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读书感悟心得(热门30篇)》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精选30篇)
内容导航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3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4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5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6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7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8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9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0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1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2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3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4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5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6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7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8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9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0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1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2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3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4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5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6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7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8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9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30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
这是一本受到国内外读者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的小说。它讲的是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本书最令我感动的是:保尔做完最后一次手术,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血,剩下的留给我做别的事吧。”保尔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没休息数日,他就把整个身心扑在了创作上,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全部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要受到阻碍。
从中让我明白了,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做到坚强是比较简单而容易的事;如今,当生活像铁环似的把你紧紧的`锁住的时候,仍然能够坚忍不拔,那才是光荣的业绩。我还懂得了:人生就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为碌碌无为而惭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我爱的祖国。”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
暑假里,我读了《广东第二课堂》里的一篇文章,叫《母亲的姿势》。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有一户人和两个雇工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两层商铺,有一天晚上,母亲半夜起来时突然闻到一阵浓浓的烟味,便意识到家里着火了,等丈夫起来时,楼下已一片火海了。全家两个女儿和3个儿子以及两个雇工都被困在火海中,孩子们醒后,如受惊的兔子,聚在母亲身边,幸好阁楼上有个天窗,砸开它就可以逃生了。父亲带着两个雇工砸开天窗,并第一个抢先逃了出去,父亲出去后只顾叫人救火。大火离母亲他们越来越近,五个孩子中的只有1.54米而围墙却有两米高,没有一个能单独攀上去,幸好还有一个雇工留了下来,他一手攀上房顶横梁,另一只手伸向母亲和孩子,母亲用手给孩子们做“椅子”,让孩子们上去,最后,只剩下母亲和大女儿了,大女儿哭着叫妈妈离开,但母亲却不肯,她拼了最后一口气将大女儿托上去,但母亲转眼间被大火吞没了。等消防人员到后。20分钟将大火扑灭,人们进去寻找那位母亲,看到了极为悲壮的一幕:母亲双手向上高高举起,跪在地上,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宁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救活孩子们,这就是世上最伟大的母爱啊!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3
在暑假里,我在书的长河中遨游着。书带给我的快乐数不胜数,渐渐地我爱上了读书……
昏黄的灯光依旧亮着,房间里氤氲着书卷的淡淡馨香。几只飞虫围绕着灯光,对于它们来说,明亮的灯光就是它们的理想乐园,是它们最终的休憩地。为了那片明亮,奋不顾生。而我宁愿成为一只小小的飞蛾,为了那份简单的崇拜,飞向吸引我的某个光源,一切安宁。
从幻想的世界里抽身出来,面前还是堆积如山的书本、参辅书,我常常在思考,何时才能从书海中抽离,让呆滞的大脑得到片刻的休息。我明白爸爸妈妈在暑假里,给我报补习班,但是读书不是强制的,是自发的,是喜欢,所以爱读书。
读书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读书是艺术。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枯燥烦闷时,读书能使我心情愉悦;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我的心,让我看清前路;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我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我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我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职场的腐朽,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我喜欢在一个晴朗的午后,端上一杯香茗,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书,品着茶香,嗅着书香,反复咀嚼,品味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阳光温柔又钝重地洒下,透过皮肤一丝丝进入血液。伴随着书本里文字的起伏跌宕,我的心暖暖的,暖暖的。阳光把我的轮廓晒成金黄,混合着这慵懒的时光,酿成记忆。
与书为伴,我徜徉在文字的乐园里,翻看,也倾听,倾听文人墨客的浅吟,倾听崇高灵魂的低唱。
我熄灭昏黄的灯光,在一片黑夜里寻不到飞虫的身影。在一团黑色的迷雾中,我看到自己蜕变成一只小小的飞蛾,飞向那片明亮的书海……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4
在暑假所读的着作里,发现很多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书中所讲的每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它让我明白了原来学生这样教。会存在那些不足。读后我思绪万千,同时,为自己过去的想法而惭愧,要学会赞美,赏识。这不禁使我想到:赞美和赏识他人体现了一种智慧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着自己的人格;赞美他人体现了一种美德。
第一个感受:爱学生
我曾经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行业迷茫过,也为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泄气过,还为丢了学生想放弃教师这一职业。并面对几十个有着不同思想的孩子时,烦心的事就接踵而至。今儿张三和李四打架,明儿王不写作业,后天家长说某某学生打了他的孩子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没有一天消停过。渐渐地刚毕业时的雄心壮志渐渐隐退,我甚至也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当我通过阅读名着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通过阅读名着使我懂得了: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世界上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抑、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缺点,甚至不良的嗜好。
第二个感受:教师的心胸要宽广
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参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这些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带着这种对孩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师生关系会比以前更融洽。
第三个感受:尊重每位学生的特异性
在书中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其实,在我们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会遇到这样类的学生。如:我任的初二(1)班的凌闯同学,在学习上我用尽各种办法,其效果不佳。很是懊恼,但是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为班级争的荣誉,却让我感受发生了改变,我觉得他不是那么讨厌,相反,我每天看见他有一中亲切感。这是我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同时也发现他的优点。他是我班最热爱劳动的学生,学习上她没有什么造就,但她将来准会是个优秀的保洁员。如果教师和学校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者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只是许多领域的一个领域。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也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第四个感受:多读书
我经常对家人说,当老师的我很忙,没有时间干家务活。对朋友说,当老师很累,没有意思。确实没有老师不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的,天天是上课、改作业、备课辅导、谈话开会理论学习等等,连一分钟空闲的时间都没有。确实,做教师的每天必须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通过读书我的感受很多,要与现实的紧密联系,要有问题意识,忧患意识,而一个个社会现实中实际生动的事例,则支撑起了这种问题意识,激起你对现实的关注,激起你对现实的思考,并在这种关注思考中,令你得以专注地读下去。我对自己的这一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完整的教师、称职的教师、理性的教师、自由的教师教师职业这四重境界也将会是我求索路上不停的追求。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5
利用暑假时间,找到一本书来看,就是《会说话,你就赢了》。该书使用一些现实中的小故事来讲述对于不同人不同环境说什么样的话才得体、到位。这本书里面有一章内容我印象深刻,这里面有句话:我们没办法约束别人,但是能管好自己的嘴。
俗话说:皮肤上的伤口,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愈合。而伤人的话一旦说出口,就会永远留下疤痕。想想有时候说话,也是不经过大脑思考就说出来了,也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该内容是以影视界巨星周润发在成名前做洗车工,受到语言侮辱后努力奋斗为例,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讽刺挖苦的表达方式都要谨慎使用。想一想,如果你让别人当众丢脸,别人又怎么会给你好看?恐怕轻则对你反唇相讥,重则大打出手,最后必然得不偿失。那么要从根本上杜绝“出口伤人”的情况发生,建议从两点做起:
第一、不要让情绪控制你的头脑。
人都是感性动物,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但这并不能成为伤人的理由。感情用事,呈一时口舌之快的人,经常会伤到别人而不自知,有时甚至会让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因此,无论何时,都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做情绪的主人。
第二、不要说贬低别人,伤人自尊的话。
贬低别人,伤人自尊的话,无论何时,都不要从你的嘴里说出来。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这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底线,这个底线一旦被打破,关系就会破裂,难以修复。
身为教师的我们也是,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都不要说伤人自尊的话。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6
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书,比如《傻狗温迪克》、《冒险小王子》1至8集、《三国演义》、《精灵女生》等等,其中,《冒险小王子》的1至8集,对我启迪很大。
这套书主要讲了生活在大方块的包小龙,在9岁时被黄金龙选成第2代精灵师,来到了纳尤古的齐格威学校——一个精灵和精灵师生活的地方。包小龙很同情弱小,为了不让一只很可怜的小精灵面条继续流浪,宁愿不要校长的七级知星小精灵,选择了低级的面条。后来,他与于萌萌、汤诺,一起突破重重难关∶为了阻止烈火之鹰的重生,冒着被开除的危险,拔掉了火炬台的阀门。为了挽救汤诺的小精灵米霜,不顾生命危险,拿到了幸运的兔子脚。为了不让小米再继续改变未来,他和面条等人打败了恶魔足球队……他们三个人,团结一致,目标专一,所以,最终,让自己的小精灵变强了,也可以对付更强大的坏人了。
包小龙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种动物———蚂蚁。
蚂蚁遇到食物时,总是叫同伴一起来帮忙,他们把食物切碎,或者一起抬到背上,然后,一起七手八脚的抬到洞里。准备饱餐一顿。
蚂蚁和包小龙他们一样,都会团结一致,共同度过难关。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团结一致,对吗?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7
盛夏的夜晚,宁静而又惬意,我摆脱了白天的烦忙和嘈杂,泡上一杯绿茶,拿上《一生用来做教师》,端坐在书桌前,静静地品读,感受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震撼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付出。从他们的身上,我领略到了他们用生命思考教育、用视野开阔教育、用行动改变教育的理念,同时,也看到他们的努力给当下教育的影响和力量。
该书是由朱寅年、曾国华编著的,选取了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这20位名家中,有备受我们关注的斯霞、霍懋征、于漪、钱梦龙、李吉林、魏书生、吴非、李镇西和孙维刚等一线老师,也有知长如杨福家、杨瑞清和俞敏洪,更有进行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教育名家,如刘道玉、吕型伟、李希贵、叶澜和朱永新等。该书对每位名家都用五个部分进行介绍。一、名家的事迹介绍。通过名家的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名家的执着、奉献的精神,和具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可以启迪我们的心灵;二、名家小故事。通过一个个独特的小故事,再现名家的高风亮节,让我们看到教育家的为人处世之道;三、名家文选。选取名家们自己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他们工作中的点滴,告诉我们他们成功的秘诀。四、名家语录。选取每位名家最经典的教育名言。五、名家简介。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各位名家的人生履历。
整本书,我在阅读里,始终被一种浓浓的爱包围着。一种对学生的爱。比如霍懋征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是这种理念,霍老师从教60年从未丢下一个孩子;叶澜老师对教师的“十二问”,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她对于学生的关爱。叶老师尊重学生、研究学生。她常说“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还有李镇西老师提出的“我们的教育不能以伤害学生的心灵为代价。剥夺学生的尊严,这不是真正的教育。”;李希贵老师的“学校是应为学生而存在的,没有了学生就不需要学校,更不需要教师和校长”……等等,无不体现教师对于学生的爱。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被称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的斯霞老师,她提出教师要有“童心母爱”并一直践行着。就1964年她被戴上“修正主义黑样板”“反动学术”等政治帽子,被拉去揪斗,甚至连上讲台教学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她仍将自己的母爱撒向每一位孩子——为家庭贫困的近视儿童配眼镜,送摔伤了的孩子去医院治疗……她为了孩子,辞去了一切职务,只愿做一名小学教师,年近70岁还仍坚持上课。可以说斯霞老师的一生都在践行爱的教育。教师的“爱”不同于溺爱,不同于宠爱,是一种用心地爱,他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能力,懂得道理,做一个明理的人,还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对于今天的我,这很教育意义的。当了十几年的教师,刚毕业时,意气奋发,立志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渐渐地发现自己在改变,对成绩好的同学是“如沐春光”,对成绩差的就是“冷如冰窖”。即使同样一件事情,责罚起来,成绩好的和差的就不一样。今天从这些名家身上,我懂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如果我的课上得好,就不会有差生;如果我能把爱真正撒向每一位学生,孩子就不会差。“亲其师,信其教”。同时,我也懂得了坚持,坚持用自己的一生去爱护每一个孩子。
还有一种就是对教师职业的爱。比如充满传奇色彩的孙维刚老师工作40年,带出来许多北大、清华的学生;十二年与癌症抗争,九死一生,但他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这是何等的伟大。这背后一定是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在支撑着他。从教60年的霍懋征老师说“我爱我的学生,学生们也爱我。每个孩子,我都认真去教,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个。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就是我教了一辈子小学生,还没教够。”这深深体现了霍老师对职业的热爱和无限的眷念。我要向这些名家学习,甘受清贫,不计得失,努力工作,认真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添绵薄之力。
人生的不幸是“干着一个事业,却不爱这个事业。”我要做位幸福的教师,做一位具有“童心母爱”的小学教师,做一位公正的教师。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守住平常心,守住心灵的一方净土,淡泊宁静,且行且快乐!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8
最近这些日子,我一直在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实用!温和!真诚。
首先,是书的实用性。刘老师有一些很好的理念在生活中体现,比如阅读篇,要使孩子爱上读书,家长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如自己爱读书、书要出现在家里最容易拿到的位置等等。认真读好这本书,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理念,更可以改变你和孩子的生活!甚至包括孩子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刘老师都有详细的分析和介绍,还有自己孩子的真实案例,让人心悦诚服。
其次,是书的温和性。刘老师很喜欢带着孩子爬山,我也喜欢,我很欣赏她在爬山的过程中,对孩子讲的:爬到山顶能够看到不一样的风光。其实,教育就是这样的,你得一点一滴把这样的观念和想法,不断地教给孩子,不断地提醒孩子,孩子在爬升过程中自然能够体验到那种常人看不到的风景,而且学会了胸有成竹对前景有所期待,这就不是漫无目的的爬山了,而是有动力、有心劲、有享受地爬山了,这样的爬山必然不会觉得累。我相信这样一句话,绝对比“你快点爬啊!你快点爬啊!”这样的督促有用多了。教育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好的老师和家长应该善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奋发力,这一点在刘老师的书中也体现的最为突出。相信大家读了会比我体会更多!
最后,这本书很真诚。书中记录的很多经历,非常艰苦,令人落泪,孩子的成长过程也并非一直一帆风顺。刘老师她象一个真诚的长者,诉说她的苦恼和无奈,让我们感同身受,也让我们为之动容,当然,更让我们精神为之一振的是:她那种决不放弃的精神!在育儿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精神,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我们才能成长,我们的孩子才能成长。
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生活,也影响着我对女儿的认识和看法,我将陪孩子好好走过小学六年!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9
小时候听妈妈讲过《景阳冈》,当时听得一知半解,现在又在课本里看了这篇故事,里面的武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写了武松在店里喝完酒,便要上景阳冈。店主把他叫住说山上有虎。武松不信,执意要行。上山后,果然遇着一只猛虎。武松不慌不乱,躲过老虎的三次进攻,瞅准时机揪住老虎的顶花皮,一顿踢打,把老虎打死了。
我非常敬佩武松的沉着机智和神勇,他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勇气概值得我们学习。
这让我想起我的爬山的经历。因为恐高,我不敢上山,但我是多么希望上去看看美景啊!看着弟弟顺着阶梯爬上去,像一只灵巧的小猴子,我就想:弟弟可以爬得上去我怎么就爬不上去呢?于是,我鼓起勇气,一步一步往上爬。我紧紧地扶着栏杆,抓着旁边的岩石和山草,不往后看,尽量不去想我是在爬山,我告诉自己,我只是在走路……就这样,我终于爬了上去。站在山顶,我看到了绿油油的树木,山脚下的楼房,远处地毯一样黄绿交错的田野,特别好看。
是勇气让我登上了高峰,看到了美景。因此,当我们面对困难产生畏惧时,要鼓起勇气,克服它,你终究会获得成功。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0
这个寒假看了《史记》。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可以丰富心灵,补充知识。
《史记》是中国最早的传记通史。这本书有130篇文章,52万多字。这本书也创造了传记史书的形式,对后世的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耐人寻味的故事被编织成了代代相传的历史记录。
司马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很鲜明,个性鲜明。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感觉心情很美好。随着剧情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变化。以英雄之乐为乐,以英雄之忧为忧,感受英雄之情。轻松幽默的语言和扣人心弦的情节,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每个时代的背景特征;各国的风土人情;《史记》生动地展示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看《史记》就像是不出家门的历史之旅,享受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各种难忘的历史事件。我体会到了当时人们的想法和感受。
读《史记》就像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的历史人物告诉你关于他们的有趣故事,并带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像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说话。我被他精确的语言深深打动了。不自知,也增加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心智。
《史记》是一本生动有趣的书,可以增长知识,值得一读。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1
从教将近十年,一直在思考怎样“教好”数学课,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数学课,伏案回眸,发现我是一种“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要”的状态,总想把会的都教给学生,让学生什么都学会,最后发现:这种“一厢情愿”的学习状态不仅没让学生学的很好,而且老师和学生都很累。
今年暑假,拜读了俞正强老师写的《种子课》这本书,特别是书中的一句话“莳也若子置也若弃”,让我思绪良多,感触颇深。“莳也若子置也若弃”源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他用“莳也若子置也若弃”来描述树的态度。俞老师在书中很形象的这样描述:如果将某一知识系统作为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过程表现为若干节“课”,那么,一定有一些课需要莳也若子,充分理透脉络;一定有一些课可以置也若弃,让学生充分自主。“莳也若子”的课,通常处于起点或节点,谓之“种子课”。“置也若弃”的课,通常处于点与点之间,谓之“生长课”。
俞老师的这段话寓意深刻,愈品愈感其厚重,愈品愈明晰。之前的一些困惑也都豁然开朗,是啊,学好“种子课”,后面才会有“生长的力量”,而不是没有生长的重复。比如《厘米的认识》就是一节“种子课”,这节种子课就是可供迁移、可供生长的关键课。它的意义在于将数学知识植根于学生的经验之中,这样,学生的所有经验就会支撑种子的芽进行生长。因此,种子课的特点是深耕细作,不怕花时间。只有把这样的“种子课”上好了,后面的《分米的认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些“生长课”才有生长的力量,才能更“放心”地放手给孩子。当然课堂上的40分钟肯定是不够的,但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功。”刀磨透了,当然是费时一些,但后面就会省时间了。
其实,我们的学生本身便是一颗来自天地的种子,无论是否愿意,都会生长。既然是种子,那么,就不是白纸任意涂鸦了,就像华应龙老师所说“学生不是工业、是农业”,需要施肥、等待、守望。是啊,学生是带着能量、带着春夏秋冬的记忆、带着生长的使命而来,需要我们去体会、去感悟、去尊重、去唤醒。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2
在学校的组织的读书漂流的活动中,我读了一本美国幽默作家马克·吐温的一本作品——《百万英镑》故事的精彩深深地吸引了我。
故事讲述了穷小子亨利身无分文,两个富有的兄弟给了他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并以他在三十天内凭这张钞票能否活下去而打赌。结果亨利不仅活了下去,并且利用这张百元英镑发了一笔财,还找到了一位漂亮的女朋友。
读这篇文章时,我几次差点笑出了眼泪。马克·吐温用他讽刺幽默的笔,解释了人性的弱点勾画了人们在金钱面前种种丑态。最初看到衣衫褴褛,穷酸落魄的亨利身边的人都对他不屑一顾。
当发现他有钱是又表现出了点头哈腰,巴结奉承的状态,深刻地讽刺了那些金钱至上的小人物。回想现实生活,这样的现象仍然存在以貌取人。金钱第一的事仍有发生。例如:两个小偷偷到了一辆“宝马汽车”开到小区门口,保安看也没看就放行了。小偷笑着说:“你为什么不检查?开宝马的就一定是好人吗?”说完扬长而去。
《百万英镑》讽刺了金钱在资本主义社会呼风唤雨的作用,揭示了一个需要人们探讨的问题,值得大家读一读。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3
读了《礼物》这篇论文文章,我知道了西方人过圣诞节收到礼物的时候,他们不会把学习别人送给学生自己的盒子丢掉,而是把它们堆在客厅,因为对于他们研究认为我们这是需要别人用金钱买来的,应该进行等待假期生活结束时间之后,再还给别人。
但现在,在人们的心目中认为,礼物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上一页礼物是真实的感受,现在送礼物相当于礼物的第一次会议,但礼物是不是任何人的感情比,谁深厚的感情,但谁花了更多的钱,谁他人的深厚感情。礼品那些谁“小气”的发送是手工制作,因为它比金钱更为重要,所以这样的礼物往往很难给别人看的,即使他们是“幸福”,最终将成为垃圾肚子的食物,别人随便扔离开是他们自己的真理。只有那些手机,豪华汽车,别墅,钟表设计师......真的可以赏心悦目。所以,这些礼物已经成为当然在人们心中的问题。
看了这些,我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悲伤的人的照片:有一天,礼品大摇大摆地在大街上,但事实是在一个黑暗的小角落里蜷缩着。这时,有人喊: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回忆的故事,我知道事情的真相“让礼品消失!”:如果你想知道真相回来,人需要一个真正的深情礼物。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4
刻舟求剑讲的是: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了,他在船的侧面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上了几记号,等船停下,从记号的地方跳了下去找剑去了。结果自然找不到了!这个故事讽刺那些拘泥,墨守陈规,死板,不知道跟着情事的变化而改变或办法的人。
其中一句是这样说的:“舟以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建在江中却不会走,像这样寻剑,不是很糊涂么?其实这句话可以充分利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时代变了,情况不同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要变化了。大家常讲:“人要适应社会这样才能生存,社会不会因为你的任何事而去适应你!”大家做事情要讲究“三思而后行”如果大家都像他那样,那件还能找回来,事情还能办好么?当然肯定是不能的。所以大家在做事前要考虑好后再做,不要太拘泥,要学会多方面的思考,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事情。你说呢?
还有我明白了,做事不能太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情况来处理事情。要学会灵活运用,要跟着事情的发展而改变出事的方法!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5
诚信,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品质,《值得坚守一生的承诺》这本书讲述了诚信的重要性,我最欣赏书中一篇名为《面试》的文章。
《面试》中讲到,一名尚未涉世的大学生——夏,到心仪的公司面试,复试时,一个人让她为公司买一台验钞机,并给了她两千元。当夏买完验钞机并开时,老板问夏开多少钱,夏很诧异,并让老板按实价开,结果,公司录取了这个大学生,因为她既诚实,又有信用。
在常人看来,开一点假,以此得一点薄利,是不足以为怪的事情,但在夏的眼里,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让她感到错愕。她秉持着她人生的格言——诚信,她不愿沦陷在失言的领域里,但却让我们看到了她高尚的人格。我们是否也应该与夏一样,用诚信征服世界,安抚自己的良心。
有一次测验,我得了满分,这是一个令人惊讶又令人惊喜的消息,因此我非常高兴。当我看着自己满分的卷子时,忽然发现一处错题,然而老师并没有发现,在这道题旁边的,是一个红色的、好看的勾勾,我顿时感到无比惊奇,为什么老师没有发现呢,让我欢喜完又悲伤呢?“100”在卷子上那么显眼,怎么会是假的?我不想告诉老师,只要趁老师和同学们不注意的时候,稍微改一下就好了,没问题的。于是,我举起颤抖的右手,把卷子往抽屉里塞。可是,笔尖碰到卷子那刻,我忽然收回手,这样做毕竟是不对的,因此,在良心的谴责下,我终于鼓起勇气颤抖地站起来,向将台走去:“老师,这题我做错了,可您没发现,我不是真的得了一百分。”没想到,老师竟和蔼的望着我,对我说:“这样做是对的,虽然你没得成绩上的满分,可是你有人格中的‘满分’!”我开心的笑了,若刚才笔尖落在卷子上,那我不但得不到老师的表扬,还会遭到良心的谴责。
我们是否也应该向夏学习,拥有“诚信”的财宝,成为“品格”的天下中“富有”的人,得到别人的无比信任。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6
暑假里,学校向我们推荐了王老师著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很快我就被这本书吸引。这本书不是纯理论的书籍,而是一个个真实的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热门的教育案例。给我以深深的启迪,也给我指明了工作的方向。
教师有一个通病,我们总以为爱可以解决一切,有了爱学生就会听话,有了爱学生的成绩就会提高,而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感人的故事、经验介绍,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看到爱的力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因为爱而越位,因为爱反而让孩子受到了伤害。我也常把“爱”和“教育”等同起来,认为有了爱,就有了教育,就有了一切,只要对学生付出爱,就会有“回报”。王老师的书让我明白,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光有爱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教育智慧,爱≠专业水平。
王老师的观点新颖,他认为:“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正像科学能解决很多问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一样。”我们教师所应该拥有,而且必须拥有的不光是爱,更重要的是要有王老师所说的专业水平。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化的“研究者”。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专业能力,就如同医生要能对症下药。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
阅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使我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与动力,在阅读的同时自己也享受着良好的教育。让我明白了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的成功!同时也勉励自己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7
这套散发着墨香的《十万个一为什么》放在我的面前,我好奇的拿来翻阅着,呵,一篇篇文章多么富有知识呀!
自从我读了这十二本《十万个为什么》后,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增加了许多日常生活时要注意些什么的知识,还增长了许多许多科学道理和文化艺术类的知识。
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生活卷后,解开了一直埋在我心头的问题:“为什么刚起床时感到全身无力?吃柿子为什么不能与螃蟹、土豆一起吃?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等等。例如:飞鸟、走兽、山川、湖泊,甚至汪洋大海,都无一不被他吸在地球的表面上。人自然也不会例外,也被地球的吸引力紧紧的吸在地面上。所以,尽管地球在不停的转动,我们却不会被甩出去。还有,里面的埃菲亚塔是哪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原来啊埃菲亚铁塔高320米,由1.8万个金属部件和100多万个镏丁组成,是巴黎最高的建筑物。这个答案似乎带我去了这个地方观看了这个铁塔,旅游了巴黎。我真喜欢这十二本富有知识性的《十万个为什么》啊!
我决定把这套书上的所有知识都学、记下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用到,长大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8
暑假里我有机会拜读了《杨家将》,他是中国的著名爱国主义小说,讲述了杨继业一家三代保家卫国的故事,我深深被杨家将满门英烈,精忠报国的故事所感动。
故事大概:老令公杨继业在与辽国的战斗中大败,杨继业带着只有一百多个受伤的士兵,在突围没有希望的情况下,杨继业为了不被敌人活活擒住而撞死李陵碑前,杨继业的八个儿子为了国家死了四个。尽管在敌人的入侵下,但是还在奋勇杀敌。等辽国灭亡,西夏趁机吞没了辽国大片土地并认为宋朝已无良将,便去攻打,有大臣保举杨六郎的儿子杨宗保去挂帅出征。有一次,被敌军诈败,把宋军引入金山中包围,情况万分火急。佘太君让十二女将出征,后来西夏大败并投降。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杨家大将门都是充满着昂扬的爱国主义激情的英雄。为了祖国的安危,老百姓的疾苦,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勇敢地和侵略者们作斗争。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安宁的环境中,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努力学习,为了祖国明天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19
有幸拜读安德烈·焦尔当《学习的本质》,初次阅读便如获至宝,一口气看了数小时,停不下来。作者根据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将本书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怎么学习?为什么学习?第二部分、关于学习的新研究;第三部分、学习和文化机构的转变。这三个部分相互渗透又彼此独立,使读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首先,作者强调了“学习者”这一概念,并强调了“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这一理念。通常作为教师而言,我们认为要想学生好好学习,就应该先好好教课,甚至理解为只有好好教课,学生才能好好学习。然而,这一点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忽略的学习这一主观行为的执行者——学习者,只有学习者个人才能学习,别人不能取而代之。而作为大家共识的一点——教和学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也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观点。
学生不可能完全吸收老师所教授的所有东西,换句话说,即教不是学。而当教学如果仅仅被当作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时,它便不能引发学习,甚至还会妨碍学习。一系列关于学习的错误想法限制、束缚了教学实践和文化实践,它们使人们走上了歪路,甚至教师自身也未能避免,很多时候,我们把“教”和“告诉”混为一谈。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学生脱节的问题,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把他认为过难的知识砍掉,把能够证明他所要传达的信息的论据收集起来,从而完成意义的炼制。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在无意中让学习者失去了学习中有教学意义的方面之一。此外,随传递模式的严格执行使学习者逐渐失去了批判思维,而批判思维是学习的动力,而且这种模式还会扼杀想象力、创造力和适应能力。学习者最后会变得满足于被动接受,不再对任何事负责。
因此,对学习者的先有概念的考虑必须称为一切教育计划的出发点。
其次,本书在介绍了要学习的重要性后,又进而提出应该怎样学。三种传统主流思想认为:第一种是把学习描述为一种简单、机械的记录,知识的获取通过一个随时待命的、空白的、始终专注的大脑来进行,学习被看做知识传递的直接结果;第二种是建立在训练的基础上,进而形成一种原则——学习者在这一传统下所要做的实际上就是形成条件反射;第三种是所谓的“建构”教学法。它从个体自发的需求和“天然”的兴趣出发,提倡思想的自由表达、应变、自主发现和探索。个体不再满足于接受原始信息,要对其进行研究和选择。
从此,“传统”教育进入了一条始终没有改变过的轨道,只要是学习者的感官处于接收状态,他就可以学习。教师的职责被定位为尽可能清晰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述。如果学习者理解不了,那就是他不用心甚至是他“懒惰”的表现。因此,所谓的接受者不仅没有学到东西,而且感到灰心丧气,和知识背道而驰在欧洲和美国进行的所有评估都证实了这一点。又一个过去存在且现在仍在继续的错误,是认为学习者思维结构的运件和磁带是一样的。然而学习者永远不可能记住刺激物本身,被记录的刺激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的思想。学习者对于自己要做什么有自己的想法,在他听到的话里,他只会记住对他而言有意义的东西。
再者,本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部分——学校和文化机构的转变,未来的教师职业应该是怎样的?怎样的教育方法才是最适合的?显然,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散播知识,我们已经看到授递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必须创造教学情境,促进对质和意义获取。但是,正如之前所说,学习者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进行学习,没有人能替另一个人完成学习,只有学习者自己才能赋予学习以意义。不过如果没有他者的参与,学习者也无法学习,即使自学者也是如此。人们必须借助他者——或是因为他者——才能学习,有时则是为了反对他者而学习。这里的他者是各式各样的:可能是偶然遇到的一个人,一个不经意间启发了你的陌生人;或者是一个专业人士,给学习者创造了一整套促进其学习的机制。在上述情景中,教师都可以有一席之位。
在我们对学习的认识中,教师的职业性质改变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掌握者,根据事先计划好的进度传授知识的某些方面,而是变成了知识和学生之间的“中间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被贬低了。相反,“中间人”促进、丰富、创造者学习的条件。知识从来不是即使获得的,它是长期的文化炼制的产物,人们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最棘手的任务是要成为学习的启动者,教师要通过自己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反应或是提议的活动,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惊讶。老师讲了多少话不重要,他的倾听和在场激励、促进着学生的表达,他的干预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和局限。因此教师是提出问题的人,而不是操控着,他不应该只顾着把学生引向自己的教学计划、阐释或教学进程,而是必须尊重学生的自由,然他们找到自己的道路和自主权。教师扮演着唤醒者的角色,不应等待学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再促进他们学习。教师可以确保提问、炼制、参与和意识觉醒的时间。他是可以确保一个共学习者与环境、教育情境互动的空间,促进交流与对质。
最后,我们要考虑的是一种整合教育。学习应该成为不同媒介整合的场所。它应该优先在学习过程的上游发挥作用。在整合教育中,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或者维持他的学习动机,让他的计划更加成熟。在知识炼制过程中,教师团队可以提供工具和组织性概念以聚合各类信息。各类媒介可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教师可以从中汲取材料用于教学,摆脱重复性任务,学生可以从中找到更丰富的材料。在学习的后续阶段,学校也可以发挥作用,它可以变成学生进行摸索的地方——学生可以在这里犯错,这里没有社会风险,因为人们安排了各种条件用以促进学习,这对摸索至关重要。
学校甚至可以成为研究有益于社会的问题或者解释公民问题的场所。学校仍然是人们为人生做准备的场所,今天的“做好准备”意味着不再害怕改变,甚至是对改变有所预期。当今世界,变化已成为一种常态,学校尤其应该是一个人们发现、探讨世界变化的地方,学生可以自己想象各种解决途径。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0
又是一年暑假。在这雪花飘飘的一天又一天里,我细细地翻阅了四大名著。这经典的古代名著让我深深陶醉,从中流出那历经百年也不腐朽的浓墨古香,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
《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这些经典的古代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在我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象,孙悟空的勇敢机智,诸葛孔明的才智多谋,林黛玉的温柔挂断,鲁智深的粗犷刚强。这一个又一个鲜明耀眼的人物,不时跳动在我的眼前,启迪我的心灵,让我受益无穷。也许有人认为这四本读物过于咬文嚼字,一个个古文令人眼花缭乱,但只要用心去阅览,一个个经典的故事,令人赏心悦目。
以前读书只是粗略地看一看,书中的重点,书中的精髓根本察觉不到。现在我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就读出了书中的思想,读出了书中作者给予我们的暗示。与作者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去看待一件事,好似在与书本做着交流,不亦乐乎!平时与朋友聊天,会话不投机,双方都很尴尬。而书是倾听者,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导师。
记得在秋天,我曾把一片树叶夹在了《红楼梦》这本书中,暑假里翻阅时看到了那片叶子,竟然依旧是绿的。不知是它离不开这本墨香纯厚的书,还是贪梦地读了《红楼梦》,吸吮了书本的精华,拥抱了属于春天的绿色,或许是书和它交了朋友,它正用丰满的绿色与书交谈。今天,我也想做那片叶子,永远受着书的熏陶,永远读着永青的书页.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1
“爱,是什么?”一切都是如此的静谧,坐在窗口,伴随着轻拂的微风,我一遍又一遍的阅读着这篇文章——《再塑生命》,一遍又一遍的思考着这个问题。我心中不断涌出一股暖流,没什么,只是被海伦·凯勒感动到了……
《再塑生命》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盲、聋、哑的小姑娘海伦·凯勒在他快放弃自己的时候,莎莉文老师出现,从基本的认字开始,一步一步教会海伦·凯勒知识,引领着她走向光明,为她“再塑生命”。
可能很多人的目光汇聚在文中的莎莉文老师身上。莎莉文老师讲究教育方法和艺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时机来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但我的心完全倾注在海伦·凯勒的身上。海伦·凯勒是一个悲惨的女孩,她看不见,听不见甚至还不能说话。她生活在孤独和黑暗中,当我们在和小伙伴一起嬉戏玩闹时,她只能站在房间门口不停的摸索着;当我们置身与大自然享受鸟语花香的时候,她只能坐在椅子上与黑暗打交道。海伦·凯勒是没有童年的,他是不幸的,为什么上苍会让这么一个脆弱的女孩一出生就注定与别的女孩不同,就注定要承受人们不能承受的痛苦。这也应该是海伦·凯勒的心声吧!
在面对巨大的打击,海伦·凯勒没有放弃自己。她勇敢地站起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认真地学习莎莉文老师教给她的每一点知识,她想要学会知识的急迫心情在文章中处处都能体现出来。她既好学,又聪明,每个新知识一学就会,会了就会高兴好一阵子。她渐渐地和正常孩子一样去学习,去思考。她不求甚解的汲取着知识,渐渐地她不再孤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情感,她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而我呢?还记得那一次,我在一次测试中成绩不理想,回到家后,父母对自己的严厉批评让我失去了随学习的信心。再想想海伦·凯勒,这样一个天生就有缺陷的小女孩对知识的渴望如此浓郁,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成长路上不免会有许多磨难,没有暴风雨,哪里会有彩虹,就像没好好学习,哪里会有好成绩。一杯香醇的苦咖啡,虽然味苦,但细细品味后,总会有一丝甘甜涌入心田。像海伦·凯勒那样,只要肯努力,只要肯坚持,困难的那一面一定会翻过去,迎来的便是璀璨的人生!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2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尔达写的故事讲述:一个小男孩查理,家里很穷,他们家附近有一个全世界的巧克力工厂。一天巧克力工厂的主人威利.旺卡先生说他在5块普通的巧克力包装中分别放了5张金奖券,得到金奖券的孩子可以参观巧克力工厂,还可以有一辈子都吃不完的糖果。贫穷的查理通过三次尝试,最终发现了金券,成为了最后一位幸运儿。
参观巧克力工厂的过程是一次奇特的经历。第一个孩子由于贪婪,贪吃,在参观过程中偷喝巧克力河中的热巧克力时,不慎掉入河里而被停止参观;第二个孩子高傲自大,偷吃超级口香糖,被停止参观;第三个孩子随心随欲想要巧克力工厂里的松鼠,被停止参观;第四个孩子看见旺卡先生能将电视里的巧克力变出来,便请求旺卡先生将他变进电视里的枪战中,而被停止参观。
但查理不一样,他很懂事,“不肯吃我们省给他的食物”;他很善良,生日得到的巧克力“要让每个人都尝一尝”;他也很听话,在工厂里一直拉着爷爷的手;他能控制自己,虽然他特别喜欢巧克力,但如果没有旺卡先生的允许,他从来不去碰一下巧克力糖果。最后,旺卡先生将整座巧克力工厂送给了查理。
查理是幸运的,但奇迹的发生不完全是因为幸运,而是因为查理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应该学习查理,学习他的懂事、他的善良、他的自律,还有他对家人的爱。我们应该改掉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坏习惯,不自私贪婪,不任性狂妄,远离电视(电脑游戏),亲近书本,做一个行为规范的好少年。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3
读过课之后,首先是感到那个时代,那个地方是荒凉的,没有希望的,这就是理解文章的,起点和最开始的感觉。然后就感觉到人情味的温暖,孩子客人老公的对话又出现了分歧与共识,对前景的向往体现出了不同的价值观。
客人从东边来,是个行者,没有名字,对来时路除了仇恨,没有别的记忆了,要在现在来讲,这人可能有病,其实他应该只是被,欺辱压迫的旧的环境,笼罩着和被这种惯性推动着没有摆脱出来。
海王二人对来客很友善,他们互相都很友善,客人对主人的不湿很感激,还看二人都喜欢野蔷薇老人与客人更愿意说些去向与安慰的话题,老翁的方向感与时间概念还挺赞一和清楚的,客人自身的思想是很矛盾,他认为血是力量,他不能喝在失血的情况下,他喝水进行,力量补充,这让我想到了两点,一个是吸血蝙蝠韦一笑,还有一个是中医的气血理论。
客人和老翁有共同的经历,就是那个神秘的呼唤声,两个人同样的经历说明之后,不知道对客人有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他为什么没有和老王一样,对此置之不理,而是一意孤行呢,是不是客人遵循了自己的惯性思维的原因呢?
客人在这种状态下,还要继续前行,是件好事吗?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4
前几天,我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我心里十分羞愧,我们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可乌塔是一只飞翔蓝天的“雄鹰”。
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了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一个人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乌塔为了这次旅行足足准备了三年的时刻。还每到一地就查那里的警察局的电话,怕遇到危险时好求救,他这次旅费是靠分发报纸、看护别人的孩子挣来的钱,没有拿家里一分钱。我们就应为自己的行为反省。我们的行为和乌塔的行为真是天壤之别呀!我们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因此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也有这样的经历,上次我的爸爸妈妈要一齐出差,爷爷奶奶也出门了。爸爸妈妈刚要出门时,我对爸爸妈妈说:“此刻已经中午了,我肚子已经饿了,谁给我做饭呀,你们想我饿死我呀!”妈妈说:“你自己做吧,我这要坐飞机呢,我可不想误机呢,挨老板的骂呢。”爸爸说:“你自己做,如果不会做,就让你饿肚子吧。要不,你等爷爷奶奶来了,叫他们做吧,我们走了。”我不会做,因此挨饿等爷爷奶奶来。作文
我们不就应做“温室里花朵”,我们就应出去闯闯。这就应了一句谚语-----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5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读了朱自清的《勿勿》,它让我陷入了沉思,也理解了时间的重要性。
“时间就像针尖上的水滴一样,落在大海里就不见了;洗手时,时间在水盆里不见了;吃饭时,时间在饭碗里不见了;默默时,时间在眼睛里不见了。”如果你抛弃了时间,时间也同样会抛弃你。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说起珍惜时间,我深感惭愧。我是参加民乐团演出的,在排练的时候,王老师一直在那里说:“同学们,好好练,多练几遍。可是我总想着,我们都已经会弹了,为什么要费力气多练几遍呢?再说,离演出还有几天呢?怕什么。等到演出那一天,我才发现有一些部分我并不熟练,多亏是合凑,不然我要出丑了。“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是啊,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上天赐予他的是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浪费时间的人,上天赐予他的将会是一条通往失败的泥泞小路。
时间是可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让我们变成时间的小主人,牵着时间的手向前面奔跑,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6
利用这个暑假我读了两本书:《第五项修炼》和《杜拉拉升职记》,我从书里看到的似乎只是一些表层的东西,却也足以让我受益。
先看的是《第五项修炼》,刚开始看着那些环行线路图和那些专业术语,有些为难,有些看不懂。真奇怪它怎么能以连续几年名列全美畅销书的排行金榜。慢慢我读懂了。呵,那感觉真的像作者彼得圣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个小学生样端坐着,听着他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为我开启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经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语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还有那些我还是有些不感兴趣的图表,都在给我以启迪以思考。
我喜欢那个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会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然后慢慢加热,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变化,而不是针对缓慢渐进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学习看出缓慢渐进的过程,放慢自己认知变化的步调,并特别注意那些细微以及不寻常的变化,避免被煮青蛙的命运。
《第五项修炼》有五项主要的内容:分别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理想、团队学习、全局思考。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彼得圣吉博士的观点是要我们去发展学习型的团队合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学到自己需要的理论,并把这项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第五项修炼》字字如玉,发人深思,催人觉醒,授人以渔,引人成功……
读《杜拉拉升职记》完全是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却也看到了许多许多的东西。这是一本贴近现代生活的书,是对我们现代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书中的主人公,那个具有时尚名字的杜拉拉,因她身在世界500强之外企职场,执着上进踏实勤奋,用一般人难有的勤奋,再加上不断学习聪明的大脑,为她自己加薪晋级换来了机会,最终成长为这个大公司的hr经理,并为自己赢来了理想中的爱情。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败平庸者多。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实、自在、潇洒,失败平庸者过得空虚、艰难、猥琐。人活着就像航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目标在哪里都不知道,那么任何风向对他来说都是不顺的”。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人们,每个人都会怀揣各种各样的梦想,然而当你真正步入一个公司,处于一个职位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其实现实与自己所想象的情况是不同的,这样有些人非要逆流而上,而有些人则会顺流而下,然而时间和实践证明往往后者会走的更远、更好、更顺利,而前者多会在抱怨中生活。因此,当你发现自己不适应当前环境的时候,我觉得其实改变自己比起改变环境更容易一些,也更实用和实际一些。这样在工作中不论环境如何改变,你都可以应对自如,因为你本身就在改变。而另一方面,对于工作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你的身边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应具备的就是“思考”。其实在工作中会思考的人要比只会努力的人更轻松、更有效率、更有前途。
做为一名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我们也很快将要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想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我认为向杜拉拉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她的善于改变勤于思考。
生活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你若青涩,便还能成长;你若熟透,便将腐烂。只要你还肯学,就能不断成长。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7
时光荏苒,转眼间,20__年已经是我从事教师行业的第三个年头,身为一名青年教师,满腔的热情毫无疑问是有的。然而,在这种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发现自己的认知,自己的角色定位似乎有些模糊。对于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如何处理与其他同事的关系,如何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课堂上的一些问题,如何更加有效率地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自己不知如何着手。
前段时间,学校发给每位青年教师一本由王晓春主编的《给青年教师的100条建议》。当然,它不仅仅一本书,它充分地寄托着学校对每位青年教师的殷切期望,提醒着身为青年教师的我们要有不断学习的态度。细细地去品读这本书,发现这本书正好主要谈了教师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超越、思维方式、教育、教学等几方面。对于我来说,实用性、实践性都很大。
王老师在书中建议所有青年教师都成为“学习型”的教师,做一个思想者,建议我们用一只眼睛盯着学生,用另一只眼睛来盯着自己,观察和分析自己。身为教师,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王老师提到“自我心理暗示”要正确:
1.学的意识强于教的意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终究是学生,对谁都是学生,他的学习是全方位的和不间断的;
2.交流意识要强于传达意识,与学生一样,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习者,教师的任务已经从知识的单项传递,逐步向师生交流的方向转化。学生要逐渐成为主体,教师也要正确地确立自己对知识的主导地位,不能放弃自己担负的指导者、启发者和管理者的任务,做一个“主导型学习者”;
3.帮的意识强于管的意识,帮以被帮助者为主体,我要帮助你,大主意你得拿,事情你得干;
4.长远意识强于短期意识,切勿只顾眼前的分数,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去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王老师在自我认识与自我超越这一面,不断地提到教师一定要避免去做“脑力劳动者中的体力劳动者”,而要去做“真正的脑力劳动者”,青年教师要更多地凭智慧,从“老黄牛”变成“智多星”,成为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反思我的工作,确实不像脑力劳动者,更像体力劳动者——很多时候,我不会去问为什么,只管着怎么去做。遇到问题,我不去探究发生的根源,而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到立竿见影的方法。
王老师在思维方式这方面则是去不断地提倡青年教师多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遇到一个问题要学会横向思考,纵向思考,发散思考和类比思考,要学会用好奇、探究的态度思考问题,用好奇心抵抗愤怒,用好奇心抵抗焦虑,用好奇心抵抗沮丧。与此同时,王老师强调在人生活在科技产品中,不要被网络“网”住,少上网,多读书,多动脑勤思考,少说话多做事。
其次,在教育教学方面,王老师提到的“教育是慢功”,我深有同感。在刚刚开始教学时,有时候觉得自己讲过了,学生应该马上就会的,总是希望教育能立竿见影,其实这种做法不但违背了教育本质规律,还让自己产生了挫败感。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教育没有神话,教育是老老实实的、耐心细致的,急功近利只会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在教学上,王老师提出要处理好管理与教学的关系。管理与教学,它们既相互支持,又可能相互干扰。好的管理能给教学创造良好环境,良好的教学也能促进管理。在课堂上,一般说来,教学是第一位的,管理要为教学服务,须知学生到学校主要是求学来了,不是表演纪律来了。他还向青年教师提出了问题——“离开教参,你能备课吗?”教师搞公开课,只有拿教材上没有、教参上也没有、网上也查不到资料的课文让教师当场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才能看出其真水平。这个问题也给我们青年教师提出了高要求,要求必须磨练好内功,不断地去挖掘自己的内部潜力,为我今后的备课提出了努力的目标。
读完此书,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身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一定要去找准自己的定位,多读书,多思考,多研究,多反思,去无止境地提升自身的学养和精神境界。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8
《蓝色通天塔》中最引我瞩目的或许是结尾的那场恐龙大战了,在这样一个领地意识极强但不会使用工具的恐龙国度,面对一群手持武器杀气腾腾的恐龙无疑送死,但这场战争却因一个谎言而扭转乾坤,可见在战争这盘生死棋中谎言的重要性。
这个谎言实质上是一个战略性欺骗计划,当我看到这段时,不免有些兴奋,因为现代化的战争模式已经很难再看到这种军事性战略欺骗了。像美国对伊拉克、阿富汗所发动的战争,都是以优势兵力,精良装备来恃强凌弱,这样的战争是毫无悬念的。假如把这比喻成一场足球赛,那就像一流球队打三流球队,结果不言而喻。如果如此战争,历史早就不是如今的模样了。
人类最后一次成功的战略欺骗恐怕得追溯到二战了。盟军当时破译了德军的恩尼格玛(Enigma)密码,得知了德军的机密,于是酿下一个惊天大骗局:法国诺曼底登陆。为了保证登陆成功,盟军在登陆前故意泄露出要在加莱登陆的假情报;苏联方面又佯攻挪威、瑞典,使德军急调法国的四个师去抵抗;盟军又在加莱附近建造大量逼真的假坦克、假飞机;甚至抛下两具携带诺曼底登陆真实文件的上校尸体,德军却认为盟军又在玩西西里登陆的把戏,从而更确定了盟军从加莱登陆……这一切的一切骗得德国兵力分散,六神无主,虽然风险极大,但好在德军这条大鱼在如此扑朔迷离的骗局下,上钩了。于是,盟军用此欺骗在欧洲开辟了新战场,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
说起二战时的战略欺骗,不得不说偷袭珍珠港。日军在此之前,为了麻痹美军,先派高官前往美国,假意同美国和好,美国上下一片欢腾。谁知这时,大批日舰已经出动,美国政府却毫无察觉。直到那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美国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被密密麻麻的日本飞机覆盖,俯冲,投弹,俯冲,投弹……肆无忌惮地狂轰滥炸,重创美国海军,使美国海上力量一时陷入窘境。可以说,提出此计划的日本指挥官,不仅要有过人的胆量,更要有气吞宇宙的卓识谋略。这次宏伟的欺骗偷袭让日本可谓收获颇丰,在逼迫美国参战的同时,又在太平洋海战初期一直占据着主动权。
由这些战例再回到本质上来——战争——战争是什么?克劳塞维茨在他的《战争论》一书中写道,“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谋求利益的继续”。他是一个国家外交上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一旦打起仗来,单靠蛮干是不行的。于是战略就应运而生了,战略欺骗也成为了以弱胜强的关键因素。夜袭,火烧,迂回,包抄,诱敌……都是不按常规出牌,出其不意而击之,用欺骗性战略使敌人猝不及防,从而一招致胜。战争是残酷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任何“人文主义”、“仁义之道”带到战争中来,结果必是灾难性的。既然政治家选择了此路,就要以胜为目的,坚定不移,甚至用欺骗性战略“不择手段”地走下去,之后再施“仁政”。
既然欺骗不可避免,与其躲闪,不如直面。不能在高科技时代就丧失了欺骗的战略意识。当然,地球上的人类是一家人,人们不喜欢战火纷飞,那就应该联起手来,在或许真的面对恐龙世界中一样远强于我们的时候,就一起用“欺骗”的智慧抵御外敌,共建和平。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战争中真理是如此宝贵,我们要用谎言来保卫”,是啊,战争无情,欺骗无情,但人心有情,足矣。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29
最近比价流行的24小时,就是剧情紧凑著称。但雷雨可以说是剧情更加紧凑,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在阅读时有一种很大的窒息感,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紧凑的发生,同时又是那么自然。
最最难能可贵的是,其最大的优点还不在于其作为戏剧的冲突感,而是把人性中一个很大问题暴露出来了,也许古人就已经说过了,那就是:叶公好龙!
我们很多时候是十分愿意去回忆过去的美好,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甚至一直在幻想这种美好的重现。可是,现实中的尔虞我诈造成了我们再也不能沉迷于其中。只有孩子,才能那么毫无顾忌的表达自己的喜好和想法。而成人的我们,自以为已经不再生活在童话世界的我们,当天上掉下一个天大的馅饼时,第一反应只能是可悲问:你是谁?你来这里干什么?
真的很可悲的,其实生活就是在一些列循规蹈矩中出现这种意外,从而造成无限的乐趣,可是我们为了避免平时的被骗,我们将永远失去这份童真。那些平时从来没有被骗的人,也许你已经成功地适应了这个社会,但是,你并不会,也不能体会到人间最最快乐的东西:惊喜!甚至,你也可能铸成那样的悲剧!
暑假读书感悟心得 篇30
同《傲慢与偏见》一样,简奥斯丁以一贯的风格,用细腻纯熟的描述在两位女主人曲折的感情经历中表现出“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突。
玛丽安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她聪慧善感,在情感方面正像书里讲的“悲痛也罢,高兴也罢,都没有个节制”;而他的姐姐埃莉诺则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她的“克制”也正是我所最为赞赏的。而这一切也决定了她们应对感情时的态度。
埃莉诺从来都是头脑冷静且温柔的,当她们因无法忍受嫂子对于她们母女四人的奚落以及寄人篱下的痛苦,无奈搬到远离故乡的巴顿乡舍时。埃莉诺非但从未流露过一丝一毫与恋人爱德华离别的痛楚,还试图用她的细心与温柔抚平着家人的痛苦。甚至之后,当她从露西那里得知她与爱德华已私下订婚的消息时,她所做的却是强忍泪水,细心照料安慰同样遭受着失恋折磨的玛丽安。但她的那内心深处热烈的情感也因她的理智,常常无法得到宣泄,从而使她不得不一人独自承受着痛苦。也所以使她身上那无私的善解人意的完美品质更加令人钦佩。
相对于姐姐的玛丽安,她那常常会失控的崇尚完美浪漫感情却亦脆弱的心灵,却使她散发出一种别样的迷人魅力。她对于嫂子一家的毫无掩饰的反感;对于布兰登上校的敬重却不失距离;对威洛比无比热烈的爱恋;以及在得知姐姐在失恋时所为她作出巨大牺牲的愧疚……都生动诠释着她的率性与善良,让人不禁爱怜。
但同时不幸的是,玛丽安对威洛比盲目的爱,使她在应对他的背叛时,几欲崩溃,甚至病危。情感与理智的冲突在此凸显出来,有时我想,如果当初她对于威洛比的感情没有那么盲目而多几分理智,也许此时的她就不用那么痛苦,也许她就能坦然应对这一切。可是,也许不会。当一向克制着自我情感的埃莉诺听到自我深爱的爱德华没有结婚,竟然也失去了自我一贯的从容理智,哭着跑出房间时,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感情面前,情感永远是超越理智的。即使成熟如布兰登上校,在二十年后看到“与自我初恋情人容貌和性情都很相似”的玛丽安时,任会有无法掩饰的挂念担心与爱慕。
与所有简奥斯汀的小说一样,这位有着无比细腻情感的女作家还是给予了它一个完美的结局,也许在她心中,如她的小说一样,对感情始终怀抱着期望,憧憬着完美。
此外书中优美的描述也为小说增色不少,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英国乡绅的悠闲的生活和乡村美丽的田园风光。为小说铺置了闲适、恬静的故事背景。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述恰到好处,个性鲜明。
掩卷而思,理智与情感这两个词,一向就如小说中一样,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左右着我们,稍有偏差就会可能使我们痛苦、迷茫。但生活不是小说,上帝不会总仁慈地带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局。我们仅有走在这窄小的独木桥上,摇摇晃晃,不让自我受伤,想让自我和埃莉诺一样用理智控制着自我的情感。可是,有时想,像玛丽安又何妨呢?大胆的付出真心的不顾一切的去爱人,也许会受伤,但施比受有福,当某天回首往事时,我们还能够欣慰的告诉自我我们以往如此热烈的爱过。相比另一些自私虚伪的威洛比日后的懊恼愧疚,如此的坦荡不是幸福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