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精选3篇)》
导读:《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荆轲刺秦王》教案(精选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
2.结合课文第一、二部分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形势,从整体出发,再来观察燕**丹遣荆轲刺奏王的意义。
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战国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这部*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介绍。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公元前227年,即秦***之前的六年。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六国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丹交给秦国作**。而“秦遇之不善”,**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丹想派刺客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燕**丹访得荆轲,派他到秦国行刺,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预习自测】
一、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翦()谒()揕()其胸切齿拊心()
淬()濡缕()忤()视徵()
瞋目()陛下()卒()起不意箕踞()
被八创()樊於期()偏袒扼()腕目眩()夏无且()
二、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本文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三、研读第1-2节,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词语
(1)进兵北略地(2)旦暮渡易水
(3)长侍(4)微**言
(5)谒(6)购之金千斤
(7)秦王必说见臣(8)穷困
(9)更虑之
2.翻译重点句子(学法指导:注意句式特点和重点字词的落实)
(1)微**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3.文段分析思考: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四.研读第3—9节,积累文言知识。
1.解释加点词语
(1)秦之遇将军(2)深
(3)仰天太息流涕(4)可以解燕国之患
(5)揕其胸(6)然则
(7)将军岂有意乎(8)见陵之耻
(9)濡缕(10)忤视
(11)偏袒扼腕(12)樊於期乃前曰
(13)函封之(14)其人居远未来
(15)**迟之(16)请辞决矣
(17)皆白衣冠以送之(18)为变徵之声
(19)发尽上指冠(20)终已不顾
2.翻译下列语句。(学法指导: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4)**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文段分析、思考。
(1)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他慷慨献身?
(2)荆轲怒斥**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送别这一场面的?
【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课文剩余三、四部分,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文句。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3.理解思想内容,辩证的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学习过程】
一、研读10-18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持千金之资币物(2)朝服
(3)假借(4)郎中
(5)左右(6)轲自知事不就
(7)卒起不意(8)秦王还柱而走
(9)振怖大王之威(10)比诸侯之列
(11)唯(12)陛
(13)顾笑武阳(14)发图
(15)自引而起(16)荆轲废
(17)乃引其匕首提秦王(18)被八创
(19)生劫之
2.翻译重点句子(学法知道:注意重点字词的落实,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完整)
(1)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之宗庙。
(2)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也。
3.文段分析,思考
(1)用四个小标题概括**部分“廷刺秦王”的情节。
(2)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
二、写法借鉴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请举例说明。
【基础达标】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秦王还柱而走。
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偏袒扼腕而进F.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G.秦王必说见臣。
2.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仰天太息流涕B.持千金之资币物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②③B.④⑤⑦C.②③⑧D.①⑥⑧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愿大王少假借之②自引而起,绝袖
③秦王还柱而走④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5.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
①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②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③因左手把秦王之袖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拓展提升】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论”,“贱者虽字贱,重之若千钧”,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我们来读一读柳宗元和陶渊明的诗,看看他们对荆轲的评价是怎样的,和《荆轲刺秦王》相比有何不同。
咏荆轲柳宗元
燕秦不两立,**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咏荆轲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髮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使工以药淬火
3.日以尽矣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5.今日往而不反者
6.请辞决矣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8.设九宾
9.图穷而匕首见
10.秦王还柱而走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12.卒起不意
二、重要词语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3.可以解燕国之患
4.人不敢与忤视
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7.持千金之资币物
8.乃骇而图之
9.拔剑,剑长,操其室
10.非有诏不得上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进兵北略地
②函封之
③发尽上指冠
④箕踞以骂曰
⑤秦兵旦暮渡易水
2.名词作动词
①前为谢曰
②樊於期乃前曰
③左右既前
④**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⑤乃朝服,设九宾
(二)动词的活用
使使以闻大王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其人居远
2.形容词作动词
则秦未可亲也
3.形容词的意动
①**迟之
②群臣怪之
四、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之意
3、将军岂有意乎
4、于是**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5、终已不顾
6、左右乃曰
7、秦王购之金千斤
8.持千金之资币物
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10.诸郎中执兵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二)省略句
1.秦王购之()金千斤
2.欲与()俱()
3.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4.乃()朝服,设九宾
5.见燕使者()咸阳宫
6.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三)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四)倒装句
1.常痛于骨髓
2.嘉为先言于秦王
3.燕王拜送于庭
4.**及宾客知其事者
5.群臣侍殿上者
六、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3.将奈何
4.荆轲有所待
5.将军岂有意乎
6.荆卿岂无意哉
7.仆所以留者
8.事所以不成者……
七、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
2.一去不返:
3.发上指冠:
4.图穷匕见:
5.无可奈何
6.悲歌击筑:
7.变徵之声:
八、一词多义
(一)实词
1.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王还柱而走: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xuán走:
计日以还:
9.图
乃骇而图之:
图穷匕首见:
不图子自归
10.室
拔剑,剑长,操其室:
斯是陋室,唯我德馨:
今其室十无一焉:
13.得
微**言,臣愿得谒之/
非有诏不得上
诚能得樊将军首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14.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1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荆轲顾笑武阳:
16.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轲自知事不就:
17.见
图穷而匕首见: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二)虚词
【之】
①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于是**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和而歌
③伏尸而哭/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以次进
④日以尽矣
⑤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箕踞以骂曰
【为】
①乃为装遣荆轲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其人居远未来
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2
关键词:地理课堂课堂导入感染力的语言
初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获得都是以课堂为主阵地。因此,在把握新课程理念下,激发地理课堂的兴趣,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是广大地理教师所共同追求的。
一、巧妙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切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的巨大推动力,巧妙的教学导入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的地理情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会使学生迅速理解老师意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学习地图这部分内容时,我用荆轲刺秦王的影片片段来引入课题,当学生看到荆轲打开地图抽出匕首刺向秦王时,都屏住了呼吸,这时影片戛然而止,同时我提出问题:1.荆轲能以献图为名接近秦王说明了什么?2.荆轲又是以什么理由走进秦王讲解地图的?这样就顺利的完成了课堂导入工作,并为以下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认真设计地理板图,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板图,上课时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头脑并用,视听结合,有助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而且还能突出重点,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时,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中国轮廓简图,再画出长江和黄河,最后在长江上画出南水北调的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然后让学生用彩色笔将它们在课本相应位置涂上不同的颜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三条调水路线的途径,终点、长短有何不同。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难得出结论:①西线方案线路最短②华北地区缺水严重③东线工程需要借助京杭运河调水。从而让学生主动获取了知识,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此时大部分学生心中有了疑问,华北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远远大于西北内陆地区,为什么它比西北内陆地区缺水严重呢?这样的教学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巧妙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如讲“密度流”时,这样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船只一旦关闭发动机就会停止不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军的潜水艇却在关闭发动机的情况下,顺利进出由交战国英国严密把守的直布罗陀海峡,躲避英军的袭击,并从背后给予英军守兵以沉重的打击,你知道为什么吗?”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密度流的探索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密度流成因的理解。又如在教“地下水”一节时,可运用谚语提问:“井水不犯河水吗?”这直截了当的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井水当然不犯河水,广大群众总结的经验还有错吗?”“井水可能犯河水,不然,老师为什么这样问。”教师不忙下结论,趁机讲解地下水的来源、埋藏条件、类型等知识,最后联系地表水(河水)的知识,学生自然明白井水的确“犯”了河水。这样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直通主题的导言,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再如讲“日界线”时,这样提问:“一只前进中的海船上,一对孪生姐妹先后降生,后出生的妹妹却比先出生的姐姐年龄大一天,这是为什么?她们出生在何地?”学生兴趣马上来了,个个动起脑筋来,这样做突破了难点,强化了记忆。
四、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3
1、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2、他对巴特勒先生的事业不满意,总觉得其中有些东西不足为训。
3、书本上讲的也有不足为训的。
4、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满足于已有成绩不足为训,因眼前困难气短更不可取。
5、依此而否定翻译学是一门科学是不足为训的。
6、他认为这是自作多情,不足为训。
7、至于所谓圣人与天同忧乐,是出于教化后世的需要,乃至人之末流,不足为训。
8、这次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成分,故不足为训。
9、他们宣扬偶像神异,诱惑愚民,和道教同样不足为训。
10、缺乏人文主义情怀和学识基础的官僚法学固然不足为训,而缺乏现实主义精神和经验支持的士大夫法学也同样落伍于时代。
11、这其实是避重就轻图省力气的一种写法,他的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实投机取巧,不足为训。
12、西方人生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嘶咬不清,不足为训;
13、贬抑者的偏激之词固然不足为训,但对张炎词某些方面缺陷的批评往往能一语中的。
14、在我认为,荆轲不过是一个逆历史潮流的跳梁小丑,一个有奶便是娘的流氓恶根,一个被雇用的亡命之徒,荆轲刺秦王,不足为训。
15、不少理论家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由于西方文学理论的大规模介入,这个时期的理论家仿佛丧失了民族传统,他们提出的理论观点不足为训。
16、因此,鼓动狭隘的爱国情绪,不分皂白地驱赶洋人是不足为训的历史阴暗面。
17、再比如创造社,过去我们的研究者一般认为它的成员的美学追求是一致的,现在看来这样的看法不足为训。
18、然而,他采取的方式是多么卑微可笑,不足为训啊。
19、这是过分机械性的量化,不足为训。
20、孝琪的行为虽然不足为训,然而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这还是定庵的遗传性。
21、当然过于夸大的道义规范会导致空虚迂腐而又不合常理的行为,不论它看来有多么美好,也不足为训。
22、至于明人批注,只反映元未行省被允许便宜行事以后的情况,并非元代通制。不足为训。
23、耶克等保守主义者虽也批判西方主流现代性,但他们的解决方案却不足为训。
24、以后倒时常有人出面解释,但好像各自袒护一方,不足为训。
25、这点小错误不足为训,你不要老记在心上。
26、他的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实投机取巧,不足为训。
27、可见,行刺从来就不是什么值得光荣的事,也不是什么值得歌颂的事,我认为,荆轲刺秦王,不足为训。
28、金圣叹自己也是如此,他虽然说那些绿林劫杀的故事本身不足为训,只应关注文法;
29、扶不起的刘阿斗,诸葛亮硬扶,此乃愚忠,不足为训。
30、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
31、这家工厂用皮革下脚料制作胶囊,降低了成本,虽然也取得了某些经济效益;()但他们的作法,却是不足为训的。
32、只是,倭仁不懂得政治制度为何事,依然尊奉古圣先贤的礼义人心的说教,不足为训。
33、因此,那种把文学作品与作家的生平和个性联系起来的传记式研究方法不足为训。
34、但是,钱钟书懂不懂波斯文,我不知道,假定他懂,假定他对照过原作,这样的评价对汉语的译者和读者来说也都不足为训。
35、像这样因故作艰涩而费解的文学,幸而内容典重的不多,看看,知道有此不足为训的一格自然也好;
36、他对孩子的事业不满意,总觉得其中有些东西不足为训。
37、这次错误虽然不很严重,但如果认为它不足为训,不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