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舞蹈教案(精选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舞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
2、乐意参与游戏活动,体验螃蟹跳舞、吹泡泡、饶痒痒等游戏情节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观看有关螃蟹的录象或图片;
2、与音乐变化相符的螃蟹动态图示一份(跳舞、吹泡泡、饶痒痒);
3、螃蟹音乐;
4、螃蟹头饰(每人一份)。
活动进行:
一、引题:
1、说说螃蟹的事;
2、幼儿扮演小螃蟹自由玩耍。
二、播放螃蟹的音乐:
1、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引导讨论:音乐有变化吗?怎么变?
欢快的地方(快的地方),螃蟹在干什么?
优美的地方(慢的地方),螃蟹在干什么?
2、再完整欣赏,教师情节讲述,帮助幼儿整理出整首乐曲变化的规律,并同时贴出相应的螃蟹动态图示。
三、螃蟹的舞蹈:
1、引导分段创编螃蟹动作,鼓励大胆想象、夸张动作;
2、幼儿随乐完整动作;
3、加入“鲨鱼”角色进行动作。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变化进行游戏。
舞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谱,尝试进行简单的队形变化。
2.创编剪羊毛的动作,体验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剪羊毛》音乐,队形及动作变化的图谱一张。
2.幼儿已欣赏过《剪羊毛》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
二、学习第一段,重点创编剪羊毛的动作。
1.你会剪羊毛吗?怎么剪?请几名幼儿示范。
羊一开始不知道要帮它剪羊毛,孩子可以做些什么让它知道?
2.师示范第一段。
我是怎么表演的?(动作顺序、舞步、哪段音乐开始剪的)
羊在一开始可以做些什么动作?
3.请部分幼儿表演。
三、看图谱学习第一段队形及动作。
1.羊毛剪完了,小朋友剪了这么多羊毛真高兴,羊儿也觉得很轻松,他们一起又跳了一段舞,还变化了队形呢,你们看。
变化了几种队形?你看懂了哪个?
请一组孩子试试看。
2.在变队形的同时他们还表演了什么动作呢?
还是请这一组孩子表演。
3.另一组孩子尝试。
四、完整表演。
将第一段和第二段连起来表演。
执教反思:
1.大班幼儿对队形的变化已有浓厚的兴趣。这从两方面可以看出来。其一,在体育活动中进行的队列训练,幼儿非常感兴趣。其二,在今天的活动中,本来幼儿表现出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孩子注意力涣散,但到了真正开始站队形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又回过来了。
2.要求交代不够清晰。这是我的活动中的一个老问题,它不是指活动中个别的要求没解释清楚,而是整个表演的脉络没有理清,就像上次的《金蛇狂舞》,也是这个问题。既然是教师预设为主的活动,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幼儿清楚地知道整个表演等活动的大概框架,然后再处理好其中的各个要素(动作、队形等)。所以活动的一开始就应该先通过清晰的示范和提问,理清动作的顺序:先去、再摸摸羊、再剪、再和羊一起跳舞。然后再就具体的队形变化开展活动。
3.队形变化的图谱设计得不够科学。我一直觉得自己做事特简单,写不出论文是因为在我看来那些长大论几个字就能概括了,所以之前的反思也总是几句话概括一下。其实这不叫简单,这叫糊涂、马虎。当模糊地觉得一件事儿不好时,我总不习惯去深刻思考到底不好在哪儿,要怎么改变。对这次的图谱也是一样。在这之前没仔细看过队形的。图谱,只是根据自己的编排、凭自己的感觉画了几个队形。画完就感觉图谱效果不好,挺乱的,至于具体不好在哪儿,又可以怎么改,我却没再细细思考。现在才感觉到,图谱的作用是让幼儿了解队形的变化,并能跟着图谱的指引知道怎么做,我的那幅图谱太琐碎,幼儿不能一下子看出原来的队形、要变的队形等。其实只需要把几个队形的样子画出来,如一开始的两排、后来的圆,至于具体的位置反正地上有点的提示。
4.过高估计了幼儿的能力。经常在活动前我会想象幼儿和我配合得很好的美好愿景,于是总容易过高估计幼儿的能力,比如《挪威舞曲》中对孩子分乐句编动作能力的预测、上次《剪羊毛》活动中对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能力的预测,再加上这次对幼儿按顺序走圆形能力的预测,并且我还容易过高估计自己引导的能力,以为就算他们不会,就算活动中出现一些问题,通过我的引导也总能做好的。现在才发现自己的倔强,以及人本性中有些真的是很难转变,就算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问题,下次还是会不经意地去犯,不知道要犯多少次、经历多少次挫败,才能把他牢牢记住,用理智克服这一不足,并逐渐内化为新的品质、习惯。可能以后在备课的时候我该先翻一翻之前进行的一些活动,回顾一下自己的不足,在来谨慎地思考新的。
5.另外,我觉得学会队形的变化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技能目标,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看,让孩子体验到那种跟着音乐愉快表演的成功感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让教师对自己的活动有信心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我感觉上次曹老师组织的剪羊毛活动成功的地方。
6.开展课题快一年了,可成功的次数少之又少,今天上完后我几乎有以后都不想再上音乐课的感觉了,但是进行了反思后,又对下次活动充满了希望,我有些越挫越勇的感觉,希望下周再组织一次,但又非常害怕面对再一次的失败。
舞蹈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舞蹈资料的查阅,让同学初步掌握有关舞蹈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
2。通过对音画舞的欣赏,了解舞蹈来源于生活,并能够结合自身的感受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接受)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赏析舞蹈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用自身的肢体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
(配音乐和画面,师作DJ带领同学舞起迪斯科。)
二,舞蹈欣赏
A,舞蹈片段《酥油飘香》,欣赏后提问:
姑娘们在干什么?
哪个民族的舞蹈? 你怎么知道?(有同学回答:从服装上可以看出是藏族的)
(打酥油,生随音乐画面动作模仿,引语:舞蹈来源于生活。)
B,欣赏和讨论
出示各民族服装
师:既然舞蹈和服装有关系,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什么于舞蹈有关系。
舞蹈——(有关系) 动作、服装、灯光、音乐、队形、道具
三,创编
1,欣赏三个有关水的片段《小溪》《江河》《大海》,让同学为它们取名字。
问:为什么这样取,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回答时进行模仿和体会。如:没有明显的节奏,动作很快等。
师:除了动作和队形,你还从哪里看出来小溪、江河、大海的特征?
引导同学从舞蹈元素进行分析。
队形——漩涡
大浪——引出道具沙巾,同学使用沙巾进行模仿波光粼粼的水面、流水、大浪
2,试一试,模仿“海宁潮”
同学八人一组进行讨论, 个别组上台扮演,师生一起评价。
3,展现:海宁潮,合成作品
4,小结
四,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舞出教室。
舞蹈课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园舞曲》
教学班级:
11春幼1
教学地点:
7楼形体房
教学时间:
15周周5第2节
教学目的:
1, 感受四三拍舞曲节奏的欢快情绪,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 掌握三拍舞步的动作风格,在优美的乐曲中锻炼提拔的身姿,增强舞蹈美感。
教学过程:
一 活动练习:
《热身组合》
二 复习旧课《维吾尔族组合》
三 教师示范新组合:
提示圆舞曲的基本知识:“圆舞曲”又名“华尔兹”, 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由于舞蹈时有许多旋转动作,因而被称为圆舞曲。它采用3/4拍的节奏,第一拍为强拍,第二三拍为弱拍。
四 动作元素:
(一)复习上节课教的动作元素:三拍舞步、前点地、行礼
(二)新动作
1, 平衡步:右脚向三点方向伸出1拍右脚半脚尖点地,2拍左脚半脚尖并步至后五位,3拍右脚再做一个半脚尖步,反面相对。
2,前进步:1拍右脚半脚尖向1点方位上步,2拍,左脚半脚尖并步至正步位,3拍,右脚半脚尖正步位踏地。后退步相对。
3,上步旋转:(以左为例),左脚半脚尖向七点方向推重心,右脚跟上半脚尖并步,身体自左转体一周。右边相对。
五 组合动作:
前奏: 于教室后方准备,最后两小节撩手做提裙状。
第一段:
(1)-(3)右起“三拍舞步”
(4)“前点地”动作
(5)-(16)重复(1)-(4)动作
(17)左脚上步或撤步呈正部位,身对2点。
第二段:
(1)-(3)做行礼动作
(4)拉手
(5) -(8)半脚尖行走,转一周
(9)-(16)重复(1)-(8)
(17) 半脚尖步,队形散开对一点。
第三段:
(1)-(2)右起“平衡步(一)
(3)-(4) 前进步,后退步
(5)上脚双人面对面正步位站立,双手相对
(6)将外面的脚打开,重心推向外脚,里面的脚绷脚点地,外手打开旁斜上位
(7)三点方向的人:二位手上步旋转(向左)
七点方向的人:二位手上步旋转(向右)
(8)相互行礼
(9)-(16)重复(1)-(8)
(17)半脚尖碎步
第四段:
(1)-(15)重复第一段(1)-(15)动作
(16)-(17)半脚尖碎步
第五段:
(1)-(16)重复第一三段(1)-(16)动作
(17)-(19)半脚尖碎步
(20)八点方向正步位站立,上身转向一点,双手三位手,眼视一点
(21)撤左脚“行礼”动作
六,练习组合动作,检查学习情况。
七, 下课《再见曲》
舞蹈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概括主要事件,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2、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舞蹈”深刻内涵的理解,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概括主要事件,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2、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舞蹈”深刻内涵的理解,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概括主要事件,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教学重点
概括主要事件
教学难点
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按常规预习。
自选三十个词语默写
二、导入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有21位聋哑演员,她们表演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有谁知道这个节目是怎样排演的吗?这群听不见、说不出的聋哑人给我们这些健康的人带来了怎样的启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生命的舞蹈》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启示呢?
二、再读课文,概括主要事件,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文中提到的“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各指哪两次舞蹈?请分别用一句话将内容概括出来。
(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明确:以一对残疾夫妻为代表的一群残疾人在夜幕中跳起了火的舞蹈;
三十年前,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艰辛的条件下劳动,作者感到她在跳舞。
2、这两次生命的舞蹈有何异同?
引:两者舞蹈的形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面对的困境有什么不同?在作者看来,两者舞蹈的形式虽然不同,但从舞蹈中体现出来的情绪有何共同点?)
(A异:①残疾人是在真正地跳舞,而小女孩则是在艰辛地劳动,并不是在跳舞,是作者认为她的劳动像跳舞。
②残疾人的困境是自身肢体有残缺;小女孩的困境是家境贫寒,生活艰辛。(他们面对的困境的具体内容不同。)
B同:两者都是欢乐的。(由此体现的生活态度有共同点吗?)都是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等等)。
三、精读课文,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3、这两次不同形式的生命的舞蹈都是作者亲眼所见,那么作者的心理活动发生过哪些变化?
A引:关注学生在文中的圈划。主要是划出表现作者心理活动的关键词。
B引:面对残疾人的舞蹈,找出文中的“怜悯”“大吃一惊”等词语;面对小女孩的劳动,找出文中的“怜悯”“沉思”“叩问”,确定作者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
4、从最初的怜悯到之后的“沉思”、“叩问”,可见作者对这两次生命的舞蹈是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过程的。那么,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了作者对两次生命的舞蹈的思考呢?
四、反馈。
1、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对两次生命的舞蹈的思考的?
2、摘抄表明作者对两次生命的舞蹈思考的语句,摘抄本。
(选做)
3、重写《分享》,随笔本。
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舞蹈”深刻内涵的理解,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舞蹈”深刻内涵的理解,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5、请学生齐读第4、6、7段。个别读其中圈划的作者对两次生命的舞蹈的思考的语句。
6、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对两次生命的舞蹈的思考的?
句1:“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张力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残疾人扭动、变形的舞姿比喻成火的生命的张力的表达,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残疾的人们极力展现自己生命力量的精神面貌。)
引:那么,作者为什么在此之前说“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只有用火的舞蹈作比,才恰如其分”?
(因为这些词语的含义、程度都不如火的比喻能更准确地表现出残疾的人们追求生命的精彩的真正原因。)
句2:“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唱歌,都会欢乐的原因。”
(用“红舞鞋”比喻一种生命的自然规律:人有追求欢乐的天性。生活中的每个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就遵循着生命的自然规律去追求欢乐,生活中的任何艰难困苦都不能改变我们去追求这种欢乐。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句3:“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是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当我们遵从生命的自然规律,尽全力去追求生命带给我们的欢乐时,我们就不会畏惧,也从不悲观,生命的本质支持着我们。)
四、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舞蹈”深刻内涵的理解,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7、再读第六、七段,你觉得课文为什么取名为“生命的舞蹈”?
(首先,本文主要内容就是写了残疾人尽情舞蹈和小女孩在艰辛困苦的条件下欢乐的劳动,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生命的舞蹈。其次,作者以生命的舞蹈比喻生命的本质:任何艰难困苦都无法阻挡的人类追求欢乐的天性。最后,作者以“生命的舞蹈”为题是为了告诉我们,面对任何艰难困苦,我们都不能放弃追求欢乐的权利,那是我们生命存在的意义。)
五、结束语
如果人生是一幅图画,那么你就是一位画者,即使再灰暗的色彩,也会有层次的暗涌;
如果人生是一个舞台,那么你就是一位舞者,即使再笨拙的舞姿,也会有观众的喝彩;
生命若是冬日的溪流,凝固何妨,冰层下依旧潺潺奔流;
生命若是秋日的花朵,残缺何妨,秋风中依旧摇曳生姿;
生命若是没词的歌曲,平凡何妨,吟唱着依旧跳跃隽永。
生命是自己的,你是自己生命之帆的舵手,怎么航行?向何处航行?你得自己去掌控!
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只要你拥有这种精神,你也可以成为自己生命的舞者。(生齐读)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背诵第4、6、7三段。把缺少的语句补抄到摘抄本上。
2、推荐阅读:赵丽宏的《生命》;季羡林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选自《中外书摘》20xx年4月经典版)
舞蹈教案 篇6
一、 教材分析:
体育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工具,在音乐的伴奏下随着音乐的节奏,通过身体各关节、各部位创造千变万化的舞步和姿态,它既有文化艺术的内涵,又具备体育竞技的特点,既能通过锻炼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情操,娱悦身心,是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
1、 教学目标:
(1) 学习华尔兹的基本动作,方法和优美的身体姿态。
(2) 了解其风格特点,音乐节奏和步伐变化。
(3) 逐渐达到能够独立创编简单的组合动作。
2、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学好华尔兹的基本舞步,动作准确,步法熟练。
(2) 难点:舞姿飘逸洒脱,优美大方。
二、 说学情:
学情是科任教师确定本课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学法、教法和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科学分配教学时间的依据。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现代中学生的兴趣广泛,自制能力差,心理素质,稳定性不强,对于学、练简单的体育舞蹈动作,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厌学现象,给教学带来不便,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开创快乐、趣味性教学,运用变换练习方式、条件和要求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法: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
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1)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练信心。
(2)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
华尔兹基本步法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1)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愿望。
(2)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习方法。
3、练习法:
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1)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习,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2)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平等、高效的学、练平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动力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四、学法指导。
1、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兴趣,主动、积极地投入学、练中去。
2、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提问对话,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积极思维。
3、通过带练,示范练习和指导练习,让学生学会模仿学习能力。
4、采用各种练习,不断提高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好学上进的思想,达到自主学习、快乐体育和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导入热身、学习与体验、身心放松等三部分。
1、导入热身:
(1)、教学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并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
②、上课:师生问好!
③、宣布课的内容。
(2)、热身活动。
①、绕大圆圈慢跑:教师指导,同学做其同步练习。
②、游戏:找朋友。
2、学习与体验:
(1)、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示范:华尔兹的基本步法:前进变换步,退变换步
(2)、分解教学。
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习。
(3)、分组练习:
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
(4)、展示与评价:
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3、身心放松:
(1)、整理队伍,散开。
(2)、教师讲解,示范。
(3)、随伴音乐节奏,翩翩起舞,歌声、掌声,心情舒畅,愉快放松。
(4)、小结:
①、完成本课目标情况。
②、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③、下课,师生再见
舞蹈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八组课文的第一课,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学情分析
小学低段重在积累字词,本课所涉及的生字词数量比较大,也偏难。但是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蕴含科学知识,内容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科学知识介绍和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意抓住思 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抓住人物的表现,再读中感悟张衡从小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从读中受到良好的教 育和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9个生字(撒、玉、仰、傻、距、组、楚、衡、汉),会写12个字(勺、斗、玉、组、珍、珠、数、钻、研、睡、距、离),理解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12个生字(勺、斗、玉、组、珍、珠、数、钻、研、睡、距、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教学方法:
朗读欣赏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诵读法、圈点勾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40分钟)
一、导入新课 (3分钟)
课件演示(夜空、闪动的星星、《小星星》乐曲)。师生随着课件演示,共唱歌曲。启发:同学们,你们喜欢星星吗?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美丽的夜空,闪烁的星星,动听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星空图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二、人物介绍(2分钟)
资料交流:(出示人物图片(张衡)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他有关,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人物之一,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交流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成功心理。同时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了准备。)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
1、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四、识字写字教学(15分钟)
(一)识字
内容:撒、玉、仰、傻、距、组、楚、衡、汉
1.检查识字情况,重点进行生字的正音和识字记字的方法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体验,教师相机点拨重点字音和结构上的注意事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扩词和必要的识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导。
(识字是阅读和协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以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充分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尊重并激发学 生的创造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大胆发挥想象,运用自己的巧妙的方法来识记生字,活跃了思维,丰富了积累。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 时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2.组内互读课文,进一步巩固识字成果,了解课文大意。
(二)写字
内容:勺、斗、玉、组、珍珠、数、钻研、睡、距离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勺、斗、玉、组、数、睡”。
指读,组词。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难写的部分,交流书写中应注意的事项。
3.教师示范书写“数、睡”两个字。强调重点笔画的写法。如:“数”字左上方的“米”字最后一笔的变化;“睡”字右边几个“横”笔画的长短变化等。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全班评议。
(写字教学的作用在低年级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扎扎实实,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进行指导,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五、合作探究,理解内涵(15分钟)
(一)
1.分组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推选出“阅读小能手”,准备在全班朗读。
2.组间朗读比赛,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评,交流体会。
3.读书交流:在读书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赛读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彼此的交流利于同学间的互相促进,同时在交流中教 师也能有效地捕捉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 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