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设计【优秀10篇】正文

《教学案例设计【优秀10篇】》

时间: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学案例设计【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电功率》教学设计相关案例 篇1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实验前:蜡烛为____色____ 状。总质量为_______克

实验中:蜡烛___,产生     色火焰。

实验后:有___烟产生。

总质量为_______克。

实验前:镁条为___色固体

总质量为_______克

实验中:发出____光并____ 热。

实验后:生成___色___状物质。

总质量为_______克

结论

实验表

[1] [2] 下一页

明:

蜡烛燃烧后质量         。

实验表明:

镁条燃烧后质量       。

师:抽样每组选一人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投影]课本P91的讨论:

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在作白磷燃烧的实验时,如果锥形瓶口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如果要使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此实验装置应该怎样改进?

生:讨论后回答。

师:演示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实验。

生:达标训练(二)

4、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5、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X)和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关反应方程式为X+H2O2==N2+H2O,根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 )

A.N2  B.NH3  C.NH2  D.N2H2

6、在化学反应2X2+3Y2=2R中,若用X、Y表示R的化学式,其中正确的是( )

(A)X3Y2(B)X2Y(C)X3Y4(D)XY2

师:点评,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探究,你有什么感受?

[投影] 课后小结

来源:人教网

上一页  [1] [2]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通讯的写法特点

2、领会文章中表露出来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掌握学习通讯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通讯的新闻性、文学性和思想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日落》有怎样的丰富含义。

(参考:日落时分完成本文;日本帝国主义失败;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新的时代将随着明天的太阳升起)

二、作者简介

1、本文写作背景(学生):抗战胜利,日军投降的时刻。

2、本文作者:嘉兴人朱启平,人称为范长江之后的与之齐名的名记者,《大公报》派去采访日军签降仪式的三位中国记者之一。

三、研习课文:

(一)体会作品的新闻性特征

1、新闻作品有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的特征,本文这些特征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所写为作者亲眼目睹,时间写得细,人物真实,过程清楚,显示了极强的真实性;本文完成于1945年9月3日日落时分,9月4日即见报,显出了其及时性;记述客观,没有强烈的感情冲动,显其客观性。

(二)体会作品的文学性特征

1.本文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何好处线索分明。

(参考:全文时间是线索线索分明,思路清晰,事件发生过程清楚)

2、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从哪些方面写出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场面的?

3、结合课文第三部分“仪式开始”说说作者是如何描述“庄严肃穆”的?联系通讯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麦克阿瑟发言的特点;日本人审视投降书;水兵谈笑声停。麦克阿瑟用六枝笔签完字。美国中国都有人陪同签字。日本代表肃立。)

既细节描绘注重场面渲染是通讯的一大特点,师见机引出通讯与新闻的不同。

(三)体会作品的思想性特点

朱启平说过,“一笔在手,心中当有亿万人民”,他的中国记者的立场和倾向体现在什么地方?(参考:签字宣名者只写美国中国;“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中国最严肃”;“九一八”。学生从全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来体会作者蕴涵在笔尖的情感和思想,体会:朱启平并非没有思想和感情,也并非不想把这种感情显露出来,新闻记者的责任让他要如实报道此次事件,但深藏心中的民族情感令他在冷静中带有深沉的感情和深刻的思考。

四、作业:将这篇通讯改成一篇新闻(只写导语)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会”“宴”“但”“闻”“乳”“呜”“少”“稍稍”“虽”“名”“股”“名”等字词的意思。

2.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

3.合作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好处。

4.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5.了解本文作者林嗣环。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洛桑学艺》光碟一张。

教学内容

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放映《洛桑学艺》中洛桑表演长号片断。

教师: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洛桑的精彩表演。洛桑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长号的声音,我们把这种艺术叫口技。口技这种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作家林嗣环的《口技》(板书)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读来如临其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能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从而探究它的魅力之所在。

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识记下列生字。

屏障(píng zhàng)少顷(shǎo qǐng)呓(yì)语 絮絮(xù xù) 叱(chì) 齁(hōu) 中间(jiàn) 曳(yè)屋 许许(hǔ hǔ)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在查阅工具书并结合注释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读得顺畅,主要是字音准确,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并通过多次诵读熟悉故事。对难理解的字、词、句作好符号,便于在合作探究时解决。

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有不懂之处提出来师生共同完成。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a.会宾客大宴。

b.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e.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f.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复述课文。(要求有合理想像)

合作探究课文内容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补充。

1.“善”字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2.口技艺人表演了哪两个场面?

3.画出文中描摹第一个场面声响的语句,说说声响的特点。

4.“遥闻深巷中犬吠”“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

5.画出文中描述第二场面音响的语句,说说声响的特点。

6.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7.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8.以上探究的两个问题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再朗读全文

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三、四。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本文文质兼美,不仅让读者对相关的科学知识有所了解,而且也让读者得到了美的享受。在学习本文时,一是要着眼于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二是要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

【教学设计】

一、语言描绘导入(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示有关蝈蝈图片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后示文章中描写蝈蝈的语句并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绿色蝈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明确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三、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比较突出特征。

四、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法布尔

绿 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

色 拟人

蝈 生动

蝈 习性:叫声—柔和,捕蝉—为食

教学反思

本文应重在对学生的语言方面的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教学时,应把握文本,以朗读、感悟、体验为主,并进行一定的语言训练,达到学习和运用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虽有嘉肴》是新改版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篇课文,是整册书的第三篇文言文课文,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初一新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特制订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2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3让学生运用“留、补、删、换、调”的翻译方法,理解课文大意。

情感与态度目标:

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教学相长道理。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采用提问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自然而然转入文学常识。

同学们,你有没有听过“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那你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本著作的吗?(师答:《学记》)

一、 感知课文(分不同形式的读,但每一次的读达到不同的目的)

采用花样繁多的朗读,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语感,丰富文化底蕴)

1、一读课文(个人读),读准字音。

虽有嘉肴( ),弗( )食,不知其旨( )也。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也。 ..

故曰:教学相长( )也。 .

《兑命》曰:“学( )学( )半。 ..

2、二读课文,读出韵味。(录音范读,划出朗读节奏)(在掌握字音和节奏的基础上,全班大声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美。)

3、三读课文,理解字词。(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朗读并结合注释和参考书籍,并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文言实词归类。)

通假字: 兑命兑:通:“说”,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

古今异义词:(1)、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用意,目的) .

(2)、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

(3)、然后能自强。(古义:自我勉励;今义:到) .

一词多义:(1)、其

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词,指“佳肴”,美味的菜) .

弗学,不知其善也(代词,指“至道”,最好的道理) .

其此之谓乎(表示揣测) .

(2)学

教学相长(学习) 学学半(教) ..

4、四读课文,读懂文意。 介绍“留、补、删、换、调”翻译方法,小组根据方法结合重点字词翻译原文。(两三句重点句,抽学生回答,检验学生是否掌握。)

四、研读品析 (齐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你觉得这篇课文是在跟我们讲什么道理?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这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在理解大意后,归纳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

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五、拓展延伸,启迪智慧

1、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让学生学会联系实际,把课堂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

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同学们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从名言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懂得更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板:22

金子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板:梦想

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

(1)轻声读这句话。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教学内容:

《花瓶》——设计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知道我国精湛的陶瓷艺术享誉世界,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2、学习简单的花瓶造型设计及纹样装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花瓶造型设计及纹样装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教学难点:

花瓶设计方法新颖,有创意及纹样装饰的设计方法。

五、教学教具:

各式花瓶、步骤图、范画。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表扬“综合拓印”版画作业创作有新意的同学。

板书课题:《花瓶》——设计

二、讲授新课:

教师摆出几个花瓶,然后教师提问:

这些花瓶美不美?美在哪里?

指导学生看课文,问:“课本里的花瓶美不美?你认为哪个最美?

教师小结。

三、讲授设计方法。

1、分析花瓶的结构。

指导学生装观察花瓶的图片,理解花瓶由瓶口、瓶颈、瓶身几部分组成。

分析花瓶的基本形:圆柱、圆锥、圆球体几种几何形的大、小及位置不同。

教师作构成演示给学生观察。

2、分析花瓶装饰的规律:

指导学生观察:花瓶用什么纹样装饰?装饰多在什么部位?色彩怎样配置?

教师小结:装饰纹样为连续纹样,也有单独纹样的。

内容有用几何图形、动植物、人物做纹样。

色彩配置:以用最少颜色取得最佳的效果为准则,即是一个底色,纹样也用一个色(也有用三个色)。

3、设计步骤:

按课本的三个步骤,边讲边演示,并出示设计步骤图,重点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如造型设计从结构入手,只要对基本形作大、小、长、短的变化,便可设计出新产品来。还要做到装饰纹样适合,色彩配置美观鲜艳。

四、学生作业。

本课要求完成设计花瓶外形及装饰纹样。为了对称,可用厚纸对折设计一半,剪出来展开,就成两边对称的花瓶,然后把它按在画纸上,用铅笔缘边线圈下花瓶的轮廓线就完成了。接着在花瓶外形之内设计装饰纹样。

五、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创新。

六、小结并布置第二节课要带颜。

七、板书:

八、后记:

第二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精心细致地用色彩画花瓶装饰纹样。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应带的工具是否齐备。

二、学生继续作业:

指导学生按设计意图在花瓶装饰纹样上填色。填色的基本方法是先涂底色,再涂纹样,注意色彩要饱满,要鲜艳明快。填色时要细心、谨慎。边缘要整齐,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教师巡视,及时给学生指出毛病,纠正错误。

四、评讲:

肯定有新意的优秀作业,多加表扬,借以鼓励全班同学。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案例 篇8

《一剪梅》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一剪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它很好地体现了被称为“易安体”的李清照作品的艺术风格,即清丽典雅,温婉细腻。鉴赏这首词应该让学生用情感去参与、用心灵去体会,力争能够切实把握住作者内心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怀。那么仅仅一首词是不够的,也难以达到鉴赏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作为拓展阅读材料,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李清照的词风,另一方面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2、教学对象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作出过多地讲解说明,让学生讨论发言更能提高鉴赏的积极性,同时辅以多媒体手段,用优美的歌声和画面营造氛围,效果要比传统的讲解方式好得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李清照作品清理典雅的艺术风格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解读文句,品味意境

把握李清照作品的艺术风格

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难点:作品艺术风格的把握

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拓展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词坛有一位传奇女子,她把三分泪水、七分才气凝结成篇篇妙语华章,她就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二)、作者简介(见幻灯片)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她的一首情意深重的思夫之作《一剪梅》,看看她是怎样运用意象使相思之情具体化,从而与众不同的'。

(三)、作品鉴赏

1、老师朗诵《一剪梅》,带动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诵全词,注意节奏 诵读节奏: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请齐读全词,找出这首词用了哪些典型意象。

(板书:红藕、玉簟、兰舟、锦书、雁字、月、西楼、花、水)

(1)、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交代了时令即秋季,那么作者是从那几个角度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呢?

明确:视觉、嗅觉、触觉。

作者从多个角度描写环境的冷落萧条,烘托出词人落寞孤独的情怀。

(2)作者排遣寂寞的方式是什么?但寂寞排遣得了吗?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明确:“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柳永《雨霖铃》“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本身就寄托着相思、伤感,从“独”字可以看出词人借泛舟来消愁,独自一人,眼前的一切只能勾起对往事的怀念,怎能排遣得了“愁”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皮影戏教学设计案例 篇9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案例

再别康桥全诗构筑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是有所侧重。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相关录像。

课堂教学设计: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赴美留学,19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储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说:“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艺术。”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 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康桥” 即“Cambuidge”(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二、1、教师范读或放配乐录音带。2、指名学生朗读

三、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教师板书:离别的对象特别)

继续启发:大家看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如柳宗元有《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都是两眼泪汪汪的离情别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板书:营造的气氛轻松)

再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意象的选择新颖)

2、全诗共七节。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字。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

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这种宁静之美的具体体现,而这金柳在诗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激动不安的安静、娇美的新娘。那新娘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低头却见到柔波之下“招摇”自在的“青荇”。那水草轻柔的随波而摇,像在同诗人炫耀自己的自在。此景之下,有谁不想做一条这样的水草呢?一泓闪亮现入诗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淀滨自己的梦!本来就充满梦幻色彩的虹,却也在寻着自己的梦,这自然使诗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

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入≤≥,“轻轻”变成了“悄悄”,物我两眷溢于诗表。

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宁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

四、欣赏点提示

①全诗节奏舒缓,但诗人的情感是起伏的,这起伏的深情你能体会吗?

②诗的构思很有特点,你能说出一二吗?

③从诗的构思和流淌的情感中,你能体会出诗人的个性特点吗?

鉴赏:正是因了作者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使得这篇作品更富艺术魅力。大家已经阅读过这篇诗歌多次了,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来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看法,你觉得这首诗打动你的是哪一点?诗歌中哪个地方你觉得写得最精彩?(学生自由谈论)

教师总结: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 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五、练词以造 缘像而披诗

――释《再别康桥》之“招摇”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幽婉怡人的好诗。其中,我又独独喜欢第三节,原因在于一个“招摇”。勿庸置疑,这个词是诗人精心锤炼的结果,它用得如此生动营造了美妙的诗境,与整首诗的情调合谐统一,对抒发诗人的感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说“招摇”,现今常含贬义则必常与“过市”相连。其实,它还有“逍遥”一义,而要用“逍遥”来写水草,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就得以显现了,即使有夸耀的成份又有何妨,它夸耀的是一种安闲,是一种自在,“自在逍遥”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岂不是生动形象?

再看“招摇”之前的“油油”二字。何谓“油油”?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来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见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之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提问:据此,我们能不能理解作者后面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体验?

明确:《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境象,全是为情驱使,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情绪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题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初到康桥,它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在其《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睨,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的更为清晰、鲜明。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给诗人留下如此印象,使诗人产生如此情绪的康桥,那桥下柔波中的水草怎会不“招摇”?诗人怎会不“甘心做一条水草”(逍遥的)?诗人又怎忍心打破这安闲自在,打破这康桥留给自己最深刻的东西?所以开始的“轻轻”和最后的“悄悄”才是最恰当的抒情之语,才觉得这样的语言在整首诗里是这样的和谐。

好一个“招摇”,且是“油油的”“招摇”,使《再到康桥》境显情出 。

六、学生诵读,并试着背诵。

七、迁移练习: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八、作业:1.朗诵、背诵该诗;

2.谈谈你对该诗的独特体验。

附板书:

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的艺术形式: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盘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词语,掌握“囿”“钹”“招徕”“铁铉”“饽饽”“秫秸秆”“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等词的读音、词义。

⑵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2、能力目标:

⑴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⑵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⑶积极开展记录街头吆喝声并整理的语文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3、德育目标:

树立文化大观念,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教学难点】

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街头吆喝录音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积累字词,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口语训练,揣摩描写吆喝的语言,体会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体验与反思,记录整理家乡的吆喝声,为拯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你听到街上的吆喝声了吗?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发言,表演)这是老师收集的吆喝声,我们来听听,看谁学得最像,最有蕴味。(教师播放街头吆喝录音带,学生品评)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专门介绍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吆喝声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吆喝》。

设计(二):

街上每天都有“民间艺术家”免费演出。那或悠长或短促或生动或沙哑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这不,在萧乾的笔下,街头吆喝就有了动人的意蕴。

设计(三):

吆喝声,是“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如果时光倒流,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那往昔的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囿(yu) 钹(bō)招徕(lái)铁铉(xuán)

饽荠(bí qí)秫秸秆(shú jiē ɡǎn)

2、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古人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认为“世间万物皆学问,零零总总成文章。”生活即文章,就连街头吆喝都能写得如此有滋有味,确实神奇!

生2:我只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阅读感受,那就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生3:如今有一种大文化观,吆喝也是一种文化,对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对文化的赏析。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上动人的一景,使人仿佛置身于街市,吆喝声不绝于耳。

……

教师总结: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种吆喝声。围绕吆喝声,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1、学生精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提出疑难问题。

2、就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如有同学不能解答的疑问,以提交纸条的形式向老师提问。

3、教师总结归纳共性问题,并板示,全班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⑴课文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介绍繁复多样的吆喝声的?

⑵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这会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⑶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声会吓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⑷全文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酌情点拨。

明确:⑴理清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结构时,一定要注意语段之间的衔接过渡语句,它们像路标一样,标示作者的思路。阅读时要搞清楚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如本文衔接过渡的语句有:

①“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这一句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②“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从“一日”转到“一年”。

④“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的叙述介绍自此开始转向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基于以上分析,课文的总体思路是这样的:课文先从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写起,转到口头叫卖,第4段总领全文,“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一句从两个方面为全文立下了“主脑”。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的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最后,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经过作者的精心组织,纷纭杂乱的吆喝声顿时“秩序井然”。

全文结构图如下:

⑵在这一部分只介绍了“卖馄饨、卖硬面饽饽、算卦、乞讨者、卖柿子、卖糖葫芦等多种吆喝声,其余的都只简单介绍卖什么。因为各种吆喝实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介绍,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卖者,读者自能体味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于是作者只是择其要者加以简介。同时在最后四段对种种吆喝声做了一番归类概括的工作

从全文看,作者有较高的对材料加工裁剪的写作功夫。如何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的事物,本文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⑶作者上文有交代“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对卖荷叶糕的吆喝声“特别害怕”,所以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很可能会“吓了个马趴”。这样写也有一些幽默调侃的用意。“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一句就十分幽默风趣。

⑷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四、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教师提示:

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几例,仔细品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教师可就语音、语调、语速以及动作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也可播放影视作品中有关吆喝的片断供学生观摩。

学生自由表演,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也可选课文中的例子示范,如“馄饨喂──开锅!”“硬面──饽饽”“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卤煮喂,炸豆腐哟”……

2、品味本文语言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

学生自选例品评。

如:“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再现了街头的热闹。

“‘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心理。

“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风趣的言语中透着小孩特有的顽皮和幼稚。

五、课堂小结,迁移拓展

同学们,听冯骥才先生这么一介绍,还真让我们咂摸出吆喝声的一些味道来。吆喝是一种口头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声音将被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我们应抢救这种具有独特价值的传统文化,请大家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对街头吆喝声的调查记录工作。然后对所搜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访问座谈、查阅文献、摄影录像等。

以四人一组为宜,以论文的形式上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六、布置作业

1、把文章改写成一个相声脚本,然后在班内表演。

2、课后搜集整理街头吆喝声,体味“吆喝”的韵味。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