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读后感精彩4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这次为您整理了等待戈多读后感精彩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1
开篇,欲自作一诗,记昨夜五更为破天之雷惊醒:
夜欲听银针落叶伴雷
雀不避阴风扫砾打羽
五更巨响坐起惊窗前
有谁微醺抱琴奏几曲!
敢于于蔽眼之雨,骇人之雷前饮酒弄弦者,当今能有何人?吾安卧榻上,听雨声敲打万物,待惊雷划破夜空,庆幸未处室外,不知眼前是真是幻。待再睡去,乍醒已过清晨,雷雨已过,无何异相。时间又逝如川。
感叹于古人的感叹,情绪上来,花可溅泪,鸟可惊心;又感于今人呻吟,怒上心头,语无伦次,不知所云。称为荒诞的事情,在一个价值观四分五裂的社会现实下,永远都能找到合理存在的解释,它能代表一种价值取向,即是是看起来胡言乱语的东西。《等待戈多》剧本所处的社会背景,乃是一代青壮年人完全看不见未来的的时候,一是二战后,而是冷战始,生灵涂炭,百废待兴,可是没有人能够带着战争的创伤上路,而眼前又是规模更大,威胁全球的核战争的阴影,人们更是如惊弓之鸟,弯弓轻弹,即可弑之。可是,心中犹存之信念,乃是过上如战前安宁殷实的生活,如此希望,尽管渺茫,即是是惊弓之鸟,也有能到达南方的信念,戈多便承担了心灵崩溃的一代人所期望的生活的施舍者。在剧中,二人提到戈多的生活状况,乃是有安静的家、众多朋友,还有通讯员以及银行存折的人。如今看来,者并不是什么有能力施舍两个穷光蛋的大富大贵的慈善家,可是当时混乱之下,能吃上胡萝卜已何尝不是一个人的奢侈?
当今中国,较之百年之前,换了德先生的外衣,换了马先生腔调,可是内心却依旧如荆棘乱麻,一边祖宗家法切不可全抛,一边诸国理念不可不学。洋洋开埠一百六十五年,瓜分一百五十一年,抗战一百零一年,旧势力买办统治三十八年,新势力独裁六十四年,左倾激进二十七年,再次开埠仅仅三十四年不足,有洋洋一百三十一年,废于惶惑,废于无知,荒诞程度,不亚于《秃头女歌手》,千千万万一样的脸,洋溢着麻木无知,今开埠三十四年,吾等等待之戈多,依旧明天才来,国人所能认识,所能自觉者,皆被视为异类,而世上说话者众多,致今麻木国人竟不知是非,而愈加惶惑,有人生怕独裁之溃痛,欲投奔亚当斯密和凯恩斯,有人惊于国之不及炎黄、文景、开元、康乾之治,不望光复祖宗体制,亦欲光复祖宗伦理。加之全球化之加剧,竞争于内外皆愈感压力,国人真如热锅上的蚂蚁,木而不知是非,慌而不明理想。只欲夺得立锥之地,便能安乐此生。中国之超稳定,来于民世世代代之超麻木,超满足,对父亲一般的领袖超信赖,若能放眼四方,先开自己之天眼,对生活以及精神之追求便远不及如今一般。如今吾等,衣衫褴褛,内心一贫如洗,一颗枯树,一片荒野。胸中无物,眼前便一片乱物,等待戈多到来之日,可人人毋须工作依旧可有大量生产,能接受教育便可达到至仁,波桌今日又牵着猪一般的幸运儿发表讲话:“戈多明日定来!”
从《等待戈多》,我可清晰读出,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岗麻木浑噩的内心的更深处,是对于新生活之期待,对于新理念之向往,对于素未谋面之戈多的崇拜,对于新事物可救之于水深火热的憧憬。以至于甘于挥霍时光于一个毫无意义的地方,甘于抛弃人的权利——甚至是死的权利——以与等待毫无关联的行为来避免孤独。此正是全剧荒诞之所在,毫无意义之场景对话,竟惊人地衬托出等待之苦,而等待之于,爱、弗二人,却是如此虚无飘渺,似有似无,二人为了等待,甘愿抛弃了人格和权利,爱问弗,我们的立场呢?弗答我们趴在地上,爱惊悉于他们脸权利都没有了。对于戈多的希望和绝望,反反复复得折磨着两个流浪汉脆弱的心灵。他们欲离又留,争论昨夜的梦,不停吃萝卜,讨论夜还会不会降临,他们想死,然后连死都没死成,连死的权利都不在自己的手里了。观众于台下,一边欣赏荒诞无厘之快,一边又揪心于戈多何时出现之疑,最后又悬于结尾戈多依旧不来之憾,感于今世之乱。不难解首映即连播三百场。
中国如今,改祖宗陋习不力,名为民治,却常有领袖及其党派自我膨胀,下亦有乡绅县令欺民霸市;学西洋新学不精,名为开放,却常有惧民质问而封闭言论,下亦有公司企业垄断市场。今之价值观之乱象,毋须赘言,信息爆炸之时代,民竟无自身是非大局观,因改革前笃信于党派信条,改革后失言于意识碰撞,于是于今日社会,老一辈意识依旧略带保守,新一代茫然不知所为,岂不如狄狄戈戈,恐惧于流浪生活之颠沛流离,挥霍时间于漫无意义之等待戈多。戈多不来,自有作者之理,若戈多来矣,岂不施舍此二流浪汉,纵乱世糜人于价值崩塌?
中国人不改奴性,荒诞闹剧何除于今世?奴性一词,在《等待戈多》中,恰巧就是弗拉基米尔提醒爱斯特拉岗的“我们没有权利”,夏商周时期,人为真奴隶,秦汉以后,农为奴隶,开埠之后,市民为奴隶,从来都无平民百姓自觉为自身人权进行思考之传统,我等何时需要行使权利,我等何时需要公平财富,我等何时需要推倒政府?金字塔尖的知识分子,看见社会弊病,用力呻吟两声,却遭十四亿麻木哼唧湮没,只因信波卓声称,戈多明日来,而戈多正好就是有房子、友人、通讯员、存款的理想状态。引用成都地铁建设的一句口号:今日的麻烦是为了明日的方便。殊不知,此处修好,下处又要开挖,依旧为了明知之方便,明日何其多!
若民有觉悟,必不会似如今遭遇难堪,首日爱斯特拉岗被人胖揍,睡在水沟,费力地脱下肿了的脚上的鞋子,第二日二人来枯树下之时,枯树已有新叶,枯树一日,更甚三秋,二人却只知隔日而已,纵二人内心深处还有对美好之向往,二人的追求也就止于等待而已,此隐喻浑浑噩噩度日之人,今之中国,岂不多如此荒诞度日庸人也?错解孔孟中庸之道,用以周旋于势力之间,日有斗米斤酒即可,深觉安逸得于统治仁慈开明,今日有谁不是如此?壮年市民白领,日常讨论都于薪奉是否足以果腹、楼房是否足以安身,出行是否有车使唤,满足诸如,便安于生活,纵使依旧期盼戈多之更高理想,可是戈多若是明日再来,他亦可明日再等;于大学中,浑浑噩噩度日学生更甚,家父常诫于吾,今中国大学,犹如解放区,高中呕心沥血,而大学正好休息放纵,而古往今来,俞是学有所深,于是应加倍发奋。而今放眼望去,沉溺网游者、睡至晌午者、酗酒社交者比比皆是,而真勤于学业,渴于真理者往往形单影只,所讨论之事,莫过于可否顺利毕业,可否蒙混考试。吾羞愧,纵明知风气不该如此,但仍深陷其中!青年壮年皆如此浑噩,犹如狄狄戈戈惶惶而待,欲自觉者,不妥协于外部环境,就是毁于自感无趣,而匍匐于地,放弃自己的权利,转而相信戈多来拯救,如今中国,第三幕第四幕第五幕正在上映。民无觉悟,穿德先生外衣,操马先生腔调,依旧是为人胖揍,脱不下鞋子,吃着胡萝卜的流浪汉。
《等待戈多》之荒诞,也在于混乱凄惨的背景,在于虚无缥缈的未来,在于人物浑浑度日的荒谬无聊,以及如此凄凉之上的一丝希望;中国之荒诞,首先在于混乱无主的价值观,而引领价值观的人,正好是正在被怀疑的人,再者在于迟迟不觉的人民,当有自有时,却无法选择价值取向,甘愿抛弃权利,在一个混乱的背景下苟且,连死的权利都没有。
文革以后,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反思,带有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发自肺腑的反思和憧憬,而中国人奴隶一般的劣根性,自己把魔幻一般的朦胧未来,导演成了混乱浑噩的荒诞剧。
如今我等大学生,直面毕业升学、就业,但是五年内都将是就业困难,这又将造就多少狄狄和戈戈?又将催生对少对戈多的幻觉?更荒诞的是,如今这一代年轻人,从大学走出去的时候,竟很难带着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中国教育弊端显而易见之时,亦是国人之悲哀。大学生非不知时世艰难,而是回想岂自己沉沦的前几年,而对以后的生活毫无办法。
中国的改革源于国内的信任危机,而开放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大溃败,着三十年来,一面坚持着理念,一面向着生产力的需要妥协。者就是一出实实在在的荒诞剧。
贝克特如果不是为了艺术效果,是应为爱斯特拉岗和弗拉基米尔找个出路的,而悲观的艺术色彩后面,贝克特留于人们以更深之思考,何时才能等到戈多?抑或是,用另外的方法代替戈多可给予的施舍?贝克特觉得答案不在他,而在后人之生生不息中。国人只出路,亦不在任何人的指派或者规定中,而只能在每个人之双手中,此处双手,并非辛勤耕耘自己一亩三分地之双手,而是解开自己身上枷锁之双手,我等解放的不是集体之理念,而是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性格比改变这个世界难许多,唯有青年人独立于世,我中华才可独立于世,唯有为自己心中之狄狄戈戈找到不等待的理由,才有可能摆脱荒诞。这一切都需要人民之自觉,需要青年之奋斗!
吾阅此剧本数次有余,甚是厌恶、无聊,此剧给人以深深刺激,刺痛我代青年无知无为价值混乱之内心,而又提示我等抗争无力之憋屈。回头想来,贝克特正是此意,没有刺激性,不让观众审丑,怎能看得清自己。
只怀一国之志,于今世甚是狭隘,可国不强,不足以立于世,民不觉,不足以竞与他,中国需要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成长,而非在自我保护中悠然自得。望自觉可由下及上,改荒诞之中国。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2
一群人,或是同事,或是朋友,外出旅游。归途中,他们渐渐发觉队伍里头好像少了个人,有谁被落下了似的。然而这种怀疑是那般的模糊不清,一如那个所有人苦苦思索却全然无法忆起的失踪者的面目。他们不能对之加以肯定,更无力去否定,只是隐隐觉得他们中仿似有一个同伴神秘地消失了,由此而来的整体缺陷与古怪至极的不协调感激起了他们的恐慌和不安。而他们就此事的讨论越是深入,对这一怀疑的真实性越是无法把握。与此同时,愈发趋于细节化的追问甚而使得他们每个人都不再能够确定自身以及相关者的存在真实性。内心深处的恐慌和不安不断加剧,在到达临界点之前的那一刻,讨论嘎然而止。他们最终决然否定了失踪者的存在,继续他们的归程。
几年前,一次,朋友问我有没有什么好题材给他们剧团排戏。
《等待戈多》那样的行不行?我笑笑。
成。他是没意见的。
第二天,我就把上面那个故事写下来给了他,当然,篇幅比这长,加了角色进去,不过也仅包含故事的轮廓跟各角色设定而已。
朋友剧团的成员看了我的构想之后基本上认同了剧本的可行性,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将之扩展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当朋友把最终稿给我看的时候,我的感觉是极为古怪的:一个脱胎于自己但是经由他人之手完成的故事。是相当好的,他们写得。在文字的感觉上,我是断然达不到他们那样的水准。
再后来,却听说这出戏被取消了,在他们已排练得渐入佳境的情况下被取消了——为什么?我记得朋友事后曾将缘由告诉过我。他是说过的。我怎会忘了。恁是记不起了。——失望之余却也有几分的庆幸,心里一直有着恐惧感。怕他们的表演传达不出我所希望的意境,更怕观众的不认可。
其实,整个故事都是我的梦。那时候似乎正在看欧美的一些后现代派作品,结果居然做了那么个荒诞的梦。应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话。
是喜欢这个故事的。我认为它多多少少表达出了工业时代中的人类所处的某种困境。
等待戈多名著读后感 篇3
刚刚学习完《等待戈多》,这个剧幕里没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没有鲜明人物个性,有的只是空旷的舞台和两个满嘴疯言疯语的流浪汉,等待着一个永远也不会到来的戈多,一个虚无飘渺的期望。习惯了传统剧幕的我,《等待戈多》无疑打破了我长期以来对剧本的观念,让我感受了另一种剧幕形式的冲击。
初读《等待戈多》时,我脑袋中一片迷茫,完全不明白剧幕中的两个人到底在干什么,唯一明白的是他们在等一个叫“戈多”的人。他们的对话毫无逻辑,动作无聊,一向在重复着说着什么。偶尔冒出的至理名言,让人感到异常突兀。总之,这的确无法吸引我的阅读兴趣。
然而,当《等待戈多》被解释时,我开始明白它的主题和核心是等待期望,是一出表现人类永恒的在无望中寻找期望的现代杯具。“戈多”作为一个代名词,始终是一个朦胧虚无的幻影一个梦魇中的海市蜃楼。该剧深刻揭示了人类生活在荒诞世界中无所适从的尴尬处境,揭示了西方现代人痛苦、焦虑而又悲观、绝望的畸形心态,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期望是存在的,可是等待期望的实现是不可能的,等待就是意味着幻灭。
社会环境影响着人,人的个性也在必须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背景。人在备受压迫、悲恸和绝望时,总是会幻想一些永远都不能实现的梦想,渐渐的,人便深陷其中,老是在等待,对现实的一切都变得麻木。
以往看过鲁迅的一篇文章,叫《孔乙己》。文中的孔乙己在遭人唾骂、鄙视的时候,尽然全然不在意,甚至在被人打断手脚时,也都是一副不在乎的样貌,可见他早已把人的尊严“置之度外”了。这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封建制度的腐朽,使人们变得愚昧、无知。
是的,当我再次品读《等待戈多》时,我突然了解到了贝克特写着剧幕的理由,当一个社会黑暗压抑,人性的光辉不再显著,精神的状态自然会出现绪乱不稳,贝克特经过两个疯癫的流浪汉写出了那个时代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苦与心理的恐慌,难怪这部剧会在那个时代大受欢迎,这因为它表达了当时人民的心理,它才会备受追崇。人们在它的荒诞下,得到了释放。
看着《等待戈多》了解了它的故事背景让我想起了一部震撼了我的心的电影。《潘神的迷宫》一个黑色的童话,一个在二战时,发生在墨西哥的故事,纯真善良的小女孩与恶毒残忍的继父构成鲜明的比较,最终小女孩死在了继父的手上,在她的童话里重生。我永远无法忘记她最终一丝笑容,那时一种解脱,释怀的笑。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才会让一个仅有12岁的女孩压抑痛苦,我无法体会,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我很庆幸我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也很庆幸我有一个家。然而就算在这样一个社会,人们还是发生了变化。真诚相待换来尔疑我诈,很多人为了物质金钱,不惜出卖亲情,感情,友情,换取短暂的欢乐。多庆幸我没长大,能够与朋友呼吸蓝天下的空气,自由嬉戏,互相学习。此刻的我们是最真的。
同样,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无私地奉献着自我的生命,去帮忙一些他们从来都不认识的人,就像丛飞。他生前无私救助183个贫困儿童,用自我仅有的演出费资助了深圳、贵州、湖南、山东、云南、四川等地140多名家境困难的大中小学生及残疾人。在患病期间仍然不忘公益活动,在生前立下遗嘱捐献出自我的眼角膜,使三位失明人士重见光明。他还答应把自我挚爱的钢琴赠给莲花北村社区康复站的残疾人。这是一位大爱的英雄,他用自我最真诚的心把爱和这个贫乏的世界融在了一齐,把人性的光辉发挥到了最高点。他的精神就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虽然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常青树永远常青,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被忘记,相反的,只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不可被磨灭的。不知你是否记得初二学的《老王》(详细请见八年级—上册—第九课),里面讲述的是我和老王之间发生的一些令我终生难忘的事情,成为我挥之不去的记忆。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着一颗金子的心。老王是个老实人,不仅仅愿意为我们家顺带冰块,还只收一半的车费,他送的冰比前任的都大,但冰价相同。生活很拮据,却从来没在我面前抱怨,以至于之后病了,也没向我借什么,直到死去的前一天还不忘给我送来一大包鸡蛋和香油。而文章中的我,对老王也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街上的人都应为老王一只眼是田螺眼而不愿意做他的三轮车,而心地善良的我则经常光顾老王,老王生病的那段期间不能骑三轮车,我反而还不敢坐三轮车,就得别人骑得不安全。之后老王去世了,因为没能见他一面而为此感到十分懊悔。我与老王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却为此互相关心,他们的感情就像父女之间那样的真挚,那样的阔达,彼此的对彼此的关爱完全出于对对方的信任。
我们都处在一片蓝天之下,人性是社会的期望,是人与人之间所构筑的桥梁每一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的一举一动均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里面的人永远都充满着欢乐和爱,相反的,那就是黑暗痛苦的地狱。人性的难得可贵的,每当我们看到丛飞这样伟大博爱崇高的精神时,想到的不只是对他产生敬佩之情,更多的会鼓舞自我去为这个世界服务,为这个世界创造更多的财富,让我们携手,发挥人性的光辉,更好地造福人类,为这个世界奏出一首美妙的乐曲。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4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思考自身与生活本身。
“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①,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只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这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是的,我想说《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质的困惑,因而它也越发能凸显出我们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仍然不愿意也不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有一些距离是本质上的距离,与时间与空间都无多大关联。
当下,人们已不再追问“等待”谁,为何而“等待”之类形而上的问题,但这一点都不影响“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个不会离开任何人的问题。因而,《等待戈多》在当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价值。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它,因为解读它的同时也是在解读我们的生活状态,这种解读在我看来依然十分的必须,因为它靠近一种本质。我甚至觉得,各家试图找出“戈多”的真实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诞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赞同许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并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工作,因为劳动本身是美的,是应当被尊重的。我这样说并不能完全支撑我的观点,如果说有一种“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是出离时间的,那么我却要在时间之内去解读它,去靠近它。我并未出离时间,这又让我觉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为荒诞派戏剧经典之作的厉害之处,它让我的解读也变得荒诞。它已经可以做到不在一个时空之纬度里讨论“等待”,比如说,相对贝克特写这部作品的时间和他当时所处的空间来说,我现在所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可以看作是另一个时间和另一个空间呢?我想是可以的。如此,贝克特不仅将他对“等待”的理解写进了《等待戈多》,而且也将它贯穿在了《等待戈多》的整个生命中去,这才是他真正厉害的地方。
至于上帝是死是活,至于“戈多”是否隐喻上帝,在我看来都只会阻碍我们靠近《等待戈多》,靠近贝克特,靠近“戈多”,也靠近“等待”。我始终觉得贝克特在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他将它荒诞化了,只是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为得就是让人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若非如此,我们所能感觉到的“等待”永远是疲软无力的,我们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远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更不可能引发我们去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就是这样,他好像走在一条在旁人看来很远的路上,可他自己却乐此不疲。因为在靠近本质的过程中是没有捷径可取的,也因为只有他感觉得到他在靠近一些本质的东西,这是旁人感觉不到的(旁人更重视的是道路的远近,但他更看重的是本质的东西)。
文将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读过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以及其中写到的那个永不停歇地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不来的戈多”和“永远推不到山顶的石头”,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动的时间和瞬息万变的空间,在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中,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上帝”(我所指的不是宗教中的上帝,这里的“上帝”代表一种至高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没有开始与终结的,是无限的。大概人们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久,因为这是一条极其古老的道路。
无望的是结果,希望的是过程,正如鲁迅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我们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无望与希望之间——继续等待,但我坚信这种等待可以不是消极的等待,这个等待的过程也可以无比丰富。在文章的结尾,我想说,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等待。我想这是《等待戈多》给我的最大启发,我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