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历史 > 高考历史时间配合技巧与突破高考“高原反应”现象正文

《高考历史时间配合技巧与突破高考“高原反应”现象》

时间:
高考即将来临时,总有些考生因为紧张而产生“高原反应”那我们该如何克服这些反应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辑的历史学习方法文章,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掌握历史时间六法——高考技巧与心得

  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可以这么说,离开历史时间也就不存在历史,更谈不上历史思维以及历史教学了。唯其如此,历史时间的教学就有了不可低估的价值。然而,实际教学中历史时间的教学往往疏于指导和设计,学生的死记硬背即发此一端。

  1、揭示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

  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先后更替承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赴后继,脉络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秩序渐进性教学原则。

  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征

  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发展的起止。持续时间的长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有助于人们从现象入手探明历史本质。如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2000多年之久,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为什么这么缓慢?美国从1783年获得独立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是什么原因使其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呢?

  3、分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历史是一个呈阶段性发展的曲折的变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上历史发展表现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回的趋势。在历史教学中以时间划分历史阶段是基本的教学手段。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可划分为1919─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1937─1945年抗日战争、1945─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四个阶段,在对四个不同阶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可见,只有分析历史时间的阶段性,才能对历史进行较为周详的学习,进而总结历史深层的内容。

  4、培养同期性时间观念

  同一历史活动的不同侧面或不同历史事物处于同一时期,这便是历史的同期性特征,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919年的历史事件有五四运动、朝鲜三一运动,巴黎和会召开、共产国际成立等,历史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不足(同期性内容排出先后次序)或教师的疏忽。学生心理上习惯性障碍(在时间经验上人们更多地习惯于顺序性推演),影响时空观念的形成,应引以重视。 5、时间运算

  具体来说: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用下列算式推导: (1919─1840)一(1949─1919)=50年。

  (2)比较、体会距今时间远近。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多少年;公元前594年和公元前359年哪个年代距今较近等。

  (3)进行时间转换。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不同纪年方法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12年。甲午战争中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贞观元年是公历627年;一类是具体历史时间与世纪、年代、前期、中期、后期等模糊时间概念间的转换,如618年是七世纪前期,1868年是十九世纪中叶,再如下列选择题,也是考查的这种技能,公元前594年是:①公元前五世纪初,②公元前六世纪初,③公元前五世纪末,④公元前六世纪末。

  6、记忆时间

  记忆时间也遵循着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规律,但实际教学中要严格地把两者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具体学习中,更多的做法是揭示时间特征,组织记忆材料,激发记忆兴趣。一是揭示单个时间数字的特点促进记忆。如揭示时间数字的结构特点的有数位特点(单位数时间如公元8年。双位数时间如公元之年。三位数时间如220年、四位数时间如:1940年)、双数重叠特点(如1616年、1919年)。对称数字特点(如1881年)、自然数字递增特点(如1234年)等不一而足;一是揭示不同时间之间相互关系特点促进记忆。如年代间隔记忆法(如1911年、1913年、1915年、1917年、1919年、1921年等)、公元前后对称记忆(如公元前221年与公元221年)等。

  善于突破高考历史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在高考复习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复习深入到一定程度,或掌握了教材上的基本知识和框架,大体能应付考试之后,要想进一步探索创新,深人发展,提高知识水平,就会感到大脑疲劳和精力不支,学习效率降低,进步速度减慢,处于一种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尽管每天都在勤奋复习,大做练习,但收效甚微。这就是历史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一、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考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观察,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动力因素:有些考生复习目标不明确,信心不坚定,对自己要求不高或缺乏浓厚兴趣,都会导致复习动力不足,感到复习枯燥无味,最终失去动力而厌学,在高原现象面前自动退缩。

  2.知识因素:有些考生没有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丰富和扩展知识,或者大脑中的知识零碎杂乱,没有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越是到复习后期,越需要对知识融会贯通,加强综合分析能力。

  3.生理因素:有些考生由于长时间过度用脑,违背科学规律,不懂得合理运用时间,导致生理疲劳,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下降。

  4.心理因素:面对众多考生的激烈竞争,高考独木桥越走越艰难,想急于求成却浅尝辄止,复习时冷时热,月考分时高时低,于是产生沮丧心理和急躁情绪,陷入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失败更灰心的怪圈。

  5.思维因素:有些考生用过去养成的思维定势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机械记忆,思维僵化,缺乏激活知识的能力。

  6.迁移因素:有些考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负迁移作用,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干扰、阻碍。

  7.方法因素:有些考生用前一阶段的复习方法进行后一阶段的复习,不善于探索新的复习方法;有些不善于分析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于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生搬硬套别人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质量不高,效率很低。

  二、高原现象存在的症结

  高原现象并不可怕,只要弄清它的症结所在,就会知道它是高考复习中出现的一种客观、普遍现象。

  高考历史复习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掌握阶段、高原现象阶段和超越创新阶段。第一阶段复习速度快,进步明显。进入高原现象阶段,考生往往表现为复习效率递减和知识积累上的减速现象:大脑中储存的知识量随学习的发展而增加,当知识总量的基数较小时,小小的知识增幅也能使人产生明显的进步感;而当知识总量的基数较大时,即使是较大的知识增幅也难以让人产生显著的进步感。

  因此,在高原现象阶段要想取得显著进步,既要下大力巩固原有的学习成果,又要下功夫扩充新知识,获取新信息,构建新网络,解决新问题。这样必然会使人感到精力不够,复习比原来吃力。高原现象实质是知识的扩增对大脑学习和接受能力构成的挑战,是知识扩展的无限性与大脑加工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三、突破高原现象的策略

  要想走出高原现象阶段,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信心。如果在高考历史复习中出现高原现象,不必心灰意冷,惊慌失措。应认识到高原现象是客观、普遍现象,只要突破这一阶段,就能顺利进入超越创新的第三阶段,开拓历史备考复习的新天地。

  2.注意序化、整合和激活历史知识。复习的目的在于整合和创新,在于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适时序化和整合所学知识,使历史知识系统化、主题化、整体化,并不断掌握新知识、新信息,培育激活知识的能力,为突破高原现象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3.善于调剂身心,不打疲劳战。复习中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身心环境,保持心智的最佳状态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当感到大脑疲劳、思维呆滞、效率不高时,要及时把大脑从学习频道转到休息娱乐频道,以各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调剂身心,如听一听世界名曲、翻一翻影视画报、看一看室外风景,或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这样,就能使大脑在轻轻松松的频道转换中得到休息和调整。

  4.克服复习中的负迁移干扰,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的正迁移作用。迁移是指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影响,或指其它学科对历史科的影响。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起促进作用的影响称为正迁移,反之称为负迁移。在复习巾,要提醒自己运用多种方法避开负迁移,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的正迁移作用,把政、史、地知识融为一体,使之互相联系,互相产生正迁移影响。

  5.积极调整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要避免思维定势,不能简单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要打破思维定势,探索出一条更适合自己后阶段复习的新路。

  6.请历史老师或班主任指点迷津。老师一般较学生眼界开阔,经验丰富。如果虚心请教,老师会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出谋划策,释疑解惑。

  只要突破高原现象这一关,就会越过山穷水尽疑无路,跨入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