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优秀2篇】正文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优秀2篇】》

时间: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优秀2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标准的自考论文 篇1

自考英语教学浅谈

摘要:英语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帮助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自考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一直是个难点。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善于改变自己的角色,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力图优化课堂教学,为自考英语的教学做出有益的尝试。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学历方面,因此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多的社会青年重新走入高校接受自考教育或成人教育,英语就成为他们接受继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科目,也是他们获得学位的一门薄弱科目。在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之后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高校启动了大学英语新模式尝试并计划在全国高校推广。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提高对其英语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非英语专业的自考生而言更为艰巨。这类学生一般说来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但总体上英语水平偏低,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英语的基础薄弱,中式思维根深蒂固,英语交际能力低,不少学生英语兴趣低下,因此,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其兴趣,这里引入了两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文化介入。

一、合作学习

自教学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笔记记满。这种教学形式虽然有知识量打,花费时间少等优势,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全面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充分的提高,已不适应新标准下的英语教学,课堂教学需引进能面向学生、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合作学习以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模式,以小组学习为基本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分工明确,目标一致,以团体成绩为最终评判标准,以完成任务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学习氛围,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交际技能。

(二)合作学习要点

(1)合理分组

随机分组:随机让学生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成为学习小组。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不用分出层次,因此,操作较简单。

异质分组: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小组内根据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分组。为小组成员互帮互助提供了可能,也为组与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每一组要设善于协调并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负责分配本组成员任务,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关系, 起个组织和桥梁的作用,定期检查和评价本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保证小组活动顺利有效进行,同时向教师反馈本组完成情况,关心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共同进步。

(2) 教师的作用

英国教学法专家Harmer认为:“The role of the teaching will depend to a large extent on the function he performs indifferent activities。”他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是“a controller,a assessor,organizer,prompter,participant and resource。”(Harmer,1983)。教师能否发挥作用,不是简单的驾驭课堂,关键在于其对不同角色的应变能力,尤其是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组织者”、“促进者”、“鼓励者”、“评价者”和“参与者”、 “合作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首先,教师必须理解合作学习的概念,及其与竞争学习和个体学习的关系,必须相信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必须意识到单纯的分组讨论是不会有显著效果的,不仅要知道合作性学习的构成要素,同时要明白课堂中存在着许多不同方法去运用合作性学习小组。

注意在合作学习中,只有小组取得成功,才是个人的成功。因此,教师要坚持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原则,“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三)引入文化意识

语言离不开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要真正学好一种语言,就需要去研究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语言的差异其实就是文化差异的一种表现。根据沃尔夫的语言决定论,语言不仅影响思维,而且决定思维。反之,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其原因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是意合语言;从文化内涵上看,两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成语、习语、典故等,因此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如果文化意识不强,是很难理解和把握涉及到文化层面上内容的知识。

为自考生上英语课更有必要在课堂教学引入文化意识,以提升学习兴趣。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在篇章,句子,词汇三个层面上将文化意识导入到课堂教学中。

(1)从篇章理解的层面上

以自考教程上册第11课The Great American Garage Sale为例,text A讲述的是随着生活费用的日益攀升,不少美国家庭会把家中用不到的东西这家出售,以便回收一些资金作为他用,也有一些家庭会购买一些廉价旧货以节省开支,现在,这种旧货交易以不再是单纯的交易活动,它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了一种吸引不同年龄组人们的社交活动。这些虽然在我们中国也有,但并不普及。所以仅从字面上难以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和特点,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条件下,可以应用图片,视频等资料作为背景知识,比较两种文化的差异,用多种途径接触英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意欲传达的理念。

(2)在句子层面上

中英两种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语系,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在第二种语言的句法结构中导入文化意识,以便于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的掌握句型语法结构。例如教材中有一个重要的句子结构“more…, more…” 在课后练习中设有专项训练,译成汉语为“越…,越…”,是一个特殊句子结构,中间涉及到了倒装的概念,尽管这个语法知识点在中学阶段就已经讲述过,但很多语法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在句子结构上容易犯错误。因此在这项语法练习中,导入汉语与英语的语言对比后,学生因“中式英语思维”而导致的错误句子的出现频率大大降低。

(3)在词汇的层面上

词汇即是具有语法功能的最小单位有承载意义的语法单位。英语的学习必须拥有一定的词汇量,这是基础。因此在自考英语的词汇学习中,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词汇的意义及用法,可以导入文化意识。以第10单元The Campaign for Election为例,课文中出现的很多词汇和短语都是有关竞选的术语,如Democrats和Republicans;electoral vote和popular vote; Senate representation和representation in Congress等等面对如此多的术语,对基础较薄弱的自考学生而言,识记的难度较大。教师可将其与我国政治制度中有关术语,如人大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人大Standing Committee of NPC等等做对比识记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导入合作学习,文化介入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对单词句型课文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解脱出来,为他们展现一个更为丰富的,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的英语天地。从而发掘出学习英语的兴趣,转变学习动机,逐步成为能够主动学习英语的学习者,以适应当今社会“终生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基文。现代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Curse, D.A.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Oxford.1974

[3]束定芳。英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英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周一农。词汇的文化的蕴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作者单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标准的自考论文 篇2

自考精神文化建设探究

摘要 自考精神文化是自考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对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自考精神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6-007-04

一、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倡导自学成才。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倡导自学成才。它鼓励有志者通过参加自学考试培养学习习惯、磨练自身意志、增强综合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体需求和自觉行动,最终成人成才,服务社会。因为决定成才的因素不是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它也不是遗传决定论,而是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社会文化这些社会因素和自我意识、自我教育和主体现有的发展水平这些主体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而其中作为主体的自考生的实践在其中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如果自考生自身不努力不发奋,师资再强、条件再好、环境再优,也不可能成“才”。成才是成人的引导和提升,成人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自学成才的落脚点最后还是要落在作为自考精神文化建设自考生的人格培养上。

2.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自考生和谐人格的形成。自考精神文化建设不仅仅是重视自考生当下的思想品德培养,还要关注自考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它追求的是自考生和谐人格的培养。人格的塑造离不开精神文化,不同的精神文化塑造不同的人格,健康和谐的自考精神文化是和谐人格形成的关键,自考生和谐人格的形成也是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这种和谐人格,既是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仁、智、勇”三者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浪漫的融通,也是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融合,它体现为自我和谐、人我和谐、天人和谐三方面的统一。

3.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最终归宿:自考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自考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自考精神文化的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学说告诉我们,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因此,高校德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不能片面强调人的工具性价值。自考生作为具有整体性的客观存在,其发展理应是“全面而自由”的。自考精神文化建设强调自考生的“全面发展”,它是指自考生既包含认知、实践、反思等能力要素,又包括知、情、意等个性要素,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社会关系要素,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和谐统一。自考精神文化建设强调自考生的“自由发展”是指自考生能够根据个人意愿和本性自我选择、自主决定和自我发展。

二、自考精神文化的构建原则

自考精神文化是自考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自考精神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自考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自考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对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为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自考校园文化虽然是一个没有围墙的文化,它也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它也是科学、理性的文化实践活动。因此,自考精神文化建设也必须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对自考校园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结合其自身的特色来开展建设工作。也就是,自考精神文化应在坚持工具性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原则、坚持传统文化与时代先进文化有机结合、应坚持道德和和谐幸福相统一原则基础上开展建设活动,才能建设成体现时代特征和自考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1.坚持传统文化与时代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自考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发展各种文化形式,培育各种文化要素,协调各种文化关系。只有建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包容性强的和谐文化,才能全方位、多层次满足自考生的文化需求。如前所述,自考精神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批判地吸收融合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还需要吸取科学发展观等时代先进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精华都值得被吸纳到自考精神建设文化中来被自考所继承和发扬的,也可以吸取当代先进文化中科学发展观“人是目的”等先进理念,它是在批判地吸纳传统文化与时代先进文化基础上的有机融合。

2.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最早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它们是合理性行动的两种方式。“所谓工具合理性行动,是指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则指主观相信行动具有无条件的、排他的价值,而不顾后果如何、条件怎样都要完成的行动。在工具合理性行动中,着重考虑的是手段对达成特定目的的能力或可能性,至于特定目的所针对的终极价值是否符合人们的心愿,则在所不论。反之,对价值合理性行动来说,行动本身是否符合绝对价值,恰恰是当下所要全力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至于行动可能引出什么后果,则在所不计”。

当代社会和校园里,价值理性的迷失和价值世界的迷误己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工具理性已成为社会建构与日常生活的基础,虚无主义、实利主义、拜金主义观念盛行,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道德滑坡”“意义失落”“精神危机”“价值真空”“行为失范”等现象,而人及其价值、精神、理想、信仰等则被置于“边缘”,人类往往找不到日常生活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的终极依托。工具理性是一种把手段当作目的来追求的理性,它无视“人是目的”这一至真的哲学价值理念,因此,它不可能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价值依托和精神归宿。而人类不同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人类还要找寻生存的意义,还要追求价值、理想、幸福,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以及自己灵魂的关注与拯救。

自考精神文化建设要引导自考生在关注工具理性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追求价值理性,使他们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养成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关爱的情怀。这需要教育引导自考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一方面,教育自考生利用工具理性能够解决许多社会发展的实用性问题,另一方面,引导自考生在价值理性的指导下正确处理物质追求与精神提升的关系,升华存在的意义,找寻人生的意义,追求崇高理念和道德,最终找到自己心灵的家园。自考精神文化建设就是在需要融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基础上来指导自考生的思想、评价、选择和行动,使自考生克服人们的心灵的虚无与功利性,丰富精神世界,提升人生价值。

3.道德与幸福的和谐统一。在自考精神文化建设中,还需要解决道德与幸福原则应该如何选择的问题,也就是道德和幸福何者作为自考精神文化的终极追求目标的问题。追求幸福,作为人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又常新的意义。以道德作为自考精神文化的终极追求目标的原因在于道德是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而单纯强调道德原则必然扼制自考生个体利益的追求而只注重社会整体利益。而单纯强调幸福原则却往往导致自考生陷入享乐主义之中。

看了“标准的自考论文范文”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