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为青春插上梦的翅膀》
前言
一如既往的青春,这样的旅途一拨人下来,又有一拨人迎上去。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些满腹心事的斑驳光影替我们挽留下所有成长的印记,不动声色不着痕迹地一一定格在记忆中。永垂不朽只是个玩笑,挥之不去的是那些年华中细数的缤纷绽放。
所以,一直以来,是平凡的近乎虚无的自己,具有天然的能让自己心安的感性认知,同时也具有混杂在人群中就再也无法凸显的叛逆,我和无数相似的人们不分彼此,每天做着同样的动作,讲着同样的话,展现出同样的表情,从来没有可能想过能一鸣惊人,或者备受瞩目,我的话语如同空气般融进这个世界,顷刻间就消失不见。
但是时光定格了这一切,上苍是公平的,正如落叶是树的风险,但终究会落,感动是偶发事件,却也像一张防坠网,网住了我不断跌落的梦想。
我其实并不喜欢梦想这个词语的,就像韩寒曾经说过“梦想就是有点想,是欲求的一种文艺表达”,所以过分的强调梦想并非是救赎青春的一种方式,甚至于我认为我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救赎,我只是相信,我所经历着的,正在我的生命中画出唯美的轨迹,我的平凡便是我的梦,我为青春插上梦的翅膀,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开心与难过,繁华与苍凉。
一、文字
成为作家,只是在很小的时候幻想过,那是一个旷日持久的梦,梦里面我写着令人感动的故事,因为它承载了我所经历的感动。
那时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穿着朴素的衣服,唱着简单的儿歌,漫步在乡间小道上。看着父亲母亲劳作汗流浃背的身影,感动的情绪不断冲击着幼小的心灵,让我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这深刻的一幕描绘出来。
有时候就是这样,一旦有所坚信和期待,化身成为作家的幸福而温暖的幻想也就更加趋于真实。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恋上了文字,我开始不停的书写,大段大段的文字像是梵高的向日葵一样绚烂的开放在我的笔下,尽管有时候简单得只有一句“爸爸妈妈辛苦了!”回过头去再次阅读,也让我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因为在这背后承载了一个孩子小小的作家梦。
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单纯的孩子,不愿意去参与那些成人世界的蝇营狗苟,至少是我的梦想不要被这流年侵蚀,但是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必须要邂逅的,而那些“梦想”变成记忆的时候,我就不得不开始新的旅途。
年龄日积月累,直到懂得现实重量的临界,依靠着文字的指导,我开始学会用无奈的叹息和苦涩的微笑来应对种种不如意。
不过正如前言所说,上苍总是公平的,时光定格了我所经历的一切,有些东西就在这样恰当的时机,拿捏的极好的分寸下聚集,一种名为“感动”的小事常常发生。
与许许多多家乡的孩子们一样,我坚守在我们小小的城镇里面迟迟不愿走出,亦或者说,我们没有能力走出,看着五彩斑斓的旧时光延伸成黄昏的晚霞,看着童年的天空一寸一寸的暗淡下来,我只能无奈叹息,生长在我们这样偏远的地区,终究是走不出去的吧。
十一二岁的年龄,我竟然有了这般沉重的叹息,看着父母辛苦努力到弯腰驼背,却只能维持我在小城镇上学的支出,我的作家梦一次又一次的受到了这般沉重的打击,这么多年来,我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字,勤勤恳恳的记录下了自己作为一个孩子所经历的点点滴滴,终将这般烟消云散了?
我不甘,因为没有恋上文字的人是无法体会文字那种如罂粟般令人着迷的魔力的,一旦沾染,便会沦陷,我不忍离弃,也无法割舍文字带给我的一切,我要放手一搏。
从喜欢上文学,我就注定要与别人的方向背道而驰,就算是爬行,也要与别人不同的方向,我不愿意安分学习安分生活安分的了却一生,我开始找寻这样一个机会,一个能够承载我梦想的机会,努力着。也就在这样的时刻,我与国家助学金不期而遇。
其实当时的我从来没有奢望过这样的奇迹能够降临到自己这里的,如此偏远的地区,我在进行着一场赌博,我压上了我的青春,我的梦想作为赌注,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地方,这算是多么惊世骇俗的赌局啊,我在里面杀的天昏地暗。
然后,当第一批助学金到达的时候,不能想象,也没有注意到自己身后打开了一道旖旎的天光,照亮了我们的未来,也让我看到,我那些大大小小的字迹在纸面上晕染开来,氤氲成了一座庞大的城,一座属于我和我的文字的城堡。
我第一次手握这样的感动,用文字重述着自己的梦境和记忆,那个乡村,那些孩子,那些属于我们的童年,他们都曾真实的出现在我的世界里,而我就是那个满怀感动记录着他们的一切的孩子。
恋上阿波罗的柯莱蒂,追不上太阳,那就在原地做一株葵花,现在的我就想做这样一株葵花,把自己所擅长的真实继续写下去,写到我闭上眼睛再也看不到文字的时候,写到所有人都能读到那一份感动的时候。
我为青春插上翅膀,文字是那一抹最闪耀的翎羽。
二、音乐
如果说文字是我的路,那么音乐就是我的路灯了,因为说到我跟音乐的邂逅,听起来就像是一个断断续续的没有结局的故事,如同路灯一样,隔一段路便会矗立一个。
我在这里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聆听着曾经那阵感动的声音,
记得初次接触音乐,还是在很小的时候,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有着那样天真无邪又纯真美妙的歌喉,总有一些大人们对我父母调侃说,“以后你们家的娃唱歌出名了,一定要回来我们我们村子里,唱歌我们这些个乡里乡亲听。”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应该是挺自豪的吧。
不过记得那时候人前的自己如同孩童般胆怯,我的歌声永远是低低的,轻如耳语的声音。
那个时候对于音乐,至今我都记得很清楚,虽说并没有像文字那般沉迷,但是每次去村子里有电视的人家,看到电视上那些背着吉他在烈日下行走的流浪歌手,我都羡慕不已,他们都富有才华而且自由自在。
当初的我,天赋自然不用多说,但是终究不能像他们那样有着自由自在的人生,我像众多孩子一样,在人前唱歌无所适从,我循规蹈矩的走着好好学习的道路,因为我知道在我们那样的地方,学习知识高于一切,而音乐多半是被人们丢弃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的。
然后就这样,我以为我的轻声耳语般安静的声音是永恒,可终究被凝固在了那一刻,而凝固的便会干涸。
之后接触音乐的机会便越来越少了,因为学业越来越重,有时候也就是在某个寂寞滋生蔓延的黑夜里,悄悄的放开当初偷偷藏起来的流行乐的cd,当然,这个时候家境总算是可以了,而我再也没有了孩提时代那种对音乐的渴望。
我以为至此我将会与音乐缘灭。
但是有时候,感动多一点,坚持也会多一点,音乐与感动的邂逅,虽说没有文字那般让人深刻,却也在我脑海中不断奏响,让音乐的火焰在我的青春路上涅磐重生。
第一次用音乐吟唱出对感动的感觉,是一首《感谢有你》 ,那深藏在每个音符中的内在张力,让我感觉仿佛有一座宏大的宫殿在我眼前升起来,那是众多心思单纯的孩子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毫不夸张的说,就如同天籁。
至今我都记得,国家助学金发放的同时,我们迎来了学校的文艺汇演,在众人之前,我竟没有了当初的无所适从,原来感动的声音这般充满奇迹。
那时的我们在国家助学金的帮助之下,成功的离开了偏远的小城镇,作为众多被感动的孩子中的一个,父亲第一次认可了我对音乐的追寻,他用多余的助学金为我买了第一件乐器,一个短小的口琴,我用优雅的旋律吹奏着我们潜藏内心的感动和渐行渐远的青春。
四溅的光阴中,我们掌心的年轮一寸一寸的绽开,如今我站在二十岁的边缘上,双手捧着那只因感动而长存的口琴,我似乎又听到了那时的我们,那时我们如天籁般感谢有你的声音。
音乐的感动就是如此吧,在感动的同时我坚持着追寻音乐的道路,那时音乐与感动的第一次邂逅就像是我追梦道路上的第一座灯塔,就算年华垂垂老去,它依旧在那里,指引着后来人。
一首宁静的曲子,带我走过往日的杂碎点点,我只是在体验,与音乐的极度亲近,那种亲近感让我忘记时间,回到过去,那些感动的回忆,就像绽放的花朵,从暗涩斑驳的时光背影中纷纷绽开,我的音乐梦也在这感动的声音中缓步向前,照亮前路。
我为青春插上梦想的翅膀,音乐是那振翅飞翔的波动。
三、阅读
泡一杯卡布奇诺,打开一首悠扬的曲子,我在灯下书写着我的感动,有时候写的倦了,累了,便放下手中的笔,打开那本常被我捧在手心的书籍,细细品读起来,然后我看到,书中的扉页写着:
文字是路,音乐是灯,那么阅读便是这路边灯下的风景。
从文字诞生那天起,往往复复总是有人深陷于阅读当中去,我应该就是其中之一吧。
关于阅读,记得有人说过,世间有太多的励志书籍让我们懂得动的智慧,让我们明白如何坚持,如何去奋斗,然而一些静的真谛则需要我们在阅读中细细体悟,比如感动。
我很清楚,坐在宁静的书桌前,翻开一本本书香氤氲的纸页,我所面对的是一幕幕深刻的旧光景,那晕染在内心深处的记忆,是永生无往的。
阅读是一种重述梦境的方式,而我又是一个恋旧的人,喜欢对过去的光阴耿耿于怀,我记得第一次真正的阅读所遇到的是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他是我第一个倾心的作家,也是第一个带给我感动的作家。因为只有他的文字才能让我感觉到那些不断在年华中剥落的时光就像是一片华丽的沼泽,波光涟漪,同样也妖冶危险。
我得到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雪国》 ,在他笔下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一寸寸沉淀到了世界千变万化的细微裂缝里面,即使时光早已消散,依旧值得默默怀念。当然他的文字也带有虚无感的,正如他笔下作家沉重的虚无感一样,那些跳动的人影和纷繁交错的命运让我体会到一个笔者的无奈。
我是喜欢这样的无奈的,也正是这样真实的表述才会让我心生涟漪,才能让我心怀感动。
那样的感动衬着那样的故事,那样的故事又托着我质朴干净的回忆,应该是高中吧,当时学校助学金评定,我们在收到学校给予贫困学生助学金的同时,还给我们这些喜欢文字的人赠送书籍,《雪国》就这样跟我结缘,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亲切与感动,至此,我跟阅读结下感动的情愫。
如今踏入大学的旅途,《飘》是我用大学第一笔助学金购买的书籍,当然在我书架上面也不乏有其他的著作,我以这样的方式重温着一次又一次阅读的感觉,又用这样阅读的方式记录着阅读与感动的结缘,我深知阅读的路很漫长,但我也知道阅读是一个恋上文字的人的宿命,我耗费这漫长的人生书写这样一点一滴的感动,需要有阅读的调和,如此积累下的盛夏光年,才是人生全部的意义。
今年暑假我曾回到过我生活的西北的一个角落,看着那些像曾经的我一样不愿安分读书,安分生活,安分了此一生的孩子因着感动而不断奋斗,不断追梦,这样的情景,对我有着异常的吸引力,我把自己多年累积的书籍送给了当初我所在的小学,不为其他,只为他们有梦,他们让我明白阅读并非仅限于读书,也包括读懂他们的感动。
读到今天,自己只是这万千感动中的一个看客,所有的风景,都将会沉淀在流光的河中,我需要不断地开悟,不断地寻找。
我为青春插上梦想的翅膀,阅读是翱翔高天时欢快的浅唱。
四、旅游
人类是一种被内心的憧憬和向往所驱使的动物,虽说这般形容不太恰当,但是所有人读到这里的时候都是不置可否的吧。
当我筑好了路,架好了灯,布好了沿途的风景,我所需要做的,就只有不但向前,正如向往生了根之后便会无法摆脱,只有不断向前,直至其消亡,否则向往也就不叫做向往而是失望了。
其实我是一个有着深刻逃离情结的人,对于远方那座充满梦幻的乌托邦式的“永无岛”,我如同彼得潘那样痴迷,留恋,仰望不止。我渴望一场说走就走的遥远的旅行,这样的向往从我第一次通过书本看到外面的世界之后便根深蒂固了,也至于我现在无可救药般的离开西北的家乡来到遥远的武汉。
我迷恋这样的感觉,枕着异乡的夕阳,翻阅着关于未知世界的旅游指南,计划着下一次的旅行。我暗想《千与千寻》里那趟桥下的火车,它代表着旅行——生命的变动,把人带离原有的世界,去寻觅远方的迁徙,并且从中感受新奇与不安,去结识异地的风景和身边匆匆流动的过客,以及最后独自到达的终点。这样的过程对于任何人都是一场深刻的体验。我也不能够例外。
自从通过助学金同感动结识之后,愈发觉得小学时候的教科书对于自然对于人文的描述都是一些没有生趣的知识条例,似乎我所受的教育就是为了学会对这个世界无动于衷,见惯不怪。于是,被凡俗的世界弄得很疲惫的心,向往着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每个角落都有感动在等待发生,我需要做的就是去旅行。
高中那年心血来潮,带着当年获得的助学金,在父母的允许之下,我踏上我的追梦之旅,似乎是根本没有预定好目的地,我只是执著地漂泊,向着那个陌生的城市西安,十七朝古都的厚重气息如同花朵般开遍了我梦境中的每一个角落绚丽而又馨香馥郁,游人如织,芸芸众生穿梭在城市里面,展现出一场又一场美轮美奂的梦境,我知道那是我用感动的声音构筑的幻觉,我对自己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从来都是这么自信。
远方永远是神奇的,这样的感动衬着这样的风景,我对远方的期盼越积越厚,以至于莫名的归宿感像潮水般充满了我不悲不喜的心灵。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我去了上海,那座在许许多多笔者手中魔幻的城市,尽管只是匆匆一瞥,却足以让我热泪盈眶,那是我一直以来的久久仰望,精致的城市和霓虹,面对曾经在梦中而现在在脚下,甚至于伸手便可以触摸得到的繁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亲切,就好像美好的东西沉寂了许久,集体迸发出来,让我毫无招架之力。
只是我相信,我是需要不断追寻着感动上路,行走,启程,告别的,在繁华的盛景,看过了,也就错过了,我需要不断的旅行。
旅行是追梦者的宿命,我们在旅行中跋山涉水,体会生命中的感动,我甘愿耗费我漫长的人生,留下自己行走过的痕迹,为此积淀的缤纷年华,便是是我人生全部的意义。
我为青春插上梦想的翅膀,旅行便是沿途绚丽的风景。
尾声
“你一定是有爱着什么东西的,一定有的,爱到你自己也不想承认,自己也想不明白。”
但是现在我理解了,因为平凡,所以想不明白,因为简单所以不愿承认,其实它一直都在,它的名字就叫做梦想。
记得父亲曾经跟我说过,我们贫困,我们平凡,但我们不平庸。我不需要刻意的去比拼什么,也不需要刻意的去标榜自己的梦。
我不愿在这里强调梦想这种东西,因为,我所经历的便是我的梦想,它们从属于我的内心,他们蕴含着深刻的感动,这些梦安慰了我曾经的寂寞,而这样的感动也承载了我不断放飞的梦,
一度,对于它们,除了不离不弃,我别无选择,执著地行进在生命的路途中,我会乘着他们的翅膀,追寻感动的轨迹,我会去寻找属于我的天空。
后记
我的生活曾经脱离了轨道,随着冷漠这种东西,我颠沛流离,走过一段不是自己的路程,直到与感动相遇,因着大学助学金,我的梦想再次起飞,带着对文字,音乐,阅读以及对远方旅行的喜爱,带着助学金带给我满满的感动,我会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飞跃,我会以这样的方式告诉那些委弃自己青春的人。
青春没有末路,我们从不孤独。
经济学院
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
闫
XX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