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3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3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内容导航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2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 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4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5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6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 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院》教案 8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院》教案 10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 11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 1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 13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 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
2、领会本文的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读懂全文大意,积累词语。
2、难点:抓住“天下为公”,领会全文内涵。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4分钟)
首先,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在我们的唐代,有一个商人,路过一个叫武阳的地方,丢掉了他的包袱,所以他很沮丧,很生气。他把这件事跟当地的人讲,一个当地人就和他说:“老兄,不要着急,你丢的包袱在我们武阳一定能找到。”他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沿路返回,果然,发现那件衣服还在那里,而且没有动过的痕迹。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归纳了一个成语,哪位同学知道这个成语?(路不拾遗)
路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很好。还有一个成语和这个成语的含义很接近,说呀,晚上不用关大门,也不用担心小偷会偷你家的东西。这个成语是什么?(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打一__。有谁知道这部__是什么?(提示:那是热播,由葛优,刘德华,刘若英主演的贺岁片)(天下无贼)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无贼,可以说使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梦想。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也提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完全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无贼。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板书:大道之行也《礼记》)
二,课文分析
(一)作品介绍。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二)教师示范朗读课文。(2分钟)
同学们看课文,老师先给同学们读一遍,在老师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一下读音和停顿,用笔勾画一下。
课文有一些字的读音需要大家注意的:
选贤与(jǔ)能(通“举”,选拔)
讲信和睦(mù)(和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奉养)
幼有所长(zhang)(成长)
矜(guān)、寡、孤、独、废弃者
男有分(fèn)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
盗窃(qiè)乱贼而不作
(三)全体学生朗读课文(1分钟)
请大家记住以上读音,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顺,注意停顿和语气。
(四)指导朗读(3分钟)
大家看课文,刚刚有一些同学停顿不对的,我们看第二行,“故人不独亲其亲”中,“故”,它是表示提顿的,所以的意思,这里有一个小的停顿。“人”是使动者,统领以下两句,也有一个小的停顿。所以这一句应这样读:“故/人/不独亲其亲”跟老师读。好,下面一句,“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个“者”也是表示提顿,也要停顿一下。读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接下来“男有分,女有归”这里的“男”和“女”都有强调作用,所以在“男”和“女”后面都要停顿,“男/有分,女/有归”,大家读。下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货”和“力”也是应该强调的,所以“货”和“力”后面要有小的停顿。“是故”表示承上总结的,也要停顿,“是故/谋/闭而不兴”读。下一行的“故”也是一样,“故/外户而不闭”读。
好,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强调的停顿和要注意的注意,把全文再读一遍。首先请男同学朗读全文,女同学认真听,听听男同学有没有读的不准确的地方。(PPT演示)没有做好笔记的同学可以看大屏幕。
老师评价(读得不错,刚刚老师强调的停顿,大部分都能读准了。)找出读不到位的地方。
下面有请女同学朗读全文,这回到男同学认真听,找找看有没有都不到位的地方。我们女同学可不能输给男同学哦。
老师评价。找出读不到位的地方。
(播放PPT,显示划分停顿的全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五)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文注解自主翻译课文。(10分钟)
按照我们学文言文的经验,大家觉得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翻译)没错,就是翻译。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根据课文注解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字词。好,开始默读。
相信大家已经翻译完了,现在我请四位同学翻译全文,每人翻译一句。
1、第一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理想,在这里可以直译。“为公”的意思是为人们所共有,“天下为公”可反以为“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注解有翻译。注意“与”(jǔ)通“举”,选拔的意思。“睦”(mù)和睦的意思。那么这一句可翻译为: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2、第二句,“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大家注意两个“亲”和两个“子”,“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用作动词,以……为亲,引申为“奉养”,后一个“亲”是名词,“父母”,第一个“子”是用作动词,以……为子,引申为“抚育”,后一个子是“子女”的意思。“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要注意,“分”是“职分”指职业、职守。归,女子出嫁。连起来就可以翻译为: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忠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孩子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3、第三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一句书本有翻译,这里要注意恶(wù)是憎恶的意思,不读è。
第四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一句要注意“兴”(xīng)是“发生”的意思,不读xìng,“乱”是指造反,“贼”是指害人。作,兴起。外户,泛指大门。闭,用门闩插门。大同,指理想社会。所以,这一句可以翻译为: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六)精读课文。(15分钟)
1、通过翻译全文,我们大概了解了课文内容。孔子为我们描绘了理想的社会南图,他在这篇短文里边用了两个名词,同学们找一找,一个是大道,另一个是什么?(大同)。同学们考虑看看,大道指什么?大同又指什么?文中是不是有两句话分别概括了这两个词?
现在,有请全班男同学朗读一遍课文。(学生读完)“大道”指什么?哪位同学找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准则)我们读一遍这一句。
“大同”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可以理解为人类的理想社会。)我们把这一句读一遍。
2、可以说,大道是一种社会理想,大同是一种理想社会,大道和大同课文分别用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开始的大道是总领全文,最后的大同总领全文,那么就剩下中间部分了,中间的部分可以说是对大同社会的描摹。好现在我们来看看中间部分,中间部分分写了大同社会那几个特点?把这种社会风貌想象出来。
3、好,现在我们来这样安排,中间部分以句号为准,有多少句?(两句)那我们女同学读第一句,男同学读第二句,好不好?
(女同学读完第一句)大家展开想象,归纳这样的社会风貌特点。首先我们看前六分句:“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的社会社会风貌特点是什么呢?(人人受到社会的关爱)(板书)再看下面的“男有分,女有归”,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什么呀?(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板书)
(男同学读完第二句)谁来归纳一下?“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说的是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也就是说货物是谁的?(公家的)对,是公家的,人们不会浪费,不会据为己有。也就是“货尽其用”。(板书)那另一方面,人们怎么做呢?“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说的是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不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却没有“多得”的念头,也就是说,人人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事,人尽其力。(板书)
相信大家对全文的结构已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PPT演示全文结构)
(七)全班再次朗读课文(1分钟)
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对大同社会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现在再一次朗读全文,带着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来读,好,开始读。
(八)拓展延伸(3分钟)
“大同”是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古今中外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向往这一目标。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1、洪秀全,2、孙中山)
大家学过近代史就知道,洪秀全领导了近代的农民起义,他为和谐社会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说过:““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那么,孙中山呢?他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大家记得吗?是“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然,历有许多爱国者提出过建立和谐社会的口号和设想,大家在学历史的过程中可以留意一下,或者课下查阅资料,了解一下。
(八)课堂小结(1分钟)
好了,同学们,《大道之行也》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我们是新时代的__人,就让我们齐心协力,为实现这个美好的梦而加倍努力吧!
(九)作业:
1、思考:“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2、背诵全文。
三、板书设计
大道之行也
《礼记》
1、人人都能得到关爱
大道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大同社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2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依循抒情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象征手法,认识托物言志。
3.体会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依循文章的抒情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学习象征手法,理解象征意义,认识托物言志。
教学创意:以读识文、以读悟情、以读会意。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铺礼赞之情
(一)解题,定情感基调。
茅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白杨的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4课《白杨礼赞》(板书)。看文章题目,大家认为作者对白杨树的情感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明确:充满敬意的赞美。礼赞。崇敬和赞美。
(二)掠句,证情感深厚。
除了文题,文章中还有没有哪些句段直接表现了这种赞美之情?
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三)诵读,展情感浓郁。
第1段、第9段齐读,第4段、第6段、第8段指名读。指导学生通过调整语速、重音、停连,用诵读展现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四)问疑,理情感层次。
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提问: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同时,更进一步说明作者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
(设计意图:通过解说文题中“礼赞”的意思,明晰本文的情感——崇敬和赞美;由此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直接表达赞美之情的文句,并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赞美之情;再抓住关键词设疑,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赞美白杨树时由浅入深感情递进的层次,既创意解读文本,又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由浅入深,徜礼赞之线
(一)通读全文,梳理线索。
文章围绕赞美白杨树的什么特点展开?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作者对白杨树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情感层次。
(设计意图:通读全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抒情线索和情感层次。)
(二)研读文本,感知赞美
1.初见白杨,昂扬情绪
(1)在哪里初见白杨树?环境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文句看出来?
明确:高原;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景,为全文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背景;“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绿的是麦田”,而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等(诵读)。
(2)这样的高原图景给了作者怎样的感想?
明确:先是“雄壮”“伟大”,而后滋长出“单调”。
(3)“单调”的感受是怎样改变的?变成了怎样的情绪?“单调”有什么作用?
明确:看见了一排,或者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诵读);变成了惊奇、昂扬(诵读);欲扬先抑。
2.凝视白杨,倾心形貌
(1)过渡:既然白杨树让人在“惊奇”中叫出声来,那么作者当然会走近凝视、细细观察。
(2)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观察白杨树?它的形貌有什么特点?
明确:开头一句用“笔直”点出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这是总括;接下来的四句,依次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分别用“绝无旁枝”“绝不旁逸斜出”“微微泛出淡青色”等词语来衬托白杨树的形象美,这是第二层;最后两句概括白杨树的气质和性格,突出它的正直、坚强、倔强和不折不挠。接下来,作者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进一步给白杨树的气质以高度的评价。(诵读)
3.联想白杨,礼赞精神
(1)过渡:这样力争上游、不折不挠的白杨树自然让人浮想联翩……
(2)品读第7段四个排比反问句,说说这四个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联想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逐层加深的?
明确:由树联想到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连贯紧凑,思想逐步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
(设计意图:依循作者对白杨树由浅入深的情感层次,按“初见”—“凝望”—“联想”三个情感层次研读文本,解读白杨树生长环境、外在形貌、内在精神的不平凡,文本内容和教学重点得以在徐徐呈现中逐一落实,循序渐进而又拾级通幽,别有趣味。)
(三)回望文本,小结脉络
小结文本内容:本文题为《白杨礼赞》,开头、中间、结尾又不断点题,直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形成一以贯之的感情线索,统领全文。而且,这条感情线索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表现白杨树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内在精神的不平凡,将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推向了极致,情也浓浓,意也浓浓,令人回味无穷。
三、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
“礼赞”是带着敬意赞美之意。文章第1段、第4段、第6段、第8段、第9段,都是直接抒发赞美之情的段落,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并与标题形成呼应。而且,文章从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内在精神三个方面,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沿着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感情线索,将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推向了极致。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既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更能通过纵观文本,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做出铺垫。)
二、托物言志,品礼赞之意
(一)设疑过渡
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
(二)背景助学
这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设计意图:引入文章的背景资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三)精读探珠
1.文章中哪些文句让你感受到“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
明确:第7段、第8段(诵读)。
2.这种“对解放区人民”的赞美,作者并不是正面表达的,而是通过什么事物表达的?这是什么方法?
明确:托物言志、象征。通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劳动人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3.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怎样揭示出来的?
明确:第7段,作者连用四个反问句:第一句是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8段则通过主旨句“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直接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要赋予白杨树这样的象征意义,文章需要做怎样的铺垫?
明确: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作者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西北的自然景观,在展示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独特的景象)、描写白杨树外在形貌及内在气质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赋予白杨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象征意义。
5.你对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有了怎样的认识?
明确:首先形神兼备地描绘这一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同时使用象征手法,赋予这一事物某种象征意义,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志向。
(设计意图:以抽丝剥茧的一系列问题为导引,结合文本的句段内容,带领学生学习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既加强了对白杨树象征意义的理解,又把握了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的核心要义,可谓拨云见日、步步为营。)
(四)演读小结
1.小结:作者之所以赞美白杨树,是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劳动人民和他们所具备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精神。
2.师生表演读,体会并演绎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劳动人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赞美之情、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其中,师读第一个反问句,女生齐读第二个反问句,男生齐读第三个反问句,全班齐读第四个反问句,三名学生代表读第8段前两句,全班齐读第8段最后一句。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品味情感;在朗读中体会方法;在朗读中升华主旨。)
三、品读语言,学礼赞之法
(一)欲扬先抑
1.品读两个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1)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2)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明确:两处都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给读者制造出阅读的“惊喜”;同时,第(1)句牵引着读者,第(2)句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
(二)烘托蓄势
1.品读下面句子,体会其妙处。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2.明确:描写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暗示在此生长的白杨树也一定是不平凡的。为白杨树的出场蓄势,为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起正面烘托的作用。
(三)对比突出
1.品读下面句子,说说为什么要写楠木。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明确:写楠木,主要是与白杨树形成对比:两种树的品格不同,一是普通当中蕴含着“不平凡”,一是贵族化;所代表的人不同,一是在北方坚持抗战的广大民众,一是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两相对比,突出赞美了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
(设计意图:结合文本句段进行品读赏析,引导学生了解抑扬、烘托、对比等写作技巧及其作用,体会这些技巧的表达效果。)
四、总结梳理,得礼赞之旨
师生共同梳理总结本篇所学:(一)全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串起整篇文章;(二)在描绘白杨树形貌气质的基础上,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和象征手法,赞美北方农民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三)文章运用抑扬、烘托、对比等写作技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 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重要抉择。
2.学习论证方法。
3.品味风趣幽默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论证方法。
2.品味风趣幽默的语言。
难点:学习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北大方正、王选的一组图片
同学们听说过“北大方正”吗?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二十年来,凭着以王选为核心的科研人员的奋力拼搏,在中国IT产业发展牢牢占据了主导地位。集团总收入超过400亿元。核心人物王选,就是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在成功的道路上有过怎么样的抉择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他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
二、整体感知
1.了解文体。
演讲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一种文稿。
演讲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要有针对性,关注听众的身份。第二,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观点鲜明。第三,演讲语言要体现口语化的特点。
2.了解作者
王选(1937.2.5-.2.13),江苏无锡人,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4年晋升为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2月1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王选主要学术工作是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体系结构和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华光和方正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的研制,用于书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的编排。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型的高倍率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方法,并在华光Ⅳ型和方正91型、93型上设计了专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复原算法,显著改善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可参考【知识总汇】
3.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抉择(jué)趋势(qū)堕落(duò)署名(shǔ)名人逸事(yì)
(2)解释重点词语。
贴切:妥帖,确切。
抉择:挑选;选择(用于较正式的场合或书面)。
扶植:栽种;扶持培植。比喻以某种手段培养人才或某种势力的壮大。
多多益善:益:更加,多;善:好。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堕落:是思想和行为向消极的方向倾斜。
狡辩:指诡辩;把无理的事说得似乎很有理;用虚假掩埋真相把无理的事情说得很有道理。
阳奉阴违: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逸事: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不修边幅: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拘小节。
可参考【知识总汇】
3.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1)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2)按演讲的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划分层次,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要点。
学生思考,交流
参考
(1)王选作了他一生中一个重要抉择的演讲。
(2)第一部分(1):开头。开场白,介绍自身情况,引出演讲话题。
第二部分(2-7):主体。具体阐述“我”一生中的第六个重要抉择。
第三部分(8):结尾。向大家提出希望:把自己溶在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
三、局部探究
学生朗读全文,学习探究课文。
1.快速阅读第一部分,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回答问题。
这篇演讲是如何开头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思考,交流。
参考
引用微软原董事长盖茨的话,并把自己跟李素丽比照,阐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接着运用太阳的比喻,拉近了演讲者与现场听众的距离。
这样幽默生动的开场白,引起下文,为提出演讲话题铺垫。活跃了现场气氛、有吸引听众的效果。
2.自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进行这个抉择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参考
原因: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
结果:创造条件让年轻人多出成果。
(2)在作者阐述重要抉择,为什么在第7段列举名人和凡人的差别?
参考:作者通过列举生活中人们所认为的名人与凡人的差别,让人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偏见,从而告诫自己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3.在演讲中,作者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一系列论证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作具体分析。
参考
(1)举例论证。作者列举“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它就有很好的扶植年轻人的传统。”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的观点。
(2)引用论证。作者引用盖茨的话证明自己60岁脱离第一线的必要性。引用名人名言,说服力强。
总之,在这篇演讲词中,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4.作者在演讲过程中有很多幽默的语言,找出例句,体会其作用。
(1)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但是我到61岁才这么干的,以前一直是奋斗过来,所以现在也是可以谅解的。
(2)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
学生思考,交流
参考
(1)作者把自己为方正做宣传工作称作“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幽默风趣,能引起现场听众的兴趣。
(2)运用一连串的对比,罗列出名人和凡人的差别,运用生活中的口语,轻松幽默。
总结:作者在演讲中,幽默风趣,既准确说明了演讲的实际情况,又引起现场听众的浓厚兴趣,拉近了演讲者跟听众的距离。
四、总结拓展
(一)课堂小结
1.完成【训练测试】“阅读训练”。
2.同学之间交流本节课学习要点。
参考
(1)了解了王选和他的抉择。(2)作者在演讲中用一系列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3)演讲的语言幽默风趣。
(二)拓展延伸
说一段话,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至少运用两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五、作业设计
就社会上或学校内的某种现象写一篇演讲稿。
参考:①乱丢垃圾。②行人闯红灯。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可参考【写作训练】
六、板书设计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王选
一、开场白
二、阐述重要抉择
三、提出希望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写作特点:语言幽默风趣
2020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4
《昆明的雨》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昆明雨的特点,体会凡人小事寄寓深情。
2.品味汪曾祺散文“淡而有味”的特点。
3.感受作者的诗意情怀,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与美。
教学重点: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品读文本内在的韵味。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教学创意:学习一篇散文,运用一种方法,品味一种风格,获得一些启发。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引发思考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个飞花令游戏好不好?我们今天飞花令比拼的主题字是“雨”。
过渡:同样是雨,在不同诗人笔下有不同的感悟。作家汪曾祺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抒情散文《昆明的雨》。
(设计意图:诗词导入法营造一种美的的氛围,激起学生走进昆明的雨、走进文章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带着阅读期待走进文本,与昆明的雨来一场完美的邂逅。)
二、初读课文,体会凡人小事寄寓深情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同学们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阅读课文。
1.圈画关键句,感受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情。
明确:我想念昆明的雨。
2.圈画出作者围绕“昆明的雨”,主要回忆了哪些景、物和事。
明确:雨中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味道鲜美种类繁多的菌子:一点都不酸的杨梅:娇娇的吆喝声:带着雨珠芬芳馥郁的缅桂花:和德熙喝着酒赏着花的旧时光……
3.思考质疑:作者不是要写昆明的雨吗?可雨在哪里?
明确:①都是发生在雨中的景象 ②在雨的滋润下得以生长。
(设计意图:汪曾祺在文中不止一次地吐露心声: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昆明的一草一木,想念悠然美好的生活。”《昆明的雨》看是写雨,其实描绘的是一幅画中的故事,一段怀恋的时光,一段由雨而生的淡淡的乡愁以及雨中美景陶醉的闲适恬淡之感。汪曾祺特别善于捕捉细小的美,在“凡人小事中寄寓深情”,他心怀昆明的雨,笔下的人事景物无不笼罩在温柔细雨中,其情越深沉,寄托情感的载体就越小,昆明的一草一木,生活中“凡人小事”,写出了雨中的点点滴滴,看似散乱,东一笔西一笔,但无一不渗透着作者对往事的思念和怀恋。初步感知全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体会凡人小事寄寓深情。)
三、镜头定格,感受昆明雨季的特点
1.汪曾祺眼中“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呢?试着用文中一两个词语概括。
明确:空气湿润、雨季相当长,但并不使人厌烦、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2.选择文中的一种景物,具体感受昆明雨季的特点。
教师配上图片,给出示例:“你看,倒挂在门头的仙人掌“浓绿、很多、极肥大”,这么旺盛的仙人掌就是昆明的雨滋润的,所以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丰满的。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美点寻踪、诗意再现等,引导学生在对文字的默读品味的过程中,体会感受作者借昆明的雨,借雨中的景物人事传达给我们的美感和诗意,深沉的情思。这一环节实现学习目标“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
四、品读文本,体悟其中情味
“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文中哪些画面很让人动情?品读语句,小组交流讨论情味内容。教师示例分析:卖杨梅的小姑娘:(1)朗读:“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声音娇娇的。”(2)品析:寥寥几笔,绘出一幅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刻画了一个娇俏、文静、可爱的女孩形象。她小小年纪就要靠卖杨梅贴补家用,生活应该是艰辛的,可她仍戴着小花帽子,穿着绣了满帮花的鞋,说明了她有爱美之心,对生活充满希望。
小组合作品悟:预设《送缅桂花的母女》《雨中与友人小酌》等
品析: 贫穷却爱美的小姑娘,分享缅桂花的房东母女,她们面对艰辛的生活都是勇敢而从容的。他们和那些生命力顽强、长得又大又美的仙人掌一样,活得明亮、丰满而使人动情。
(设计意图:汪曾祺的散文如诗如画,宁静美好,需要不断地朗读、玩味,充分利用阅读提示及旁批,在课堂上既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沉浸于课本好好“读”,个性地“读”,又要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有目的地“读”,从而做到收放自如,这一环节意在抓重点、寻美点、品难点,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去感受文本的美,去感悟作者蕴含其中的情。)
五、合作探究,品析语言的淡而有味。
师:王安忆评汪曾祺:当你读他的散文时,就好像在听一位老人唠着家常,慢慢悠悠,不急不燥,平平常常,但是你如果仅是这样理解他的散文,那就肤浅了……他文章全篇的谋局,句段的琢磨乃至标点的锻炼都是蕴含深情的。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活动一:【我是朗读者】
请以朗读者的身份,读出你喜欢的语句,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通过朗读感受其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或氛围的美,圈点勾画,用批注的方式,品味文中“平淡有味”的语言,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体会汪曾祺对昆明雨季特殊的情感,感受文字的美和内在的意韵。
示例:①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滑,嫩,鲜,香。”能不能将逗号改成顿号?
明确:不能,体现原句作者的陶醉、赞美之意),师生一起总结:汪老有一支神奇的笔,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幅画面,有时用传神的比喻,有时连比喻也不用,仅仅几个小小的标点,却总能让我们有看见当时情形的感觉。
②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明确:通过比喻写出干巴菌外形的难看,这与后文入口后味道的鲜美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写出作者对干巴菌美味的惊叹与喜爱。“?”“!”的使用不仅语言简洁,读来亲切、口语化,也凸显出作者的惊叹与喜爱。追问:要是在这两句话前各添加一个感叹号表达作者的感情,你会加什么?
预设:(咦)这种东西也能吃?! (哇/啊)这东西这么好吃?!
师生对读,再次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雨季菌子美味的喜爱与怀念,提示学生注意句末的标点符号。
适时点评:菌子是属于昆明的雨季,而菌子的色香味是属于有趣的美食家汪曾祺的。正因为心中有趣,文章才有趣。汪曾祺的散文就是这样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③酒店小酌:一条偏僻的小街道,一个安静的小酒店,一张桌子,两条凳子,桌面一碟肥而不腻的猪头肉,半市斤酒,与好友相对而坐,店外嘀嗒雨声,淡淡花香弥漫,时间仿佛静止在了此刻。这闲适、平淡的氛围,多美!
(设计意图:汪曾祺的散文淡而有味,需要不断地朗读、玩味,充分利用阅读提示及旁批,在课堂上既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沉浸于课本好好“读”,个性地“读”,又要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有目的地“读”,从而做到收放自如,这一环节意在抓重点、寻美点、品难点,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去感受文本的美,去感悟作者蕴含其中的情。为了引导学生动情地品味语言,而不是漠然地在文本的表面滑行,我设计一些活动,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 在小组讨论阶段,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调控。)
活动二:【视频欣赏:过桥米线—汽锅鸡】
这一家所以有名,一是汤好,汤面一层油,看似毫无热气,而汤温在一百度以上。据说有一个“下江人”司机不懂吃过桥米线的规矩,汤上来了,他咕咚喝下去,竟烫死了。二是片料讲究,鸡片、鱼片、腰片、火腿片,都切得极薄,而又完成无残缺,推人汤碗,即时便熟,不生不老,恰到好处。
设计意图:本课属于自读课,重点在于学生要学会自读品悟的能力,并且能够自主运用这份能力去自主学习,在迁读悟美的环节,让学生阅读汪曾祺《过桥米线—汽锅鸡》,感受一碗普通的过桥米线作者将其写得有滋有味,语言也像雨一样虽平凡却让人觉得丰满、明亮、动情。
活动三:【小试牛刀:舌尖上的中国】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想念过去的味道。那你的家乡味是什么呢?模仿作者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语言风格,选取自己家乡的特色食物,写几句有滋有味的文字。
(设计意图:散文教学中最自然最美妙的实践方式就是品读语言、抒写心声。语言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我们要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核心,来探讨语言教学的创新设计。在多样的读写创造活动中,丰富情感,增强描绘生活的能力。活学活用,既训练了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又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迁读悟美,感受作者诗意审美。
在作者眼中一切都是美妙的、诗意的,思考为何作者会将昆明描绘的这么美好?
【背景资料】原来汪曾祺的一生极为艰难,他经历了中国社会脱胎换骨的时期,1939年他考入西南联大,在那里他结识了像沈从文、闻一多等文坛名人,这段时间,虽生活艰苦,但精神得到极大的满足,在昆明汪曾祺也进入了一个创作的高峰期,同时他也在此收获了他人生中的爱情,所以,在昆明的七年无疑是他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汪曾祺在昆明》
因为热爱,所以他笔下的景、物、人、事才显得格外动情,因为热爱,情感像雨一样绵长:因为热爱,文字语言风格像雨一样。
【品读共分享】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以“我发现,______原来也是一种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情趣和美,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
(设计意图:汪老总用最动情的文字记录平常生活里的诗意,记录普通人身上的美与善,虽然他也历经坎坷,毕业后曾因找不到工作想到自杀,_中更是饱受摧残,但他始终以达观从容、诗意审美的态度去发现生活的美与趣味,他曾说:“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丧失对于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爱。”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诗意情怀,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与美。)
七、课堂总结:
昆明的雨,明亮、丰满、使人动情……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看似随意,又别具匠心,这“苦心经营的随便”背后,是对生活细微美好的捕捉,也是大师运笔的从容洒脱,如果你对汪老的散文意犹未尽,想对汪老了解更多,可以读他的作品《人间草木》《淡是最浓的人生滋味》《生活,是很好玩的》。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5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作业:1 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6
第二课时四、拓展延伸:过渡: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xx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20xx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xx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 7
【导学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学会演讲技巧。
2.理清课文的思路,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学习、生活的激情。
3.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与拥护。
4.了解顾拜旦,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孔令辉获得冠军时忘情地亲吻胸前的国徽时,王军霞夺得金牌后激动的身披国旗绕运动场奔跑时,我们的泪也会与领奖台上以手抚摸着胸前国徽高唱国歌的运动员的热泪一起落下。为什么“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现在我有了答案:那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在激励着我们。在提升着我们、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骤雨(zhòu)襁褓(qiǎnɡbǎo)崩溃(kuì)
携手(xié)阐述(chǎn)诞生(dàn)
枷锁(jiā)祈祷(qídǎo)拙劣(zhuō)
湛蓝(zhàn)萦绕(yíng)声誉(yù)
沉甸甸(diàn)
2.词语解释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了。木:棺材。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暴风骤雨: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3.作者简介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18至1925年,他曾担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设计了奥运会会徽、奥运会会旗,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国际上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4.写作背景
本文是顾拜旦在19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思考:文章中说的“五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
【交流点拨】本文写于1919年4月,“在过去的五年内”“五年前”从这一年到作者演讲时为止的五年,这期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年来,战火把奥林匹克精神粉碎了,作者在这里纪念恢复,因此具有重大意义。
2.为什么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
【交流点拨】因为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步骤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奥林匹克主义”和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交流点拨】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奥林匹克主义的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博的乐趣。他们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因为压力往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奥运精神就诞生了。
2.“我们似乎是在为恢复奥林匹克的理想变成现实而庆祝”一句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能去掉。因为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话,“我刚才回忆起196月的庆典”,这说明说的是五年前的事,实际上由于战争的原因,并没有将理想变成现实。所以用了“似乎”二字。
3.为什么要重建奥运?
【交流点拨】一些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渴求进步但又常常因夸大某种正确思想而误入歧途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这种状态中挣脱出来。
步骤四把握主题探究主旨
1.文中说:“在那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这句话说明顾拜旦提倡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交流点拨】从前后文看,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人的运动,应该是一种大众性的运动。它必须要面向大众。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这也是今天能够让全世界人民都关注奥运的原因。
2.通读全文,升华主旨,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交流点拨】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3.顾拜旦倡导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交流点拨】顾拜旦倡导近代奥林匹克精神。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顾拜旦的一生,是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奉献的一生,他不惜倾家荡产、奔走呼号。他光辉的一生可以说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现代奥运走过了百年历史,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也成功举办了夏季奥运会,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奇迹的诞生吧!
2.拓展延伸
收集奥运会的口号,以此激励自己参加此项运动中去。
【交流点拨】①更快、更高、更强;②点燃你的激情;③激情冰火属于你;④永不燃烧的火焰;⑤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⑥让世界凝集成一朵花。
【板书设计】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25周年)面向大众贵在参与强身健体奥林匹克精神课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院》教案 8
教学目的
1.积累语言,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3.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3.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教学设想
1.指导学生广泛搜集有关故宫的资料,并利用一节课交流。
2.读写结合,指导学生仿《故宫博物院》介绍一处建筑群。
3.通过指导学生画示意图帮助理解。
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北京的中心,是我国现存的的最完整的帝王宫殿建筑群,举世闻名。我们可以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黄传惕所写《故宫博物院》看作一篇解说词,下面我们就顺着作者的解说去参观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1934—),湖南省平江县人。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文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
作者正式动手写故宫博物院是在1979年夏天,但是开始酝酿写这篇文章,却是在头一年秋天,在写另一篇文章《*颂》的时候,作者翻阅的有关*的资料,大都是和故宫连在一起的。*和紫禁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皇城的正门,是皇帝“金凤颁诏”的地方;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大门,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人从这里出入。站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月台上向北眺望,故宫的重重殿宇,一直铺向景山的万寿亭,在湛蓝晴空下,闪耀着一片金辉,给人以壮美、雄伟的感觉,这就激起了作者写故宫的强烈愿望。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说明文的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说明点,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li)藻井(zǎo)蟠(pán)龙金銮(luán)殿击罄(qìng)檀木(tán)坤宁宫(kūn)鎏(liú)金玉玺(xǐ)嫔妃(pín)上谕(yù)傀儡(kuǐlěi)翊(yì)坤宫修缮(shàn)诏(zhào)书
⑴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举世闻名(全)
②溥天之下(同“普”)
③率土之滨(沿着)
④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⑤*(使……受害;使……遭殃)
⑵解释下列词语
①斗拱: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
②额枋: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③殿试:科举制度一级考试,在宫廷举行,皇帝亲临主持。
一、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㈠概括大意
1.(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2.(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3.(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1.位置及历史沿革
2.整体布局及建筑特点
前朝三大殿的结构及功用
3.主体建筑及其功用内廷及后三宫的功用
御花园及其特点
4.神武门及景山的形成
㈡质疑问难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那样安排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明确:本文以空间为顺序,沿着游览参观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从篇章上讲是按照先总分总的顺序写的。逐一介绍各个宫殿之前,先概括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以及它的外观概貌和建筑特点,最后一段,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对这个建筑群总体和局部的特点,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明确: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3.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明确:抓住了故宫的特点来介绍。作者突出了故宫如下方面的特点:
宏大壮丽: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建筑精美: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雾,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
统一和谐的布局:紫禁城布局统一体现在很多地方: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门;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角楼;三大殿规模不同,用处不同,而从外观上看属同一组建筑;紫禁城前后两大部分的建筑基本上相对称,如三大殿和后三宫遥相呼应。
总结固趣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研讨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故宫的布局,处处体现着“君权神授”的观念。作为“三垣”之一的太微垣之南,有三颗星,被古人视为三门,起名曰:端门、左掖门、右掖门。故宫也按此布局,在前面建了端门、午门、午门东西各建有左掖门、右掖门。金水河穿过午门和正阳门之间,是天宫中银河的象征。皇帝、皇后居的乾清宫、坤宁宫,两宫名称,取天地之意,因为“乾”表示“天”,“坤”表示“地”。在其东西两侧有日精门与月华门,则是“日”“月”的象征。另外的东西六宫,也分别象征着天上的十二星辰。这种布局,代表着“天地合一”的观念,表示了封建统治的威严,同时也为了封建帝王豪华、奢侈生活的需要。
太和殿的内部,更强烈地表现了封建帝王的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宝座”安置在一个高约两公尺的精雕细刻的基座上,使“宝座”从平地升起,有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这样,实际上重复了一次太和殿的节奏,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在太和殿内空间的处理也很有特色。“为了突出以宝座为中心的明间部分,还充分运用了光与色彩的装饰效果,把当心明间的四根金柱沥粉画成盘龙,而且全部贴金。这四根盘龙金柱,光彩奕奕,十分典丽而雄壮,同其余森然林立的暗红色柱列形成强烈对照,不仅标志出明间的特殊重要地位和空间范围,并赋予明间以相对独立的性格。”(《建筑师》,1980年第2期,第151页)殿里的装饰大量采用了龙的形象,柱子上缠的是龙,屏风、宝座上雕的是龙,屋顶上盘的是龙,皇帝锦袍上绣的是龙,……太和殿可以说是龙的世界,皇帝在这里成了“真龙天子”。……此外,在殿内有限的面积密集着72根巨大的柱子,其中有6根金龙柱子。大量的柱子完全超出了实用的需要,表现出帝王的威严和永恒统治的幻想。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1.作者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
明确: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观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重点介绍养心殿,是因为它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能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作者是怎样介绍写太和殿的?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先写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其次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第三是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第四是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磬、烟雾缭绕。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
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
1.你对课文还有哪些不同见解?
2.学了本文,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
总结固趣
布置作业:
预习《说“屏”》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9
三峡【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播放三峡风光片)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二、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院》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说出故宫博物院的大致布局和结构特点,可以运用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文的写作思路,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的得当的写作方法,形成描写复杂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学习,学生获得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说出故宫的布局特点和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掌握事物说明文空间顺序的写作特点,并体会故宫的建筑美。
三、教学方法
游览参观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播放故宫博物院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学生平时在影视作品中对故宫的印象,增强本课的带入感。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提问引导:
1.文中是首先写了故宫哪些宫殿呢?
2.这几座宫殿的顺序是怎样的?
伴随这两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找出文章描写宫殿的句子,从中发现文章的书写顺序:“中轴线”“南向北”。
(三)深入研读
在大致了解故宫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导游”带我们去看看故宫为大家讲解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宫殿,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故宫结构,同时很好的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1.教师继续引导发问:“如果你去故宫你会选择那些宫殿去参观呢?”
明确:太和殿。
2.大家为什么想去这个地方参观呢?
明确:发现文中主要写的事物。引出详略得当的写法。在描写这样一个复杂事物的时候,如果面面俱到那么肯定是无法写出亮点来抓住读者眼球的。体现了作者在写作时的重点突出。板书:详略得当。
3.范读:
(1)“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2)“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3.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体会作者此时是站在什么角度去写故宫的呢?
明确:作者是在远处和近处去描写的。
教师总结概括:作者是站在远处整体的总写,从近处上详细的分写,将事物的整体和局部充分的展示于读者的面前。板书:总分结合。
(四)拓展延伸
作者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景山上会看到哪些景象并谈谈你的感受。
(五)小结作业
以“我与故宫”为主题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利用本文学到的“总分结合”的手法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字数不限。例如: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 11
课前预习:了解新闻知识及本文背景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基本常识,理解消息的特点。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3、感悟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英雄气魄。
评价任务:
1、识记新闻知识,理解消息特点。
2、诵读全文,体会短小精悍、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
3、感受文中流露的自豪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由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入新闻知识。
二、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一)消息的概念
1.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2.狭义的新闻报道专指消息,即是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二)消息的特点
1、时效性:在最快的时间内报道所发生的最新的事情。(释题)
2、真实性:即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冷静客观的风格传递信息。
3、传播性。所有的新闻都是为了大范围地传播和交流信息的。
(三)新闻的要素:
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加一个H”: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四)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五)新闻结构: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将内容作由主到次的组织,称为“倒金字塔式”结构,即__在前。
三。检查预习情况: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渡__战役简介”。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__防,企图凭借长__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__——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__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歼灭国民党军队40多万,解放了长__以南广大地区。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开始,至1949年6月2日结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__中下游强渡长__,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解放战争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
到1949年4月,国民党军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__沿线上,共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其中,汤恩伯集团75个师约45万人,布防于__西省湖口至上海间800余公里地段上;白崇禧集团40个师约25万人,布防于湖口至宜昌间近1000公里地段上。同时,以海军海防第2舰队和__防舰队一部计有军舰26艘、炮艇56艘分驻安庆、芜湖、镇__、上海等地的长____面,__防舰队主力计舰艇40余艘分驻宜昌、汉口、九__等地__面,沿__巡弋;空军4个大队计飞机300余架分置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支援陆军作战。此外,美、英等国也各有军舰停泊于上海吴淞口外海面,威胁或伺机阻挠人民解放军渡__。
渡__战役是继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之战后,中国战争第四次大规模的渡__作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它是由__河进攻战、陆地追歼战、城市攻坚战三种作战类型融为一体的战略性战役,其战场范围之广,参战兵力之多,阶段转换之快,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前所未有的。人民解放军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__工具的条件下,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陆海空军组成的长__防线,创造了战争的奇迹。其特点如下:一是在国共两党再度和平谈判,存在着和平渡__和战斗渡__两种可能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的一切工作立足于战斗渡__,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二是对战斗渡__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如敌依托__防顽抗、依托浙赣线顽抗、阻止中东两集团会合等,均预筹对策,因而顺利达成了预定战役目的;三是利用长__在南京、镇__地段__身向北凸出的有利地形,实施钳形突击,先完成合围,尔后从容歼灭;四是对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预有准备,当3野实施上海战役时,2野集结浙赣线担任战役预备队。战争的实践表明:人民解放军态度坚决,准备充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可能性就减少或消失。五是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438840人,其中俘敌341530人,毙伤22310人,起义34830人,投诚67170人,占领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上海、武汉等城市及苏南、皖南、浙__全省和__西、湖北、福建3省部分地区。
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00万人。
渡__战役具体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
四、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全文,读出气势,感受情感。
教师点评。
1、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
明确: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__。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__
主体----渡__战斗……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教师强调:此则消息的内容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这种结构方式即为“倒金字塔式”,它的优点是便于读者选择性阅读。
2、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简洁、概括。
3、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
时间:1949年4月20日
地点:长__前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事件: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4、“新华社长__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答: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5、找出新闻的导语部分,说说它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扼要的概括出来了。
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
6、本文主体部分有什么特点?
以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依据逐步推进,脉络清晰,节奏明快,富有视觉动感。
五、归纳主旨:
本文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渡__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美联社(美国)路透社(法国)塔斯社(俄罗斯)共同社(日本)
六、小结:新闻的知识与这则消息。
七、作业:搜集两篇消息,体会消息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新闻的相关知识。
二、精读探究:
新闻的特点之一是真实性,即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冷静客观的风格传递信息。但是新闻都带有主观价值判断,这则消息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出来?
学生思考后回答。
归纳:1、国民党__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__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品味:“经营了三个半月”说明经营之久,“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溃退之快,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反差中显出敌军的不堪一击,反衬我军的英勇善战。
2、长__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品味:景的“平”和“静”,衬出我军的从容镇定、如有天助、胜算在握;“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势不可挡,蔚为壮观。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品味:“不到”“即已”“正向”“突破”“占领”“进击”等词的搭配,凸显我军攻势猛烈,锐不可当、势如破竹。
小结:从以上的分析体会出了骄傲和自豪感。
点拨:这则消息是一件重大的具有历史性的军事行动,可以有更为丰富、更为复杂的情境描述,但是作者却仅用了不到200字,就讲述的如此完整,这与文中的这些四字句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句子言简意赅,生动而有气势和力度,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三、比较阅读:
将本文与下列这篇消息进行比较。(见助学本课阅读题)
四、总结写法:
1.短小精悍、一气呵成。
2、四字句运用,简洁有力。
五、布置作业:结合身边最新发生的事件写一则消息,要求完整、简洁、明了。
教学反思:人们日常接触最多的文体之一便是新闻。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新闻报道,它使我们足不出户,可便知天下事。学生对新闻的知识了解甚少,所以应重点传授新闻相关知识。然后研读文本,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意,再与其它消息比较阅读,掌握新闻这一文体的特点。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 12
教学目标
1.了解顾拜旦及其生平、贡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反复阅读,品味本文语言;学会倾听,能够准确把握并筛选口语交流中传递的信息。
3.感受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习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有个性和风度。
4.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情趣,树立演讲的信心。
重难点突破
重点:强化阅读及读听结合,培养倾听能力,学会在倾听中抓住主要信息。
难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演讲实践,培养演讲信心,提高演讲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活动体验法:指导朗读课文,引导倾听演讲,在朗读和倾听的活动体验中形成理解。
2.情境创设法:结合演讲学习,创设演讲情境,开展演讲活动,提高演讲水平。
3.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实现“1+l>2”的合作效果,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表达交际能力。
学法:
1.情感体验法:体验、感受演讲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学生自己探索演讲的魅力所在。
2.倾听筛选法:通过倾听,筛选提取有效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作者和背景资料、CAI课件。
学生:熟读课文,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内容大意,初步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探究新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思想,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梳理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激情导入,学情诊断
1.情境导入。
播放奥运会圣火传递过程中的一段视频解说。
师:圣火传递奥运的步伐,画面定格健儿的意志,人类奏响时代的强音。20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举办,让盛会走进了北京,让世界了解了中国。那么,奥林匹克精神内涵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演讲现场,到顾拜旦的演说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2.作家作品。(多媒体出示)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由于他对恢复和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本文是顾拜旦于194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顾拜旦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世界体育事业,他所弘扬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背景资料。(多媒体出示)
顾拜旦是当之无愧的“奥林匹克之父”。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奥林匹克运动,为了把一种充满活力的新教育体系介绍给祖国,顾拜旦从青少年时期起,就潜心钻� 1894年,他召集了第一次国际体育大会,成立了国际奥委会,提出的口号是“体育为大众”。从此,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19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顾拜旦发表了散文诗作《体育颂》。在这篇诗作中,他充满激情地讴歌了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高度评价了奥林匹克运动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也讽刺和批判了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种。种弊端,其主导思想是“体育就是正义”“体育就是进步”“体育就是和平”。
本文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的演讲。他奠定的理论基础,使得奥林匹克运动经受住了百年风雨的考验,发展成为一个持久的青年运动与和平运动。
4.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
浩劫(jié)衰退(shuāi)诞生(dàn)襁褓(qiǎng)无可指摘(zhāi)
凋零(diāo)姊妹(zǐ)阐述(chǎn)萦绕(yíng)误入歧途(qí)
枷锁(jiā)拙劣(zhuō)束缚(fù)祈祷(qí)分崩离析(bēng)
蓬勃(péng)严峻(jùn)湛蓝(zhàn)挚爱(zhì)愧不敢当(kuì)
无可指摘:事物完美、全面周到,不会产生任何异议。
蓬勃:形容事物繁荣茂盛。
【设计意图】了解作家作品与写作背景,是对理解文章内容的必要补充,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对于整体把握作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阶段:阅读课文,自主探究
1.阅读:朗读课文,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力争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的行文思路,体会演讲者的大局观念。熟读之后,再尝试用演讲的语气朗读。
2.概括:再次读文,在读文中,注意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并尝试梳理文章的内容,划分文章的结构,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4段):回顾历史:前景豁然开朗。
第二部分:(第5~7段):把握现在:奥运精神常在。
第一层(第5段):恢复奥运的原因——改革教育。
第二层(第6段):重振奥运的途径——大众参与。
第三层(第7段):阐述奥运的精神——和平、公正、教育。
第三部分(第8~10段):畅想未来——阳光、丰收。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读引入,进而概括。读是基础,概括是深入。整体感知内容,了解作者的演讲思路,为深入把握文章内容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研讨课文,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
明确:顾拜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大众”参与,即使“社会底层的人们”也应该能够“享受”这种精神。正如顾拜旦的一句名言所说,“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2.讨论: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明确: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体现在:虽“不足以保障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足以分配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消费必需品”,但仍可促进“公正”;虽“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正”“教育”,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这里两个讨论环节,意在引导学生理解疑难,并学会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说出想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义所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质疑讨论的思维习惯。
第四阶段:回顾学习,检测小结
1.学习本文后,你觉得应如何把握“当今时代”的奥林匹克精神?
2.奥运会不光是世界瞩目的一场盛会,更重要的是,伴随奥运会的持续开展和不断发展,奥林匹克精神已经渐入人们的内心。那么,奥林匹克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检测小结答案
1.示例:要把握好奥林匹克精神,应该致力于改革教育的弊端,唤醒大众共同参与,坚持和平性、公正性、教育性的奥运精神,让体育事业更阳光,让人们的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得到真正的加强。
2.示例: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促进和平,确保公正,推进教育。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演讲词的行文特点。
2.赏析语言,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模拟展示,体味演讲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复习导入,学情诊断
1.复习。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议论文)
(2)本文的行文思路是什么?(回顾历史,把握现在——恢复奥运的原因、重振奥运的途径、阐述奥运的精神、畅想未来)
(3)奥林匹克精神有哪些?(和平、公正、教育)
2.导入:
1937年9月2日,皮埃尔·德·顾拜旦在瑞士的日内瓦逝世。顾拜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五环旗是他设计的,运动员誓言是他起草的;他赋予奥运火炬崭新的时代意义,他主张奥林匹克运动是—个“自由超越的领域”,他确立了“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顾拜旦将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思考,写进《奥林匹克回忆录》这一巨著中。而在此次瑞士洛桑的演讲中,他又将带给我们哪些信心和理念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旧� 导入部分补充了顾拜旦的资料,增进了学生对作者与演讲内容的全面感知与深入理解。
第二阶段:阅读课文,自主探究
1.品味语言。
提示:本文的语言,主要体现在诗意与形象两个方面。那么,作者是怎样保证这两方面的呢?(运用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形象,形成诗意的语言风格)
①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将“勇气”以“花”的形象展示出来,具体形象)
②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将“自信”与“平和”比作“姊妹”,美好融洽)
③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将“愉悦”比作泉水般“喷涌”,将“奥林匹克精神”比作“阳光”“音乐”和“珠宝”,营造美好的境界)
④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古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形象鲜明而又活泼)
⑤然而今天,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欲放。(以“花”为喻,突出美好)
⑥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两个形象,形成对比,展现对美好未来的畅想)
⑦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一“蓝”一“黄”,遥相呼应;以“麦穗”为喻,形象美好)
2.感受写法。
提示: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1)比喻论证。论证“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这一观点时,运用了比喻论证,把“勇气”比作“花朵”,把“平和”和“自信”比作“姊妹”,把“愉悦”之情比作泉水般“喷涌”;阐述“重振奥运会的途径”时,将“奥林匹克”比作再次含苞欲放的花朵;论述“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时,把“美好的未来”比作“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2)举例论证。
正如我最近在一篇关于教育学的文章中所暗示的那样,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
他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因为压力往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即便有时到最后他未能获胜。这种享受,深入运动员的内心,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只涉及自身。
当我在纽约和伦敦对举办奥运会的可能性做出评估之后,我向不朽的古希腊精神祈祷,希望它给这意外中诞生的结合体一剂理想主义的良药。
(3)假设论证。
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它必须要面向大众。
【设计意图】从语言特色和论证方法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演讲的内容,进一步感受演讲词的特点,同时为后面的合作学习和拓展训练作铺垫。
第三阶段:研究课文,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奥林匹克精神,这样讲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这与时代背景有关,人类刚刚经过世界大战的洗礼,在思想与精神上,受到了侵略和野蛮的冲击,而奥林匹克精神却是其中不灭的光明。
从青少年角度考虑,他们的心态渐趋平和与自信,他们推崇奥林匹克精神,正在不断走出阴影,走向崭新的未来。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在于和平、公正和教育,这是为未来奠基的工程,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和时代意义。
奥林匹克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拥有新的未来,它必将承前启后,成为人们心灵、精神、思想和情感上的支柱,撑起晴空,迎来丽日。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发动学生合作互助,共目探究本文思想所蕴含的现实意义。通过讨论,深入探究,相互争辩,激发兴趣,提升能力与思维。
第四阶段: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课堂活动设计:奥运会发言小模拟
面对奥运会,面对我国的奥运健儿,面对我们身边的奥运志愿者,面对奥运的圣火传递者,你想说些什么?请和同桌说一说,或在小组相互说,并准备演讲。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适当地说出你对发言人的评价。
示例:奥运健儿们,当我看到你们在奥运赛场上挥汗如雨,努力拼搏着,我为你们的坚强毅力所折服;看见你们在领奖台上热泪盈眶,我知道,你们的成功来之不易。我一直把你们当作榜样,是你们用行动在告诉我,唯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现在心中依然记得8月27日,那一天,刘翔那矫健的身影,在奥运赛场上,跨过阻碍,为祖国争取了宝贵的一枚金牌,因为那一搏,打破了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l993年创造的12秒95的世界记录——12秒91!多么振奋人心的数字!是的,那数字的背后,饱含着怎样的艰辛,孕育着怎样的困苦!
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分。我从你们身上看到,成功只属于那些透彻认识自己,并且有目标,勇于挑战自己的人。其实,敌人就是自己,说到这儿,奥运健儿身上所体现的,不正是自强不息、自尊自爱的精神吗?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延续下去,不辜负老师和父母对我们的关怀,抓住每次机会,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并肩作战,好好学习!
【设计意图】模拟发言(演讲),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和完成口语听说训练,推动思维与表达的提高。
第五阶段:回顾学习,检测小结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之前我曾提及196月所举办的周年庆典。当时我们认为,我们庆祝的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然而今天,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欲放。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它必须要面向大众。的确如此,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上述种。种毫无法律依据的矛盾,存活在萌生它们的这个社会秩序里。在野蛮的军国主义协助下的极权姿态,给了它们致命一击。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面对一个需要用基本原则来整顿的全新世界,某些过去一直被视为乌托邦的原则,如今却变得切实可行。人类必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这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消费必需品,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l.请分别概括出两个选段的内容。
2.第一段连续运用三个反问句,这在演讲中有何作用?
3.阅读第二段,说一说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和民主体现在什么地方。
4.这两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
5.�
2.示例:三个反问连用,层层推进,以不可反驳的气势,论述重振奥运的途径就是大众参与,增强了演讲的气势,强化了演讲内容的表达效果。
3.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4.第一段论述重振奥运的途径,第二段论述奥运精神的内涵,二者
5.示例:“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参与意识,我们要积极参与,只要敢于参与,敢于不断超越自我,无论成败,都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同时,尽可能让奥林匹克的盛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进取的精神,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我们也应始终坚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完善,不断超越,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
“奥林匹克精神”倡导和谐、和平,要把友好、谦让、互助当成自己终生追求的目标。体谅他人,提高自己;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板书设计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回顾5年历史→前景豁然开朗
恢复奥运的原因→改革教育
重振奥运的途径→大众参与
阐述奥运精神→和平公正教育
畅想未来→阳光丰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 13
《蜡烛》课文原文
那个早晨,五个红军决定要偷袭这座桥。他们必须先爬过一块不很大的方场。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那第五个已经死了,躺在方场上。
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战死于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红军的偷袭企图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晓攻占那座桥。因此他说,这时候不必去搬回契柯拉耶夫的尸首,等明天攻下桥后再埋葬他吧。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谁也不会想到,这里还有人住着。
然而,在这堆瓦砾下边的地窖里,有一个叫做玛利·育乞西的老妇人住在那里。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
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的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19日是她住进地窖去的第四天。这天早上,她明明白白看见五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方场和她之间只隔着一道扭曲了的铁栏杆。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红军,炮弹纷纷在他们周围爆炸。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她醒来的时候再朝那边看,五个红军只有一个留在方场上。这个红军侧着身子躺着,一只手臂张开,另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好像想躺得舒服一点儿。老妇人叫了他几次都没有回答,才知道他已经死了。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那个苏联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周围是炸弯了的铁器和炸焦了的树木。
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一段还没有炸断的铁栏杆拦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过去。她太衰老了,跨不过去,因此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她终于站了起来,离开了那死者。走了不多几步,她马上找到她要的东西了:一个大的炮弹坑。这是几天之前炸出来的,现在,那坑里已经积了些水。
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土来继续盖上去。几小时的工夫,她一捧又一捧,竟然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天快要亮了。蜡烛也快要燃尽了。老妇人在地上到处找,终于找到了一小片带锈的洋铁。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作为挡风的屏障。布置好了,她站起身来,仍旧慢慢地穿过方场,绕过那一段没有倒下的铁栏杆,回到地窖里去了。
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
隔了一两个小时,天色已经大亮。红军的坦克紧跟着步兵过桥去了。战斗在河的对岸进行着,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这时候,连长派了几个士兵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打算把他和今天早上战死的战士一同埋葬。
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可是找不着。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
“看呀!”那红军说。
大家都朝他指点的方向看。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2.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3.透过行为领悟人性善良的本质,让学生体会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学习通过反复、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教学难点:
分析蜡烛、炮火的特殊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通讯报道——《蜡烛》
二、新授课
(一)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用两个字来表达读后的感受。——感动
(二)理清文章内容
这篇通讯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当时他秋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在这里,我就来扮演西蒙诺夫,让我们通过合理的想象,还原一下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过程。
“你好,可爱的战士们,我是记者西蒙诺夫,你们真的很英勇,我听说在战场上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你们能给我讲一个吗?”
(请学生复述故事)
“这个故事真的非常感人,但是因为我要写的是一篇通讯,所以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非常的准确,所以我可以再核实一下这几点吗?”
【时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
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
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三)文章主题
(1)“我想请问战士们,� ”
三、迁移训练
那么,让我们回到课堂,学习西蒙诺夫来设计一篇感人的文章
一个女孩拾金不昧把钱还给失主。我们为这样一个平凡又感人的小故事设计一些感人的因素。
1、天气恶劣
2、女孩需要钱
3、钱对失主来说很重要。
四、结语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蜡烛》教学杂谈
〖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教师要加强文本知识与学生日常经验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拓展延伸到现实,联系现实谈认识看法,利用文本信息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如学习《蜡烛》一文可延伸问:战争还会给人类带来什么苦难?联系你在报刊杂志电视上看到过的事件谈谈看法。学了《台阶》后拓展问:台阶与人的品格、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文本信息作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食粮,扩大体验的范围。又如,学了诗歌以后让学生设置某种陈述环境,从诗中选取诗句加以运用,缩短诗歌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活动的刺激感。
〖养成教育:语文教学的捷径〗
议读课型──议读贵在活跃思想。数、理、化、史、地、生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材中的定理、公式、年代、人物、事件,唯独语文课可以大胆超脱文本,作心灵的远游,不需要记住其中人物的名称、性格、段落大意、写作特点,而主要为了逐步学会阅读运思的方法。议读课的落脚点还在于“读”字,读出原汁原味来,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碰撞出火花,产生共鸣,从而发现文章的质美理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并与同学分享阅读感受。而讨论的目的是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表述观点,听取意见,记录要点。让学生质疑讨论,并不是放羊,老师要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力求每个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比如:八年级上册第 3课西蒙诺夫的《蜡烛》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概述课文内容后,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 如有一位教师上西蒙诺夫《蜡烛》一文时导入语是这样的:“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有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这是为什么?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吧!”这样学生就很自然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了,从课文中拾取疑点,启迪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使讲课有了一定的思路。
以上总结的几点课文导入语,意在启发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实践总结,每一堂课成败与否,好的开头是关键。只有设计好美的导入语才能使每一节课生动自如。
〖“把谎话说得圆”──关于文学作品艺术真实性问题的一点思考·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对小说艺术真实性的质疑〗
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性的质疑通常会出现下列情况:首先,学生基于其知识水平及生活阅历所限,有时候对小说的艺术真实性还缺乏客观理性的把握,把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彻底等同,因而可能产生一些偏颇的看法。在这种时候教师要对学生不正确的看法要给予纠正。如《背影》一文,有学生就 其次,学生如果对作品艺术真实性的质疑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教师一方面要给予肯定,另一方面可尝试引导学生对情节进行适当的修改,尽量“把谎话说得圆”。
那么谎话如何才能说得圆,让人信以为真呢?亚理士多德就此问题也曾说过自己的见解:“把谎话说得圆主要是荷马教给其他诗人的,那就是要利用似是而非的推断。如果第一桩 ”这些话通俗地说就是要把前后事件细节的联系把握好,作品的艺术真实性就能够较好的体现出来。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西蒙诺夫的《蜡烛》为例,学生普遍认为:攻击方场的炮火如此猛烈,一个年迈的老妇人在方场上呆了大半天竟然安然无恙实在不可信,难道炮弹都长了眼,预知到老妇人身上将要发生感人的事而“手下留情”了吗?的确,这篇课文给人的感觉就是把生活写得太光滑,太有条理,让人摸不到生活本来的毛茸茸的特性,反而留下了编造的痕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讨论情节的可信度问题,然后可以让学生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从细节入手提出修改意见。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事实上,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可能都毫无瑕疵,诚实客观的对待这些瑕疵反而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了思想的灵光。“把谎话说的圆”就是我们把“瑕疵”之美进行到底的大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