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教案【最新2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
内容导航
八年级美术教案 1八年级美术教案 2八年级美术教案 3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4八年级美术教案 5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6八年级美术教案 7八年级美术教案 8八年级美术教案 9八年级美术教案 10人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案 11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2八年级美术教案 13八年级美术教案 14人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案 15八年级美术教案 16八年级美术教案 17八年级美术教案 18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9八年级美术教案 20八年级美术教案 21八年级美术教案 22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3八年级美术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会居室美化的平面设计与效果图制作。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细致、耐心、认真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品质。
(4)学会对身边事物观察、理解的敏锐程度。
(5)自信、个性培养和请顶师长同学意见的包容胸怀。
重点
居室布置设计方案
难点
设计中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
教学准备
剪刀、卡纸等
教学方法
体验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布置理想的家居
注意的问题:1整体布局、2室内线条美感、
3、比例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哪里?
学生回答:家。引入课题。
2、教师:提到家,想到最多的是哪些词汇?
学生:温暖、温情、亲切、父母、兄弟、姐妹等
3、教师:这些温暖、亲切、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靠什么来营造。学生:亲人之间的言行,室内的陈设、装饰、色彩、灯光营造的气氛等等
4、教师:联系我们学过的美术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感受来想一想:怎样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你喜欢什么样的家庭环境?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5、每组推荐发言人把大家讨论的主要内容谈一谈,其他同学注意听,然后归纳出重点。
学生发言。(可以各抒己见,不一定准确)
6、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可做少量的点评,对范例加以评述。
7、分组:(每俩人一组,一人为设计师。一人为甲方)每组设计一个单元方案)
8、评价:提出问题: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直至总结出若干可行的评价点。
自评、互评、发表自己的见解。
9、小结:展示优秀作品。赏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印象,领会本课内容,希望未来影响学生生活实际生活。
八年级美术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标志特点、类型、用途,学习标志设计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校园环境标志的艺术特征和构成形式。
难点:引导学生依据校园环境标志特点和用途,设计出表达信息准确、简洁、独特美观的标志。
教法学法
自主欣赏、探究、归纳讲解、尝试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多媒体教学情景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标志随处可见,这些标志如同形象的语言,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请看大屏幕上的中国工商银行、城市地铁站、北京奥运会会徽等标志,看后谈谈感受。
二、精讲点拨
多媒体展示另两张标志图片,归纳出图形规律:
1、以文字为图案(如《济》)
2、以几何形为图案(如《宽容与尊重他人》)
3、以各种具体形象为图案(《保护野生动物》)
总之,一个好的图形标志要形象简洁明了,易识别,形象独特,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该标志代表什么。
三、小试牛刀
1、联系校园生活,标志创意举例:
2、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选题、构思、构图、定稿、着色。如设计爱护校园花草的环保标志:①寻找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元素(绿树);②由外形和特征产生联想;③对基本形进行图案装饰或有机组合;④对主题的辅助图形作构思联想(手的呵护);⑤变形与调整设计元素,最终合成标志。
四、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借助圆规、直尺等工具,为学校绿化活动设计一个标志。标志大小、形状、色彩自定,形象要鲜明,独特美观。
2、学生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比一比:分小组比赛竞猜以下各种公共场所标志,分别代表什么?多媒体出示禁止吸烟、安全通道、绿色食品等标志。
1、学生欣赏、分析、交流,感受。
2、归纳图形的特点。
1、学生列举可以设计的标志种类。
2学习设计的步骤,并能及时发现设计元素。
尝试练习,按要求进行完成作业。
八年级美术教案 3
一、学期进度表
第一·二周==0.前言: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第三·四周==1.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第五·六周==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第七周 ==3.墨与彩的韵味
第八周 ==4.笔墨的情趣第九·十周==5.一版多色版画
第十一周==6.纸板的联想——座椅设计
第十二周==7.纸的立体组合——生活用品设计
第十三周==8.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
第十四周==9.居室的色彩搭配
第十五周==10.布置理想的家居
第十六周==11.柜架陈设的艺术
第十七周==12.美化生活的装饰布
第十八周==13.我的小天地——立体纸模型
第十九周==14.奇异的结果
第二十周==期末测试
0.前言: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教学课题: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教学类别:欣赏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指导思想
通过对波提切利的壁画《春》这一具有人文精神性质的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的重要作用。通过美术作品与文化情境的互动关系,使学生既能通过一定的文化意境有效地解读和欣赏作品,又能通过作品了解相关的文化情境。
此外,让学生对美术及美术作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形式语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文艺复兴”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所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素质。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社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通知识。这些普通知识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它既是专业知识发展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普通知识涉及广泛,美术知识就是其中之一。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必要理解,是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当具备的普通知识。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内容包括三个版面,第一版面为《春》的全图,采用这样大的版面旨在让学生获得对作品有效的“目力接触”,获得整体的视觉感受和了解。第二、三个版面采用了局部分解、加注、解释和相关背景、作品介绍等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具体地理解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化意境。这三个版面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学习时可以相互结合反复阅读和欣赏,采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学习方式和与之相应的从综合到分析再进行综合的学习过程。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2)、在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关系及作品的形式美。 难点:了解作品中神话人物的象征与寓意关系。
(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系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所表现出的春的气息和人物动态表现出的青春活力,并启发学生找到春所代表的万木复苏、生机昂然与人性的觉醒和复苏之间的联系。此外还要具体介绍画中神话人物不同的象征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五、教学措施:
基本上按课本提供的程序进行。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让学生欣赏作品和通览课文,并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学好这一课。即先
通过视觉整体感受作品的构图、人物造型组合、场景、色彩等,再进入到主要局部和各个细节进行欣赏和分析。再这一过程中,适时向学生介绍描述画面中的情节和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介绍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主要精神,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品给人的感觉有些抽象,教学时应该就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画面的各个情节作比较详细的介绍和讲解,对教材的内容做适当的补充。
教师首先应该从内容、形式上对作品有较深刻的认识,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对寓意与象征要作适当介绍。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第一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一幅蛋彩画: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板书课题)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二)、学习新内容
谁能告诉我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呢?(见课本第1页的作品介绍) (板书)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让学生首先对作品的主题有所了解)
这是一副蛋彩画,哪位同学再说说,什么是蛋彩画好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
(板书)什么是蛋彩画
学生乙:蛋彩画是15世纪欧洲油画正式形成以前的两种最常用的画法之一(另一种画法是“湿画法”)。因它是用鸡蛋黄或鸡蛋清调和颜料作画而得名。欧洲油画材料和技法得到完善后,蛋彩画逐渐被油画所取代。(了解相关绘画的相关技法)
关于作者你们又知道多少呢?(见课本第3页的介绍,了解作者) (板书)画家简介
学生丙: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风格不仅在当时是独特的,而且在整个欧洲绘画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作品不仅赋予诗的想象,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也独树一帜,这就是他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手法,而是同时强调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组织结构,并善于运用刚柔相济的线条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美感,追求画面的装饰效果。现存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他的两件最有力的代表作品。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他的全部作品中,有相当多的作品采用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题材。(课件显示“希腊神话”的注释)
课本中还提到了“文艺复兴”的词汇,大家知道什么是“文艺复兴”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了解相关背景)
(板书)文艺复兴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初步学会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的方法。
(2)让学生从惑受形象人手,在了解作品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加深对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埋解,从而提高欣贯能力。
(3)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惑。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雕塑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特点。着重介绍秦始皇兵马桶、霍去病墓前雕塑、六朝陵墓雕塑、敦煌石窟、龙门石窟奉先寺等典型地域的代表性作品。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雕塑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中国古代雕塑相关图片若干或制作多媒体。
学生:查找相关文字、图片材料(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分组查阅有关中国古代雕塑的资料)。
【教学过程】
提问式导人:(提间贯穿整节课,问题解决,即是课的结束。)
什么是雕塑?�
(由于学生查阅过资料,应该可以回答出一部分问题,不完整或需要强调的部分,教师应注意重点解析。在回答问题之前,可以小组综合讨论,拿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答案,然后推荐一位同学回答,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提出意见或不同看法。最后教师点评。)
问题回答及补充。
雕塑是以可塑或可雕刻的物质材料,通过不同手法制作的能表达艺术家思想、观念、情感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按其形态,一般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按用途可分为架上雕塑、纪念碑雕塑和园林雕塑。按材质可分为泥、木、石、铜、陶等。(展示图片,区分不同材质的雕塑,区分圆雕和浮雕。)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雕塑创作的成熟和繁荣时期。当时的厚葬之风日益普遍和兴盛。因而使各种形制的雕塑殉葬品的制作发展更快。这一时期,数量可观,规模宏大的当数1974年陕西临幢秦始皇陵东侧的重大考古发现——秦始皇陵兵马桶。目前共发掘四个桶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共出土与真人、真马相仿的陶桶、陶马7余件。犹如在大地下面埋藏着一支气势磅磅的地下军队。发现如此庞大、逼真,数量众多的陶诵群震惊了世界,令人惊叹不已,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这一大批兵马桶,不仅显示了昔日秦国的强大与秦始皇的权威,而且让人感到古代雕塑工匠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雕塑水平。从全局看,尽管军队列降是严整的、肃穆的,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却是模制与手塑相结合,人窑烧制后再加彩绘。个体形象力求模仿真实,注重细节,如发式、服装等,塑造得都很具体。尽管那个时代距我们很遥远,我们似乎仍然能真实地感受到当年秦军队的雄威。
(多媒体图片:秦始皇陵桶阵图2一3张,局部图片2张,军吏桶、将军桶、跪射武士桶各一张,兵桶头部特写4张。)
汉代厚葬风日盛,封建统治阶级中大小人物几乎邵想把自己生前享受的东西,统统带到他们想像的死后"世界"中去享用,除了日常生活器皿外,还要把难以人墓的家奴、护卫以及仪仗队、乐舞百戏等制成陶佣随葬墓中,供其死后使唤、娱乐享用。这些除了与封建统治者的迷信思想有关外,更重要的体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恋恋不舍。
在封建社会里,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的统制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而盛行厚葬。在他们的陵墓区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部分。
霍去病墓前石雕的种类和布置方式,有别于后世帝陵前的`石像。石雕充分利用山石的自然形态,依石似形,梢加雕凿求之神似,种类繁多,形象古拙,手法简练,风格浑厚。这些石雕采用不线雕、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以关键部位细雕、其他部位胳雕的写意方法,突出对象的神杰和动感,给我们留下了一组风格粗扩古朴、气势豪放的陵墓石雕艺术珍品。其中"石刻立马"为主题雕像,雕塑朋灰白红砂石雕凿而成。石马昂首站立,长尾拖地。腹下雕有手持弓箭、之首、长须仰面璧眉挣扎的人像。高大的战马气宇轩昂,四蹄踏翻凶恶的敌酋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其余则围绕这一主题,与坟墓所象征的环境结合起来做全面性的烘托。
(多媒体演示图片:霍去病墓整体图片一张、《石刻立马扒《伏虎》等图片若干。)
南京是六朝古都,在南京及其附近地区有32处南朝陵墓,每个陵墓前郡有石雕群。主要是锻磷、天禄、辟邪、石柱、碑等。这些雕刻形象生动,气势宏伟,有菱形的石柱和有翼的石兽,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
萧景墓现存辟邪长3.8米、宽155米,高3卜米。雄兽,头微南砖,向西而立,无角,长舌垂胸,须下拂,头顶有四道达干背上,胸前长毛鬃曲,两翼刻云勾纹,衬以鸟翅纹,尾长及地,足趾五爪。体形硕大肥短,各部分比例适当,昂首挺胸,两翼振奋,雕饰精英,为同期辟邪中的佳作。
(多媒体演示图片,萧景墓石辟邪、六朝陵墓神道石柱、萧道生墓石戳鳞等图片约1幅左右,供学生欣赏)
敦煌莫高窟修建于前奏二年,在以后的1多年里,人们陆续在此开凿石 窟,隋唐时期达到高潮。开凿的窟室有1多个,保存到现在的洞窟有492个, 是现存世界最伟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申佛像明显体现了惜代佛像艺术特点,干腆绣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容智而慈祥,令人敬而不惧。(多媒体演示图片2一3张。)
乐山大佛位干四川乐山市,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开凿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坐像。始凿丁唐亥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佛像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1996年12月,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多媒体演示图片1-2张。)
小结: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中围古代雕塑作品从内容、题材等方面进行小结。
(多媒体演示敦煌莫高窟外景及作品图片若干。)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郊武周山南麓,开凿于北魏中期,现存主要洞窟53个,造像51万个。其中第2窟释迎佛雕像,高137米,前额宽阔,直鼻大耳,着右祖架装,盘腿而坐,目光凝视,似乎在沉思,表现出一副超然大度的神情,在静穆巾蕴含着戚严与容智。其形象和雕塑手法,仍然有印度健陀罗艺术的影响。(多媒体演示图片2一3张。)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千米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筒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邵洛阳时。各朝代造像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l千米,共约悦万余尊。2年11月,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八年级美术教案 5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如何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描绘,检验一下学生们对中国画的材料和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同时还力图在表现故事场景中,丰富学生的只是层面,激发学生所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引导他们能够在生活中汲取素材,在收集和查找相关资料及创作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审美能力必须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深入生活的道理。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欣赏各种小故事,体验创造的乐趣。引导学生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技能目标:运用多种方式创作画的内容,加上丰富的想象,合理的格式,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从小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故事内容的体现和多种材料的运用。构图合理、画面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范画、卡纸、小刀、水粉颜料或油画棒、蜡光纸、布条、泡沫、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趣导入,激发情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动画片呢?
学生讨论交流:哪吒闹海、西游记、蓝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教师提问: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好看的动画片,老师也忍不住想看看了!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动画城逛逛?(教师展示各种动画片的片段或图片。)
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其中的哪部动画片呢?能不能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学生各抒己见地回答。
教师提问:这些动画片都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合起来的,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故事发生,能给大家讲讲吗?找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小故事。
教师:这几位同学讲的故事真有趣,我们能不能用双手把自己有趣的故事描绘出来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故事画》。
二、创设情景,启发灵感
1、想一想
教师:其实我们每个同学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地想一想,你身边都发生过哪些事呢?学生简单介绍。
教师小结:说得真不错,我们身边的故事有甜、有苦,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件事呢?
学生讲一讲自己最深刻的事,教师小结。
2、说一说
教师:表现事物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已经学过用纸画、帖。除了这些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方式?还能怎么做啊?
学生:先用笔在布条上画出基本轮廓,在用剪刀剪下来,贴在背景图上。
教师:这位同学的想法很有创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生:还能用泡沫刻。我们可以先把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用笔简单地画在泡沫上,再用小刀沿着轮廓雕刻出基本形。
教师小结:这个方法很不错,因为泡沫有厚度,用小刀刻出的结构很有立体效果。
3、论一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你们准备选用哪种方法表现?这样表现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4、赏一赏
教师展示多种折、剪、贴、画、刻的实物。引导大家去观察,并找出这些方法的特点,给学生一个参考的空间。
5、做一做
教师找一位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下展示一种做法,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后,给予评价,老师总结并给予奖励!
教师生总结造型表现的具体步骤:
1、构思、构图(新颖、独特)
2、选材(合理)
3、制作(方式多样化)
4、涂色、修改(鲜艳)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采用多种方式表现故事内容,可以是多种制作方式:折纸、剪贴、雕刻、绘画、拼贴等。
1、设计合理,构图新颖。
2、用剪刀注意安全。
3、颜色吐沫均匀,互相帮助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出学生的作品,师生互评:
(1)�
(3)你喜欢自己的作品吗?为什么?
(4)通过本课学习,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
五、教师总结,拓展知识
教师:这节课,每位同学表现得都很不错,我们学会了多种方式表现出了身边发生的故事,说明只要大家愿意开动脑筋,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我们身边的故事很多,你还可以去创作你爸爸妈妈的故事,你好朋友的故事,你兄弟姐妹的故事等等,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生活的美,表现出生活的美,生活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乐趣,我们还要养成爱动脑,爱动手的好习惯,做一个惹人爱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画故事
故事内容、情节
如何来表现故事情节
绘画和制作的方法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特别希望学生能在课中领略到祖国文化艺术的魅力。课前我找到很多连环画资料,其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展示方法的'灵活多样,无不述说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华彩。我产生了一种什么都想给学生看看的冲动,但我们的学生是才12岁的孩子,又是第一次正式接触“连环画”这一美术形式,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引领孩子们走进连环画的宫殿,从认识到了解到创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课中我的考虑是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让学生即愉快激情地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又充分发挥想象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并对教学媒介的选择,教学步骤的安排,作业形式的设计,都做了精心的设计。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6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铅笔淡彩画的艺术特色
2.通过淡彩写生,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学习重点:
结合淡彩画的特点,学习写实色彩的表现技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范画、静物、水彩颜料等工具
学具:
水彩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铅笔淡彩范画,请学生欣赏,再展示同一题材的铅笔素描和水彩画,请学生思考讨论,自己更喜欢哪一幅作品?
请喜欢铅笔淡彩的学生说一下原因:
生:素描与水彩相结合
生:既有素描的朴素,也有水彩的透明,轻快。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铅笔淡彩画是用铅笔造型与水彩渲染结合的一种绘画,也是素描向水彩过渡的一个画种。
二、发展阶段
1、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课本范画:《静物》《艾丽斯漫游仙境》《风景》《建筑设计》。重点区分它们是用什么工具来构图的?
生:铅笔、钢笔和炭笔等
2、请学生思考讨论:铅笔淡彩画的步骤
3、师演示铅笔淡彩画的步骤
(1)准确又概括的画出物体轮廓
(2)适当画出静物的明暗调子
(3)水彩罩色。字注重色彩效果的同时,要注意保留铅笔明暗效果
三、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运用铅笔淡彩画的方法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
学生作业分层练习。一部分学生按铅笔淡彩画的步骤和方法临摹范画,有能力的同学自己创作一幅铅笔淡彩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在巡回指导时注意两点:
1. 形体暗部处理是否得当,对提前完成者,抓住好的画例,为同学树立标准。
2. 设色方法要卧笔平涂,避免笔尖描画。
四、作业讲评
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讨论欣赏,并且指出优缺点。
教师肯定造型准确,色彩较好的作品,并加以鼓励。
五、课后拓展
本节课我们通过铅笔淡彩写生练习,强化了以色彩造型意识。铅笔淡彩画不仅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也是色彩画的辅助练习,在建筑设计、构图等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同学课余时间可作一些尝试。
八年级美术教案 7
教学目标:
1、了解写意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学习描绘花、叶、茎的初步技能。
2、体验写意花卉的临摹方法、步骤,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的初步技能。
3、培养热爱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情景,在观察、表现事物时形成一丝不苟、胆大心细的态度和作风。
教学重点:
写意花卉的临摹技法。
教学难点:
用笔肯定,表现花卉达到形与神的统一。
教学过程:
1、什么是写意花卉?
写意花卉是针对工笔花卉而言的,写意总体比较抽象,讲求意境,工笔就比较逼真,讲求真实。写意的。用纸为生宣,工笔为熟宣,技法上写意泼墨为主,工笔则要先打底,再上色。
2、写意花卉与工笔花卉图片对比欣赏。
3、欣赏画家的作品,同时对画家略作介绍。
(简略介绍4位国画大师以及欣赏他们的作品。齐白石、潘天寿、徐悲鸿、黄宾虹)
八年级美术教案 8
教学目标:
1、能初步体验材料的肌理与质感特性,加强对形式美感的基本认识。
2、能选择运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质制作较为简单的装饰作品。
3、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1、能初步体验材料的肌理与质感特性,加强对形式美感的基本认识。
2、能选择运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质制作较为简单的装饰作品。
教学难点:
1、能初步体验材料的肌理与质感特性,加强对形式美感的基本认识。
2、能选择运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质制作较为简单的装饰作品。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用具:优秀装饰作品实物、图片。
学生用具:
根据自己所用工具材料情况,带自己所需材料。自己喜欢的图片。
学生预习:
课前自己收集有趣的材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借助图片展示一些材料。着重对比分析一组材质的肌理与质感。强调不同肌理与质感给人感受的心理差异,帮助学生建立材料特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
2、请部分学生对课前收集的材质进行分析。(运用对比的方法)
3、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a、在自己带来的图片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材料进行改造。
b、注意材质的加工处理。使其能够更加适合体现改造后的造型。
c、注意利用适合的材质及拼摆方式展现你对特定造型对象的。感受。
d、应利用材质体现一定的视觉美感。
4、学生分组动手练习,教师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课堂教学。
1、整体评价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请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从学生作品入手,着重对比分析几件利用不同材质合理搭配的优秀装饰作品。
3、布置学习活动及要求:
a、设计一件装饰作品。注意造型设计是否适合充分展现材质的形式美感。
b、注意材质间的对比,把握对比与统一的原则。
4、学生分组动手练习,教师辅导。
5、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自己的作品。
八年级美术教案 9
教学目标
(1)学会居室美化的平面设计与效果图制作。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细致、耐心、认真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品质。
(4)学会对身边事物观察、理解的`敏锐程度。
(5)自信、个性培养和请顶师长同学意见的包容胸怀。
重点
居室布置设计方案
难点
设计中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
教学准备
剪刀、卡纸等
教学方法
体验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布置理想的家居
注意的问题:1整体布局、2室内线条美感、
3、比例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哪里?
学生回答:家。引入课题。
2、教师:提到家,想到最多的是哪些词汇?
学生:温暖、温情、亲切、父母、兄弟、姐妹等
3、教师:这些温暖、亲切、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靠什么来营造。学生:亲人之间的言行,室内的陈设、装饰、色彩、灯光营造的气氛等等
4、教师:联系我们学过的美术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感受来想一想:怎样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你喜欢什么样的家庭环境?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5、每组推荐发言人把大家讨论的主要内容谈一谈,其他同学注意听,然后归纳出重点。
学生发言。(可以各抒己见,不一定准确)
6、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可做少量的点评,对范例加以评述。
7、分组:(每俩人一组,一人为设计师。一人为甲方)每组设计一个单元方案)
8、评价:提出问题: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直至总结出若干可行的评价点。
自评、互评、发表自己的见解。
9、小结:展示优秀作品。赏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印象,领会本课内容,希望未来影响学生生活实际生活。
八年级美术教案 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3)了解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
(2)体会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教学难点: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检查,
二.导入新课:
古代宫廷自周朝开始就有宫蚕的传统,每年春季,皇后都会带领宫中的贵妇亲自养蚕取丝,织娟制衣的劳作,为的是彰显自己虽位居至尊仍不忘桑织,乃是立国之本的母仪,以此来倡导勤劳贤良的妇德。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捣练图正是生动的描绘了唐朝宫廷贵妇的劳作过程。
(1)、多媒体:播放问题
1、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2、“练”是什么?“捣练”又是什么?
3、什么是仕女画?
4、这幅画藏于哪个博物馆?
《捣练图》是盛唐时期张萱的作品,真迹已经失传,现在我们所见的是宋徽宗的摹本。张萱另一幅作品是《虢国夫人游春图》,代表作是《簪花仕女图》。
宋徽宗:历史上有名的书画皇帝,虽说他治国无方,但却对书画异常喜爱,堪称一代巨匠,与南唐后主李煜齐名,特别是在书法上独树一帜,现在仍有很多人都在临摹他的瘦金书。
“练”是一种丝织品。“捣练”是指练织成时质硬,必须煮过,漂白,再用杵捣,才能柔软洁白。唐朝时期商业的交流促进了练兴盛于劳动妇女生活之中,体现了当时长安城的`包容性。
“仕女”是指古代宫女,后引申为美女。
“仕女画”是指以宫女或美女为题材的人物画。
这幅画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2)、请同学们看《捣练图》,告诉老师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觉得它像我们平时常见的什么?(从形式上进行引导)
大家看他的形式像不像平时我们举行校内活动时操场主席台上挂的横幅?咱们今天看到的这幅画也属与横幅的一种,它叫做长卷,是画独有的构图形式,也称“手卷”、“横卷”。长卷画面连续不断,多是横看的。历史上还有一幅反应古代城市生活的长卷画,是哪一幅
学生: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教师:它长528厘米。(此时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
(3)、大家知道古人阅读长卷的先后顺序吗?
学生:从右到左。
教师:大家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第一部分捣练,第二部分缝纫,第三部分熨烫。
教师:若下次同学们在不清楚画面内容时,可根据这个从右至左的阅读顺序常识来看画面。
好,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方向带着以下三个问题认真的看画面。
多媒体:出示三个问题。
1。画面上表现了几个人物形象?她们的服饰、发型、体态有什么特点?
2。这些人物是用什么造型方法表现出来的?
3。画面上都有哪些生活用具?
共12个人物形象。特点:高耸的发髻华丽的服饰丰满的体态(丰頬肥体)
线条是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捣练图》线条细密灵动,线形畅达,疏密自然,准确地体现了人物的体貌与内心世界,如扯练的女子画家用准确概括的线条把女性的身姿动态勾画的优美含蓄而安详。再如缝纫的两个人衣服纹理的勾勒充分发挥了线的表现力。
画中的熨斗形状像个勺子,应该是在斗内盛放炙热的木炭,熨烫。火盆空心的设计,显示出古人的才智,通风性更好,促使炭火燃烧的更好。炭火盆三层花纹不同,很精美,有火筷子加碳用,火盆边有提手,它可以移动,最下面一层仔细看是空的。
(4)、课外小知识:《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赏析。
三、教师
《捣练图》是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它以传统长卷形式,体现了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图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捣练图》是对生活的艺术的再现,是“艺术”之捣练,它像一面镜子,从妇女的表情和动态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心理、状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留给我们的是无限丰富的经验和值得探究的课题,是无穷的启示和思考。它就像带有无数历史信息的一座迷宫,吸引着众多的后来者去探寻。它又像一颗恒星,至今仍散发着耀眼夺目的光辉而历久不衰,以它独特的人文价值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膜拜者。
四.板书设计
捣练图
一.仕女画
二.作者
三.作品介绍
1。捣练
2。形式
3.背景
四.唐代人物画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案 11
课题:
策划与搜集
教学目的:
通过搜集、欣赏、分折、评述美术作品,促进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创作的表现等,使学生初步学习和体验创作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拓宽学生对画展的理解。
2、拓宽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
3、锻炼学生策划的意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4、初步体会组织、策划画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
1、如何策划画展的主题和内容。
2、如何搜集、整理、辨别作品。
3、对画展中作品类型的安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思想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我们经常看到各种美术展览,但是同学们想不想尝试着自己办一个美术展览呢?学生回答创设情境
二、讲述新课
1、设问:同学们,如果现在你需要策划一次画展,你该从哪里入手?你首先要做哪些事情呢?
(结合课件)教师介绍办画展的知识。学生思考并回答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小组讨论:举办画展的内容、形式、场地等策划。
教师总结策划的过程:
(1)确立画展的主题和内容(规模、参展范围、作品类型)
(2)搜集作品(发展览公告、征集、邀请、寻找等)
(3)整理作品(挑选、评价、作品分类等)
(4)筹划、装饰作品、布展(作品装帧、场地设计、宣传品设计)
(5)展览、组织参观(新闻发布、接待、讲解等)学生分组讨论策划方案明确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三、策划练习作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策划画展的主题,完成画展的策划方案,并搜集、整理画展作品。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搜集的途径:通过征集、募集、寻找、邀请等方式,尽量多的搜集作品。
学生讨论并思考。
(利用课件介绍,供学生参考)学生看课件演示、思考延伸知识
四、学生展示
1、分小组展示并讲解策划方案。
(画展的主题、内容、场地、宣传等)
2、展示搜集的作品并介绍。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绘画的分类知识。
学生实践策划画展的过程。学生策划画展方案、搜集作品培养学生的策划和搜集能力、发散性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感受策划的过程与乐趣。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2、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过程:展示作品——自学讨论——讲解辅导——尝试练习,展评小结
3、情态价值观目标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
【课题类型】
欣赏·评述
欣赏·评述课旨在让同学们开阔视野,了解关于美术文化与我们生活甚至是生命的内在联系,美术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怎么画怎么设计和制作,学习和了解我们“美术大课堂”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解美术的发展,美术文化的宏大,了解大师前辈在美术方面的巨大贡献,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素质。
【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关系及作品的形式美。
【教学难点】
了解作品中神话人物的象征与寓意关系。
(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系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所表现出的春的气息和人物动态表现出的青春活力,并启发学生找到春所代表的万木复苏、生机昂然与人性的觉醒和复苏之间的联系。此外还要具体介绍画中神话人物不同的象征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有关《春》的资料。
教学活动(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进入教室,环顾一周,行师生礼,让学生意识到要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第一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一幅蛋彩画:文艺复兴的颂歌——《春》。(板书课题)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三、学习新内容
师:谁能告诉我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呢?(见课本第1页的作品介绍)
(板书)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
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让学生首先对作品的主题有所了解)
师:这是一副蛋彩画,哪位同学再说说,什么是蛋彩画好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
(板书)什么是蛋彩画
生:蛋彩画是15世纪欧洲油画正式形成以前的两种最常用的画法之一(另一种画法是“湿画法”)。因它是用鸡蛋黄或鸡蛋清调和颜料作画而得名。欧洲油画材料和技法得到完善后,蛋彩画逐渐被油画所取代。(了解相关绘画的相关技法)
师:关于作者你们又知道多少呢?(见课本第3页的介绍,了解作者)
(板书)画家简介
生: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风格不仅在当时是独特的,而且在整个欧洲绘画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作品不仅赋予诗的想象,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也独树一帜,这就是他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手法,而是同时强调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组织结构,并善于运用刚柔相济的线条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美感,追求画面的装饰效果。现存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他的两件最有力的代表作品。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他的全部作品中,有相当多的作品采用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题材。(课件显示“希腊神话”的。注释)
师:课本中还提到了“文艺复兴”的词汇,大家知道什么是“文艺复兴”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了解相关背景)
(板书)文艺复兴
生:“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意大利,它的原意是“再生”,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在14——16世纪的欧洲得到了再生,意即复兴。实际上,这一时期并非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简单的复兴,而是由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引发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对于破除近千年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一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就是意大利。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课件,使学生对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诱导描述:(简单描述,让学生对画面形成一个初步印象)师:这幅作品是作者受到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的激发而创作的。画面上描绘的是,在黎明的橘树林里,一群仙女来到了人间,给人间带来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
在画面的右边,代表着温暖春风的“西风神”从天而降,试图拥抱他面前的美女克罗丽丝,而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的拥抱。从她口中呼出的温馨之气变成了一枝鲜花。(为什么代表温暖春风的不是东风神,而是西风神呢?原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意大利的春风是西风)。那位全身饰满鲜花的美女嫣然是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而变形成的“花神”。
而在画面的左侧占有显著地位的男子形象,是往来于众神之间的传信使者“力神”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因他终日奔走在外,所以他的鞋子上长着翅膀。他伸出右手好象在采摘树上的果子,其实,他是用手里所持的具有魔力的蛇杖“神杖”,轻轻一指,驱散冬天的阴云,自然界的万物仿佛都已经苏醒了。他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所以又称“春神”。他在画面上的位置恰好与右册的西风神相互呼应。
风神、花神和春神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万象争荣”的季节即将来临。
位于画面正中的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课件显示局部形象),她是画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透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她举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个画面中的人物。
画面上飞翔着的是蒙着眼睛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盲目的张弓欲射出象征爱情之箭,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如痴如狂的爱情之火。
美惠三女神沐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默默翩翩起舞,被描绘的富有生气,使人感受到无限美好的意境。她们象征着“美丽”、“青春”和“欢乐”,她们将给人间带来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
由于这一群唤醒春天的众神的到来,整个橘树林里洋溢着春天的活力。那挂满树枝的红橘和满地的齐花异草,不正是春天最好的象征吗?这些都是作者对美好生活无比向往的心灵写照。他把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丰富的形象象征性地铺设在这一幅画面上。
八年级美术教案 13
教学课题: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教学类别:欣赏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指导思想
通过对波提切利的壁画《春》这一具有人文精神性质的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的重要作用。通过美术作品与文化情境的互动关系,使学生既能通过一定的文化意境有效地解读和欣赏作品,又能通过作品了解相关的文化情境。
此外,让学生对美术及美术作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形式语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文艺复兴”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所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素质。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社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通知识。这些普通知识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它既是专业知识发展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普通知识涉及广泛,美术知识就是其中之一。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必要理解,是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当具备的普通知识。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内容包括三个版面,第一版面为《春》的全图,采用这样大的版面旨在让学生获得对作品有效的“目力接触”,获得整体的视觉感受和了解。第二、三个版面采用了局部分解、加注、解释和相关背景、作品介绍等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具体地理解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化意境。这三个版面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学习时可以相互结合反复阅读和欣赏,采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学习方式和与之相应的从综合到分析再进行综合的学习过程。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2)、在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关系及作品的形式美。 难点:了解作品中神话人物的象征与寓意关系。
(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系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所表现出的春的气息和人物动态表现出的青春活力,并启发学生找到春所代
表的万木复苏、生机昂然与人性的觉醒和复苏之间的联系。此外还要具体介绍画中神话人物不同的象征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五、教学措施:
基本上按课本提供的程序进行。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让学生欣赏作品和通览课文,并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学好这一课。即先通过视觉整体感受作品的构图、人物造型组合、场景、色彩等,再进入到主要局部和各个细节进行欣赏和分析。再这一过程中,适时向学生介绍描述画面中的情节和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介绍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主要精神,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品给人的感觉有些抽象,教学时应该就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画面的各个情节作比较详细的介绍和讲解,对教材的内容做适当的补充。
教师首先应该从内容、形式上对作品有较深刻的认识,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对寓意与象征要作适当介绍。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第一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一幅蛋彩画: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板书课题)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二)、学习新内容
谁能告诉我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呢?(见课本第1页的作品介绍)(板书)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让学生首先对作品的主题有所了解)
这是一副蛋彩画,哪位同学再说说,什么是蛋彩画好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
(板书)什么是蛋彩画
学生乙:蛋彩画是15世纪欧洲油画正式形成以前的两种最常用的画法之一(另一种画法是“湿画法”)。因它是用鸡蛋黄或鸡蛋清调和颜料作画而得名。欧洲油画材料和技法得到完善后,蛋彩画逐渐被油画所取代。(了解相关绘画的相关技法)
关于作者你们又知道多少呢?(见课本第3页的介绍,了解作者)(板书)画家简介
学生丙: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风格不仅在当时是独特的,而且在整个欧洲绘画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作品不仅赋予诗的想象,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也独树一帜,这就是他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手法,而是同时强调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组织结构,并善于运用刚柔相济的线条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美感,追求画面的装饰效果。现存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他的两件最有力的代表作品。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他的全部作品中,有相当多的作品采用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题材。(课件显示“希腊神话”的注释)
课本中还提到了“文艺复兴”的词汇,大家知道什么是“文艺复兴”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了解相关背景)
(板书)文艺复兴
学生丁:“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意大利,它的原意是“再生”,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在14——16世纪的欧洲得到了再生,意即复兴。实际上,这一时期并非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简单的复兴,而是由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引发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对于破除近千年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一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就是意大利。(教师演示课件,使学生对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诱导描述:(简单描述,让学生对画面形成一个初步印象)
这幅作品是作者受到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的'激发而创作的。画面上描绘的是,在黎明的橘树林里,一群仙女来到了人间,给人间带来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
在画面的右边,代表着温暖春风的“西风神”从天而降,试图拥抱他面前的美女克罗丽丝,而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的拥抱。从她口中呼出的温馨之气变成了一枝鲜花。(为什么代表温暖春风的不是东风神,而是西风神呢?原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意大利的春风是西风)。那位全身饰满鲜花的美女嫣然是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而变形成的“花神”。
而在画面的左侧占有显著地位的男子形象,是往来于众神之间的传信使者“力神”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因他终日奔走在外,所以他的鞋子上长着翅膀。他伸出右手好象在采摘树上的果子,其实,他是用手里所持的具有魔力的蛇杖“神杖”,轻轻一指,驱散冬天的阴云,自然界的万物仿佛都已经苏醒了。他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所以又称“春神”。他在画面上的位置恰好与右册的西风神相互呼应。
风神、花神和春神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万象争荣”的季节即
将来临。
位于画面正中的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课件显示局部形象),她是画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透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她举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个画面中的人物。
画面上飞翔着的是蒙着眼睛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盲目的张弓欲射出象征爱情之箭,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如痴如狂的爱情之火。
美惠三女神沐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默默翩翩起舞,被描绘的富有生气,使人感受到无限美好的意境。她们象征着“美丽”、“青春”和“欢乐”,她们将给人间带来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
由于这一群唤醒春天的众神的到来,整个橘树林里洋溢着春天的活力。那挂满树枝的红橘和满地的齐花异草,不正是春天最好的象征吗?这些都是作者对美好生活无比向往的心灵写照。他把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丰富的形象象征性地铺设在这一幅画面上。
(三)、课堂小结:
我们要想很好的领会作品,必须对画面各个局部所描绘的内容作比较详细的了解和研究。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做好复习和预习,下一课时我们将对画面的各个局部和画面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作品《春》的主题、作者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还了解了蛋彩画、文艺复兴等背景资料。今天我们将对作品的各个局部所表达的内容作更深入的了解,对作者所使用的艺术语言有所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采用的艺术形式和所表达的主题内涵。
(二)、学习新内容(在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由感官优先,引导学生进入思维主导状态,透过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蕴)
(板书)1、美神维纳斯
首先让我们欣赏作品的中心人物“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在上一节课中我已经对维纳斯做了简单的介绍,课本中也有说明。请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好吗?学生甲:她是位于画面的中央,是画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她轻举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个画面中的人物。
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画面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青春欢乐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维纳斯的形象却并不显得十分欢乐,尽管描绘的是春,但画面却透出一丝纤弱和淡淡的忧郁。为什么会这样呢?波提切利在创作这幅作品之前,曾创作过一幅《维纳斯的诞生》。(演示课件)
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是乔托,而100年后诞生在佛罗伦萨的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1510)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先驱者了。
15世纪的佛罗伦萨,不仅工商业日趋繁荣,文化也是意大利最发达的地方。城市的新兴力量是市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前身),他们就是这个城市的文艺主顾。当时的教皇和贵族的势力还很强大,这就必然在文艺上要和新兴起来的市民阶级发生矛盾。波提切利成长的年代,正是佛罗伦萨城市共和政权逐渐被集中在一个银行豪门——美第奇家族手中的年代。15世纪70年代中叶以后,他受到劳伦佐。美第奇家族的宠遇,他的艺术多少也受到也沾染上了一些宫廷贵族文化的气息。但他又是著名的僧侣画家腓力波。利比的学生,利比是一位敢于表现世俗生活的现实主义画家。后来波提切利又崇拜更为激进的佛罗伦萨左翼画家安。波拉约罗和委罗基奥的艺术,并当过他们的助手。所以,波提切利作为佛罗伦萨最后一位大师,他的思想是充满矛盾的。
《维纳斯的诞生》一画,原是为装饰劳伦佐的别墅与1485年而作的。据说,画家是从波利齐安诺的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受到启迪,诗中形容维纳斯女神从爱情海中诞生,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春神又忙迎来,正欲给她披上用天上的星星织成的锦衣。画面上纷飞的鲜花更加强了诗的意境。画家在处理这个场面时,舍弃了苑市中一些过于喧闹的描写,把美神安排在一个及幽静的地方,背景是平静而微有碧波的海面。维纳斯忧郁地站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之上。她的体态显得娇柔无力,对迎接者以及这个世界似乎缺乏热烈的反应,她仿佛对来到人间不是满怀信心,反而充满了惆怅的情绪。维纳斯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家自身在这个时期对现实生活有些不安与惶恐。
古代希腊人的想象中,维纳斯是成人般地从海中诞生的,生下来就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把这段神话做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说,美是不可能逐步完成或从非美中产生,美只能自身完成,它是无可比拟的。波提切利这幅作品中的维纳斯形象可 维纳斯的姿态就是按照古典雕像的样式来描绘的,只是把两只手换了个位置。然而画面上的形象并没有古典雕像的健美与悠闲,给观众的印象是萎靡与娇弱,充满着对生活的迷茫。这就是画家对自己对现实的矛盾反映。这样分析并不是说这幅画的艺术价值不高,而是说画面上的维纳斯形象有着画家自己的影子。
从表现技法上看,作者的写实手法中参杂着一些变形的因素,如维纳斯的脖子过长,头发用线太过分,一缕缕头发好象是有弹性的物体,手足的比例也有些夸张。这一切似乎是作者为了有意加强形象的精神,并不是着重表达肉体。
八年级美术教案 14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 (湘版。修订版)
教学年级:八年级 上册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用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2、以手机为范例,分析手机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质、消费者的喜好及其关系,尝试对手机进行造型上的个性化创新设计,学习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设计的方式和方法。
3、会关注日常生活,善于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表现出初步的设计意识,对奇思妙想的创新活动感兴趣。
教学重点:
分析手机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质、消费者的喜好及其关系,尝试对手机进行造型上的个性化创新设计,学习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设计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
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的创新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以日常生活用品的造型设计作为本课的主体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产品,形成面对生活实际需要的设计意识。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与查找各种与手机有关的资料,能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课堂学习活动。参与资料收集,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导入中,试图以展示造型各异的生活用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设计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设计的基本要求,并对奇思妙想的创新活动感兴趣。课中,着重以手机为范例,分析手机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质、消费者的喜好及其关系等,尝试对手机进行造型上的个性化创新设计,学习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设计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的主要教学策略有讨论法、比较分析法和演示法。
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小蜜蜂、实物投影仪
2、学具:铅笔、黑色油性笔、彩笔等作图工具、白纸、课前查找的与手机有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CAI运用
一、激趣导新
1、新奇的日常生活用品欣赏(双层自行车、汽车旱冰鞋、有趣的餐具等)
2、小结:设计的基本要求。
3、观察:这把椅子在造型上有何创新之处? 点击目录中“引子”部分
二、手机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老式手机到人们广泛使用的普通手机再到最新设计和展示的新款手机图片,以自动播放的方式让学生欣赏。点击目录中“欣赏一” 部分
三、交流、讨论与学习
1、讨论:从手机发展的历程来看,你觉得近年来手机在哪方面的变化最大?
2、说一说:这款手机由哪些部分构成? 猜一猜:这两款手机最适合哪些人使用?
3、依次欣赏各款造型上富有特色的手机,并分析每种手机所适合的不同消费群体,使学生逐步了解不同手机的造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4、思考:如果为运动员设计一款手机,你会怎样去考虑?
5、手机色彩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6、手机材质与手感、质感分析。
7、小结学习情况。
四、学生活动
1、交流:你觉得自己所收集的资料中的手机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老师小结学习情况并与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手机图)
2、作业要求:根据有关手机资料,针对生活需要,设计一款新颖的个性化手机,并用铅笔、彩笔等工具画出设计图。
3、学习小提示。 点击目录中“活动”部分
五、作业讲评
1、分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的设计图及其设计思路。
2、师生互评。点击目录中“欣赏二”部分
六、拓展
1、各式各样的自行车设计。
2、椅子巧设计。
3、杯盘的多样化设计。点击目录中“拓展”部分
七、总结
下课老师总结本课情况,提出课后要求: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案 15
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教学过程:
播放一组图片(学生欣赏,激发兴趣)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造型作为创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一)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1、线条:展示一组图片:(学生欣赏,明确概念)
我们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线条作为重要的造型要素,贯穿了世界艺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原诗绘画,还是现代绘画;无论是原始绘画,还是西方艺术,都将线条作为重要表现语言。线条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出示一组作品,提出问题:
比较下列作品中的线条,分别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受?(讨论、分析)《韩元仙仗图卷》中国画局部宋代武宗元(长垂流畅、遒劲有力。)《菩萨立像》石雕唐代(柔美)
《宴罢》装饰画古希腊(疏密有致,装饰性强)
总结: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明暗:出示作品
《圣母玛利亚》素描达芬奇意大利《女人像》线描马蒂斯法国。
提问: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
师总结,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光线照射必然会造成物体受光的不规则性,从而产生明暗变化。自达芬奇总结出,“明暗转移法”后,他就成为西方绘画表现力题干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
3、体量:
指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实物的物质体积。体量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上海世博会沙特场馆(建筑)※双环(雕塑)
4、空间建筑、雕塑以实体空间关系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而绘画作品则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虚拟性地表现出空间感。
《阿尔让特伊的大道》油画西斯莱法国(欣赏)画家运用焦点透视法则表现空间关系,在画面中营造了一种虚拟的“三位真实”。
(二)以运用所学知识赏析美术作品(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和交流)出示作品。
《太白行吟图》《漓江》
《老人像》《最后的晚餐》《埃及金字塔》
(三)小结拓展
总结本节课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3、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
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描绘不同季节的文学作品片段、课本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通过多媒体展示同题材的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请学生欣赏并分析得出“现代绘画的特点”,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二、色彩知识回顾
既然我们今天是要探讨色彩,那么我们先来快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色彩知识,看看你们还记得吗?
、三原色、间色、复色2、对比色、邻近色3、冷、暖色4、非色彩色
5、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三、欣赏分析,发现色彩搭配的规律:(课件展示大师的作品)(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8幅不同的大师作品,有些大家很熟悉,有些可能是第一次欣赏。那么老师现在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有没有发现这些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有没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色彩对比法:冷暖对比、补色对比、色彩调和法:同类色调和、邻近色调和四、欣赏分析,体会色彩的情感表达。
1、色彩的心理联想
请你尝试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以下几种色彩给人的心理联想:红、橙、黄、绿、蓝、
紫。
2、现代绘画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我们知道色彩不但具有这些象征性,而且不同的色彩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大师的作品中常常借助色彩的象征及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来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乞讨者》、《呐喊》、《大堤上的缺口》、《夜间的咖啡馆》、《南方花园》等作品。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四、色彩实践
1、用色彩联想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2、能否利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进行创作,并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3、能否用较准确的美术语言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五、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颜色的对比、颜色的调和外,还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生� 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八年级美术教案 16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综合运用本单位学习的有关家居布置知识,设计制作一个布局合理、使用美观、富有个性的学生居室模型。在设计过程中,认识造型、色彩、情调等设计因素在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设计自己的居室,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设计,提高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居室的审美情趣。包括品味、个性、居室布置的各种因素。
难点:纸模型的制作。包括时间(课时可能不够)、比例(家居与房间的比例)造型(各种家居的制作)。
课前准备
工具:刻刀、尺子、胶水。
材料:废鞋盒、各色硬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教科书中居室布置的分析。书上的几件学生房间模型与实例,有它的优点也存在不足,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家居造型、色彩搭配、空间利用、房间装饰几方面谈实用、品味、性格以及制作技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制作模型做铺垫。
二、学生设计制作
制作时注意几点:
1.模型一般有地面和两面或者三面墙组成,像装修的样板间。制作材料可用鞋盒代替。
2.家具与房间应有一定的尺度感,家具大了,房间就显小,家具小了,房间就显大。家具之间也要注意比例,如写字台和椅子的大小比例。
3.颜色最好用纸的本色,如上色应先画图案再制作。如果模型做成后再着色,模型就会变形,所以应先涂色后制作。
三、展示交流,合作定位。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谈自己的想法。模型有多种布置形式,如挪动家具位置、变化房间装饰等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讨论。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四、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收获。居室中各种物品摆放。合理利用空间。
五、拓展延伸。
设计自己未来理想的居室。
八年级美术教案 17
知识和能力目标:
1、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方法与过程目标:
2、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情感与态度目标:
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课时一:彩陶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1、彩陶大致出现在
4、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5、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6、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
媒体运用:
彩陶纹盆;船形网纹瓶第1页
思考练习:
1、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2、据学者考证人面鱼纹盆是一个小孩葬具的盖。据此你能推断人面鱼纹的用意吗?
3、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彩陶纹样有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之分,两者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1、辨识具象纹样表现的内容。
2、分析抽象纹样表现的内容(鱼纹、鸟纹)。
3、归纳:从具象纹样到抽象纹样都有哪些改变?鱼纹、鸟纹的变化都有哪些共同规律?
4、感受:谈谈具象与抽象的彩陶装饰纹样给你的不同视觉感受。
尝试:以彩陶蛙纹为参照,用抽象的方式设计两个与之不同的蛙纹图形。
总结:通过学习活动我们对彩陶艺术有了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彩陶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用品的造型装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古代工艺美术继续深入的了解,我们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课后作业:
建议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题材收集、归类整理彩陶纹样。
媒体运用: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彩陶装饰;
鱼纹具象、抽象变化;鸟纹具象、抽象变化。
板书设计
第一课:《文明之光》
1、彩陶的联想
2、思考练习:
3、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总结:作业安排。
文明之光
(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辨识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方法与过程目标:
2、能够联系时代与社会生活,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赏析青铜器。情感与态度目标:
3、能够比较、归纳青铜器纹饰的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课时二:青铜器
教学过程:
导入:依据或引用历史资料介绍青铜器。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制作的合金,色相为青,故称青铜。早在夏初,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进入中国历史上长达16个世纪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媒体运用:视频短片
二、赏析:后母戊方鼎。
用途猜想赏析:四羊方尊
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收集资料方法讨论
简要介绍:
后母戊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腹部有型高大厚重,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表明商代冶金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用途:煮或盛放鱼肉用,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
四羊方尊(商代)器身腹部的四羊圆雕与綫刻纹饰和谐地结为一体形成丰富精细的视觉效果。器物的造型十分生动。边缘棱脊的粗线条增强了器物造型的气势。利簋(音轨)利簋内底部4行32字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云雷纹为地。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双兽头耳;夔纹组成的兽面文;方座饰兽面纹。
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1、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2、尝试描述兽面纹、夔纹、龙纹、凤纹的造型特点。
3、云雷纹、蟠蝙� 连续排列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赏析引导:壶身腹部至颈部逐渐收紧,在口部花瓣处展开,烘托立鹤;怪兽、飞龙攀缘向上,形成轻盈升腾的势态。后母戊方鼎与莲鹤方壶比较两件器物,归纳其不同特点和感受。提示:分别从时代、器形、纹饰和对比感受几个方面人手。
收集资料方法讨论:如果你要了解青铜器风格的发展变化,需要查阅、收集青铜器的资料,你会怎么做?
提示:按时代、类型、器物名称、尺寸、出土地点、收藏者(单位)等等。作业与课堂评价:作业及活动建议:尝试用几何形绘制或对折剪贴兽面纹图形。小组或个人为校园网站编辑介绍青铜器的网页。
总结·思考:你对青铜器有什么新的了解?青铜器的出现为社会进步带来了哪些变化?为瓷器欣赏作课前准备,通过博物馆网站收集你喜爱的瓷器资料(图片、介绍文字),分小组按
板书设计:第一课:《文明之光》
1、青铜器时代:2、赏析《后母戊方鼎》
3、赏析《四羊方尊(商代)》资料收集方法讨论:总结思考:造型·表现
文明之光
(第三课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瓷器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够大致说出瓷器的种类以及特点。方法与过程目标:
2、学习欣赏瓷器艺术的基本方法,能够从器形、袖色以及装饰等方面进行赏析和描述。
情感与态度目标:
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青铜器,瓷器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教具准备: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课时三:瓷器
导入:欣赏活动在学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出要点以议论、交流为主要方式,以学生讲解为主。
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关于瓷器的资料,下面请两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两个有关瓷器的基本知识:1、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瓷器和陶器有什么不同?
2、瓷器有哪些种类?它们分别产生于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国瓷器,感受瓷器的美,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媒体运用:图片欣赏欣赏、分析与总结归纳
青花瓷:欣赏、分析与总结归纳斗彩有条件的去博物馆欣赏实物。 ·青轴弦纹瓷尊商代瓷器出现的时代;瓷器与陶器的区别;原始瓷给你的印象和感受。·青瓷: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袖烧制而成。引导学生从器形、装饰、袖色等方面进行描述。·长沙窑执壶唐代
釉下彩瓷的发源;贴近百姓生活的功用和装饰;商业出口,吸收外域文化。宋代的五大名窑即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
l景德镇窑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瓶元代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果,纹带盖梅瓶明代,成化斗彩三秋杯明代,青花五彩云龙纹盖罐明代。
·青花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钻的� 钻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斗彩、五彩在青花的基础上发展丰富。斗彩指袖下青花和轴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工艺。五彩是瓷器袖上彩的一种。五彩瓷在明清两代逐渐发展、兴盛,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
总结: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权淀着丰厚的文化信息,我们在赞叹它们精美的造型和巧夺天工的技艺的同时,还能够直接感触到一个伟大民族的情感和智慧。
各地的博物馆都有大量的古代瓷器,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精美的造型和温润质地的光彩,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情趣。
通过对工艺美术知识的广泛涉猎,我们还能够了解更多的文化现象,以此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
作业与课堂评价
各地的博物馆都有大量的古代瓷器,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精美的造型和温润质地的光彩,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情趣。
通过对工艺美术知识的广泛涉猎,我们还能够了解更多的文化现象,以此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
板书设计:第一课:《文明之光3》 1、瓷器时代:2、赏析《青轴弦纹瓷尊》 3、赏析《青瓷莲花尊斗》
讨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权淀着丰厚的文化信息,我们在赞叹它们精美的造型和巧夺天工的技艺的同时,还能够直接感触到一个伟大民族的情感和智慧。
总结思考:(我国文物的保护现状)
八年级美术教案 18
教学目标
1、通过纸板的切割、折曲,设计制作造型美观、功能适用的椅子或沙发。初步了解立体构成知识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2、通过椅子的设计,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认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培养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立体造型的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设计,设计的前提是敢于创造。引导学生通过设计椅子,关注生活中的其他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教学难点
设计构思,纸板的联想。教学材料
工具:剪刀、胶水;
材料:较硬的纸,如卡片纸、废纸盒、硬包装纸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展示。结合教学重点,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可用图片和实物,展示现代座椅的设计,如造型新颖的沙发、生活用椅、办公用椅、学生座椅、公共用椅等,并分析其社会功能、造型特点,结合书上的范图和教师的示范作品,引出纸板的联想。
(二)设问。
以问题的形式来共同研讨。1、在生活中,你都看到过哪些座椅?摆放在什么环境中?座椅的造型给你怎样的感觉?
2、座椅的结构你了解么?你看到的椅子都是有几条腿制成的?它们稳定么?为什么?
3、你能用纸板设计制作椅子造型么?看到这些纸板,你能联想到多少椅子造型?
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先讨论再回答,也可直接回答后由教师或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及时鼓励和引导。
二演示
教师即兴发挥用纸板以简单快捷的。方法制作一把椅子。因为这种形象的演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技法研讨
(一)讲授椅子的功能和结构。
以与学生共同讨论的形式,共同总结得出:座椅具有实用、舒适、稳定的特点。座椅的结构一般为腿(支撑点)、面(承重点)、靠背。
(二)分析课本中的范例。
通过书上的范例,分析使用何种形状的纸制作的?如何剪切的?如何折曲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鼓励。
通过对椅子造型的理解,使学生对立体构成有个初步的认识,并激发学生动手制作椅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学生设计与制作椅子
1、根据情况,每人制作1~2个椅子,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组椅子或沙发。教师应随时给予指导。
2、纸材应稍硬,造型才能有力度。椅子上可画或贴些图案,增加椅子的色彩效果。
3、可把椅子或沙发设置于一块硬纸上,形成一个展示台。
学生在制作椅子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指导。
五学生作品展示与讨论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谈谈自己的创意:椅子的造型特点、最合适的安放环境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如果真的投产,用何种材料制作最能展示自己的创意。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并不单单是单纯的手工制作课,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对学生进行课题——纸板的联想的引导的同时,以最大的可行性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联想,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乐于发现的习惯,激发学生进行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这节课与我预期的课堂效果稍有偏差。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9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黑白世界》,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 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课是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二单元第1课,是继《五角星》一课的拓展学习课程,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黑白木刻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及表现技巧,并试图结合木刻形式的文学作品插图来深化教学活动,将木刻技巧与情感主题的艺术表现有机结合,为下一课《方寸之间》篆刻艺术学习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 :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强调黑白的运用与表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木刻版画学习的兴趣,加深对黑白版画审美价值的`本质认识、通过借助简化的版画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黑白关系造型及利用黑白进行情感表现的能力。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黑白木刻作品的形式特点与刀法运用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能够从临摹中初步学会木刻的一种刀法,进行基本的黑白木刻艺术实践。
B、能够运用木刻版画的黑白表现形式,有意识地进行画面不同的黑白处理
(3)发展目标:
A. 尝试运用黑白木刻的表现技巧尝试绘制文学作品的简单插图。
B.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把握不同刀法组织的韵律与节奏
借助黑白处理的技巧,表现影物空间立体与前后虚实关系。攻破这一重点,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黑白木刻作品,让学生观察,探究,总结等方法。
教学难点 :木刻刀法及画面黑白关系的处理转化技巧。
攻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
一、运用手工绘画表现;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对画面进行彩色,单色的转换。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淘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本课的教学过程 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教室为舞台,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找出用黑白表现物体形象的方法,在学生对刀法尝试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黑白木刻作品的形式特点与艺术魅力。通过“活动一”刀法实践活动的学习,学生体验木刻黑白关系的转化,在“活动二”中,主要是启发学生对黑白木刻形式技巧的认识与学习的过程。可以不再依托木刻工具、材料,直 接用毛笔、黑色记号笔甚至铅笔工具在画纸上实践。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体验对同一图形或者画面进行不同黑白处理的技巧,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四、说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刀法尝试)――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运用黑白木刻版画表现技巧进行插图创作)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会自觉地排除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悦的享受。当上课铃响时放一些优秀的黑白木刻版画作品和音乐,这时学生满腔激情,仔细观察,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刀法效果的黑白木刻作品
八年级美术教案 20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
2、了解艺术作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
3、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
4、学会尊重他人的审美选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三、教学过程
开首语: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和课题,本节课谨以美术的艺术形式对这个课题进行探讨。
本节课我们要了解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艺术多元化的现象?如何理解这个现象?对于不同主张、不同风格的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
好,现在让我们步入不同的艺术时空,寻找一下在世界各地曾经出现过的著名的古代文明。
一、导入
1、问题:你能举例说出几个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吗?
课件:逝去的文明……
亚洲--、古巴比伦
非洲--古埃及
欧洲--古希腊
美洲--古玛雅文明
学生举例说明
2、课件展示各种古代文明的美术精品图片
3、: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风格、不同样式、不同效果的美术作品。
二、对比与分析
问题:说一说这些作品是如何反映出民族、地域、宗教的艺术特征的?
引导分析:(以三幅壁画为例)
1、民族特点:人种、服装
2、地域审美特点:
《朝元图》为道教壁画,表现的是一群神仙朝拜元始天尊的情景,这是其中的一个局部。传统重彩勾填的方法;人物气质闲雅,面部平和庄重;线条潇洒飘逸,色彩绚丽辉煌。
《水边的狩猎》反映出古代埃及人的审美观。画面表现丈夫、妻子、女儿的生活场面。埃及 这幅画的色彩非常鲜艳,线条清晰,背景平实,无纵深空间感。对鱼、鸟等动物观察仔细,描绘细腻写实,形象生动。
《利比亚女先知》是米开朗基罗在罗马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天顶所绘的壁画《创世纪》中的一部分,女先知健壮的身体充满了力量,是米开朗基罗对于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歌颂。
三、简要了解现代西方主要美术流派
(一)问题:艺术进入到现代,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呢?
引:古代交通、通讯不便,各民族有自己风格的艺术,现代交通、通讯发达,是不是艺术表现形式就大一统了呢?
请学生回答。
(二)课件欣赏西方艺术流派作品
问题1:现代艺术风格多种多样,你喜欢哪种风格?为什么?
问题2:我们该如何理解艺术多元化的现象?
引导学生探讨。
:艺术是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四、对比与分析
问题:想一想,同是长城,为什么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吴冠中:现代水墨画,长城被简化成抽象的符号,百转千回、疏密得当的线条表现出长城在山间奔腾的气势。
邵宇:传统山水画,用勾、皴(cun)、点染的传统技法和深远法的布局表现长城重重叠叠、渐行渐远的巍峨气势。
李健:写实性油画,再现长城冬日的苍凉、险峻之美。
詹建俊:融入强烈个人情感的现代油画,压低的地平线,风云突起,变化莫测的天空,构成壮阔、奇伟的景象,显示出一种“遗世独立、与天为徒”的豪情。
五、思考与讨论
问题:我们应如何对待每件倾注了艺术家心血的艺术作品?我们应怎样面对艺术的多元化现象?
:宽容、理解和尊重
六、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1.以“梦”为主题进行一次多元化创作。
创作形式可以根据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梦境用绘画手段(手绘或电脑合成图象),也可用雕塑、剪纸、拼贴的方式,还可以用短文、诗歌、表演的方式,大家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梦”的诠释,体会多元表现的意义。
2.收集你喜爱的艺术流派的作品图片(如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等等),并在上或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运用你熟悉的软件制作一到两页的介绍资料,内容包括画家介绍、流派介绍、作品分析的介绍性文字,还要包括你本人对画家、画作的真实感受和个人的观点。
八年级美术教案 21
教学目标:
1、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欣赏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
2、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
3、增进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
教学重点:
1、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欣赏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
2、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增进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图片、课件。
学生预习:
课前自己收集印象派画家的相关资料以及印象派绘画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莫奈的绘画作品《日出印象》
a、画面表现的是瞬间景象的感受和印象。
b、画家是如何表现画面的光的感受的?
光源:橙红色。天空与水面受光源色的影响。
物体的色彩:强调瞬间的色彩氛围,没有仔细描绘物象的具体轮廓。
笔触:短小而清晰的笔触,把不同的色彩排列上去,造成一种光影在颤动的效果。
2、印象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a、照相机的出现。
b、人们对色彩产生的认识。
3、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a、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色调的造型观念。
对比欣赏:
《石桥》、《父亲的肖像》、《买水的人》(固有色的明暗变化)
《草垛》、《农家少女》、《阿戎堆的桥》(色彩丰富,光色交融)
b、用明确的笔触画出交织融会的`色点色束,强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
对比欣赏:
《父亲的肖像》和《农家少女》两幅作品。
c、关注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印象和刺激。
欣赏作品《卢昂教堂》和《舞台上的舞女》两幅作品。
三、课堂小结:
印象画派的产生,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建立起一套新的色彩观和绘画表现手法。画派中的每位画家都有自己的绘画风格。印象画派使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并由此引发了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绘画流派的形成。
八年级美术教案 22
(第一课时)
1、课前一周,布置学生课余到学校附近书店调查一些封面设计具有特点的书、
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封面
2、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或者喜爱的书籍封面设计、(注意及时总结学生从哪些方面介绍书籍封面,积极肯定学生对封面设计美感朴素的认识与思考、)
教学引入
3、教学归纳引入:
书籍封面设计一般从图形,文字,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常见的方式是以图形为主,图形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其实,单纯以文字为主要的设计元素,把文字看成一种可以进行设计的图形符号,同样可以产生视觉冲击力,体现与众不同的设计意味、
文字组合,变化,构成为主的设计方式、
展示分析海报设计作品
4、展示两组以文字图形设计的优秀海报并加以借鉴、分析作品中文字图形设计的。大小,位置,形状,色彩变化及设计特点、
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些实用的文字图形设计技巧,然后教师再升华总结、
更多从文字造型设计,大小变化,位置安排,色彩搭配及组合图形等方面来考虑设计、
位置变化:
疏密,虚实,藏露,错落,上下,偏正,曲直,纵横,集点成线,集线成面,对齐方式、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5、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进行封面布局的版式设计、
(尝试把文字都看成几何方块,注意大小,位置,形状,色彩的变化与设计、)
展示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学生练习尝试
6、学生动手练习尝试、
(教师参与各个小组学生的设计探讨过程,引导学生寻找更佳的设计方案,选择更优化的制作表现手段、教师的引导不要演变成一种包办,激发学生不断完善设计的欲望及提供努力的方向是教学辅导的核心、)
(第二课时)
(课前用适合设计绘制的白纸包装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准备重新设计、)
分析书籍封面
1、分析一组以文字元素为主设计的中外
教案《八年级美术上册《我喜爱的书》教学设计》,来自网!
书籍封面、(引导学生运用上课时学习的文字设计知识进行分析、)
展示一组中外书籍封面、
总结学生练习
2、回顾总结上课时学生练习的情况、
(教师针对版式设计问题提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建议、)
投影仪配合、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3、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尝试把文字看为主要设计元素,根据自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对原有书籍封面进行再设计、
(提倡选择水彩笔,蜡笔等简便,易行的绘制工具,探索剪,贴,镂空,拓印等省时,实用的表现技巧、
英文及其他文字符号也都属于文字图形设计元素、
提倡先设计几个创意草图,比较后再选择确定其中一个加工完善,完成正稿设计与制作、)
展示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学生分组练习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辅导、
(教师的引导侧重强化学习活动的要求,激发学生探索封面设计、)
展示与评价
5、作业展示与评价、
(学生介绍分组对比原有书籍的设计,介绍本组最佳设计作品的特点,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之间探讨各组设计作品的特点与不足所在、)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社区的一些基本特点,认识社区里的各种设施及社区的规划等,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并学以致用,尝试改善或设计规划。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自己生活的社区进行观察、调查,从而认识和了解社区的基本的特征。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方法原则,尝试规划改造我们的社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调查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使学生感受到社区的发展与变化,从而增强学生作为社区一员的归属感,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生活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初步尝试从功能到审美方面设计规划社区环境,通过让学生设计与制作美化社区环境的效果图,体会社区环境的设计与制作是创新、环保、人文等综合因素的组合,在设计中要注重考虑充分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教学难点
在设计与表现活动中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设计在实用与审美,整体与局部,环保与创新的完美统一。
三、教学策略
1、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实际,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注意教学时的活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性。社区环境是学生每天生活之地,教师对这一内容的引导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理性的审视我们生活的小区,并 通过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对自己居住的小区环境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能大胆地用绘制效果图方式将自己的设想方案直观呈现。
2、美的作品除了能引起学生审美共鸣外,也能激发学生模仿尝试。在教学引导中,教师要善于选取精美的效果图,让学生在审美感受中理性探讨方式方法,并大胆模仿尝试,学习效果图的表现技巧。
3、合作的学生方式,其优势在于可以加强学生的责任感、表现欲、协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分工的方式,共同完成某个项目内容整体中各局部的设计,整个设计和效果图绘制过程有分有合,教学更富弹性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