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虎门销烟》教案【最新8篇】正文

《《虎门销烟》教案【最新8篇】》

时间: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有人大声读着:“钦差(qīnchāi)大臣林则徐(xú),遵(zūn)照皇上御旨(yùzhǐ),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jiǎo)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zhān)……”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hē)呵地捋(lǚ)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是可爱的小编帮大家找到的《虎门销烟》教案【最新8篇】,欢迎借鉴。

《虎门销烟》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林则徐以及时代背景。

1、了解时代背景以及林则徐事迹。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熟读课文,教师正音。

二、学习掌握本课生字词。

1、教师指导本课重点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2、练习写字。

三、学习一、六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写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你们知道伊拉克和美国的战争吗?谁能说说美国为什么那么容易就攻占了整个伊拉克并且活捉了他们的总统萨达姆呢?(板书:实力 虎门销烟)

二、读课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意义都都说清楚

(教师板书: 伟大壮举 )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过渡:

历史的车轮划过一百六十七载,今天我们只能借助影片,去虎门感受这一伟大壮举,回味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1、教师播放影片。引导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看到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我们来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多的词来。

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汇报。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水泄不通”,并拓展“人山人海”“人流如潮”等描写人多的词语,突出语言文字训练。

4、都有哪些人来了?

1)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人多的感觉来。从 “身着朝服”,你体会到了什么?

2)假如你是“外国商人”,面对虎门销烟,你会怎样想?

5、外国商人是如此厉害,咱中国老百姓怕不怕?相机理解“彩旗林立”。

6、林则徐怕吗?读出文中的话来回答。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读句子,指导读。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2、读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主要讲什么?(听读)

3、学生汇报,试着在头脑里中形成清晰形象的“销烟图”,并说一说。

4、快速阅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课文是怎么说的?

教师小结:第三节是一段动作描写,用上了“先……再……然后”就使文章更加具体,更加有条理。我们看大屏幕,把这段话记住了。

大屏幕显示:(指导背诵,读写结合)

“只见一群群 ,先再 然后 。”

5、用“先……再……然后”说话。

五、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教师过渡:告诉老师,销烟就一天吗?就这么一点鸦片吗?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从潺潺的溪流到奔腾的江河再到咆哮的大海,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2、老百姓有什么反应呢?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呢?

3、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导。

学生个别读——学生评价——评价学生读——出示资料激发感情——学生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4、虎门销烟至此结束了,它销去的仅仅是害人的鸦片吗?

5、学生自由谈,教师引读最后一段,体会“壮”。

1)学生快速通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能体现“壮”。

2)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壮”。

6、老百姓对鸦片销毁后的生活有什么期待呢?假如你是孩子,你对未来有怎样的憧憬?假如你是母亲,你对未来有什么有什么期盼?自由说说。

7、引入鸦片战争等资料,引发学生思考。

8、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事与愿违的结局呢?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先辈们爱国精神,可以做些什么?

9、教师激情总结,引读最后一句。

板书: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是啊,只有踏实努力,不断增强实力,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告诉全世界(引读)——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也只有这样,全世界才会明白(引读)——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

2、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走进虎门销烟现场,感受老百姓激动的心情,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教学媒体:

自制《虎门销烟》课件(文字、图片、声像),教师运用电脑等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虽已到了中年段的末期,但由于生活的年代与虎门销烟事件相隔久远,因此,对鸦片给当时中国造成的危害不甚了解,所以对老百姓当时的欢呼雀跃、销烟的历史意义也没有直接的感受,这些客观情况造成了对课文理解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到1839年6月3日,林则徐领导广东军民在虎门寨销毁了二百多万斤鸦片。

2、这节课,让我们穿过历史长河,跨越时空,去销烟现场看一看那值得纪念的一幕。

二、精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课文。再次阅读,你们又有哪些疑问呢?请在书中做个记号。

(一)质疑

(是怎么销烟的? 为什么采用盐巴、石灰销毁鸦片的方法? 老百姓为什么那么高兴? 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

(二)交流

1、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销烟的?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

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

(1)通过这句的介绍,你能说说销烟有哪几个步骤吗?

(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有3个步骤

(3)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

2、害人的鸦片就这样被销毁了,观看的老百姓非常激动,你们从哪儿感受到的?

追问:成千上万的人大声叫喊、大声欢呼,此情此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见?

3、文中还有哪些描写,也让我们觉得这销烟现场像过节一样呢?读一读。

4、千上万的老百姓为什么那样的激动、兴奋,?

(当时的中国老百姓给鸦片害惨了。那时侯,鸦片如同一个恶魔,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许多中国人沉迷于鸦片中,中毒上瘾。)

请看下面一组真实的照片:(出示历史照片)

虽然,他们的面容不一,却有着一样瘦弱的身体,为什么?因为鸦片!鸦片使得他们不思劳作,鸦片使得他们倾家荡产!

大片的田地荒芜,大量的白银外流。多少老百姓在痛苦地。挣扎,又有多少年轻的妻子泪眼相伴!

最可怕的是:当时的军队中,许多士兵手拿两杆枪,一杆是作为武器的枪,锈迹斑斑;另一杆就是烟枪,油光锃 亮。当时的中国人被西方称为“东亚病夫”。

现在,深受其害的老百姓看见鸦片被销毁,怎能不激动不兴奋?!

他们会激动地叫什么?喊什么?

谁再读读第四节?

让我们走近些,再看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看录像)

5、目睹这壮举的除了有受到鸦片残害的中国人,还有应邀前来的外国商人。林则徐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呢?

(看看中国人销烟的决心,警告)

那,外国商人看到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正如第6节所说的,他们的嚣张气焰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据史料记载,销烟前,外国商人根本不相信林则徐会把鸦片全部销毁。此时,亲眼目睹销烟过程的外国商人在懊丧之余,也不得不佩服林则徐。当时,就有外国商人向林则徐脱帽致敬。(出示史料照片)

6、你能勾勒一下心目中林则徐的形象吗?(看图片)

《虎门销烟》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虎门销烟》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旨在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是按故事发展顺序记叙的。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第二到五自然段具体记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群情激奋、大快人心的销烟场面;第六段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结构严谨,首尾照应,记叙清楚有序。在叙事过程中还不惜笔墨地描述了老百姓对这件事的强烈反响,从侧面反映了虎门销烟是顺乎民意的正义之举,也显示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爱国行动。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积极获取资料,阅读语言材料,品味语言文字,整体感知,自主感悟,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

教学难点:

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有几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图片展示开国大典、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为什么值得纪念呢?(这些日子不同寻常,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日子,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1839年6月3日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广州虎门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件(板书课题7、虎门销烟)

二、明史激情

1、了解历史背景。

19世纪初期,古老的中国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下已日趋衰落,而同时期的欧美列强经济发展迅速。以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企图用特殊的贸易——走私打开中国的大门,获取一本万利的不义之财。(出现英走私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了解英帝国卖鸦片对旧中国的危害。

鸦片的大量走私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出现吸鸦片图片)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大量吸鸦片使大量白银外流;中国人失去劳动力,军队失去战斗力。(过渡:鸦片该不该销毁?)

三、概览全文

1、齐读第6自然段:

(1)作者认为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这一段中找出一个词语。(伟大壮举)

(2)理解伟大壮举的意思。(指伟大的举动。)

2、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抓重点语句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1.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2.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3.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水泄不通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2)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3)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4)成语积累:写出与“水泄不通”意思相近的成语。(风雨不透、密不透风)

写出几个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5)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

a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b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c 销毁的鸦片数量多。(板书:二百多万斤  二十三天)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

指导诵读: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

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

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

(4)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4)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 1839年6月3日。

(师小结: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提醒学生注意是把一件事分步骤写具体。)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教后反思:

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在教学中我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引领学生用心地、细细的品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我们能深深的感受虎门销烟是壮举?学生在细读课文后,首先感受到的是销烟前人的多而广,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等词读悟出了人多而广;其次是感受到了销烟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不足之处:

孩子们在完成课后练习“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续写时,大部分孩子都是简短的一两句话,不能大胆展开想象。可能孩子们在课前对林则徐的了解还不够多,还要进一步引导。

虎门销烟 篇5

教学要求: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师生问好

一、复习检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读了课文,请同学开小火车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书后)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7、虎门销烟。齐读课题。

二、听课文范读,思考

为什么虎门销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

(板书:值得纪念  伟大的壮举)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请大家轻声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很壮观、隆重?

(2)谁来说说?

读后交流。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

讨论: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四、品读三至四自然段,感受销烟的经过。

1、一边读一边思考:分几步销烟的?销烟过程中人们的心情怎样?

2、出示文字。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3、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销烟是分几步进行的。?(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

(板书:撒盐巴  抛鸦片  倒石灰)

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

4、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5、指导说话。

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6、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有什么反应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

在旁边观看的外国商人目睹了这个壮观的销烟场面,他们又会有什么感想呢?

7、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8、学生“我来试试”

五、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告诉大家你注意到什么?

1、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2、虎门销烟,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齐读最后一段。

3、师总结:是啊!这些鸦片商都是惟利是图的资本家、不择手段的侵略者。他们打着经商的旗号,把无数的鸦片运到中国,牟取暴利,他们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林则徐收缴了他们的鸦片,邀请他们来观看这次销烟,就是为了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就是向他们发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书)林则徐是我们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英雄。

六、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现在,当我们看完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面对着端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伟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鸦片害人,早就应该销毁,虎门销烟为中国人争了光。

林则徐是个功臣,要不是他,恐怕鸦片还不一定能被销毁。

现在,仍有人在吸“烟”,多么不应该啊!

对!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仍有人在造毒、贩毒、吸毒,请看图片。

我们要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2、结束语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值得纪念的日子——1839年6月3日,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英雄的名字——林则徐,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伟大的壮举——虎门销烟。

下课!

《虎门销烟》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2)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细读课文

3、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2、细读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3)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4)讨论: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

4、细读第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齐读这三句话。

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学习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③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3)细读第五自然段。

①指读第五自然段。

②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③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④指导读课文。

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1、6自然段。

这部分说话训练可在学习相应自然段时在老师指导下就完成,不必放入第3课时。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2、讨论上述思考题。

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硝烟开始→百姓欢呼→硝烟结果→伟大意义

3、指导复述。

(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2)指名到讲台前复述。

(要求尽可能用上书上的有关词语)

三、练习说话,写话

1、出示幻灯文字。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通商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板书:撒盐抛烟倒石灰)

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

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5、练习写话。

板书:

2 虎门硝烟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打击 嚣张气焰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表明 不可欺侮

震惊中外 伟大壮举

虎门销烟 篇7

一、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三:教具准备:挂图四: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三、学习第一段           四、小结。 1. 出示挂图,讨论:(1)这副画上画的是谁?(2)他是一位怎样的历史人物?他曾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2. 板书课题,进行质疑。 1. 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字音  寨  渣  (翘舌音)盐  斤   (前鼻音)分  担   (多音字) 词义   水泄不通  嚣张气焰健步   咆哮  欺侮 长句  礼台上,一侧是身穿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的外国商人。(长句子中间要停顿,不能读破。)1、自读第一段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3、说说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什么样子的日子“值得纪念”的日子?(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1、学生讨论林则徐       2. 学生质疑思考 1. 自学要求:(1)轻声读生字,读准字音。(2)画出新词,想想意思,不懂的查字典。(3)快速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讨论问题       学生讨论  让学生初步了解林则徐。     激发兴趣。 考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培养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作业:一、组词销(  )历(  )赛(  )消(  )厉(  )寨(  )侮(  )徐(  )壮(  )悔(  )除(  )状(  )二、抄写练习第3题的词语两遍。板书:虎门销烟 伟大壮举

虎门销烟 篇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 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从而培养学生 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销烟经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从而培养学生 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上网搜集资料,可以点击“虎门”,了解虎门的地理位置,可以点击,了解危害,还可以点击“林则徐”,去更一步理解这位被史学界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英雄事迹。

2、课件(包括资料介绍,图片,销烟的视频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3、了解虎门销烟的那段历史背景,认识林则徐,了解虎门的地理位置以及当时给中国人带来的危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美丽娇艳的婴粟花。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学生发言。)同学们,这些花虽然有着娇艳美丽的外表,但它们却能制成一种迫害人身体甚至生命的毒品,那就是,俗称大烟。(板书  大烟)2、说说你所了解到的对人类的危害。教师随即出示危害人类的一组触目惊心的图片。3、对人类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它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一旦上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意志萎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做工的丧失劳动能力,致使摧残人命,家毁人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销毁文章。板书:虎门销烟      学生齐读课题。二、了解历史背景,简介林则徐。1、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你们知道是谁在虎门销烟吗?(林则徐)谁能根据课题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虎门在哪儿?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销烟?老师相信你们通过上网查资料已经知道了许多,谁来介绍一下 ?学生逐一介绍,教师随即补充并出示林则徐铜像和虎门销烟池遗址图。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过渡:下面我们大家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十九世纪的虎门,去观看林则徐虎门销烟。1、播放课文录音。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a、读通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做上标记,读不准的多读几遍。b、读懂课文。读完后想想你在初读中知道了什么。3、检查自学情况。a、出示生字词,检查记忆和认读情况。咆哮  收缴  销毁  历史  响彻  嚣张  欺侮   应邀   值得山寨壮举   沸腾   一担担   水泄不通   震惊中外    彩旗林立b、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咆哮     嚣张   销毁   彩旗林立   水泄不通c、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及时给予指导。d、说说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四、作业设计:1、比一比,再组词。  欺(   )  销(   )  嚣(   )  毁(   )                     期(   )  消(   )  器(   )  设(   )2、补充词语。水(   )不(   )        成(   )上(   )      群(   )(   )腾            (   ) 炮(   )鸣       (   )旗(   )立       伟大(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林则徐是(   )年(   )月(   )日,在(   )( 填地方  )销毁。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虎门销烟的经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 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虎门销烟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二、细读课文。

(一)、直奔重点段,了解销烟经过。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给中国人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林则徐颁布禁烟章程,下令禁烟,他是怎样销毁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哪一节具体写了销烟的过程。(第三自然节)

2、指名读第三自然节。

师:这一天的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那么,工人们是怎样销烟的呢?

学生自读第三节,画出描写销烟过程的语句。

指名说出语句,教师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销烟分几步完成?(三步)哪三步?

板书: 撒盐巴 同时,在出示的这段话中用红笔圈画出“先。再。然后”三个词语。

倒石灰

齐读这段话。

学生看板书练习叙述销烟的过程,用上“先。再。然后”三个词语。。

指名复述。

3、林则徐销烟仅仅是1839年6月3日这一天吗?(不是,整整持续了23天)

指名读第五节,从“23天”、“二百多万斤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体会到销烟持续时间长,销毁数量多,从中也可以看出流入国内的数量之多,对国人的危害之深。)

(二)、学习二、四两节,感受销烟场面的壮观。

过渡:这篇课文不仅写了销烟的经过,作者还 不惜笔墨描述了老百姓对这件事的强烈反响。自由读二、四两节,边读边圈画出重点词语,把自己的体会简单写在旁边。

1、学生自读二、四两节,圈画,批注。

2、同桌交流。

3、指名谈体会,重点品读。教师做如下预设,对学生的发言随即点拨,并指导朗读。

a、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分外”是“格外”的意思。蓝天当顶,碧海无垠,绿树成荫,它们把虎门装点得美丽、幽雅。然而今日的虎门寨却不同于往日,因为这里将会发生震惊中外的事件,所以它显得格外壮观。)

b、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一大早”就赶来,说明虎门销烟这件事事激动人心的,老百姓明明知道午后才销烟,却一大早就赶来,可见他们 对这件事是多么关心;“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水泄不通”表明前来观看的人极多,渲染出场面的轰动,同时,也不难体会出虎门销烟反映了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这是大快人心的正义之举。)

你能把这种人多的场面和老百姓的激动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学生练读。指名赛读。分组读。齐读。

c、过渡:还没开始销烟,老百姓就如此激动,当看到害人的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老百姓更是-----

齐读第四节。指名读,看谁读得最激动。

师:是啊,外国侵略者们把大量得运到中国,危害我们的国民,骗取我们的金银。多少人骨瘦如柴,多少人家徒四壁,多少人沿街乞讨,多少人冻死街头!这一切都是害人的 造成的,都是外国侵略者犯下的滔天大罪。林则徐下令销毁,就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中国的老百姓再也不受侵害了。这样利国利民的事,你说老百姓能不高兴吗?

再次齐读第四节,读出激动的心情。

三、总结全文,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过渡:看到害人的被销毁了,老百姓再也不要遭受毒害了,他们唱啊,跳啊,激动的心情无法诉说。可以这么说,虎门销烟这一事件是历史上的一项-----(学生齐说:伟大壮举)

板书:伟大壮举

1、请同学们把全篇课文回读一遍,想想为什么说此次销烟是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学生读课文,说出自己的理解。

2、这一伟大壮举,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呢?齐读最后一节。

3、师:林则徐下令禁烟,他以虎门销烟这一行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好欺侮的。同学们,看一看虎门销烟的场景,看一看林则徐的塑像,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时近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不少人又陷身毒品不能自拔,害人害己害国,你又想说什么呢?

四、作业设计:

1、进一步搜集资料,探讨今天在一些地方毒品死灰复燃,它的危害又表现在哪儿?我们应该如何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2、小练笔。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可以讴歌中国人民不可欺侮的斗争精神,可以抒发对林则徐的崇敬之情,可以表达自己远离毒品,强身为国的坚定决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