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 > 新闻作文700字范文大全(优秀6篇)正文

《新闻作文700字范文大全(优秀6篇)》

时间: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新闻作文700字范文大全(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热点新闻作文 篇1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民生新闻 报纸 报道选题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09-01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动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传统电视机和传统媒体遭受严峻的挑战。传统报纸作为传统模式的媒体运营,在面对新媒体的严厉打击下,应该怎样寻找新的运营方法,是目前传统报纸所遭遇的最大的问题。

一、报道选题抓住百姓生计的重大问题

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心就是百姓,发展国家必须先从百姓做起。曾指出,抓住民生关系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百姓的利益着手,为百姓的发展着想。民生报纸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就是报道这些能够直接反映广大百姓心声的政策,紧紧围绕社会影响力大、具有社会意义的话题,以此来发挥这些报纸的可信度及优势。民生新闻都会把很多细碎的事件放在报纸上,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新闻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也不是很多的新闻都是繁琐、低俗、娱乐的花边新闻,但是现在很多的新闻都陷入了这种误区里面。将一些所谓的好看、有趣的新闻列入好新闻的名单,这也是民生新闻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减小的致命原因。这样的新闻既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也严重损坏了民生新闻的权威性。

在新媒体的运营下,人人都可以做新的者,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网络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也造成了网络传播的新闻层次参差不齐,而民生新闻报道肩负着传播正能量的使命,就是将关系到广大百姓的生计问题作为首选的话题报道出来,自觉履行新媒体的义务,提高媒体在广大百姓中的影响力。

二、民生新闻聚焦在民生热点上,讨论百姓关注的话题

现在热点新闻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生活的关注点,也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热点新闻会带着人们的真实情感、价值理念等等复杂的情感问题,这可以反映出当事人自己的情感问题。热点新闻也是现在百姓关注最多的,在现在这个多动荡的社会,各种问题、矛盾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特别涉及教育、就业、环保等等问题上,是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计问题,也是这个社会最关注的热点话题。

百姓关注的话题也是这个社会最敏感的话题,特别是有负面情绪的话题,在社会上的传播速度最快,也最容易影响广大百姓的心情。党和政府就应该处理好这种负面新闻的传播,及时制止不良消息在社会上的传播,制止不良风气的流行,纠正整个社会的风气。百姓可能在辨别是非真假时会受到多数的影响,没有自己的判断,从而导致舆论的不断扩大。所以,民生新闻就要以公正的态度去判断是非,正确引导百姓的思维,让百姓更加相信报纸。

三、民生新闻关注百姓待解决的问题

百姓有待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但是却又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民生问题的情况也是很复杂的,在民生新闻里是一个长期的热点新闻,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如果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随时爆发出来,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平,也可能引起社会暴乱,影响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目前,我国处于不断创新、改革的特殊阶段,正在进行不断的深化改革和调整利益,社会各界人士正在一步步去跟进,但是各种矛盾又不停地交错在一起,这也造就了热点难点交错纠缠的特殊问题。正确引导百姓走向正确的道路,积极化解社会之间的各种矛盾,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媒体的职责所在。特别是关系到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报纸和媒体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报纸媒体在这个特殊的转型期间,需要担负起主要承担人的重担,在面对选题和报道时,就要从深度、信度上入手,努力提高报纸的舆论价值。

当然,现在的民生问题错综复杂,不是一言两句就可以弄清楚、明白的,对于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都是需要详细地叙述出来的,让读者对于整个事件的发展进程详细了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能够在思想上统一。

四、把握民生的痛点,从百姓抱怨的问题上入手

痛点就是百姓最痛的问题,是百姓最抱怨的问题,也是最希望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关注民生的痛点就是把握民生痛点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利用痛点思维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报道。目前社会是民生痛点爆发的高频期。社会在进步,思想在不停地发生转变,对于百姓的痛点大致可以分为就业、社保、住房、教育这四个大的方面。党和国家应该高度重视,民生报纸应该抓住这四个痛点,提醒政府加强重视,尽快解决这四个问题对百姓的影响。

热点新闻作文 篇2

【关键词】作文备考 积累思想 情感 素材 技巧 语言

高三作文备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学会积累,积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素材,积累写作技巧、积累语言。

第一,积累思想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作文的“魂”在何处?在于“思想”。就基础教育阶段而言,高中生作文的特质,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想的特质;高中生作文的魅力,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辨的魅力。高中生作文应该给人一点“咬嚼”,一点“想头”。而优秀作文的这些“想头”,不是考场上考生的灵光一现,而应源于他们平时的思想积累。

如何积累思想呢?

1.评议身边事,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组织学生在每天的课前五分钟进行演讲,让学生评议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事,学生在演讲时,可以谈看法,表明自己的观点;可以提疑惑,引发大家的思考。这样一事一议,不在乎学生将问题谈得多深多透,关键是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本溯源的思考生活的习惯。在这样的交流中,人人都有表现欲,这不仅促使他们思考得深刻,还训练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2.评议热点时事,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可召集班里爱读书看报、关注时事的同学,组成一个信息小组,专门搜集热点新闻,并在每周召开一个热点新闻会;再请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这些现象的思考和认识。学生的生活面较窄,认识水平毕竟有限,这就促使他们去看报纸、看电视,寻求专家们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与思考,在这样长期与专家的“交流”中,学生们的视野宽了,思维被激活了,思想认识水平提高了。并且,还借此养成了读书看报、关注后续报道、收集热点新闻的好习惯。

3.思考文学经典,汲取精神养料。

文学缔造着我们的精神家园。经典的名篇中常蕴含着许多深邃的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思考、深挖掘,并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如读《烛之武退秦师》,学生能分析烛之武之所以能说服秦国从郑国退兵,是因为他能站在秦国的立场考虑问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从而认识到“双赢的理念”在现今生存哲学中是多么智慧的选择;读《项羽本纪》,学生能发现:起初,项羽无论在出身,还是在个人能力方面都明显地优于刘邦,而结果却是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从中他们认识到在一个人的成才道路上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阅读并思考经典,学生们能更明理,更智慧,更有思想。

第二,积累情感

记叙文是以情感人的,而学生在习作中的情感往往干瘪苍白。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情感。

积累情感可采取片段作文的形式,笔者常在开学之初布置这样两道作文题,“他(她、它)让我――”和“那一刻,我――”,要求学生任选其一在横线上填上表达内心感受的词语,并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描写下来,每周至少一篇,多了不限。这样的写作不在乎长短,关键要真实。这种作文形式就是帮助学生积累瞬间的情感体验,捕捉到情感迸发的细节并及时表达出来。前者主要是帮助学生积累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后者主要是帮助学生积累在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中的瞬间的情感体验和感悟思考。在这样的长期片段作文训练中,学生们的内心练得细腻敏感而且善感。再表情达意就得心应手了。

第三,积累素材

其实,素材的积累与思想、情感的积累是相辅相成的,思想、情感就是从生活素材中来的。因而,从日常生活中,从社会热点中,从阅读经典中,从片段作文中积累到了哪些思想、情感,也就相应地积累到了哪些写作素材。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通过相似、相反、相关的联想,扩大对素材的积累,并且对素材进行“类”的归纳整理,这样,学生写起某一类话题,手头就有了与之相关的一组材料。比如学习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们知道马克思年轻时立有大志:“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而选择职业。综观马克思的一生,他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理想。我们进而积累到思想:人只有有了大境界、大理想,才可能有大作为。那么通过相似联想,古今中外这样的人还有哪些呢?通过生生互动,学生们很快想到了下列的素材:秦朝时,刘邦偶遇秦始皇,脱口而出“大丈夫当如此也”,后来建立了大汉王朝;孙中山年轻时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布衣也可傲王侯!”而后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毛泽东曾发出过“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呼声……这些人都是因为有了大境界、大理想才有大作为的,有了这样的相似联想,再写立志成才类的文章,这些素材就可信手拈来了。

第四,积累写作技巧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技巧,积累技巧要分文体进行。尤其要积累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大文体的技巧。并且积累技巧要与阅读欣赏经典的例文相结合。就记叙文而言,如何选材,如何借细节传神,如何借各种描写写人,如何化虚为实,如何在抒情上化情为物,如何在情节上化平为奇……就议论文而言,如何提出观点,如何分解分论点,如何安排论证思路,如何选取论证方法,如何分析论据……教师可先分别准备好具备上述技巧的优秀例文,指导学生阅读赏析,反复体会;再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勤练笔,从而形成自己的技巧风格。

第五,积累语言

写作不仅要有好的构思立意,还要具备积极的语言意识,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一种机智,一种才华,一种素养,鲜活的语言需靠平时不断的积累和砥砺。

语言的积累离不开读、写的语言实践。

读,教师要督促学生多读经典,养成每天必读的习惯,并能在品读吟咏中积累生活气息浓的语言、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思想的语言。

写,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善写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在听说读过程中习得的新的语言应用到每天的日记或随笔中,这样的语言积累最实效。

让我们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吧,积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素材,积累技巧,积累语言。要做好这五方面的积累,我们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常阅读、勤搜集、善思考,孜孜以求地构建自己的思想、情感、素材、技巧、语言网络,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仓库。只有像蜜蜂采蜜那样,勤奋的采集,才能酿出鲜活而甜蜜的作文;只有像海洋般地广泛汇聚,方能永葆写作的源头活水。

热点新闻作文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增强;贴近性

在新形势下,电视媒体迅速发展,市场也逐步完善电视新闻媒体。电视新闻报道一直为观众提供实时新闻,成为观众了解国家及世界发展动态的窗口。电视新闻报道除了要向群众提供一些传递信息的功能外,还应该制作出贴近群众心理的新闻节目,吸引更多的群众观看,提高收视率,从而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这些弊端不利于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降了其市场竟争力,电视采编与群众心理偏离是电视新闻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使电视新闻报道贴近民众的生活,并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

(一)聚焦平民视角

普通老百姓是电视收视对象中的主要群体,民众都渴望获得需求、权益和价值的尊重与关注。因此,将新闻镜头重点聚焦在平民身上,节目才会令观众喜闻乐见。首先,在选题或策划上,应首要考虑平民新闻和话题。其次,在节目内容上,要重点关注民生问题,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作为报道的主要题材,体现出对普通民众生存状态的精神关照及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倡导人文精神,满足民众的人文关怀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主流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传播贡献力量。同时,平民视角也是新闻的源头活水,多到生活中去,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新闻线索。

(二)关注本地热点

地方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与央视、省级卫视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因此,地方性电视台的新闻应突出本地特点,关注本地热点事件和特色性新闻,通过与居民生活形成的强烈的紧密性博取收视率。在选择新闻热点时,要选择本地群众关注而又富有新意的热点。例如,本地即将或正在举办的一些旅游节、美食节等,帮助民众推荐游览路线、项目,寻找美食小店等,使民众在观看和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生活的惬意,从而培养起本地民众的收视习惯、兴趣。再如一些新电影的下档时间,商家各类打折活动的团购时间等,都会激发相应各类民众的收视热情,从而提升节目的忠诚度与美誉度。

(三)运用平民化语言

语言运用方面,应保证语言的生动性与活跃性。从新闻内容在语态表达方面,时政新闻记者需从平民化视角选取语言的应用,可使语言的表述更为亲切、准确、易懂,从百姓的角度对党与政府相关政策方针进行解读,同时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制作、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导语设置等方面都运用一些手段,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但这个过程要注意贴近群众实际,这样才能够引起普通群众的共鸣。以导语的设置为例,时政新闻工作者应注意在实际报道过程中选取吸引受众眼球的精彩画面,避免完全将画面依托于稿件内容进行,通过导语的合理设置引起观众注意。

(四)突出尝议新闻的亮点

时政新闻中亮点的突出是时政新闻吸引群众眼球的重要途径。时政新闻记者应注重从会议新闻中寻找更为新鲜的素材,从中寻找亮点所在。一般情况下,新闻会议中都会出现一些较为专业性的词语,这些词语的运用会使得呈现在百姓眼中的时政新闻更加枯燥与单调。因此,时政新闻记者可以在报道过程中运用较为鲜活的手段,通过新闻画面将会议中的内容具体反映出来,如表格、线条以及图示等,这些方法都可以让会议内容更为直观地展示在群众面前,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会议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例如,会议新闻中关于各行业的年终统计数据,若单纯依靠语言报道表述,很难为受众所理解,而利用图示或表格等方式对内容进行展示则更加生动与直观,便于普通观众理解。由近年来会议新闻改革的具体内容便可看出,电视时政新闻需要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在宣传党的方针路线的同时,更加贴近普通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正因如此,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向更应该从平民视角出发,挖掘新闻中的亮点,提升时政新闻对普通群众的吸引力。

(五)坚持创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使报道贴近群众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创新,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也一样,一个具备足够卖点的新闻必须拥有三大基本要素,即好看、重要、有用。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要想体现贴近群众,就必须通过创新新闻报道方式、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实现观念和服务的创新,从而使时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群众。例如,通过采取网络调查的途径广泛征集群众对时政新闻报道的真实看法,或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其他途径,真正做到好看,符合群众口味;时政新闻报道的热点从领导会议转向群众关心的热点事件、难点事件,真正做到重要;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语言形式,选用群众喜欢的语言风格,摒弃传统的官面文章,才能真正做到有用。同时,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要巧妙地、充分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体现贴近群众。例如,合理安排并运用同期声技术、拍摄镜头的方法、记者采访等,以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民生性,使其与群众更加贴近。当然,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者们还要注重强化时政新闻报道的原生态与个性化,突出其纪实性,牢牢把握时政新闻报道的现场感、震撼感,从新闻与群众的贴近性着手,立足细节,大力发掘新视角,通过活泼而生动的趣味性新闻报道来吸引群众。广播电视时政新闻采编人员也要努力贴近群众生活,深入群众中间去真实记录群众所需、所想、所求,着力研究群众的民生问题,搭建一个能真正反映群众问题的平台,促使时政新闻报道不断贴近群众。

二、结束语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贴近群众是其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需要广播电视台站在群众的角度进行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挖掘亮点、坚持创新,力争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依靠高质量的、贴近群众的时政新闻报道在广播电视新闻界立足,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主格。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转变[D].辽宁大学,2012.

关于新闻的作文 篇4

关键词 新闻学 学科属性 社会科学

刘锐,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讲师,博士后。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研究精品培育项目《“新闻经典”研究》最终成果的一部分(skj201004)。

时至今日,中国新闻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新闻无学”的争论也已告一段落,但与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法学等较为成熟的学科相比,诞生于20世纪的新闻学还尚显稚嫩,理论基础薄弱、研究层次不高等依然是不争的事实,许多新闻学的基础问题还未彻底厘清,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关于新闻学的学科归属问题,至今仍未达成一致的意见。新闻学到底属于“人文学科”还是“社会科学”?这一新闻学的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学科归属是关系到学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新闻学到底是向文史哲等人文学科靠拢,还是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逼近?这不但关系到新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实现,且会影响到新闻学能否在学科之林中与其他学科平等地展开交流对话。下面笔者将在论述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之争的基础上,通过辨析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重点阐释新闻学的学科属性问题。

一、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之争

客观地讲,20世纪的中国学术研究中,既有人文学科的研究,亦有社会学科的研究,但向来只有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的提法,而没有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科(尽管《辞海》上已单独作为一个条目而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的提法。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有学者提出区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要求。[1]因此,新闻学早期关于新闻学科归属的讨论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而主要讨论当今新闻学众学者在新闻学科归属问题上的争议。综观新闻学科属于人文学科还是社会学科这一问题,学界仍无一致的看法:

一类以李彬、李希光、屠忠俊、吴廷俊、徐培汀等为代表,认为新闻学科是人文学科。他们在分析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差异时指出,首先是二者的学科属性不同,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中的应用学科,而传播学是社会科学的行为学科。再次,二者研究的方法不同,新闻学属人文学科,人文学科讲究人文性,体现人对人的终极关怀,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定质的方法、思辨的方法;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方法、实证的方法。[2-5]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唐远清则根据李承贵提出的划分人文学科的4个主要依据,即人文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气质;直接与人的意义特别是精神价值相关;对人、社会、民族具有价值导向、精神塑造等功能;研究具有主体性、求异性、偶然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等特征,认为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6]

再一类以郑保卫、张昆、赵凯、丁法章、黄芝晓等为代表,认为新闻学是以新闻现象和新闻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7-9]除概念界定外,对新闻学为什么属于社会科学,其与人文学科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并无过多探讨。

还有一类以杨保军为代表,认为新闻学是一门以社会科学性质为主,同时兼有一定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新闻学是对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活动特征及其规律的探讨和揭示。按照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解与基本区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属于社会科学。但是,严肃一点讲,社会科学从严格意义上说要求研究者以价值中立或者价值无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结论,而新闻学还包含着人文的思想和论述、价值性的评价与判断。因而,就学科性质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新闻学是一门以社会科学性质为主,但同时兼有一定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10]

上述论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一个明显缺陷即大多并未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科学区分角度进行新闻学学科性质的界定,唐远清和杨保军虽然区分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不同特征,但失之系统、全面。

唐远清依据李承贵提出的划分人文学科的4个主要依据来定义新闻学科的学术归属,相应标准虽容易区分,具体到实践中则很难操作,究竟何谓突出的“人文”气质?

么学科的研究才算与人的意义特别是精神价值直接相关等等,并无明确的具体的规定。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单列一节论述新闻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坚持认为新闻学是人文学科,但在前文中却把新闻学界定为“新闻学是一门研究大众传媒业的独立的社会科学” (博士论文阅评人雷跃捷也指出了这一点),这就出现了前后矛盾、顾此失彼的现象。

而杨保军在谈到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别时,仅谈到了研究对象和研究判断类型的不同,判断标准有失片面。另外,在认定新闻学兼有人文学科属性时,仅仅从目前新闻学研究现状出发,认为相关的理论著述在事实判断之后,总要加上一个价值判断的尾巴,认为新闻学科兼具人文学科属性的理解也存在偏差。因为现有著述存在的问题与该学科属性并不等同。

二、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区别

这里,笔者从区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不同特性出发,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判别标准归结为4点,以明确新闻学科的学科归属问题。

1. 研究对象和价值

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是人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下来的文化。人文学科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的技术,而在于为人类提供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依归。而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它侧重于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变革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识,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即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的主观世界和人类的精神文化,社会科学关注的则是客观的人类社会,它是外在于具体个人的。

2. 研究方法

人文学科具有体验性、阐释性、评价性的特点,强调研究者的个体性和独创性,它的知识并不像科学知识那样呈前后递进式发展,而是散点、跳跃式的、或不断阐释性的。一些古典著作中提出的命题可以被后人不断地理解和阐发。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分析、归纳、证实等特点,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是前后递进式的,前人提出的某些命题可以被证伪或替代。

当然,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虽越来越多地借鉴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法,但社会科学并不排斥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既应该采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实证方法来研究认识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的制度、关系、结构和功能,又需要采用人文科学的精神与情感体验方法来把握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因为社会具有物质客观属性与精神观念属性两重性质。

3. 成果形式

人文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与创造,主要表现为精神的收获和思想的创造;而这些收获与创造,主要以人文著述的形式保存下来。社会科学探索与创造的成果,除以社会科学著述的形式保存下来外,还集中表现为决策的制订、规划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甚至表现为规模宏大、长期持续的社会运动。而人文科学探索与创造的成果,则很少以文本之外的形式加以保存。

4. 研究效用

人文学科是基础性学科,而社会科学是应用性学科,所以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往往不具有实际运用的价值,而社会科学的成果则往往具有实际运用的价值。当然,这并不是说人文学科没有用,只有社会科学才有用,而是说人文科学是一种无形之用,而社会科学则是一种有形之用。社会科学更能直接指向人的现实生活,对人的现实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新闻学的学科属性辨析

依据以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划分标准,笔者认为,新闻学总体属于社会科学。理由如下:

1. 从研究对象来看,虽然目前新闻学术界并没有取得共识,但根据不同学者对新闻学研究对象的论述,较为常用的关键词是:新闻事业、新闻工作、新闻活动、新闻、新闻传播活动、新闻现象、新闻与社会关系等。有学者依据56位新闻学者对新闻学研究对象的论述,筛选出中心词的出现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新闻事业(27次)、新闻(传播)活动(24次)、新闻现象(18次)、新闻工作(14次)、新闻(12次)、报纸(10次)、新闻事业与社会关系(6次)。[11]可见这些关键词都与社会活动、现象、组织、运作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更有不少学者如徐宝璜、黄天鹏、李公凡等认为,新闻学的间接对象就是全社会。[12]且自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甘惜分的《新闻理论基础》开始,对新闻学研究对象界定的中心词都由比较具象的“报纸”转换为比较抽象的“规律”——学者们几乎

都使用了“规律”一词,尽管在与其他中心词的搭配上,有“新闻事业规律”“新闻活动规律”“新闻工作规律”“新闻传播规律”等的不同。[13]这符合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变革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识的观点,而非人文科学研究对象范畴。

2. 从研究方法来看,新闻学强调研究“新闻事业规律”“新闻活动规律”“新闻工作规律”“新闻传播规律”等,既然研究对象的中心词是“规律”,那么,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虽然新闻学的研究方法目前仍以定性研究为主,但定性研究并不代表就是主观性研究,定量研究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客观研究,定性与定量只是研究方法的区别,而主观和客观则是研究对象与客观事物的符合、相去程度。“科学是理性的产物,使用事实、规律、原因等概念,并通过客观语言沟通信息。”[14]与此不同,“人文学科是想象的产物,使用现象与实在、命运与自由意志等概念,并用感情性和目的性的语言表达。”[15]从这一点看,新闻学无疑也归属于社会学科,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反映新闻现实,符合新闻实践的要求和发展规律,有效地指导新闻实践,而非自由想象,闭门造车。

3. 从成果形式来看,新闻学探索与创造的成果,除了以著述的形式保存下来外,还集中表现为新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新闻管理决策的制定,甚至还表现为规模宏大、长期持续的社会运动(譬如公共新闻学)。从新闻学界尤为强调新闻学研究成果要对新闻实践有指导意义即可见一斑。

4. 从研究效用来看,新闻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新闻业务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价值,能够对新闻实践产生直接作用和影响,即使是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研究,也强调要对新闻实践有所启迪和教益。尽管目前学界的研究和业界现实尚有一定隔膜,但已有一批研究成果得到业界和政界认可。从长远来看,新闻学将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实践,对新闻传播实践产生更大的影响。

从以上4点可以看出,新闻学理当归属社会科学。然而,事实上,我们很难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画出泾渭分明的界线,正如著名学者让·皮亚杰所说:“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做出任何本质的区别,因为显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过程。反过来说,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会性的,只有当人们能够在人的身上分辨出哪些是属于他生活的特定社会的东西,哪些是构成普遍人性的东西时,这种区分才有意义。”[16]新闻学虽然属于社会科学,但新闻学也具有较为浓郁的人文色彩,从学科性质而言,新闻学是具有人文底蕴的社会科学。表现在:

第一,从研究对象和价值来说,新闻学既是事学,是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变革的普遍规律的研究,又是人学,除研究新闻媒体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对于社会所起的作用及其运作之外,还需关注在媒体运行过程中传者和受众各自的精神状态、价值情感等。新闻传播事关每一位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新闻学研究决不能因事废人,放弃新闻传播学的人文属性。因为“新闻传播活动根本上是人的交流活动,尽管这种活动在现代以来越来越需要利用机器和制度等途径进行,但它毕竟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从没有离开‘人’的新闻传播”。[17]“新闻学的终极关怀或指向是为人的,新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更加趋近人所能拥有的自由、美好而不悖乎人性的生存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18]从这一点上来说,新闻学科注定将难以回避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在新闻学科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价值判断是每一个新闻学研究者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新闻学需要事实判断,也需要价值判断。

第二,新闻学的文本之学特征较其他社会科学更重。尽管学界对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否为新闻文本仍存争议,与“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新闻现象”“新闻工作”等这些关键词相比较,将“新闻”文本作为新闻学研究对象的呼声相对弱小一些,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是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新闻现象、新闻工作,其成效好坏最终都将反映到新闻文本上。可以说,新闻文本是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新闻现象、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环节,无新闻文本则无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新闻现象、新闻工作。新闻学的研究起步于新闻文本,最终无论是作用于新

闻实践,还是作用于新闻管理政策,也将落脚在新闻文本上。新闻学研究是围绕着文本这一中心运行的,这是新闻学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不同之处,他们的研究未必起步于文本,也未必最终作用于文本,从这点看,新闻学也具有较为鲜明的人文色彩。

因此,新闻学的学科性质为具有强烈人文底蕴的社会科学。新闻学不单单是人事之学,也是文本之学。

结 语

新闻学具有较多的人文色彩,但新闻学并非人文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一样仍属社会科学。一些学者在辨析新闻学和传播学时过分突出了两者之异,以至两个协同发展的社会科学之“小异”,被说成是人文和社会学科之大别。目前,新闻学和传播学都还尚未达到成熟之境,过分强调其区别,不利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和两个学科的协同共进。两个学科之间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双剑合璧,才能全面提高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科地位,也才能在学科丛林中占据与其他学科平等对话之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李承贵。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方法问题[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 李彬。 媒介话语 新闻与传播论稿[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 李希光。 畸变的媒体[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屠忠俊,吴廷俊。 网络新闻传播导论[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 徐培汀。 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1949—2005)[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6] [11] [13] 唐远清。 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35,134.

[7] 郑保卫。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8] 张昆。 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 赵凯,丁法章,黄芝晓。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新闻学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 杨保军。 新闻活动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 李秀云。 中国新闻学术史[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4] [15]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6):761,760.

关于新闻的作文 篇5

[论文摘要]新闻的社会价值基础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的范畴。新闻价值的发现以社会文化环境为其本源。从历史的观点来讲,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状况不一样,人们的价值观亦不一样,新闻的社会价值基础就不一样。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新闻价值观不同。新闻社会价值观受到受众和传播者文化特质的影响。要使新闻传播真正造福于社会,就应实施合理的传播控制。

新闻价值的最终标准,应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这是新闻社会价值的核心。树立和谐的社会价值观,新闻要有助于社会成员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并公平的对待社会。

一、新闻价值发现与传播者的传统文化特质

从本质上讲,新闻是一种文化商品。但和一般商品不同的是,新闻负载着文化。中国文化是一种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是一种关于人的关系的文化。这种以人伦为本的文化传统必然影响新闻的价值取向。新闻无时无处不在关注人伦关系的因素,人伦因素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新闻的质量,制约着新闻运行的方向。新闻中的伦理等级元素和人际因素总是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了解这种性质,把握其中的规律,对于提高新闻价值,提升新闻层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新闻的低俗化、人情化在中国的市井受到欢迎。市民文化价值观既有现代有着商品经济带来的新的成分,也有着传统儒教、宗法的和现代社会各阶层文化冲突的混合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在加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的现代化政策之后,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市民素质迅速提高,市民文化价值观也在迅速蜕变,但市井间的文化形态并没有彻底改变。这是新闻“市民化”的社会温床。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是一种具独特形态的文化,中国的新闻传播在世界上也是一种独特形态的传播,只有把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新闻传播结合在一起进行审视和研究,才能研究出中国新闻传播的生态本相,才能探寻到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脉象,才能总结出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中国传播文化的这个特点,使我们能认清奋斗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但“以人为本”并不是“以人伦为本”,这是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传播的理念。“以人伦为本”强调等级,强调亲缘,强调关系,强调依附,而压制个人自由权利,贬抑个性,忽略人的尊严和价值,因而它是背离“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

二、新闻传播控制

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在新闻工作中不得带有偏见。偏见可能会使媒体赢得销路,但是媒体必须拒绝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差异来获得商业利益。在复杂的社会中,新闻传播者必须意识到有选择地进行报道以及报道中存在的针对一些群体的刻板偏见所带来的危险。将单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概括为一个群体的共性失之偏颇。公众有权获得无偏见的、准确的、公正的和平衡的信息。新闻工作者必须用无偏见的方式搜集和报道事实。新闻报道要客观,新闻工作者不得在报道中以个人偏见作判断。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职业准则。媒体对事实存在不平衡报道或偏见性报道并不是新闻工作者的个人问题,而是带有传媒倾向和利益动机。利益动机是导致新闻扭曲真相,常常成为“伤害性”新闻的原因。新闻工作者、媒介和社会总是处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之中。既有相互协调的一面,也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在现实中,新闻工作者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他们的工作经常会影响到利益集团的利益。一般来讲,新闻工作者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政府、广告商、有影响力的个人、媒介内部或其他利益集团,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独立性就会被动摇。新闻工作者的私人利益与其职业角色间常常存在冲突。其中,被关注最多的是贿赂问题。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准则明确规定,新闻从业人员不得接受任何可能影响新闻客观公正的贿赂和诱惑,无论是金钱、有价证券、礼品,还是宴请、免费旅行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便利服务,包括接受交通便利、食宿便利等。记者不得索要、接受贿赂以及任何可能有损于或影响其职业行为的诱惑。新闻工作者与其所在媒体机构的利益也存在冲突。在这一冲突中,媒介所有者影响和干预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是造成新闻扭曲的主要方面。由于双方地位的不对等,媒介所有者往往为了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和媒体的编辑方针施加影响,甚至横加干涉,对违背其利益的记者或编辑施加强大压力,迫其就范。

综上所述,对大众传播实行有效控制十分必要。首先,现阶段我国许多公共行政还没有设置媒体官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任何新闻制度都是政治制度的一环。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理论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新闻哲学。在事关国家重要事业发展的问题上,政府可以而且应该对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有害的声音实行传播控制。如果大众传媒的声音偏离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危害了公众的利益,政府就应该逐一加以研究,制定措施,着力解决,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对影响社会稳定;宣扬暴力、色情、迷信、传播谣言、编发假新闻、干扰工作大局的恶新闻现象,要予以警告或给予处分。我国的新闻政策的综合决策已成为事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战略选择。政府在传媒政策上,要求新闻传播必须服从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这意味着今后新闻政策协调、管理功能的加强;另一方面,政策客体的集团利益也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来,与政策主体共同完成政策的制定,使新闻政策能够实现资源整合。其次,应加强传媒的自我控制。传媒的自我控制是指传媒应有统一的质量控制。十只手指尚有长短,不同的新闻记者,水平自有高低。所以,要有一定的质量控制缩短记者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新闻质量的差别和视角之间的背离。这种质量控制这主要是通过强大的编辑力量来实现。编辑不仅是编稿,还要改稿,有时甚至还要帮记者写稿。在一些新闻制作过程中,由于记者在不同视角观察,不能观全貌,所以,往往是编辑将各路记者传来的信息综合写稿,再由现场的记者表达出来。编辑虽然默默无闻,但却是新闻生产线上的核心管理者。

三、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文明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的社会各项事业也在快速发展。但是从发展程度和社会总体水平来看,中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有些方面甚或相当落后。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建设富足、和谐的中国,是新闻传播工作的历史责任。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任务,体育新闻传播工作必须服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创造出高尚、健康、充满激情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韩震.生存的存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热点新闻作文 篇6

写下了自己所见,所想,所悟,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在全班作文中脱颖而出。又如:在一篇高考作文中,讲的是有关学生移民的事情,这篇作文之所以能够成为满分作文,主要是这位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同班同学,深刻的体验到在高考中户籍制度所带来的不公平现象,从而引发读者对社会这一现象的思考。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将这篇优秀作文作为范文,在全班的学生面前,富有深刻感情朗诵出来,让学生感受自己周围的感人事迹,深刻认识写作素材的来源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真实的发生在自己身边,只是我们并没有用心去观察,去积累。激发学生去关心身边事情,注重平时的积累。

二、阅读积累,关注社会热点新闻

高中作文不仅需要丰富的素材,而且还需要较深厚的思想文化,对事物独特看法。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在生活中需要广泛阅读书报,例如:读一些《意林》、《读者》这一类的杂志,积累有关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素材,通过这种积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学生在写作时,也就不会发愁没有东西可写。另外一方面,对于当前热点新闻进行跟踪分析,并搜集相关专题报道,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适时评论。这种锻炼方法,对于学生写有关这一类的文章非常有益。

例如:在2013年,最为热点的贪污案是薄熙来事件,作为教师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搜集有关报纸一系列的时评给学生阅读,让还没有到社会的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去领会别人是怎么看待新闻事件的,从哪些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积累对这一类社会热点新闻,若要写有关“常怀敬畏之心”的作文时,就能够将社会一些贪污腐败事件写到作文中,就因为这类人对法律没有敬畏之心,走上歧途,但是始终难逃法律的制裁。这样可以不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也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

三、思考探究,培养生活感受力

在作文写作时,光有观察体验,阅读积累,没有思考探究,并不能够写好一篇完整的作文。一篇好的文章是具有一定的思想,能够反应出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探究等。思考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例行认识的必由之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语言表达出对生活的认识。

如:史铁生写的《我与地坛》这一篇文章时,史铁生天天呆在地坛,当地坛里“蜂儿犹如一朵小雾稳稳的停半在半空中,蚂蚁摇头晃脑的弄着胡须,似乎猛然间明白了什么……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了万道金光”,当史铁生看到满园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声,使得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蠕动,促使他对人生的思考。史铁生就从生活中的点滴事件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从而写下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因此,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思考探究。

例如: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秋节将至,人们纷纷购买月饼,往往售票地点排着长长的队伍,会看到红光闪闪的月饼礼盒,走在大街上会听到人们议论的话题,这些场景在生活中看似比较常见,但是背后却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为教师应善于抓住生活情景,将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总结自己的亲身体会。可以采用“以月饼带动的经济消费”为题,来探究当今的经济形势等。

四、结束语

作文是一门艺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总结。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触摸生活,激发写作灵感,同时还需要思考探究,领悟生活的真谛,这样一来,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更加的真实,打动读者,达到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