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总结合集28篇》
研究性学习总结(精选28篇)
内容导航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3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4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5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6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7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8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9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0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1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2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3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4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5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6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7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8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9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0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1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2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3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4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5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6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7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8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
一、什么是学习
1、学习的来源,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子曰:学而时习之。
2、学习的内涵。学习有两部分构成:“学”和“习”。学是对知识及理论的汲取积累。习是对知识经验技能的实践过程。由此可见,学习是知性统一的行为,这历来为人们所忽视。
3、广狭义。广义学习是指一切实践中获取经验知识技能的`过程。狭义上是指在学校课堂获取知识的及接受教育的过程。
学习的意义。这个不用多说,人类学习的本真的诉求源于生存。学习是生存的需要,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代人很少面对直接面对生存的威胁,可生存的质量却是人们学习的又一重要意义。
4、学习的特点。自我改变。学习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通过对知识经验技能的获得,引起自我心智、行为、思维等身心的变化,从而改善生存的质量。
二、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1、识名思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运用研究方法与知识的学习模式和理念。本质和目的还是学习,侧重点放在研究。
2、什么是研究。研究是一个主动核心系统方式联系的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理论或把这样的事实法则或理论实际应用。这个定义很复杂,且不去理它。我只要意识到是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主动地探索探究something。而这个something。我们通常称为课题或专题。我个人认为研究有两方面是很重要的,一是“博“,一是”专“。专是专一于某一领域及其相关领域。博是在专的前提下,做到深、精、全。
3、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广义上是指学习者对于问题的探究及贯穿在各类学习中的探索行为。狭义上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去顶某些专题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四大特点----创新、主动、运用、问题即问题探究、创新解决、主动学习、综合运用。另外重体验讲个性。
1、问题探究。(1)学习始于问题。以问题为基点,把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的主线。(2)学习提出问题。好的问题是知识大门的钥匙。(3)学习解决问题。通过学习来了解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2、主动学习。由于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它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兴趣和主动性,工作总结《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当然,从另外一方面说,如果不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与方向,学习者亦不会作研究性学习。自主选择,方能主动探究。
3、创新性解决问题。创新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特色。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的过程。创新是个庞大的系统,有待了解学习。创新性解决问题需要知识的不乱更新,只有比他人知道的多,才能看他人之所未看,思他人之所未思,做他人之所谓做,当然不能否定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在任何问题上都具有大胆不拘一格的特点。创新在学习中就是以创新学习观为指导,有创造性思维参与,对知识不是一概吸收,而是通过自己判断决定取舍。用创新性解决问题,无论成功失败都会积累丰富的资源。
4、综合运用。学以致用。这是知识存在的价值。而知识储备很重要,你不知道哪一种将来会用得着,而且知识往往是系统化存在的,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也只有只是足够宽,才能综合。综合也是一种创新。
四、怎样做到研究性学习
1、概念的力量。行为很重要。概念的力量亦不容小觑。早年我在阅读《汪国真诗文集》时,文中的讲了人生中的许多概念,重要概念。如什么是爱、什么是欣赏、什么是嫉妒、什么是友情等等,这些定义概念使我在许多问题上不再动摇,该断当断,更合中庸之道。准确的概念是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潜意识,它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摸索和弯路。
2、行为的价值。概念是一个长期感染的过程。如果仅仅拿概念的堆砌来欺骗自己,那是无意义的,只有行为才能产生实用的价值。从概念到行为是一个漫长的跨越,而非一朝一夕的努力所能获得。写到这里我内心充满了愧疚,因为我未在研究性学习的行为上走过太多路,甚至感觉我没有资格写关于他的总结。罢了,总结的目的,在于对原有知识的提炼系统化,从而在以后的为人学习中加以运用
3、个人的基点感受。(1)反对老师的填鸭式教学。(2)重视自学。自学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是自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既然是学习,也就少不了模仿,加以批判辨别的吸收,这很重要。(3)学会问。文在研究性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问”不一定是问别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问自己。这样能激发自己的灵感兴趣动力,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能力自然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当然,对于自己长久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讨论和团队协作是事半功倍的。(4)及早确定研究方向。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无论是专业方向还是其他领域,及早确定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把自己融入进去,学习积累,必有所成。人生百年,青春短暂,光阴寸长,没有过多的时间让我们犹豫。(5)了解创新。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什么是创新,怎样训练创新,怎样才能创新,创新的心理,是跟上时代的年轻人不得不了解的。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
一、备课组的工作
1、组织教师、学生学习什么是学生研究性学习及其实施方法;
2、学生小课题研究题目建议方案;
3、安排小课题研究具体流程;
4、指定小课题报告单模式;
5、组织小课题交流、结题评选工作。
二、具体工作时间安排(20xx年3月~20xx年12月)
3月进行自主研究指导4月学生分组、定课题、做开题报告5~9月学生自主研究10月教师指导11学生月撰写结题论文12月结题答辩
三、指导教师、学生的工作研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过程成立学习小组确定研究课题
①文献综合型②社会调查型③实践探索型④实验创新型写出课题小组的开题报告①研究小组讨论,确定研究课题②研究小组的每个成员各自为本组的课小课题研究指导题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设计一个研究①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准备方案①如何具体实施小课题研究阶段③研究小组讨论,将各人的设计方案进行指导课题题目的确定比较,在此基础上取长补短,组合成最佳的设计方案④由组内的一位成员执笔,写出本组的开题报告。设计好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①要做什么?②怎样做?③做成什么?确定课题研究的方法实施指导课题研究的方法阶段搜集、保存好研究资料整理资料结题撰写结题报告初稿阶段根据教师指导修稿结题报告结题答辩指导学生整理研究材料⑴准确分类,理顺思路。⑵突出要点,列出提纲。⑶注重逻辑,细化提纲。指导学生撰写结题报告组织课题交流和答辩的指导完成研究性学习评价工作1、评价主体:教师(指导教师、班主任);2、评价内容:
(1)学习态度。
(2)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3)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掌握的情况。
(4)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5)学生的学习结果(论文、调查报告、课件、设计方案等)。
(6)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资料。
3、评价的原则过程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4、学分认定(完成学生电子档案中研究性学习部分的学分认定工作)评比结果:班级姓名
课题名称黄金数的应用
勾股定理求函数值域的方法九连环中的数学
数学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营运疯狂的黄金完美的分割
九连环的探究正方体截面的形状研究报告
关于本市垃圾分类调查
获奖等级一等一等一等一等一等一等一等一等一等一等一等
4李平宇中国数学发展史获奖:一等奖11个组,获奖人次86人次二等奖26个组,获奖人次197人次三等奖26个组,获奖人次188人次获奖总人次471人次
四、可喜的变化
努力使学生在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更为可贵的是,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对生活中的发现加以记录和反思。其次,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从学校的测评,从数学思考、数学方法、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考核,参与小课题研究学习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灵活,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思考问题的角度合理,能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小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社会性课题研究中,学生问卷调查问题设计不够全面,调查对象不具普遍性,不能反映出调查的问题真实的情况;
2、问卷调查、撰写报告过程中,小组合作精神比较弱,实际操作的成员较少,没有确实的发挥每一位组员的能动性;
3、研究数据不具真实性,闭门造车,
4、部分学生对待研究性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对考试分数没有影响,不但不自主研究,而且窃取网上他人成果;
5、部分小组结题报告结构不够完善,缺少开题的意义与目的、文后缺乏问题的反思与引申,有反思与引申的报告,反思不够深刻,引申不够广泛,甚至与原问题不具有相关性。6、问题的局限性。在我们研究的课题中,大多数是教材知识的延伸问题和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而对不经常涉及的也对生活有价值的个别问题(如各行业的应用数学)研究较少。7、研究的`表面化。在小课题研究中,由于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限制,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粗浅,研究方法的单一,造成了部分课题的研究没有继续深入下去。
8、评价的不及时。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大多在课下进行,有时指导教师能伴随整个研究过程,但也会出现学生的研究时间与教师的工作时间相冲突,导致指导、评价不及时,二次返工的情况时有发生。
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便是能量生成的过程,研究带来的惊喜改变,使我们不得不由衷地继续研究和探讨。说给学生的话:
掰着指头算一算,从你背起书包上学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年了吧。你有没有回想过在这一段不算短的日子里,你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呢?我想大家一定都忙着埋头苦读那些从书本里搬来的知识,一遍又一遍9地解着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存在的习题吧。难道学习的目的就是完成手中这成百上千的试卷?这真是一个让人感到迷茫的问题。也许你正在怀疑挑起这沉重的担子会不会有意义,因为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这日新月异的崭新世界在告诉你一个现实: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你的各种潜能。
以往的学习,偏重于对概念或理论的字面理解,而缺乏深一层次的疑问。不知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浩瀚如海、用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知识是如何形成的?你学过的那些定律、法则或理论存在的依据和前提是什么?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知识存在的价值?而人们又是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
作为一个学生,学习是你的首要任务,这其中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以及如何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两大任务中,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研究性学习,就是让你用你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你所感兴趣的现象,或者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本次自主学习研究活动中有所收获与体会,并且将你研究的方法应用于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3
我校不断完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将研究性学习纳入课程计划,系统地安排教师对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教务处负责对学科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指导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研究课题,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全程管理,形成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各研究性学习小组每次活动的情况均有记录,做到有开题报告,有活动计划安排,有过程实施记录,有自我总结、教师评价。每学年举办一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收集和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之两年的研究性学习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与汇报:
一、规范规章,完善制度
近两年来,我们将研究性学习、校本选修课与高中课程的改革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把握当前教育理论的核心,即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分析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最大限度地发展。
高中新课程实行学分制,研究性学习学分的取得是要学生参加研究性活动方能取得。为保证研究性学习能顺利开展,教务处制定了研究性学习制度,形成规范的操作体系。对指导教师和学生都有明确规范要求,同时制定了研究性学习记载表。指导老师有《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师工作记录本》,将课题指导教案记录在册,在研究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指导和记录,在结束课题时要对课题的完成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情况。学生有《“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活动记录本》。凡是没有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写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填写“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活动过程记录表”。研究活动结束后,要对自己进行自我总结,并对自己的学习与活动进行自我评价。评价一是对课题质量的评价,二是对学时的确定,根据这二点再认定学分。
二、课题的选择和确定
每学年在开学初,学生们在各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的选择和确定,选题实行学生自主选题和各科老师定题的双向选择,课题类型分为知识探究型、学术研究型、社会调查型,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美术等学科,牵涉到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学生确定自己在研究性学习小组里的角色、所承担的任务与责任,有分工,有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用研究或探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活动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思维,积极主动参与,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对象,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个性的发展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初步成果
经过近年来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的知识面拓宽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析归纳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很多同学通过研究性活动,认知能力得到提高,自信心显著增强。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研究性学习论文,制作了多媒演示课件,同时同学们分别在班级和年段里展示自己的研究性成果,回答同学和老师的疑问。每学年教务处定期开展优秀课题展示活动,将评选结果公布并将其中优秀论文编印成集。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4
这是我们第一次对社会上的现实问题进行我们力所能及的较为深入地研究与调查。关于地下通道的这个课题是我们小组经过激烈讨论后才决定的。我们认为厦门地下通道存在诸多问题,且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厦门市市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决定对此进行研究,为厦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完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分组对厦门各地下通道进行实地考察及对各阶层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一次充分了解地下通道的利弊和市民对地下通道的看法,为地下通道的改进意见收集大量可靠信息,尽量提高改进意见的科学性,同时努力是意见更加符合市民的`想法和切实需求。
我们对最后的研究成果感到欣慰,但在成果背后有我们小组组员认真的汗水。
我们几乎跑遍了厦门的大部分地下通道,拍摄了大量照片、做好文字记录。而与此同时也冒着被小摊贩发现接着发生安全事件的危险。我们向各类陌生人发放调查问卷,出入商场、公园、广场等地,受了别人许多白眼与不屑的评论,但我们没有放弃。最终我们得到了真实可靠的数据。由此我更坚定了“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
这次的研究性学习着实让我受益。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进行分析和提出个人意见,锻炼了自己的耐力,还有对事物的探究能力。在发现地下通道问题的同时,也加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我真心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同,并被有关政府部门采纳,真正帮助改善市民们的生活水平!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5
xx初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遵循先进的办学理念,开展了各种适合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我校素质教育园中的一朵奇葩,开放得姹紫嫣红,璀璨明丽。自建校以来每年都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我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有效载体,也是我校最受学生欢迎、成效最为明显的综合实践活动。
20xx年学期末,我校接到教育局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通知,学校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统一了认识。制定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活动。目的在于把我们由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化到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与实践能力上来。参加此项活动的指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同时要求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建立新型的师生情关系。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管理,我们重在指导和督促。学生们对研究性学习活动 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有学生不知从何下手。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听取教师和学生的建议,做了周密计划和部署。在校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教务处的统一指导下圆满的完成了本次研究型学习活动。
一、准备阶段
1.教师准备阶段
2.首先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之前,我们学校成立了以校领导为首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教务处对班主任和备课组长进行了开设研究性课程的动员。
3.学生动员阶段
为了继续做好研究性学习,学校教务处于20xx年10月末对全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做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动员。我们通过广播向学生详细介绍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步骤,向学生提供了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还向学生介绍了学校以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成果,激发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同时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的方式获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认
识到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实施阶段
1.学生小组确定选题
做了动员之后,我们便开始布置学生确定研究选题。班主任负责组织,志趣、爱好相同的几位学生 通过选择课题,自由组合成一个研究小组,每组设一位组长。
确定选题是做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学校为本次活动提供了30个课题,有最近大家一直关注的雾霾的调查,有中学生吃零食问题的调查,有城市交通或者东沙河水质的调查。我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便于学生能从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如饮食卫生、道路交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学科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并把存在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很多学生惊讶地发现,实际上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可研究的问题。同时倡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新鲜事物,看看这些新鲜事物怎么产生、发展的,前景如何等角度去考虑选题。有些学生也比较喜欢注意社会焦点问题,比如假期学生的补课费用是多少,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现象等等。
在小组确定研究课题之后,各组学生结合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特点,在全校范围内寻找指导老师。为确保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学生经过小组研究填好自制的活动方案的表格。
2.学生课题研究阶段
课题研究阶段是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阶段。
学生的调查方式很多,有的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信息,经过认真筛选,开展社会调查,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有的外出做问卷调查,有的到科技部门做采访。期间学生记录了数据,留下了影像资料。
活动期间班主任加强了调控管理,我们规定凡需外出进行调研的小组必须先报告班主任,事后各小组还请家长签字,以免学生乘机到外面玩电脑游戏或进行其他不良活动。
3.学生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性成果
根据学校的建议,学生的研究性成果应包含问题的提出,调研概况、资料分析统计、资料理论分析和总结建议五个部分。
学生经过自己的调研收获了丰富的、真实的资料,主要有背景资料、事例资料、数据资料和文献资料四种。各个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精选了资料,确定了主题,用简洁、明白、准确、生动的语言把自己的观点表达的通俗易懂。
4.成果展示阶段
按照教务处要求,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在1月末进行。先在各班进行班级的成果展示,然后每班选出一或两组到学校进行成果展示的比赛。学校从问题意识、科学合理、信息采集、探究习惯、实践能力、协作精神、提炼观点、表达交流等几个方面进行评比。成果展示结束后,教务处主任对学生在汇报成果时的表现(包括参加活动的态度、完成分工的情况、讨论时发言的质量、与同学问合作互助的表现、处理问题的方式等)也进行了简括的描述性评价。按规定校级获奖课题的小组报送到市里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评比.
三.学生的收获与体会
当我们问及学生参加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体会时,一位八年级的男生这样说道:“我们小组从课题的选定,计划的制定和具体实践到最终的总结,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我感到自己比从前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了,并且能够勇敢自信地投入地干一件事,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的确,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重发现、重过程、重主体、重实践的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和亲自实践来获取知识,旨在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潜能,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1.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断发现、创新的积极欲望,
2、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八年三班学生对此事深有体会的。他们通过从图书馆中查找资料,采访专家,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收集信息后,又将信息加以处理、归纳,通过制成图表等方式寻找规律,极大地提高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分享与合作。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同学间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既分工负责又合作研究,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到研究过程结束,每个同学都有收获和提高,所以基本上是成功的。
4.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在活动中提高了认识能力和创造水平,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也大大的增强了。比如有的学生进行了东沙河水质调查、流感的预防、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等课题研究, 反映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学生的选题是出于对社会责任感,在具体研究中,这种责任感进一步加强了。
5.学习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
从确定研究题目、收集相关资料、召开课题论证会.到设计问卷、实施调查、处理与分析调查数据、撰写课题报告.都是由学生自己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相互切磋、合作,共同完成的。教师、学校、社会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不足
1.对某些课题研究的难度估计有所不足。比如有的小组选题后,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检阅面非常狭窄,结果一无所获的事实,正说明同学们对问题思考比较浅,也比较窄。
2.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高度自主的学习(研究)过程,学生自主并非不需要教师指导。本次活动反映出老师指导方面的欠缺。老师缺乏对此活动的足够重视,对课题相关领域的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缺乏对所研究问题的整体思考。
3.学生需要提高撰写成果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6
一、确立研究性学习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⒈学生学习目标
【1】丰富自身学习方式,在积极自主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指导下,理解并运用已学知识,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了解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方法、艰辛和快乐。
【3】培养自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加强社会责任感。
⒉教师培训目标
【1】转变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拓展学科知识,加强教师间合作、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在参与、指导学生克服困难,共同研究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⒊学校管理目标
【1】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
【2】在研究性学习的管理、组织、实施中探索、重新组合并完善示课程体系。
【3】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以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为切入点,开展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科研。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目标:
【1】 以学生发展为本,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受教育、教学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2】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
【3】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以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为切入点,开展课改教学科研。
为了更切实、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我校建立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组。自XX年7月,课题组依据教育部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结合我校学生状况,开发、自编了内容包括:走进研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本校学生研究个案20例)、研究性学习评价等四个主要问题,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的校本教材试用本。9月份开学试用后,深得广大师生的喜爱,今至进行了三次修订,逐渐趋于完善(见附件1)。
同时为了提高教师自身培训和对形式指导作用的实效性,我们为参与研究性学习指导工作的教师配备了《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一书,人手一本。以便按研究性学习的进程与阶段,组织对教师的培训和教师对课题的针对性指导。
二、建立课程实施的两级管理、指导和协调系统
研究性学习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新课程,在管理中有许多新特点、新问题。我们师大二附中作为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自XX年至今建立了由校长、教务主任、学生处主任、总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和“研究性学习”教研室主任构成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发展委员会,和主管校长共同领导、负责课程的管理、组织和实施。
一建立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管理指导系统
二建立教研室、学生处与学生之间的管理、协调系统
从XX年起我们在高一、二年级各班设置了研究性学习课代表,和班主任、指导教师一起负责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协调工作,由教研室、学生处直接领导,坚持每周一次的工作、交流协调会议。通过他们及时布置和协调各类活动情况与资料的收、发,实现了对XX届-XX届的 六届、十二轮共计 76个班、1200 多个课题组学习活动的管理与调控。自XX年1月,我们学校又起用了自己研发的研究性学习专用网,实施了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全程管理与监控,建立了研究性学习课题(项目)活动、学生个人活动情况以及教师指导、管理、监控的电子档案和数据库,大大加强了对课程实施与管理的监控力度,也大大提高了学校资源的节约程度。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要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严格、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网络化的全程监控与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7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
研究性课程设置的初衷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课程改革说起。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谈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仍然存在,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与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正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同时指出: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就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教基字〔〕6号通知中说: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重要内容,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老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将会逐步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満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教育部教基字〔〕6号通知中还说:“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从以上引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基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这个最终目标的。为要能够达到这一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来改变教师和学生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了保障课程实施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又具体地指出了“研究性学习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当前,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否做到了这些呢。我们有必要对两年多以来的研究性学习作一个回顾和反思。
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回顾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每周3课时,每所普通高中学校都应该按课程计划开课设节,可集中和分散使用。但是直到现在,我们许多学校在课表中没有体现,有的将全部课时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实际上形同虚设。还有的学校干脆把这三个课时分配给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意思是只在这三科当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好的是安排1个或2个课时在正课(课表上)时间中,其余安排在课外活动和其他课余时间中进行。那种把研究性学习只分给几个学科的作法是不妥的,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只是某几个学科的事,应包括所有的学科,而且,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很多是跨学科综合、交叉的。
研究性学习只安排在某几个学科是不妥的,只安排部分教师实施,也是不妥的。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高中14大学科中,除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这些科目本身就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外,其余9大学科都应安排研究性学习的课时,每期作16周上课时间计,全期共48课时 ,如果每周2节安排在正课中,每期有36节,则9大学科每科可以排4课时的研究性学习课。排课时,总课表上不分到学科,另用单列课表将研究学习的课时分配给每位任课教师。督促检查,才能使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每个学科每位教师4节研究性学习课干什么?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索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学习活动。目前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上有三种情况:
一是以课题研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内容选择的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方面。课题研究还包括项目(活动)设计类的课题。这种以课题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交流表达阶段,相应地,对于这种学习的评价过程就分为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对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等),和结题评价。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组织形式又可分为个人研究、小组研究和班集体研究三种形式。
第二种,就是有人称之为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研究性教学”,即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热衷于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即在一节课中铺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尽管这种问题也会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多数只与某一个学科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与各自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放弃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自主探索学习活动形式,那么研究性学习就将背离它的初衷,而被纳入“应试教育”的狭窄轨道,终究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反过来,如果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研究性学习密切结合,则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会更加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性质。因为,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探究能力。
第三种情况,就是“带研究性特点的”学科教学形式。就是教师在日常的各学科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问题,也就是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的作法。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性质,对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有积极意义。
综合以上三种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基本形式看,当前的重点仍然应是第一种形式。没有第一种研究性学习形式的广泛开展,就无法造成一定的气势和氛围,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正因此,教育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特别强调“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另外,研究性学习的许多问题是一个不断研究的过程,不是一堂课或两堂课所能解决的。但是,与此同时,当然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形式也可以有教室课堂上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前所述,活动评价中的开题论证,中期评价,结题论证,活动总结与交流都可以在教室课堂中进行。
走出课堂和校门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不是只是目前为了转变观念有权宜之计?应当说,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因为,不只是现时的观念转变问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要获得社会生活的亲身体验,今天的学生要走出课堂和校门,明天的学生同样要走出课堂和校门,今天对我们教师来说,可能是不太自觉这样做,明天则可能是一种自觉和自我意识的行为。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一期至少48课时,三年将是276课时,这么多时间的研究性学习,确实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看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学生应当走出课堂和校门。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困难,不仅是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观念落后,更在于研究性学习管理上的困难,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评价机制的问题。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对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管理与评价,要做好过程管理和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在这里我主要谈一谈活动过程的管理。
有的学校对于活动过程的做得比较好。广东番禺中学采用了建立“课程档案”的措施。规定:
学生必作:(1)研究方案:课题名称,目标,意义,内容,方法,所需资源,人员分工,进度安排,成果形式,专家或指导教师等内容,开题前上交,教研处备案。
(2)研究周记:每人每周学习情况记载,每篇不少于400字,含时间、地点、研究内容(要具体)、收获、体会、问题等,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期末总结要求1000字,每周上交专职教师批阅。
(3)研究成果:每小组或个人从下列内容中至少选择一项,研究 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科技作品以及软盘、录像资料等,期末上交专职教师。
教师必作:
(1)指导笔记:含对全班或所负责小组(个人)的指导的详细记录,有时间、地点、对象、主要内容,由专职教师共同完成,每周一次,每月底交教研处。
(2)项目总表:项目汇总(名称、项目成员、指导教师单位、联系渠道、进度所需资源等内容)开题后交教研处备案。
(3)学习心得:每月写一篇与课题有关的心得。
(4)项目评估:对项目的意义,成功与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每篇不少于5000字。
教研处必作:
(1)检查记录:每月末检查教师的指导笔记和学习心得,按a b c d四等评分;每学期抽查每班各项目小组(个人)的研究周记,按a b c d四级评分。
(2)科研论文:每学期以校研究性学习课题为研究范围,写一篇科研论文。每学期编辑一本优秀研究成果集。
从番禺中学的情况看,这所学校还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中,主要是专职教师发挥作用。实际上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应参与其中,应当充分发挥每位教师、备课组、 教研组的作用。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问题。
对教师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涉及教师工作量的认定和工作情况的考核。有的学校作出了有关管理与考核的规定:例如有一所学校规定专职教师每人带3个班为満工作量,兼职教师其工作量与语、数、英教师等同;另一所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指导的课题数为1—5个;还有的规定:(1)由于示范性高中要求教师能胜任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因此,能承担研究性学习指导和任意选修课教学的教师是合格的。并作为示范性高中教师的必备条件,学校将以此作为教师晋级、评选、年度考核优秀的硬指标。(2)工作量计算:专题讲座按1:1计算课时,应与学生共同听课,讲座期间较长时间在年级室者视同旷课。其他指导活动计算为:课题数权重(根据课题质量确定权重)每课题津帖数。(3)课题研究指导工作认定依据:①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专项记录本。包括学习笔记、听课记录、指导活动设计与过程记录,授课教案等。
②所指导课题组的有关原始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的阶段成果(如小论文),对学生的评价。③专题讲座与集中交流活动的出勤情况。④指导研究性的学年总结或论文。
对学生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有的学校采用学分制是一种比较好方法。规定了基础学分,每个学期按研究计划完成任务的给2个学分。设奖励学分,活动开展得好的,经认定取得较好成果的,再给1—2个学分。三个学年中,学生取得10个学分时定为合格。如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高,研究态度认真,研究成果显著,则获得学分较多。
上述有关管理和评价方面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有许多学校 都制定了,但是落到实处的不多,甚至有的学校制定这些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
三、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当前,研究性学习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可是观念的转变又不会是自发的形成,只有在落实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探索研究中的体验和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制约才会逐渐形成。在许多情况下,就是要形成一种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不变也得变的环境态势。
当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教师对提转变教育理念就反感,有的甚至说:“什么转变教育理念,那纯粹是‘作秀’!”那都是虚的,没有实际效用的东西。这样的人一方面说明他对当前以课改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的无知,但同时又是因为受当前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因为社会看一所学校,关键是看高考升学率,一所重点中学,如果几年内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社会对这所学校的评价就会很糟,甚至组织部门对学校校长书记的考察,也可能作出对他们不利的结论。课程改革是要有胆识的,课程改革搞好了本来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的,但一开始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当前的很多情况是: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无论是作计划,写总结,都是把高考视为自己的“生命线”,大家都不愿承担改革的风险,大家都习惯了长期以来老的一套教育理念和方法。在行动计划中,为了高考,他们会采取“一切为了前线(高考)”的行动策略,甚至为了高考不惜采取各种“战时特殊政策”。其教育行为的不公平现象和短视行为处处可见。人们认为,只要高考考试制度不变,这种现象也不会改变。废除高考考试制是不可能的,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方法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现在,考试体现了最大的公平和公正,没有考试的人才选拔将会产生的腐败。但是高考制度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的力度应当进一步加大。虽然考试改革要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但考试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先导,适当加大改革的力度是完全可以作到的。
研究性学习可以有课堂教学模式和带研究性学习特点的学科教学模式,但其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研究性学习形式是其他的形式不可替代的。研究性学习不是第二课堂,也不是一般地课外活动,是必修课,是特殊的必修课的课程形式。以前,搞素质教育时,为了克服一些人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搞第二课堂、搞活动的偏向,有人提出“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口号,这个口号本身没有错,但素质教育最终开展得怎样呢? 教育的观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人们相信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不是素质教育,反过来也会认为,凡是能提高考试质量的各种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和作法都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误入歧途。今天,为了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我体验生活,体验学习,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而设置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虽然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但绝对不能说,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如果不这样认识的话,那将是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失败,是与课程改革的宗旨相违背的。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8
一、内容
本学期已经教过的内容有:
1、怎样提问题;
2、怎样把问题变成课题;
3、如何研究课题;
4、怎样查找资料;
5、教学,有些教学内容在本学期教学中有涉及,但没有拿出课时讲授,在下学期的教学中要作专门的讲解,如:调查与采访;课题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等。
二、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
1、学生通过基于问题或主题的探究实践,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并经历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发展收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过程,在思维训练中,首先就是训练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次是思维的目的和方向;第三是开阔思路、知识准备、选择方法。对学生的所有能力训练,都要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中进行,教师起一个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怎样提问题、怎样把问题转变为课题、如何研究课题。
1、怎样提问题。包括这样一些方面:
(1)什么是问题?(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尚待解决或弄不明白的事)
(2)问题从哪里来?(看到的---即观察到的、触到的---实践中遇到的、嗅到的---生活中遇到的、听到的---生活中遇到的、想到的---来自外部原因或内部原因的驱使;所有问题都是通过人的五官感知而来,因此,这些问题又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人的五官感知外部世界后,是否产生问题,就在于人们对此的思考和有没有问题意识了。)
(3)怎样提问题,即提问题的方法;(提炼关键词或中心词,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提问题;提炼关键词或中心词,从类别、范围、原因、结果、解决五个层次上提问题;运用发散思维的八种方法提问题:
a、横向思维法、
b、纵向思维法、
c、逆向思维法、
d、侧向思维法、
e、分合思维法、
f、颠倒思维法、
g、质疑思维法、
h、克弱思维法)
(4)问题的范畴或领域(所有问题可归为三个领域:社会、自然、自我)
2、怎样把问题转变为课题。这里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1)什么是课题。课题是问题的深化,课题是由一些有价值、有创造的问题进一步形成的。(张怡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上海出版社.20xx.(141-142).)课题就是针对某一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和任务的问题。课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内容上课题必须是成立的、合理的、可行的,可以从已知的条件开展实际的研究;二是在形式上必须是规范的,适合用科学的术语或通用的规则来表述。如课题“农村秸秆焚烧问题调查及对策”即由“农民为什么要焚烧秸秆?” “焚烧秸秆有什么危害?”“秸秆有哪些方面可以利用?”等若干问题组成。课题也是有明确意义的科学问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将“问题”升华为“课题”,即让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课题意识。所谓课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产生困惑、疑问、不解即问题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构建更深层的心智图式,如“我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我要研究的问题涉及什么范围或边界?”“我怎样开展研究才是合适的?”“通过我的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等。
(2)怎样把问题转变为课题。在我们所提的众多问题中确定哪个问题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这要经过我们的分析来确定。
A、作为课题的问题要符合这样几条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这里的创新性与科学家研究中的创新性有着本质的区别,只要求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来说有意义就可以。
B、对问题分类,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知识基础、时间可能、条件许可、经费许可、学习要求等)的课题。
(1)根据问题回答的要求分类,一般可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总结
“是什么”的问题一般属于基础知识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到图书馆查找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类书籍找到答案。这种问题的解决一般比较简单,通常可以通过撰写读书报告的研究形式来完成。“为什么”的问题是属于比较深一层次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根据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或查阅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怎么办”的问题属于决策类的问题。它不仅要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回答怎么办。这就需要研究者全面地、综合地看待问题,做出决策。
(2)根据问题的回答方式分类,一般可分为:
①读书报告类。主要以文献方法获取信息,然后汇编成文。
②社会调查类。通过调查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③观察记录类。针对自然现象,不改变条件,坚持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运用观察的现象和数据来回答问题。
④参观访谈类。参观访谈法,通过参观一些特殊场所,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从而获得信息,回答问题。
⑤实验研究类。通过改变受控条件进行实验,从而获得实验数据、现象和结果,解决问题。
⑥设计制作类。根据自己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发明和制作一些模型或实物。
把第一和第二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确定选择什么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但是,作为课题,其文字表达有要求。
C、完善问题的陈述。作为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要清楚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范围、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的表述中,要清楚地告诉人们,你研究的课题重点是什么,研究方向是什么,是什么范围内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作为第一次接触课题研究的同学们,他们往往在这些方面模糊不清,因此,课题研究的开展也就比较困难。
完善问题的陈述,就是要求我们根据选择课题的原则、问题的分类和课题陈述的一般要求(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法),对问题的陈述进行完善,使一般的问题陈述变为课题的陈述方式。课题的陈述可以是叙述式,也可以是疑问式。
3、如何研究课题。
课题一经确立,必须制定详尽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着手具体研究活动的框架,也可以称作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计划或方案的基本结构如下:
(1)课题的界定与表达:揭示课题的论点,形成课题目标,以指导研究过程。课题名称必须简洁、具体、明确。对于刚刚接触课题研究的`学生来说,这点在教学中可以不作要求。
(2)课题的由来:说明产生课题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课题产生的背景。告诉人们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是什么原因激发了你想研究它的。
(3)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揭示课题的价值和课题的研究方向、重点。
(4)课题研究范围的具体表述:即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实验实施,资料采集等情况,一般来说课题研究越精深,课题研究范围越小。
(5)研究的方法、途径:方法与途径务必明确,为实现研究目标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如: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项目设计等。
(6)研究的步骤、进度:研究的具体规划,确定每一步骤的时间安排。进度必须明确,否则研究拖沓,极易落空。此外,步骤与进度充分体现创造性的整、分、合的劳动,是确保研究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7)成果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实验报告、研究论文或发明创造实物等,此外成果的检测、评价手段等也应明确。
(8)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如果是小组形式的研究,各人的分工明确,以便使研究顺畅高效。应当指出,研究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研究活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计划进行修订完善,要学会将计划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9)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对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素质、物资情况、经费情况、领导支持情况、时间、空间等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提出解决办法。
对这几个步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进行一些训练,第一是让他们记住这样几个步骤,第二是让他们熟悉怎样完成这些内容,这也是课题研究中的难点和重点。
当计划制定好了以后,就要着手收集资料了。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小组成员每人负责一块,通过不同的方法去收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资料,如:从网站上查找、报刊上查找、图书馆里查找、调查、走访、实验等。
在资料收集的任务完成后,阅读资料,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整理、取舍资料,把资料归类,并记下资料的来源。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9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改变过去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只重视分数而忽略了能力等一些不良现象,屏弃那些知识只来源于课堂,来源于教材的狭隘的认识,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20xx年3月学校以“研究性学习”为研究课题在语文教师中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课题操作如下:
一、认真领会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提高教师理论上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与过去传统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性学习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引导他们参与到社会的实践之中。
根植于教材,放眼于社会,真正使课堂教学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样要组织好教师学习新课标,提升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走出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研究什么、发明什么,就是小制作等一些误区,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并轨。 第一、通过学习新课标,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第二、通过教师之间的研讨,进一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形成研讨的氛围。
第三、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研究课题,为学生选择课题时发挥导向功能。
二、组织学生选择课题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由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题,在学生选择课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发展与提高。
三、以点带面,进行研究
为了更好的进行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在组织教师学习课标,提升新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我们以点带面进行教师个人学习的小汇报,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把个人的研究认识在教师间进行广泛地交流,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
1、由学校走向社区
学校的教育只是学生受教育的一方面,获得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学校把学生由学校教育走向社区教育,开展了“用童年看世界”,“用小小手改变家乡环境”等一系列活动,活动之后学生写下了许多篇很不错的小论文。
针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2、由学校走向社会
市民公德教育是各种媒体极为关注的社会性教育,我们抓住社会教育这一契机,把学生引向社会,擦去电线杆上的粘贴物,拾起地上的白色垃圾等,从小学生身上进行市民教育,让学生从中发现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
四、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衔接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丰厚的知识营养,我们合理地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通过查找、搜集、使学生对课内知识广为了解,有适当地延伸,如:学习《景阳冈》,让学生读一读《水浒传》,学习《游子吟》,让学生背诵古诗词等,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我们出次研究,过度还很粗糙,但我们会在研究中不断学习与完善,使研究性学习更趋合理化。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0
本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关于人口迁移的课题,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此次研究活动中,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我们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题目是《家族迁移史》,学生通过对家族成员迁移历史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来自于生活。
从整个活动来看,学生对家族迁移这一研究内容充满兴趣,因为大家都对自己的家庭来历充满好奇,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学生主要用
谈话法向家庭成员询问家族来历,并将所见所闻及家族迁移过程撰写成文。 有的学生将家族迁移过程详细写出,文体如记叙文,叙述祖辈迁移的原因,当他们得知父母迁移的原因,或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或是为了他们得到更好的教育,学生内心受到了触动,文章主要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并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有的学生了解了家族迁移的过程,对迁出地和迁入地进行比较,然后从大的角度理性分析了人口迁移的原因,并对比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利弊影响。体现了高中生理性看待问题并能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的学生别出心裁,将家族迁移的过程用地图形式表现出来,直观形象,很吸引人。
总之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很成功,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而且加强了亲子沟通,从地理的角度让学生有机会去了解自己的家庭,同时了解并理解父母,促进亲子和谐。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1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研究和调查,我们小组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也不枉费我们大家辛苦一场。
这次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题目是:为什么金华青少年越来越不了解金华?通过这次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金华的当地人对自己本地风俗文化的了解程度。这是一个关乎我们自己的贴身问题,离我们自己的生活比较近,研究起来比较方便,也比较有意义。在活动中我们这个组的组员表现的很好,大家表现的很认真,也很团结。所以质料收集的很顺利。当然,在活动中也有失误,但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都把一个个困难给克服了,心里无比的快乐。我想之所以要开这一门课程正是要培养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丰富多彩的,再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培养了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组员之间的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次活动还使我学会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上,学会了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使我初步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为我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提前打下了基础。
这次活动使我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提高,特在些感谢学校给予了我们这次机会,增强了我们的能力。也感谢在调查中给予支持的每一上人和小组的其它成员。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去上网找资料,有的忙着往图书馆跑,有的拿着相机去拍下有用的素材,还有的成员保管并整理所查到的资料。经过好几周的忙活和整理,大家终于可以坐在一起整理材料并讨论下一步的计划。在讨论中,我们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下一步计划更加周密和严谨,也为了节约的时间来做后期的工作,让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我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我们将较为深入地探究这种现象的原因,结合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教育等各种因素来分析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课题研究,青少年们能够正视这一现象,并得到启发。让自己以及周围的人能正确地树立起对于本地文化的观念,正确的态度,并能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加深自己的理解。也希望能够呼吁的青少年在接受各种文化的时候不要忘记本地文化。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增强自身对于社会问题的看待角度全面性,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经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了解到本地人是怎么对待自己本地的风俗文化,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本地的风俗文化,还可以了解到金华人是否重视自己的本地风俗文化,是否对自己本地文化采取了什么政策或保护措施。
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从调查结果的分析中看,我们了解到很多青少年对自己本地风俗都不是很重视,而且很多的青少年对自己本地的风俗习惯都不是很了解,大多数的学校对当地的风俗从不进行教育或宣传,导致了很多青少年都不知道自己本地的风俗文化。很多青少年所知道的风俗都是通过父母才了解了一点点,要是父母不提醒,他们压根就不会想起有什么风俗,我想这个和学校的教育制度有很大的关心,所以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使一些学校能够引起重视,加强对本地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教育和宣传,使请少年们不至于不了解的自己本地的风俗。
除了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之外,父母也应该辅助学校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双管齐下,青少年就不会不了解当地自己的风俗文化了。所以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长的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应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不仅要教育做人方面的,也还教自己的孩子有关当地文化的一些知识。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2
个人在本课题研究中的分工及个人承担的研究任务:
本人在小组内负责中心广场及周边地区的树种调查和研究。负责把我自己收集到的相关树种资料整理成电子版并传给组长。
个人在完成研究任务时的做法及个人任务完成情况:
我在其他几个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对中心广场及周边地区的树种进行了广泛详细的调查。其中包括:
1、上网或查阅文献等收集有关校园内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资料。
2、调查准备:选定地点,调查生态环境。
3、调查绿化状况:调查恩施高中中心广场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调查树木种类、分布、生态特点,数量及生长状况以及调查树木配置的形式与方法等等。
在收集完有关资料后我在闲暇时间对校园内园林保护栽培等相关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并整理成具体的资料。当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遇到困难而受阻时,我会积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共同分享在树种研究性学习中遇到的许多经历和收获到的宝贵经验。最后我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为我们小组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个人在研究任务中取得的成果及个人成果对本课题研究的贡献:
我在经过了充分的调查和统计后完成了电子版并传给组长,在最终的电子版制成后我对它进行了细致的检查。任务大小不一,处理时间长短不同,但是我都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尽最大的努力做得更好。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负责向组长汇报组员的树种调查研究性学习的调查状况和活动的进展情况,每天必做,这也感觉到参加此次活动的意义。在这次树种研究性学习工作中,我和全组人员在组长的带领下精心组织,创新思维,扎实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创先工作任务。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的创先工作,我们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这次树种调查研究性学习的最后我们把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充分的整理和编排后制成了电子版。我们制作的树种调查研究性学习电子版作品十分符合本次研究性学习主题,创意新颖,有鲜明特色、画面、声音、文本搭配好,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广泛好评,这使得我们很高兴同时也鼓舞了我们在树种调查研究性学习上的积极性和在学习上的激情。
个人研究活动小结及反思: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在就是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如果我们在这次树种调查研究性学习中没有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话,我想我们的树种调查研究性学习一定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而且也不会取得这么叫人的成绩。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一点都没有说错。他让我们这些志趣不相同的人紧密的走在了一起并且出色的完成了这项任务。在这次树种调查研究性学习中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的热情帮助以及在我们小组的`树种调查研究性学习受阻时老师的指挥引导,我们小组的成功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鼎力相助。但我们小组的树种调查研究性学习的调查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说:在开始树种调查研究性学习之前我们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就开始贸然行动,因此我们在树种调查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走了许多不必要的弯路。这告诉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凡事都要细心,没有细致的思维而只有一时之勇是成不了大事的。毕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因为这次树种调查研究性学习我变得更加成熟了。
针对本课题研究活动的延伸思考:
当今社会,无论哪个行业,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挚友拥有团结协作精神的人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才会最大限度的推动整个团队的发展。
经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将会深刻的学习团队精神,提高我们的团队意识。近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身受用。我们明白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候会有挫折,长时间的奔波也会产生身体的倦怠,但是我们抱着“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把它做好”的坚定信念,绝不退缩!因为社会主义新的接班人不会允许这么点困难就将其摧垮。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3
一、实践回顾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的研究活动,不但可以发挥学生创造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素质。
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思路及任务。
各年级级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具体分工,并明确了研究思路,即把研究性学习与科研课题有机结合,统一管理。有严密的实施计划,严格的管理条例,确定研究方案,制订工作计划。相关教师负责具体指导,小组组长负责全面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2.确定研究方式,指导学生选题。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有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其组织形式也有小组合作、个人独立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之分。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课题研究,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
3、培养学生科研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课题确定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给他们讲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和活动方案,如何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在研究中注重亲身参与,体验过程,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开题论证会,交流选题的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印发了“活动记录表”,学生记录每次活动的情况,便于课题分析和总结评价。
环保主题中的“废旧电池的危害与回收的调查与研究”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上网和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了废旧电池危害的严重性,于是制定了详细的研究和活动方案,自设调查问卷,深入到机关,社区进行宣传和调查,在校区设置了几个废旧电池回收箱回收废旧电池
二、经验和体会
(一) 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探索出了“以课题研究为主要类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研究主题下选择小课题的组织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
2.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摒弃了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渐成为了教师主动的教学行为。
3.提高了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促进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锻炼和培养了我校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
4.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锻炼了学生意志,又增添了他们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了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
1. 开展研究性学习,要站在课程的高度来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开展研究性学习,便是我们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研究性学习,不仅只是开展一些学习活动、更主要的是要把它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才能落到实处。
2.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涉及到的问题很多,特别是课时的统筹,学生外出的安全,教师的课时量,以及课题研究费用,都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3.开展研究性学习,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我们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已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方式,但又蕴藏着迫切改革教学现状的积极性。研究性学习给了我们一个教改的机遇和挑战,但是我们的教师仍然存在着认识不足或有后顾之忧。我们只有转变教师陈旧的观念,引导教师参与教改实践,正确对待教师的劳动,才能把研究性学习搞好。
4.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处理好师生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学生只有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求索,才能达到课程的目标。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低年级或刚开始此项活动研究的时候,学生了解甚少,一片茫然,对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设计和开展活动及怎样总结都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好与学生平等、和谐关系的同时,也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实施。
5.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引导学生正确选题。
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都比较乐意和兴奋,但学生在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却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学生定的题目过大,难以操作,有的选题又太偏,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有的选题又太俗,缺乏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还有的选题比较离奇,没有研究实际意义。为此,我们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选题,因地制宜,联系生活经验,发挥优势,选择自已熟悉和喜欢的,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存在的问题:
1. 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实践后,我们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上升到课程观念上,我们仍有一定的差距,尽管我们都付出艰苦努力,但有的研究小组的学习活动却是应付式。
2.我们在整体研究中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态。有的主题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而有的主题却冷冷清清,无动于衷;有的课题小组热情高涨,成果不断,而有的小组却一筹莫展,不知所措。
3.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我们的评价机制还没有跟上,特别是过程评价。学生在每个研究阶段都还没有作出自我相应的评价,致使部分成果没有及时得到总结,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研究热情。
4.研究方法还欠规范。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用模拟科研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方法论上学生结合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欠火候。二是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过程欠规范,还达不到要求。这些都应在今后着手改进。
5.在此项工作中,我们还缺少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在调动教师执研积极性和学生可持续研究,还应有更好的配套激励措施。
今后工作的设想:
1.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宏观管理。
(1)建立学分制,把每个阶段要求都细化成学分,学生对每个阶段作出自评,经小组评议后,最后作出课程的总体评价;
(2)对每个阶段的工作日程表作出宏观管理要求,这样能做到管而不死,充分调动指导老师和学生完成课题各阶段任务的积极性;
(3)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知识和能力。
2.扩大实验规模,并建立以班级管理与主题管理相交叉的新的课程管理模式。
3.制定相应的措施。在课程设置的模式,学生活动组织形式,师资配备的调整。教师指导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将提出新的要求。
4. 抓好实验中的薄弱环节。一是抓好评价,在重过程评价的思想指导下抓好阶段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二是抓好成果的总结与发布,拟在每学期初进行成果发布的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三是继续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该课程整合的特色,使学生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交流信息的能力有新的突破。
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 尽管存在不少问题,但总体上我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随着校级各部门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视,我们有信心在校级总课题组的指导下,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富有成效地把这个课题研究工作搞好。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4
20xx——20xx学年,我们三位老师接受了该课程指导教师的任务。一年来,我们从零开始,共同探讨对开好研学课程和课题研究,总结颇多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着眼未来发展,扎实推进学习方式转变,培养人格健全人才
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不同于学科教学的非正规课程,是国家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人才而开设的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新课程。一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在教学指导和课题指导方面都有一些较深刻的体会。
(一)教学过程的收获
1、提高认识、明确学习目的是开好研学课程的前提。我们站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高度,强调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实现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性学习的转变,体现“倡导全人教育,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新时代价值观”的“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基本理念,为学生未来生存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课程。
2、强化研学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亲身体验,是开好研学课程的基础。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具有探究性、实践性的活动课程,让学生从接受式学习中解放出来,通过文献查找、实验探究、社会调查等形式收集信息,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因此,强化研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尽可能的熟练的掌握各种研学方法是保证学生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
3、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选好课题是开好研学课程的关键。研究性学习作为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的和生活中选择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从而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地制宜,重充分考虑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选择课题应当使课题具有科学性、价值性、新颖性可行性。这成为保证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的关键。
4、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评价激励约束机制是开好研学课程必要条件。研学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是学校人人参与的,全体教职工都是学生的指导老师的全员参与的课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每位教职工的职责,学生研究过程环节的评价激励约束机制是保证开好这门课程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好校内校外的各类课程资源。
5、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素质是指导好研学课程的重要保证。学生的课题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学习,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素质很难胜任指导教师的教育职责,为此,我们在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的同时,以老教师为核心,从零开始反复观看两年教师培训视频课程,加强每一环节的研究,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6、完整翔实的资料存储是实现校本开发的目标的有力保障,为此,我们让每一位同学用“个人成长档案袋”把搜集到得信息资料和研究过程的记录得以比较完整的保存。
(二)课题研究指导的收获
1、深入子课题研究分析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基础。搞好课题的深入分析要根据研究目的大胆提出假设,进而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一系列子课题,这就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的逐层深入、全面分析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调动各种课程资源,多渠道全面搜集信息是搞好课题研究的有力保障。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收集信息,才能使研究课题得以深入分析,进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3、充分进行信息交流是课题研究的本质所在和有效途径。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评价,使同学们充分体验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优势保证了课题深入进行。
4、有效的信息加工整理是完成课题研究的关键环节。
(三)具体课题指导的收获
本学期我们从师生实际出发,上学期在不同的班级开展了《肥城市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考察》、《校园浪费现象的研究》两个共同课题的研究。下学期在积累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自选课题的研究。《肥城市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考察》课题研究收获如下:
1、引导学生站在弘扬传统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移风易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好家乡的高度责任感理解本课题的意义。
2、从个人知识能力的提升和潜能开发及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理解课题的价值。
3、在历史文化方面,充分发促进掘肥城的历史文化遗址历史文物、名胜特产、历史人物、历史传说信息,提出深刻的弘扬、开发利用好传统文化,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建议,形成肥城“三圣一园两巾帼,三山两湖一温泉”,“人杰地灵”的优美画卷和建设“中国桃都,世上桃园”的雄心壮志。
4、在民俗方面,要求学生充分发掘具有肥城特色的民俗文化,提出移风易俗的深刻建议。
5、本着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的“三贴近”的课改精神,让学生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高度提出弘扬、开发好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旅游的建议。
《校园浪费现象的研究》的收获是:
1、在课题的意义方面,从倡导低碳经济生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引领学生正确认识我们的行为。
2、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一是讲解研究的`方法及其要领二是要求学生落实所选方法的应用,教师做好指导并引领学生做组内和班级的交流与评价
3、从学生的未来发展上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他们始终处于探究——交流——评价—矫正——完善提高的环节,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学会自主探究式学习,掌握自我完美技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根本宗旨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从而实现由单纯的接受式学习向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学生的生存方式的转变,增强终生自我完善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更好的应对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大潮对人才发展带来的新的挑战。
高二学生的收获是:
(一)研学方面:
1、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增强,多数同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找出研究的步骤。
2、进一步熟悉了各种研究方法,提高了研学水平。学生通过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搜集了大量的有效的信息。
3、进一步拓展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在充分利用校内外人力、物力资源的同时,注意利用现有的资源为课题研究服务。
4、增强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团队意识。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5、增强了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了创新精神,他们通过采访,设计调查问卷,搜集信息,增强了有效利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方面:
具体为《肥城市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考察》的收获:
1、提高了同学们对弘扬传统文化,开发保护利用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2、对家乡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增强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比较深刻的了解了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研究角度及重要意义。
4、初步学会了利用所学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为弘扬传统文化、移风易俗提出了建议。
5、拓宽了知识面,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学到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校园浪费现象的研究》的课题收获为:
1、通过校园资源浪费现象的研究,增强了学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
2、通过校园时间浪费现象的研究,激发了广大学生“只争朝夕”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完善措施,攻坚克难,推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研究学习作为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课程,对习惯了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学习方式的师生和仅限于某一学科教学的老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学过程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1、学生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由于学业水平考试不考,平时考试不考,高考比重较小,各项评价约束机制不健全,这也直接影响力学生对该科的重视程度。
2、各类教学资源亟待全面开发。在学校方面的人力资源方面还没有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物力方面如图书馆、电教室、实验室等设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3、各项管理评价约束机制尚待完善。
4、师资水平有待于提高,研究学习课程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科技等领域的广泛问题,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较丰厚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素养才能胜任这一职责。
改进的建议与措施:
1、向学生反复强化国家开设研学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
2、完善各项管理评价激励约束机制,呼吁加大对研学课程的评估考核力度,使各类课程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
3、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和进修,全方位充实教师的知识储备,确保研学师资的相对稳定,强化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加大校本开发力度。
总之,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富有挑战性,使我们的知识领域不断的扩展,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更加明确,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逐步普及也使我们面临新的困难,我们决心认真总结教学的经验教训,完善各项措施,精心备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刻苦学习,不断充电,努力开创具有肥城一中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新模式,为我校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5
背景:
英语学习要为学生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好基础,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初步的研究能力,实际能力和选择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寻找切入点,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收集信息,实践体验,构建知识,鼓励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丰富学习经历.
内容:
1.生活中的英语
2.中西方节日
3.中西方文化差异探究
4.经典语言和汉译英
5.Hip-Hop文化
6.NBA文化
目标:
1.学会课题的提纲,撰写,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2.培养学生具备运用所学语言浏览因特网网站,收集,处理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用等多媒体演示技能进行交流,以达到知识的共享.
3.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过程:
1.11.28 研究性学习通识培训,分组。
2.12.5 确定课题题目,研究目的和实施步骤
3.12.12 资料收集
4.12.19初步研究成果展示(1)
5.12.26初步研究成果展示(2)
6.1.9 结题报告及论证
反思和启示:
在6周左右的时间里,学生们上网搜索了许多相关资料.他们阅读,分析,比较信息,而后撰写课题研究的文章,并制作了图文并茂的课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非常投入,学习富有热情。高一(2)班学生对于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参与度之高,也是我所始料未及的。他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通过上网、剪报、翻阅杂志等方式搜集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也设计问卷并进行了抽样的调查。学生的组内分工也非常明确,汇总后的资料交由精通电脑的学生一一录入电脑制成精美的幻灯片,并且选派了口语流利的学生上台作最后的成果展示。作为代表上台陈述的学生的叙述也显得相当有条理。在这整个流程当中,我只是扮演了指导者的角色,所有的资料搜集、录入、制作和展示都是由学生自己来主导完成的,这也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诠释和实践探索,应该说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成功的。从中我也意识到,平时我们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是大大地低估了的。作为教师的我们总是有这样的思维定势,不敢放手也不愿放手让学生一试,认为给学生的太多自主空间,就是对他们的放任,其最终结果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然而当我真的放开手,才发现学生的潜能是如此之大,只不过这其中的一大部分还未被我们发掘出来罢了。由此,我联想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多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对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来讲,似乎会有更大的好处。这些能力是亟待着我们教师去开发和培养的,
通过总结和反思,我觉得这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
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尽量把英语学习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体验英语,运用英语,创造自己的成果.
2.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课程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构建方式.课堂教学应回归生活世界,打破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
3. 倡导全体参与,主动体验: 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4. 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 “做”中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不足之处:
1.由于是高一学生,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基础对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有些课题与其语言能力不相符,就有可能把研究性学习变成其他知识的英语翻译作业。难度大,就会对英语产生敬畏。因此,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必须注意分层次,有梯度。根据高中各年级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的不同,确立相应的研究性课题。一般来说:高一侧重探讨语言的表层现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阅读方法与学习效果;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高二侧重根据社会生活实际,研究英语在不同领域的运用。如中美英人之间的交际习惯;广告英语的特点。高三侧重研究英语语言的修辞,欣赏有一定难度的作品,如:英语诗词赏析;修辞手法在英文写作中的运用等。
2. 由于经验不足和精力有限,教师没有完全及时地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课题研究自我感觉不够深。
3.研究方式可以更具多样性:上网搜查资料,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做的较好,较多,也可设计问卷调查,走访或结合其他社会实际活动。
3. 写作时要融入自己的观点,引用的观点要注明出处,要列出参考网址和文章的出处.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6
经过几次较为深入的对鲁班湖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我们已经逐步掌握了鲁班湖的基本情况,这里就我个人在这次研究性学习的看法和感受作以下总结。
在这次活动中,我任务重点是负责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其中就包括鲁班湖的概况,现有旅游资源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等原始资料的收集,以及对当地工作人员和游客的问卷调查资料的收集。这次是我们四个人第一次在一起进行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由于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不够深,以及没有太多的社会实践经验,这就决定了我们四个人必须团结在一起,组成一个集体,用各自的优势去弥补他人的不足,从而使我们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
我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十足的进步。无论是在面对多种选择的关键地方,还是在应对社会上各类人物上,我都在这次的活动中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无论是在选择资料内容上,还是在整理资料和统计资料上,我都通过这次活动深刻体会到了统筹安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是在社会实践能力上,还是在社交能力上,我都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提高和进步。通过这次活动还使我们理解到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性,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研究性学习个人自我总结。又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另外,通过这次活动还使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只有一个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能更好地在今后的社会上站住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7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根据每一章教学内容,制定相关的研究性课题,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并进行相应的研究。比如结合高二《生物》第一章《细胞》,我们制定“组织培养”的研究性课题;第五章《遗传和变异》则制定了“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的研究课题,等等。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研究与调查,将结果写成相应的论文。《黄瓜的组织培养》、《人类遗传性状调查》两篇论文获得杭州市小论文比赛二等奖。
以上是我们在生物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实践和思考。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实践和完善,这也是对生物教师的一种挑战。同时,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的进行应根据内容处理好几个关系。首先,教学进度如何保证的问题。学生存在差异,由于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问题的探究要循序渐进,切合实际,把握好度。其次,知识点如何落实的问题。研究性学习由于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系统,为此我们建立了自己的题库,以习题的方式,将知识多方位综合来弥补其不足,通过必要的检测帮助学生查找知识的缺陷,以专题练习的形式进行反馈、巩固。再次,内容决定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我们上高一时新接触的科目,带着好奇,我们选课题、找资料、请教导师,最后写论文、得成果。在这短短的一年中,同学们收获颇丰,表现较为突出的四个小组为同学们进行了精彩的展示。
高一9班的同学揭开了附中古枣树死因之谜,高一10班介绍了他们对汽车油耗的研究,高一9班同学做了附中教室空间色彩搭配设计,高一10班同学复原了耧车这种古老的农具。
此外,还颁发了最佳创意奖、最佳论文奖、最佳结题报告奖和突出贡献个人奖。
研究问题,我们一丝不苟;参与讨论,我们积极主动;遇到困难,我们不气不馁。一年的研究性学习,让我们不仅探究出论题,也收获了同学间协作的快乐,可谓是硕果累累。这一年的研究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这种刨根问底的研究精神和同学们之间团结互助的合作意识我们会继续保持,让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变得更加充实与美好!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8
初中的生活多姿多彩,在本学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会了我很多。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小组的成员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任务。不论是在寻找蜗牛的过程中,还是最后的结题报告,都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制定研究题目时,我们组犹豫了很久,但经过老师的耐心指导。我们顺利地完成准备工作。在这里要感谢老师们的指导,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没有你们,我们不可能完成这次的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同学们的相互合作,研究和探索未知的问题。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当然在整个活动中不仅仅教会了我团结合作精神,更让我明白了学习的很多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为了顺利地度过难关,我们就要付出努力。首先要制定计划,“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通过怎样的方法解决它”然后再付出行动。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
本次的研究性学习将成为我们人生上最多彩的经历,教会了我怎样学习,怎样合作,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实际应用它们。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19
研究性学习,历时五个月,长达20周,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时间里,我体验到了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乐趣,虽然是第一次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但是和学生一起,通过努力,看着在自己的指导下,学生努力的付出下,他们一同精心灌溉的种子终于一点点地发芽、破土而出,甚至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在最后的成果展示中,我感到自己已经置身于开满鲜花的小花园里,收获着,庆祝着,品尝着丰收的喜悦,研究性学习个人总结。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又是第一次参加研究性学习,没有什么经验,在一边备课一边学习的过程中,其实学生也教会了我很多,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首先,教师要做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主动探寻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以知识的传授代替学生的学习和探求体验。在确定研究课题环节,怕学生想不出好的课题,就给学生罗列出了很多参考课题,大多都是和学科教材紧密结合的课题,例如“购房贷款决策问题”、“神六与化学”、“汽车中的物理”、“李白诗歌‘月’意象分析”、“英文精曲赏析”等。本以为自己抛出的课题学生肯定会借鉴个一二,谁知学生自己推出的课题更让我耳目一新:“省锡中高一学生叛逆心理与学习生活的关系”、“省锡中堰桥校区植物种类研究及其分布情况”、“省锡中堰桥校区高一学生消费倾向调查”、“我国历代服饰的变革”、“省锡中校服的优化设计研究”这些课题,不仅仅与我们的校园生活相关使课题更具有意义,而且学生显露出了极大的兴趣,研究热情非常高涨。
其次,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一方面,教师不能事事包办代替,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哪怕是在实验过程中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对学生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学生的探求活动应该有严谨的计划,在选题、分组、调查、查找资料等方面,教师要给予具体有效的指导,个人总结,研究性学习个人总结。作为一名指导老师,我本能地把各个研究小组揽入了自己的胸怀中,鼓励他们,替他们出谋划策,希望他们能够多走一些平坦的道路,少走曲折,我经常找课题小组长谈话,了解他们的研究动态和遇到的困难,每当他们把发现的困惑告诉我,我都会帮他们出主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限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例如高一2班研究小组谈到研究植物需要学校的图纸,而别班学生拿到图纸后拒绝借给我班学生,我就帮他们去找别班的老师解决问题,虽然最终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却没有锻炼到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最后课题展示阶段,我还想主动帮学生承担打印课题研究报告的工作,但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包办错误后,把任务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到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教训,锻炼了与人相处的能力,总结了马虎、不认真导致任务拖沓的教训。
此外,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学生难以深入之时,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以启迪学生深入地探寻。这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研究性学习的涉足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几个部分,这些领域特点不同,因此探寻方法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性也表现在中学课程中,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利用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指导。当学生遇到学科知识性问题,我不得不让他们去请教学术顾问,这对自己的综合素质也是一大考验。17班“计算机组装和维护”课题小组学生曾经请教过我成果展示方面网页制作遇到的困难,有关计算机维护过程中的经验,我只能让他们去请教计算机老师;2班“巴金的创作历程及其影响”课题小组学生向我请教关于巴金老人生平经历简介和对巴老的评价,我并未做过深入的研究,甚至只是皮毛上的了解,不得不自己先去搜集整理一些资料;17班研究“《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形象分析”课题小组学生问我怎样理解妙玉的判词,怎样看待妙玉这一人物形象,我抓紧看了看刘心武的《红楼望月》、周汝昌的《红楼十二层》。在指导学生研究的同时,我也从中学习到了不少知识,使自己得到了充实和提高。
在研究性学习结束之际,在看到累累果实的同时,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其间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个别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只是流于已有材料的整理和拼接,缺乏自己的主见,收获不大;有的小组研究得比较浅,并未将研究落到深处,没有竭尽全力花功夫,对自己没有过高的要求;有的小组未能全部发挥组员的积极性,仍有个别组员未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组员之间的团结交流也未能很好地进行。但总体上来说,每个小组都能在最后的阶段,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成果的环节是他们最兴奋的时刻。
有付出,有努力,有不足,有收获,总结经验,期待更好!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0
当我们第一次接触到研究性学习时都感到很困惑,也到底是什么方式的学习?我们能研究什么呢?一系列的疑惑扑面而来。殷老师及时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我们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能起什么作用。一开始我就以为就是学生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课。但后来的一些变化让我感到震惊。
当第一次张磊站在讲台上为大家讲习题课时,大家不再像平时那样耍手机或者睡大觉,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很有意思。这种学习气氛的改变让我对研究性学习另眼相看。第二节课的老师是邓刚。很难想象在我印象中的那个邓刚居然可以站到讲台为大家讲解英语,还是专业英语。他的那堂课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在英语成绩上的后进生,也可以是英语学习上的先进生!那堂充满激情的课让我记忆尤甚!每个站在讲台上的小老师,都让我们眼前一亮,每位老师都在展示他/她被大家所忽略的精彩!
平时我就觉得我们班的女生都比较低调,很少在大家面前讲话。而这次“七仙女”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平时上课很少说话的女生把课讲的生动!让大家都沉浸在学习的气氛中。毕竟女生的吸引力还是在那的嘛。在一次总结会上。李红霞同学向我们透露的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胡艺凡同学讲课的那天是她的生日,但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她用那次近乎完美的讲课给自己的20岁生日献上最好的礼物:自我的改变!在那节课的评论时,她悄悄的哭了。在泪水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美好人生的开始!祝福她像凤凰一样涅磐重生!
女生中的强人则让我们感受到另一种风采:李红霞老师的棒棒糖和超棒的课堂控制能力!如同胡萝卜和核大棒一样。高万琳老师的严师风范和那不可多见的笑容让男生都很沉迷。这就是魅力啊!筒子们!还有李祖颖老师很好听的声音和极大的耐心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幼儿园时代。赵楠老师的专业的语法和句子结构讲解,以及标准的发音。很有老师的风范。同样是过四级的我却连语法都不会,汗颜啊!还有黄红老师讲的很有耐心给人很轻松的感觉。说明我们208的小詹同志眼光是很好的!
作为电气二班的主体的男生表现同样很给力!就像我们的亲爱的“兼职哥”李会故!一共讲了三次课。每次课都有所进步!平时这个沉默的小男生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爆发啦!不仅超出预想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辅导别的同学的备课。最让我们吃惊的是由于那位同学因事不能讲课,他依然决然的扛起了那次讲课的任务,而时间仅仅只有一个下午!当殷老师和我们都担心他能否讲好这次课时,他用课堂上的表现打碎了我们的疑问!99分的表现让那堂课成为了经典。陪练的把老师练下去了、临危受命等等。这些典故只有可能同时出现在我们的兼职哥身上!
还有很多让我们感动、震惊、鼓舞的事情出现在我们英语研究性学习中,但受字符限制,就先写到这。下面说下我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的体会。
每次上课时殷老师时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的身后,提醒我们“坐直流、站好了|、把胸挺起来、把腰挺起来、把头抬起来!面向你的大多数听众!”有时还用手矫正我们的站姿。我想这不仅是上课纪律的事,而且是在提醒我们做人就要坐得正、站得直!体现出我们的气势。以前的老师可能只是因为有人趴在桌子上睡觉提醒我们,但殷老师是为了提醒我们进入社会之后不管职位高低、收入多少都要把自己站直了!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亲身经历,让我们自己感悟到很多道理。比如:多干才能能干、遇到事情不要说让谁谁来干,要说我来!。。。。。。。。也许这没有哲理书上讲的那么生动,但这些到到道理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我们会铭记在心。。
有位同学在课堂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研究性学习就像火苗一样点燃的内心无限的能量。在研究性学习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盈燃料的火把。自己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英语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根据语言的习得规律,acquisition比learning更重要;practice比teaching更有效。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生成性和自主性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真理。
自主学习和问题意识是转变学习方式的两翼。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决策者,课堂的统治者。只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地提高素质,完善自我,并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在英语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书本知识只是一种必要并非绝对充分的知识,教材只是一种参考而非唯一的样本。一个包含各种英语媒体的大课堂,大平台才是根本。正是这样一个平台给了大家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
舞台多大,学生的能力就有多大!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1
根据自主学习理论的提出者霍勒克所定义,自主学习能力即是指"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提高外语能力,并最终掌握这门外语。大学生相比其他人群更具有优势,因为他们拥有较多的业余时间,同时可以利用丰富的课外资源。他们还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对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也更加明确,因此具备了很好的自主学习条件。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大学生不仅需要应对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还要面对社会对于他们英语能力日益增长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英语自主学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根据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以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培养自知,树立自信
自知包括对自己的学习愿望、目的、观念、风格等的认识。研究者本森和沃勒提出,一项学习活动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学习者对世界、尤其是对该学习活动的态度“学习欲望为条件的,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观。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只有拥有主动的态度,学习者才有可能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产生独立的想法,并利用各种学习机会,而不是仅仅对老师的教学刺激做出反应,强烈而积极的.动机是对外语产生兴趣、进而要努力学会这门语言的重要条件。动机能在困难的时候使学习者产生坚韧不拔的信念,而坚持常常能克服能力和环境所带来的局限,动机培养也很重要,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要让他们相信自身的努力对学英语至关重要。不论自己的英语基础是好是坏,都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学习;自尊和自信可以产生责任感和独立感,促使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和后果。
2、确立目标,制定计划
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体需要根据既定学习目标来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因此,目标被视为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然而,徐锦芬等人的研究发现,许多大学生虽然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他们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预习、复习课文等任务外,并没有制定学习英语的计划。即使有计划,时间的安排也相当随意,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扮演帮助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能力水平、个人兴趣、专业特点和未来发展需求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不要制定模糊的目标,如“我要尽量争取过四级”,而是制定一些小而具体的短期目标。
因为近期目标的实现能够使学生更快地看到自己某些能力的增长,对他们的意志控制要求也更低,而一个目标的成功实现往往会促进新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计划中的学习时间安排非常重要。根据调查结果,很多学生不是自觉地利用自习时间或业余时间安排学习活动,有70%、被调查的学生自称对这些时间抓得不紧,其他类似的调查也表明学生在学习时间的自我安排和管理上不尽如人意。毫无疑问,在使用有效策略的情况下,要获得较高的英语能力,就得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者齐莫曼建议让学生确立有规律的学习时段,使自己在每天预定的时间内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他认为教会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也是自主学习教学中需要确立的一个重要目标。这种教学一般包括如下步骤:与学生讨论时间的运用;让学生在某个时间段内记录下自己的时间运用,认识到自己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制定个人时间表,确定可以自主使用的时间;让学生估计完成自主学习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并相应地填入时间表;本段结束后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
3、学习并运用学习策略
目标制定出来之后,、就要付诸实践,、采用适合自己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的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正如研究者坎迪所说:“如何学和学什么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学习者所采取的总体方法将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结果”。那么,我们的学生策略使用情况如何呢?徐锦芬等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调查显示,许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策略;而根据王静等对自主学习的调查,无论对于英语学习的总策略,还是对于各单项技能如词汇学习、阅读学习等的策略使用,受试学生绝大多数在“有时使用”的范畴以下,表明我们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频率很低。这种情况与我国英语教学一贯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有关,所以,对学生进行明确的策略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的策略研究者科恩的观点,“提高学习者策略意识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把以策略为基础的教学作为外语课程的一部分传授给学生”,“明确地教给他们如何应用语言学习和使用策略”,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外语。研究者查莫特和卢宾提出了策略培训的做法:、发现并讨论学习者已经使用的策略;呈现新的策略;示范新策略;解释为什么、在什么时候使用这些策略;用真实的任务练习策略使用、验证其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中的强项和弱项进行自我诊断;让他们对自己熟悉的策略和新习得的策略进行比较、试验;、让他们自己决定以什么策略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给他们机会尝试将以往的成功策略用于新的学习情景。这些对学生更多地控制自己的学习大有益处。策略渗透在英语课堂上长期进行,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随时给学生介绍相关策略,并指导和监督他们使用,同时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需要注意的是,、策略培训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有自觉的意识使用策略,知道在何时使用何种策略,、而不是以传授具体的策略为重点,、因为它们可能难以穷尽。
4、适时反思、评价和调节
我们许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自我反思、评价这一环节,他们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教学程序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监督和检查,而从未把自己当作自己学习的观察者,评判者和操纵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他们培养这种能力。反思首先涉及自我判断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价和归因分析。自我评价指对学习结果是否与预期的目标一致以及对学习结果的重要性的评判,归因分析是指对造成既定学习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如较差的学习成绩是因为能力有限还是因为努力不够造成的,评价可从学习的质量、数量、速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自主学习是一种个体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即学习者通过主动选择、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学习,以适应系统内外因素的变化。在英语学习中,这意味着不断根据变化的因素来调整学习观念和方法,以确保各个因素之间的协调,从而充分发挥学习英语的潜能。语言学习是一个开放且动态的系统,在不同的时期需要重点关注不同的学习方面。
学习过程中,点和难点是有区别的。因此,我们在制定学习策略时,也应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说明了“调控”在策略系统良好运作、取得良好学习效果方面的重要性。当学生不能够适时、自觉地进行策略调整时,教师可以提醒、指导,甚至亲自进行调控。之后,逐渐放手,只对学生的自我调节进行监督,并给予鼓励性和形成性评价即可。
5、结语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一项关键目标,同时也是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成功的教学模式改革应以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作为重要评判标准。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非教学环境中自主地学习所需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大学阶段对自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这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进行策略培训以及发展元认知调控等多个基本步骤来逐步全面地实现。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2
这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是按班级为单位开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生成或改变。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高度的重视,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配档,指导按工作配档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的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它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综合实践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总之,综合实践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条捷径,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的大众学科,那老师们的教法必须研究的,这一条路该怎么走,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3
一、实践回顾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的研究活动,不但可以发挥学生创造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素质。l.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思路及任务。
各年级级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具体分工,并明确了研究思路,即把研究性学习与科研课题有机结合,统一管理。有严密的实施计划,严格的管理条例,确定研究方案,制订工作计划。相关教师负责具体指导,小组组长负责全面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2.确定研究方式,指导学生选题。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有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其组织形式也有小组合作、个人独立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之分。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课题研究,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
3、培养学生科研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课题确定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给他们讲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和活动方案,如何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在研究中注重亲身参与,体验过程,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开题论证会,交流选题的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印发了“活动记录表”,学生记录每次活动的情况,便于课题分析和总结评价。
环保主题中的“废旧电池的危害与回收的调查与研究”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上网和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了废旧电池危害的严重性,于是制定了详细的研究和活动方案,自设调查问卷,深入到机关,社区进行宣传和调查,在校区设置了几个废旧电池回收箱回收废旧电池
二、经验和体会
(一)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探索出了“以课题研究为主要类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研究主题下选择小课题的组织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
2.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摒弃了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渐成为了教师主动的教学行为。
3.提高了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促进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锻炼和培养了我校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
4.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锻炼了学生意志,又增添了他们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了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
1.开展研究性学习,要站在课程的高度来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开展研究性学习,便是我们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研究性学习,不仅只是开展一些学习活动、更主要的是要把它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才能落到实处。
2.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涉及到的问题很多,特别是课时的统筹,学生外出的安全,教师的课时量,以及课题研究费用,都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3.开展研究性学习,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我们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已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方式,但又蕴藏着迫切改革教学现状的积极性。研究性学习给了我们一个教改的机遇和挑战,但是我们的教师仍然存在着认识不足或有后顾之忧。我们只有转变教师陈旧的观念,引导教师参与教改实践,正确对待教师的劳动,才能把研究性学习搞好。
4.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处理好师生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学生只有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求索,才能达到课程的目标。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低年级或刚开始此项活动研究的时候,学生了解甚少,一片茫然,对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设计和开展活动及怎样总结都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好与学生平等、和谐关系的同时,也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实施。
5.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引导学生正确选题。
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都比较乐意和兴奋,但学生在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却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学生定的题目过大,难以操作,有的选题又太偏,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有的选题又太俗,缺乏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还有的选题比较离奇,没有研究实际意义。为此,我们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选题,因地制宜,联系生活经验,发挥优势,选择自已熟悉和喜欢的,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存在的问题:
1.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实践后,我们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上升到课程观念上,我们仍有一定的差距,尽管我们都付出艰苦努力,但有的研究小组的学习活动却是应付式。
2.我们在整体研究中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态。有的主题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而有的主题却冷冷清清,无动于衷;有的课题小组热情高涨,成果不断,而有的小组却一筹莫展,不知所措。
3.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我们的评价机制还没有跟上,特别是过程评价。学生在每个研究阶段都还没有作出自我相应的评价,致使部分成果没有及时得到总结,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研究热情。
4.研究方法还欠规范。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用模拟科研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方法论上学生结合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欠火候。二是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过程欠规范,还达不到要求。这些都应在今后着手改进。
5.在此项工作中,我们还缺少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在调动教师执研积极性和学生可持续研究,还应有更好的配套激励措施。
今后工作的设想:
1.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宏观管理。
(1)建立学分制,把每个阶段要求都细化成学分,学生对每个阶段作出自评,经小组评议后,最后作出课程的总体评价;
(2)对每个阶段的工作日程表作出宏观管理要求,这样能做到管而不死,充分调动指导老师和学生完成课题各阶段任务的积极性;
(3)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知识和能力。
2.扩大实验规模,并建立以班级管理与主题管理相交叉的新的课程管理模式。
3.制定相应的措施。在课程设置的模式,学生活动组织形式,师资配备的调整。教师指导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将提出新的要求。
4.抓好实验中的薄弱环节。一是抓好评价,在重过程评价的思想指导下抓好阶段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二是抓好成果的总结与发布,拟在每学期初进行成果发布的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三是继续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该课程整合的特色,使学生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交流信息的能力有新的突破。
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尽管存在不少问题,但总体上我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随着校级各部门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视,我们有信心在校级总课题组的指导下,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富有成效地把这个课题研究工作搞好。
(1)从抓语言问题开始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处延相等的.理念,正说明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着广阔的天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上句,按常规,教师说一说“不宁静”的原因就可以,但我们多问一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的呢”,多查阅一下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与学生一道研究,答案就不再是那么单一那么简单,有政治原因,有经济原因,有文化原因,有家庭原因,也许还有信仰问题。这种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问,而是一个研究小课题。发现了问题,不应由教师来解决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形成课题,写成小论文。
2、强化自我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和家长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具体要求:课题研究前自找资料、自我准备、自我设计方案;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发挥;活动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3、创设一种情境
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语文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语文研究性学习也讲求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创设情境应该是重点思考的一个内容。
二、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语文研究性学习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呢?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自行组织
的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把握研究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成败得失。这种指导作用贯穿于学生研究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将提高学生研究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是在教师“导演”和指导下的活动,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需要运用语文学科中的大量基础知识,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了解,而且要熟悉多种研究方法,还需要对当前语文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比较深透的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帮助学生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的活动方案,进而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扎实的研究活动。可以说,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传授、灌输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呢?
1、引导学生选择课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最难的可能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开展研究的课题。教师要导,就应导在关键问题上。选择课题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实际需要的原则。研究性学习不一定要像专家那样,一定要解决什么具体的实际问题,我们学习的关键是通过某一问题的研究探寻,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因此高中生的“课题”与专家的“课题”的实际需要存在的差距,高中课题研究重在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可能出发去选择“课题”。二是可行性研究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被发现的问题都值得研究或都有实力研究的,这就需要对问题的价值及研究的可能性作深入的分析。从课题本身的价值看,衡量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主要依据是这一课题学生能不能占有详细的资料,切不切合学生自身实际,符不符合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学生一般不宜选择一个规模大、涉及因素多、周期性长的复杂课题,而适宜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比如选《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研究》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就超出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
2、引导学生设计方案
课题一旦确定下来,就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推进。一份好的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课题的提出。包括课题提出的原因,课题内涵的界定,研究预期的目的。
B、开展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C、开展课题研究的活动安排,具体到第一节课具体做什么。
D、研究成果的结题形式。设计方案重点要考虑的是选择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总是服务于特定的研究目的的”。教师要告诉学生,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形成新的科学事实,且对象又活动形态,就应该选择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如果研究对象是文献形态的,就应该选择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如果说研究目的是要形成新科学理论,就应该选择归纳演绎等理论研究方法。从我们语文研究课题看,绝大多数是文献研究对象,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是主要的研究法。
3、导在学生研究疑难处在学生活动难以深入进行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活动开导,这种开导主要是思维方法上的,而不是内容和答案上的,重在导疑、导难、导法。
三、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课程,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
的封闭性。语文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态势。由于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种开放性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非组织的社会化语文活动将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如环境语文、街头标语、广告、影视传播以及人际间语言交流等。学生可以到社会中搜集民间故事,可以到街头去搜集广告牌的错别字,可以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可以到网上去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研究自己喜欢探讨的问题。总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将会有重大的变化。
四、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研究性学习形式多种多样且具有深度。
1、查阅资料
语文研究性学习,收集、整理、研究与课程相关的文献,意在通过对文献的查阅鉴别、整理、分析,从而找出研究的问题,明确:我到底要研究什么——术语的内涵、外延;我要解决什么问题——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我从哪里开始研究起——前人留下了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鉴;通过研究文献对课题的内涵、外延、研究起点作出准确判断,就能判断课题的实用价值,选择较恰当的研究方法。要想在浩如烟海的各类文献资料中找到对特定研究课题有价值的文献,首先必须明确界定自己研究课题的范围和性质,确定搜寻的方向,其次要了解国内外主要期刊的分布及各类期刊的特色。其三要熟悉主要的文献资料索引和目录分类的方法,掌握检索的基本技能。高中语文课文《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就重点介绍了这一方面的知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寻自己所需的文献。一般说来,学生起步阶段,还不知道怎样详细的查阅书目,以便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找到开展研究的感觉,如我们常听到播音员报道我国又与哪国建交,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如果提出一个问题,“邦交”为何不说“国交”呢?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只能研究文献,查阅资料,找出例证,说明观点。
2、合作学习
现代社会的创新成果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建立研究性合作学习形式,其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为学生共同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提供舞台,研究学习中,既可以是两个互助组,也可以是四个合作组,各研究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查、互评、互帮、互学等活动,调动学生合作解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4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3班和4班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工作,由于对本学科没有教学经验,我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摸索中,为了以后教学的提高,我现在将本学期的教学做一个总结;
一、在每个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将通过逐步的调查、记录、交流等各种方式,会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并与同学、老师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我们可以从书中选择一两个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也可以在它们的启发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去研究。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想象。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二、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同学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到研究的乐趣。教学中我提倡:积极参与每一次的探究活动过程,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勇于实践的好习惯,注重小组活动中伙伴间的互助,学会倾听小伙伴的建议,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乐成长。
三、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把握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过程,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组成研究小组,进入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去体验探究的乐趣,去探求那些令人好奇而又使人着迷的自然、社会、自我现象。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的教学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也还有很多不足,今后将立足实际,开拓进取,不断前进。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5
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20xx年9月我们生物组成员参加了课题“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学生物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完成了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情况与汇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要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要详细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最好在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整理。课题负责人应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中学生物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结合《生物课程标准》生物七、八级教材解读培训活动,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2、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以下课题为本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1、以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有效教学为主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过程性学习方法、增加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4、以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为主题。
5、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或方式为主题。
6、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或成长为主题。
7、如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绩
1、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陶醉、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兴趣,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对初中生,创设质疑式情境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乐于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探索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促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采用多种手段,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更能促进教师落实教学设想。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评判最有权威性,而灵活的教法则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老师在课堂里起着主导的`作用,要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如启发式、诱导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和学生实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上完一节课后,还兴趣盎然,并积极地去回味和反思。
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趣闻轶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穿插介绍一些生物学趣事,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讲解这些趣事,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设想的落实更加有效。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6
团队精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集体主义精神。它是指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自觉地以团队为归属,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达成集体的总目标。它要求每一个成员都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竭尽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去完成集体的共同任务。它也包含一种牺牲小我的内容在内。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所必须具有的,它能够将团体中每个成员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任何一件事情靠个人力量是办不好的,只有团队中的每个人通力合作,每一个细节环环相扣,才能获得成功。这是半年的调查给我们的最深刻的体会。
我们的小组是一个整体,离开了谁都不能搞好这次调查活动。在调查过程中,每一项工作我们都进行了细致的分工。譬如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分管一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收集,我们把每个人的资料汇总起来,形成了一份比较完整的调查报告。若离开了任何一个人,我们的调查都不够完整。在采访相关部门的领导时,我们根据各自负责的方面,写出了各个部分较全面的采访提纲。在采访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相应的工作,并各自作好采访记录,最后形成了一个全面、详细的采访报告。这些都是我们结题报告的理论来源,使我们的报告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理论性。
团队精神,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在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工作,没有内耗,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调查工作中去,是团队精神将我们这个小组凝聚得更紧密,这也是我们学习的最大收获。这种精神的获得,将是我们受用终身。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7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比如这个组员负责找关于贾宝玉的,另一个找林黛玉的,还有一个又找薛宝钗的,等等。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心主动的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在四个人之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原以为高中生活只是紧张的学习,其实非也。
高中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来说吧,开始还不知道它有何意义,自开学到现在,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从一定角度看来,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局部性和机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特点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言吧,说它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促进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在学习研究中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我作为本组的组长,有时在分配工作过于疏忽,执意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结果造成某些缺漏和过失。幸好还不算严重,否则我真无地自容,组员也没有责怪于我,反而给我补遗拾漏。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还有我们感情的桥梁在起着作用吧。这段日子,我们一起外出调查,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会起巨大的作用。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以上就是我们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它让我们得到了锻炼,无论是社会交往的能力,还是自身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28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冬去春来,和风送暖,鸟语花香,一切都欣欣然地张开了眼,大地充满了生机。春天是一首优美的诗,春天是一幅美丽的画,春天是一曲抒情的乐章!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用诗词画意,描写春天的景物,抒发春天的情怀。我们的校园也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但由于全球气候暖化等诸多要素的影响,对于季节的感受,孩子们并不是特别清晰,而且很多孩子身处城镇,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春天、欣赏春天、赞美春天,值得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孩子们在封闭的教室里局促了一个冬天,春天的脚步悄悄而至,渐渐地,青的草,绿的叶,鲜艳的花朵、可爱的燕子……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天。千百年来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语言颂扬春天,用最优美的音乐歌唱春天。孩子们在这春意融融的季节里,学着有关春天的课文,背着有关春天的古诗,唱着春天的歌曲,然而对于春天,他们又有多少了解呢?他们认真观察、研究过春天吗?通过设计本次《春》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去呼吸春风,沐浴春雨,欣赏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从多角度挖掘春天的信息(如描写春天的诗歌、故事、谚语、对联、歌曲、音乐、图画、影片等),感受春天的美,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学会留心生活。
3、课题介绍
本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季节相适应,正适合喜欢户外活动的小学生,春天的山水原野、花草树木、日月风雨、鸟兽鱼虫都使他们充满了好奇。我抓住这个契机,设计了“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以“春天”为线索,通过一系列对春天的研究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大自然在春天发生的美妙变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资料 (如诗歌、谚语、歌曲、图画等),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感悟。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应用、表达、欣赏的综合语文能力,感悟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并通过观察、网上搜集、访问调查、成果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和积累应用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的阐述)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他们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他们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分析,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
参加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虽然对春天的变化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些认识只是基于表面的,而且他们平时缺少对知识积累与运用。
本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大部分同学都能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交流、搜索资料等。
四、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来达成这一目标)
“春”的活动目的旨在让孩子在课程研究的活动过程中走进春天,发现大自然在春天发生的美妙变化,感受春天的美。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互助,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资料,可以是描写春天的诗歌、散文、故事、谚语、对联,也可以是关于春天的歌曲、音乐、图画、影片等,增大学生课外知识量,开发返朴归真大语文教学观,从多渠道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上传资料、网站建设、展览交流、成果报告会等一系列活动来达到目标。
学生可能选择的子课题有:
1.寻找大自然中的春天
2.寻找春天的诗情画意
3.寻找春天的美妙音符
4.寻找春天的感人故事……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搜集有关春天的资料,制定小组研究方案,并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进行调查研究,克服困难,最终取得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知识的获得,美的享受要靠自己的实践得来。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积累和丰富课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人文文化素养。通过“互通信息”,变“收集”为“博取”,在合作中形成共意,在小组交流中达到资源共享,通过网页浏览,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和技能。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体味了春的自然之美,更体验到了人性之美,收获颇丰!
本次研究的最终成果会以调查报告、观察日记、朗诵、歌唱、图片展、故事会等形式,在成果报告会上展现给大家,并集合各小组的研究成果,通过课题网站的建设,上传资料、展览交流,与其他班级的同学乃至家长,共享资源、分享成果的喜悦。
六、资源准备
教师提供的资源:相关的主题活动网站、辅助研究的量表和样张。
学生自备的资源:笔、纸、相机、摄像机等。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认真听取课题介绍。
2.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及想法。
3.在班级中进行讨论答疑。
激发兴趣,选定课题。
范例引路,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列举我们身边的同学参加实践活动的事例。
第
1
周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针对研究的课题,全班讨论提出子课题(头脑风暴)。
揭示研究内容,选定课题:
冬去春来,和风送暖,鸟语花香,千百年来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语言颂扬春天,用最优美的音乐歌唱春天。在这春意融融的季节里,我们学着春天的课文,背着春天的古诗,唱着春天的歌曲,然而对于春天,你们又有多少了解呢?你们认真观察、研究过春天吗?本次活动我们就“春天”为主题,让我们一起去发现春天,感受春天吧!
第
2
周
成立课题组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参与同伴的课题。
2.确定组名、组长及根据组员的特长进行分工。
进行分组指导:成立小组的原则、技巧等介绍,以及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等。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根据附表1形成小组的实施方案。
2.小组内部讨论、交换意见,写开题报告,并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汇报研究方案。
1.提供:“春”研究计划书。
2.组织开题报告和评审工作。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组织春游活动,让学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尽情体验春天。
2.收集资料: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资料,可以是描写春天的诗歌、散文、故事、谚语、对联,也可以是描写春天的歌曲、音乐、图画、影片等。也可以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形式收集各方面资料,进行思考分析。
3.思考本组成果展示的方法,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4.活动中拍好照片,有条件可以录像。
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活动,我们收集整理了不少关于春天的资料。今天,“春”活动终于迎来了回报展示课,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劳动成果吧!
评价表:评价量表(实行自评、小组评、师评三方评价)。
根据评价表与展示成果,颁发“优秀组织奖”、“积极参与奖”、“最佳效果奖”和“最大进步奖”。 帮助学生把各组研究成果和对春天的感受、体验,以文本、图片、音像等形式,发布在学校的页上,与大家分享交流。
总结:
在今天的活动中,大家表现非常出色,展示的成果丰富多彩,相信大家在这个春天的收获是丰硕的!虽然今年的春天快要过去了,但我们在这一春里收获的这朵“春之花”将永远盛开在我们的心田。希望你们能做学习上的探索者,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迎来属于你们自己的春天!
第3~5周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春》这一研究性学习是根据学生认知需要而提出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大自然的美妙变化,广泛地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资料,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感悟。在此过程中让他们懂得知识的获得、美的享受要靠自己的实践得来。本次实践活动无疑是成功的,学生在活动中,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观察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动手动口的能力、艺术鉴赏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思想也得到了升华,这是喜人的收获。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时对景、正常运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自主体验的空间。只要我们在认识上尽可能地站得高一点,在操作中尽可能地将要求放低一点,在实践中尽可能地做实一点、做细一点,我们定能让孩子们走出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实践、探索、体验和创造。
学生们经历了这次研究性学习后,热情高涨,各小组非常团结,因此准备在下学期继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