进程[J].大观周刊,2012,(23)
哲学小论文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哲学基础;和谐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3-0008-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建设哲学的中国形态。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并不是要创造一个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大背景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建设新世界的哲学突出出来,并使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革命是破,建设是立,破和立不可分,破是为了建设新世界,而新世界的建设不是空中楼阁,马克思是在对旧世界的批判中阐明未来原理的。斗争哲学和建设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发展的两个方面。旧社会的发展中就蕴含着新世界的萌芽,破和立是辩证的。因而,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新形态,主要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要求,建立一种有效指导其实践的思想体系。因此,基本的方法论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破和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发展的两个方面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适应时展提出的任务而产生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哲学必然发生研究主题、研究重心、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和理论形态的转换。一个时代的哲学不过是哲学家对他所处的那个特定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作出的一种回应。哲学形态是哲学的理论内容与形式结构的动态有机统一,一定哲学必然以其理论形式提升当时的时代精神,融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哲学形态,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哲学思维的发展而处于动态演进历程之中。[1]对此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一节中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都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同样也会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不同民族的具体社会实践而发生哲学主题的转换,即随着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今天的和平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也必然要求由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转变,并彰显其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19世纪40年代,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分析当时的时代性问题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且主要是通过革命和批判的手段来实现其哲学的功能,因而带有浓厚的革命哲学的色彩。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失落和社会生活中的非人现实,是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思想探索和现实批判的深层原因。[3]反思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直接从现实出发去解答时代课题,而是通过对哲学的批判改造返归现实,从而解答时代课题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对法国唯物主义的批判”、“对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形式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在对哲学和现实的批判反思中产生,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在与国际工人运动中形形的机会主义思潮的批判和斗争中实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创立后与普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杜林主义、拉萨尔主义、经济主义等一系列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彰显了其革命和批判的哲学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用来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其整个哲学理论体系中,既包含指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法论,也包含建设政权的科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运动表现为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及革命成功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同的实践需要使得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选择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中的不同内容,即长期的革命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革命和批判的哲学形态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完善,而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实践的短暂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的认识的不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性形态没有得到足够的发挥。从历史上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致力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致力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事实造成了人们普遍强调斗争哲学。因为斗争哲学是革命的哲学,是质变的哲学。正是在斗争哲学的指引下,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同时,也在无形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和谐因素被“长期遮蔽”,人们错误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斗争哲学之间画上了等号。[4]但是,并不能就此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存在建设哲学。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使一种社会制度成为社会进步的桎梏,必须用一种更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社会制度来取代它时,革命成为必要,革命哲学顺势而行。当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确立后,通过协调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以建设和维护这种制度为必要,因而需要建设哲学。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又是一种建设哲学。人们之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包含社会主义建设哲学进行争论,就是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历史发展的特定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关社会建设、社会关系协调发展等内容被人们所忽视,为革命的批判的内容所掩盖。从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政权的实践课题就提出了,但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1949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虽然用建设哲学指导实践的任务已经提出,但是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并没有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敏锐的眼光看世界,提出了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以各国具体实践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任务和新方向,即“我们要跳出斗争绝对性主导支配同一性的思维模式,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被遮蔽的和谐思维向度中澄清出来。”[5]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的方面
哲学与实践应该是对应的,哲学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由于我们党有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正是由于我们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叙述形态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中国社会主义在现代化建设中又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的提出,既是这种哲学滞后的原因,又为这种哲学的构建提供了机遇。
1.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矛盾的提出和解决是事物辩证发展的根据,矛盾的存在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前提。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总体表现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具体表现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环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这是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重要原因。
2.意识形态改革的滞后性是造成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哲学依据。事实上,30年改革开放,意识形态改革是相对滞后的。传统的陈旧的意识形态不仅不能完全解释当今的社会现实,反而加深了社会矛盾和冲突,意识形态必须忠实于客观实践的发展。从哲学的具体形态来讲,就是这三十年来我们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斗争的思维依然在起作用,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并没有形成。意识形态改革不到位,理论创新不到位,理论提升跟不上,更深层次的改革就不可能深入,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就难以解决。革命胜利后,当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人民大众执掌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这时指导思想就应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即从主要是打破旧世界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新世界的转变,实现由革命哲学到建设哲学的转变。
3.经过三十年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没有最终形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哲学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批判了各种“左”的与右的错误思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哲学主题转向的任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即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维路径发生了根本转变的关节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建设哲学。由于在哲学思维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经过理论提升的、有意识地建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形态并没有形成,斗争哲学还自觉不自觉地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斗争哲学把“一分为二”的矛盾观作为普遍方法论观察判断万物之间多维的、全面的、活生生的联系,本质上还是形而上学的,它在不相容的两极对立中思维。尽管在依具体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领域中可能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但是它每一次都有一个界限,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斗争哲学片面地强调“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由此机械地把自然矛盾运动与人类社会运动混为一谈,把社会对立面的斗争作为推动历史进步的固定模式和唯一动力,习惯于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寻找对立面,习惯于用斗争乃至对抗的方式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于是,斗争成为目的,运动成为一切,而人则成为革命运动和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工具。在发展的名义下,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享受被漠视,从而使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相对立,使人的政治利益与人的经济、文化利益相对立,使每个人的发展与一切人的发展相对立。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哲学思维转换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其发展的目标。建设的实践需要建设的哲学、建设的思维为指导,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既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形成系统的建设哲学形态、没有完全实现建设思维转换的结果,更为我们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方面、构建一个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哲学提供了深刻的实践基础和机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发展与构建
哲学主题的转换,与社会实践主题的变化密不可分。哲学形态从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转换的过程,就是建设哲学大众化的过程。建设哲学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哲学工作者理论提升和哲学建构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建设哲学,而是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也不是一般科学社会主义或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而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本质和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30年,革命哲学为主,有建设哲学。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实行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建设与革命同时并举,它们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很难说谁最重要,只能说谁都离不开谁,但指导思想上革命的思维占主导,尽管是和平的革命。1956年以“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标志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结束,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历史形态和实践主题的根本性转变,要求反映和适应这一转变需要的哲学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历史发展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要求。然而哲学界对于哲学主题的转换缺乏自觉的和明确的意识。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曾多次努力实现这种转变,但转了几次没有成功。这一转变多次被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打断。我们的实践的哲学仍停留在革命时期的哲学上,继续沿用革命哲学的思路和方法去处理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矛盾、新问题,即“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注定了2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30年,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转变,以建设哲学为主,但革命哲学仍起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哲学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哲学主题转向的任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指导思想,即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维路径发生根本转变的关节点。那些人们早已习惯了的革命思维框架被打碎,那些曾经被普遍使用的阶级斗争的手段,逐渐被建设哲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所取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总体上说,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是建设性的。但是改革开放的30年,这种哲学并没有最终形成。非此即彼、运动思维、战争思维、政治化思维,在改革开放的30年从来没有停止起作用。如邓小平多次讲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我们动辄就说要打好××的攻坚战等。这些提法表明,共产党人的思维还没有从根本上从革命哲学的思维框架中彻底摆脱出来。
第三阶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后,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宏大任务,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新形态。梁树发教授指出,科学发展观以其特有的理论内容和逻辑形式,向我们传递了一种明确的信息,即一种关于建设的哲学,一种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在成熟的意义上已经形成。“以人为本”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科学的人学基础,既表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又表明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即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科学意义和价值意义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即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体现发展的质和量的统一。[6]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发展的历程看,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有两种形态:一是泛哲学意义的,指的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这种哲学已经存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二是经过理论提升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何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建设哲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哲学家们进行了探索。韩庆祥教授认为,新时期哲学理论要发挥对时代变迁的引领作用,就必须在塑造和引领新的时代精神方面有所作为。总体来讲,建构建设范式的哲学,应在理清哲学主题、基本问题、研究方式、分析框架和核心理念等方面下工夫。[7]梁树发教授对“构建以和谐思维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的学说。[8]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首要的任务,是哲学家所进行的理论提升,即实现从文本形态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向叙述形态建设哲学的跃升。这些文本形态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即马克思主义建设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客观存在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文本形态,这些哲学思想主要蕴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理论体系的各种具体问题的具体论述中。因此,哲学家有三项最基本的工作要做,一是首先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思想的剥离;二是进行理论综合;三是进行理论体系的建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思想,但这些思想主要的存在方式是附着、蕴含、体现,它需要理论家的认知、理解并解构。进行剥离后的建设哲学是凌乱的、不成体系的,需要进行综合和建构。同时由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主题和在实践中所解决的任务的不同,决定了邓小平理论的建设哲学不同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也不同于科学发展观,但是,我们认为在关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的探索方面,根本的东西是一致的,理论家的任务就是实现这些最一般的东西的综合建构。建构的任务最复杂,毕竟叙述形态不同于文本形态,它需要抽象,需要理论提升,需要建立起具有基本概念、范畴、基本原理、体系等理论特征的建设哲学体系,任务的艰巨性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韩庆祥,张艳涛。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哲学到建设哲学[J].北方论丛,2007,(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5.
[3]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
[4]杨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J].唯实,2007,(5).
[5]熊进,李志洁。和谐哲学思维方式研究――从唯物辩证法思维的实质谈起[J].唯实,2009,(5).
哲学小论文 篇4
(一)确立科学的论文写作理念
马哲认为,矛盾既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这就启示人们,论文写作作为一个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或问题而试图对其给出科学认识或合理解决问题的活动,无疑须将“及时发现问题、深刻揭示问题和完美解决问题”视为写作者应该确立的写作理念。该理念表明,论文写作既要正视和分析问题,更应探索问题的妥善解决方式,因为任何不能在及时发现和揭示问题的基础上去完美解决问题的论文写作,即使它创造性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及规律,但如果此写作活动只是片面地追求合规律性的科技价值而不追求合目的性的人文价值,该写作活动就会因背离了“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一写作的真实追求,而难以成为人们普遍认可和欣赏的高质量论文。
(二)提供必要的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写作方法是为完成论文写作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或程序。在论文写作中,尽管写作者会采用一些具体的写作方法譬如分析与综合、想象等,但由于一些作者受形而上学思维的影响,这些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往往呈现出单一化或固定化的倾向。而马哲思维强调用整体、联系、系统和变化发展的视野来对待写作,可以为写作者提供必要的写作方法。
(三)指明具体的论文写作路径
首先,马哲的唯实思维和辩证思维为论文写作指明了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也指明了写作的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唯实思维提醒人们,论文写作只有在尊重论文创作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得以顺利展开。辩证思维则告诉人们,论文写作只有运用辩证思维,突破单一性,实现多样性,突破孤立性,实现整体性,才能达到写作目的。其次,马哲的实践思维为人们标识出了一条“在写作实践与写作计划辩证关系的展开中完成写作”的路径。论文写作是一个“写作实践—写作计划—写作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人们只有沿着这一写作路径,才能逐渐接近写作目标。
(四)激发积极的论文写作精神
首先,马哲的实践思维和唯实思维,能够让论文写作者在尊重实践的基础上拥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写作精神,使写作者避免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和臆想之中。其次,马哲的矛盾思维能让论文写作者在承认、分析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拥有寻根究底、勇对困难的开拓精神,使写作者能够把那些人们不大追究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大胆的怀疑和追问,为设计新的写作方案找到突破口。最后,马哲的批判思维和反思思维能让写作者拥有对其写作的前提、基础、方法、过程或结论等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写作者以独立思考取代人云亦云、以自主建构取代依葫芦画瓢所必需的。
(五)促成有独创的论文写作成果
马哲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哲学,其思维特征与致力于形成独创性学术理论成果的论文写作,在尊重实践、注重批判及反思等方面是一致的,这使得马哲思维一旦融入论文写作中,就会让写作者在立足实践的同时,一方面能够展现自觉进取的意识和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将自己置于写作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能够以实事求是、批判反思的态度去尽力发挥其作为写作主体的创新能动性,使论文写作目标由可能变为现实。这对于提升论文写作者的能动性并促其形成富有独创性的论文成果,无疑具有现实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论文写作中的哲学思维缺失状况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马哲思维运用状况,笔者经过对湖南理工学院365名大学生的论文分析及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马哲思维贫困”的现象,马哲思维的缺失状况令人担忧。
(一)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的缺失种类较多、缺失程度较大
实践思维、唯实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和反思思维是五种常见的马哲思维。为测定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运用这五种思维的程度,笔者将它们被运用的程度设定为四个可参考的项,即“运用很充分”“运用比较充分”“运用不大充分”“运用毫不充分”,并分别记4、3、2、1分。按照这种方法对大学生论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五种马哲思维在论文中运用程度的平均数值分别为2.89、2.90、3.08、1.10、1.00,其均值大多处于1分至3分之间。这说明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的缺失种类较多,而且马哲思维的运用程度都欠充分。
(二)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缺失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有效的马哲思维教育
笔者在问卷调查中给每一个影响马哲思维教育的因素子项列出了四个可选答的项“很认可”“比较认可”“有点认可”“不认可”,并分别记4、3、2、1分。调查结果显示,影响马哲思维有效教育的因素按程度大小排列,依次体现为:(1)教师因素,包括马哲思维教育内容缺乏,马哲思维教育方法不当,马哲思维教育与论文写作教育脱节等,影响均值为3.54分;(2)学生因素,包括学习马哲思维无兴趣,不用心把握马哲思维,不主动在论文写作中运用马哲思维等,影响均值为3.52分;(3)学校因素,如不重视马哲思维教育在论文写作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影响均值为3.39分。如果各因素分值在3分以上的为影响大,4分以上的为影响很大,那么可以看出,这三大影响因素的均值都处于影响大和影响很大之间,说明教师、学生、学校都是影响马哲思维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这就告诉我们,如果马哲教师只是一味强化其教育的德育功能而疏忽其论文写作的教育功能,或者大学生学习马哲思维态度不积极,或者高校不善于处理马哲思维教育与论文写作教育之间的关系,那么都将极大削弱马哲思维教育培养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功效。
以提升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为导向的培养对策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培养大学生的马哲思维以提升其论文写作能力,对于高校来说,已迫在眉睫。恩格斯曾经告诫人们:“哲学思维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2]465问题是,我们在加强马哲思维教学的同时,切忌泛泛而谈,而须在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上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有针对性地安排马哲思维培养内容
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诸如自以为是、探究问题能力不足、满足于即时求解等问题,借助相关的马哲思维教学,让大学生把握论文写作的技巧。其一,学会对论文写作的正本清源。马哲的唯实思维和实践思维主张人的思维必须与客观实际保持一致,并且强调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唯一活水源头,为人们写作论文给出了“本”“源”问题上的答案。所以,在马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揭示唯实思维和实践思维的科学性、客观基础和必要性,引导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尊重客观实际和实践,自觉摒弃神秘主义、先验主义和经验主义,以确保自己的写作活动能够立于可靠之本、始于本来之源。其二,擅长对论文写作对象的穷根究底,即将写作对象所涉及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或第一原因发掘出来,以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为此,教师可以运用马哲的辩证思维,如整体思维、联系思维和矛盾思维启发学生。其三,在论文写作中展示具体理性。为了帮助大学生揭示论文写作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应特别向大学生阐明马哲在揭示自然界、人的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时是如何运用“从抽象到具体”这一辩证逻辑思维的,使大学生面对论文写作对象时能够从对该对象的感性认识出发,经抽象思维,形成对其某一特性的简单理性认识,再通过拓展和深化,达到对该对象诸多特性乃至本质或规律的复杂理性认识。实践证明,大学生只有经常接受辩证逻辑思维的训练,其在论文写作中才能不为细枝末节所惑,而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求解出写作对象的本质与规律。其四,精于对论文参考文献的理性批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敢于对参考文献予以理性的质疑和评判,既善于发现其不足,又要确保其合理性,使大学生自觉摆脱落后观念的束缚,培养其运用参考文献的能力。而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这一能力,教师有必要向他们阐释马哲是如何运用实践的武器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等哲学思想进行深刻批判的,使他们在领悟马哲的卓越批判能力之后,也能精于对参考文献的理性批判。其五,反思。对基于批判他人文献而形成的论文,作者要进行合规律与合目的的自我批判,自我反思,以进一步完善论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