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书职业价值观范文(热门【优秀5篇】》
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该页是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职业价值观范文(热门【优秀5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职业价值观论文范文 篇1
职业价值观
理论基础
现实基础
论文摘要: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构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高职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及高职教育发展的特征为现实基础。
用什么职业价值观引导和教育高职生,是事关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也是事关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问题。构建什么样的职业价值观并用以教育高职生,已成为在高职生中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首要问题。然而,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之上,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现实的条件为依据,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研究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构建和教育问题,就必须全面地研究其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一、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构建的理论基础
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构建的理论前提,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尤其要坚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要坚持以高职教育理论为指导。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1.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它以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生最高的理想,以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为人生最崇高的追求和最大的价值。但它又并不简单地否定个人的利益、个人的价值,而是把人的价值看成是个人价值(或说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具体表现。这是有史以来最科学的、最高境界的价值观,是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构建的哲学理论基础。根据这个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既要强调个人的社会客体责任,又要保障个人的社会主体权益;既提倡和鼓励个人多做贡献,勇于创造,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怕牺牲个人,又充分尊重和尽量保证个人的主体权益。;}1}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要求大学生在对待职业价值时,把贡献与享用、自我与社会统一起来,把实现和提高个人自我价值的途径同实现和提高个人的社会价值的途径统一起来,为构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2.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到我国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在一系列著作中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未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要求青年迅速摆脱由于分工所造成的片面性,成为体力和智力及多方面才能充分自由发展、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的人。毛泽东根据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在论述我国的教育方针时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m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要培育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江泽民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相互联系的角度曾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r};}胡锦涛总书记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高职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应当是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既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又有强健的体魄。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构建有利于促进高职生各方面才能和能力及各种社会关系全面协调发展的职业价值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分工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劳动分工理论认为,生产力发展是劳动分工的原因,又是劳动分工的结果,劳动分工包括社会内部分工和生产单位内部分工。由于劳动分工,生产者之间或生产单位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内部分工和组织内部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这种依存关系也越来越紧密。要保证社会有机体的正常运行,各行业、各职业、各岗位必须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能,发挥不同的社会作用,而且必须相互协作。因此,任何一种行业、职业或岗位的存在,必须以其具有一定的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劳动分工理论为我们构建个体价值、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三者有机统一的职业价值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4.坚持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向来重视研究社会主义时期的道义和功利、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及其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基础和本质等基本理论原则,并预想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之间不但利益一致,而且义与利即道德和利益也是一致的。列宁提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主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反对利己主义。毛泽东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方法,主张用“统筹兼顾”的原则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并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邓小平则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中更加唯物辩证地处理了社会主义的义利关系,他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为统一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首要基本条件,作为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物质基础,并把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和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统一起来评价社会主义的义利关系,提出了用“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检验是非善恶的尺度。江泽民和胡锦涛坚持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道德理论,提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科学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提出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马克思主义的义利观,成为我们构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统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5‘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统摄和引领的作用。它为我们科学认识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构建的根本前提、基本原则、结构内容等问题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就是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根本前提,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在学生中形成社会主义主导职业价值观为基本原则,在结构内容上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职业价值信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价值理想、符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职业价值规范和爱国奉献、改革创新的职业精神。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才能保证所构建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性质。
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有市场经济的自主性、竞争性、公平性、开放性、有序性的一般特征,又有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那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构建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要求,既要突出学生择业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公平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又要突出诚实守信和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
(二)坚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实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党和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先后出台了系列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各级地方政府也先后出台了符合地方实际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对职业教育也作了大量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取得富有实效的成果。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方针;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职业教育质量要求,等等。以这些职业教育理论作为构建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才能使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与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相符合,才能有利于实现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目标。
二、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构建的现实基础
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构建,还必须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一)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构建的现实经济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进人新世纪的阶段性特征时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开放、效益、竞争、公平、规范、保障等等市场经济的真正内在价值规范更加彰显其真正的价值内涵,为高职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价值理想、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职业价值规范意识、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职业价值取向等提供了极好的前景诱导。但报告同时也指出,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这就意味着劳动在“显性”意义上还是一种谋生手段,作为人的“乐生”需要还处于一种“隐性”状态。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先进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与落后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念必然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职业价值观。这样的现实经济基础,要求我们在构建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时,必须把贡献与享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物质价值取向和精神价值取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兼顾,而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否则,构建出来的职业价值观就会失去它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二)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构建的现实政治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在广大高职生中,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号召等的理解、信任与接纳程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及其对高职生产生的良好影响,为构建具有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及评价标准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提供了现实的政治基础。
(三)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构建的现实文化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方针和“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文化政策,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尤其是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显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工作卓有实效,和谐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同时,一些非社会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也在我国传播和蔓延,严重侵蚀着人民群众特别是高校师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我国现阶段文化发展的这些现状,为我们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提供了现实文化基础。
(四)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构建的现实社会基础
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就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城乡差别、贫富悬殊、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社会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就业、社会保障、收人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等与高职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不仅受到党、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大力扶持。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成就为高职生自觉地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一起来,树立服务西部、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乡镇、服务新农村的职业价值意识提供了前景诱导,也为我们构建一种既与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适应,又与高职教育目标相符合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基础。
(五)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构建的重要平台
职业价值观论文范文 篇2
论文摘要: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择业和从业行为,影响到人生的顺逆和发展。研究青年女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女性的成才和教育、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塞普尔职业价值观问卷对l200名青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as统计软件和spssl1.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青年女学生职业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0前言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它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择业和从业行为,影响到人生的顺逆和发展。近几年人们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不断深入,经过国内外学者多年的研究,职业价值观已经具备了一套理论框架并形成了一些可供实际操作的量表,如职业价值观量表、职业兴趣量表等。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对大学生的研究较多,对其他青年的研究相对薄弱;忽视了性别差异,忽视了女性的特殊性:
本研究采用量表测定的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青年女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可以了解青年女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把握她们的择业意向与从业方式,提高她们的就业成功率与工作满意感,这对于青年女性的成才与发展,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1方法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西南大学黄希庭教授持修订的塞普尔职业价值观问卷,以青年女学生为研究对象,青年男学生为参照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as和spss11.0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辅以重点、难点、疑点访谈。
1.2研究对象
2006年3~6月,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137份,非卷55份,有效问卷1082份,有效回收率为90.17%。其中女生539人,占49.82%,男生543人,占50.18%
样本构成:苏州市第卜中学初一到高二的学生,苏州大学、苏,kj~li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高职生和研究生,包括文、理、工、医、艺五个学科的各个年级。样本的年龄分布:14~35岁。见表1。
2结果与分析
2.1影响青年女生职业价值观的因素
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采用正交均方最大旋转主因子分析法,以累积方差贡献率在50%以上为标准选取凶子,共抽取6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1.83%。由此得到6个因子在60个项目上的载荷,找出载荷较大(绝对值大于0.6000)的项目结合。然后对各个因子进行命名,并根据贡献率的大小进行排序,得到影响青年女生职业价值观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安全感和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进取心、工作职权、变异性、满意感。见表2、表3。
2.2影响青年男生职业价值观的因素
采用同上方法对青年男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影响男生职业价值观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进取心(22.29%)、工作有新意(30.9l%)、安全感和工作条件(38.62%)、人际关系和个人空间(47.63%)、自主性以及工作职权(51.68%)。
2.3男女生得分明显高的项目比较
我们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全表60个项目中,男生得分高于女生的,只有5个项目具有显著性水平(p<0.05),体现在工作职权和创造性方面。而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的,却有34个项目具有显著性水平(p<0.05),体现在安全感和福利、工作条件和同事、声望、生活方式、成就感和责任感、自主性和变异性等方面。
2.4不同就读文化背景女生的职业价值观
不同就读文化背景是指学生所处的不同学习阶段,本研究主要根据我国教育界的划分对青年女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分段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找出不同就读文化背景下女生职业价值观的发展趋势。影响不同文化背景女生职业价值观的最大因素依次排列:
初中:自我实现(19.47%)、责任感(27.91%)i:作待遇(35.50%)、安全感(41.36%)、创新精神(46.59%)、工作变异性(51.33%);
高中:创造性(18.83%)、责任感(29.08%)、成就感(36.84%)、工作待遇(43.67%)、人际关系(49.39%)、工作职权(54.72%);
高职、大学:个人发展(17.69%)、工作职权(29.08%)、社会责仟感(34.72%)、安全感(41.08%)、工作变异性(47.47%)、自主性(50.68%);
研究生:声望地位(26.88%)、工作有新意(38.12%)、责任感和自主性(49.16%)、人际关系和工作感受(56.88%)、进取心(59.47%)、安全感(68.53%)。
2.5大学不同学科女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
影响大学各学科女生职业价值观的最大因素依次排列:
文科:自主性、工作待遇、责任感和人际关系、创新精神、安全感、生活方式;
理科:安全感、人际交往和自主性、创造性、进取心、工作变异性、成就感;
工科:自主性、责任感、进取心、人际关系、声望、经济价值和生活方式;
医科:利他主义和责任感、成就感、创新精神、工作变异性和自主性、工作待遇、智力激发;
艺科:自我实现和生活方式、创新精神和工作感受、工作环境、成就感、独立性和自主性、社会责任感和利他。
2.6高职学生与普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
影响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最大因素分别为:工作待遇、自主性、安全感、声望地位、创造性。影响普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最大因素分别为:个人发展、工作变异性、工作职权、社会责任感、安全感、自_丰性。
2.7青年女生的职业价值观
通过对以上结果的整理、分析、归纳,我们对青年女生的职业价值观有了全面的了解:
(1)青年男女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鲜明的特点。凌文辁、方俐洛等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经陡阶法检验,将职业价值观分成三个主成分因素,即“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和“声望地位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在选择职业时男生更注重发展因素,这与凌文辁等所做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女生比男生得分明显高的项目很多,表现出职业诉求多元化的特点。她们在择业就业的时候对“保健因素”、“发展因素”、“声望地位因素”三个方面的要求均高于男生。反映出女生职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正如余新丽等人的研究结果:女生最大的担心不是自己素质的欠缺,而是求职机会的不平等。
(2)青年女生职业价值观的内容,随年龄增长和文化程度提高而变化。初中阶段的女生职业心理既独立又依赖;高中对.职业的幻想较多、要求较高;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看重的是职业本身。
同时,我们通过男女性别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程度的提高,青年学生的职业心理也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中学女生往往比男生自信,表现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则是她们对职业的要求比较高,追求自身的发展,希望能够实现自我。而大学女生在择业时,不仅仅注重职业能否发挥自己的能力,还对职业的稳定性、安全感、工作福利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反映了她们的自信心随年龄增长反而逐渐降低。
(3)大学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女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倾向。大学阶段为职业意识发展完善期,由于所学的专业不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进而影响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文科女生的职业价值观最一般化。理科女生对安全感非常注重,表明她们危机意识特别强烈。工科女生则很自信。医科女生的专业色彩较明显,她们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多利他精神。艺科学生具有艺术色彩。这样的结果与我们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调查与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高职高专学生队伍不断壮大。高职高专学生所接受的是某种技能或专业技术教育,对他们来说,从进入学校起目标就很明确,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就直接面临就业问题。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比普通大学生更清晰、更现实、更成熟。
(4)职业价值观的时代变迁。西南大学心理学系宁维等人在1988年采用同名量表研究青年学生职业价值观,得到影响80年代青年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最大因素依次为:进取心、经济价值、声望、工作安定性、生活方式。本研究人员张继玉在2000年硕士论文中得到影响90年代青年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最大因素依次为:安全感和工作条件、进取心、工作内容有变化、工作职权、自主性、人际关系。用现在研究结果与之对照,发现青年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化:80年代注重声望地位因素,90年代注重保障因素,而现在则注重发展因素。80年代主要是实行分配制度,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高校扩招、人才市场的建立给人们观念上带来的变化,惯常的终身职业观已被打破,职业的稳定性发生了动摇,所以人们选择职业时不得不考虑保障因素,如工作有保障等。而现在随着自主择业、创业等观念的深入,人们的职业价值观逐步成熟,强调自我价值,重视自我发展。
3讨论
针对青年女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供青年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和青年工作者参考:
3.1把握青年女生职业价值观的特殊性
本研究发现青年男女生职业价值观性别差异十分显著。因此,作为女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期望和追求,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作为学校和社会,要宣传女性的优势,积极营造平等的就业环境和机制,帮助她们在竞争中增加才干,发挥作用。
3.2体现职业教育的时代性
由于职业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引导,尤其在现在拜金主义等负面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个人本位价值观凸显。我们在引导学生择业与就业时,要引导学生注重发展因素,使他们的职业价值观符合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发挥自身的素质优势;二是符合社会的需要;三是注意自身发展与职业本身的发展相结合。
3.3突出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及早性
张大钧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与毕业教育》一文中认为:人的职业意识形成和发展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六个时期,在不同时期,由于职业意识的不同,职业价值观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学习阶段看,从初中开始;从年龄层次看,从少年期开始。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我们的教育应尽早地培养学生从自身实际和社会出发,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方向,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尽早进行职业角色的体验。
3.4注意职业教育的针对性
学校、家庭、社会要针对青年学生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学校类型、不同专业学科,进行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如初中女生职业要求高,理想化色彩浓重,因此需要让她们了解社会职业的种类和内容,让她们学会正确、客观地评价社会职业。又如,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就业信心不如男生,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她们的良好心理素质,使她们在择业、就业过程中能够从容不迫。
3.5强化择业手段的操作性
针对青年职业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职业理想偏高,职业价值标准摇摆多变等特点,要开设职业咨询、职业介绍等机构,培育、健全人才市场,建立职业培训或再培训机构,帮助青年择业、就业和创业。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篇3
终于写完了,道路也越来越清晰,但也有不足,有些规划写的不是很清楚,因为毕竟未来不可预料,我也无法确定今后走的是那一条道路,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根据具体情况慢慢调整,做出不同的计划。上次上网,看到一句话:为了你,千万次我也愿意。他们用它来形容对感情的忠贞不渝,如今我想将这句话对我的理想说:为了你,千万次我也愿意,无论失败还是成功,我都不离不弃。初中的时候就很喜欢一句话:为了目标,我不曾停留,纵使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是的,为了理想,就要不被世俗诱惑烦心,才能看到最高处别人不可看到的风景,为了它,我甘愿做不系之舟!现仅以一副对联自励,也激励所有有理想的人: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希望三年后,亦或是更早,或是更迟一些,都没有关系,我们都可以实现理想,就算没有,也至少可以告诉自己,追求过,不后悔,最少没有浪费我的大好年华,最少没有碌碌无为,最少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篇4
1.价值观
我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喜欢被拘束。舒服安逸富裕的生活,是我的向往。从小就被教育要有团体合作精神,所以我一直认为,人最可贵的就是能团结合作,全力以赴。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我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过职业价值观测试):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赞扬或不断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 获得优厚的报酬,使自己有足够的财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使生活过得较为富足。希望一起工作的大多数同事和领导人品较好,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2.性格
比较外向,开朗,幽默,乐观的。也很率性。喜欢交朋友,擅长于与人沟通,人际关系佳,忠实可靠。
3.兴趣
平常喜欢打篮球,听音乐,逛街,交朋友。还喜欢上网,看些小说,喜欢看各种杂志类书籍。积极的培养各方面的兴趣,比如学吉他,对辩论方面的知识也很想去了解,想成为全方面人才。
4.能力
计算机应用,office软件应用,听从指挥,有计划有思考的去完成一件任务。有责任心,上进心,做事认真投入,擅长想象思维。可以充分发挥善于运用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的优势,发扬独立钻研的学习精神。由于参加学生会和长期担任班干部,有丰富得管理经验,实践能力强。但缺乏耐心、毅力。
5.职业兴趣
我的职业兴趣很广泛,由于我是学管理的,对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了解,可以学以致用。希望能够在企业人事行政管理方面有所发展,自我表现和体现我的价值所在。
6.职业个性
喜欢独立地计划自己的活动和指导别人的活动,在独立的和负有职责情景中感到愉快,喜欢对将来发生的事情作出决定,想努力成位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在工作中形成一定个人魅力,得到大家的肯定及尊重。软硬兼用,以身作则。对自己未来有信心。
7. 职业价值观
希望工作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事和领导在工作中有融洽的人际关系,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认为这就是很有价值的事。重视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愉快、协调的团队协作是我这种类型的人所追求的。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篇5
主体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前提。职业价值观是主体依据自身需要对职业所形成的墓本看法和观点,体现了职业属性、结构、功能对主体需要与兴趣的满足关系。职业价值观的教育首先应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职业价值判断的主体,不是听从他人对职业的评价,盲从他人的职业选择,而是根据内在需要自主地判断职业的价值、重要性。当前许多学生缺乏对自身及需要的认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将来的理想职业是什么,这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密切相关。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在促进学生想象、思维、自我概念的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自我需要的认识,认识自己的当前需要。同时还应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未来需要。低层次的需要如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学生可能最先需要满足,而且相对来说,更容易得到满足。而学生对于较高层次的发展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意识到,这要求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能够使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得到发展,只有个体的多种需要得到发展,才有可能激发对任何对象的欲求,也才能使个体真正成为价值主体,否则人的价值主体性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