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色的鱼钩》 篇1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服从( ) 坚持( ) 安定( ) 增强( )
挽救( ) 拧成( ) 完成( ) 收敛(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喜出( )( ) 三( )两( ) 夜色( )( )
目不( )( ) 无( )无( ) (  … …; )( )一息
三、搭配词语
严峻的 身体 喜出望外地 咽着
斑白的 情绪 整夜整夜地 不合眼
衰弱的 光芒 目不转睛地 跑回来
低沉的 毅力 大口大口地 看着
饱满的 脸 热气腾腾的 草地
粗糙的 声音 无边无涯的 山峰
金色的 两鬓 重重叠叠的 老班长
惊人的 手 昏迷不醒的 菜汤
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老班长( )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2、我( )接受了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得把你们带出草地。
3、( )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 )会起不来。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 我觉着好像有( )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这是“我” ( )时候说的话。“万根钢针”表现了“我”( )的心情,后面的省略号省去了( )。
3、可是我的心里像( )似的,沉重极了。
4、我们的精神显得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柴,好像( )。
《金色的鱼钩》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掌握“喜出望外”、“回味”、“严峻”、“收敛”、“奄奄一息”、“瞻仰”、“闪烁”的本意,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题意及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段意。
(四)学习课文第1段,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二)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在前边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长征》一诗,了解了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千难万险。今天,我们学习阅读课文。这是一篇有关长征故事的课文。在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情况。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你们都理解了吗?
1.什么叫“青稞”(kē)?
(大麦的一种,粒大皮薄,主要产在西藏、青海等地。)
2.“作料”的“作”读第几声?什么叫“作料”?(“作”是多音字,作料的“作”读第二声。“作料”就是烧菜时用的油、盐、酱、醋等调味品。)
3.“回味”是什么意思?(“回味”是指在回忆中体会曾经经历过的美好事物。课文中老班长这样说,是为了消除“我”的怀疑,使病员安心地喝鱼汤。)
4.“弥(mí)漫”两字怎么讲?“夜色弥漫”是什么意思?(“弥漫”是充满的意思,“夜色弥漫”就是到处充满夜的景色。)
5.什么叫“严峻”?(“严峻”就是严厉、严格的意思。)
6.“敛”(liǎn)字要注意读音和字形。“敛”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是什么意思?(“敛”是收拢的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指老班长的笑容收起来了,消失了。)
7.“掣”(chè)字怎么讲?(“掣”是拽、拉的意思。)
8.什么叫“奄奄一息”?(“奄奄一息”是呼吸微弱,快断气了的意思。)
9.“瞻”字在字典上怎么讲?什么叫“瞻仰”?(“瞻”是往上看或向前看,怀着敬意仰起头来看,如瞻仰毛主席、周总理的遗容。)
(三)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课题叫?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分段?
1.给课文分段。
2.试说出各段段意。
(课文按故事发展顺序共分为四段:第1段:(从开头到“大伙都叫他‘老班长’”),讲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情况,介绍了老班长的外貌和“老班长”这个称呼的由来。第2段:(从“三个病号走不快”到“沉重极了”),讲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第3段:(从“挨了一天又一天”到“很久很久”),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第4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五)指四名学生读课文。
(六)学习课文第1段。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
2.老班长担负着什么任务?(保护三个小病员过草地。)
3.把刻画老班长外貌的句子画出来。读后说一说从老班长的外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
4.齐读课文第1段。
小结段意:写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老班长接受了保护三个小病员的任务。
(七)作业 。
1.读课文。
2.抄写常用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第2、3、4段课文。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听写字词。
喜出望外 回味 衰弱 弥漫 严峻
奄奄一息 收敛 抚摸 瞻仰 闪烁
(二)继续学习课文。
默读第2段。
1.看课文第3自然段,什么叫“合不拢眼”?老班长为什么“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因为“饥饿威胁着我们”。)为什么用“威胁”?(说明当时困难十分严重,如再找不到吃的,大家就有生命危险。)
2.第4自然段中写老班长“喜出望外”地跑回来,他为什么“喜出望外”?(正当饥饿威胁着他们的时候,老班长忽然在池塘边发现有一条鱼跳出来。他想,可以钓鱼烧鱼汤给三个小病员吃。喝了鱼汤,他们的生命就能得救,可以走出草地了,所以老班长“喜出望外”。)从“喜出望外”这个词语中,想想当时老班长的心情。(老班长正在为找不到吃的而忧虑,忽然发现有鱼,他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这也说明老班长有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高度责任感。)
3.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从来没有吃鱼时,老班长是怎样向小梁解释的?老班长为什么坚持自己不吃鱼?(老班长牢记教导员的教导,所以坚持自己不吃鱼。老班长又向小梁讲述了目前的困难,说明自己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必须这样做。这充分体现了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4.为什么小梁端起搪瓷碗,觉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因为他知道这小半条鱼来之不易,而且老班自己没吃。)
5.老班长看见大家不吃鱼汤,说了什么话?把老班长说的话读一读。为什么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小梁知道?(最后一句话是暗示小梁,要他记住,“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鼓舞他们的信心”。这是老班长前一天对小梁说的话。这里的暗示带有命令的意思,所以是严厉的。)
6.读课文,从“以后”到“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指名三人读。分角色朗读其中小梁和老班长的对话,一人读叙述部分。(从对话朗读中体会老班长确实是小战士的“上级”、“保姆”、和“勤务员”,突出老班长的精神感人之深,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决心之大。)
7.为什么老班长看到大家不吃鱼汤,收敛了笑容?看到大家吃完鱼汤,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笑容?(老班长看见大家不吃鱼汤,怕大家身体更加瘦弱,走不出草地,完不成任务,所以心里发愁。看见大家吃完鱼汤,虽然鱼汤很少,但总可以维持生命,可以走出草地,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所以他心里很高兴。)老班长的感情变化,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意见。)
小结第2段段意:写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
(三)学习课文第3段。
默读课文。分小组讨论。
1.接近草地的边缘时,小病员是怎样的情形?老班长呢?老班长怎么对小病员说?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2.小梁他们发现老班长昏倒在水塘边时,是怎样抢救的?
3.老班长为什么还坚持不肯喝鱼汤?(老班长生命垂危,仍然惦念着党交给的任务,坚持不喝鱼汤,而要把鱼汤让给小病员吃,让小病员喝了鱼汤后能走出草地。)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结第3段段意:老班长完成了任务,走到草原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四)学习课文第4段。
齐读第4段。
1.“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小梁为什么要这样做?(联系上下文体会小梁当时的感情。)
2.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钩鱼给他们吃的,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者班长学习的决心。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小结第4段段意:写小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五)齐读全文。
(六)看插图,哪一位是老班长?看看他的表情怎样?他们正在想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总结全文:这篇课文写得具体生动,非常感人,老班长的形象和内心活动都深深印入我们的脑海中。老班长完成任务的高度责任感和舍己为人,忠于党,忠于革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七)作业 。
1.复习课后练习第1题。
2.填写:
时间:________
地点:________
人物:________
起因:________
经过:________
结果:________
【小资料】
红四方面军 即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1年11月,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军组成,徐向前任总指挥,张国焘任政治委员。1932年6月,国民党军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2月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至1934年,先后粉碎国民党两次大规模的围攻。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四方面军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
《金色的鱼钩》 篇3
一、比一比,再组词。
禁衰饵搪
森哀耳塘
二、多音字组词。
三、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些是打比方的句子。
(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
(2)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3)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4)我们的精神显得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柴,好像过节似的。
四、给下面的一段话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老班长猛抬起头 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 我 我早就吃过了 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五、认真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完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
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我就问他:“同志,你在那一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呀?”
“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
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的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过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思考:
①“小鬼”是在什么情况下碰到老同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陷进泥潭的?“小鬼”怀着怎样的心情向前赶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光明大路”,“光明大路”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三、②③
四、标点:,,:“,。,……”
五、1 小鬼是在长征途中掉队后,空着肚子,极度疲乏的情况下碰到老同志的。
2 老同志是在天黑、路滑、又下着大雨,而且还背着“我”向前走的情况下,陷进泥潭的。
3 小鬼是在老同志为找他、背他而牺牲的情况下,怀着无比悲痛而又对革命十分坚定的心情向前赶路的。
“光明大路”在这里指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