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精选13篇》
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一起看看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内容导航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2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3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5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7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8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9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0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1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2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3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来自江苏物理(八上)第五章第二节。学生对速度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来引入一个利用比值定义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速度也是学生学习物理以来首次遇到利用公式进行物理计算,所以对速度概念的理解会影响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过程方法:知道速度概念是一种比值,利用比值的方法可以定义物理量。
情感态度: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骄人成绩,让同学们领略优秀运动员超人的速度给国家所带来的荣誉,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两种常见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
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及不同方法的灵活运用。
设计思路:速度这一节课表面看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学习也没有什么困难,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到比较的方法,用到了利用比值来定义的物理量的方法,学生亲身感受到这些物理方法,研究问题带来的便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自觉的使用这些方法,在以后学到如密度、压强、比热容、热值等物理量的时候也会自然联系到这种方法。
速度单位的换算,常见速度值得介绍,都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速度的理解,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知识紧密相连,让物理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便于学生更好地建构速度概念,在头脑中形成物理概念以及今后运用物理概念。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把知识引向深入的重要渠道,从引入新课开始,教师都要力求设计适当的问题,构造物理情境,并通过有意识的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教学器材:
用白纸折成纸盘和纸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在线,讨论快慢
师:同学们见过猎豹和蜗牛吗?见过他们移动的样子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猎豹和蜗牛运动的模样。
多媒体展示:猎豹、蜗牛等运动的模样。
师:同学们看一下,他们运动时的情景一样吗?运动的快慢情况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运动的快,一个运动的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如何比较的?
生:……
师:如果有人问你,一辆轿车行驶了5千米,一辆卡车行驶了2小时,问那辆车快?你如何回答?
生:无法回答,因为缺少条件。
师:对,物体的运动有快慢之分,然而单独用路程或时间都无法进行快慢比较,那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下面我们就将要研究一下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问题。
分析:
虽然同学们在生活中多有接触速度的概念,但是没有经历速度概念的形成过程,没有对于物理学中引入速度这一物理量有充分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中运动的场景到课堂上比较纸锥运动的快慢,通过猜想、实验讨论,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如果科学的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仅凭感官判断,要通过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判断,这也使学生受到科学的教育。
二、实验分析,比较快慢
活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师:取两张16开的纸,分别做成大小不同的纸锥。
师:若将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猜想一下,哪个纸锥下落的比较快?
生:大的
师:同学们猜想的是否正确呢?
生:实验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先设计一下实验方案?同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学生设计并讨论
师:总结归纳方案学生实验
师:下面请同学来说说你们的方法。
生:相同时间比路程
生:相同路程比时间
生:我们让不同纸锥从不同高度下落。我们不会比?
师:这位同学非常好,提出问题,有那个小组也做到这种情况没有?谁有办法解决吗?
学生共同讨论
生:比较速度,测出路程和时间,路程除以时间就是速度
分析:通过纸锥落地实验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让学生对运动快慢有直观感受,分析速度概念先从学生前概念开始分析,因为学生对于运动快慢已经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这种方法再现引入速度概念的过程。
三研究需要,引入速度
师:s/t也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个比值可以用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物理学中利用速度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师:学生自学书P:109页,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速度?
2、速度的主单位?常见单位?
3、速度的公式?
4、分析在比较不同时间不同路程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时候,必须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入了速度的概念,学生经历这一过程后也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得到速度概念后,还要进一步了解它的计算公式、单位、常见数值、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速度数值的物理意义等。学生通过进一步学习了解速度的核心知识,为以后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四、加深理解,解决问题
课本上114页例题,完成解题步骤。第一次进行计算题的教学,应严格要求,对格式作出规定:
1,。已知:
2、公式
3.代入数据:数据后面要带单位,这时区别小学及初一数学课的唯一的地方,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4、计算结果
已知:s=180km,v=100km/h
求:t
解:由v=s/t 得 t=s/t=180km/100km/h=1.8h
答:汽车需要1.8h可到达上海。
分析:
利用速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题很多信息不是在题干中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图形得到的,解题时强调解题规范,这为以后的计算题解题规范打下基础。通过解这道计算题,学生也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2
【实验课题】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
1.对长度的各个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
2.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3.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道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
【教学重点】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道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
【仪器和器材】
最小�
【实验方法】
1.出示最小刻度分别为分米、厘米和毫米的三种刻度尺,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并对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形成具体观念。
2.用上述三种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观察重点:刻度尺的刻度情况;教师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正确记录。
3.出示木折尺、钢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指出其最小刻度或测量能达到的准确度。
结论:长度测量的准确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应根据测量的准确度要求,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或其他测量工具。
【注意事项】
1.要教给学生正确该数和记录的方法。当被测长度的一端和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另一端位于两个最小刻度之间时,只能用眼睛估读,因而是不准确的,记录的数字要比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的示数多一位。
2.由于刻度尺的端面往往被磨损,它的零刻度线不适于作为测量时的起点线,这时可以在刻度尺上任选一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线。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正确使用刻度尺,但也存在误差和错误的使用方法,教师应注意强调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用停表测量时间
一、实验目的:
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二、实验器材:
机械停表一块(量程15min ,分度值0.1s ),实验用小车一辆,挡板一块,斜面(长0.73m 、10°角倾角) 一个。
三、实验步骤:
1.观察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检验停表的按钮和指针是否正常工作。
2. 在斜面上确定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终点处安置挡板
3. 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由起点处释放,同时按下停表按钮,小车运动到终点的同时再次按下停表按钮。
4. 读出并记录停表的读数为1.1s 。
5. 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结果
小车运动的时间为1.1s 。
测量平均速度
1.要求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 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计时
演示 教师准备一套并加小车
学生 带滑轨的斜面,小球,刻度尺,停表,金属片,小木块各一个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 提出问题:在物理学中 ,用什么物理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速度的计算公式和 速度 的单位是什么?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 运动的物体 中时间 t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 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观察
回答
1.实验介绍
(1)明确实 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 秒表测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需要测量的 是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
(2)了解实验仪器,学习使用秒表
提问: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观察:秒表的最小刻度,量程和零刻线。练习使用秒表。
(3)介绍实验步骤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实验结果讨论:
(1)将几组学生填写好的实验表格(投影片)展示出来,对比每组数据,计算出的V1,V2,V 3是否相等。
(2)物体作变速运动, 在两段路中的速度分别是v1,v2. 有位同学认为,这个物体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v=v1+v2/2,空 虚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意见。
完成实验
讨论
讨论
【实验课题】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教学目标 1. 练习正确使用温度计;
2. 练习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学生参与的实验课,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尽管在小学已学过温度计,这里仍需给予重视.实验特点
(1)本实验的操作技术并不难,但是从向杯内倒入开水到杯内水的温度将至室温,水温是连续变化的.因此实验过程中测个环节的温度时,读数要快,否则,温度就要下降.
(2)温度计的玻璃壳易碎,初中学生活波好动,如果组织不好,易损坏仪器.教法建议1.实验的组织 课前要编好实验小组,每组以2~3人为宜.如果仪器不够,可以考虑分批进行,要让 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有所提高.2.实验过程 (1)准备阶段.让学生观察温度计,注意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就是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度值就是温度计上一个小格代表的值.教师要把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并作示范. (2)测温过程.先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热开水的温度:教室气温:手指的感觉估计温度 ℃实测温度 ℃(每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烫 热 温 按如1图所示,把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将被测的热水随烧杯放在下面.不要用手拿着温度计观察读数,以免读数时不准确,使误差偏大. 接下来按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48页)上的步骤,先记录教室气温,然后测出刚倒入杯内热水的温度,记录在上的表格上. 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至水温与教室的温度相同为止. 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足,估计温度和实测温度可能有较大差别.因此,本实验不能提出具体的误差要求,也不要批评.要保证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数据.3. 处理数据 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代表时间,单位为min(分钟) ; 纵轴为温度,单位为℃.按照记录描点,然后用平滑的。线把各个点连接起来,记录下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重点、难点解析】用温度计测开水的温度时,由于温度计开始时的示数与室温相同,温度计中的液体(测温物质)要从开水中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的示数增加,当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到最高不再上升时(稍停片刻开始下降),就是开水的温度。水的最低温度是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下降时的温度,此时,与教室的温度相同。【教学过程 】 1.复习温度计的使用,示范测温操作 上课开始,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复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然后教师进行测水温的示范操作。例如: (1) 下列测液体温度的示意图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使用温度计还可能发生什么错误?(通过此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参考答案:错误的有图A 、图B 、图C 。图A 玻璃泡碰了容器的壁;图B 玻璃泡碰了容器的底;图C 玻璃泡未全部浸入液体;图D 正确。 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离开被测液体;不能用温度计做搅拌器搅拌液体。 (2)指出读温度计示数的正确方法是下列情况中的哪种情况?正确方法是B 。 2. 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实验步骤: (1)测出教室的温度,记在表头上。 (2)倒一杯热开水,用温度计测出它的温度,记在表各中。 (3)让开水冷却到你的手指可以插进去但还觉得烫的程度,估计这时水的温度,再用温度计实际测量。把这次及以后每次的估计值和实测值都记在表格里。 继续让水冷却,到手指伸进去觉得热的程度;到手指伸进区觉得不热的程度。每次都事先估计水的温度,然后用温度计实际测量。把每次测量的温度值计在表格里。热开水的温度: 教室气温:手指的感觉估计温度 ℃实测温度 ℃(每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烫 热 温 3. 处理数据,分析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1)横坐标轴每一格代表1分钟; 纵坐标轴每一格根据教室的温度和开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标度。(2)把每一个时间对应的温度在 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4. 结论: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温度【课题】体验物体的温度
【组织形式】学生个人或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体验一些温度的感觉(常温),查阅低温的资料,查阅高温的资料.
【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可以没有结果.
2、发现新问题.
【实验课题】
水的沸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
1.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2.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这个温度叫沸点。
3.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教学重点】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教学难点】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仪器和器材】
烧杯(或烧瓶),温度计,方座支架,酒精灯。
【实验方法】
1.如图2.25-1所示,将水放在烧杯里(半杯即可)加热,温度计插入水中测水温。找一两位学生随时向全班报告温度。指出观察重点是水和温度计。
2.教师边实验,边讲解,首先看到较小气泡出现在烧杯底部,然后上升,指出这是由于玻璃上吸附空气和在水中溶有微量气体受热分离所形成的。
少时,从杯底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这些泡里含有水蒸气,但没有上升到水面就变小并消失了,这是因为水温不匀,杯底温度较高,蒸汽泡可以形成,但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蒸汽又凝结成水了。 最后,加热到杯里水的各部都有气泡,而且在上升过程中气泡继续增大,这才是真正的沸腾现象。强调这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都在进行剧烈的汽化。
由学生报出的温度是100℃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再加一会儿热,温度也不再上升,指出这个温度就叫沸点。
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现象随即消失。说明维持沸腾是需要热量的,这些热量不是升高水温,而是进行汽化,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3.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目的和要求”中的三条结论。 【注意事项】
1.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开始就使用热水。
2.如能使用半导体温度计,由电流表显示温度(或者用演示温度计),可以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温度变化。
3.如果烧杯擦得特别干净或用烧杯中的水曾煮开过,这时,由于气泡产生条件不足,致使沸腾时气泡发生不太剧烈。如在水中投入少许碎瓦粒,则沸腾现象格外醒目。
【教学反思】对于沸腾的实验生活中比较常见,因此实验特别成功,个别同学出现错误原因是操作不正确,注意实验环节的强调。
【实验课题】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目标】
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平面镜里成正立的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仪器和器材】
平板玻璃一块,两根相同的蜡烛,木板一条(约60×15×4厘米)。木板中央有窄槽,可将平板玻璃垂直地卡在木板中央,木板的侧面从中央向两边画有等距离的刻线。 【实验方法】
1.按图2.5-1组装好仪器。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玻璃后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的各处看到玻璃后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
2.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90°,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说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平板玻璃里成的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的位置和蜡烛甲完全重合。
3.观察蜡烛乙(物)和蜡烛甲(像)的位置,可以看到物和像的连线跟玻璃(镜面)垂直,借助于木板侧面的刻线,可得到物和像距镜面的距离相等。 【注意事项】
1.为了使全班同学在各自座位上都能看到平板玻璃里的虚像,平板玻璃的高度要比蜡烛高一些,宽度要足够大。如图2.5-2所示,在∠PS ′Q 范围内都能看到镜面里的虚像。它的范围与玻璃的宽度以及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2.选用薄一些的平板玻璃做实验,效果较好。因为玻璃厚了,会明显的看到由玻璃前后表面反射所成的两个虚像。
3.平板玻璃要垂直地卡在厚木板的中央,玻璃如果倾斜或晃动都会改变虚像的位置,影响实验效果。
4.实验时,玻璃后面的背景应暗一些。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实验进行交流,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加深记忆。
【实验课题】 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目标】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教学重点】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仪器和器材】 光具组,蜡烛。
光具组是专供初中进行光学实验的一种仪器。仪器如图2.6-1所示,它包括3个三角形(或圆形)底座、凸透镜、烛台、毛玻璃屏及刻度尺。 【实验方法】
1.组装调整仪器
将各零件组装好。然后以凸透镜中心高度为基准,适当调整毛玻璃屏和烛台火焰的高度,使它们的高度基本相等,并且利用三角底座,把它们调在一条直线上。这个步骤称为“对光轴”,这一步骤在光学实验中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应特别重视。 2.实验
以凸透镜为基点,向烛台方向量出一倍焦距(即100毫米)、二倍焦距(即200毫米)的距离并作出标志。将烛台放在距透镜大于200毫米的位置上,移动毛玻璃屏,使毛玻璃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实像。观察这个实像,看它比实物是大了还是小了,是正立还是倒立的。测出像距(即毛玻璃屏距透镜的距离),它与焦距、二倍焦距有什么关系?(大于、小于或等于)
改变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按表2.6-1顺序进行实验。把每次实验的结果记入表中。
【注意事项】
1.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光具座(J2507型或J2507-1型)和学生电源(J1202型或J1202-l 型)代替光具组来完成这个实验。 2.在不具备遮光的条件下,用白屏代替毛玻璃屏实验,效果会好一些。
3.移动烛台和毛玻璃屏时,要注意保持它们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为此,可以在基座的一侧划一条直线,让基础侧面贴着直线移动。 【思考题】
1.用普通相机照相时,镜头对准了景物后,为什么还要调整焦距(俗称“调焦”)?这是在调整透镜焦距的大小吗?
提示:这是为了调整透镜的位置,使景物的实像恰好落在底板上。并不是改变镜头的焦距。 1.
照相机照出来的像,一般比实物小,这时景物到凸透镜的
距离应在什么范围?提示:应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外。 【教学反思】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失误的地方进行交流,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找出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
【实验课题】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知识目标
1.会调节天平,会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正确地记录测量值.2.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会正确地观察和读数.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天平的构造、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观察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以及盒内砝码组成)
对比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区别,观察量筒和量杯上标有的单位,它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体积是多少? 1.天平的使用
上节课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天平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天平是比较精密的仪器,而且又较难掌握,因此本节课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上.
在天平调节前,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未经调节的天平是不平衡的,称出的质量也不准确,因此必须事先将天平调平衡,在天平调节环节中,边讲解、边示范、边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调节天平中应要求学生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观察游码和
标尺,认识最小称量值,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3)观察天平初始状态,确定调节螺母的移动方向;(4)进行调节,判断是否平衡,再调节,直至平衡.
天平一旦调节平衡就不能再移动位置,否则应重新调节,这个问题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使用前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量筒,观察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弄清量筒(杯)的单位,并找到它标在仪器上的位置. (2)弄清量筒(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3)测量时应把量筒(杯)放在水平台面上.
(4)观察时,液面如果是凹形的应以凹形液面底部为准,若是凸形的,要以凸形液面顶部为准,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三、教具学具准备
托盘天平、砝码盒、烧杯、水、墨水瓶、木块、铁块、铝块、幻灯片、投影仪、视频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认真观察天平(复习),认真观察量筒和量杯,首先是整体观察,观察它们的构造,然后对比观察,观察它们构造的不同点,最后细致观察,观察它们上面标有的单位,观察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2.实验:测量固体的质量.
3.实验: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的质量.
4.讨论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
5.讨论测一张邮票质量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示例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什么叫物体的质量?它的单位是什么?
2.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仪器是什么?
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最后落实到实验课主题“今天我们就学习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方案二:教师将一些邮票、丝线、大头针、食用油实物展示给学生(也可展示图片),提问“如何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一卷丝线的
质量?一个大头针的质量?一勺食用油的质量是多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练习天平的调节
(教师可将幻灯片投影到屏幕上,或使用视频,演示天平的调节.)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学生指明 :放天平时,要合理安排实验中各种仪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仪器的摆放位置应便于操作,实验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天平,否则需要重新调节.
指导学生观察游码、标尺,认识最小刻度值,并把游码拨到零刻线的位置.
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观察一下指针偏向哪边,确定螺母的调节方向,再调节.
学生练习调节天平,教师巡视指导.
调节天平的操作结束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在调节天平过程中,若指针偏向标尺右侧,就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左端旋动,若指针偏向标尺左侧,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右侧旋动.
明确:所谓天平的平衡,就是调节横梁螺母观察天平指针的摆动是否相对分度盘中间位置静止或等幅摆动.
2.实验:练习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提问: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应放在哪个盘里?砝码应放在哪个盘里?用什么方法拿取砝码?
明确: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是一个通过调节天平先让天平平衡,而当在左盘里放入被测物体时又破坏了这个平衡,再通过加减右盘中的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数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放入被测物体后,使天平再次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只允许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决不允许再旋动平衡螺母.
引导学生设计测固体质量的记录表格
学生测量开始,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学生实验时,要爱护仪器,小心谨慎地操作,认真进行测量,细心真实地记录测量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实验: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
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时往往需要称一定体积的液体的质量.这时就需要我们测出液体的体积,测液体体积的仪器是量筒或者量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量筒和量杯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教师利用实物介绍什么是量筒,什么是量杯,然后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构造,并指出其相 同点和不同点.
请同学说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它们上边都有刻度,每隔一定数量的小刻度就有一个大刻度,上边标着数值,最上边标有字母ml .老师讲解“ml表示毫升,1毫升是1立方厘米”.
由学生归纳总结量筒和量杯的不同点.
这时教师用投影仪打出量筒和量杯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应做成复合片,可以复合不同的液面,复合人观察时的视线),以强化学生对量筒(杯)的认识.并请学生说出投影幕布上所显示的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值.
请同学们往量筒中倒一些水,观察液面形状,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应注意:
①液面的形状是凹形的.
②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 要以凹形水面底部为准,视线要与凹形水面底部相平.
③要把量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如果量筒中装入水银,则液面是凸起的,观察时应以凸形液面顶部为准.
教师打开投影仪,用复合片显示几个不同位置的液面,让学生练习读数(包括凸形)
(2)测量液体的质量
在教师指导下启发学生认识用减液法测一定体积的液体质量的方法.具体步骤是
①在烧杯内倒入一定量的液体(体积数应大于要求测的液体体积),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设它为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达到要求的体积值,比如100ml .
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烧杯内剩下的液体的质量
(3)引导学生设计用天平测液体质量的记录表格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指导.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把桌子上的所有实验器材整理好,并摆放整齐.
(三)总结、扩展
请同学们回答“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指出我们无法直接用天平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但我们可以称出若干张相同邮票的总质量,用质量数除以张数就是一张邮票的质量.
介绍“累积法”.
学习长度测量时,测一张纸的厚度使用的方法和测一张邮票的质量的方法是相同的.虽然一个是测物体质量,一个是测长度,但思路一样,都是用累积的方法.
提问“今天的实验中称的木块、铁块、铝块,体积大小是相同的,但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水、酒精的体积都是100ml ,但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从测量值可以看出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回去考虑.”为下一节课“密度”的教学打下伏笔.
【实验课题】
《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教学目标】
学习测定液体密度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测定液体密度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测定液体密度的各种方法。
【仪器和器材】
1.托盘天平(200克)或学生天平(J0104型),量筒,烧杯,水,饱和食盐水,煤油。
2.高烧杯,平底玻璃管,铅粒(或小石子),方格纸,水,饱和食盐水,酒精,煤油。
3.一方形玻璃水槽,五合板或胶木板,具有弹性的塑料薄膜(气球或乳胶膜),刻度尺,水,煤油,饱和食盐水,玻璃缸和玻璃管。
【实验方法】
方法一
1.用天平称出烧杯质量m 1,用量筒或量杯量出一定体积V 的液体,将液体倒入烧杯中。
2.再用天平称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m 2,则液体质量m =m 2一m 1
3.用密度公式求出该液体的密度。
方法二
原理: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浮力与重力平衡。设平底玻璃管的底面积为S ,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则排开的液体重为(图1.13-1)。同一支平底玻璃管在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则
,从式中可以看出,玻璃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与液体的密度成反比; 实验步骤:1.从方格纸上剪下一窄条,作为放入平底玻璃管中的标尺纸。在这条方格纸条上标上标度,并令最低端的标度为零(用任何方便的单位都可以)。
2.用少许胶水或浆糊将标尺纸条固定在玻璃管的内部,并使零标度正好对准管的底部。
3.将饱和食盐水盛入高烧杯中,将足够的铅粒(或石子)放入平底玻璃管中(轻放,以免砸烂底),保证玻璃管正好竖直地浮立于盐水中,并注意不要弄湿标尺。
4.注意不使浮立的玻璃管与烧杯边缘接触,读出深度h 1。
5.倒掉盐水,洗净烧杯,注入清水,再让玻璃管浮立于水中,并测量出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 2。
【教学反思】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习效果。实验中应该尽量减小学生的误差,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测密度的各种方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3
《惯性现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惯性现象》是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六节《惯性惯性定律》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节的学 因此,虽然内容相对简单,但对于惯性定律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在多媒体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中,通过有趣的惯性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并培养学生有重点地观察实验现象,和准确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的能力。在对惯性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和解释时,纠正学生对惯性概念可能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加强学生使用物理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从而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难点在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物理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实验与讨论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会用惯性概念解释现象的目的。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为上这节课作铺垫,我提前一周让学生以惯性为题出了一期黑板报,使学生对惯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起到预习的效果,在接受这节课的知识时不会感觉太过生硬。在惯性概念和对惯性现象的解释方法的得出中,采用了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归纳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解释过程。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对于本课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活动,都采用先猜测,后实验,再分析解释的方法,使学生思维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于知识的不断巩固和理解。
2、分析实例。我们在分析实例时,不仅在于怎样解释现象,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释现象,而及时对解题方法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对铁锹铲沙的现象分析中,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解释:沙子开始和铁锹一同运动,当铁锹在外力作用下突然停止运动时,沙子由于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脱离铁锹飞了出去。在具体事例的分析中,通过对学生语言的规范,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并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
通过活动卡上的练习,使学生能巩固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解题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板书。
§4.6惯性现象
一、惯性概念
一切物体不论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具有一种维持它原来运动状态(静止也是一种运动状态)的性质,物理学中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二、解释惯性现象的表述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弄清楚研究的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运动还是静止)
(3)什么原因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由于惯性,研究对象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7、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及学生的动手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敢于猜想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乒乓球、漏斗、大小不同的试管、水、烧杯、水槽、惯性演示器、酒精灯、烧瓶、录音机、小人、扬声器、放大镜、纸板、铁架台、集气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让我们一起来看──(多媒体展示引言部分。)
师补充:物理学是个知识的海洋,它需要我们去探索,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乘上《探索物理》这叶小舟,开始我们既充满乐趣又不乏艰辛的科学之旅吧!
看完这一段,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的想法,对于物理这门学科,同学们一定也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同学们讨论发言。
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问题也提的非常好,在以下的旅途中,我们将一起找到答案。(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让我们一起进入科学之旅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纸人跳舞
打开录音机,纸人随着音乐起舞,关上录音机,小人停止跳舞。
学生提出问题
师:通过下一节课的探究活动,同学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实验二:教师演示
(1)烧瓶在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会看到,水沸腾。
(2)烧瓶从火焰上移开,水停止沸腾。
(3)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停止沸腾的水会再次沸腾。
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非常好,说明大家不仅对实验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而且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本着这样的态度,同学们一定能够学会、学好物理这门课。大家提出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找到它的答案。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
A、漏斗吹乒乓球;B、放大镜看物体;C、纸板托水;D、小试管爬山;E、吹纸。
实验前让学生先猜测结果,实验结束后,看结果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一致。提醒同学们不仅要善于思考,还要勤于动手。
多媒体补充实验(纸盒烧水、多彩的太阳光、会变大的鱼、连电路)
师:以上这些实验有趣吗?物理就是研究这些力、热、声、光、力等形形色色的有趣的现象的,这些现象不仅有趣,而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三、物理不仅有趣,也是非常有用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进入科学之旅第二站──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生:正是有了电的发明,才使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光明,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丰富……
生:正是有了声、光的发现,才使我们的眼中看到了色彩斑斓,五彩缤纷……
生:有了物理知识的大量应用,才能使生产飞快发展,生活质量迅速提高……
师:物理的世界是如此的有趣,物理的用途是如此的广阔,同学们一定都想学好物理,怎样学习物理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科学之旅第三站。(多媒体展示学习方法)
(一)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师: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看看我们的同学是不是个有心人。
问题:1.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竖排的还是横排的?哪一种颜色的灯在上面(左边),哪一种颜色的灯在下面(右面)?
2、山地自行车后轴有很多的齿轮,上坡时要想省力应该用大齿轮还是用小齿轮?
3、冰棍从冰箱里拿出来时你观察到什么?(冒白气)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上还是向下?
师: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不是我们没看见,而是多数人都是“视而不见”,没有有意识地去观察,如果大家都是有目的去观察,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得到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5
教学目的
1、 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2、 常识性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 常识性了解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教具:
演示用:收录机、录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发声齿轮、塑料硬片(或硬纸片)、铜锣、响铃、队鼓和彩色纸人以及闹钟。
学生用:梳子、塑料硬片(或硬纸片)、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用收录机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
讲述:同学们刚才欣赏到的是悦耳动听的歌曲,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常听到一些令人烦躁不安刺耳的噪声。同样是乐音,有的音调高,有的音调低;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的用钢琴伴奏,有的用小提琴或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三弦等伴奏。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第二节 音调、响度和音色)
二、 进行新课
1.音调
(1)讲述:唱歌时,一首歌曲音调可以唱高一些,也可以唱低一些。刚才同学们听到的一首合唱歌曲,高音部的音调高,低音部的音调低,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教师板书)。
(2)演示:先介绍发声齿轮,请一位学生上台观察在同一轴上的几个发声齿轮的齿数,并告诉全体同学,每个齿轮的齿数不同。
转动齿轮,用塑料硬片接触齿轮的齿,使塑料硬片振动发声。让学生注意观察,硬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个高?哪个低?
引导学生分析:塑料硬片接触齿数多的齿轮时,振动快,发出的音调高;接触齿数少的齿轮时,硬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
讲述: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教师板书)。由演示得出:音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教师板书)
(3)学生随堂实验:用塑料硬片在梳子上快慢不同地划过,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塑料硬片快划时和慢划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哪个高?哪个振动的频率大?哪个振动的频率小?进一步认识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4)学生随堂实验:学生利用橡皮筋做课本图3-9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认识。
(5)读图:请同学们读课本中的图3-10,读后教师做简要解释,然后问:为什么有些声音在人们毫无觉察时,猫、狗就已经警觉地听到了?(学生可自由举手发言,然后教师小结学生发言,并作明确解答,拓展知识,活跃思维。)
2.响度
(1)演示:轻敲队鼓,请同学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皮上彩色纸人的跳动情况,跳动缓慢,犹如轻歌曼舞,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大小的变化,并观察纸人跳动的变化,跳动由慢到快,犹如从轻歌曼舞过渡到狂欢。引导学生分析出:鼓皮振动的振幅大,声音大;振幅小,声音小。教师讲述:我们把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跟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教师板书)
(2)拿出闹钟让同学们听。前排同学可以清晰地听见闹钟的滴答声,后面几排的同学几乎听不见。表明: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教师板书)
(3)读图:请同学们读课本中图3-12,看后说出为了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可以采用哪些办法。然后请同学们从实际生活中举出一些增大响度的办法。课后请同学们互相比一比,看谁举得又多,又恰当。
3.音色
(1)讲述:除以上音调、响度外,音色也是乐音的一个特征。(板书: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接着,在讲桌下(不让学生看见)敲响铜锣、摇动响铃,请同学们说出所听到的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而发出的?(肯定学生都能说正确),那么你们是凭什么分辨出来的呢?当同学们带着疑问的眼光望着老师时,教师及时指出:在音调、响度都相同时,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这就是音色。(教师板书)
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出是谁的声音。
同一个人的音色,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饮食、起居和本人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三、 小结
本课学习了乐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恰当的乐音给人以精神上的调节,艺术上的享受,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知道:
1、 什么是音调?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
2、 什么是响度?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3、 人们能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乐音的哪个特征?
四、 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不要死记硬背课文中的名词,要注重理解。看一看课文后的想想议议,同学们可以三三两两的进行议论,还可以找教师探讨。
说明
新课引入时,如果没有恰当的合唱歌曲磁带,可请两位同学或老师跟一位同学一起同唱一首歌。新课引入没有一定的模式,要根据材料、学校实验设备、学生实际等条件,用不同的形式巧妙地引入,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跟该堂课要学习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
关于响度跟振动的振幅的关系,除了以上所述的实验外,在纸盆喇叭上放置乒乓球,改变音量大小;用敲击音叉将盛在盘内的水溅出等实验都可以观察,效果也很好。但在实验时要注意可见度,如果可见度不佳,可请后面的同学上讲台来自己做,做后大声地告诉全班同学。
本课物理名词较多,对于刚上物理不久的初二学生来说要完全理解是困难的,课内教师在这些名词上不必多费唇舌,要把握住本课的教学目的。这些名词在实际生活中和今后高中物理课的学习中,还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对于这些名词的解释,不要给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将适得其反。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
本课程是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第二章第一节课,在知识的要求上,主要是“知道”和“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不多,但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如何恰到好处的设计好教学,让学生能有较高的兴趣来参与教学活动;如何深入浅出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物理,这是两个很重要的`问题,解决的好,就能上好这节课。同时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的科学规律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初步领略到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形成对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共处的情感。
作为一节概念课,如果只是死板的表达知识内容并加以一些练习,效果可能是不会太好。本课程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出发,通过例子,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总结出规律,引发对规律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并且在解决一些实际的例子的时候,掌握对知识的运用。课堂上,用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感官予以较为强烈的刺激,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
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屡次进行分组讨论,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培养学生一种进行探索并合作讨论的科学研究精神。并且,课堂上给予的问题多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的例子,以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练联系,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应用能力。还在课堂上告知学生一种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会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均速度的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停表的使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学校即将召开秋季运动会,初二(3)班的李老师和本班四位参加4×100 m接力赛跑的同学到运动场进行赛前训练。练了一会儿,同学们开始讨论:甲、乙两同学都认为丁同学跑步途中的速度越来越慢;丁同学则认为甲、乙的观察都不准确,他感觉自己跑步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李老师看到同学们争论起来,笑了笑说:“同学们,证明自己或别人的看法是否正确,需要收集有说服力的证据才行,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跑步速度是越来越慢,还是越来越快的呢”?
如图1,让小车从斜面滚下,观察小车的运动速度是否改变?怎样测量小车的速度?
学生思考:只要测量出丁同学跑步的速度就容易判断了。
结合具体例子提出物理问题,便于学生思考回答。
【新课】
让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实验的内容,要求学生明确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各个器材的作用和用法。
交流总结:
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需要测量的是运动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主要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要“放好”“读对”“记全”。
停表的作用是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使用停表前应观察停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
使用停表的方法: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金属片的作用:便于测量路程和时间。
1、实验前的准备
指导学生将斜面调整好坡度,坡度既不能太陡,这样会使小车下滑的时间太短;也不能太小,由于摩擦,小车可能无法自行下滑。还要调整好小车的运动方向,不要使它从斜面上中途滑下。做好小组内人员的分工,哪一个操作小车,哪一个操作停表,哪一个记录数据,要分工明确,并协调好。
学生练习用停表计时,先将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并开始数数:“5、4、3、2、1、0”;读到“0”时操作小车的同学释放小车,负责计时的学生迅速启动停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并报出数值。应让学生练习几次,熟练以后会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些。
学生阅读思考并通过交流讨论进行回答。
学生按要求操作。
为后面的分组实验做好必要的准备。
要求按图2组装器材,注意调节斜坡坡度,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计时,测量的误差越小。
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辅导,纠正错误操作。
数据展示:将几组学生填好的实验表格用投影展示出来,对比每组的实验数据,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求得的不同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
讨论总结: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
思考:
(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的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3)为什么说到物体的平均速度时,必须要指明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一般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后面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请同学们填写完整实验报告的内容。
(1)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
(2)可以根据公式v3=进行计算。
(3)因为不同时间或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课堂小结】
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三、实验器材:
投影设备,挂图。
四、具体安排:
(一)、新课引课:
一般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有限,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
( 二)新课教学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反馈练习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
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学习指导62页
用心爱心专心 1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
2、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器材:杆秤
分组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钩码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杠杆的原理
出示杆秤,对杆秤进行分析,画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使用杆秤称水果,要求称不等量的水果,请一位学生上来演示。
置疑:
你为什么要这样称 ?
对,我们要使杠杆达到平衡。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
与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有关。
画力臂的步骤为:第一:在杠杆示意图上,确定支点,将力的作用线用虚线延长;第二: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第三:要用虚线画力臂,支点到垂足用字母表示出来。
二、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确定的关系。
每2人一组实验,要求讨论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步骤如下:
(1) 将杠杆挂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 ( 静止 ) ;若不是,可调节平衡螺母,使之水平平衡。
开始实验,完成探究任务。
老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完成实验后,任意选择五组,请组中作记录的学生将结果投影到屏幕上。
将五组中的实验数据任意各取一组填入表格中,讨论可得到什么结论 ( 杠杆平衡的条件 ) 。
教师可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
可能有学生得到其他关系式,但不适合所有数据,因此它不是杠杆平衡条件。
【课堂练习】
1.画出下图中 F'和 F"的力臂,并比较杠杆平衡时 F'
与 F"的大小。
2.下图所示杠杆,OA 长20cm,AB 长60cm,现在 A 处挂一重200N的物体,若使 B 处的弹簧秤示数最小,弹簧秤的方向怎样?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三、杠杆的分类
由杠杆的平衡关系,可以得到当力不等时,对应的力臂也不等。可将杠杆分为三类:
杠杆类型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力臂的大小关系 L1> L2 L1< L2 L1 = L2
力的大小关系 F1 < F2 F1 > F2 F1 = F2
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的大小关系 s1 > s 2
费距离 s1 < s 2
省距离 s1 = s2
分析中提出相关问题:省力、费力是谁相对谁而言?省距离、费距离的含义是什么?
举例分析:从撬棒撬石头分析费距离的含义。
所谓省距离或费距离指的是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1 ,相对于阻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2 而言的。杠杆平衡条件说明,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如图所示,当动力作用点移动 s1 距离时,阻力作用点移动s2 距离,且s1 >s2 ,因此使用撬棒撬石头省力而费距离。
要求学生举例,并进行分类。
四、课堂小结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 F2L2;
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五、实践活动
1. 通过探究,你能理解阿基米德的名言吗? 请就此写一篇短文。
2. 用杠杆知识分析、理解天平的原理和调整过程。
六、板书
第一节 杠杆(一)
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F1L1 = F2L2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3、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资源】
1、学生分组:激光笔、自制空心玻璃柱、装了水的水槽(水中加入了少量牛奶)、蚊香、果冻、玻璃砖、自制半密封水槽。
2、教师教具:自制小孔成像演示器、激光笔、水槽、浓糖水、水等。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课前播放PPT:
同学们,我们要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要有什么?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呢?
观察
思考、讨论
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进行新课
1、光源
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有很多能发光的物体,它们都是光源,谁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呢?
讲解光源的分类
2、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请看老师手中的小激光器,它发出的光在远处的墙上产生一个亮点(演示)。请大家看图片,猜想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呢?
怎样才能看到光传播的路径呢?
到底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教师巡视。
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各组学生展示实验,并分析得出的结论。
演示不均匀糖水中的光的传播
让学生讨论、归纳后,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板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讲解怎样表示光线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学生做手影游戏
引入:影子的形成;
讲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演示并讲解小孔成像及其原理。
同学们,你们能够列举一些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吗?
游戏引入:站队时怎样站直?
PPT:开凿隧道时怎样确定掘进方向呢?
4、光的传播速度
光速究竟有多大呢?请大家看课本71页。
现在公认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
5、小结
请大家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6、动手动脑学物理
PPT展示课后小练习。
太阳、火把、手电筒等都是能够发光的物体。
太阳、闪电、电灯、蜡烛、萤火虫……
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灰尘、喷水、薰烟等。
小组实验(合作)。
讨论、交流。
对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补充完整
学生用器材模拟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学生做游戏并回答站队的原理
阅读并回答: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回顾并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
以生产和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为对象。
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3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复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会用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的问题;能说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2、过程与方法: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对法线的形象解释,渗透真正做人的思想教育。
二、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全面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三、教具
教师用:光的反射装置(自制暗箱)、平面镜、白纸、手电筒、多煤体课件
学生用:量角器、纸屏(附有角度)、激光手电筒、纸板
四、师生交流过程
(一)诊断补偿:光在均匀的介质中如何传播?
(二)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手术室里的灯光》,介绍爱迪生为妈妈治病的故事。
(三)进行新课
1、意外的发现
启发质疑:为什么爱迪生把镜子放在这些蜡烛的后面,就会使他妈妈的周围变得很亮?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蜡烛发出的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照射到镜面上被挡住而改变了传播方向,又反射回去。
列举事例:让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光的反射现象。并将他们进行分类,说明分类的依据?(如:根据能不能发光或面的光滑程度等。)
2、提出问题:光在物体表面是怎样反射的,有没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不同的表面反射光的情况不同?你还想研究哪方面的问题?
3、设计实验与收集数据
2)、实验验证
a、“三线共面”,引导学生猜想入射光线相对反射光线和法线确定的一个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怎样确定反射光线的空间位置?师生共同
讨论得出实验步骤:
①、将镜面平放在桌面上。
②、把纸板竖立在镜面上,使接缝与镜面垂直。
③、让入射光线沿着被固定的平面射到接缝和镜面的交点上
④、慢慢地转动另一平面,寻找反射光线。
学生实验,讨论,教师进一步用课件演示说明:纸板可转动的面向前转向后转都观察不到反射光线,只有当这个面与被固定的面为同一平面时,才清晰地观察到反射光线。
b、“二线分居”,引导学生回想实验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对法线的分布情况,提出问题:能否找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的情况,利用反正法。
c、“两角相等”,提问:根据上面的研究能不能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不能)要想确定具体位置,还需研究他们之间的什么关系?(角的关系)利用课件介绍入射角、反射角。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由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探究能力。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同时做实验记录,师巡回指导。
4、分析与论证
实验完成后,大家从中发现哪些规律?
引导小组发言,展示实验记录。
让学生完整的归纳反射定律的内容。
设疑:能不能说“入射角=反射角”
(注意因果关系,借助课件中的反射
大家庭,形象、生动的理解)
5、交流与合作
1)、两人共同完成“互看”实验,利用多媒体展示光路图。(如图1)
2)、选派一生利用反射装置从立体角度让学生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四)、课堂小结
1、让学生回忆本章有哪些收获?(如: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两种反射类型等;思想方法:模型法,猜想验证法,探究法;思想方面:正直做人。)利用课件展示本节知识的内在联系,点明学习目标。
2、交流本节实验的得与失(如:实验过程中的),以及生活中的困惑。
(五)、奇思妙想
1、现代VCD影碟机是利用激光照在刻有凹凸的光碟上通过在接收器上读取光信号而播放音像。
2、利用平面镜还能观察到角度的微小变化情况,如图2所是,从A点发出的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O点,反射光沿着A.MN原路返回,当平面镜绕O点转动150,反射光线在水平标尺MN上的光点移动了厘米(已知AO=1M)
(可以选做课件中的巩固练习,也可以进行达标训练)
(六)、作业设置
1、小论文,如果没有光的反射,我们的世界将会怎样?
2、收集俄罗斯”进步号”无人飞船制找造人工白昼实验。
3、用玻璃建楼房有哪些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