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说课稿 >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优秀30篇正文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优秀30篇》

时间: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1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是来自,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希望我的展示能给各位留下美好的印象。

我的说课就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解说。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二.轴对称现象是学生新接触的一个知识点。学习这部分的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而根据三年级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较弱的具体学情,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丰富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度(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再确定教学重难点,停顿)

(为了更好的达成三维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借助多媒体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三教学流程

(一)探究轴对称图形特征

1、 感受对称美,激发学习情趣。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学生早就有一定的认识,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呢?上课伊始,我充分借助多媒体,将一幅幅学生熟悉的美丽轴对称图片带入课堂,(播放教学视频)优美音乐、精美画面以及教师激情解说,将学生带入了现实生活,使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时提出疑问:(播放)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轴对称图形。

探究特征

学生在美中的提出了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在此我借助多媒体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

(1)由对称物体到对称图形

我先利用课件出示具有同样特征的三幅实物图,然后将实物图描画下来得到图形。此时学生产生疑问,得到的平面图形还是对称的吗?

(2)探究特征

于是学生想办法动手折这三幅平面图形进行验证,然后讨论交流这些平面图形是否是对称的?使学生初步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之后我用多媒体演示三幅平面图的对折过程(播放),再一次让学生深刻感知这些图形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通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教师多媒体直观演示,学生顺利的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认识了对称轴。从而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重点,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辨别轴对称图形

掌握辨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于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学生已经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但对于平行四边形学生很容易出错,我先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对折,然后借助多媒体对平行四边形进行不同角度的对折,有效的帮助学生对完全重合有了更直观深刻的理解,很清晰的让学生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五边形的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使学生知道有的轴对称图像可以有多种对折方法。

判断轴对称图形的练习,学生先动手尝试判断,之后课件加以演示,很清晰很直观的帮助学生掌握辨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从而有效的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并且培养了学生的验证意识。

二.激情创作

学习到此,我利用课件播放优美音乐,为学生创造做轴对称图形的良好氛围,孩子们激情创作的画面将课堂的学习推向了高潮,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画轴对称图形。

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我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独立尝试,然后进行交流,之后我利用课件直观动态的演示,归纳出找对应点和连线两大步骤。 如果此过程只说不演示则太空洞、太抽象,而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达到了最佳效果。有效的解决了学生的困难。

四.总结

让学生带着本节课的收获再次欣赏课始精美图片。然后再让学生说出在此欣赏图片的感受,之后我提炼性的总结,使学生将视野延伸到生活当中,更加激发学生对美的渴望和创造美的欲望!

整个教学设计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五、教学反思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抽象的轴对称现象变得具体,将静态的轴对称图形以动态演示、验证,从而高效的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美得情境中快乐学习!

最新《轴对称图形》教案 2

学习目的:

1.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图片,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通过试验,归纳出轴对称图形概念,能用概念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过程:

一:探究活动(一)

1.动手做剪纸:

(1)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在纸上画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

(3)沿线条剪下;

(4)把纸展开;

2.观察下面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3.结论: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这条直线就是它的。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二:尝试应用(一)

1.先想后做: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

2.想一想下列英文字母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

3.猜字游戏(抢答)

在艺术字中,有些汉字是轴对称的,猜猜下列是哪些字的一半?

三:探究活动(二)

1.(1).看下面两组图形,和刚才的蝴蝶,枫叶等比较,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第二组

(2)思考: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点?

2.结论: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这条直线叫做,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

四:尝试应用(二)

1.下面给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试着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

2.说出图中点A、B、C、D、E的对称点。

3.思考: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

(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3)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什么图形?

4.比较归纳。

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区别个图形个图形

联系1.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2.都有

3.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

就是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

五:链接中考

1.下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L”形图。请你在下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2.图中有阴影的三角形与哪些三角形成轴对称?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共有几条对称轴?

六:智力测验:

一辆汽车的车牌在水中的倒影如下图所示,你能确定该车的车牌号码吗?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最新《轴对称图形》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的例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

教学难点:

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书P114页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飞机图、蝴蝶图、奖杯图。提问: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

指着蝴蝶图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的?(指名到讲桌上折纸并回答)

把蝴蝶图贴在黑板上,提问:谁能指出这幅图的对称轴?(学生指出后,教师用点划线画出对称轴,并板书:对称轴)

思考: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重点研究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把课题补书完整)

二、教学例题

1、师:首先我们研究长方形的对称轴。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折纸画图,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折法。

2、指名到投影仪前展示自己的折法和画法。

提问:你能告诉同学们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画对称轴时应该怎么画吗?

对他的发言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谁还有不同的折法吗?也来展示一下。(指名展示)

提问:为什么这条线(指着学生画出的对称轴)也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对称轴?

3、师:这样看来,我们已经找到了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它还有另外的对称轴吗?用纸折折看。

通过操作我们发现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

追问:对角线折出来的是轴对称图形么?为什么?他们不是一样的吗?

4、出示黑板上画好的长方形,谈话: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现在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吗?在小组内讨论。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如果有学生提到用和黑板上的长方形同样大的纸对折找到对称轴后再在黑板上描画,指出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用折纸的办法,还能不能直接在黑板上画长方形的对称轴?

如果学生提到先量出长方形对边的中点再连线,画出对称轴,对这种想法予以表扬,并提问:你能说一说是怎样想到先找对边中点的吗?

如果学生想不到取对边中点连线的办法,拿出长方形纸,谈话:想一想我们在把长方形纸这样对折的时候,长方形的这条边(例如指一条长边)被折痕分成了几段?这两段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折痕与这条边相交的这个点是这条边的什么?同样地我们能找到折痕与这条边的对边的交点吗?找到了这两个点能不能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

指名到黑板上量长方形的边,取中点。

学生说怎样画对称轴,教师画,画成如右形状(图略),并指出: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可以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

5、让学生各自在课本上画长方形的对称轴,画好后同桌检查,并提问:你能画出长方形的几条对称轴?

三、教学“练一练”

谈话:下面我们研究正方形的对称轴。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再通过折纸研究它有几条对称轴,再在书上画出正方形的各条对称轴。尽量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与同桌商量,也可以在小组内研究。

让学生独立画对称轴。

交流:各画出了几条对称轴?你是怎样想的?

先展示只画出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提问:这两条对称轴画得对不对?还有其他对称轴吗?

再展示画出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指着两条对角线所在的对称轴,提问:这两条线也是正方形的对称轴吗?让没画出这两条对称轴的学生折纸看一看这两条线是不是正方形的对称轴,并让他们补画出这两条对称轴。

提问: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四、教学例5

(1)让学生读题后自己在书上作图。

(2)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3)提问:谁能以左图为例说一下作图的步骤?(先找出四个对应的顶点再连线)

五、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六、课堂作业

1、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3页。

2、家庭作业:《伴你学》第3页。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 4

一、从课堂反思

1、这堂课从常见的生活例子引入,激发了学生兴趣,练习内容也相对简单,学生容易接受,很快进入课堂节奏。在上课的过程中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数学转化思想和“建模”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2、在课堂的合作探究中,我设置了几个有铺垫作用的问题,从学生的回答情况来看引导效果比较明显,特别是学生能说出例题1和课前的引导有相同之处,也说明学生对本堂课的认真程度比较高。课堂中也给了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养成探究问题,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3、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懂得了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一定能得到异想不到的结果,要求我们老师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二、从教学方法反思

“差异导学”教学方法以“尊重差异”为基础,先“引导发现”,后“讲评点拨”,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与障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让优生帮助后进生,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从学生反馈反思

这堂课学生能积极思考,认真学习,课后作业都能及时完成,特别是作图完成比较好。但对为什么这样作图就是最短的路线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对于稍难点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表达有一定困难。这是我后面课堂要注意的地方,这对优生的培养很重要。

《轴对称图形》优秀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

教师:很好,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

预设: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教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你能简要概述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学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的讨论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总结出方法,进行提炼,学生记忆的会更深刻。

(三)知识运用

教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画对称图形的方法,那我们来练一练吧。

1.动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页上的脸谱,补全到教材第84页第2题的空白处。

2.教材第83页做一做。

3.教材第84页第4题。

4.教材第85页第6题。

注:这题关键点是哪几个点呢?特别是第二题,同学们要注意了。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又有什么收获呢?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 6

在上课之前,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支蝴蝶,却只画出它的一半,说“这只蝴蝶和我们玩捉迷藏呢,谁能帮我们把它找出来?”让学生上来将它画完整。这部分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既让学生进入了学习的情境,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观察挂图上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找找他们共同的特点,使学生兴趣浓厚的,注意力集中的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通过学生的发现交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轴对称图形建立初步的表象。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设计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让他们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等多种方式,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展示在黑板上,最后大家一起评出最美的作品。并且让孩子总结你是怎么制作的?怎样制作才能保证你的作品是轴对称图形呢?进一步深化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这部分环节的设置,使学生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经过“操作一观察一概括一认识”的学习过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

最后读一读“你知道吗?”带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欣赏大自然中的对称美,以及古今中外,著名的对称的建筑(人民大会堂,故宫等)课前布置他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大家一起共享,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对称的科学与美学的价值。做到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溶为一体。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第二小节p68页《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材在编排上,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如观察、剪一剪、画一画等,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并学会欣赏数学美。

3、教学目的: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能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说教法。

整节课,我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特点,设计了五个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对称、感悟对称、理解对称、并且在欣赏的活动中体验对称美。

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对称。让学生欣赏蜻蜓、蝴蝶、脸谱等常见的对称图形。并动画演示对称,初步对称。

第二个活动,设计的是动手折一折,在折一折中体验对称图形的特点,对对称、对称图形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知道对称图形的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

第三个活动,在学生了解了对称及对称图形后,让学生跟着图片一起欣赏各种对称物体、图形。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对称及对称图形在课堂上进行抽象、概括后,又回到现实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数学,同时,进行了美的熏陶。

第四个活动, 设计的是让学生“找一找”、“画一 画”,在各种图形事物中找一找那些是对称图形,那些不是对称图形?在找的同时,感悟到对称图形的特点,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对称,到处都有对称的事物。同时画出对称轴。

第五个活动,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对称轴,进一步理解对称及对称图形的特点,接着,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和圆,让学生找对称轴,由于可找很多条对称轴,让学生感悟到同一个物体有不同的对称轴,感觉到对称的奥妙。

三、说学法指导。

本课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指导学生观察、操作、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维学习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创设操作、实验、探究的机会,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探究、研究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自主活动中求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四、说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五个主要的教学程序是:(一)引趣激情,导入新课。(二)指导观察,认识特点。(三)综合练习,加深认识。(四)拓展知识,发展思维。

五、有待探讨之处

第一个困惑:关于对称轴是用虚线还是实线?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争论比较大,本册教材上是用虚线,而到了高段,两种线都可以。于是我请教了几个在小数教学方面比较有影响的论坛上的朋友,想听听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家意见并不统一,但都认为对称轴不是真实的线,是人们为了方便找出对称点以便作出图形虚拟的,而初中八年级的教科书上也是以虚线的形式出现的。当然,论坛上的交流不能作为教学的依据,但也是一种思路的启示。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虚线,因此在教学时还是以教材为准,认为是虚线。

第二个困惑的是,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不是对称图形?

这个争论也比较大,我在这节课上正好没碰到,但在练习和检测中还是碰到了。如果只看外形,它是一个标准的圆,那么它就是对称图形,但若看里面的图案,则又不对称了。很困惑,请各位同事指点!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四小节轴对称图形。

2、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

3、教学目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3)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5)结合教材和连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4、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5、教学难点;

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 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四、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五个主要的教学程序是: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二)指导观察,认识特点。

(三)演示导学,形成概念。

(四)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五)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五、说课过程:

第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1、(出示两幅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哪一幅图比较美?哪一幅图不美?为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这幅图不美。(教师手举不美的图画)因为这幅图的左右两边大小不一样? 有没有办法使两边的图形画成一模一样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新课,

出示课题:“轴对称图形”。

(通过让学生观察色彩鲜艳的蝴蝶图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第二、指导观察、认识特点。

(电脑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特点。(P121的枫叶、蜻蜓、天平三幅图)

(电脑操作)通过观察得知:这些图形的两侧分别对应相等。

(通过观察,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教师进行演示操作、指导学生学习。)

第三、演示导学、形成概念。

1、(电脑演示)并让学生同步进行模仿操作。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出图形,把它剪下,再把纸打开,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认识对称轴。

(教师板书概念)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电脑形象的演示,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电脑出示练习)当学生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后,让学生观察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观察判断,进一步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第四、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1、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和找出对称轴,(投影出示P122页的方格图)让学生把学具中的图形剪下来,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检查学生能否运用新知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折一折之后,汇报结果。

通过操作得知: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接着指导学生从不同方向折一折,看各有几条对称轴。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逐个演示操作过程。重点指导折圆的对称轴。并启发学生说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对称轴就是本圆的直径。

(在操作中,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找对称轴,运用电脑演示练习1的1一6题。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第五、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一、)综合练习。

1、游戏。全体起立,每人做一个姿势,从正面看左右两边是对称的。再请三人上台表演。

2、抢答;观察周围哪些事物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

(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3、判断:

生活中不仅有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所学的数字、字母和汉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

(1)下面的数字或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G H

(2)像这样写法的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口 工 用 中 由 日 直 水 清 甲

(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可以看出中国的汉字是非常美的。谁能举例说出哪些汉字可以写成轴对称图形吗?)

(师生共同品味中国文字的对称美,从而宏扬中国文化,做到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溶为一体。)

4、配乐剪轴对称图形比赛。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彩色纸用对折的方法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贴在白纸上。并把剪得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

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图形较美?为什么?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竞赛,目的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调节;把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轴对称图形的美。)

5、观察并说出下图的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A与A'、B与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

(这题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归纳小结。

设问 :今天学了什么?

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怎样判断轴对称图形?

什么叫对称轴?

怎样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新课后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形成完整认识。)

现在能把两侧大小不同的蝴蝶图画成一模一样吗?(教师拿着新课引入时的不对称的蝴蝶图)

(前后呼应,解答课前疑难,目的是检查学生活用知识的情况。)

全课小结:这节课,我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附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优秀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2.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3.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材说明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也叫反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很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

本册教材中的对称,仅限于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第68页的内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而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名称以及“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给出,也不要求学生掌握。

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先通过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例2),再让学生先仿照书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例3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湖面的倒影,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这些现象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理解起来也比较方便。

课题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认知性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技能性学习目标1:

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

图片、纸和答题卡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师生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美丽的图案,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吧。

2、出示一些美丽的对称图形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二、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1、引导观察图形刚才小朋友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交流。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

3、教学“对称”小朋友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教师揭示课题。

4、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师出示一只蝴蝶(课件同时展示)通过对折,让学生发现折痕,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教师出示几张对称图形粘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台动手画出对称轴。(其他学生评价)

5、练习巩固:出示课件(课本68页“做一做”)让学生独自完成,教师讲解。

6、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找、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自由讨论)教师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7、猜字游戏:出示八个字的一半,学生猜猜它是什么字?(分别是:日,由,木,里,m,y,t,u)

三、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课件(镜面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认识镜面现象

2、课后探究:让学生自己拿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和其他一些事物,把所发现的跟老师和同学说说。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收获了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先通过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的实

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再让学生仿照书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本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发现、探索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正确判断。

2、难点:探索某些对称图形的对称性。

二、说教法

我先从孩子们感兴趣的玩导入,并告诉学生老师也特别喜欢玩,在教师与学生共同玩的过程中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又揭示了课题,达到了愉教娱乐的目的。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用彩色纸撕了学生都比较喜欢的简单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我撕的方法。让学生说发现了什么?生边汇报,师边演示对折,既形象又生动地让学生体会到对称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撕出对称图形,再请学生观察自己撕的图形,从而发现对称图形的特征;同时,发现折痕引出对称轴,并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样进一步巩固了对称图形的特征,又加强了对称轴的概念。

在拓展部分,让学生动手折一折,依次折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对称轴,这部分知识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边实践、边汇报,让学生得出结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在巩固练习中,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猜它是什么?进一步巩固对称图形的特征。本节课一直围绕“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展开的。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运用了丰富多彩的课堂评价语言。如:“你真勇敢,声音再大一点就更棒了!”“你的声音真好听,继续努力吧!”“你的思维真独特,我都没有想到!”……我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及时地进行调控,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验不同程度的乐趣。

三、说学法

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只要给她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展示给大家。因此,我既采取了自主、合作的方法,又运用了探索、实践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如从一开始,我就给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干什么都要‘比着干、抢着干、争着干’,看谁最聪明?看哪个小组最团结?小组、个人都有小小的奖励。有了竞争机制,每个人不再是旁观着,而是参与者。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猜一猜、玩一玩、撕一撕、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 1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6页~57页例题“想想做做”。

目标预设: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会识别和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仔细地观察、猜想、操作,验证,思考,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1号信封:天安门、飞机、奖杯图;2号信封: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五边形纸片;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初步感知

出示春天郊外游览的幻灯片(小朋友在郊外尽情地玩,田野里鲜花盛开,几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交流谈话。

师: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的说)?花丛中的蝴蝶美吗?老师把它剪下来好吗?(生:好。教师现场剪纸蝴蝶,剪好后贴在黑板上)刚才老师是怎样剪的呢?有什么特征呢?

生:先对折,然后再剪的;我发现老师这样剪,左右两边是一样的,把左右两边对折过来,它们是一模一样的,左右对称的。

师:大家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物体吗?

学生举例……(鼓励学生多说,尽可能展开广阔的思维活动)

[在情境中,让学生从熟悉的剪纸人手,通过学生的观察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二、操作验证,形成概念

1,操作,理解意义。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组物体的图片(天安门,飞机、奖杯),请小朋友选一个,对折,然后跟同学说一说(选三人在实物投影上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三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生:对折后中间有一条线(教师指出:这一条线有一个名字叫:对称轴);对折后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把左右两边对折过来,它们是一模一样的,左右对称的。

小结:是啊,它们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叫它轴对称图形!你能跟同桌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自由说后,多媒体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齐读)

2,识别,加深体验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对折后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今天也来到这里,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找一找它们中哪些也是轴对称图形?

①出示题目: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师: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大胆猜想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生:我觉得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师:有什么办法可以来验证一下你自己的猜想(利用手边的各种图形纸片)?先猜再验证。

②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纸片折叠,验证。

交流:对每一个图形都提问――它的对称轴在哪?有几种对折的方法?也就是有几条对称轴?

师:为什么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要让学生充分的交流)?

[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时,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环节:第一层次,让学生在丰富的实例中进行感知,第二层次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中感知,第三层次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的选择和判断。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轴对称图形]

三、运用提高,巩固特征

师:这是生活中常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判断出它们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①完成想想做做

2,实物投影出示图形。

师:看来,小朋友已经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识别出生活中的许多轴对称图形了。你们知道吗?我们学的英文字母,许多也是轴对称图形呢!你能找出这些字母中的轴对称图形吗(先独立判断,如果�

师:轴对称图形真是随处可见,你们看,这些是什么?对,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观察下面的国旗,你能找出哪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吗(先独立判断,如果�

师: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你能自己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请画出下面每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画的时候要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画又快又好(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四、操作实践,内化新知

师:刚才我们看了、找了、画了轴对称图形,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好吗?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给你们的工具做,也可以自己想法做,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多,做出的图形美(活动,完成后,请一组到实物投影上展示,相机点评)!

[放手让学生自己“做”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不但可以让学生共享彼此的经验,而且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

五、观著名建筑,鉴赏美

过渡: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和谐的美感,蝴蝶、蜻蜒等因为有了对称的翅膀,才能自由的飞翔。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多媒体播放)!

六、对话总结,课外拓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吗?

实践活动: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大到建筑物,小到一片树叶、一些生活用品,轴对称无处不在。课后小朋友们可以收集一些轴对称标志、图片等贴在班级的数学角里,让大家一起分享!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12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上册第68页《轴对称图形对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称的现象并不太熟悉,因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蝴蝶、蜻蜓、树叶、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引出对称的概念,为了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轴对称现象,找准并会画对称轴。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把原教材进行灵活的调整,力求体现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将主题图蝴蝶、脸谱等图案揉合贯穿于每个环节中。依据从具体到抽像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心理特征,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实物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并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学会画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画面的引入,渗透爱国教育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4、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对称。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未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景,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获得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议一议,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拼一拼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对称的特征。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实际操作,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剪刀、彩纸和笔,我能用他们给大家带来新的朋友,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大家稍等一会儿,老师就把他请出来。

师:大家看,他来了。(把小女孩打开)猜猜他是谁?(小女孩)

师:我再请来一位好朋友(剪热带鱼),看(贴在黑板上)。老师这还有几个这样的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知道老师剪出的这些朋友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师:我们怎么知道他的两边是不是一样呢?(生可能答:将图形对折。)

师:看前面,能看到另一面吗?反过来这面呢?这两边哪一边也不多,哪一边也不少,这就说明这两边是完全重合的,我们就说这两边是对称的。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轴对称图形的世界,来认识轴对称图形。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老师看出来了,大家都跃跃欲试,也想来剪一剪。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让你们也剪一个轴对称图形。不过动手之前,请同学们先来想一想,你打算剪一个什么样的轴对称图形?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剪呢?(生思考)

师:很多同学都想出了自己的方法,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呢?

师:对,要先画下来整个图形吗?

生:要先画下来图形的一半。

师:老师的想法也和大家的一样。我们要剪花街先画下滑的一半,要剪树叶就画下树叶的一半。我们看谁剪的轴对称图形最与众不同,速度还很快。如果你剪得很认真,老师就奖励你一颗五角星。准备好了吗?好,现在开始。

(生动手剪,师边巡视指导边发五角星。)

师:老师看到了,许多同学都剪好了。那你怎么样让大家知道你剪得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可能答:把它对折一下,看看他的两边是不是完全重合。

师:说得好,现在就让我们同桌互相检验一下看看他剪得是不是对称图形。如果不是,请帮他修改一下。(同桌间互相检验)

展示生成资源:

师:好。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桌面上都有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了,把你的作品先露一半让大家想想可能是什么图形?再全部展开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的手可真巧,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剪出这么多各式各样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老师真为您们感到骄傲。你最喜欢哪一个轴对称图形呢?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些轴对称图形。同学们,虽然你们剪得轴对称图形的形状不一样,但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找到了吗?

师:这条折痕是一条什么样的线?

生:是直直的线。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么这条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直的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教师板演画对称轴的过程),画对称很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要画直。

师:你说得很对,想要画直,就要用到什么呀?

生:直尺。

师:非常好。还有其他要注意的吗?

生:要化成虚线。

师:对。同学们再来看看它的上下两� 现在老师把我刚剪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下来。请你帮老师看一下,老师画得对吗不对。(师范画用动作提示学生要用尺)

师:同学们,你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有几个小图形知道你们表现得这出色,也想来祝贺你们呢?快从信封里把他们请出来吧,摆到桌子上。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他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是。

师:刚才我们是用眼睛观察的方法判断的,虽然这种方法很快,也很直观,但不一定很准确。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

生:对着的方法来检验。

师:那我们快动手检验一下吧。(生动手操作)

师:好,让我们分别来看一看。蜻蜓(课件演示对折过程),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那就请你把它放回信封里。依次对蝴蝶、脸谱和树叶进行验证。

师:老师很高兴大家很快就放好了。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在生活中,还有好多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呢。你能举例子吗?

师:正方形、长方形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师:谁还能举例子。(生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能举出这么多例子,说明你们平时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判断下图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学生独立完成)

(师用实物投影展示一生的答案)你的答案和他的一样吗?

师:那我们画的时候要注意把它画正。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它可不止有一条对称轴呢?请仔细看看。(学生观察)

师:你可以用老师刚才奖励你的五角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能找到五角星的几条对称轴,都在哪里。也可以同桌之间合作寻找。(动手操作)

师:请你用手势表示一下你找到了几条对称轴?还有同学到了5条对称轴。(课件演示)

师:通过找五角星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他可能左右对称,也可能是上下对称,也有可能是斜着对称。所以我们判断轴对称图形或对称轴时,可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

师:为什么大家都没有给1画对称轴呢?

2、找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称轴。

3、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和轴对称图形交上好朋友了。下面做咱们来做一个猜字游戏。师:同学们真聪明,为了奖励大家,最后来欣赏一下美丽轴对称图形。

4、欣赏轴对称图形

四、课堂小结: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希望你们能用发现美的眼睛在大千世界里发现更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13

董晓群老师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轴对称图形》是五下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对称"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早在二年级时他们就已初步感知并能正确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今天这节课的教学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着眼点还是在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向学生传递数学的美,如何在课堂中向学生渗透和传递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让他们自然地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我认为,刘老师在他的课堂教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弥漫在数学课堂中,引领着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本质,去探寻数学的内在规律以及文化本性。纵观这节课,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刘老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具体感受有三点:

1 、在生活中提炼。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尤其是几何图形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例和应用都非常多。在上课伊始,刘老师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剪纸、脸谱、车标、交通标志等,为学生提供欣赏美的机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然后老师适时的问了一句:"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在这些生活的例子中,一下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话描述对称图形的特征,为进一步学习做了知识上的孕伏。

2 、在活动中感受。

有了形象的感知,关键是从中得到有效的信息,掌握事物的特点,刘老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与他人合作探究中发现规律建构新知。当孩子们判断出"小树"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刘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而是巧妙地设问:你能动手修改一下,让它变成对称图形吗?然后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一下。让学生在自我观察、自我猜想、自我尝试,自我验证中得出结论。学生在这段教学中表现的异常兴奋,十来分钟的时间又是折,又是画,又是讨论,又是展示,又是讲评。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刘老师更是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这里尤其要发现有创意验证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刘老师始终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导,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成"轴对称图形"的要点、为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上述的实践活动是整堂课的重点所在,既多方发展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又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从感性升华到了理性。活动后的展示,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会了相互接纳、欣赏与帮助,在互动交流中学会了批判与反思,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 、在练习中内化。

练习中,刘老师组织学生有层次地开展了一系列练习,通过选一选、放一放、画一画,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能正确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效的让学生巩固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加深了印象。通过逐层的练习,学生不但认识了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且能画出不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建议:

1、 不怕"浪费"时间让学生"玩",因为只有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通过直观的操作和感知,加深学生的体验和理解。通过对操作结果的仔细观察,促使学生掌握其特征。拾级而上促思维。大脑是越用越灵活,因此不能长期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还要经常让学生展开想像。如看到折法,想像展开后会是怎样,再通过操作加以验证。对于较简单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实物后,尝试着对手折、画、剪出来。

2、 教师语言表述要准确。在这部分知识中隐含有四个概念:对称、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和对称轴。在课堂上刘老师和学生都多次出现了口误,比如"飞机是对称图形"、"这个三角形也是轴对称的"等。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反映一个图形的特征,后者是对两个图形而言,反映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说某座建筑物或某件生活用品是对称的,不能说某座建筑物或某件生活用品是轴对称图形;可以说某一个图形(如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要说这个图形(如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的;可以说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这个圆的对称轴,不能说圆的任意一条直径都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由此想到,小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这部分知识,是只要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初步判别及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决不能只是了解,而是要能用准确语言辨别其隐含的四个概念:对称、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和对称轴。俗话说得好"教给孩子一碗水,我们必须有一桶水"才行呀。

总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缺憾而美丽。今天刘老师的课堂虽然也有一些缺憾,但并不影响这堂课整体的美,因为教学永远是一种缺憾的艺术。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追随完善、不断在生成的缺憾中逐渐走向成熟,走近完美的。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14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轴对称图形》。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说课。

第一环节:说材料

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教材在编排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而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名称以及“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给出,也不要求学生掌握。

学生通过学习轴对称这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一些已学过的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认识自然界好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的一些事物,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一些几何数学问题打下基础。鉴于以上认识,我讲本课的目标设定为:

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感悟对称轴,会画对称轴。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想象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在认识,制作和欣赏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和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的重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的难点是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图片、纸、剪刀。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圆片、剪刀。

第二环节:说教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未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景,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获得知识。

第三环节:说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议一议,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征。

第四环节:说教学流程

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本节课的教学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为手段,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安排以下五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设景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放风筝了,看这位小朋友已经开心地放起来了。让我们也一起去放风筝吧。这时,我会出示三个这样的风筝,请学生观察这三只风筝怎么了?找找它们的另一半。在学生找到之后,引导学生观察风筝的左半边和右半边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会很快说出风筝的左半边和右半边是一模一样的。

让学生通过观察风筝这种对称图形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

第二步:看一看、折一折,探究对称图形

在观察了风筝之后,我出示一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蜻蜓、树叶、蝴蝶、面具的图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看看这几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有了对风筝特点的归纳的基础,在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这几个物体从中间开始,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像这样的现象在数学

让学生观察物体是一种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头脑中的知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两种轴对称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将这两个图形对折,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交流,学生肯定会发现这两个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这时我在黑板上板书(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并告诉同学们,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了,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同时在对称后加板书:图形。

第三步:剪一剪、画一画、感悟对称轴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孩子们是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因此,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我安排了学生做一个剪一剪的活动。

一开始我神秘的说:同学们,老师剪了一个对称图形,你们猜猜看是什么呢?边说边出示对折的图形(拿出大蝴蝶),当学生猜出是蝴蝶时,我将它打开并贴在黑板上(板书)。并告诉学生老师还将他制作成小书签要送给大家。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是将小书签作为后面认识对称轴的学具。

接着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怎样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再让他们合作尝试剪出对称图形,我先让学生交流的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从而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在相互争论、补充、交流中找到恰当的方法。

学生们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 当发现学生懂得先对折再剪时, 我请他把剪好的图形进行展示, 并让他说一说是怎样剪的。如果学生能够说出我先对折再剪就是一个对称图形时,我将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对其进行表扬,并送一个蝴蝶作为奖励,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展示说的过程中,也对那些还没找到剪轴对称图形方法的同学进行了剪法上的引导。

在展出学生的几幅作品后,我让学生观察展示的作品,并提出问题:这些图形的中间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这几个图形的中间有折痕,老师从轴对称图形中间的折痕引出对称轴。板书:(折痕——对称轴)

在学生认识对称轴后,我就重点指导学生画对称轴,画对称轴是本节课教学的难�

第四步:看书质疑,解答疑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由此来了解学生在认知中的疑点,及时给予解答,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中消化理解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五步:实践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我设计以下几组练习题,请看:

第一道题是课本第68页的做一做,这一道题是先让学生判断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然后画出他们的对称轴。其中第二个图形中的五星是有很多条对称轴,学生只要能画出其中的一条就可以了。

第二题是课本第70页的第二题,通过折一折找出一条到多条对称轴,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再利用课件进行演示。由于圆的对称轴有很多条,我就引导学生通过有限次的操作,发现规律。

第三题是课本第70页的第3题,这一道题稍微有一些难度。是要求学生根据对称的特征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第六个环节:总结运用,拓展延伸。

首先我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实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很多,老师搜集了一些对称图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对称图形。 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对称的美,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最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学生可能会说,教室里的黑板课桌是对称的,窗户是对称的,家里的玩具小熊。让学生畅所欲言,体验学习的快乐。

第五环节: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板书要在科学的,准确的基础上做到精炼,既能深刻反映教学内容的本质,又能突出重点。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板书:

对称图形

对折后——左右完全重合

折痕——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15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对称》。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上册第68页《对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称的现象并不太熟悉,因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蝴蝶、蜻蜓、树叶、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引出对称的概念,为了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轴对称现象,找准并会画对称轴。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把原教材进行灵活的调整,力求体现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将主题图蝴蝶、蜻蜓、树叶、脸谱揉合贯穿于每个环节中。将主题图中的蝴蝶设计成小书签作为认识对称轴的学具,而用神州六号成功飞上太空这样生动、振奋人心的场面来导入新课,依据从具体到抽像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心理特征,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实物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并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学会画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画面的引入,渗透爱国教育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4、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对称。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未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景,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获得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议一议,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拼一拼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对称的特征。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个环节:设景激趣,导放新课

我先播放一段录像,在播放录像的过程中我打算边解说:同学们我们的祖国真伟大,是第三个将人类带上太空的国家。真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接着用课件演示将神州六号宇宙飞船、汽车和飞机展示出来,(点击出现线条)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的左边与右边,形状大小怎样。通过观察估计学生能够发现图形的左边与右边形状大小一样。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对称(板书),通过播放录像,设置情景,自然的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达到课使趣生的效果。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认识对称。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改革的理念。了解对称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层次:剪一剪,说一说,折一折,变一变。在每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来发现对称的特征。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一开始我神秘的说:同学们,老师剪了一个对称图形,你们猜猜看是什么呢?边说边出示对折的图形(拿出大蝴蝶),当学生猜出是蝴蝶时,我将它打开并贴在黑板上(板书)。并告诉学生老师还将他制作成小书签要送给大家。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是将小书签作为后面认识对称轴的学具。

(①点出剪一剪)接着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怎样剪才是一个对称图形,再让他们合作尝试剪出对称图形,我先让学生交流的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在相互争论、补充、交流中找到恰当的方法。

(②点出说一说)学生们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当发现学生懂得先对折再剪时我请他把剪好的图形进行展示(拿出对称图群),并说一说是怎样剪的。如果学生能够说出我先对折再剪就是一个对称图形时,我将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对其进行表扬,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

(③点出折一折)接着我再引导学生把剪好的图形再对折一下看看,发现了什么(再次手拿一个),估计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都能够发现对折后图形两边叠在一起大小和形状一样,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归纳出对称的概念并进行板书(板书:对折——完全重合——)。对折后图形两边叠在一起,图形大小一样,我们说他们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④点出辩一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已经知道什么是对称的。我再利用课件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来辨别哪些图形对称的,安排的顺序是形象的生活图案到抽象的图形。(点击返回)

2、认识对称轴

现代课程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被动的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在这环节中我结合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特征,选择贴近生活中的蝴蝶做成小书签,作为认识对称轴的学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的乐此不疲。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在教学对称轴之前我现对刚才表现出来的积极性给(JI)予肯定,并奖励每一个人一个蝴蝶小书签(手拿),问他们它是不是对称图形?你怎么知道的?估计学生会回答通过对折出来的,接着请全班同学把图形进行对折来验证。再让学生把它打开,发现中间有什么、估计学生通过观察能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痕,我会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赞许,并告诉学生中间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折痕:对称轴)。接着我示范画对称轴。引导学生在小书签上画出它们对称轴,在小组内互相评一评谁画的准确,并相互纠正错误。(返回)

第三个环节:看书质疑,解答疑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由此来了解学生在认知中的疑点,及时给予解答,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中消化理解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四个环节: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做到形式新颖、层次分明。我设计以下几组练习题,请看:第一道题是课本第68页的做一做,这一道题是先让学生判断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然后画出他们的对称轴。第二题是课本第70页的第二题,通过折一折找出一条到多条对称轴,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再利用课件进行演示。第三题是课本第70页的第3题(展示书),这一道题稍微有一些难度。是要求学生根据对称的特征画出图形的另一半。4是游戏找朋友:我将教材中的脸谱应用到游戏中,制作成几对图案颜色不同的脸谱并分成两半发给学生,通过游戏来找到对称的脸谱。(贴脸谱)。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对称的知识。

再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出生活中所见到的对称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是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播放课件)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对称的美,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第五个环节:全课小结,交流评价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因此我设计了一张评价表《课堂闪亮星》。这张评价表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最后再数一数自己得了几颗星星,这张评价表既是对学生对本节课所掌握知识进行了解,又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手指)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 16

一节好的数学课,是教师人格魅力和智慧魅力的结晶、是个性魅力、艺术魅力和创新魅力的展示。刘老师“跳出数学教数学”,“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的课堂教学风格,让我感受颇深。

参加参加第23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后,模了刘老师的《轴对称图形》一课。应该说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用了老师原版的课件,老师课堂上设计意图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也都落实到位了。会后,老师们也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刘老师的课自然、朴实、亲切、睿智、深刻而又不失幽默。首先在题目上做文章。从倒过来的题目开始,教师就渗透轴对称的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接下来老师有意画坏一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初步感知不对称、不一样。然后启迪思维怎样一次得到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有同学说用电脑,有同学想到折纸的方法。刘老师的课能让学生放松下来,参与到活动中去,比如课上让学生边做动作、做喊“翻上去”、“打开”学北风“呼-呼”,看起来好似学生表面参与,其实在学生的一翻一开当中,建立了空间观念。教学思路非常明确,学生的学习进展感觉是水到渠成,自然需要。练习设计有趣且有较强的思考价值。有判断实物图古汉字、交通标志是否成轴对称图形,找红点的对应点等题目。多角度备课,以使教学资源更广泛,学生在辨析中学习。

总之,我感觉模的这节课效果很好,学生在课堂上也充分地动了起来,并且牢固掌握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当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17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西师版第九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轴对称图形》。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对称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许多事物为学生的认知提供了一定的感性基础。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建立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两个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创造生活的美。根据课标的要求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美学价值。

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中,要用到的多媒体课件,彩色纸,几何图片,剪刀,尺子等是这节课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大胆创新。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

我先设计了一个学生喜欢的折纸游戏,我用彩色纸折了学生比较喜欢的简单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我折的方法。让学生说发现了什么?生边汇报,师边演示对折,既形象又生动地让学生体会到轴对称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出对称图形,从而引出课题【板书】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又在游戏中渗透了轴对称图形的内�

第二个环节 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蝴蝶、蜻蜓,奖杯、枫叶等图片。首先让学生找出里面的轴对称图形,说一说找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想想,这些图形有什么规律?让学生通过刚才的感知和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对称性,并能感悟和理解“对折”、“完全重合”、“折痕”等关键词,有的学生归纳得出:这些图形都要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图形的两侧叠起来是完全一样的。而我,则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概念,都要沿着直线对折,[板书] 两侧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而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画)就是对称轴(写)。 通过对称和非对称的直观比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我的适时引导。把美术图形和数学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概括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再一次让学生动起手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的几何图形,折一折、画一画,找出轴对称图形和它们的对称轴,而我,则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重点指导容易判断错误的平行四边形,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折,你发现了什么,圆的对称轴,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多试几次,你又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和动口归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即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三个环节 综合实践 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首先,我安排的直观判断题把一些学生明天大量运用的字母,数字。汉子写在卡片上,只让学生观察,判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学生判断后我又引导学生品味中国文字的对称美,既弘扬了中华文化,又体现了数学课堂的德育功效。

接着,我又让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创造性地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先让学生独立创造一个从正面看身体的左右两侧是轴对称图形的姿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摆出了各种呈轴对称图形的姿势。

而后,我又大胆建议让两位同学或三位同学共同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并鼓励其他同学做个小裁裁判,大胆的提出质疑。这样做,即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大胆质疑的品质。

最后,我开展了一个小小设计家的活动,我先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各种建筑,天安门城楼、清真寺的门楼,汕头海湾大桥的门楼等等 , 通过信息网络,美术鉴赏和数学教学的3科整合,教会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然后,又利用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新校门的设计,做到学以致用!

练习的设计,从加深认识到体验创造再到拓展参与,逐层加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意识,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增加了学生应用实践的机会。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18

"轴对称图形"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9页的教学内容,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识别轴对称图形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李**老师执教的《/span>轴对称图形>,课堂结构变化明显,教学理念有所创新,学生能力有所提升,学习方式有所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李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除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以外,教师还在课前搜集了本课所需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课上,通过操作与观察,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了学习,这样将极大地丰富了学习资源,同时又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为了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经验,在教学中,李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唤醒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关注学生对"完全重合"的理解,直观形象的确定对折后完全重合才是轴对称图形。

同时,也有一些细节处理不太得当:教师在让学生通过"对折"正方形纸来判断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时,教师没有给足学生时间,没有让学生真正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就公示了答案,有点操之过急了。

通过这次评教评学活动,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自我认知、提升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引领方向的角色,我们交给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的方法,并不是知识本身。

《轴对称图形》优秀教学设计 1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探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3、在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并能准确辨别较为复杂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激趣

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美丽的朋友,大家看!(出示只有一个触角的蝴蝶的图片。)

提问:仔细观察这张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还应该怎么做才好看?

学生回答。

生1:它是对称图形。

生2:给它画上一只脚。

教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和这只美丽的蝴蝶也有一定的关系。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同时引导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研究哪些问题?(请学生提出自己赶兴趣的问题)

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初步感知物体的对称性,学生学习兴趣较浓。

二、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课件出示天安门、蜻蜓、枫叶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的物体,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同学们请拿出你们自己手中的这些平面图形,折一折、比一比,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先小组讨论,再汇报)

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对折后的两边,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得出结论:这些图形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动画演示对折过程)

介绍:我们把这些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定义)。中间这条折痕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谈话: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物体的平面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呢?(学生交流并回答)

2、试一试

谈话: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好吗?出示有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参照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看看这些常见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汇报时引导学生用“完全重合”等词语来描述和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中形成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概念。

4、判断轴对称图形

谈话:下面我们一起到“轴对称图形博物馆”去看看。(课件出示)

小组派代表汇报合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以及判断的结果及理由。

三、制作轴对称图形

谈话:你能自己创造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吗?

引导学生制作轴对称图形。(展示学生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四、感受轴对称美

谈话:生活中有那么多轴对称图形和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是因为轴对称图形本身就是一种美。

电脑播放图片,让学生感受轴对称的美。

谈话: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吧!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美妙的图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的思绪因插上想象的翅膀而飞扬,真切地感受感受生活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积极情感。

五、小结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

生1:轴对称图形真美啊!

生2:轴对称图形真多啊!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两侧图形完全重合

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优秀教学设计 20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材从学生感兴趣的猜一猜入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教材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了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 “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在小组里交流。教材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接下来,教材把上面的实物图形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行,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用对对折的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以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新课程理念一直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猜测、验证中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正是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手操作能力,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地位。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感性基础,本节课要求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这种现象是学生所熟知的,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体会其特征并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此外,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开展讨论,并且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动手操作与观察能力不强,有待于提高。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在活动中学习,主要是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感知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因此,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是重要的;以此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有难度的。

3、教学环境分析

教室有交互式白板教学工具。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图形特征,能够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数学思考:通过折纸、剪纸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够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解决问题: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于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由于教材给轴对称图形下的定义是: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只能是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感知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因此“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找图形对称轴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感知来理解其中许多的概念,因此“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将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分组合作学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发现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准确找出对称轴。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和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如下六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合作交流

(三)、我来闯关

(四)、学习制作轴对称图形

(五)、请欣赏,

(六)、全课总结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猜一猜情境,激发兴趣。

春天到了,昆虫们欢快地飞舞着,瞧,向我们飞来了(先出示一半,再出示另一半)……?生:蝴蝶,又飞来了什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三个物体,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通过让学生猜一猜情境导入新课,你为什么猜得这么快,是不是存在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观察,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内容作好铺垫)

为后面的新知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对称的图形:轴对称图形。

(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初步体会到这些图形的两边分别对应相同。接下来,将由老师演示导学,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二)、合作交流

请把剪下来的三幅图

用对折的方法,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你发现

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展示汇报:通过对折我们小组发现了

(通过感性认识,电脑形象的演示,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

当学生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后,让学生观察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这个环节安排了折一折、比一比的活动,让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甚至多条直线分别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动手操作进行实践,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找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三)、我来闯关

1.下面的图案,哪些是轴对称的?

2.下面的英文字母,哪些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

3.请找一找你的姓名中的汉字有没有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

“生活中不仅有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所学的数字、字母和汉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

(通过闯关形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并能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四)、学习制作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制作这样的轴对称图形。看视频学习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五)、请欣赏,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 21

站在并不陌生的讲台上,讲述着异界很陌生的课,心情很复杂,突然不知道怎么去说话,生搬硬套的啰嗦完。通过这次讲课,我主要从备课这个角度谈谈我的想法。

(1)必须跟老教师请教。

上述的学情该用什么方式去引导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小孩儿的心理很奇妙,思维方式跟大人不同,好奇心很强,但怎么样才能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学习知识呢?这很关键。用有趣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是快乐的,大多数孩子都会喜欢这种轻松的学习方式。心理研究很深奥,对于我这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来说很难掌控,所以必须跟老教师请教,间接经验是提升自己的一条捷径。

(2)找素材。找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第一,方便学生认识。三年级的学生对生活有所感知但生活经验不是特别丰富,学习当中如果出现一些罕见的教具,他们就会观察这个教具是什么用的,为什么长这个样?教师如果在此时再去解释这个问题,尽管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但是会偏离用它引导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所以,找的素材最好是生活中常见的,那些罕见的可以放在课外拓展里面,延伸一下知识。

第二,教师准备起来也比较容易寻找。我觉得最牛的教师就使用最简单的方式教给学生解决困难的方法,常见的物品容易找到,这也可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去设计教学内容的讲解。

(3)根据老教师传授的教法,制作课件。

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让课堂更加生动,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往往也通过课件展示来进行,课件做得精彩有趣,就会达到吸引他们的目的。可是这里面存在技巧性,不光要有趣,还要做到不能抢了“教学”这一主要目的,要防止孩子光在那里看热闹而忘记思考。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22

一、说教材

《轴对称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教材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直观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能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

(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四、说教法学法

整节课,我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特点,设计了五个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对称、感悟对称、理解对称、并且在欣赏的活动中体验对称美。

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对称。让学生欣赏蜻蜓、蝴蝶、脸谱这基辅图。并动画演示对称,初步对称。

第二个活动,设计的是动手剪剪,在剪一剪中体验对称图形的特点,对对称、对称图形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知道所剪出的对称图形的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

第三个活动,在学生了解了对称及对称图形后,让学生跟着图片一起欣赏各种对称物体、图形。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对称及对称图形在课堂上进行抽象、概括后,又回到现实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数学,同时,进行了美的熏陶。

第四个活动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对称轴,进一步理解对称及对称图形的特点,接着,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和五角星,让学生找对称轴,由于可找很多条对称轴,让学生感悟到同一个物体有不同的对称轴,感觉到对称的奥妙。

第五个活动,设计的是让学生“找一找”,在各种图形事物中找一找那些是对称图形,那些不是对称图形?在找的同时,感悟到对称图形的特点,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对称,到处都有对称的事物。

第六个活动,是对学生学习的课外延伸,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半边图案画出另一半,成为一个完整的对称图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听说同学们都喜欢画画,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幅画,和我们一起来观察,认识一下。

出示课件

生:回答(蜻蜓、树叶、蝴蝶、脸谱)

师:谁能说说这四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如果我们把每幅画对折起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二、探究新知。

1、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对称图形。

师:它们的左边和右边是不是一样呀?

生:回答

师:小结。我们把这种对折后左边和右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

师:板书:对称

师: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我们教室里面有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呢?

生:分小组讨论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其实对称的东西有很多,比如我们的衣服、镜子、剪子、人等。

2、教师展示自己手剪的对称图形的作品。

3、学生动手操作,剪出对称图形

a小朋友想不想也得到一个这么美丽的对称图形呢?

看,老师手里已经剪好了一个(出示小衣服图形)

b想一想它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学生回答时边课件展示]

c小朋友想不想亲手制作出这么美丽的对称图形呢?请你拿出彩纸和剪刀,照着老师刚才的样子,用你灵巧的小手,聪明的大脑制作出美丽的对称图形。比一比,谁剪得又快又美。[师巡视指导]

d [贴出若干优秀作品]小朋友,我们刚才剪了那么多美丽的对称图形,你们知道剪对称图形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吗?

e把纸对折后就会出现一条折痕,请小朋友开动大脑,给它起个名字?(学生自由发挥)告诉学生这是对称轴[板书]

(三)、联系生活,欣赏感知对称的'美

1、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图形是对称的?

2、老师收集了生活中一些对称性的图形,请小朋友欣赏。(课件配乐展示)

3、对称图形拥有一种和谐统一的美,古代人民非常的欣赏,他们用智慧与汗水,制造出了宏伟壮丽、金碧辉煌、呈对称的建筑物(课件配乐欣赏,伴师讲解介绍,天安门、天坛、太和门望午门、妙应寺白塔、大理白塔、苏州园林、故宫全貌。)(四)、辨认对称图形,画对称轴

1、判断,是不是对称图形。(课件展示书68页:带窗户的房子、球拍、蝉、1、五角星、叉子)

2、你能找出五角星、叉子、球拍、蝉这几个图形的对称轴吗?(学生在书上画)

3、(反馈)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课件随之展示,重点看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

(五)知识小结: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动手剪认识了美丽的对称图形,大家学得非常认真仔细,可不要骄傲,老师还要带着大家去图形王国做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

三、巩固深化,实际运用

1、折一折,画一画,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长方形)

2、这里有一些好看的图形,可是只有半个,你们愿意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吗?(在答题纸上做)

3、有趣的图形是不是对称的呢?(指名到前面,其他生在下面画。)

4、观察图形,在格子图里画出另一半。(答题纸上做,再看课件展示)

5、 [出示一些用几次对折的方法剪出的图形]仿照老师的图样,运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动脑筋设计出美丽的图形,展示自己的才能。

(学生作品自由贴到展板上。)

四、全课总结,引导运用

这节课我们既认识了对称图形,又欣赏了生活中对称的图样,最棒的是小朋友动手设计出了自己的对称图形,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对称图形,它给人带来一种和谐的美感,请小朋友不断学习,用敏锐的眼光、智慧的大脑去发现更多更美的对称图形。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儿童亦然。整堂课以欣赏美为线索展开教学,本课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动画:“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的森林美景,在优美的乐曲的渲染中,我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小故事。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的事物。这种赢造宽松愉悦、开放式的环境,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观察这些实物的特点——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从而引入对称,逐步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通过操作实践发现其共同特征,导入教学新授,达到串连教材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领悟美,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

(点评: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媒介,使教材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几何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到图片的颜色,在教具和课件制作中采用色彩鲜明的颜色,使学生感受到颜色的美,物体的美丽,教师创设了一个这样美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体验到在数学中美的教育。)

二、实践操作、激活思维

叶澜教授曾在新基础教育课题实验中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

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新授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否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在最后的制作轴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点评:实践操作是学习数学的根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过程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节课下来,老师说课的时间总共不超过15分钟,剩下的时间都是学生的了,学生说的多了,动手操作多了,参与面广了,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小组合作、发挥特效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整体的发展,教学中常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在本课中,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于低年级学生作图能力不强,对于正确美观地制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还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学习发展的进程不同,针对一部分学生已会制作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展开分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评一评小组成员中制作的轴对称图形,在动手操作时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在引出轴对称图形时,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点评: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本堂课采用的小组合作较多,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外延伸、丰富情感

本堂课的结尾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著名的对称建筑,配上古典的轻音乐,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古建筑又是一种艺术,渗透在数学学科中,既是学习数学的好材料,又是渗透民族文化的好题材,选择切合教学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素材,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题材,如本课例中的背景音乐、古建筑、中国剪纸等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23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下午好: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我们都玩过纸飞机吧!今天让我们再来玩一次(飞出一架好的)!现在,谁想上来和我一起做飞行表演?来,起飞了!(谢谢)诶,为什么我的飞机飞得又平又稳,而他的却飞不起来呢?仔细观察两架飞机。这,其中的奥秘,又在哪里呢?(出示另一张PPT),这就是我《轴对称图形》一课的导入。(同时出示标题彩色打印)

二、说教材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非常重要。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今后学习正方体、圆柱等空间立体图形特征打下基础。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课程目标:

三、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经历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数学思考:学生在参与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建立了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情感态度:通过开展学生亲身经历,积极探索的实践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这些课程目标,我是这样组织教学过程的。

1、感知特征,步步深入

由于纸飞机是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玩具,这样的导入一下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学生开始激烈地讨论起来。细心的学生已经观察到,左面飞机的一边缺了一个角,右面飞机的左右两边却完全一样。顺着学生的思路,我顺势推出,像这种两边形状完全相同的现象,称之为“对称”。

本环节设计,抓住了孩子们好动爱玩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初步感知到对称物体的特征。

接着,我由体到面,又依次出示了以下图形,(课件和实物同时展示,彩色打印剪纸)。并让他们拿出课前发下去的图片,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很快,学生排出了这样的两类图形,并说这一行是对称的,而这一个则不是。在表扬学生仔细观察、大胆发言的同时,我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对称图形”(课件在这些图形的上面出示“图形”两字)。

但是,学生仅仅知道,对称图形“左右两边一样”是不够的。于是,我带着很大的疑问(课件出示问号)问学生:你们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那你有什么方法去证明吗?此时,我大胆放手,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都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跃跃欲试。小组汇报时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是用尺子量的,发现两边是一样的;也有的学生说:我是用对折的方法,发现两边完全重合了。对折、完全重合(出示关键字),真是个伟大的发现。我再引导学生打开对折后的图形(拿出对折过后的图形),去寻找更大的收获。学生却有点失望地发现,图形里除了一条折痕,什么也没有了。我却因势利导,指出这个折痕就是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出示标题,拿走那个不是的图形)。这一活动设置的目的,落实了新课标的“四基四能”,这样不仅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也促进了知识的真正内化,有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通过这样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引导思考之后,全班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折后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课件和板书同时出现,记得抽走那个不是对称的图形)

2、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各位老师,以上就是我对概念的引导过程,能来一点点鼓励的掌声吗?谢谢,真诚的掌声停止了,而课未停止。当掌声停止时,我示意学生观察我们灵巧的双手,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双掌表面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我趁机引导他们找一找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有的同学说,她见过剪纸是轴对称图形,有的同学说我们双眼是对称的,还有的同学像受到启发一样,说我们的鼻子,耳朵,嘴还有小脸蛋都是对称的。我笑着对学生们说:是的,为什么生活中我们个个看起来这么帅、这么美,那就是因为我们身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对称。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其实,对称的物体还远不止这些,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体现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我给学生准备了以下几组不同类型的练习。

第一类练习:包括数字、字母、汉字,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第二类练习:借助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这两类典型的'例子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对于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以及“这一行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一问题学生意见不一。我并不急着评价,而是让学生充分地折一折,辩一辩,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4、欣赏图片,延伸拓展

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对轴对称图形已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时,我带领学生一同走进了轴对称图形世界,走进对称美的海洋。这是埃菲尔铁塔、印度泰姬陵、法国巴黎凯旋门、中国天安门、上海世博轴。我问学生,这些图形美吗?还没等我说完,就有的学生高呼,我们方方正正的中国文字“美”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5、说教法、学法

纵观整节课,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折一折、辩一辩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新课件)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转向指板书)。

6、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也力求做到工整对称,图文并茂,简洁明了。

五、结束语

尊敬的各位评委,对称美,数学美,生活美。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 24

一、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丰富的生活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展开学习,在美的感受中积极探索,在互动评议中形成学习能力,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旨在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及情感意志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班有53名学生,其中男生20人,女生33人。因一至四年级数学教师换得较为频繁,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数学的能力一般,少数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三、教学内容分析

“轴对称”是六年制五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例如,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先让学生复习轴对称图形和画对称轴,再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其次,加强直观教学图形的特征,例如利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化静为动,让学生明确轴对称的含义。第三,设计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不仅设计了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还设计了需要学生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的探究活动。例如,第4页的做一做,让学生把纸对折后先画一画,再想象剪出来的形状,最后实际剪一剪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四、教学阐明(三维)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五、教学策略

演示法和探究法。利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化静为动,突破难点,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中,切身体验“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六、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几张长方形纸

七、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

(一)情境导入:欣赏、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所创造出的美。

从古至今,数学知识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的计算问题,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我们的建筑、周围的布置、很多美丽的图案等也蕴涵着数学信息。来看一看生活中的一些图形都有什么特征?

(搭配悠扬的音乐,课件慢慢一幅幅展示教材第2页的9幅图形,教师适当给予介绍,最后课件将9幅图缩小定格在一张片子上,音乐停)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学习内容。

生活中轴对称应用很广泛,数学中的轴对称是怎样的呢?轴对称图形都有什么特征?怎样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轴对称。(板书课题)

[评价与反思: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了美的感受中。在音乐声中,一幅幅图片呈现出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的事物和图案,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展开学习,同时让学生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好事物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出示课件。展示教材第2页上面的6幅画。

2、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复习构成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沿一条直线对折)

动画课件播放蝴蝶、蜻蜓、秤、枫叶沿一条直线对折的过程。

你能再举几个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出它的对称轴。

集体订正时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对称轴的理由。

[评价与反思: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化静为动,突破难点。电脑的折叠演示让学生在回忆概念的同时,更为直观地感知构成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沿一条直线对折,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透彻。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做画对称轴的练习,进一步强调对称轴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观察探索,认识轴对称性质。

1、课件出示小树图案(即教材第3页例1中间部分)。

提问: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上台指出后课件再演示出对称轴)

2、课件加上两棵小草出示例1(即教材第3页例1)

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主探究。

它还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样判断?自己想办法判定。

(2)汇报交流。

(3)互动评议。

哪种判定方法更简便易行?(引导学生认识“数方格”的方法操作起来更简便)

(4)师小结。

在数学上可以利用数方格的方法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3、探索验证,发现性质。

(1)请大家都用数方格的方法来看一看,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在数的过程中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2)汇报。

(3)课件动态演示证实学生的发现。

(4)小结归纳:

同学们的发现很好,数学上的轴对称现象很有趣,它可以是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也可以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大家还发现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每一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这个性质很关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评价与反思:对例1的处理,设计了三个层次:首先只出现“小树图”,再出现“小草图”,两个层次都让学生判定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使学生经历了从一个图形到一幅组合图形的改变过程,逐步拓宽对轴对称的认识,判定方法上也经历了从“实际折”到“数方格”的转变。第三个层次让学生亲自去实践,用数方格的方法去再次判定是否成轴对称,让学生进一步发现轴对称的性质,进而使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四)实践探究,深化认识。

课件出示第4页的例2。

1、自学例2,先想想怎样画得又好又快?学生试画。

2、汇报展示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进行展示,出现两种方法:

(1)画出一个对应点就连一条线,最后顺次连成图形。

(2)画出所有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3、互动评议。

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画的过程中哪儿容易错?

4、课件演示画的过程。

[评议与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知识。注重了学生个性画法的交流与评议,在评议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数学游戏,联系新知,拓展思维。

1、教师取出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让学生看清从哪边画好图案后教师剪,学生闭着眼睛想想剪出的是什么图案。

2、师对折4次呢?先猜一猜再试一试,你的猜想对吗?

3、师问:如果是5次、6次、7次呢?板书结果,让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

4、生独立完成第4页的“做一做”

[评价与反思:让学生首先通过猜想感知轴对称的应用,再来揭示谜底,增加了趣味性,通过4次的猜想和自己的实际验证由理论转化为实践,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变换的特点,逐渐让学生通过数据发现规律,这是一个思维的拓展,也可以说是一个高潮。]

(六)实践操作,深化思维。

课后请大家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评价与反思:教师设计了创造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在巩固新知的过程中感受轴对称变换所创造出的美,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轴对称图形》优秀教学设计 25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本单元初步教学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人们装饰、布置生活环境时也经常利用这些图形。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的普遍性,又提高数学欣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要抽象出生活中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使学生能从整体上去认识轴对称现象。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材料,以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感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提供大量生活中的新鲜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对称美,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目标预设: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思考,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的认识,能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一些轴对称图形。

4.在认识、制作、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难点: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地方,更是满足学生情感需求,重建精神生活,让学生享受快乐,享受成功的殿堂。本课的教学设计,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参与活动和自主探究学

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感知对称——自主探索,理解概念——动手实践,体会运用——欣赏总结,升华知识。

教学过程:

一、感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千手观音》的片段。

师:同学们对这个画面熟悉吗?这些画面中舞蹈演员的动作造型美吗?真棒,给他们掌声。实在是美,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这些造型都体现一种艺术的对称美。

2、教师继续利用多媒体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的画面。

(1)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它们的形状一样吗?他们的大小呢?但它们的外形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呢?

(2)师:你是怎样理解对称的呢?

(3)师: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4)师:像这样对称的物体,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吗?谁来说说看?

〔说明:选择了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在欣赏舞蹈演员表演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动作的对称美的同时,人格受到震撼。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又让学生初步感知人体的对称美。在通过对天安门、飞机、奖杯三个物体的观察,发现这些物体或是左右两边,或是上下两边,或是前后两边的形状、结构、大小都完全相同,从而接受这些“物体是对称的”这个概念,并带着这样的概念到身边去寻找对称的物体。〕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对称图形

(1)师:这些对称的物体我们把它们画下来,就能得到这样的一些平面图形(多媒体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图形。)这些图形还是对称的吗?

(2)师:同学们真聪明,一眼就看出了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3)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呢?它们又是怎样对称的?怎样来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些问题,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多媒体继续添加:五角星、钥匙的图形)这些图形都是对称图形吗?

(4)师: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分一分,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图形?每个小组拿出①号信封,里面有这些图形,大家一起分一分,比一比哪个组分得快?

(5)教师组织汇报交流。

(6)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是对称图形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吗?(生:折)

折是个很好的方法,到底怎样折呢?你能不能折给大家看一看?

(7)师:刚才这位同学用对折的方法(教师板书:对折)证明了这个图形是对称图形。那我们也来试一试,运用这个方法把对称图形都来折一折,每人折其中的一个,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8)师:哪位同学愿意带着你折好的图形说说你的发现?(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重合)

(9)师:每个小组再折一折不是对称的图形,看看这次你又有什么发现?

(10)师:这样的图形对折后只能部分重合,所以它们不是轴对称图形,而轴对称图形对折以后能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完全重合是对称图形的一个重要特征。

2、认识对称轴

(1)师:刚才我们把这些对称图形对折后,中间都留下了一条什么?(折痕)(拿一张天安门的图形)老师也想折一折(横着折),也得到了一条折痕,这样得到的折痕与你们折出来的折痕有什么不同?

(2)师:在对称图形中,对折后能让两边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轴”,对称轴一般用点画线来表示。(多媒体在天安门的图形上显示点画线与对称轴的字样),你能说说其它三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吗?

(3)师: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它们叫做“轴对称图形”。(同时板书“轴对称图形”,并将“对折、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用箭头相连)

3、判断

(1)完成课本上的试一试

①师: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多媒体依次出现: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平行四边形),在这些图形中有没有我们今天所认识的轴对称图形呢?我们来一个一个地判断,如果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的,就起立,如果认为它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就坐着不动。

②多媒体依次出现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让学生判断。(如有争议的就让学生拿出②号信封里的相应的图形进行验证)

③(出现平行四边形)师:还有刚才那样肯定吗?那到它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请拿出②号信封里的平行四边形,以小组为单位去研究研究。

④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强调对折与剪开是不同的。

⑤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觉得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最关键的是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对折和完全重合的字下面加重点符号)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①师: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字母图形,你能判断出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吗?

②多媒体依次出现A、C、T、M、N、S、X、Z让学生判断。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

师:2008年,我国北京将迎来第29届奥运会,这是第28届奥运会金牌榜排名前5名的国家(多媒体依次出现美国、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的国旗),哪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呢?

〔说明:从对称的物体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是一个知识的抽象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去动手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给予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从课堂上的折对称的图形和不对称的图形,发现对称完全重合的特征;再到猜一猜,运用特征来验证。一系列的过程,既是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过程,更是知识的内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原来的表面深入到了内部, 我们的教学不只是要教会学生书本上已有的知识,更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重视了知识延伸与拓展,在扶的过程中逐步放开,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去寻求最简单有效地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测。重视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猜测、验证、推理、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创造轴对称图形

(1)师:老师课前让同学准备了剪刀、水彩笔、彩纸、白纸等一些材料与工具,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先想一想你打算选择哪些材料与工具,怎样去做一个轴对称图形。想好的同学就开始吧!

(2)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作品。

2、画一画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强调关键是根据对称轴找到已知顶点的对称点。

3、连一连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说明:这是这节课上第三次让学生自己动手,这个操作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可以用对折的方法来制作轴对称图形。这一次的动手操作是让学生在原有的认识、运用的基础上,进入体会和运用的层面,是一次体会创造的过程。]

四、欣赏

1、引导学生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1)师:同学们,对称产生美!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并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吧!

(2)(多媒体依次出示课本61页的建筑图片)师:同学们,这些图片都体现了对称的美。

2、引导学生欣赏剪纸的民间艺术

师:同学们,剪纸是我国宝贵的民间艺术(多媒体依次出示双喜、蝴蝶、老虎的剪纸图形),你们看多精致呀!你们知道它们是利用什么特点剪出来的?

3、总结:同学们,轴对称图形以其独有的对称美,装扮了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能发现对称在我们生活中、大自然中无处不在。

教学反思:

一、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能思考和探究。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悬念,进而达到以疑激学的目的。

二、搭建体验探索的平台,开展有序、有效的实践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本节课我在课堂上展开了观察对称图形——发现特点——动手剪对称图形——欣赏与应用等一系列有序的学习活动。例如:活动一:观察对称现象,感知对称图形。活动二:动手剪对称图形,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先自己探索剪对称图形的方法,并尝试着剪一剪。这一活动的开展,激起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欲望。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乐趣。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验数学的价值。因此根据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我抓住对称图形的特点,精心设计:大红的中国结、美丽的蝴蝶、蜻蜓、中国的京剧脸谱、天安门等图片,师生一起欣赏生活中一幅副精美的对称图片,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接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对称图形,讲述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判断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是否是对称图形,从而感受身边的对称图形。

不足:我感觉教学中语言不够精炼,对学生的评价不及时,同时在认识平面图形中谁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这一环节该在展台上展示一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 26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在《轴对称》这节中,教科书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开始,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本节需要三个课时。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密切数学与现实联系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轴对称的特征.结合探索对称点的关系,归纳得出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解决折叠问题),并结合这一性质的得出,讨论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另外,为下一节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做好铺垫,学习它的判定方法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轴对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以及动手操作,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图形的美,同时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以及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轴对称的性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所授课班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开展讨论,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本册教材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对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图案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般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但由于缺乏空间概念,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理念:从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情景激趣策略:通过折纸与剪纸的游戏,初步感知对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示范模仿策略:通过教师课件示范,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求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

(3)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通过猜测、观察、动手操作、感念辨析、判断等方式,本课从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物体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每位同学准备准备实际操作工具剪刀,小刀及材料彩纸;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PPT和剪纸;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拿出剪刀和材料纸。首先把纸张折成两半,然后用剪刀随意剪成任意图形,之后打开。同桌合作完成并交流。让学生从剪纸中意识到“对称”二字,为学习新课做铺垫。让学生动手的同时思考,较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与活跃性。

二:联系生活,引导探究。电脑演示蝴蝶、京剧脸谱、建筑物等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觉到其实数学并不枯燥,而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轴对称的概念。

(1)像刚才剪下来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谁来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板书: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2)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出你所剪的图形的对称轴。

(3)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检验学生本次课所学到的知识。

1.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练习中轴对称图形有多少条对称轴?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1)通过第二节课的课前复习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基础知识。

(2)通过和学生交流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和态度,即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以老师给予及时地肯定、适度的鼓励、树立榜样和互评为主。

2、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通过和听课教师的交流来评价自己在本节课教学时优点与不足,并适时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和学生交流来评价自己这堂课的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教学进度安排等各方面情况是否合适,从而评价这堂课的教学效果。

轴对称图形 27

开始上课:

师:昨天同学们带着问题预习了《轴对称图形》,那谁先来展示自己收集或制作的轴对称图形。(学生争先恐后展示作品;师请四位同学上台展示并介绍)

生1:招牌猫、梅花鹿、兔子、老虎、狮子、酷狗……。

生2:中国结和自己剪的天安门城楼剪纸。

生3:我收集的是各地名胜古迹的轴对称图形大门。

生4:我收集的是从电脑打印的电脑图标。

师:还有谁要展示吗?这么多同学都愿意展示呀!那好吧,高老师让你们每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先在小组中互相展示,然后选出精美的贴在卡纸上,再张贴在黑板上。

(小组内展示,并选出精美的贴在卡纸上,并张贴在黑板上)

师:大家刚才精选了这么多轴对称图形,高老师看了很开心,可见同学们在收集的时候都很用心。你们看,这是——

生:(齐)双喜字、螃蟹、电脑图标、生中国结的照片、卡通画……

师:同学们,关于轴对称图形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轴对称图形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帮助?

生2:怎样制作轴对称图形?

生3:在生活中,如果缺少了轴对称图形会怎样?

生4:为什么会有轴对称图形?

生5:怎样把轴对称图形定位?

生6: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7: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哪些?

生8:怎样判断轴对称图形?

生9: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生10: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刚才大家都提出了很多问题,那么高老师就把问题归纳成这么几个。如果有遗漏你们提出来再补充。

师板书:

1、什么轴对称图形?(共同特点)

2、对称轴指什么?

3、如何判断?

4、在生活中的应用?(能不能缺少)

师:现在我们就围绕着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一起来探讨吧。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指什么?

生:将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说得真好,哪位同学再说一遍。

……

师:下面请你们拿出手中的轴对称图形,对照着跟同桌说一说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师巡视)

生1:把图形对折,两侧图形完全重合,中间的就是对称轴。

生2:把图形对折,使两侧图形完全重合,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师: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轴对称图形,你们想看吗?

生:(齐)想。

师:你们在看的时候要认真观察,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找出下面哪些物体的镜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电脑展示,大家都被陶醉了)

师:谁来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生1:太阳、雪花、飞机、月亮。

生2:蜜蜂。

生3:蝴蝶、房子。

生4:树木。

生5:窗户。

生6:高楼大厦与它的影子也组成轴对称图形。

生7:路中的图标。

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还记得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吗?轴对称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1:每个图形都有对称轴。

生2:对折后两侧图形都能完全重合。

师:那高老师就借助电脑给你们演示一下。(生认真观看)

师:大家都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点。同学们还提出如何判断轴对称图形,那我们就先在这间教室里找一找。

(生找出:灯、黑板、椅子面、计算机屏幕、空调 ……)

师:哦,在我们身边就能找到这么多轴对称图形呀!那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生:(齐)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电脑展示以上图形)

师:一眼看过去,猜一猜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生:(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

师:猜完了,我们要怎样?

生:(齐)动手试一试。

师:到底是不是都是轴对称图形呢?你们学具袋中就有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你们动手实践一下,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生动手验证)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请你说。

生: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那你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生:(边演示边说)怎么折都没办法使得两侧完全重合。

(电脑演示以上说法)

师:那你们验证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生:(齐)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等腰梯形。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普通的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对折后两侧图形不能完全重合。

生2:我发现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不管怎样对折都完全重合。

(电脑演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生3:我还知道等腰三角形只有一种折法,只有一条对称轴。

生4:我发现等腰梯形也只有一条对称轴。

生5:我发现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生6:我发现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生7:我发现一般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8: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师:从刚才实践操作中,你们还发现了什么?请你说。

生:除了圆形以外,剩下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数量都是有限的。

师:谁来说有限的数量有几条呢?

生:正方形有4条,长方形有2条,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有3条,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说得真好!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还有什么还没解决的呢?

生:怎样定位对称轴。

师:那拿出轴对称图形试一试。

生:只要对折就可以定位。

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应用?通过动手操作和收集到的轴对称图形。现在你们能不能用新的眼光来看,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生1:轴对称图形很美观,看上去很舒服,很美。

生2:轴对称图形一般都保持平衡。比如说蝴蝶,蜜蜂翅膀是对称的能保持平衡。

生3:比如自行车轮胎是圆的,如果是方的会一跳一跳的。

生4:轴对称图形受力会比较平均。

师:大家有这么多的体会!那如果让你们来布置这间教室,改变一下风格,你们准备怎么设计?

生1:讲台下装圆形滑轮,能容易移动。

生2:如果要固定装饰,用三角形。

生3:周围墙面改成不对称的三角形。

生4:桌面改成圆形,根据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坐的人会更多

生5:桌上装转盘,便于取学具。

生6:椅子会移动,改成三角形不容易移动。

师:好!高老师这也有一些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轴对称图形,请欣赏。(电脑演示)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你们有什么收获和自己的感受互相说一说。

生1:生活中离不开轴对称图形。

生2:轴对称图形有平衡美,对称美。

生3:我知道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如何判断轴对称图形。

生4:怎样应用轴对称图形,怎样制作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大学都谈了收获和自己的感受,发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

生:我们生活中还真离不开轴对称图形。

师:高老师希望今后大家能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请你们一下,XX年我们最关注的是什么?

生:北京申办奥运会。

师:高老师就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了一幅室传画——《新北京新奥运》。今天的作业就请你们应用所学知识,再收集有关奥运的信息,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设计宣传画,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评析:

(以下林静简称林,高雪琴简称高)

林:今开听了高老师这节《轴对称图形》感觉挺好的,高老师你能不能先谈谈感受呢?

高:好的,我今天最大的感受就是,预习这个环节做得比较好。因为课前让孩子们带着问题预习,启发孩子从书本、电脑、身边所见的去收集轴对称图形,并亲手制作轴对称图形,所以孩子上课的积极性非常高,给我很大的感染,学生学得很投入,师生交流得很默契。

林:是的,良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所以,我也很欣赏你今天这节课课前让学生预习,让学生收集制作了大量的轴对称图形的数学原型,为学生主动探究、建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什么感受呢?

高:第二个感受做得比较好的就是,我能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不断营造课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体验的情境。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都是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索交流,最终获取知识的。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点拨的作用。

林:是的,今天这节课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投入学习是很不错的。我在啄磨,学生之所以这么踊跃投入学习,是因为你能够大胆地改变了旧的传统教学,老师说,学生听,教师拿,学生看,老师布置,学生写,这种旧模式,能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念来实施整个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你充分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这四个关注都做到了。其中最突出的有两点,第一:今天的教学十分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每个环节都能从孩子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切入,包括知道、理解、掌握,应用环节都做得挺好的,所以把数学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在看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生活中,去了解数学,探索数学,真的让孩子从生活中走来,在建模以后,最后又能让孩子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感受轴对称图形无处不在,体验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孩子收获很大。第二:你今天设计过程中倡导的是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放手孩子学习,做到孩子自由地想,自由地说,自由地做,创造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们自主探索,实践体验,合作交流,孩子在整个课堂学习中始终起着主体的地位,教师在这里扮演的是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

高:我还有一个感受,本来我设计学生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还有完成花瓶的一半的轴对称图形,结果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孩子在探索交流动手操作中,已经把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几条,甚至圆的有无数条对称轴,其它的对称轴是有限的,有的1条、2条、3条……都理解了,这时我就充分让孩子们边展示边说,同时把原先安排学生画图的环节删掉了,最后让孩子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林:除了这些,反思今天所上的这节课,有什么不足呢?

高:有一点感受是,孩子在倾听别人发言时不够认真,而是急于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关注这一点,注意培养孩子认真倾听别人的见解。虽然,积极思考,与同学多探讨是必要的,但是,我想良好的倾听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林:的确是这样。不仅要面向全体,让所有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另外,不足的方面,我觉得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学生a说圆是轴对称图形,所以用作车轮,很平稳,学生b提出反对,正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用作车轮。这时,最好给孩子们讨论阐述的空间,你这个环节处理得太快了点。总的来说,这节课学生一直处在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老师在学生学习中成了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高:谢谢林老师。

轴对称图形 2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轴对称的含义。

2.会画出的对称轴。

3.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并能正确画对称图。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二、新授教学

(一)出示图片:树叶、蜻蜓、天平

(二)分组讨论

1.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找出一些生活中实例图形。

(三)学生汇报

图形左右部分一样

(四)出示图片:实验

先把一张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出图形,剪下来,再把纸打开,看一看能得到一

个什么样的图形?

(五)小结: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六)练习

1.下面哪些图形是?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出示图片:练习一)

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出示图片:练习二)

3.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出示图片:练习三)

(七)分组实验。

1.出示图片:几何图形

2.哪些图形是?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3.小结: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有的有不止一条对称轴。

三、课堂练习

1.下面的数字,哪些是?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出示图片:练习五)

2.画出下面每组图形的对称轴。各能画几条?(出示图片:练习六)

3.把一张纸对折后,剪下一个图形,把剪下的图形展开,所得的图形是不是?(出示图片:练习四)

四、课后作业

运用学过的知识,用纸剪去一个对称图形,可以怎样剪?

五、板书设计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教案点评:

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让学生动手画、折、剪、量、比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启发调动了学生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使情感、意志、兴趣、注意、动机都趋于积极化,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步得到发展。

探究活动

设计花坛

活动目的

1.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题目

有一块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的空地,现在要在空地上设计一个花坛,使花坛的面积是空地面积的二分之一,问如何设计?

活动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小组讨论。

2.学生分小组汇报。

3.全班共同评选最佳设计。

参考答案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29

一、说教材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打好基础。教材先通过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将这几样物品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识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三、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四、说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折一折、议一议、说一说、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对称的特征。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图片(注意不同角度的对称),引导学生观察归纳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接着通过多媒体演示将这些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最后通过课件演示这些图形的对折,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的左边和右边或上面和下面,它们的形状、大小怎样?通过观察,估计学生能发现图形的左边和右边或上面和下面形状大小一样,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折一折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天安门、飞机和奖杯三个图形,动手对折,引导观察发现。

2、说一说

操作后引导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表述,抓住时机,引导理解“对折”、“重合”、“折痕”等关键词,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法区分“重合”与“完全重合”的区别,适时帮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知道对称轴。

3、辨一辨

结合“试一试”,让学生从学过的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中识别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判断,操作验证,说理由,对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展开讨论,辨析,结合直角三角形和菱形,让学生明确要针对“这个三角形”或“这个平行四边形”进行辨别,体验数学的严谨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初步思想。

4、做一做。(创造轴对称图形)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通过制作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能完全重合。学生制作的方法是多样的,画、剪、围、拼……都可以,制作方法虽然不同,原理都是相同的,都在制作对称轴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在这里我引导学生一边制作一边体会,相互说说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为什么说做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以达到制作的目的。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做到形式均匀,层次分明,我设计以下几组练习题。

1、基础练习:“找一找”。“想想做做”第1、2、5、6题。

设计理念:让学生进一步的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准确地判断出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拓展练习“画一画”“猜一猜,连一连”。“想想做做”第3、4题。

(四)、全课小结

课的最后,让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小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

(五)欣赏图片,情感体验

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对称。

设计理念: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五、说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

对折

折痕——对称轴

设计理念: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六、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能够做到充分理解教材,大胆挖掘创造使用教材。教学过程中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采取“折一折,拼一拼,分一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的能力。

一)、新授新颖,注意学生动手操作。

在新授部分,通过出示天安门图形、飞机图形、奖杯图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去发现对称轴,让学生去自己做一个轴对称的图形,这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且找出关键词:对折和完全重合。让学生记忆深刻。

二)、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我把学习的权利放给了学生,从一开始的感知,到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学生运用自己的体验,创造出各种轴对称图形。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这种空间下,和谐发展,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为学生乐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过程。本节课从导入到新授,到练习操作,学生动手“做”出轴对称图形,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值得探讨的问题:

1.《轴对称图形》一课,就教材特点来说,很容易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但本节课有点欠缺,就是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对折后完全重合)强调的不够。

2.探究新知的教学环节有点零乱,应做适当的调整。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30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中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对称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材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让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对称图形做准备。

3.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操作,经历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等能力。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5.教学难点:

制作轴对称图形。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的特� 教学中,精心设计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为了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安排了玩一玩、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有趣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了较宽松的学习空间,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玩对称,激趣引入

课始,老师一句:给你一张纸,你会怎么玩?一个玩字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接着老师的撕纸表演,作品小衣服的亮相,更是把学生的兴趣推到了极致!你会象老师这样玩吗?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折纸和撕纸。灵巧的小手把一张张白纸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图形,争先恐后地将作品贴到黑板上。这样的新课导入,抓住了孩子们好动爱玩的年龄特点,通过撕纸这一操作活动,让学生目之所及,手之所触,都是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从直观上引发出对称之美,课堂教学随之直奔学习主题。

(二)识对称,体悟特征

1.找特征,初识轴对称图形(作品)

结合学生的撕纸作品,师一句:这些图形有相同的地方吗?找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些图形左右两边形状相同,对折后会完全重合。在此基础上我巧妙地引入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接着从轴字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验特征,再识轴对称图形(图片)

出示图片,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抓住了学生好胜的特点,学生很快就想到用对折的办法验证了自己的说法;这一环节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3.辨特征,找出真假轴对称图形(课件)

赏心悦目的练习面画,增强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练习的层次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三)做对称,深化体验

1、猜一猜:(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这是什么?(学生充满自信地猜测着,猜到最后一个,打开后居然不是同学们异口同声猜出的花瓶。)在学生的惊讶中,老师趁势启发学生:想一想,花瓶的另一半形状和大小会是怎样呢?你能想办法剪出这只完整的花瓶吗?

2、剪一剪:小组合作完成花瓶图,全班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说一说制作的方法,并给予激励性评价。

3、画一画:你想自己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吗?全班交流时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画图形的窍门。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带着知识走进实践,不着痕迹地得出了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主张通过实践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发展思维。

(四)赏对称,提升认识

由轴对称图形,进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受到美的熏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