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近代史论文优秀4篇正文

《近代史论文优秀4篇》

时间: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近代史论文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浅谈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德育》 篇1

【摘 要】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德育,可从进一步增强德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深入挖掘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丰富德育的方法等方面开展。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教学 德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中国近代史是高校的必修基础课程,其内容既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又是一部斗争史和光荣史,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尤其是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的生动教材。其中大量英雄人物的道德形象,他们在保卫祖国、反侵略斗争和近代化建设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因此,充分运用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教师应尽的重要职责。

一、进一步增强德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在历史教学中,除向大学生介绍必要的基础史实,培养发展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外,进行德育十分必要。利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系统地向大学生进行德育,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党中央对加强国情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当前,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和道德滑坡等消极现象。社会对高校也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要求和期望。特别是社会上的一些功利主义因素开始渗透到高校教育中,影响到一些大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运用中国近代史课堂教学这一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

二、充分备课,深入挖掘教材中德育的内容

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有意识地提炼其中的德育素材,以确立德育的达成目标。结合中国近代史教材,在备课中,可把中国近代史的德育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进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

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诸多矛盾中最突出的矛盾。振兴中华、救亡图存,始终是激励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持续奋斗的动力和理想。在教材中,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这批开明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提出了经世改革的主张;农民领袖洪秀全为建立“理想的天国”而奋起反清;薛福成、郑观应等早期改良思想家为突破“洋务运动”的局限而奔走呐喊,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倡导“变法”;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民主共和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探索,但历史事实表明这些探索最后都失败了。

直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过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上述史实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所以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是培养大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教材。教师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教学,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历史性的选择,从而坚定大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决心。

(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为了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为了人民的富强和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其精神支柱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近代史内容中,既有屈辱的“黑色的历史”,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旅顺口和南京数以万计的人民被屠杀,都令人肝肠寸断,同时也有奋斗的“红色的历史”,这些都可以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

在教材中,林则徐等人虎门销烟、抗击英军的英雄壮举;三元里民众不畏强暴、誓死抵抗激烈的武装抗英斗争;老将冯子材镇南关大败法军的凯歌;北洋海军邓世昌、林永升等海军将士血战到底、以身殉国的业绩;民主革命的宣传家陈天华“蹈海自尽”唤起国人的革命精神;国共两党携手抗日最终取胜的辉煌成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光辉业绩,等等。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通过对这一系列史实进行教学,使大学生接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坚定发扬先辈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树立为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志向。

(三)继承革命传统和优良品德的教育。

中国近代史中蕴涵着丰富的做人道理,教材中汇集了大量近代英杰的素材。例如,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高度责任感;洪仁?临终遗诗坚信“天国祚虽短,光复待他年”的乐观主义精神;黄花岗烈士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的豪迈绝笔;李大钊不为酷刑所屈服,坚信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仰;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观的体现,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教师通过这些丰富的实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近代史上英雄人物为楷模,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成为学有专长的高素质人才。

三、与时俱进,丰富德育的方法

中国近代史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要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达到德育的目的,还需要教师讲究教学艺术,与时俱进,采用多种教育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提高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解释历史的本领。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常常会涉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由于大学生虽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定型时期,但人生阅历仍比较有限,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尚不能完全把握,因而需要教师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加以引导。例如,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当时的人和事,而是要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如在讲到洪秀全时,既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肯定他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打击清王朝及外国侵略势力,为历史做出的贡献,同时还应看到他作为小生产者代表所带有的皇权思想、等级尊卑观念及宗派思想、享乐思想和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等。正是后者成为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注意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德育的过程分为明理、激情、立志、导行等阶段,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促进,德育的最高要求是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德育不能单纯地灌输,还要善于点拨,启发学生自己去判断。教师应努力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画龙点睛的手法、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德育。同时,还应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传统的教学中,黑板是主体。在讲课的过程中仅仅是文字的展示,很难让大学生将理性与感性结合起来。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大部分高校教学中已普及,关键是要提高课件本身的质量。例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穿插建党__周年来历次党代会的图片,可对加强热爱党的教育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具体、生动、形象的讲述,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加深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理性认识。例如,可配合教材内容选取有关的电影、录像片断等,组织大学生观看,还可配合各种重大纪念活动和节日,组织大学生开展学术报告会,编历史手抄报,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参观博物馆、革命历史遗址和图片展览等,使大学生接受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在“细雨润物”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大学的中国近代史教学属于主干学科,其本质属性仍然是素质教育,因此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贯彻德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是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的要求,又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就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问题致李铁映、何东昌的信(1991年3月9日)[N]。人民日报,1991-06-01

[2]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2003年11月24日)[N]。人民日报,2003-11-26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中国近代史论文 篇2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中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殊品格,它决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决不是终极的真理,而是发展的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指导着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另一方面它又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发展。这中间经历了四个过程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于中国的革命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任务是与我们党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因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中华民族振兴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紧密地联系起来,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就告诉我们,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离不开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我理解,这就要求与党的全部实践活动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党的理论活动,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而探索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要遵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般规律,进而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要遵循党的建设的一般规律,进而探索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可以说,遵循一般规律进而探索和把握中国的特殊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又结合实际要求,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用以指导实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任务。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

第二次伟大革命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也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修订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从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角度,对如何在实际中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而作出的精辟论断。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基本的指导原理和一般的指导原则,只能从总体上概括实际生活的一般现象和规律。这些基本原理、原则和规律,只有与各国不同时期具体的国情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曾鲜明地强调,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使之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这个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邓小平同志对什么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作出的科学回答,与毛泽东同志的深刻见解一脉相承,交相辉映。正是根据这样的思想,邓小平同志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3)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解决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建设没有解决或没解决好的新课题。 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历史方位也发生重大变化: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世纪新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建设面临两大历史性课题: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江泽民站在时代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邃理论洞察力,以新的视角深刻

地总结了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80年的奋斗历史经验和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根本问题。时代的挑战、社会的变迁、历史的责任、人民的愿望,要求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好两大历史性课题,“三个代表”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观、领导观和解决两大历史课题的根本指导思想,其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物质基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整合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先进文化的发展内涵统一起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方向和保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完成十五大确定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制定了正确纲领,同时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中国的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涵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们党在认识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新时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根本核心,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新时期中国科学的运用和发展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其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根据国情、世界发展趋势总结出的新的理论成果,它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精髓充分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

2023年近代史论文(推荐 篇3

(一)重大意义

2020年1月8日,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结合起来”。2021年2月20号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上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历史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学好历史的生动教材。学习“党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汲取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和力量,更好地走向未来,交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时代答卷。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抓好抓实,了解我们党创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斗争史、我们党创立以来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了解中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史和实践史,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创造新时代中国发展新奇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在前、做表率。

(三)目标任务

要通过学习“党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以史为镜,进一步检视和校准坐标,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永葆坚定信念。要把学习“党史”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增强认识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能力,知其所来、明其所趋,继往开来、坚定前行,以“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的韧劲,全力打造“无边界的、有品质的、英雄的、创造的”,协调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永葆奋斗精神。要清醒看到前进的道路上依然充满艰难险阻、依然要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史鉴今、以史为师,充分汲取历史智慧和经验,更加坚定地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瞄准“三大任务”“一大平台”,扭住强化“四大功能”,围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持续打响“四大品牌”、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奋力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突破。

永葆为民情怀。要牢记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把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需要作为实际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走群众路线、拜人民为师,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充分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演绎得更加精彩,把真正建设成为“树的世界、花的海洋、鸟的天堂、云的故乡、人的乐园”,筑牢我们党长期执政最坚实、最可靠的群众根基。

永葆担当本色。要按照为发展勾画的宏伟蓝图,传承作为党的诞生地的初心和使命,突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窗口的激情和创造,体现矢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能力和担当,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大力实施“奉信、、奉献”工程,深入推进“水天一色”工程,争当生态环境领域善作善成的实干家,在干事创业中奋力创造新时代“美、强”新高峰新奇迹。

(一)明确参加对象

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干部职工,重点是党员和领导干部。

(二)把握学习内容

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新中国70年》等著作;

学习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

除此之外,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四大纪念馆及县委旧址等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全区9家党性教育基地,系列影视、戏剧、话剧等文艺作品,干部在线学习、学习强国、基层党建等线上课程,发行发表的刊物、书籍和理论研究成果等都可作为学习资源。

(三)丰富学习形式

“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包括党组中心组学习、集中轮训、理论宣讲、组织生活、在线学习培训等。其中,领导干部可主要依托党组中心组学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各党支部可通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组织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鼓励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各类智慧学习平台,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局党总支和各党支部重点开展七项系列活动。

组织阵地教育。充分发挥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四大纪念馆及县委旧址等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首批长三角党员教育基地,全区9家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党员开展一次阵地教育,在与历史最近的地方回望历史、读懂历史、思考历史。

举行演讲比赛。以“回望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为主题,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引导党员交流学习体会、展示学习成果、发表学习见解,抒发爱党爱国之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各党支部也可定期举办“党史”阅读沙龙、诗词歌会等,为增进党员交流、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质量创建平台。

实施以考促学。为考察党员对“党史”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成效,进行一次考学活动,可以是专题测试,也可以是知识竞赛,以考促学,以学促干。各党支部也要发动党员积极参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定期推送的相关答题活动。

重温入党誓言。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重温入党志愿书,念一念誓言,照一照当下,找一找差距,说一说成长,拾忆入党初心,担当职责使命。

开展结对共建。以党支部与辖区单位党支部结对共建为契机,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促进资源共享、理论共学、业务共进、矛盾共解。

深化主题党日。按上级部署及区委要求,各个党支部结合实际工作和支部特色,年内需至少安排4次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党组公号“老秘带你写材料”编辑织政治功能,使“党史”教育贯穿基层党组织全年组织生活始终,进一步提高站位、锤炼党性、深化教育。

举办专题党课。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除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一场全局党员、干部参加的大型“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外,各级党组织书记需安排至少1堂“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专题党课,认清历史事实,厘清历史脉络,把握时代脉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一)落实主体责任

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要求,党组履行主体责任,紧密结合实际,制订全局“党史”学习教育总体实施方案。每个党支部都要结合实际,对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具体安排,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各级党组织书记要承担起主体责任,亲自谋划和审定学习教育方案、亲自部署和参加学习教育活动、亲自总结和提炼学习教育成果,层层传导压力,从严从实抓好学习。

(二)加强宣传动员

要积极宣传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让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把握主线、聚焦重点、结合工作,克服党员、干部学习历史中可能存在的知当下而不知过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表而不知其里等短板问题,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得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学得全面、学得深入、学得辩证、学得实在。要结合实际工作,挖掘身边的、的、生态环境领域的奋斗事迹、改革经历,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创帮带作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激发红色能量。要善于总结提炼,各党支部要及时沟通组织学习活动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营造学史、知史、明史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统筹协调

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贯彻思想结合起来,与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形成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与坚定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结合起来,与层层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结合起来,与调研走访工作结合起来,与党支部结对共建结合起来,与改进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强化统筹协调,不断夯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抓手,提高学习质量。党组将通过走访调研、听取汇报、现场观摩、参加学习讨论、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方式,加强基层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指导,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活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检查的内容。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关于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和中苏分裂研究的若干问题》 篇4

[内容提要]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冷战国际史上的重大事件,长期以来为国际学界所关注。根据新近解密的中俄外交档案及相关论著来看,赫鲁晓夫同中国驻苏大使刘晓谈话的意图旨在改善中苏两国的关系,但是中苏同盟经过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和古巴导弹危机,已无可挽回地走向最后的破裂。同时,中印边界冲突还使中共中央对印度不结盟政策的实质以及印度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有了重新认识。

[关键词]中印边界冲突;中苏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冷战国际史上的重大事件,长期以来为国际学界所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相关档案文献,从更为广阔的国际史的角度研究中印边界冲突在中苏分裂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对于中印边界冲突与几乎同时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之间的关系,对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爆发之前和冲突第一阶段的态度和政策,已有的研究大多引用时任中国驻苏大使刘晓的回忆录以及中,方的相关论著。由于刘晓回忆录和中方有关论著对赫鲁晓夫谈话以及讲话的记载和论述,对认识和判断这一时期赫鲁晓夫的对华政策以及中印边界冲突对中苏分裂进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在依据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新近解密的外交档案和其他可资利用的文献资料,对上述有关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一、赫鲁晓夫同刘晓的谈话和苏联对中印边界冲突的政策

赫鲁晓夫在1962年10月13日同中国驻苏大使刘晓的会谈及赫鲁晓夫在10月14日欢送刘晓离任的酒会上的讲话,长期以来被研究者们视为苏联为了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获得中国的支持而作出的重要姿态。对赫鲁晓夫两次谈话的内容,在可资利用的档案文献完全解密之前,研究者们基本上利用的是刘晓的回忆录、中国官方编撰的有关外交史和中印边界作战史等著作中的记载。刘晓回忆录除记述赫鲁晓夫两次谈话的基本内容外,还强凋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苏共中央10月14日为刘晓举行高规格的送别宴会的因素是“一九六二年十月爆发了一场加勒比海危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的记载,赫鲁晓夫当时说:苏联应古巴的要求,在古巴设置了中程导弹,以保卫古巴的安全。他希望中国在维护古巴安全方面也采取措施。该书还记述了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在10月15日也“请刘晓转告中国政府”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对于苏联上述表态的意图,吴冷西回忆录中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写道:“赫鲁晓夫采取这种态度,同当时美苏在加勒比海关系紧张有关,那时他需要中国支持。”

目前,俄国的有关档案已解密了赫鲁晓夫10月13日的谈话和14日的讲话记录;而从中国外交部现已解密的档案中,尚未发现记录赫鲁晓夫同刘晓这两次谈话的文献。根据俄国的档案,赫鲁晓夫在10月13日同刘晓的会谈中首先阐述了苏联对国际形势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政策立场。他指出:帝国主义分子已在老挝、阿尔及利亚、也门和印度尼西亚遭到了失败。苏联不仅没在反动势力面前退让,反而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向埃及的纳赛尔提供飞机,给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提供潜水艇,甚至为这些设备配备了苏联军事人员。在古巴,苏联通过向卡斯特罗提供武器和“其他手段”,“已控制了鳄鱼的腹部”。赫鲁晓夫强调说:虽然这些都花费甚巨,“但我们还在这样做,因为它符合革命力量的利益”。对于中苏关系,赫鲁晓夫告诉刘晓:“我们最渴望的梦想就是排除目前分离我们的寒流,重新回归我们在1958年之前所拥有的那种亲密关系……我们两党有责任……建立一个坚如磐石的国际共产主义的共同阵线。”在谈到中印边界问题时,赫鲁晓夫表示:他认为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诸如谈判、将部队后撤20公里等步骤,都是合理的,印度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是不理智的;印度的立场“是以发号施令为基础,然而边界争端是不能用这种方式解决的”。中国人是“我们的兄弟”,而印度人仅仅是“朋友”。对刘晓通报的中印边界紧张局势,赫鲁晓夫强调说,如果印度发起进攻,苏联将站在中国一边。“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容许有中立。中立将是背叛……我们将始终在一个阵营里,同甘共苦。”在10月14日欢送刘晓的酒会上,赫鲁晓夫希望立即消除中苏同盟中存在的问题,翻开两党关系新的一页。赫鲁晓夫再次告诉刘晓,作为中国的盟友,苏联将在中国同印度的冲突中站在中国的一边。苏共中央领导人科兹洛夫、柯西金等表示:赫鲁晓夫的讲话是代表中央的意见,苏共中央在这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把俄国档案资料同刘晓回忆录以及中方外交史著作的记述加以对照,可以发现涉及到认识中印边界冲突和古巴导弹危机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赫鲁晓夫和米高扬有没有在10月13日和15日向中方通报有关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情况?与第一个问题密切相关的是,赫鲁晓夫同刘晓谈话的目的是什么?在目前解密的有关赫鲁晓夫的这两次讲话的俄国档案中,尚未发现赫鲁晓夫告诉刘晓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以及希望中国在维护古巴安全方面采取措施的记载。过去虽有研究者认为赫鲁晓夫在此次谈话中不可能向中方通报部署导弹的情况,但基本上都是基于推测。另外,根据俄国档案的记载,米高扬是在肯尼迪10月22日公开宣布美国将对苏联开往古巴的船只实施海上封锁之后,才在10月23日将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情况向中方通报的,而不是中国外交史著作中所记载的10月15日。

另外,对于苏联是否在10月中旬之前向中方通报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情况,还可以从苏联部署导弹计划制订和实施本身进行相应的判断。由于整个导弹部署行动计划高度保密,苏联国内甚至都没有将有关情况通知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和驻联合国大使佐林。赫鲁晓夫显然不可能在苏联正紧张秘密部署导弹的情况下,向中方通报有关情况。而赫鲁晓夫之所以决定向古巴运送导弹的一个主要考虑是,他认为美国在11月中旬国会中期选举之前不会发现苏联的部署行动。这样,赫鲁晓夫在lO月13日和14日同刘晓会谈以及米高扬15日会见刘晓的时候(如果米高扬在这一天会见刘晓的话),他们是无从想象出,在加勒比海上将会爆发后来那样的导弹危机,因而也就不可能在那时就要求中国“在维护古巴安全方面采取措施”。另外还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史实是:美国最早知道古巴正在修建导弹发射井的时间,也是在10月14日上午根据u一2侦察机所拍摄的照片作出的判断。

既然没有可能谈到在古巴部署导弹的问题,那么,赫鲁晓夫这两次谈话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根据业已解密的档案文献和相关研究论著,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还是想修补中苏关系,避免中苏同盟最终破裂。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前后,中苏两党在这一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给两党两国关系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并使得中苏分歧公开化。但中苏两党都不愿走向破裂,赫鲁晓夫还不断作出友好姿态表示其改善中苏关系的意愿。在军事技术转让方面,赫鲁晓夫在1961年1月21日给中国政府的信件中表示:苏联准备向中国提供米格21-ф13型战斗机的技术,并在中国建厂生产此种型号的战斗机。为帮助中国渡过经济困难,赫鲁晓夫在1961年2月27日还决定向中国提供100万吨粮食和50万吨食糖。另外,苏联用硬通货购买中国的1000吨白银,以便中国使用这些硬通货向其他国家购买粮食。中共中央领导人当时对苏联的这些举措给予了极高评价。但从苏共二十二大开始,中苏两党关系由于苏共对阿尔巴尼亚的抨击而再度紧张,特别是1962年4月中旬到5月底发生的“伊塔事件”,对中苏关系产生了致命的伤害。因此,当中国向苏联通报中印边界的紧张局势以及中国有可能采取“自卫反击”的时候,在赫鲁晓夫看来,苏联如在边界争端这样的涉及到重大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支持中国的话,那么中国也肯定会采取相应的行动缓和同苏联的关系。赫鲁晓夫此时的讲话,同后来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是没有直接关联的。

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前以及冲突爆发后的第一阶段,赫鲁晓夫还在不同场合表明苏联对中印边界冲突的立场,从而也可较为清晰地认识赫鲁晓夫的政策目的。他在10月11日和14日举行的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指出,印度的要求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侮辱,“我们对尼赫鲁感到失望”。10月23日,赫鲁晓夫在同以乔治乌一德治为首的罗马尼亚代表团进行会谈时,专门谈到了尼赫鲁的政策和中印关系。赫鲁晓夫表示:总的说来,尼赫鲁是在帝国主义国家、中立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摇摆不定。最近在国大党和反动势力的影响下,尼赫鲁似乎更加倒向帝国主义国家。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对中印边界冲突的立场实际上就是反动的。中国方面最近已建议将各自的部队从双方边界线上后撤20公里,而印度方面在反动势力的压力下拒绝了这一建议,它们认为边界必须是“麦克马洪线”。赫鲁晓夫此次谈话的核心几乎就是10月25日《真理报》社论的主旨。赫鲁晓夫在会谈中还谈到印度共产党在中印边界冲突中的立场和态度。他批评印共南布迪里巴德的观点,指出南布迪里巴德的行为将导致印共的分裂。在10月30日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诺沃提尼会谈时,赫鲁晓夫说,苏联同中国的关系不会变得更糟,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印度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采取了错误的立场”。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赫鲁晓夫同乔治乌一德治和诺沃提尼会谈时,古巴导弹危机已开始,赫鲁晓夫在此时依然表示支持中国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的立场。

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后,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年科在10月22日向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递交了一份备忘录,表明苏联政府在中印边界冲突中的立场和态度。苏联在备忘录中说:苏联“完全支持你们通过谈判解决同印度之间的边界争端的愿望。谈判会阻止冲突的进一步尖锐化并为和平解决冲突制造气氛”。这样的路线是符合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的。苏联支持中国对“麦克马洪线”的立场,“即麦克马洪线并不是已定的国界线。它是沉痛的历史所遗留下来的”。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10月25日,《真理报》就中印边界冲突发表题为“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普遍和平”的社论。社论谴责印度受帝国主义分子的煽动,已成为冲突的罪魁祸首;同时批评了印度共产党滑向民族沙文主义,损害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这是苏联公开表明自己立场、支持中国的标志。苏联在11月初还向中方提供有关印度的情报。契尔沃年科在11月3日和5日向中方通报了赫鲁晓夫与尼赫鲁的通信,以及苏印两国官员会谈的情况等。

赫鲁晓夫对中国的示好,并未产生预期的结果。因为此时在中共中央领导人看来,中苏两党自1959年以来所有的重大分歧依然存在,中共中央对赫鲁晓夫的看法依然没有改变。因此,毛泽东在听了刘晓的汇报后决定暂不答复苏联。在刘晓离任的七个星期后,中国才派出前驻印度大使潘自力担任新的驻苏大使,而这一阶段恰好是中印边界冲突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关键时期。契尔沃年科多次要求面见毛泽东,但都未能如愿。除在10月20日向契尔沃年科通报边界冲突爆发的情况后,中方极少再向苏联通报有关情况。对苏联要求中方解释中印边界的“传统习惯线”的请求,中国也只是笼统告之:这段传统习惯线基本上是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而行的。但与此同时,中国方面对苏联在边界冲突爆发后没有立即表态感到非常不满。章汉夫10月24日,在接见朝鲜驻华使馆参赞时说:“谁在侵略,谁拒绝谈判,谁进攻,谁搞颠覆,都是印度。朝鲜劳动党和政府了解真相,了解中国的立场,支持我们,我们表示感谢。苏联报纸至今一字未提。”《真理报》10月25日的社论并未引起中方进一步的反应;《人民日报》在转载《真理报》社论时只是把它放在北越外长支持中国的讲话和北朝鲜支持中国的声明之后。《人民日报》10月25日支持古巴反美的社论,也早于《真理报》社论几个小时。10月24日中国政府提出了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遭到了尼赫鲁的拒绝。随后,《人民日报》在10月27日发表的《从中印边界问题再论尼赫鲁的哲学》的文章中,虽然批评尼赫鲁政府在边界问题上的顽固立场,但同时意在抨击苏联同印度这样的“反动的民族主义国家”交朋友的政策。中共中央在11月14日向全国省、市、自治区发出的通知中特别指出:“通过这场斗争,进一步揭露了尼赫鲁是反动的民族主义者,撕破了尼赫鲁的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的假面具,暴露了帝国主义指使印度反动派进行反华反人民的阴谋,同时也使赫鲁晓夫集团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对苏联在这一时期向印度出售军事物资特别是作战飞机,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愤怒,并判定这是苏联依然继续“偏袒”印度的重要标志。

二、苏联向印度出售军事装备、古巴导弹危机和苏联对中印边界冲突政策的变化

有关苏联向印度出售军事物资的问题,后来成为中苏论战的一个主要内容。在中共中央领导人看来:赫鲁晓夫“支持印度反动派对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动武装进攻,同美国一起,用军事援助,去鼓励和帮助印度反动派向中国进行军事挑衅”。而赫鲁晓夫则认为,苏联向印度出售先进的军事武器和装备,是社会主义阵营在同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争取印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到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之时,印度已接收八架运输机,米格21型战斗机尚未交付。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在拒绝向中国提供核技术之后,却在原子能领域加强同印度的合作,并在1962年10月就和平利用原子能援助印度的问题达成协议。

鉴于苏印的此种军事合作,中国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之前就指责苏联说:苏联以低价卖给印度战斗机,这是不符合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赫鲁晓夫在10月13日同刘晓会谈时也对此作了特别的解释。他指出:“了解这种情况的人都会明白,这种出售不会影响印度和中国在边界冲突中的力量对比。没有人可以只用直升机和运输机打仗,也没有人可以使用这些飞机赢得战争。”刘晓在离任前拜会米高扬时曾提到这一问题。周恩来在10月8日接见契尔沃年科时特别强调:印度使用的苏制米式直升飞机和苏制运输机,在中印边界东段和西段运送军需,这对我们前方战士是有影响的。对中方的抱怨,赫鲁晓夫希望向中国提供战斗机以表明自己是中国真正的朋友。因此,契尔沃年科在10月8日同周恩来会谈时曾提出,苏联将同意在中国生产改进型的米格21PF型战斗机,并提供技术援助。这一举措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尚属第一次,但中国并未接受这一提议。另外,为进一步向中国表明苏联的政策立场,赫鲁晓夫在10月14日下令推迟向印度交付米格21型战斗机。对周恩来在10月8日会谈中所关注的苏联卖给印度飞机和直升飞机的问题,契尔沃年科10月22日正式向章汉夫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备忘录解释说:“到目前为止,苏联一共卖给印度8架AH-12型飞机和20架M-4型直升飞机。很明显,这几架飞机没有什么军事意义,也不会影响力量的对比。”

中国对古巴导弹危机的态度和反应,对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的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中苏的矛盾和分歧更加公开和加深,双方的关系实际上已经破裂。要认识古巴导弹危机同中印边界冲突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古巴导弹危机在赫鲁晓夫对中印边界冲突态度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除前文所提的苏联向中国通报在古巴部署导弹情况的日期外,有几个重要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苏联部署导弹的决定和进展情况,赫鲁晓夫决定从古巴撤出导弹后希望中国支持他的行动,中国的反应对赫鲁晓夫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采取新政策,特别是苏联恢复对印度的军售的影响。

有关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意图,学界已进行了系统而详实的研究。对于赫鲁晓夫的决定,米高扬、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持有不同意见,但并未说服赫鲁晓夫。赫鲁晓夫确信,在11月初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前,美国不会发现苏联的部署行动,因而应在此之前完成导弹部署;等国会选举结束后,他计划访问华盛顿,并当面告诉肯尼迪有关情况,届时肯尼迪除了接受现实外没有别的选择。赫鲁晓夫甚至认为,到11月告诉肯尼迪有关部署导弹的消息后,美苏关系将会得到改善。1962年5月24日,赫鲁晓夫召开苏共中央主席团和国防委员会联席会议,正式讨论在古巴部署导弹的问题。导弹部署计划由苏联国防委员会和苏军总参谋部负责制订,7月4日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批准后,赫鲁晓夫在7月7日予以批准。到10月22日,苏联在古巴的军事力量共计有41902名军人,12枚“月神”战术核导弹。42枚中程导弹,80枚巡航导弹,42架伊尔28型轰炸机(其中7架完成组装),42架米格21型战斗机,24处地空导弹基地。

发现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后,美国决策者经过内部讨论,决定采取海上封锁的措施,禁止一切运往古巴的进攻性军事物资。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国不能接受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古巴导弹危机全面展开。10月24日上午10时,美军正式实施海上封锁;就在同一天上午,赫鲁晓夫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表示希望解决导弹危机,因为在他看来,继续与肯尼迪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不会有什么成效,所以他提议运送导弹的船只停止前进,或就地等待封锁结束,或返航。10月25日,赫鲁晓夫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决定从古巴撤出导弹。26日,苏联船只全部掉头返回苏联,《真理报》当天头版标题是《尽一切努力避免战争》;28日上午,赫鲁晓夫主持中央主席团会议,决定承诺不入侵古巴,苏联撤出导弹,主席团还决定立即广播给肯尼迪的信件。肯尼迪听到苏联答复的广播稿后如释重负,肯尼迪政府通过“美国之音”发表了欢迎赫鲁晓夫决定的声明。至此,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开始缓和。赫鲁晓夫和苏联其他领导人事后对撤出导弹的决定作了辩解。

如果赫鲁晓夫在10月22日之后需要中国支持他,那么也是需要中国支持他撤回导弹的决定,《真理报》10月25日发表的社论毫无疑问是要达到这一目的。但赫鲁晓夫对中国的所作所为大失所望。对于古巴导弹危机,中共中央的基本立场是:“我们反对的是苏联在美国的要挟面前惊惶失措,放弃维护古巴政府的主权,也反对美国要求对古巴实行国际监察,侵犯古巴主权。”陈毅后来明确指出:“我们认为根本就不应该把核武器运进古巴,既然运进去,就不应该随便搬走。运进去经过古巴同意,撤出来也必须经过古巴同意。随便运,随便撤,都是错误的。苏联不是依靠人民,依靠反帝反殖的力量,而是依靠核武器,以古巴为赌注同美国赌博。”此外,中共中央领导人纷纷发表讲话支持古巴,从11月3日至6日,连续在古巴驻华大使馆前举行群众集会,据报道有超过500万人参加集会。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发表一系列声明和文章,通过赞扬古巴的反美斗争,批评苏联的政策立场,将中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上的分歧公之于众。在这些声明、社论和文章中,中共中央只字不提苏联在结束古巴导弹危机中的作用。而《人民日报》在11月5日发表的题为“大无畏的古巴人民是最强大的战略武器”的社论,更是将赫鲁晓夫的政策称为“绥靖政策”。11月16日,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再次进行“自卫反击作战”,可能是对这一时期苏联政策的一个回答。

在赫鲁晓夫看来,中国作出这样的反应,是试图利用几乎导致发生核灾难的事件来积累政治资本。于是,赫鲁晓夫决定改变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中的立场。11月5日,《真理报》发表题为“谈判是解决冲突的途径”的文章,再次表明苏联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中立立场。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后多次发泄他对中国政策的强烈不满。苏联外交部在一份报告中说:在古巴导弹危机最危险的时候,当需要两国“形成统一战线来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时”,中国除了在《人民日报》发表一个声明外,没有做任何事情来支持苏联。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在11月14日决定恢复对印度的军售,12架米格-21型战斗机陆续运达印度,第一批4架战斗机在1963年2月交付印度,成为苏联在政治上支持印度的重要标志。中国对苏联此举的反应极为强烈。在中共中央看来,苏联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是“出卖我国,背叛盟友”。中国外交部苏欧司副司长余湛1962年12月12日同苏联代办梅晓滋夫就中印边界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特别表明了中方对苏联向印度出售军火的愤恨。余湛说:你们给印度武器,印度用你们给它的飞机、汽车把军队运送到前线向我们进攻。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我们对此十分愤慨。……问题不在于数量,你再多给些我们也不在乎。但是你们这样做,是在政治上给印度很大的支持。尼赫鲁这样顽固,不愿和平解决问题,你们要负一部分责任。……使印度感到它背后除了美国支持外,还有苏联的支持。

对于赫鲁晓夫政策的变化,章汉夫在11月7日全国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为什么从10月25日到31日仅仅5天之内就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在25日古巴的局势非常紧张,赫鲁晓夫害怕,怕得要死……因此赫鲁晓夫就骗我们,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在中共中央领导人看来,赫鲁晓夫起初试图以苏联支持中国在中印边界争端问题上的立场,来换取中国方面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支持苏联,因此短期内对中印边界冲突持观望态度。但是,“赫鲁晓夫在加勒比海美苏核对抗的危机中,受到了美国公开的羞辱,在全世界面前大丢面子。他对我们坚决支持古巴的立场,对我们反对肯尼迪提出而经他同意的对古巴进行国际监察的侵犯古巴主权的行为,恼羞成怒。于是从这个时候起,赫鲁晓夫发动了新一轮的反华浪潮”。中共中央明确的结论是,“苏联对印度采取了一味迁就的错误政策,缺乏原则”。

三、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对中苏分裂进程的影响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影响和意义是深远的,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和中苏关系的破裂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共中央领导人认为,中共和苏共“在某些原则问题上是有分歧的,诸如和平过渡、战争与和平、支持各国人民解放斗争和南斯拉夫等等问题”。而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中支持印度是“国际修正主义伙同印度反动派打击、孤立我国”的最好证明。中国外交部新近解密的文件显示,中国认为“1963年以来,苏联就中印边界问题反华比以前更加公开露骨,更加恶毒嚣张”。因此,赫鲁晓夫“是个叛徒,不是无产阶级”;他同敌人勾结,反对苏联,反对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可能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础上同他团结起来”。中共中央领导人从1962年底开始强调,要在国际斗争中同修正主义争夺领导权。这样,中苏同盟经过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和古巴导弹危机,已无可挽回地走向最后的破裂。

中印边界冲突还导致中共中央重新认识印度不结盟政策的实质以及印度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领导人认为,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之后,印度的不结盟政策“只是一个形式,一个招牌,印度已经同英美结了盟。有人说我们把印度推向西方,实际上我们不推,它已经倒向西方”。与此同时,中共中央猛烈抨击印度共产党特别是印共主席丹吉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的态度。

中国根据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决定进一步加强中国核力量的建设和发展。中国认为苏联之所以“勾结敌人,在核扩散问题上出卖我们”,是因为“修正主义害怕马克思主义会变得强大起来”,害怕中国拥有核武器。因此在危机结束后不久,中共中央决定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和加速核武器研制、试验工作以及核科学技术工作,正式成立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的中央专门委员会。发展和拥有核武器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最为重要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