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观后感【优秀9篇】》
电影《八佰》带着我们回忆那段刻骨铭心的苦难岁月,记录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价值观。致敬英雄,你们永垂青史!永生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美丽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电影《八佰》观后感【优秀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佰观后感 篇1
生命存在的价值在于活着!
激昂的抗战事迹让我在观看时无数次落泪,落泪的点在哪?是每个军人在为了维护团体的利益时不惜牺牲自身生命的代价去对抗死神的勇气。在身裹手榴弹跳向人造堡垒的那一刻悄然泪下。当然,聚集在四行仓库里的每个正规军每一个在进入那里时都已经抱着无生的心态去抗战的军人来说这都是以决然定下的想法,但在抉择生与死的瞬间最伟大的绝不是被子弹击中的战死而是主动选择战死的那一刻。
四行仓库的作战我想在我们抗战历史中的每一个角落都不止像一个四行仓库的悲壮而已,中国人在抗日作战上在每一个战线上都没有让小日本轻松过,但国军却用了百万军队最终以牺牲败逃为终是为了什么而失败?难道就单一的是因为蒋校长的攘内必先安外吗?其实在这一点上,胡适先生早已论定,中国在对日本侵华的战略上已经是处于无法抵抗的地步,你无法以一个农业国的资本和一个现代化国的资本去抗争,要想胜利只能以时间来取胜在片尾时刻一位党员调解员劝说将领的话虽有懦夫或无能者的身份出现,但其实说出了根本,人最大的价值在于活着,你只有活着才能真正的影响和改变现状!人终有一死但也要死有所值!我曾和朋友说过就算日本国在战争中最终战胜了中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日本小国最终会被我们泱泱大国的人口同质化,意思是假如小日本侵略成功占领了伟大的中国,但人口的劣势最终导向不是更多的日本人出现,而是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会慢慢的被中国文化所稀释并同化,最终导向也许会出现没有现在的日本。胡适先生当时的想法是我们不抵抗,因为我们无法抵抗,那我们就选择不抵抗,但在不抵抗的同时发展现代化科技,强大自身的之后,最终日本会不战而退,因为它不退就会被吞并或被同化。
当然这是是那一代伟大文人的理想性想法,在时间上我们不会允许这个想法出现在我们的头脑中的,卧榻之下,岂容他人能睡!此片中的的血性告诉我们,我们不需要那么长远的眼光,我就告诉你既然你侵略了我的国家,占领了我的家园,你让我无家可归,你就必须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必须是我以死相対,你可以践踏我的家园,但我必须也让你遍体鳞伤!
未来不期,过往不恋我是军人,为保卫国家而生,为维护安定而在,生在战争年,何思未来安,宁可粉身碎骨,也要誓死保卫家园!这就是我们国人的文化底蕴!
敬:战争时期为我们视死如归的所有将士们!
《八佰》观后感 篇2
看完《八佰》这部电影,战争的炮火、硝烟和血腥以及爱国战士们熊熊燃烧的爱国之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佰》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国民党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奉命坚守上海闸北,留守四行仓库。实际人数四百二十余人的队伍为壮声势而对外号称八百人,这便是片名《八佰》的来源。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八百壮士”孤军奋战,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获令撤往英租界的动人故事。
《八佰》中的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却一半天堂,一半地狱。当河的这边战争打响,血雨腥风之时,河的那边却还在打麻将,玩乐,连物资也不舍得捐赠。甚至还有人荒唐地寻问着:“有人买望远镜吗?可以把对面看得清楚一些。”由此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当时的中国人麻木不仁,软弱,没有一丝反抗意识,以至于令人心寒和后怕。这与如今校园欺凌,车祸等事故发生之时,不少人袖手旁观,凑热闹却不伸出援手有什么区别呢?
但幸运的是当时的中华民族最终还是清醒了起来,团结了起来,反抗了起来。从最初的漠不关心,到后来举起了枪向敌人射击,河两岸的人民终于联合了起来,一同守护祖国疆土,着实令人感动。如今的我们也应向前辈们学习,勇于出手,敢于帮助。
另一个让我感到震撼的场面是机枪连排队跳楼去炸厚钢板的场面。一个个的烈士报上名字和家乡,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以血肉之躯去博取一丝胜利的希望,怎不令人泪下呢?当好不容易炸开一个口的钢板阵正缓缓愈合之时,大家紧张着,盼望着,一名战士毅然站在楼边,随着一声带着浓浓陕西腔的“娘,孩儿不孝了!”后为国捐躯,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和信念啊!这段直接将整段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每一个烈士,不仅是国家的希望,更是家庭的支柱,一位位烈士身后,便是一个个家庭,向烈士致敬,向烈士家庭致敬。
影片结束,电影画面一幕幕闪过,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庆幸自己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庆幸自己被那么多人保护着。此时,我们正当少年,满怀希望,满腔热血,寄托着先祖们强国和平的希望,砥砺前行吧,纵使荆天棘地,也不负此行!
烈士已故,战魂不灭,各尽其责,共护和平。
电影《八佰》观后感400字 篇3
起初阶段看不出好坏,发展的中间部分还算可以,郑凯跳下去那一刻开始感动大家,实际故事衔接一般,最差的是结尾李晨他们重要演员,需要感人的地方一带而过,一点作用没起,等于是凭空消失,牺牲的过程是一点没描述,失败至极。其次既然都是死,为何是撤退死?为什么要撤退?别跟我讲道理,和故事完全矛盾。冲桥硬冲?我们的士兵都傻?还是导演傻?一点过桥的措施没有?这是打仗,不是开玩笑,一点严谨性都没有,烂片,烂片,还有这是军事机密,对面老百姓怎么知道我军撤退的?撤退不符合老百姓的思想发展方向,也是非常矛盾的。还有更糟糕的地方,过桥时候,敌人在哪里,我们那么多人,跑不过来那么短一段桥?敌人连个影子都没漏,还是晚上,枪法根本就
不和逻辑,也不是对面开枪,敌人也不是重兵防守,随便打就把我们打的全军覆没?能不能严肃点!所以综上所述,烂片无疑,可惜这一群好演员,没一个出彩的点,没表现出一个英雄人物,都是半吊子。至于是谁的问题,我不知道,广大人民不信我的话,自己去看看这部片子,失望,还是失望。
佰观后感 篇4
今天,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电影院,看了电影《八佰》。
这是一部抗日片,根据保护上海四行仓库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电影刚开始的时候介绍了上海四行仓库,由420位官兵来守护。
刚开始日本兵来攻打的时候,中国士兵用伏击战把日本兵给打了回去,把尸体扔到楼房外的水里。为了锻炼新兵,长官让几个新兵近距离将日本的俘虏给击毙,新兵们吓得都不敢拿枪,战争的残酷,鲜血使他们心里崩溃,但是没有办法避免。日本人的武器比中国先进得多,开着防弹车和一个大型机器拆掉三个窗户,企图强攻,然后呢,中国士兵无奈之下,背着炸药包,然后从楼上跳下去,每跳一个人,都会高喊着:“我叫xxx”,随之与装甲车同归于尽。看到这个场面,观众们无不流泪,我们的战士,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对抗日军的先进武器,把日本军打得魂飞魄散。记住吧,每一位英灵的名字,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他们,那一个个名字写进了历史,刻在我们心上。
为了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只有420人的第一营,号称“800”人,虽然失败了,但还是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吸引日军注意,掩护主力撤退的效果。升旗那个场面,同样让我们泪流满面,同时热血沸腾,在明知道升旗会引起日本人疯狂的报复和更激烈的攻击,为了唤醒每一个中国人,他们用血肉之躯,把旗子高高升起。一边流血奋战,一边却歌舞升平,当时的民众,还没有意识到战争的危险和民族的危机。
耳边至今还响起团长谢晋元说的话:“虽然我这场战斗注定是失败的,但是我要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全国四万万同胞的觉醒。”英国租界同意说让中国士兵从租界撤离,本来是中国自己的土地,却变成英租界,冒着枪林弹雨过了桥,却被迫被解除了武装,这是多么耻辱!后来,撤离了的士兵们大多结局悲惨。
在电影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湖北,小湖北还是个小孩,他很害怕战争,但是随着他在老兵的带领下,越来越不害怕了,奋勇杀敌,在战争中成长,在血的洗礼下勇敢。
看完这个电影后,我知道了,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无数的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中国,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努力向上,不能做平庸之辈,让中国强大,傲立于世界。
佰观后感 篇5
八月份,电影大作《八佰》即将上映的消息纷纷刷爆朋友圈,可以看出各位观众们还是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的。有人预测,《八佰》上映后,其票房很有可能会超过2017年的票房冠军《战狼2》。
《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电影《八佰》由管虎导演,是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影片,本应该于2019年7月5日全国上映,最后却搁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样都很清楚,《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而这起历史事件,便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便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并提出了三个月的计划。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而电影《八佰》,便讲述了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18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为掩护我军的行动,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军驻守四行仓库。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为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部队进驻后,谢晋元与一营长杨瑞符集合部队作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据守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一块国土,第一营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只孤军。他要求全体官兵,抱必死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
后来,谢晋元与全体官兵一起齐心协力,多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第一天战斗,我军共消灭敌兵80余名,伤敌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国人民的严厉惩罚,"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实,坚守四行仓库的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该营士兵陈德松在《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一文详细记述道:"以该团第一营为基干,组成加强营,仍用团番号。全团410人左右,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排。"为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谢晋元假告800人。这才有了"八百壮士"之说。
《八佰》观后感 篇6
最近上映的电影《八佰》票房已经突破20亿,点燃了刚刚重启的国内电影市场,同样也收获了许多好评。电影的上映也引发了网络上关于那段惨痛历史的热议,故事原型发生地上海四行仓库遗址纪念馆也随着电影的上映引来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
《八佰》是什么?
电影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开始,讲述在谢晋元团长的指挥下,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日军进攻达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迹,呈现出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和八百壮士的英勇形象。《八佰》是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是一条河间隔出天堂与地狱的战争史奇观;更是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英雄缩影。
电影里中国军人坚守仓库英勇抵抗与一河之隔的租界里的歌舞升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如此。1937年的大部分国人并没有觉醒,他们不认为这个国家的战争跟他们有任何关系。很多人认为保家卫国流血牺牲那是军人的事情,就算日本人已经轰炸了上海,摧毁了这个城市,也依旧炸不醒租界里的人们。在他们看来,日本人是不敢进入英国租界的,生意继续做,大戏继续听,日子一切如常。就连支援淞沪会战的地方保安团的民兵,都琢磨着赶紧溜号回家,好把家里的那几亩麦子给收了。
四行仓库保卫战让租界的国人看到了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舍生取义,仓库对岸的芸芸众生也最终完成了从麻木到奋起抗争的转变。
在收获好评的同时,电影《八佰》的热映也引来了网络上的不同看法,认为影片夸大了真实的战况,美化了国民革命军队,掩盖了主力军队溃败撤退的事实。这些批评大多是基于对抗战初期国民革命军抵抗不利的不满情绪。不过,也许对于这部电影大可不必如此苛刻,以电影的形式还原历史,本身就需要不少的艺术加工。更何况在《八佰》之前,许多人并不了解淞沪会战这段惨烈的历史,这部电影起码让人们知道了四行仓库,也知道了上海晋元中学是为了纪念哪位民族英雄。这难道不是《八佰》最大的意义么?
《八佰》观后感 篇7
影院上映了电影《八佰》,之前爸爸就告诉我这是一部抗日战争的爱国电影,所以一直很期待,今日我超额完成了爸爸给我布置的暑假作业,晚上爸爸奖励我到影院看电影,电影《八佰》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期间,谢晋元带领四百多名战士拼命阻击日军,为大部队的撤退赢得时间,谢晋元率部队孤军奋战在四行仓库和优势兵力的日军抗战长达四天四夜的真实历史,电影中当看到将士们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排队拿着成捆的手榴弹跳下楼和日军同归于尽,当一名女学生冒着枪林弹雨游过苏州河,把裹在身上的国旗献给守卫四行仓库的将士时,他们的大无畏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深深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和平幸福生活都是前辈用生命换来的,我要更加珍惜,好好学习,长大后也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佰》观后感 篇8
这周三,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八佰》。
《八佰》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史称800壮士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
有两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久久。
第一个画面就是日军疯狂的轰炸国旗,而我们的国民革命军,一个又一个的战士,不畏生死,前赴后继,去这面国旗,甚至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搭成了坚不可摧的国旗底座,让国旗牢牢的飘扬在四行仓库的。上方。第二个画面是国民革命军中的一名,他叫端午,他为了抵抗日军飞机的轰炸,为了避免越来越多的中国军人被日军的飞机杀死,他义无反顾地冲上去,拿起机枪,对着飞机进行扫射。
然而很不幸的是,虽然他把飞机打跑了,但是自己也中弹倒下,他这英勇的行为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看完《八佰》这个电影,我哭了很久,我在想,战争真的太可恶了。那么多多才多艺的中国人,中国的军人在战场上,一个又一个的倒下,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的人民一直在被日本人欺负,甚至20万的东北军都被几万的日本鬼子吓跑了。然而800这个电影中,所反映出来的中国军人,那种不畏强敌捍卫国土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当时的所有的中国人民,也深深的感染着我们这一代青。
我爱我的。我为我的祖国而自豪,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八佰》观后感心得体会600字 篇9
“中华不亡,中华民族不亡,中华民族万岁。”这个声音在我耳旁回荡,使我热血沸腾。你肯定非常好奇,我耳旁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事情是这样的,我今天和全班同学去看了一部抗战类的电影《八佰》。
电影开始,第88师524团第一营进入了四行仓库,在守卫的第一天里,日本用了挖掘机把墙凿开,随后接连着日本军人冲了进来,有的日本人顶着铁皮开始凿墙。有的中国军人直接往自己身上绑住了炸药,一个一个的跳下去引爆炸药。
第二天,有三个人想要通过下面的河水来逃跑,结果在拐弯处遇见了日本人派来偷袭的敢死队,三人立马潜下水,中途有一人要上去换水,但如果上去就一定会被发现,所以其他二人连忙拉住了他,过了一会儿,日本人走了,那个人也死了,两个人游了出去,有一个人立马喊:“小湖北日本人来偷袭了,日本人来偷袭了。”上面桥上要传去电话线,但日本有狙击手,有一个名叫刀子的人过去传,他先用帽子试探,狙击手果然开枪了,他趁着狙击手换弹的时间一路狂奔,但是却在肚子上种了一抢,他躲在掩体后面突然站起,用力一抛,电话线过去了,但狙击手却一抢命中了他的头部。
第三天,中国军人升旗,要让旗杆不倒,一个个中国人去扶着旗杆,日本人开着飞机扫射,有一个人用枪瞄准,“砰”一声,飞机被打跑了,因为挡风玻璃被射爆了,当这个人还沉浸在自己打破玻璃的喜悦中,而旁边的人却不淡定了,因为那个人看见射下飞机的人的肚子被射破了。
最后一天晚上,大部队撤退,在租借的桥上的门缝中伸出了无数双手来迎接军人们。
看了这部电影,我想到了林则徐的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想,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做个真正的男子汉,我会用我的整个生命去保卫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