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教师工作总结 > 三年级数学德育工作总结(合集三篇)正文

《三年级数学德育工作总结(合集三篇)》

时间:

三年级数学德育工作总结(精选3篇)

三年级数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1

匆匆忙忙又一年,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年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时有不少的收获。现在我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把握好教学整体思路

我们怎样教好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让我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在教学中,注重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在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让学生用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来描述一下多长时间为一年、一月、一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48个星期大约为一年、365天或366天为一年、12个月为一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为一年、24个节气为一年。大约4个星期为一个月、30天或31天或28、29天为一个月钟表上时针走2圈为一日、从今天的晚上12点到明天晚上的12点为一日、24时为一日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这样做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

我在搞好教学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在每堂课后我及时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这些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我在教学中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一得”交流都是大家随机教研的话题,新老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班里抓单元验收的段段清,并跟踪五名好、差生进行调查。为了使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落实,引到老师走进新课程,抛砖引玉,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体现,分了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统计与概率四个领域来命题,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优化笔试题目的设计,设计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试题,设计开发性试题,设计生活化的数学试题,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并对本班前后5名学生跟踪调研,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三年级数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2

学期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班主任,不仅担负着教学工作,更担负着管理全班同学的重担。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下面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

一、思想方面: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按照学校要求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3、辅导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不会写字就手把手地教,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为了辅导学困生,我常常在班后把他们带回家,给他们吃小灶。

4、作业 根据减负的要求,我把每天的作业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

三、德育工作:德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

1、爱就是了解。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储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初接新班,了解学生从了解学生家庭开始。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做到了如指掌。接着就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他们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顾;了解孩子的学前教育情况,以便因材施教。为了了解学生我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课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中午休息时和他们说说话,在闲谈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关怀他们。

2、爱就是关怀。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3、爱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矗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我们班的马兵是留级的学生,曾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不求上进,是个地道的调皮大王。家长对他不报什么太大的希望,他自己也是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了这孩子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特别爱劳动,乐于帮助别人,有很好的思想基矗我多次找他谈心,及时与家长联系,对于他的每一点进步都有给以鼓励,从不在同学们面前提起他是留级生,从前怎么不好,还交给他一些班级工作去做,适时地去表扬他。慢慢提高他在学生中的威信,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同学对他另眼相看。他主动帮助老师做事,学习进步了不少。这个孩子的转化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多给一些温暖,用"爱"字改变他们,理解尊重信任他们。尊重和理解是培养自主品格的养料。在班上,人人都是小主人。不用老师指定,不用编排值日表,每天卫生清扫都有学生抢着去做;班上有同学遇到困难,同学们都会主动去关心、帮助……。用爱心培育孩子对集体,对他人的爱,一旦这种爱升华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那么人格大树就矗立起来了。

三年级数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3

教育学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数学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一定要结合教材具体事例,凸显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实现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

一、 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弘扬祖国数学文化

1、 弘扬我国数学光辉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在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课本中收入了许多生动的素材,展示我国悠久的数学历史,介绍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和古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2、 结合例题德育素材,歌颂美好生活

数字是体现问题的最佳媒介,学生在学习了读出大数,写大数后,就通过读出、写出大数来反映我们现在生活中一些数字素材,使学生从数字中体会现在的美好生活。(1)例如20xx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九千七百九十万八千三百人次。从这些数字中不仅体现了所学知识,又从数字反映出进入世纪年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2)又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主题图介绍了马车,自行车,小汽车,火车,高速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图片,使学生了解了现代交通的常识,使同学们认识了现代交通的便捷和生活的美好蓝图。(3)在学习了读数写数后,教材展现了大量数据信息,我们要及时进行德育教育,如“到20xx年我国的公路有一百七十万千米;20xx年我国共有小学四十九万一千三百所;20xx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九千七百九十万八千三百人次。这些数字一一展现了发展中的中国阔步向前,走向小康的足迹。又如用大数展现我国的主要的农产品的产量:棉花有2万吨;早稻87万吨;水果632万吨;蔬菜1750万吨;茶叶14万吨;油菜籽44万吨;甘蔗106万吨。这些数字素材从物资方面生活水平方面展示我国物产丰富,地大物博,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丽图片。

在教学中,教师适时抓住这些数学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启发,使小学生心里泛起对祖国母亲的依赖之情和自豪感。

3、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找规律中,例题中展示利用有规律的排序,可以获得美丽的拉花,装点空间,使学生萌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和做法。使学生感知数学对美的塑造的重要性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

二、 根据知识特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 培养学生仔细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⑴数学教材结构中,计算题是基本功。在计算教学中,要使计算过关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计算过程中题目有没有抄错?运算顺序是否正确,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止再错等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等数学元素书写清楚工整,规范书写格式,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认真学习的态度,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⑵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灵活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所在,而创新能

力核心的体现是创新思维,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行动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的行动。因此,创新思维对小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新思维指思维要有广阔性——指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规地去思考问题,它反映思维的宽度与广度。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它指对同一个问题探求不同的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

2、 培养合理安排,有序思维,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运筹思想,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培养学生从众多的方法中寻找最优的方法,从小就培养学生住事情讲究方法,优化做事方法,体会运筹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

3、 挖掘素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通过阅读资料(1)生产20xx张贺卡要消耗1棵3米高的树;

(2)根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对北京地区机关、学校、企业、商社及邮电等部门的调查,该市每年圣诞节期间的贺卡邮寄量达3000多万张,相当于砍伐20xx年生树木10000棵。通过寄贺卡这件小事,使学生看到环保的大事情,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3)学习平均数的例题素材就是同学们发女足搜集空的矿泉水瓶的内容,这一素材就会从节约,环保的角度启发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心灵。

小学生的思维可塑性极强,思想及富塑造基础,每个小学生都是成长中的小苗,积极发觉素材,培养学生初步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