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优秀9篇)正文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优秀9篇)》

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下是编辑给家人们分享的9篇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 篇1

课型:新授课课时: 课题:<<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1课时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教具:1.香港回归影音资料。2.课件重点:1.新闻知识的掌握    2.情感价值态度的培养授课过程:一:导入  新课:现在我们走在大街上或者是乘车时,经常可以见到大幅的伟人的画像,且不说法律上是否合乎规范,他们的确已经成了乡村。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了一种文化,我们看到过:毛泽东同志的。邓小平。……今年8月22号正好是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与之有关的内容: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回归……今天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那段历史。(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大约5分钟)二。研讨过程1、 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 是啊,此刻我们心潮澎湃,激情万丈,那么,假如我们是记者,目击了这一历史场景,怎样将我们的所见所闻传递给更多的人呢?小组讨论,形成一篇新闻稿2、讨论前明确: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 (3)新闻的结构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3、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 ------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新闻的知识。4、大家交流新闻稿5、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6、出示思考问题:(1).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提示:可以从那些角度考虑如:它的结构中的标题等角度)(2)•我们学习新闻的意义何在?(联系我们生活的时代特点)(3)•我们学习这则新闻的意义何在?(所得所感) 分组讨论问题,7各组交流,达成共识:共识:形式好:标题好,主体好/内容好:分析新闻事实和背景资料的结合(通过分析自然的明确新闻本身的内容)共识: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已经成了我们看世界的窗口,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个途径,提取重要信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国内外大事共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香港回归为我们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为澳门回归提供了好的借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收回香港,我们国力增强了/华夏子孙盼望祖国的大统一,希望中国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家门/我们作 三、结束语: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教学反思:新课程第四单元的体裁是新闻和报告文学,我认为应该联系现实懂得设计这个单元的目的,所以在研讨过程中将知识性和情感价值态度观的培养并重,毕竟我们应该学习认识世界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都贯彻新课程理念,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师生合作交流,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无形中在各个方面能够得到提高。另外,第一次教授新闻单元,还存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切合点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 中更将努力。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 篇2

?初识《别了,“不列颠尼亚”》,感觉似曾相识不禁想起旧人教版上的另一篇文章——毛泽东的《别了 司徒雷登》标题同样采取了倒装句式,将“别了”放在句首,具有突出强调的意味此文章的特点之一之二,此篇作者周婷、杨兴是四人组合,这四位新闻界的高手联合,让我迫不及待的读下去本文语言真实、准确、生动,视角独特,与一般的新闻作品相比,具有更强的可读性新闻的特点便是真实、准确,以实录为主,而《别了,“不列颠尼亚”》堪称实录性新闻的典范之作

新闻性文章的阅�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全世界都在向东方聆听一个声音,它响彻寰宇,向世界宣告: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一个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作为中华民族儿女,我们应该铭记这一时刻,历史记载了这一时刻,我们也深深地记住了1997年7月1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新闻特写《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特点,掌握特写性消息的写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品味语言,体会对比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三、预习检测文体常识

1.什么是新闻

2.新闻的分类

3.新闻的主要特征

4.新闻的结构

四、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根据新闻的组成部分,概括本文的结构。(个人为单位,查找信息,然后回答,时间2分钟)

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1) 英国撤离香港

主体:(2-10) 具体叙述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结语:(最后一段)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2.大家概括的还不错,接下来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把目光回归到1997年香港回归的一个场景(中英易帜视频,3分钟)

3.假如你是新华社一位记者,亲眼目睹了这个难忘的时刻,你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播报这一新闻?

明确:香港回归真振奋人心的大事,这个时刻是雪耻辱,长志气,振国威的时刻,所以一定要用自豪、高亢的语调来播报。(个人朗读、集体朗读导语部分)

五、再读课文,研习文本

1.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

特写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篇3

【目标择定】

1、通过本文的文体结构来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择定理由:了解本文的特写新闻的文体特征。)

2、分析文本的四个特定场景在特写新闻中的作用。(择定理由:本文的主体内容解读。)

3、感悟细节描写,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择定理由:通过解读细节描写达成本文的情感目标。)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主问题:本篇特写新闻通过几种手段见证了香港回归的盛景和英国撤离的历史时刻?

请从本新闻的五要素来解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

本新闻是从哪四个主要场景来叙写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本文的哪些细节描写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再问再新】

1、1997香港回归直播(全程记录片)3turip—在线播放—优酷网。

2、相关电影《婚礼定在回归日》。

第二部分  必修①第四单元第1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1.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羹(gēng)匙    漂泊(bó)     岑(cén)寂  不屑(xiè)

b.稔(niǎn)熟   丰腴(yù)   玉笏(hù)    尺牍(dú)

c.怜悯(mǐn)  吝啬(sè)  央凂(mèi)  气氛(fèn)

d.下乘(shèng) 寒砧(zhēn)   剑鞘(xiāo)   狂吠(fèi)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知名作家任职大学教授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中国当代作家和大学之间的关系长期脱离造成的。

b.不管李安获奖对于中国观众多么兴奋,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

《别了不列颠尼亚》优秀教学设计 篇4

一、导入

香港回归是什么时候?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会怎样报道这一事件?

(生答略。)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报道既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人们是多么激动,而是选取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把末代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正是因为选材独特、意蕴深远,本篇报道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脱颖而出,入选《通讯名作100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文章艺术魅力。

二、教师范读

三、回顾关于新闻的文体知识

新闻六要素(5个“W”和1个“H”)、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

四、研究课文结构

1、找出本篇报道的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

2、概括主体部分写到的事件:

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举行象征英国管制的告别仪式。

7时45分,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3、研讨问题:

⑴在对这些仪式的叙述中,作者还插入了哪些内容的介绍?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⑵作者在叙述中语言显得沉着平静,没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但从这些我们又仿佛听到内心的激动和心跳,这是为什么呢?请找出这些隐藏作者感情的语句。

⑶第5段写到“不列颠尼亚”号和紫荆花的细节有什么意义吗?

⑷第8段和第11段的数字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有什么作用?

⑸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是什么意思?

五、文本质疑

六、小结本文主题

本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高中必修一《别了,不列颠尼亚》精选教案 篇5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掌握特写性消息的写作特点

2、品味语言,体会对比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新闻知识的掌握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1、 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真实性、实效性、 文字少篇幅小是其基本特征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

2、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3、扫除文字障碍

旗帜(qí zhì) 掩映(yǎn yìng) 瞩目(zhǔ) 展拓(zhǎn tuò) 冉冉升起(rǎn rǎn ) 凝重(níng )

二、导入

(播放香港回归交接仪式、董建华宣誓就职以及江泽民同志书“香港明天更美好”的片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本文在所有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假设:你是位新华社的记者,亲眼见证了这个难忘的时刻,你将怎么报道这一新闻?

(学生思考,然后请一位同学来播报这则消息)

注意:你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播报?

提示:香港回归是振奋人心的大事,这个时刻是中华民族雪耻的时刻所以一定要用自豪、高亢的语调来播报

三、互动探究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概括一下文本的结构?

(可根据新闻的组成部分来分析)

提示:导语:(第1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主体及结尾:(第2至结束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2、学生重点阅读主体及结尾部分,看看文本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讨论,概括,力求将八个场景找完全)

提示: 4时30分 港督府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 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 英国的告别仪式 时间顺序

7时45分 第二次降旗

子夜时分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叙述了英国殖民者

新的一天 升国旗 奏国歌 的告别仪式

两分钟前 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3、文本对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 (很简要的一两句话概括),这些是新闻事实但是作者却恰当的穿插一些背景材料,使得交接仪式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意义。 请同学们三读课文,试着在文中找一找

提示:(选取其中几例)

场景一:港督府降旗

“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场景三:英国告别仪式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场景四:第二次降旗

“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现实场景与背景材料衔接得很自然,很有序,已与场景融为一体它的引入使这篇新闻有了历史的纵深感

在此作者并不直接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什么情感?)

(含蓄地鞭挞了殖民主义者,抒发了作为中国人民的自豪振奋之情)

4、回读课文,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语句很精彩、值得细细揣摩?谈谈你的理由(组织学生对于所找句子地含义进行讨论)

示例:

A、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字面: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 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场的实景

深层:“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辱终被洗刷

B、“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字面:英国又从海上回去

深层:156年前,大英帝国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从海上黯然地离去一“来”一“去”,香港的百年沧桑巨变凝聚其中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采用了对比手法,句子虽短,意蕴深长

总结:这篇文章语言庄重,却在含蓄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义,非常耐人寻味文中很多动词的选用,如“恢复”“移交”“接管”“冉冉升起”等,都透露出庄严的情味还有一些强调句的运用,如“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等,都显示了其庄重的语言风格“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含蓄却不乏深刻文本平实的语言,鲜明的对比,饱含了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之情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细心把握文本的这些特点

5、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

提示:A、角度独特:本文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

B、有深度:把末任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突出了事件的意义

C、语言庄重、含蓄,富含深意的特点

四、小结

本文让我们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激动与自豪这不仅是事件本身,也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文章独辟蹊径,视角独特,很有深度,并且语言精练、含蓄深刻,都让读者为之赞叹这也可成为我们写作学习的榜样如今香港回归已经11年,在此期间,我们看到了香港的蓬勃发展,看到了香港与内地联系日益紧密,香港已经成为中国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作比较阅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1、培养速读能力。

2、写一篇香港回归的感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讲解、品读、感悟、小组学习、对比阅读。

媒体选用:多媒体展示课件。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课前由学生对诗歌作品的介绍。

2、复习电视解说词的特点。(先观看三段电视解说词,多媒体展示)

3、导入新课,看了几段电视解说词,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二、认识特写

谈话:如果我们把刚才这些电视解说词的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文体就是特写。

媒体展示:特写的含义

抓含义中的关键词强化理解。“真实的再现”

三、小组的形式学习本文。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用上读书符号。

2、小组学习。

全文选取了几个场景。

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可以选择你喜欢或适合你组的方法进行学习。

建议使用方法:朗读体会、角色表演、抓住重点句或关键句体会深刻含义。

3、讨论文中背景材料的作用。

4、各小组采取不同形式展示学习结果。

5、学生互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比较阅读

比较消息、特写、电视解说词的异同点。多媒体给出。

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特写,说说其含义。本文选取了四个场景,详细的写出了香港回归的情形。语言极富特色。

六、课堂作业。课后练习1、2、3题。

板书设计:

(特写)       一   傍晚降旗

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   交接仪式

三   子夜告别   感悟→情感

四   零点40分

别了,不列颠尼亚 篇7

文章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众多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被选入语文教材。学习本文,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要注重新闻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掌握。二是注意新闻汇聚一般消息类文章所有的特点于一身,并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深入挖掘其魅力的同时,渗透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根据本文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知识。

2、 品味文章的语言。

3、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4、 了解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加民族自豪感

学生对新闻并不陌生,但是他们缺乏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鉴于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了如下设定: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重要信息,体会本篇新闻的突出特点(描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回顾,使作品厚重感增加)

教学难点:自主阅读过程中,品味本文是如何将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的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我将采用提问和对话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配以多媒体图片,渗透爱国情感教育。

由于香港回归是97年的事件,当时虽然很盛大,但距今已有十五年。高一学生对此体会并不深刻。因此,授课前,我会安排学生通过多渠道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让学生在重温当时回归画面的同时,根据教师指导,独立阅读课文、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作为新闻单元的第一篇,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新闻知识,明确这篇新闻的结构。由于作者按时间顺序,在抓取重要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加以分析,体会文章中的深含的思想感情。

据以上分析,我将教学过程设定为以下环节: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在《东方之珠》歌曲中,展示香港繁荣的图片。让学生带着兴趣一起走进新课。

(二)、复习旧知 掌握新知 先提问文体知识,由于初中学习过新闻。所以在这里简单复习新闻定义,而《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特写,所以重点介绍新闻特写。

(三)、独立阅读 掌握字词 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学生读过后,教师提出需要掌握的字词

(四)、整体感知 理清结构

1、在排除字词干扰和独立阅读基础上,学生找出本篇新闻的结构

2.由于结构中,重点是主体部分,我设置两个问题:

(1)主体部分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描写的?(2)这部分写了几个重要场景?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行文思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容易明确:主体按时间顺序描写,共抓取了四个重要场景。

在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情景描写进行分析,找出文章的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学会抓文章的有用信息,学习作者融合二者的方式。以此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根据文章内容与特点,我设计了归纳式板书,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更好得把握课文。具体的板书设计我将在授课过程中为大家呈现。

《别了不列颠尼亚》优秀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梳理文本、让学生领会选材、取材的要领。

2、让学生品味、欣赏本文的精彩之处。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新闻的选材、取材怎样才能别出心载。

【教学准备】:

剪辑有关香港回归录像片断。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观看香港回归倒计时有关录像片断,引入课题。

1、所选录像片断,反映出人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香港回归的精彩场面

2、学生谈一谈自己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一刻时的心情。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了大陆,但香港仍然被割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祖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中国人民可以挺直腰杆,从英国帝国主义的手中把自己的香港要回来。1997年7月1 日,这天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高兴的日子,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二、梳理筛选文本内容

筛选出文中新闻事实、历史背景和作者评论三块内容;

新闻事实:四个场景,梳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

本文就是由四个主要场景构成:

第一个场景: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个场景:晚上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

第三个场景: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第四个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历史背景:总督府历史变迁,英军占领香港历史。

作者评论:揭示仪式的意义。

三、赏析文本精彩之处:

过渡:在众多的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中,这一篇荣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

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由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

(1)题目:突出自豪感;“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象征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终结,意蕴深远。

(2)选材、取材:选材独到,别具一格。英方撤离的角度,选择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突出历史意义。对比突出意义。三降一升,对比鲜明。

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3)文学手法:

①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

第一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的第三段,加进对港督府历史的追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第二层写广场告别仪式时,第六段加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如同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突出了英国在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②细节描写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 “广场上灯光渐暗”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形象、可感。细节的交代,如“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志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把事情的因果、始末交代得很清楚。这样一个旷古未有的仪式,可描述的细节很多,但作者只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不枝不蔓,清清楚楚。

(4)语言特点:含蓄庄重

例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提示:“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了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明着是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暗写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点明题意。这里既没有讽刺,也没有痛骂,我们却可以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客观地写出英殖民统治结束了,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抒发。

四、课文小结

五、布置作业

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5字)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顷和国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远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过,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答案:

信息一:长江水将在2010年引人北京。

信息二: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板书设计:

1997.6.30

下午4:30~40 港督府 降旗

晚6:15~7:45 广 场 降旗

子夜12:59 会展中心 降旗

1997.7.1 0:01 升旗

0:40 离开维多利亚港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 篇9

一、[教学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中提到,实用文体的概念,应侧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其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准确解读文本内容和正确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对于新闻类实用文体而言,教育者要着重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与目的]

[教材概述]:《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加以渲染,仅仅是按照时间线索,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背景之中,使香港回归这件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纵深感。字里行间洋溢着香港回归祖国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闻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引导学生把握这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据此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新闻强调事实,关注的是当下发生的事情,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

(注:在整个的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施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能单独割舍某一个环节。个人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方法引导,而于此同时学生获得知识,在精神上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教学重点]:筛选新闻事实,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对策]:通过了解新闻的基本常识,结合新闻文本资料进行整体性阅读。

[教学难点]: 1、充分理解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之间的关系。

2、体会作者对事件的主观评价在新闻中的作用。

[对策]:

1、给学生出明确的学习要求,针对文本,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筛选信息。

2、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分析新闻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香港回归祖国视频

[学生能力分析]:

1、学习能力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有关新闻的知识,对新闻的基本结构类型有基本的认识。此次讲述的新闻,只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补充,让学生明确狭义的新闻和广义新闻所包含的体裁。高一学生在学习动机较为明确,对新闻的敏感度增强,并且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在文本的阅读方面表现较为主动,符合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2、信息素养

学生对网络技术的使用已经有很好的水平,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3、知识水平

学生平时的知识涉猎范围已经对“新闻”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并可以阅读和处理部分新闻知识的理解。

4、解决办法与学法指导

第一、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氛围,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主动地探究,自己找到答案,尝试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其次,在老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第三、老师启发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互相讨论得到提高。

三、[教学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主体主导”理论为中心,结合教室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讨论研究、协作交流的开放性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个性化、个别化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在新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进而学习阅读新闻的心得体会

2、教学模式

情境导入——回顾复习——强调阅读新闻通讯的侧重点——学生分组协作学习、教师指导——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学生互相评论——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结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正课:

1、(多媒体播放)展示:香港回归祖国仪式上,中英两国易帜场景。

导入: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一历史时刻。(板书)

<环节设置目的>:营造新闻现场氛围,学生将记忆拉回新闻现场。更好地理解新闻。

2、简要回顾初中已学新闻知识。

新闻:是借助传媒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信息所做的及时、客观、准确、简洁的报道。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题、结语、背景

<环节设置目的>:使学生达到基本新闻结构与特征的知识温习与积累。

3、简要讲解阅读新闻从三方面入手: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主观评价

<环节设置目的>: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以便于下一环节在新闻文本中顺利筛选新闻事实。

4、要求学生迅速浏览新闻,找出文本中的新闻事实。(以时间为线索,概括新闻事实)(板书)

5、(重点)学生讨论:筛选文本中的背景材料,讨论: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之间的关系,背景材料对阅读新闻有什么样的作用?

<环节设置目的>:通过讨论,明确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的完美融合,对于阅读理解新闻有着很大的作用。

6、(重点)学生讨论:筛选文本中作者的主观评价,讨论:新闻中主观评价的作用?

<环节设置目的>:通过讨论,明确分主观评价在新闻中反映出作者的主观倾向,有一定的情感价值引导。

7、拓展练习:

阅读课外通讯:《治好腿,我最想去跳舞》

要求:从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主观评价三方面入手,筛选信息,整合观点。

<环节设置目的>:通过课外训练,强化阅读新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新闻。

二、课后反思(请学生反思本课所得,整理收获)

教师通过多媒体整理课后反思。

eq oac(○,1) 新闻最重要的是具备真实性特点。

eq oac(○,2) 新闻与通讯的区别。

eq oac(○,3) 阅读通讯要从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主观评价三方面入手。

eq oac(○,4) 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之间的关系。

eq oac(○,5) 通讯中主观评价的作用。

<环节设置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有所收获,及时总结,将知识扎实学懂。

三、作业

1、文章:《新闻与通讯的区别与文体写作》

2、文章:《历史铭记回归时刻》

3、200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