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优秀7篇】》
导读:《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荆轲刺秦王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1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了,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的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2
关键词:地理课堂课堂导入感染力的语言
初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获得都是以课堂为主阵地。因此,在把握新课程理念下,激发地理课堂的兴趣,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是广大地理教师所共同追求的。
一、巧妙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切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的巨大推动力,巧妙的教学导入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的地理情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会使学生迅速理解老师意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学习地图这部分内容时,我用荆轲刺秦王的影片片段来引入课题,当学生看到荆轲打开地图抽出匕首刺向秦王时,都屏住了呼吸,这时影片戛然而止,同时我提出问题:1.荆轲能以献图为名接近秦王说明了什么?2.荆轲又是以什么理由走进秦王讲解地图的?这样就顺利的完成了课堂导入工作,并为以下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认真设计地理板图,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板图,上课时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头脑并用,视听结合,有助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而且还能突出重点,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时,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中国轮廓简图,再画出长江和黄河,最后在长江上画出南水北调的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然后让学生用彩色笔将它们在课本相应位置涂上不同的颜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三条调水路线的途径,终点、长短有何不同。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难得出结论:①西线方案线路最短②华北地区缺水严重③东线工程需要借助京杭运河调水。从而让学生主动获取了知识,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此时大部分学生心中有了疑问,华北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远远大于西北内陆地区,为什么它比西北内陆地区缺水严重呢?这样的教学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巧妙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如讲“密度流”时,这样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船只一旦关闭发动机就会停止不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军的潜水艇却在关闭发动机的情况下,顺利进出由交战国英国严密把守的直布罗陀海峡,躲避英军的袭击,并从背后给予英军守兵以沉重的打击,你知道为什么吗?”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密度流的探索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密度流成因的理解。又如在教“地下水”一节时,可运用谚语提问:“井水不犯河水吗?”这直截了当的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井水当然不犯河水,广大群众总结的经验还有错吗?”“井水可能犯河水,不然,老师为什么这样问。”教师不忙下结论,趁机讲解地下水的来源、埋藏条件、类型等知识,最后联系地表水(河水)的知识,学生自然明白井水的确“犯”了河水。这样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直通主题的导言,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再如讲“日界线”时,这样提问:“一只前进中的海船上,一对孪生姐妹先后降生,后出生的妹妹却比先出生的姐姐年龄大一天,这是为什么?她们出生在何地?”学生兴趣马上来了,个个动起脑筋来,这样做突破了难点,强化了记忆。
四、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3
1、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2、他对巴特勒先生的事业不满意,总觉得其中有些东西不足为训。
3、书本上讲的也有不足为训的。
4、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满足于已有成绩不足为训,因眼前困难气短更不可取。
5、依此而否定翻译学是一门科学是不足为训的。
6、他认为这是自作多情,不足为训。
7、至于所谓圣人与天同忧乐,是出于教化后世的需要,乃至人之末流,不足为训。
8、这次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成分,故不足为训。
9、他们宣扬偶像神异,诱惑愚民,和道教同样不足为训。
10、缺乏人文主义情怀和学识基础的官僚法学固然不足为训,而缺乏现实主义精神和经验支持的士大夫法学也同样落伍于时代。
11、这其实是避重就轻图省力气的一种写法,他的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实投机取巧,不足为训。
12、西方人生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嘶咬不清,不足为训;
13、贬抑者的偏激之词固然不足为训,但对张炎词某些方面缺陷的批评往往能一语中的。
14、在我认为,荆轲不过是一个逆历史潮流的跳梁小丑,一个有奶便是娘的流氓恶根,一个被雇用的亡命之徒,荆轲刺秦王,不足为训。
15、不少理论家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由于西方文学理论的大规模介入,这个时期的理论家仿佛丧失了民族传统,他们提出的理论观点不足为训。
16、因此,鼓动狭隘的爱国情绪,不分皂白地驱赶洋人是不足为训的历史阴暗面。
17、再比如创造社,过去我们的研究者一般认为它的成员的美学追求是一致的,现在看来这样的看法不足为训。
18、然而,他采取的方式是多么卑微可笑,不足为训啊。
19、这是过分机械性的量化,不足为训。
20、孝琪的行为虽然不足为训,然而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这还是定庵的遗传性。
21、当然过于夸大的道义规范会导致空虚迂腐而又不合常理的行为,不论它看来有多么美好,也不足为训。
22、至于明人批注,只反映元未行省被允许便宜行事以后的情况,并非元代通制。不足为训。
23、耶克等保守主义者虽也批判西方主流现代性,但他们的解决方案却不足为训。
24、以后倒时常有人出面解释,但好像各自袒护一方,不足为训。
25、这点小错误不足为训,你不要老记在心上。
26、他的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实投机取巧,不足为训。
27、可见,行刺从来就不是什么值得光荣的事,也不是什么值得歌颂的事,我认为,荆轲刺秦王,不足为训。
28、金圣叹自己也是如此,他虽然说那些绿林劫杀的故事本身不足为训,只应关注文法;
29、扶不起的刘阿斗,诸葛亮硬扶,此乃愚忠,不足为训。
30、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
31、这家工厂用皮革下脚料制作胶囊,降低了成本,虽然也取得了某些经济效益;()但他们的作法,却是不足为训的。
32、只是,倭仁不懂得政治制度为何事,依然尊奉古圣先贤的礼义人心的说教,不足为训。
33、因此,那种把文学作品与作家的生平和个性联系起来的传记式研究方法不足为训。
34、但是,钱钟书懂不懂波斯文,我不知道,假定他懂,假定他对照过原作,这样的评价对汉语的译者和读者来说也都不足为训。
35、像这样因故作艰涩而费解的文学,幸而内容典重的不多,看看,知道有此不足为训的一格自然也好;
36、他对孩子的事业不满意,总觉得其中有些东西不足为训。
37、这次错误虽然不很严重,但如果认为它不足为训,不引以为戒。
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先学后教,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认知,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师生互动,通过教师讲解、传授、启迪、归结形成学习成果。翻转课堂教学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它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课前学习,适时投放翻转课堂视频材料
1.做好教情和学情调查
历史教材具有史料特征。如果将某一个历史片段或历史问题制作成小视频,就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感知。教师要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度剖析,找到视频制作的切入点,与学生的学习认知思维接轨。在制作学习视频时,教师还要对学情进行深入调研,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才能设计出适合度更高的视频学习材料,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异,因材施教。
2.适时投放学习视频
翻转课堂注重课前学习。教师要深入教材,精心设计学习视频,为学生提供先学的条件。课前投放学习视频,教师需要考量学生的接受能力。由于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为了提高视频应用的效度,教师可以提前将学习视频投放到网络中,让学生在家里就能观看到视频材料。学生在家里开展自主学习,因为有网络支持,查阅相关资料也比较方便。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视频的制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相关材料信息较少,需要教师积极开展探索与实践。如制作《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的视频,教师先展示一组“三星堆”文化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的基本概况,并特别列举司母戊方鼎的例子,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方鼎的制作技术。然后设计思考问题:什么是“三星堆”文化?你对司母戊方鼎有哪些了解?你认为谁是辉煌灿烂青铜文化的创造者?你认为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吗?课前教师将这些学习视频投放到网络交互平台上,让学生回家后利用网络终端展开预习。从学生反馈的情况可知,教师课前设计的学习视频比较科学合理,学生通过事先阅读教材中的相关材料都可以顺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之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就会更有针对性,学生的认知基础也能够得到拓展,思维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二、课中引导,优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
1.优化课堂互动方式
翻转课堂教学有其独特的模式。教师先利用小视频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建立初步感知,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存疑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的疑难问题能够得到圆满解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得到提高。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要有多种预判和预设,针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好相关预案。教师还要集中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多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学习认知。2.借助影视材料丰富学习内容为了全面提升学习视频应用的有效性,教师不妨将一些影视片段融入到学习视频中。学生大多对影视片段有浓厚的兴趣,教师有意识地结合影视片段开展历史教学,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展示长城的图片和电影《英雄》的片段,吸引学生观看的兴趣,然后结合导入视频和课前学习视频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出问题。第一个问题: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未能阻止秦王攻打燕国,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学生回答:荆轲刺秦王是压迫与反抗的具体写照,虽然荆轲失败了,没能阻止秦王的霸权脚步,但荆轲的勇气和胆略依然受到人们的称赞。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秦国能够完成统一大业?学生回答:因为秦国综合实力最为强大,其他小国不能联合起来抵御,秦国统一中国是必然结果。第三个问题:秦统一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对荆轲刺秦王有没有新的认知?有学生回答:秦统一是好事,这是时展的要求。荆轲刺秦王有些不妥。也有学生提出质疑:荆轲是保家卫国,其行为是义举,有什么不妥呢?教师引导学生就此展开热议,并适时给出自己的意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可以获得不同的认知;荆轲刺秦王对与不对,没有必要形成统一的认识。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解决课前学习视频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学生的一些模糊的认知进行澄清。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研讨活动,这样才能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课堂训练,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品质
1.制作个性训练小视频
在制作翻转课堂小视频时,首先,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从典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出发,关注历史重大变革,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切入点,这是制作小视频的重要依据。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文本的学习内容,才能制作出适合的小视频。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学习视频要形式多样,可以是看图说话,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可以是互动讨论话题,也可以是课堂表演活动。只有让大多数学生动起来,才能发挥学习小视频的作用,真正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
2.加强学习视频训练管理
在设计课堂训练时,教师要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展开课堂训练设计。在训练视频制作时,要观照不同群体学生的实际需要,提升训练内容的覆盖面,强化训练引导,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例如,在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时,教师制作专门介绍《史记》这部传世之作的小视频并设计思考问题:司马迁撰写《史记》是由哪些原因促成的?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的治学态度和治史理念?《史记》被鲁迅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为什么?经过思考,学生们认为:司马迁创作《史记》这部史书,是由多重原因促成的。首先是掌握较多的历史资料,其次是自身遭遇坎坷,他要以史为鉴,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我们应该学习司马迁严谨的治学、治史态度和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鲁迅对《史记》有这样高的评价,说明这部作品史料确凿,语言运用丰富多彩,具有个性特征,其多重价值难以估量。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可以看出,学习视频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利用学习视频完成课堂翻转教学训练,体现了现代课堂教学崭新的思想和理念,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也拓展了课堂教学的视野。
四、课后巩固,构建翻转课堂教学的认知体系
1.丰富训练形式
课后训练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复习小视频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历史常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反思等内容,都需要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复习巩固,并通过回顾与思考形成崭新的学习认知。教师要注意改变复习视频的学习形式,利用多种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感知和体验的机会,以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习认知体系。
2.延伸训练设计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课后复习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通过布设课后训练任务或训练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复习训练。翻转课堂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重要平台,在课后复习环节学生可以继续观看视频,对照课堂学习找差距,提升复习效益。例如,《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的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给出课外训练任务:在地图上确认西域地域,标出丝绸之路大体路线图;讲述张骞出使西域和班超出使西域的具体经历;搜集丝绸之路相关故事和传说。给学生布置的课外复习任务,并不是普通的背诵记忆内容,而是标记地图、查阅资料、搜集故事等,这符合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这样的复习关注的是信息整合与利用,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感知形成完善的学习认知体系。总之,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制作适合度更高的视频材料,并深入学生之中参与多元互动交流,顺利实现教学角色转换,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王莉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葛瑞玲。信息技术让初中历史教学锦上添花[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1).
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下列对文中四个人物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是一个富有才华的外交家,尽管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满腹牢骚,但国难当头时,深明大义,站在郑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表现出高超的游说艺术。
B.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是引咎自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以安慰和许诺。他的一番诚意,打动了烛之武,可谓善做人的思想工作。
C.佚之狐作为郑国大夫,看到郑国危在旦夕,便积极主动地推荐贤才,从而解除郑国危难,可见他是一个既有知人之明,又有爱国精神的人。
D.晋侯也是一个讲恩情、讲道义、有涵养、有智谋的人,面对盟友背弃,他没有感情冲动,隐而不发,在子犯的请求下,撤走了军队。
解析:该题考查对文中四个人物分析概括的判断,实际上考查的是古代叙事散文阅读理解中的“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文章写的是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首先要从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几方面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然后结合故事内容和人物语言、行动等,分析每个人物角色所体现出的性格特点。最后对每个选项进行认真甄别,从而找出正确选项。A项“站在郑国的立场上”说法错误,从“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越国以鄙远”等语句可以看出,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B项“许诺”是无中生有,“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是郑伯的自责与安抚,文中并没有“许诺”什么的意思。D项“在子犯的请求下,撤走了军队”与文意不符,文中是“子犯请击之”。
参考答案:C
【阅读指导】
古代叙事散文阅读中的“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指对所述事件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提炼综合或推理判断,考查文言文阅读在总体理解把握基础上的概括分析能力。做到准确“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清思路,明确事件发展的过程
古代叙事散文主要通过叙事,或体现人物品格,或表达作者情感,或反映某种事理。阅读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写的什么事,是怎样展开的;其次还要明确事件过程中还有哪些事插入,即大事件中包含哪些与之相关的小事件。弄清这些问题,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准确“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前提。比如《荆轲刺秦王》一文,围绕“刺”字展开故事情节:先写行刺缘起,这是故事的起因;再写行刺准备,这是故事的发展;又写廷刺秦王,这是故事的高潮;最后写荆轲被斩,这是故事的结局。再来了解大事件中的小事件,比如行刺准备包括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件事,廷刺秦王包括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件事。按照事件发展过程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其中包含哪些小事件,这样才能使概括分析高屋建瓴地驾驭材料。
二、辨明主次,弄清人物关系
古代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但任何事件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物形象。把握事件还要明确人物,即看事件中共有几个人物,其中哪些是主要人物。明确人物,并做到对每个人物进行恰当分析,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准确“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核心。比如《烛之武退秦师》,简短的故事叙述中就有烛之武、晋侯、秦伯、佚之狐、郑伯、杞子、逢孙、杨孙、子犯等众多人物,其中烛之武是最主要的人物,其次是晋侯、秦伯、郑伯三个人物,其他则是辅助登场的人物。在这些人物中,烛之武、佚之狐、郑伯同属于郑国一方,子犯从属于晋侯,杞子、逢孙、杨孙从属于秦伯。明确事件中的主要人物,让所有人物都站好队,这样有利于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当然,概括分析人物不能脱离具体事件,还要善于同相关人物作比较。
三、抓住关键,恰当归纳整合
概括分析事件要注意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局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什么环境中发生的,从而领会事件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或人生事理;概括分析人物要注意对人物言行、心理等的描写,同时把人物放在具体事件中来考查,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无论概括分析事件,还是概括分析人物,都要善于抓住关键句、关键词。明确并抓住关键语句,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准确“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关键。比如《荆轲刺秦王》,“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这类句子,深刻表现出荆轲“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太子丹“迟之”“疑其有改悔”“复请之”,既体现出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与荆轲形成鲜明对比。概括归纳要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得出,而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无疑是找到了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
四、辨析差异,认真比较甄别
对古代叙事散文“概括要点,提取精要”能力考查的命题立足点,主要在人物的思想性格、事件的过程结果以及所写人物事件的价值意义等方面。从命题形式来看,主要采用客观题的形式(有时采用主观题形式),要求选择概括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为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常加入一些干扰因素,如无中生有、曲解文意、添枝加叶、张冠李戴、颠倒是非、时空错位、强加因果等。试题中每个选项的立足点都来自于文本,明确选项的具体内容后要回归文本,找出文中与选项内容的相关点,再对照比较重甄别正误,仔细排除干扰,就能作出正确选择。
【阅读思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武帝兴师
司马迁
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抵苍梧;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
元鼎六年冬,楼船将军将精卒先陷寻陕,破石门,得越船粟,因推而前,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伏波将军将罪人,道远,会期后,与楼船会乃有千余人,遂俱进。楼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楼船自择便处,居东南面,伏波居西北面。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越素闻伏波名,日暮,不知其兵多少。伏波乃为营,遣使者招降者,赐印,复纵令相招。楼船力攻烧敌,反驱而入伏波营中。犁旦,城中皆降伏波。吕嘉、赵建德已夜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以船西去。伏波又因问所得降者贵人,以知吕嘉所之,遣人追之。以其故校尉司马苏弘得建德,封为海常侯;越郎都稽得嘉,封为临蔡侯。
苍梧王赵光者,越王同姓,闻汉兵至,及越揭阳令定,自定属汉;越桂林监居翁,谕瓯骆属汉,皆得为侯。戈船、下厉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遂为九郡。伏波将军益封,楼船将军兵以陷坚为将梁侯。
自尉佗初王后,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
(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文记述了汉武帝灭南越,将南越置于直接统治下的过程,叙事简括,重点突出。
B.伏波将军挫败南越先头部队,俘获了吕嘉和赵建德。
C.戈船将军和下厉将军的军队以及驰义侯调动的夜郎军队还未到达,南越已经被平定。
D.该文重点写四路南征大军浩浩荡荡、水陆并进、所向披靡的情状,凸显出军威气势。
2.请简要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外使来朝
冯梦龙
于阗使者入朝过秦州,经略使以客礼享之。使者骄甚,留月余,坏传舍什器,纵其徒入市掠饮食,民户皆昼闭。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乃使教练使持符告译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斩若!”取军令状以还。使者至,罗拜庭下。希亮命坐两廊,饮食之,护出其境,无一人哗者。
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①使臣皆本路管库②,乘势骄横,至与铃辖③亢礼。时苏轼通判杭州,使人谓之曰:“远方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之小戢④。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公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⑤,吾安敢受?”使者亟易书称熙宁⑥,然后受之。
国朝北方也先杀其主脱脱不花,自称大元田盛大可汗,遣使入贡。上命群臣议所以称之者。礼部郎中章纶言:“可汗,乃戎狄极尊之号,今以号也先则非宜。若止称太师,恐为之惭忿,犯我边邮。宜因其部落旧号称为瓦剌王,庶几得体。”从之。
大同猫儿庄,本北虏入贡正路。成化初年,使有从他路入者,上因守臣之奏,许之。礼部姚文敏公夔奏请宴赏一切杀礼⑦。虏使不悦。姚谕之云:“故事迤北使臣进贡,俱从正路,朝廷有大礼相待。今尔从小路来,疑非迤北头目,故只同他处使臣。”虏使不复有言。
(选自《智囊全集》)
[注]①押伴:陪伴客使的人。②管库:保管仓库的役吏。③铃辖:官职名,州级武官。④戢:收敛。⑤禀正朔:遵从奉行王朝的年号和历法,表示对王朝的效忠和拥戴。⑥熙宁:北宋时宋神宗的年号。⑦杀礼:降低礼仪规格。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于阗国使者受契丹使者的教唆,骄慢放纵,骚扰百姓,希亮严明法纪后,他们不敢再喧哗闹事。
B.高丽使者分发礼品,文书中自号甲子,苏轼拒绝接受,重新修改文书称宋朝熙宁年号,苏轼才接受了。
C.也先杀死其主,派使臣来称臣入贡,国朝商议后,以其部落旧号称瓦剌王,维护了也先的尊严。
D.该文记述的宋朝时期的四个故事,都体现出使外国使节尊重本朝的主题,故事简短但人物形象鲜明。
2.本文主要讲述了四个故事,请你简要复述。
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6
[内容]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这是前人对古籍训诂的基本要求。我看首句最为重要:字惟能求其的训,句方能得其确诂。今天,我们在古文训释中,对句中一些关键字更应特别注意,力求作出确诂,否则就会似是而非,有悖文旨。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瞻前顾后,纵横联系,精心选择其义项,切不可望文生义,等闲视之。下面举例以明之:
一、一字之训,有关人品(1)例句: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译文:
A.我这个浅陋低贱的人,不知道将军竟·宽·宏·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B.我这个浅陋低贱的人,不知道将军·胸·怀·宽·宏到这样的地步啊!
(3)分析:例句中的“宽”是关键字,“之”的训释亦不容忽视。译文A“宽”训“宽容”,当然可以。“之”训“我”亦可,“之”表自称课本中即有例,如《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亲数存之”课本译为“屡次亲自来慰问我”,“之”正训“我”。译文B“宽”训“胸怀宽容”。《汉语大词典》“宽”的第二义项为“度量宽宏”,又释“度量”为“器量”,释“器量”为“胸怀”,故“宽”可训“胸怀宽宏”。“之”字视为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未译。
孤立起来看,两句译文似均无不可;联系上文看,则优劣可见。须知廉颇是因为听到了蔺相如的这番话——“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为蔺相如胸怀赵国,放眼强秦,不计荣辱的爱国情操和人格力量所强烈震撼,在心灵的回音壁上激起巨大反响,灵魂得到了一次净化与升华,这才说出了“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这句肺腑之言。如果将蔺相如对廉颇的退让仅理解为对廉颇个人的宽容,廉颇也正因此而幡然悔悟,负荆请罪,那对廉、蔺二人的人品、人格均大为贬损,亦有悖太史公的文旨文心了。
二、一字之训,有关文理(1)例句: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译文:
A.我·固·执·地笑笑,不相信。
B.我·仍·旧笑笑不相信。
(3)分析:例句中的关键字为“固”。译文A训“固执”,“固”有此义项,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二“固”皆“固执”之意。译文B训“仍旧”,“固”亦有此义项,《汉语大词典》“固”(13):通故。①旧,仍旧。课本“故”训“仍然”的,如《赤壁之战》:“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课本注:故,仍然。“仍然”与“仍旧”同义。
仅就两句译文来看,则轩轾难分,故须从文理上揣摩。此句与首段“是说也,余尤疑之”句一脉相承,文理相通。苏轼对李渤以击石所发出的“激越”之声来证明石钟山命名的缘由尚且“疑之”,更何况小童击石所发出的乃“石空石空”之钝响,与钟声大相径庭呢?他当然仍旧“笑而不信”了。这“不信”乃因其确不可信,更不可信,并非可信而不信,应信而不信,有何“固执”可言?苏轼又怎会用“固执”这样的贬词来糟塌自己呢?可见译文A不可取,译文B庶乎近之。
例句中的“固”虽为常用文言虚词,但“仍旧”却非其常用义,众多词书亦无此义项,故对例句有多种误译,如译为“我坚持原先的看法,笑笑不相信”(此为“增字求训”),译为“我本来就不相信,于是笑了笑”(此为“绕曲求解”),译为“我姑且笑一笑,并不相信”(译文“扌干格难通”),以上译文“固”分别训“坚持”“本来”“姑且”,这些义项虽为“固”所有,但均不适用于例句中的“固”,张冠李戴,削足适履,岂能无疵?笔者惟见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选读》)将此“固”注为“仍然,还是”,甚是。可见一字之训,确非易事。
三、一字之训,有关分寸(1)例句: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五人墓碑记》)
(2)译文:
A.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啊!
B.不能说·没·有五个人的·一·份功劳啊!
(3)分析:例句中关键字“非”,译文A训“不是”,此乃其常用义,人所习知。译文B训“没有”,“非”的这一义项,众多辞书皆有,课本中亦屡见,如《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非异也”课本译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非”即训“没有”。
乍一看,似乎两句译文相似,细一推敲便可发现问题了。译文A说“不能说不是五个人的功劳”,岂不等于说“就是五个人的功劳”吗?显然夸大失实,分寸不当。从文后所录《明史·周顺昌传》可知:苏州人民这次的反阉斗争“不期而集者数万人”,规模十分宏大,五人不过是斗争洪流中的几朵浪花。再看这个完整的长句:“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作者分明指出:斗争成果之所以取得,乃由“吾郡之发愤一击”,即由于全体苏州人民的英勇斗争,怎么会出尔反尔,又说全是五人之功呢?再说大阉之有所收敛及“投缳道路”,乃由于生者之伟力,而非死者之亡灵。当然,五人生前“蹈死不顾”,临难从容壮烈,自有其震慑阉党、激励吴民的巨大作用,功不可没,所以“不能说没有五人的一份功劳”,这才实是求事,恰如其分。
“非”乃极常用的文言虚词,其“没有”义亦为众多辞书所有,却为许多人心中所无,故许多书册皆望文生义,将例句误译为类似译文A。可见即使对极常用字的训释,亦不可掉以轻心。
四、一字之训,有关史实(1)例句: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2)译文:
A.荆轲拿来地图·捧·着,随即打开地图,全部打开时,匕首出现了。
B.荆轲拿来地图后·献给秦王,秦王打开地图,全部打开时,匕首出现了。
(3)分析:例句中的关键字“奉”,译文A释为“捧”,译文B释为“献”。此二义项课本中皆有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课本注:奉,通“捧”。又“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课本注:奉,献。
“奉”异训,则“发图者”不同:“奉”训“捧”则图未献,发图者当然是“荆轲”了;“奉”训“献”,图既已献,则发图者当然是“秦王”了。这有关一段史实。
众多辞书在解释“图穷匕见”时对“发图者”也说法不一:《辞海》及《现代汉语词典》都说是荆轲展图,《辞源》则明确指出是“秦王展图”,而《汉语大词典》则说“荆轲以燕督亢地图卷七首献于秦王,展图将尽,匕首露”,展图者未明确指出,有歧义。
笔者认为“展图者”是秦王而非荆轲。若是荆轲展图,则原文当表述为“轲既取图,发之,图穷而匕首见”,毋庸再加“奉之”二字。另外,荆轲取图后应即献给秦王,展图实属多此一举,岂不会引起秦王的疑心?这是一。秦王令轲取舞阳所持图是为了审视之。荆轲展图,秦王能允许否?能审视否?这是二。秦王展图于案,图穷匕见,轲攫而取之,岂不比他自己展图于手更为方便迅捷?这是三。故愚以为展图者为秦王,“奉”当训“献”。《战国策》鲍彪注本“发图”前有“秦王”二字。
源于《国策》这段文字的《史记·刺客列传》为:“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司马迁亦训“奉”为“献”(“奏”即“献”),亦以发图者为“秦王”。
“轲既取图奉之”句,《教学参考书(必修)》译为“荆轲拿来地图捧送给秦王”,既训“奉”为“捧”,则“奉之”当译为“捧着它”(“它”指“地图”),不应译为“捧送给秦王”,且以“捧”“送”二字合译“奉”字,增字求解,亦有未当,似亦不明“奉”字之意。可见一字之训,不可不慎!
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7
关键词:课堂提问;探究性学习;积极性;兴趣
语文是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一门以提高文化修养、丰富语文内涵为教学目的的科学。它不像是数学、物理有着“懂与不懂”明确的分界线,而是每个人对不同的文字和段落有着不一样的理解。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构建更好的思维宫殿,及时纠正错误思路,拓展学习能力,激发探究性学习的精神,这些都将在课堂提问中一一实现。
一、联系学生自身,巧妙设计课堂提问
语文是融入我们生活当中的知识,也是丰富我们阅历的一种学习途径。从学生的自身来讲,他们认为语文枯燥,觉得那是文人们“闲来无事的”,认为是“故作病态”的一种累赘。所以想要提高教学质量,一开始就需转变学生的观念。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巧妙问答。如,在讲解《我有一个梦想》时,可以先询问学生有怎样的梦想,他们愿意为梦想做怎样的宣传。然后再对比马丁路德的梦想,或许就能够发现怀和大理想的共同所在。
二、开放学生的思维,利用假设性问答提问
假设性的问答能够开启学生的思维模式,让他们“身临其境”“带入身份式”回答各种问题。“假如你是主人公”“假如这件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随意带入身份,可以站在另外的角度去观察文章,收获不一样的东西。例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许多假设性的问题,如果你是“秦王”,如何庆幸劫后余生;如果你是“荆轲”,如何表现自己当时的紧张,如果你是“历官”,如何记录史实。
三、放宽问题答案,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面对同一段文字,往往大家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或是说引发的感情是不同的。老师切忌不要以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为了能够让学生记住标准答案而进行提问和讲解。老师要将理解性的教学放在首位,要把握答案的精髓,具体的语言组织还是每个人都有所不同的偏好。
总之,课堂提问是师生沟通的良好途径,老师要把握提问的方式、内容和讲解,将提问式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