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汇编35篇)》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通用35篇)
内容导航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4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5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6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7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8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9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0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1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2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3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4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5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6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7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8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9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0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1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2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3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4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5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6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7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8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9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0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1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2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3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4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5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
一、研究性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是一个单独的板块,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许多老师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xx年的数学曾经存在着脱离社会文化的孤立主义倾向,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数学的过度形式化,使人错误地感到数学只是少数天才脑子里想象出来的“自由创造物”,数学的发展无须社会的推动,其真理性无须实践的检验,当然,数学的进步也无须人类文化的哺育。通过研究重点突出是分析数学文明史,充分揭示数学的文化内涵,肯定数学作为文化存在的价值。
所谓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活动课程。它主要是给学生初步介绍数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知道学生开展数学课题研究;它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到得出结论,均由学生来做。因而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它一般要经过调查、实验、小课题研究、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学习,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而现阶段高中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大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枯燥、难学。数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当今数学研究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在科学中的地位如何?与其它学科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大都不被学生全面了解,而从数学史中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
刘恒铭
一、课题
海鸥主要生活在哪些地方,分为多少种类?
二、成员
杨瑾瑜、沈涛、刘恒铭、余谟羽、赵哲语、许潇匀、何昊阳
三、课题的由来
因为海鸥唱年生活在昆明,所以我们想研究关于海鸥的问题:
1、海鸥生活在哪些地方?
2、海鸥分为多少种?
四、课题的目的
做这个课题要达到了解海鸥的习性和种类,还有生活的地方
五、课题的意义
做这个课题,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海鸥
六、小组分工
查资料:余谟羽
记录:全组成员
体验:全组成员
七、方法与步骤
(1)我们采用了体验和查资料的方法进行。
(2)实验步骤:准备阶段:我们准备了面包,还有资料;实验阶段:我们先了解的关于海鸥的知识,准备了一些面包,用自己准备的面包喂海鸥,观察了海鸥,了解了海鸥的习性。
(3)总结阶段
知道了海鸥的知识及海鸥的'习性,并知道了海鸥主要生活在哪些地方和海鸥一共分为多少类。
八、结论
(1)海鸥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
(2)欧亚大陆以及非洲北部,如整个欧洲,北回归线及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
(3)东北地区,如华北、华中、华东、华南。
(4)广义的海鸥是鸥科,53余种。海鸟的总称,有7属53种,分布遍及全球,体型较大。喙端具沟,尾长为圆形,常浮于水面,但不能潜水,中国有4属19种。
海鸥从远方迁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
一、课题
牙齿的构造及如何保护牙齿
二、成员
段艾彤、高于棋、陈岳涛、冷钰文
三、课题由来
因为现在很多人的牙齿都有问题,所以我们去牙科医院研究牙齿
四、课题目的
让我们了解牙齿的相关信息,知道怎么保护牙齿
五、课题的意义
让我们了解如何补牙,牙齿不整齐的原因以及危害
六、分工
高于棋查怎么补牙最好
段艾彤查牙齿不齐的原因
冷钰文查牙齿不齐的危害
陈岳涛查牙齿为什么会长蛀牙?该如何预防?
全员体验,当小小牙医以及检查牙齿
七、方法与步骤
采用查资料、体验两种方法进行
准备阶段:全员查资料;实施阶段:牙医普及关于牙齿的知识,牙医教如何正确刷牙,全员当小小牙医并相互检查牙齿;总结阶段,汇总全员查的资料做研究性学习报告
八、结论
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牙齿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4
课题名称
从穿着打扮看我们生活的变化——中国古今服饰文化小探
课题编号
导师:
成员:
组长:
班级: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将“衣”摆在首位。可见,“衣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际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绚丽多彩的服饰不仅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更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不同的服饰打扮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
从远古时代的人类用树叶兽皮遮羞保暖,到当今社会讲究时尚、潮流、个性的流行服饰,人类的服饰演变历程怎样?它又是怎样影响、改变人们生活与观念的?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与看法又是什么?我们将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追寻我国服饰文化史,领略中华服饰文化的精髓与博大。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制订出一个可行方案,宣传服饰文化,让服饰文化引起更多当代中学生的关注,使他们对穿着打扮的追求有更高更新的认识与品味,让他们的穿着打扮展现出当代中学生动人的风采。
预期成果
体验、调查分析报告、论文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力,收集有关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活动计划
任务分工:由于人数有限,所以全组全过程参与。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第3周):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开好开题会,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第4—10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中国古今服饰文化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资料。
第三阶段(第11周):对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穿着打扮追求与认识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第四阶段(第12—13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与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相关验收材料,完成有关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可行性分析:
人员条件:我们对这个课题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这将会使我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完成好这门课程。
我们的成员中有一名是团支书,这将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本组成员团结互助,善于分工合作,这也将促使我们的活动更加迅速的完成。
物质条件:我们家中都有电脑,上网查找资料较为方便
时间条件:现在下午一般都是两节课后就放学了,所以我们聚在一起的时间很充裕;同时,课间,中午的时间我们也都可以利用。
总结:
对我们来说,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其他功课相比,它的学习范围,内容与自由度都大大增强了。虽然开始大家都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但在我们的努力以及朱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们克服了困难,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开题报告。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收获与体会:
1、我们共进行了两次开题论证。第一次论证时我们做得很不好,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很粗糙。看了另外两组同学的展示,我们感到很没面子,也有些不服气。我们决定重新修改,完善一下,同时希望再有一次论证的机会。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第二次论证我们做得非常好,不仅内容充实,而且做成了幻灯片的形式,视觉效果也很好,得到了其他同学与老师的一致好评。由此我们感到,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我们没有全心全意地付出。只要肯做有心人,相信天下一定无难事――信心,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第一个收获。
2、研究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无论是制定研究框架还是具体实施,都需要几个人共同讨论决定,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至少是不可能完善的。因此它在客观上为我们创造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会取长补短,这是我们研究活动的又一个收获。
3、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说办事拖拉,效率太低,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等等,我们要在今后的活动中积极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教师评价:
1、研究小组的学生均能按要求完成研究工作。研究热情高,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研究过程扎实,能记录下每一步的研究历程;组员分工比较合理,基本能作到在研究过程中分工协作。总体来说,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小组的合作努力下成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这是值得肯定与表扬的。
2、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对研究的课题缺少整体上的宏观把握,题目过空,过大,这也造成了学生的研究思路几经周折才梳理清晰;在研究目的与意义上,语言较为空洞,内容不够充实,这样就使得第一次的论证不够生动,吸引人;
3、第一次各组间的相互论证,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经过修改后,进行了第二次论证,效果非常好。具体表现在:
(1)题目范围变窄了,增强了现实意义;
(2)内容方法具体,详尽,丰富,可操作性强;
(3)有外出实践活动,信息来源丰富,等等。他们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出色。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5
【摘要】千差万别的研究成果在撰文上也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即“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对于中学生而言,更多的可能是小论文式的调查报告。本文从调查记录、调查报告的结构与组成要素和调查报告协作的一般格式三方面阐述了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的撰写。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格式;撰写
调查报告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对科技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着推动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研究,取得了第一手素材,该撰写调查报告了,这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调查报告是你思想的外显形式。一方面,通过写调查报告,可以系统地组织你所要表达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家通过报告可以了解你究竟都做了哪些工作,从而支持你的观点
调查报告的格式决定于研究成果的内容。研究成果因学科不同、选题不同、性质不同、研究方法以及实验过程、逻辑推理和结果的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具体撰写时的一般格式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标题
标题是对调查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常用一个动宾词组去表达,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调查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标题可用判断句、陈述句,也可用疑问句。标题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调查报告的中心议题。
2、署名
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为文章署名,只有文章的实际作者才应该署名。是个人写作的,署个人的姓名;是集体的成果,署集体的名字,也可以在集体的名义下,分署参加者个人的名字。
3、单位
单位包括作者的单位、作者的籍贯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在署名下一格打上括号,在括号里写上作者的单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的籍贯,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编。
4、摘要
摘要是调查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调查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5、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个为宜。
6、前言
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7、正文
正文又称本论,即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因此,报告主题部分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8、结论
结论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调查报告的归结。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调查报告首尾呼应。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9、参考文献
在报告最后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目录目的有三个:第一,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二,可加大报告的信息量,提高报告的学术价值;第三,他人可以以此为线索查阅资料原文。凡是在调查报告写作或研究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的文献资料,都属于参考文献之列。
10、附录
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
就中学生的调查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和建议、附录这六个部分,其他不作统一要求。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6
茶是中国的第一大饮料,海南的茶叶在中国茶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珍惜品种多种多样,茶叶加工技术纯熟,产茶地面积广阔,特色茶叶风靡全球。为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课题: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
小组组长:汪靖惠
小组成员:毛彪蔚 汪靖惠 柯维凌 余嘉宏 周宏骏
指导老师:梁振峰
研究方法及步骤:
1、分组,分工;分别进行上网查询,查阅书籍,问地理老师等。
2、对查来的资料进行筛选,选取最有用的信息 。
3、对信息进行整编,整理出一篇报告。
研究目的:海南特色茶叶众所周知,品起来更使君感觉到丝丝清爽,荡气回肠。那么,海南究竟有哪些特色茶呢 海南又具备怎样的优越条件致使能种植出这么好的茶叶呢 对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报告:
在学校全面展开的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小组5人与指导老师一起提出了这个课题。这个课题的侧重点在于分析与取证,结合茶叶的生长环境,与海南主要种植茶叶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相比较,得出结论。这个调查报告主要结构是:先介绍茶树普遍的最适生长条件,再依次列举海南茶叶主要分布地――五指山,白沙及万宁中的特产茶叶,及它们生长所需要的环境,通过介绍上述三地的自然条件,最终得出结论。
一、适宜茶叶生长的条件
茶树生长对气温和热量的基本要求 :
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一定的要求。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稳定在8-14度时,茶树的越冬芽开始萌发。气温降到15度左右时,新梢就停止生长,但根系一般在温度低于8度时才停止活动。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茶树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长,处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过低还会造成冻害。除了对温度要求外,茶树对积温也有一定要求。一般情况下,一年之中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越多,茶树的生长时期就越长。茶树每萌发一轮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760-1060度。(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在23度左右,最冷也超不过5度,这就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茶树生长对水分条件的基本要求:
水分是保证茶树正常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气湿度太低,对茶树生长不利。降水是茶园水分最主要来源,保证茶树能正常生长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在茶树生长期间,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于100毫米。当月降水量少于50毫米时,茶树缺水。空气相对湿度对茶树生长也会产生影响,一般认为,在茶树生长期比较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低于50%对茶树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使茶叶质地粗硬,品质降低。(海南岛年平均降水量控制在1500毫米左右,最低也在950毫米以上,所以空气湿度较湿,茶叶水分多,味道纯。)
茶树生长对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树对土壤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特别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为适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能种植茶树。我国适合种茶的土壤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附:海南茶叶分布图
二、生长在五指山地区的茶叶
五指山市年平均气温22。4℃,无寒冬,无酷夏,四季如春。在那出产的主要特色茶叶是苦丁茶与水满茶。
苦丁茶(海南最早的野生茶)
苦丁茶属冬青科植物,适合于热带及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茶味苦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矣,“唐代名医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记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本草拾遗》记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标准药性大辞典》亦载“苦丁茶味甘苦,性寒无毒,为凉肝散风要药……“可见苦丁茶具有:降血压,血脂,消热消炎,防龈解酒,消带减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理疗保健功效,适于日常饮用,是理想的纯天然绿色保健饮品,“取于天然,饮得自然“。海南岛五指山脉,海拔1867米,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气候湿润土质疏松肥沃,是苦丁茶最为理想的生长地区:正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五指山苦丁茶独具一格的品质。因此,海南五指山苦丁茶才如此享誉海内外。
水满茶
水满茶也是海南绿茶中至高无上的贡品茶水满茶是五指山野茶,长年生于云雾之中,得天地之精华,醇郁甘甜,且有防感冒,止腹泻,健胃醒神之效。五指山野茶在万亩以上,现有移植。茶树植株为乔木型,大叶种,树姿直立,分枝部位高,叶椭圆形,叶面隆起,叶齿浅稀钝,芽叶无毛,树高11~12米,树幅7~8米。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区,产量少,适宜制作绿茶。之所以是贡品,是因为水满茶的生长条件太独特了,置于高山云雾之中,只有云雾缭绕,恍若仙境的五指山山腰才能满足其生长条件。
三、生长在白沙县的特色茶叶
白沙绿茶
白沙绿茶―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白沙黎族自治县国营白沙农场。白沙黎族自治县坐落在黎母山脉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山地面积占41。9%,全县大小山峰有440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处,南部鹦歌岭为最高峰,1812米,是仅次于五指山的海南第二高山。全县大小河流30条,其中流经境内的南开河,石碌河,珠碧江为海南有名的三大河流。白沙县属热带季风性气候,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全年日照2056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21。9℃~23。4℃,年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山区气候特点突出。产茶区位于该县鹦歌岭下方圆10公里的小盆地。这里四面群山环绕,溪流纵横,土质肥沃,雨量充盈,云雾弥漫,气候温和,是属于高山云雾区。年均阴雾日长达215天,月均气温16。4~26。9℃,温射光合作用强,乃是天然的产茶之地。白沙境内的国营白沙农场是白沙绿茶的主要产地。目前白沙农场的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000多亩,种植的茶树为海南,云南大叶与福建水仙,乌尤四个优良品种。其特点为:叶之更换,花之发育,实之结成,均为局部进行,因此茶山常年翠绿,四季枝叶繁茂,芽长柔嫩,优质高产,1993年干茶产量已达五千担。
四、生长在万宁的特色茶叶
万宁市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温差小,积温高。年平均气温24℃,最冷月平均气温18。7℃,最热月平均28。5℃;全年无霜冻,气候宜人;二是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三是日照长,年日照时数平均在1800小时以上。
鹧鸪茶
东山岭的鹧鸪茶有名气,那是因为茶树吮吸了当地土壤里酸碱适度的丰富有机物质,受益于山川灵气,云雾,香露,茶叶长得绿油油,毛茸茸的。新摘的茶叶放进嘴里品嚼,起初有一丝苦涩味;接着就是沁透肺腑的馨香。经过科学加工处理后的茶叶,色泽清亮,味似甘草,芬芳沁人。科学分析报告证实,鹧鸪茶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9种物质和17种氨基酸,其中可溶性钙和镁元素含量甚高。这也应证了万宁实有的中性且高度肥沃的土壤。
其实在海南生长的特色茶叶还是非常多的,我们在这里只是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茶叶,所谈到的内容还是屈指可数,肯定不能满足读者及学校的要求。以后的地理学中,我们将会学到更多的关于植物种植的环境,我们研究课题的中学生,海南茶叶协会,海南有关的学者也将继续努力,为着力解决海南的茶叶种植,发展,销售,前景作出贡献。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7
一、选题背景
在当代,工、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用了大量机器。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摩擦力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如何利用有益摩擦及避免有害摩擦是节省能源的重要途径,而摩擦力又以各种方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摩擦力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因此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以日常生活中摩擦力的作用为切入点,运用中学物理所学的有关摩擦力的知识,研究分析摩擦力受何种因素影响,力求得到一些课本所没有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有关力学知识。
本课题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组员实验,研究分析生活实例,能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写论文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而组员间的配合也是对我们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的考验。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验证滑动摩擦力受正压力及动摩擦力因素影响,并探索其它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2、研究影响静摩擦力的因素。
3、定性研究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从新浪网、课外书籍中采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实验研究法 通过动手做实验进行定量研究。
五、研究计划
[一]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此阶段为理论分析阶段。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接下来的实验验证阶段确定研究方向。本阶段计划用七周,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此阶段为实验验证阶段。通过一系列实验,结合组员间的讨论定下论文初稿,再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进行补充修改。最后形成正式的研究报告、论文。本阶段计划用十三周时间,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进行实验研究,取得实验数据。
2、整理、总结研究结果。
3、撰写论文。
4、成果展示。
[二]任务分工
1、查阅资料:
2、准备开题报告:
3、撰写论文:、
4、成果展示:全体组员
六、可行性分析
1、课题本身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多种书籍都曾进行探讨,有较充分的资料来源,且涉及的力学知识与中学物理教材紧密相连,使我们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
2、可利用每周学校研究性学习时间,周末及寒假进行研究活动,时间充足。
3、活动所需经费不多,活动工具简单,都能由组员自行解决。
4、全体组员对课题有浓厚的兴趣以及信心把研究做好。
七、预期成果:论文
八、成果表达形式:文字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人类生活、生产中,摩擦力无处不在。摩擦力按其性质可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不同性质的摩擦力,影响其大小的因素亦不相同。我们组选择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进行研究,并粗略研究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研究至今,已取得一些成果。
首先对于滑动摩擦力,从课本中知道它与正压力成正比。我们组员采取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准确验证了在动摩擦因数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这一结论。但因为动摩擦因数较难控制,只粗略验证了在正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系数成正比这一结论。由此,我们仍可得出f=μN这一公式。
那么动摩擦因数由什么决定呢?我们知道动摩擦因数反映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反过来说就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了动摩擦因数,而动摩擦力是两个有不光滑接触,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动摩擦因数也不是单独由某一物体表面粗糙程度决定的,而是由两个有相互作用摩擦力的物体的接触面粗糙程度决定的。
假如我们拿一支笔,一段小绳,把绳子缠绕在笔上,我们会发现绳子缠绕的圈数越多越难拉动,如果绳子之间有重叠的话,则更是难以拉动。这中间是否存在其它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呢?我们分析得到:绳子在笔上每绕一圈,绳子与笔之间就多了一圈(无数多个)接触点,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多了无数处,即有更多的地方产生摩擦力,所有的摩擦力叠加在一起,便使合力增大了。若绳子中有重叠,则不止绳子与笔之间,连绳子与绳子之间也会有相互作用,阻碍对方运动。且这时绳子与笔的压力除直接与笔接触的绳子的压力外,也包括绳子与绳子之间的压力,这样摩擦力便急剧增大,以致难拉动绳子。生活中,船靠岸时总是用绳子绑住岸上的桩,也是采用多绕几圈绳子的办法来增大摩擦力的。但这里面并不包括除正压力及动摩擦因数以外的其它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对于静摩擦力,其产生原因是因为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相对运动趋势产生的原因是有外力作用,因此,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不仅包括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还需要有外力作用。在不超出最大静摩擦力的范围时,外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一旦超出最大静摩擦力的范围,物体便开始运动,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那么最大静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呢?经过实验可知fmax=μN即最大静摩擦力与静摩擦因数和正压力成正比,其中静摩擦因数比动摩擦因数稍大,因为当外力等于动摩擦力时,物体受力还是平衡的,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增大外力。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固定的,较少的,但其表现形式却十分多样化、复杂化、只有充分了解、控制这些因素,才能充分利用有益摩擦,避免有害摩擦,最大程度地改进生产,改善生活。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8
课题题目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指导教师
徐元江
课题组成员
李莎莎,迟晓彤,栾军政,张宁,孙祥杰,滕钊,
相关课程
人与自然 研究方法 调查实验
课题提出背景说明:
世界范围嫩的毒品危害着人类,高中生是长身体的时期,一旦染上毒品将荒废学业,很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渊。
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认识毒品的种类,了解毒品的危害,构造筑起拒绝毒品的防线,让学生健康成长。
任务分工:
李莎莎负责活动记录、资料保管的整理、陈述报告;迟晓彤负责上网及图书馆查资料、写报告;张宁孙祥杰负责访问校内外老师;滕钊等其他同学负责实地考察。
活动步骤:
一、上网收索毒品的种类、
二、调查毒品的危害种类,
三、参观戒毒所,了解毒品的危害。
研究内容:
塑料垃圾的合理处理。
可行性分析:
图书资料、各类科学书籍、相关报刊、实验室设备。
预期成果:
调查报告
呈现形式:
文字、数据、图片
指导老师意见:
签名:徐元江 10月19 日
可能存在的问题:
进戒毒所考察有难度。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9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大家知道,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没有发现就没有创造。学生的创造发明是从小开始的。由此可见,学校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改变过去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只重视分数而忽略了能力等一些不良现象,摒弃那些知识只来源于课堂,来源于教材的狭隘的认识,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是我们这次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色。 本次研究性学习,在课题操作方面有以下特点是:
一、组织学生选择课题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由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题,在学生选择课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发展与提高。
二、以点带面,进行研究
为了更好的进行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在组织教师学习课标,提升新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我们以点带面进行教师个人学习的小汇报,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把个人的研究认识在教师间进行广泛地交流,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
1、由课本走向校园。
2、由文字走向文化。
3、由兴趣走向研究。
三、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衔接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丰厚的知识营养,我们合理地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通过查找、搜集、使学生对课内知识广为了解,有适当地延伸。这样做,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一次初步探讨,过程还很粗糙,但我们会在研究中不断学习与完善,使研究性学习更趋合理化。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0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要自己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再找到解决方案的活动。它不仅极大地培养了我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让我知道独自思考的好处,还让我更加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研究过程中有想不到的问题或者考虑不周的地方都是我们组员互相帮助,一起解决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大家的努力才能成功。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活动,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从最开始的寻找问题,我们就花费了很多时间,总觉得做得不过好,还想再完美一点。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音乐课的很多弊端致使现在的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不是很浓,甚至瞧不起这门课。但是由于新课改,任何课都要有学分,拿不到不行,所以每门课我们都必须足够重视,而且这也是培养我们音乐素养,陶冶情操的好方法。因此我们把精力集中在了音乐课课改这方面上。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很辛苦的,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以弄清现在学生对于音乐课是什么看法,在这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我们从这些问题入手开展了一些讨论和调查,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解决方案。把这些写出来看起来没什么,但是背后的艰辛我们组员都很清楚,每个人都不辞辛苦,积极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有条件的同学负责印发传单,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找音乐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也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解答,我也从中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知识增长了见识。每一条方案都是组员集体想出来的,我们在这中间有过分歧,有过争吵。每一次的达成共识后面都有无数次的争吵但是我们每一次都因为共同的目标而懂得退一步,弄清每个方案的`优缺点,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的。还记得当时的心情都是激动而富有成就感的。就像打败了一个拦路虎,离成功又进了一步。
到最后结题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是能以用语言描述的,一方面课题的结束标志着我们完成了一个任务,另一方面我还是有些不舍的,毕竟研究了这么久,也有了深厚的感情。写结题的时候,就像是母亲看着自己的的孩子一样,充满感情,依依不舍。回想着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为了这次研究性学习能够圆满完成,我们付出了很多汗水和艰辛。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用汗水换取的成功更让我感到自豪。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懂得的了只要有努力就会有收获的道理,即使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我想只要我努力了就不虚此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本着这样努力负责的态度面对一切困难,做一个有用的人。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1
课题题目: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目标:探索研究性课题,推进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教育。
内容:
1、高中生内隐的研究;高中生引起注意的习惯;专心思考的习惯;
2、定向思维的习惯;批评的习惯;求异的习惯;思考的习惯;
3、外向的学习习惯--专心听讲,大胆表达,认真阅读,及时摘记。
4、独立钻研的习惯;专心作业的习惯;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5、合作共事的习惯;合理摆放学习用品的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习惯。
6、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快速反应的习惯。
目的与意义:新课程改革自提出以来,经过十余年的酝酿、推广和实施,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进一步指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加快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首先,高中生思想和感情的发展需要良好习惯教育。良好习惯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良好习惯给高中生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
其次,高中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需要习惯教育。日常行为习惯展开形象思维,激发创造意识,富有表现力。
活动计划:
(一)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2、开题并按计划实施方案,包括活动过程中的研究报告的提出,研究论文的撰写,资料的汇报,阶段性小结。实验教师平时应做好各阶段性实验总结,案例及相关的案例分析。整理和分析有关教学资料,进行初期、中期、后期等的评比工作
3、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4、问题及原因分析
5、采取对策方案
6、培养高中生良好习惯实施
7、实施效果调查分析。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准备实施阶段。作好课题前期准备工作,立项申报,开题论证,成立课题组,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各科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
1、进行学生习惯研究,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并聘请有关教师对课题进行进一步论证,确立研究的重点方向,初步制定方案。
2、采用申报审核方式,组建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
3、健全校级管理机构,对研究进行指导协调。
4、第一阶段的小结。
第二阶段
1、制订明确详实的阶段研究计划;按计划全面实施研究。
2、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良好习惯的教育,搜集典型课例和活动录像等资料。
3、进一步完善课题目标,开展好各项活动,做好阶段性小结,重视行为教育活动对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熏陶作用。
4、中期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总结验证阶段。
总结经验,争取上级验收,取得实验成果。每位课题实验教师写实验报告,课题组写总报告。按实验方案进行总结,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论文等,收集典型课例和活动录像,对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2
研究课题: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
小组组长:汪靖惠
小组成员:毛彪蔚 汪靖惠 柯维凌 余嘉宏 周宏骏
指导老师:梁振峰
研究方法及步骤:1,分组,分工;分别进行上网查询,查阅书籍,问地理老师等.
2,对查来的资料进行筛选,选取最有用的信息 .
3,对信息进行整编,整理出一篇报告.
研究目的:海南特色茶叶众所周知,品起来更使君感觉到丝丝清爽,荡气回肠.那么,海南究竟有哪些特色茶呢 海南又具备怎样的'优越条件致使能种植出这么好的茶叶呢 对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报告:
在学校全面展开的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小组5人与指导老师一起提出了这个课题.这个课题的侧重点在于分析与取证,结合茶叶的生长环境,与海南主要种植茶叶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相比较,得出结论.这个调查报告主要结构是:先介绍茶树普遍的最适生长条件,再依次列举海南茶叶主要分布地――五指山,白沙及万宁中的特产茶叶,及它们生长所需要的环境,通过介绍上述三地的自然条件,最终得出结论.
一,适宜茶叶生长的条件
茶树生长对气温和热量的基本要求 :
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一定的要求.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稳定在8-14度时,茶树的越冬芽开始萌发.气温降到15度左右时,新梢就停止生长,但根系一般在温度低于8度时才停止活动.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茶树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长,处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过低还会造成冻害.除了对温度要求外,茶树对积温也有一定要求.一般情况下,一年之中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越多,茶树的生长时期就越长.茶树每萌发一轮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760-1060度.(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在23度左右,最冷也超不过5度,这就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茶树生长对水分条件的基本要求:
水分是保证茶树正常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气湿度太低,对茶树生长不利.降水是茶园水分最主要来源,保证茶树能正常生长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在茶树生长期间,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于100毫米.当月降水量少于50毫米时,茶树缺水.空气相对湿度对茶树生长也会产生影响,一般认为,在茶树生长期比较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低于50%对茶树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使茶叶质地粗硬,品质降低.(海南岛年平均降水量控制在1500毫米左右,最低也在950毫米以上,所以空气湿度较湿,茶叶水分多,味道纯.)
茶树生长对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树对土壤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特别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为适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能种植茶树.我国适合种茶的土壤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二,生长在五指山地区的茶叶
五指山市年平均气温22.4℃,无寒冬,无酷夏,四季如春.在那出产的主要特色茶叶是苦丁茶与水满茶.
苦丁茶(海南最早的野生茶)
苦丁茶属冬青科植物,适合于热带及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茶味苦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矣,唐代名医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记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本草拾遗》记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标准药性大辞典》亦载苦丁茶味甘苦,性寒无毒,为凉肝散风要药可见苦丁茶具有:降血压,血脂,消热消炎,防龈解酒,消带减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理疗保健功效,适于日常饮用,是理想的纯天然绿色保健饮品,取于天然,饮得自然.海南岛五指山脉,海拔1867米,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气候湿润土质疏松肥沃,是苦丁茶最为理想的生长地区:正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五指山苦丁茶独具一格的品质.因此,海南五指山苦丁茶才如此享誉海内外.
水满茶
水满茶也是海南绿茶中至高无上的贡品茶水满茶是五指山野茶,长年生于云雾之中,得天地之精华,醇郁甘甜,且有防感冒,止腹泻,健胃醒神之效.五指山野茶在万亩以上,现有移植.茶树植株为乔木型,大叶种,树姿直立,分枝部位高,叶椭圆形,叶面隆起,叶齿浅稀钝,芽叶无毛,树高11~12米,树幅7~8米.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区,产量少,适宜制作绿茶.之所以是贡品,是因为水满茶的生长条件太独特了,置于高山云雾之中,只有云雾缭绕,恍若仙境的五指山山腰才能满足其生长条件.
三,生长在白沙县的特色茶叶
白沙绿茶
白沙绿茶―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白沙黎族自治县国营白沙农场.白沙黎族自治县坐落在黎母山脉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山地面积占41.9%,全县大小山峰有440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处,南部鹦歌岭为最高峰,1812米,是仅次于五指山的海南第二高山.全县大小河流30条,其中流经境内的南开河,石碌河,珠碧江为海南有名的三大河流.白沙县属热带季风性气候,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全年日照20xx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21.9℃~23.4℃,年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山区气候特点突出.产茶区位于该县鹦歌岭下方圆10公里的小盆地.这里四面群山环绕,溪流纵横,土质肥沃,雨量充盈,云雾弥漫,气候温和,是属于高山云雾区.年均阴雾日长达215天,月均气温16.4~26.9℃,温射光合作用强,乃是天然的产茶之地.白沙境内的国营白沙农场是白沙绿茶的主要产地.目前白沙农场的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000多亩,种植的茶树为海南,云南大叶与福建水仙,乌尤四个优良品种.其特点为:叶之更换,花之发育,实之结成,均为局部进行,因此茶山常年翠绿,四季枝叶繁茂,芽长柔嫩,优质高产,1993年干茶产量已达五千担.
四,生长在万宁的特色茶叶
万宁市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温差小,积温高.年平均气温24℃,最冷月平均气温18.7℃,最热月平均28.5℃;全年无霜冻,气候宜人;二是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三是日照长,年日照时数平均在1800小时以上.
鹧鸪茶
东山岭的鹧鸪茶有名气,那是因为茶树吮吸了当地土壤里酸碱适度的丰富有机物质,受益于山川灵气,云雾,香露,茶叶长得绿油油,毛茸茸的.新摘的茶叶放进嘴里品嚼,起初有一丝苦涩味;接着就是沁透肺腑的馨香.经过科学加工处理后的茶叶,色泽清亮,味似甘草,芬芳沁人.科学分析报告证实,鹧鸪茶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9种物质和17种氨基酸,其中可溶性钙和镁元素含量甚高.这也应证了万宁实有的中性且高度肥沃的土壤.
其实在海南生长的特色茶叶还是非常多的,我们在这里只是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茶叶,所谈到的内容还是屈指可数,肯定不能满足读者及学校的要求.以后的地理学中,我们将会学到更多的关于植物种植的环境,我们研究课题的中学生,海南茶叶协会,海南有关的学者也将继续努力,为着力解决海南的茶叶种植,发展,销售,前景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海南年鉴》
《海南省志》
《中国茶叶研究百科》
《海南省地方志》
《中国地理》 等等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3
组员:指导老师:杨昆
研究背景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组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而且观看了电影有很深的体会和感受。我们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当前我国的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研究意义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调查,使我们能对我国现在环境状况有了解,并且能意识到我们该怎样做,怎样进行环保工作
过程
我们小组对当前我国的环境状况和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人们对于环境的的看法.想法和做法.
研究时间:20xx.5.6-20xx.6.3
分析
数据采集在下图:
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
我们是昆明十二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来调查关于我国环境保护的情况,请您协助完成问卷。本问卷不用署名。谢谢您的配合与帮助。
1、您觉得我国现在的环境状况?
A、很好 B、还好C、一般
2、您觉得我国的环保工作到位吗?
A、很合理 B、还可以 C、常常找不到或间隔太远
3、您会支持环保活动吗?
A、会 B、不会
4、您在看见垃圾在地上您会?
A、把它捡起来 B、有人这样做才会 C、当作没看见
5、您看到有人乱丢垃圾时您会上前制止,或是捡起丢到垃圾箱?
A、常常会 B、偶尔会 C、不会
6、您会经常参加一些有关环境的公益活动吗?
A、经常 B、没办法时会C、偶尔
7、您会特别关心我国的环境状况?
A、不会B、有时会C、经常会
8、您会对家人及朋友宣传一些环保的知识吗?
A、会 B、不会 C、偶尔会
9、您会把保护环境落实到实际行动吗?
A 、不会B、会 C、没办法时才会
10、您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如何?
结论:
我们共发放50份问卷,回收有效答卷48份,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大部分人支持环保活动,对于我国的环保工作会非常支持,多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不是很满意.但是说到自己,很多人表示自己对于环境的保护很支持但是就是不能很好的落实的实际行动上.比如;很多人看见地上有垃圾,不会主动去捡起来.看见有人乱丢垃圾不会上前进行却说或阻止.但是很好的是,100%的人对环境的保护是支持的,只是缺乏行动.而且,在调查时,很多人也表示在今后,会尽力把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为环保事业做一点贡献. 收获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得到了很多收获:我们锻炼了胆量,也锻炼了和人交流的能力;明白了不仅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还要有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更懂得了保护我们人间天堂人人有责的道理。然后我们又对我国目前环境的状况和我们该怎样做在网上进行了资料的查找和整理.
结论;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的自净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否则人类会加速灭亡!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青少年要率先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青少年既是生态环境道德的重点教育对象,更是生态环境道德建设的积极推动者。与和谐与共的人与自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要首先做到:珍爱生灵。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不乱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焚烧秸秆、制止污染等都是抵制污染。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3、江河湖库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4
课题名称
从穿着打扮看我们生活的变化——中国古今服饰文化小探
课题编号
20xx—01702
导师:
成员:
组长:
班级: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将“衣”摆在首位。可见,“衣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际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绚丽多彩的服饰不仅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更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不同的服饰打扮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从远古时代的人类用树叶兽皮遮羞保暖,到当今社会讲究时尚、潮流、个性的流行服饰,人类的服饰演变历程怎样?它又是怎样影响、改变人们生活与观念的?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么?我们将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追寻我国服饰文化史,领略中华服饰文化的精髓与博大。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制订出一个可行方案,宣传服饰文化,让服饰文化引起更多当代中学生的关注,使他们对穿着打扮的追求有更高更新的认识与品味,让他们的穿着打扮展现出当代中学生动人的风采。
预期成果
体验、调查分析报告、论文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力,收集有关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活动计划
任务分工:由于人数有限,所以全组全过程参与。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第3周):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开好开题会,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第4—10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中国古今服饰文化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资料。
第三阶段(第11周):对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穿着打扮追求与认识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第四阶段(第12—13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和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相关验收材料,完成有关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可行性分析:
人员条件:我们对这个课题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这将会使我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完成好这门课程。
我们的成员中有一名是团支书,这将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本组成员团结互助,善于分工合作,这也将促使我们的活动更加迅速的完成。
物质条件:我们家中都有电脑,上网查找资料较为方便
时间条件:现在下午一般都是两节课后就放学了,所以我们聚在一起的时间很充裕;同时,课间,中午的时间我们也都可以利用。
总结:对我们来说,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其他功课相比,它的学习范围,内容和自由度都大大增强了。虽然开始大家都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但在我们的努力以及朱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们克服了困难,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开题报告 。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收获和体会:
1。我们共进行了两次开题论证。第一次论证时我们做得很不好,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很粗糙。看了另外两组同学的展示,我们感到很没面子,也有些不服气。我们决定重新修改,完善一下,同时希望再有一次论证的机会。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第二次论证我们做得非常好,不仅内容充实,而且做成了幻灯片的形式,视觉效果也很好,得到了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由此我们感到,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我们没有全心全意地付出。只要肯做有心人,相信天下一定无难事信心,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第一个收获。
2。研究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无论是制定研究框架还是具体实施,都需要几个人共同讨论决定,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至少是不可能完善的。因此它在客观上为我们创造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会取长补短,这是我们研究活动的又一个收获。
3。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说办事拖拉,效率太低,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等等,我们要在今后的活动中积极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教师评价:
1。研究小组的学生均能按要求完成研究工作。研究热情高,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研究过程扎实,能记录下每一步的研究历程;组员分工比较合理,基本能作到在研究过程中分工协作。总体来说,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小组的合作努力下成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这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
2。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对研究的课题缺少整体上的宏观把握,题目过空,过大,这也造成了学生的研究思路几经周折才梳理清晰;在研究目的与意义上,语言较为空洞,内容不够充实,这样就使得第一次的论证不够生动,吸引人;
3。第一次各组间的相互论证,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经过修改后,进行了第二次论证,效果非常好。具体表现在:
(1)题目范围变窄了,增强了现实意义;
(2)内容方法具体,详尽,丰富,可操作性强;
(3)有外出实践活动,信息来源丰富,等等。他们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出色。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5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强调的是一种主动地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
前几年有一本书很畅销,它就是一位中国人写的关于美国人教育现状的书:《素质教育在美国》。书中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大奖,而中国至今尚未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这与我们的教育现状和教育体制密不可分。
牐牬蠓惨丫进入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已经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你不必考虑"学什么"。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各科新书就会及时送到你的手中,书本就是要学的东西,你也不必操心在什么地方学、跟谁学。学校、教室、课桌就是学习的战场。古训说:"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先生于我,必先学于我,凡事依靠老师,凡疑只问老师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当然,也没有太大的空间让你去思考"怎么学"。自打背起书包上小学起,学习的程序就被固定下来。上课、听讲、回答问题、做作业、考试……最终,你也没有权利决定"学到什么程度"。标准是统一的,考试的分数就是学习程度和水平的绝对代表,别人学习成绩的高低就是衡量自己的惟一参数。以上就是同学们目前学习方式的粗描,与同学们熟悉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
牐犜谘芯啃匝习中“学什么”要由同学们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在研究性学习中“怎么学”要由同学们自己设计,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同学们可以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收集信息等等。在研究性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预测和规定、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决定、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三、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1、开题报告阶段
(1)先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每班分成7组,每组7、8个同学,确定小组组长和邀请一位指导老师。
(2)接着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经过讨论,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完成开题报告。
2、实践调查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同学们可以通过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资料。根据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并将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交流,逐步丰富研究成果。
3、表达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同学们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同时,还应要求同学们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或通过指导老师主持论文答辩。(下学期开学初)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同学们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6
一、课题的提出
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当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都是为了改变学习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来看,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以上的两项内容。
2、课题研究背景及解决问题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对地理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3、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价值:地理学科跨文理两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实践性强,尤其人文地理涉及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如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旅游、文化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将来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和探索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同时,增强老师的全面素质提高。
4、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作为一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新型学习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进,以主动探究、建构自己的知识为特色的探究性学习也逐步为大家所认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材以新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精神为指导,设计了大量的研究性活动。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学习模式,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讨、不断创新。
5、课题研究目标
使学生由传统教育的知识点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发展为具有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提高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适应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使地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为实践服务。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建设,关注家乡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上网查询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04年11月)
学习理论:广泛搜集并学习了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有关资料,提高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设计方案;每月召开一至两次会议共同研究探讨课题的实施情况,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明确分工,各负其职,考虑到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鉴于目前处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阶段,先在高一、高二年级试行。高三教师积极参与。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04年12月—05年5月)
具体任务:
1、挖掘、编写出地理学科教材中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
2、组织相关教师上好研究性学习研讨课并撰写出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3、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体会,学生做研究性学习作业。
4、撰写地理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05年6月)
以会议的形式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成果,申报验收
四、研究成果
1、整理形成了高中地理教材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由曲秀丽、杨桂玲、车颖、王崴、于晓坤、冷天崖、杨蕊老师等分别负责搜集了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2、整理形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业。
由王崴老师搜集和整理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业。
3、整理各种研究报告、论文
本课题组负责人曲秀丽老师撰写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于晓坤和冷天崖老师分别撰写了浅议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等研究论文。
4、整理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教案
王崴老师上了地理研究性学习汇报课— “丹东七日游”,组织学生进行了“全球变暖是否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辩论会,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教案。探讨和摸索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
5、整理形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6、由杨桂玲老师整理和形成了课题组例会的纪录。
五、课题研究的结论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六、课题研究参考资料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主编 周益新 龙门书局出版 20xx年1月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7
课题名称: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
1、选题意义和背景。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索和研究。研究性学习不仅注重对学科知识的传授,也致力于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协作能力、批判精神、严谨作风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提高创新探索能力。笔者进行了一些调查以了解目前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调查表明,目前很多学校将研究性学习定位成学生做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对培养学生的探究和科研能力当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探究,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要求相当高,学生面对这个庞大的工程,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另外,一个课题的完成,通常要耗费半个学期甚至一个学期的时间,由于学生的常规学习任务的影响,这种单一的长时间的课题研究,往往到最后就流于形式,草草收尾,学生借助网络、书籍,上交一份不是自己研究的研究报告,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学生无论上了多少节研究性学习课,无论研究了多少个问题,书写了多少份调查报告,最终都会成为“瞎子摸象”,偏离研究性学习的宗旨。
针对目前的两大问题:数学课堂的40分钟,惜时如金,用于深入探究的时间不够;研究性学习课题耗时长,学生完成困难较大且收效甚微。于是,笔者考虑,能否将数学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整合,找到两者的结合的平衡点,让研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其功效。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2.1,国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的以掌握文化知识为授课目的和以讲授式作。为主要教学模式的教育体系已经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教育改革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
从十八世纪以来,至少有三次大规模的研究性学习浪潮。第一次是在l8世纪末到l9世纪初的欧洲,在受“启蒙运动”的启发之后,卢梭、福路贝尔、裴斯泰洛齐等人倡导“要理性思维”的研究性学习浪潮。第二次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美国,这次倡导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因为实验科学的迅猛发展,为了顺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目的是培养出具有适应及改造自然和社会能力的人才。第三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欧美、亚洲等各国,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布鲁纳等人,他们对“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的合理性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论证。
与发达国家相比,研究性学习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先进的理论,借鉴各国实践的成功经验,使我国的课程改革得到更好发展。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哲学家杜威提出围绕问题组织教学,形成了“问题教学法”.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设计问题必须考虑学生的情况、已掌握的知识、直接经验,问题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经验情境,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动生成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法”强调的是在“做中学”,“做”即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自己操作,在“做”的同时进行反思,最终获得新知识。由此可见,“问题教学法”带着浓重的研究色彩,是让学生在研究中主动构建和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有与研究性教学相类似的主张,他认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类似于科学家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疑问,然后自己解决自己的疑问。学生应在探索中发现新知识,把握住学科的基本结构框架。
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对高中生开设的社会研究课,说明美国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其重视,而研究课最显着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日本的综合性学习课程,也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学校根据其教学目标和办学理念自己J编写教材;第二,综合活动课程注重操作性、体验性,是对分科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第三,综合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较灵活,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来安排上课时间,少则一节课,多则一天;第四,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多样化,可以打破班级这一基本教学单位,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第五,综合活动课程不是由固定的教师负责,而是由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组织,还可以邀请校外专家前来指导。
世界各国的研究性学习,其操作的方式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在学生培养的方向上是统一的,教育理念和出发点如出一辙。
2.2我国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分析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我国古代教育家们智慧的教学思想中早就有所体现,如孔子推崇的“学、思、问”及启发式教学,孟子和朱熹所倡导的批判、怀疑精神。
20xx年1月3l日,《全国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中新增综合实践活动课,至20xx年4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主阅读等不同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探索、数学创造的过程。笔者经过观察发现,目前高中的研究性学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以笔者所在的无锡市第一中学为例,在高二安排了每周一课时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一般会用半个学期(大概10课时左右)的时间研究一个课题并提交一份研究性学习报告。具体流程是:学生按兴趣自行分组,每组讨论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或者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学生自行分配任务。由于论文完成的周期较长,小组课题各不相同,再加上教师可能本身对学生所研究问题并不是十-分熟悉,所以教师未必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说传统教学是“灌输式”的,那目前这种研究性学习就是“放羊式”的。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寻找一个方式,将学科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掌握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的优秀文化和规律性知识,同时又能学以致用,通过实践研究积累经验。
3、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 04.
[2]李其龙,张可创。研究性学习国际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3]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阴。中国大学教学,20xx(12):25-28.
[4]徐凤生。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xx , 6 ) : 44-48 .
[5]史曼莉,姚利民,康雯,蒋家琼。研究性教学思想发展初探[M].大学教育科学20xx(6):35-40.
[6]黄丽芳浅论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的内容选择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新课程研究,20xx(6): 10-12.
[7]叶建华。数学课程中的研究性教学方式[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xx(9): 66-67.
[8]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xx(24): 42-43.
[9]张志亚。对结合各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xx(6):25-28.
[10]柴华芳。高中数学课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J].学周刊,20xx(9): 181.
[11]王聋。研究性学习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渗透[J].天津大学学报,20xx (9 ) : 40-4 I
[12]李兵。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J]宁波大学学报。20xx(3): 22-26.
[13]黄惠蓉。现代数学与研究型课程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xx(4): 13一l5.
[14]刘兴华,周春荔。试论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xx(增刊):106-110.
[15]杨红艳。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科学教育,20xx(2): 79.
[1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66.
[17]李莹。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初探[J].赤子20xx(12): 293.
[18]钟启泉,崔允都。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一一师范生读本〔M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
[19]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一一教育智慧的意蕴CM.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13.
[20]连文刚。高中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学教研,20xx(6): 30.
[21]吕林海等。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实施模式初探[J].数学教育学报,20xx(2):85.
[22]马玉焕。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一一浅谈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xx(04): 4l -43.
[23]王爱芬。国外及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 04:48-5.
[24]叶纪林。20xx国外研究性学习的现状、特点及启示阴。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xx(02): 53-56.
[25]金鑫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认识[J].上海中学数学,20xx, O5:22-23.
[26]华志远。发掘教材引言中“引”的功能[J].中学数学,20xx,3: 4-5.
[27]华志远。CAl在圆锥曲线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数学,1999, 03:25-27.
[27]周万春。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认识[[J].华章。教学探索,20xx, 03: 19
[28]李三平等。研f%,性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与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xx(3): 76.
[29]何小亚。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过程分析[J].数学教育报,20xx(3): 34.
[30]陈海波。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 Ol:220-222.
[31]王爱芬。国外及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 04:48-51.
[32]周霞飞。给学生创设一个平台,他们可以走得更远[J].中学数学研究,20xx,02:8-9.
[33]邹秀琴。图形计算器让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xx,04:118.
4、论文提纲。
第一章引言
1.1数学教学的实践感受
1.2对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思考
l .3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2.1国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
2.2我国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2.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2.4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理论依据
2.5有关概念界定
第三章研究设计
3.1研究内容
3.2研究对象
3.3研究材料
3.4研究方法
3.5研究过程
第四章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基本原则与模式
4.1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基本原则
4.2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模式
4.2.1模式一:研究性学习前置一一激发兴趣,扫除障碍
4.2.2模式二:研究性学习同步一一辅助教学,加深理解
4.2.3模式三:研究性学习后置一一延伸拓展,提升能力
第五章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实验研究
5.1实验目的
5.2实验设计
5.3实验材料
5.4实验过程
5.5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5.6实验结论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6.1研究总结
6.2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6.3未来的研究方向
5、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5.1研究内容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原则、模式,以及整合效果的检测。
5.2研究对象考虑到文理科学生在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实验的公平性,本研究选择了文科、理科各一组班级作为被试。
5.3研究材料
1)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旨在检测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对改善学生数学学习状况所产生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感受以及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向多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征求意见,命制了一份调查问卷。然后在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见附录一。
2)前测与后测数学考试成绩为了检验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本实验收集了两组班级的分班数学考试成绩作为前测,以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后测,并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5.4研究方法
5.4.1文献法本研究收集各类论文(包括硕博士论文、期刊论文等)、书籍、网络资料,获得本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逻辑整理,对已有的研究进行综述。
5.4.2问卷法对高二2班的被试采用问卷法。笔者设计了一份“数学学情调查问卷',问卷共有12个问题。围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习惯以及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评价进行调查。
5.4.3统计分析法对于问卷及考试成绩,笔者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5、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需要长期的实践研究,笔者的实验虽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此还需时问和反复实验的检验。
2.虽然笔者已经总结出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三种模式,但是每种模式未必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操作性上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笔者觉得将来还应探寻到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学模式。
6、预期的结果
从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感受到,要培养出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单凭数学课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数学课内容多,课时紧,而多数的研究问题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在数学课上来完成,一定会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因此,必须利用好研究性学习。经过观察研究和实验,笔者的研究结论如下:
1.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在内容选取和教学方式上的不合理,未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广大教师反思和研究。
2.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两者的结合存在必要性。
3.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实践,获得了以下显着效果:首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在亲身经历过数学问题的探索之后,学习热情高涨。其次,课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的宝贵价值和独特魅力,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显着提升。再次,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增强合作沟通的能力。最后,研究性学习能弥补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不足的缺陷,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使数学教学工作更顺利有效地推进。因此,这种方式值得推广。
7、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20xx.05-20xx.06 开论文会议
20xx.06-20xx.07 研究性学习国内外现状研究
20xx.07-20xx.02 确定论文题目
20xx.02-20xx.06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资料调查
20xx.07-20xx.08 确定论文终稿
20xx.08-20xx.09 论文答辩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8
众所周知,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必要保证。人类为了满足目益高涨的生活需求,不断地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甚至采用了掠夺式的开发手段。资源的枯竭已经使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已经是人类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目前正在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向2l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但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现状,如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如何选择一种更加合理、健康、节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用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去获得更为丰富多样的社会需求满足,并且从体制建设上保障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可再生资源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弃物资源,其基本定义是: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并以各种形态存在,但可以通过某些回收加工途径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的总称(包括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粉尘等,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如农作物秸秆等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如废钢铁、废纸、废塑料等)。这里的再生,实际上是指废弃物资源的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在物质性能上的可再生性,是其可再生利用的根本。利用循环再生原料是人类社会工业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持资源循环利用的必要手段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指导下,为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组织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时,就把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为其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其自身的再生和更新能力,保障资源总量的稳定;对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循环利用,以实现降低资利用成本、能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由于非再生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这就必然产生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旺盛需求与自然资源逐渐减少和不足的矛盾,解决的办法一是通过技术开发和研究,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或者开发新的替代资源,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资源的需求。二是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即:工业生产的废弃物、农牧业生产的副产品以及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城市垃圾。通过开发利用这些可再生资源,不仅可以减少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压力,还可以产生相当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遍及城乡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但我国目前废旧物资回收市场比较混乱,废物收购环节多、价格低,再加上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收集并出卖废旧物品的积极性不如从前,导致大量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废旧物资作为垃圾被抛弃了,这又反过来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因而也增加了国家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人。
1.1 已形成再生资源循环加工体系
多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再生资源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已初步形成遍布全国的网络纵横的再生资源循环加工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2 再生资源处理能力高,回收量成倍增长
近些年我国很多城市开始采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收集不同类型的垃圾,并分别把生活垃圾转换成家畜饲料、有机肥料或燃料电池用燃料,先进的“垃圾发电”也已经被采用,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循环和提纯能力也大大提高,再生资源处理能力日益科学化。同时,我国每年废旧物资的回收量也大幅增长,方便了人民生活,减少了环境污染,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再生材料,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3 再生资源的科技开发有新的突破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究”曾经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现已完成7个课题l4个专题。我国在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锌、废钢铁屑、废旧轮胎的利用等方面也都有新的突破,其中利用废旧蓄电池回收铅的生产与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回收率高达98% ;用易拉罐配制成“6063”或“38”号合金铝;废铝熔炼铝硅铁复合脱氧剂和铝锰铁复合脱氧剂,炼钢脱氧可节省A00铝35%,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废旧轮胎细碎和改性技术及其应用也获得成功,并开始在全国推广。另外我国在垃圾发电和产热技术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 我国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据测算,中国每年可以回收但没有被回收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价值约为350—400亿元之多,可见我国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2.1 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大
目前,矿产资源总回采率仅为30%左右,比世界平我国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李敬伟胡艳华胡日查均水平低2O个百分点,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只占三分之一,综合回采率不足20% ,采主弃副,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甚至掠夺式开采、严重浪费和破坏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
2.2 法制建设滞后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我国系统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多年来,国家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府和措施,但至今还没有一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国家法律,资源综合利用管理还没有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
2.3 管理相对薄弱
主要表现在:资源综合利用的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还不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市场体系尚不完备,废物交换和交易制度尚未建立起来;资源综合利用的申报认定制度还未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资源综合利用的信息网络还未建立起来。
2.4 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资源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性、公益性事业,国家应有长期稳定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在符合税法规范的原则下,以适当的形式固定下来。实行新税制后,国家先后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减免所得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减免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但有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此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在资金上得不到保证,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国没有专项资金支持资源综合利用,融资渠道没有解决,资金筹措非常困难,因此一些技术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难以安排。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9
课题提出背景说明: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水是生命之源,所以,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我们身边的水,让同学们了解水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明白在我们身边,浪费水资源,水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需要我们从身边做起,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明白水是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 发展的首要条件,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天职。
预期成果:
调查附近河流水质,城区水量是否紧张,是否存在严重的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并研究制作表格,反映给有关部门。
研究方法:
实地考察和进行调查问卷。
活动计划:
一、任务分工:分为三个小组
1、余崇文和康培培负责制定调查问卷和活动计划并进行实地考察。
2、张艺、邱梦媛、李琛发放问卷以及整理和收集资料。
3、徐亚维打印文件及整理最终档案。
二、活动步骤
1、全体组员进行讨论、确定课题、出动全体组员收集有关资料。
2、全体组员对主要河流、水库、自来水厂进行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给小区居民并收回问卷。
3、对回收问卷和所收资料进行整理。
4、上网将活动细则及成果打印出来,便于写论文报告和总结。
三、可行性分析:
新县县城主要分布在小潢河两岸,取其水质调查相对简单,香山水库是居民饮用水来源,水资源是现在人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会得到大力支持。
总结: 通过这次研究性课题我了解了新县水资源及水污染的一些状况,水资源相对丰富,不存在缺水状况,但普通民众的节水意识不强,浪费水资源时有发生。一些大型企业排出废水也污染了小河水资源。
教师评价:课题是当今社会的研究热点、实践意义强、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科学思维以及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研究性 学习活动非常有意义!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0
段艾彤
一、课题
牙齿的构造及如何保护牙齿
二、成员
段艾彤、高于棋、陈岳涛、冷钰文
三、课题由来
因为现在很多人的牙齿都有问题,所以我们去牙科医院研究牙齿
四、课题目的
让我们了解牙齿的相关信息,知道怎么保护牙齿
五、课题的意义
让我们了解如何补牙,牙齿不整齐的原因以及危害
六、分工
高于棋查怎么补牙最好
段艾彤查牙齿不齐的原因
冷钰文查牙齿不齐的危害
陈岳涛查牙齿为什么会长蛀牙?该如何预防?
全员体验,当小小牙医以及检查牙齿
七、方法与步骤
采用查资料、体验两种方法进行
准备阶段:全员查资料;实施阶段:牙医普及关于牙齿的知识,牙医教如何正确刷牙,全员当小小牙医并相互检查牙齿;总结阶段,汇总全员查的资料做研究性学习报告
八、结论
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牙齿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1
一、课程目标
1、总目标
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而设置的。它将始终紧紧围绕“三有、四会、打基础”(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有健康的身心素质;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创造;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的培养目标,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内容,完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目标可分解为以下几方面:
(1)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
(2)增强主体意识;
(3)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5)学会寻找信息源;
(6)尝试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
(7)学会与人交往,增强团队精神;
(8)培养主动、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2、阶段目标
高一阶段: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初步具备提出问题、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途径与基本方法,学习构建研究模式;通过教师指导去体验和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及一般步骤与方法;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体验付出努力、与人交往、 合作互助的过程,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高二、高三阶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途径与基本方法,学习构建研究模式;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并应用到部分学科专题的研究中去,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我校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的现实状况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学校开设可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的潜能而选择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其中包括学科学习拓展类、科技发明探索类(以实验研究为主)、学习生活技能类、体育技能类、报告讲座类、艺术类、活动类7种。
二、学习要求
1、所有年级、所有学科必须将研究性学习课程融于学科教学中,以确保学生既达到中学阶段规定的基本学力,又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所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授课教师都必须切实做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选题、开课及教材(方案)的准备工作。每个学期每门课(或课题)的分课时教案不得少于5个,每个学期每位教师教授该类课程应不少于5个课时。
3、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强调每门课都必须有绝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对学生有启发性,让学生学有所得。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既强调内容的丰富多样、有较大的普适性,更注重结果的有效性、针对性、示范性,强调出精品。
4、在课程改革探索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发动学生,鼓励其积极参与;各备课组、学科组应有团队精神,群策群力。
(2)注意不同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要有意识地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
(3)注意运用计算机、局域网、摄影、摄像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服务于课程改革。
三、领导组织
1、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由主管副校长、科研处、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相关人员组成。
2、职责与功能
(1)校主管领导负责牵头,组织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学习、研究有关课程的理论和经验,宏观控制课程的实施。
(2)科研处具体负责课程的行政管理,职责是保证落实,保管资料,安排活动场地,进行评比,建立课题库。
(3)科研处负责对师生进行科研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如何选题,如何写开题报告,常用科研方法介绍,如何撰写科研报告,并介绍好的范例。
(4)年级组长负责提供备选课题,协调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组织集体交流,管理年级教学工作。
(5)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指导、评价和全面管理研究性学习课程。
(6)德育处、总务处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课程改革,为其实施提供各种服务。教务处协同教学处统筹安排学校图书馆、机房、实验室、阅读室、语音室和各专用教室的使用,以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四、工作流程
(1)组织辅导报告,班级(年级)布置动员;
(2)个人选择题目,拟订计划方案;
(3)教师初审、合并相近选题;
(4)公布初审题目,同学自由组成课题小组;
(5)选举小组长,共同设计研究方案;
(6)写开题报告,方案评审;
(7)小组独立研究,教师指导、监督;
(8)形成研究报告、个人或小组总结;
(9)班级(年级)展示,同学评议;
(10)召开答辩会、年级报告会;
(11)成绩评定、总结。
五、具体安排
1、研究性学习一般一学期每门课(或专题)安排15学时。
2、教师在每学期一月份应准备好2-3个学科内研究性学习课题,在各备课组讨论。各备课组将本年级本学科内研究性学习课题表上交到科研处;科研处将课题表汇总成“九江一中学科内研究性学习课程菜单”下发给学生,供其选择。
3、鼓励各班自主选择综合性研究性学习课目。每学年5-6月份,各班在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选择综合性研究性学习课目,并填写《九江一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征集表》上交科研处。
4、提倡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提出研究性课题让同学们思考,并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每年寒假为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时间,暑假为综合研究性学习结题时间。科研处组织进行评比,并对优秀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5、鼓励教师利用当地教育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对假期带学生外出进行社会调查(九江市城区以外,九江大市以内),学校给予每天50元补助,并报销来回车票。
6、各课题组要如实填写《江西省九江一中研究性学习课题表》,详细记录研究性学习过程。各班重点课题组需将课题成果制成展板,在校庆期间展出。对每班重点课题,学校可报销一卷胶卷的冲洗费用。
7、科研处对研究性学习结题成果评比,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匿名评比。
六、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管理与评价
(1)研究性学习课程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的潜能自主选择课目,每人每学期必须选择1~2门课。
(2)学校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每门课赋予1~2个学分。该学分是学生升留级、毕业、操行评定、评优的重要指标。每个学生高三毕业时至少要完成15个学分,否则不予毕业。
(3)研究性学习课程强调以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考核内容以考勤情况和学习成果展示为主(如小论文、总结、展板、光盘、调查报告、小制作、小型表演等);缺勤1/4的学生不予记学分;一学期研究性学习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将学生上课考勤的原始记录和学生展示的学生成果上交科研处。
2、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
(1)开设1~2门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全体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能力,能否开设该课程以及授课质量的高低直接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相联系。不能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师在我校被视为不合格教师。
(2)科研处根据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案、考勤、学生关于教师授课情况的反馈表进行全面评价;对于学生意见大、教学方案设计有明显缺陷,以及长期不参加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师,认定其为不合格。视具体情况,可以取消其相应的中、高级职称的聘任资格。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2
课题题目:关于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组别:第三组
组长:蒋艺莹
指导老师:刘小红
课题组成员:林泽漩、吴玲、蒋艺莹、李秀珍、符青坛、陈桂银、陈艺绮
一、课题提出背景说明:
修正液,又称“涂改液”,“改正液”,是一种普通文具。于19xx年由美国秘书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发明的。涂改液是一种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涂改液不像胶条一样容易把纸撕破,也不像橡皮那样对钢笔、圆珠笔束手无策,它方便、快捷、干净、覆盖力强,挥发快。被学生们当作是改正错误的好帮手。
涂改液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据调查,在部分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中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高达95%以上。但在同学们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闻到一些刺激性气味的气味。有些同学为寻求快干,用手去擦拭未干的表面,结果将液体粘在皮肤上。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还把修正液当成玩具,互相挤射。而多数的涂改液都标称有进口产品,但没有中文标识,更没有印有“儿童不宜接触”等警示语。有关人士还认为,修正液用多了可能产生依赖心理,尤其是孩子。
为此,有记者到中山区某小学采访了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他告诉记者,自己三年级就开始用涂改液改作业了,班里30多人,至少一半人有涂改液,没有的同学需要时就借用别人的。“直到修正液有什么危害吗?”记者问。“知道一点,但用它改错习惯了,反正只要不吃就行了。“记者又随机采访了10名小学生,他们中有6人拥有修正液,仅有3人知道修正液的主要成分和主要危害。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持明确反对态度的不多,有的学生虽然知道修正液的`危害,但由于其十分便捷的修改功能,觉得利大于弊,所以仍继续在使用,较高的使用率和学生对相关常识的漠视,实在令人担忧。
了解到这里,我不仅对修正液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白的像雪一样的修正液背后究竟有什么我们还不了解的东西。
二、研究课题的途径:
通过查阅报刊、互联网、访问、调查问卷等形式
三、研究内容:
1、修正液主要成分
2、修正液毒性探究小实验
3、修正液的危害
4、修正液的用法
四、研究目的:
修正液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她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呢?如今市场上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许多环保型的修正液,这样的修正液是不是就真正安全了呢?
五、任务分工:
负责活动记录,实验记录:符青坛、李秀珍
资料保管和整理,陈述报告,问卷调查:陈桂银
负责上网及上图书馆查资料,撰写报告:陈艺绮、蒋艺莹
负责各超市实地考察:林泽漩、吴玲
六、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01~02月,上网,图书馆查找有关修正液的资料。
第二阶段:20xx年02~03月,访问同学,了解修正液种类及可能产生问题。
第三阶段:20xx年03~04月,实地考察,了解修正液在学生中运用的普遍性。
第四阶段:20xx年04~05月,整理资料,分析结果。
第五阶段:20xx年06月,撰写结题报告。
七、预期成果:
调查报告
呈现形式:文字图片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3
一、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两种含义。即广义和狭义。从广义上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同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归宿的学习活动,它实现了知识、能力、态度的三位一体,极大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它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它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目标
1.内容:
挖掘化学学科中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
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模式;
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与化学教材相对应的各阶段研究性课题等。
2.研究目标:
学生目标:
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教师目标:
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或提出研究任务,即建立问题的初始状态。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用新颖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创设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探讨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让他们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去进行研究。
四、学科目标:
化学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师通过生活实践和社会调查、通过观察实验和奇趣事例、通过原有知识储备、通过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来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从而获得较为牢固的知识。
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1.基本原则:
(1)全员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2)综合性原则:由于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每一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会涉及到很多知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很自然地就在已学过的知识间建立一定联系,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系统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从学科的学习带向综合的学习,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期有所收获。
(3)自主性原则: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探索性原则: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
2.研究方法:实验法
3.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由教科室组织举行系列讲座,学习理论,设计方案。使教师和学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和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引导师生及学生家长提高认识,作好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准备。
(2)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明确如何发现问题,怎样归类分析问题以及选择课题的一些原则。
(3)做一些课题研究的示范工作学科教师结合所教学科,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研究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描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论证——解释结果——评价结果——问题解决的学科上展示,对学生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
(4)培养课题研究的骨干。通过学习,有的学生已着手开展研究,我们在各班培养一些课题研究的骨干,以带动全体学生。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具体任务是:
(1)指导学生定课题。从身边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研究课题。学校在课题选题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选题比较有特色。一是围绕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如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及对人体的作用,购买小食品的消费情况的调查;二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课题,如房屋装修的材料与污染情况调查、人体所需元素的调查,通过调查、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指导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所选课题就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指导、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具体实施的步骤等制定研究方案。
(3)以班为单位进行开题报告,选聘指导教师,高一年级共确立了82个化学课题,化学子课题组对课题进行归类和整理。
(4)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确定课题后,我们整合各方面力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集中活动和分散步活动相结合,重点从两个方面让学生实践、体验。一是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通过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结论。二是调查研究。学生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得调查结果,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和观点。
(5)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估。对课题研究进行陈述并展示所取得的效果,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在班级展示学生的调查报告,评估内容。重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研究性学习的参与程序。
(6)课题组成员分工挖掘研究性学习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将设计研究性情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7)开展研究性学习公开课,
四、研究成果
我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其中上研究性公开课有:
付晓艳:《氯气》一课获辽宁省重点协作校青年教师创新教学大奖赛一等奖
张玉洁先后上了两节研究性公开课。课题分别是《卤族元素》和《环境保护》。
效果显著。
顾绣红:《家庭装饰与污染》一课,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潜能。
陶萍和王恩成:《食品安全》别具一格。
候跃平:《环境保护》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使课堂生动活泼。
我组有关研究性学习论文有:
候跃平:《研究性学习教师》被评为辽宁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王恩成:《机遇与挑战》获第__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
《角色转换》获辽宁省高中化学新教材研讨会一等奖
《新课程与自学能力》获东北地区走进新课程优秀论文一等奖
付晓艳:《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获东北地区走进新课程优秀论文一等奖
王霞写出了《研究性学习初探》一文。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和探索,研究性学习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一个课题组的学生认为: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科学研究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而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的理论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只有通过团结合作,才能有科学的决策,我们觉得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学生非常赞同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高尚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观察、交往、研究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五、子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
成员:
执笔: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4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发明逐渐走迈人们的生活。家用电器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与丰富我们生活。而与同时,一个隐形杀手的潜伏在人们的四周。它无色无味,也许在短时间内不被人们发觉。可久而久之,它便威胁到我们的生命。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了解更多的辐射危害,寻找出可以防辐射的方法,给予更多人帮助。
二、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电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电磁辐射有两大类:一是自然界电磁辐射源,来自某些自然现象,如雷电、台风、太阳黑子活动与黑体放射等。二是人工型电磁辐射源,人工型电磁辐射源,来自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或装置与设备,其中又分放电型电磁辐射源、射源电磁辐射源及工型频电磁辐射源。
三、电磁辐射的危害
美国与里州有951名男子死于脑瘤,当时该地区在发展多项电器工业,而这些人之中大部分就是电工或电器工程师。对此,得克萨州癌症医疗基金针对这一些人进行抽样化验,发现好多人的癌细胞比一般人的生长速度快24倍。吸收电磁辐射过多,会导致胎儿变形、骨髓早死、白内障、肺致病死性损伤。
四、有效防护电磁辐射措施
1、缩短一次接触电磁辐射的时间
2、使用防辐射护肤霜。
3、别把家用电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4、假如有应用手册,该根据指示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当电器不用时,最好将电源关闭。
五、各家用电器的辐射量
也许这些电器的电磁辐射不是很大,然而我们却不可忽视。电磁辐射有一个累计效应,偶尔一两次看不出什么毛病,但日月累积到一它程度就会慢慢对人体产生危害。
注意:对人危害三大要素
a、辐射源的强度
b、受辐射的时间
c、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六、调查周围人群对电磁辐射的认知程度。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我们深入周围身边的人们,其中多数都是我们的亲人,在一次调查中,点共调查了20人,其中男的有12人,女的有8人。知道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危害的人有8人,知道皮毛的有7人,5人可以说一点都不知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有大多数人不明白什么是电磁辐射。为此,更加地坚定我们对电磁辐射的研究。
七、组员的感受
我们都认为了解电磁辐射是很紧要的,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使用家用电器并不知道电磁辐射是对人体有危害的。就算知道的也不以为然,并不重视,久受电磁辐射的危害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因此,我们认为是否国家可以宣传电磁辐射的危害。这样的话,应该可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八、疑难问题
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产生的电磁辐射都是相同?
每一种电器的使用是否有一个安全的距离?
九、参考文献
1、《电磁波传播与研究》
2、《电磁波》
3、《电磁波传播原理》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5
简要背景说明:为了更好地反映全国贫困山区“空巢”家庭子女的情况,我们特意以国家级贫困县的平昌县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此粗略地评估整个贫困山区“空巢”家庭子女的生存教育状况。平昌县地处大巴山西南麓,是拥有 92万人口的贫困大县,全县近半数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许多外出务工者都将子女留在了家中,中小学就成了“空巢”家庭子女聚集的“大本营”。这些情况使我们在为“空巢”家庭子女的学习、生活担心的同时,便决定对此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愿为平昌县乃至全国贫困山区的“空巢”家庭子女的教育、成长献计献策。
课题的目的意义: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程度不一,造成了贫困山区的富余劳动力大量外流。这种现象必然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中又以对“空巢”家庭子女生存和教育的影响最为突出。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劳动力流失,形成了大量的“空巢”家庭,我们形象地称这一特殊群体为“空巢”家庭。为了搞清楚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生存教育状况,我们特进行了这次调查。
主导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相关课程:语文、政治、数学活动计划:
任务分工:设计印制问卷调查表:韩箫、刘洋、张荣道;实地调查:韩箫、刘洋、张荣道;访问专家:韩箫、刘洋、张荣道;结题报告执笔:韩箫;资料整理:刘洋、张荣道。
活动步骤:分三个阶段实施前期准备:形成研究方案,查找资料,做好知识准备;调查研究:实地调查采访,获得实事材料;汇总成果: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事材料,形成结题报告,完成个人总结,写出心得体会。
计划访问的专家:江口镇、西兴镇、斯滩乡地教育工作者和乡村干部。
活动所需的条件:图书资料:<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育导报>等资料。
预期的成果:通过对“空巢”家庭子女教育生存状况调查、分析、访问,写出质量较高的结题报告,采用心得体会的形式,总结已学会并掌握常见的研究方法。
一、课题基本情况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四、课题概念的说明与界定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
八、经费计划与使用管理
九、主要参考文献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6
课题名称:从穿着打扮看我们生活的变化——中国古今服饰文化小探
课题编号:
导师:
成员:
组长:
班级: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将“衣”摆在首位。可见,“衣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际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绚丽多彩的服饰不仅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更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不同的服饰打扮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从远古时代的人类用树叶兽皮遮羞保暖,到当今社会讲究时尚、潮流、个性的流行服饰,人类的服饰演变历程怎样?它又是怎样影响、改变人们生活与观念的?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么?我们将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追寻我国服饰文化史,领略中华服饰文化的精髓与博大。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制订出一个可行方案,宣传服饰文化,让服饰文化引起更多当代中学生的关注,使他们对穿着打扮的追求有更高更新的认识与品味,让他们的穿着打扮展现出当代中学生动人的风采。
预期成果
体验、调查分析报告、论文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力,收集有关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活动计划
任务分工:由于人数有限,所以全组全过程参与。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第3周):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开好开题会,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第4—10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中国古今服饰文化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资料。
第三阶段(第11周):对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穿着打扮追求与认识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第四阶段(第12—13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和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相关验收材料,完成有关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可行性分析:
人员条件:我们对这个课题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这将会使我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完成好这门课程。
我们的成员中有一名是团支书,这将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本组成员团结互助,善于分工合作,这也将促使我们的活动更加迅速的完成。
物质条件:我们家中都有电脑,上网查找资料较为方便
时间条件:现在下午一般都是两节课后就放学了,所以我们聚在一起的时间很充裕;同时,课间,中午的时间我们也都可以利用。
总结:对我们来说,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其他功课相比,它的学习范围,内容和自由度都大大增强了。虽然开始大家都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但在我们的努力以及朱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们克服了困难,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开题报告 .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收获和体会:
1.我们共进行了两次开题论证。第一次论证时我们做得很不好,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很粗糙。看了另外两组同学的展示,我们感到很没面子,也有些不服气。我们决定重新修改,完善一下,同时希望再有一次论证的机会。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第二次论证我们做得非常好,不仅内容充实,而且做成了幻灯片的形式,视觉效果也很好,得到了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由此我们感到,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我们没有全心全意地付出。只要肯做有心人,相信天下一定无难事信心,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第一个收获。
2.研究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无论是制定研究框架还是具体实施,都需要几个人共同讨论决定,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至少是不可能完善的。因此它在客观上为我们创造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会取长补短,这是我们研究活动的又一个收获。
3.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说办事拖拉,效率太低,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等等,我们要在今后的活动中积极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教师评价:
1.研究小组的学生均能按要求完成研究工作。研究热情高,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研究过程扎实,能记录下每一步的研究历程;组员分工比较合理,基本能作到在研究过程中分工协作。总体来说,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小组的合作努力下成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这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
2.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对研究的课题缺少整体上的宏观把握,题目过空,过大,这也造成了学生的研究思路几经周折才梳理清晰;在研究目的与意义上,语言较为空洞,内容不够充实,这样就使得第一次的论证不够生动,吸引人;
3.第一次各组间的相互论证,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经过修改后,进行了第二次论证,效果非常好。具体表现在:(1)题目范围变窄了,增强了现实意义;(2)内容方法具体,详尽,丰富,可操作性强;(3)有外出实践活动,信息来源丰富,等等。他们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出色。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三)
课题组员:、
指导老师:
摘要:名牌提升了自身身份地位,名牌代表流行,名牌产品的质量好,追求名牌对高中学生而言,自有它有意义的一面;但追求名牌也带来了诸如增加父母经济压力、影响正常学习和盲目攀比等弊端。
关键词:名牌高中生追求名牌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资料搜索
一、问题的提出
名牌,已经充斥于我们现在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坐在校园里,到处晃动著名牌的标志。耐克、阿迪达斯、kappa、puma、李宁、美特斯邦威……在提倡追求个性的今天,选择自己喜欢的名牌似乎已经成为了人的“个性”的一个部分。名牌,也已越来越成为时下高中生空闲时间聊天谈论的一个话题。
然而我们高中生为什么会去追求名牌?追求名牌有什么意义?追求名牌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这些问题使本研究小组决定对高中学生追求名牌的原因进行探源,并对追求名牌所带来的利弊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标
我们设计了相关问卷,用九大问题对目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高中学生对名牌的不同心态。问卷的回答者对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使我们的调查得以成功。我们发现,高中学生追求名牌其实是社会人群追求名牌的一种反映,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却与社会人群追求名牌有很大不同。(问卷见附表)
三、本论
1、名牌的定义
名牌在词典中被解释为“出名(货物)的牌子”。在实际生活中,名牌已经从一种品牌引申为出名的货物。但是到底何为出名,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设立这样四个选项,用来对名牌进行诠释:A、时髦B、质量好C、好看D、大公司出品。结果有8.3%的人选择了“好看”,而有91.6%的人都选择了“大公司出品”。
在社会上,被人津津乐道的耐克、阿迪达斯、kappa、puma、李宁、艾格、美特斯邦威……这些响当当的名牌也都是大公司产品。这就证明了,将名牌定义为大公司出品的货物较有道理,也更为社会一般消费者认同。
2、高中生追求名牌的原因
(1)名牌象征身份并提升个人地位
?这是我们调查问卷中的第四题:“一年中你大约会用多少钱去添置名牌产品”选择答案为“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2500元;2500元以上”。我们惊奇地发现,四个答案的被选率居然各占了25%!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家庭收入不同,导致个人对名牌产品投入不同,我们的调查结果则充分反映出这一事实。这也同时说明了名牌产品能反映出一个人或是一个家庭的收入情况。在上文中提到的名牌占生活用品的比例是四分之一,这样我们就可以作出这样一个推测:如果所有的名牌都属于某一群人,那这一群人占整个人群的四分之一,也就是那四分之一的收入较高人群。所以说名牌象征家庭收入高。在我们这个身份与收入成正比并有明显拜金主义倾向的社会中,家庭收入高也就象征着家庭成员的身份地位高。所以名牌也就象征着个人和家庭的身份地位。高中生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员,自然也会有这种意识,借名牌来显示家庭地位,又在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身份。
(2)名牌代表流行
在调查问卷中显示,有33.3%的人选择名牌的原因是因为流行。
从那33.3%的人认为流行而购买,可以看出名牌是流行的,吸引人的,并且一定是引领时尚的。而我们给名牌定义为大公司的产品,也就是说大公司的产品往往是引领时尚潮流的。高中生是刚刚从青少年转向青年的特殊人群,对于周围的一切都还保留着好奇,也没有什么需要特别劳神费神的事,因而特别会关注那些好玩奇特或时髦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流行时尚,自然会对时尚流行的名牌特别注意。
(3)名牌的质量好
在调查问卷中,41.6%的人认为名牌产品的质量好,这是所有比例中所占百分比最高的,这表明高中生对于质量是十分看重的,对于名牌的理解是理性的,并没有盲目地跟着流行走。
当然,大公司产品的质量是十分出色的。就如世界上的所有运动员,不管是任何项目,比赛激烈与否,基本上都是使用大公司的体育运动产品:世界杯的参赛球队的参赛用品都是由耐克、阿迪达斯、puma提供的;NBA的各支参赛队的赞助商也不外乎耐克、阿迪达斯、puma这些名牌公司;F1大奖赛中puma是所有赛车手的赛车鞋提供商……其实,并不是运动队不想使用价格或许低廉的小品牌,只是小品牌的产品质量无法满足那些运动队的需要。大公司的产品之所以优秀,很大原因是大公司有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底蕴,所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因而大公司的产品也象征着经典。实践告诉我们,越是经典的,就越是经得起考验的,也就是质量越好的。
作为高中学生,自然是懂得以上这个基本道理的,所以高中学生选择名牌的最大原因是名牌产品质量好。
从以上三点可以得知:高中学生选择名牌产品的原因是名牌代表着质量、时尚,也象征着身份地位。
3、高中生认为追求名牌是利是弊
(1)对我们高中生有利
其一,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可知高中学生看见别人穿戴或使用名牌时,心中会有欣赏想法的人占25%,有嫉妒想法的人占25%,剩下的50%选择无所谓。这组数据说明我们高中学生中那四分之一的收入较高家庭的人有那种英雄惜英雄之感,对于与自己相同的人都是十分欣赏的。这就会使他们珍惜现在好环境,不去挥霍浪费自己家庭的财产。有嫉妒想法的那25%的人,则可能会向那些有好的家庭收入的人看齐,努力学习,争取进步,以让自己在将来也有可观的收入。追求名牌能使很多人有前进的动力。
其二,在调查问卷中,有33.3%的人选择在穿戴或是使用名牌时有舒服的感觉,25%的人选择感觉自信,8.3%的人选择感觉有面子,还有33.3的人选择无所谓。心理学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感觉舒服自信时,他的办事效率就会达到最佳状态。感觉有面子的人的办事效率同样也会提高。这就是名牌的第二个有利之处。
其三,名牌的款式多样,突显个性,在如今我们这个提倡个性的时代,追求名牌是最好的彰显个性的方法之一。因为彰显个性不但能使我们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而且能使我们这个社会充满色彩,还能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绚烂多彩。
(2)对我们高中生有弊
首先,我们高中生没有经济来源,买价格昂贵的名牌产品全靠父母家长,这样会对我们的家长带来经济压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为这些消费水平操心。如果父母不同意的话,儿女就会因为这和父母之间发生隔阂。更有甚者也许还会去偷去抢去犯法,原因却只是为了追求名牌。这些于人于己都是弊。
同时,高中学生要面对高考,学习是我们高中学生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而我们高中学生同时又是最容易被影响被分心的,我们很可能也很容易为了追求名牌而影响学业,倘真这样,可就是得不偿失了。这是第二弊。
另外,追求名牌会形成攀比之风,讲排场,比阔气,盲目地挥霍钱财,浪费资源。这是第三弊。
从哲学角度说,凡事都有双面性,我们要运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对高中学生追求名牌产品这一事也不例外。追求名牌产品的有利面是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增加办事效率,突显个性。而有弊面则是它有增加家长负担,与父母产生隔阂,无法专心学习,形成攀比之风。因此高中学生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能被名牌牵着鼻子走,那样不但提升不了自己,却成了时尚的奴隶。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由知名大公司生产的、有良好质量保证的产品才是名牌产品,名牌在高中学生中的拥有比例不很平均一致。但是名牌产品引领着我们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影响我们的审美和交友,并往往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和那至关重要的高考。
五、建议
鉴于以上现状和分析,我们认为,应该对高中学生进行时尚审美教育和价值取向教育。追求时尚固然说明我们的社会生活已经有了时尚流行的审美,但是如何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来引领、来教育培养和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是当前中学教育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教育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树立以劳动为光荣,以节约为光荣的价值观,盲目追求、无聊比拼,只能滋长好逸恶劳的恶习和不劳而获的朽气。这与和谐社会的宗旨是南辕北辙的。
六、学习心得
: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如调查或研究一件事,我们该如何安排顺序,分配工作。
在研究中我懂得了为何青年人们会如此的追求名牌。如:他们向往名牌是攀比的心里吗?是否认为追求名牌对生活有影响;追求名牌是不是奢侈的表现!名牌在他们心中是否占了大的比例呢?追求名牌时是否考虑家庭的收入情况呢?名牌商品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呢?认识哪些名牌呢?一个月花在名牌物品上的钱是多少呢?如果有天身边没了名牌物品,对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呢?等等。
最后得出了对我们中小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物质生活等长大了,工作了在享受也还来得急,那时用自己经过努力后得到的金钱买东西会超过用父母给的金钱买来的更具有自豪感。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让将来生活在自己的梦想里。
: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从中学习到了许多技巧,也认识了许多的事物。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是负责提问文契与制作问卷的,为了制作一份良好的问卷调查,我们就先通过各种渠道先来认识高中生为什么会对名牌如此的疯狂。
通过上网查找我们发现名牌的东西可以先确保质量不会有问题,而杂牌的东西就不能有确保质量上的问题了,所以我们追求名牌也不是不好的。但是很多的高中生因为太过与追求名牌而导致不管用什么东西都要名牌的心理,而他们又不顾家庭的经济负担。有些高中生因为攀比的心理,因此别人有的他要比他更好,但太过于和别人比就不好了,因为有些东西你可能用不着,但看见别人有自己的那样虚荣心又来了,知识买了一个自己用不上的东西。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学到了许多,也认识了许多,知道了高中生之所以追求名牌的一些原因,也意识到了自生存在的毛病,所以这次调查我受益匪浅。高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7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 ——开题报告
当今是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可靠保证。因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国家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其目标就是:着重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性学力,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形成掌握与运用知识、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和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及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又提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而校经过几个月筹备工作,今天正式开题了。我受学校校长委托,代表学校课题作开题报告,请同学研究讨论。
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为什么在高中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答: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当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作为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呢?
答:研究性学生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一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二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四是学会分享与合作。五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六是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这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突破,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具有哪些特点?
第一个是开放性。第二个是探究性。第三个是实践性。
4、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那么,研究性学习应当如何实施和组织呢?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
(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2)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
(3)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同学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
5、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老师指导作用该如何发挥?
答: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当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6、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那么,研究性学习应当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具有哪些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当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第一个特点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第二个特点是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料的背景下所开展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以及具有专长的教师等校内现有教育资源。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开发和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包括农村衫技术研究与推广部门)的人力资源和研究资源,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所获得的直接体验,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要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能,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地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学校必须加强组织和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学校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共同负责学生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的安全工作,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当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帮助学校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落实课程计划中的相关要求。
一、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机会,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取得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和人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要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当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提出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
(三)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四、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
(二)重视资料积累,提供共享机会。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和师生合作探求新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师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取的信息、采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体验和取得的成果,对于本人和他人,以及以后的各届学生,都具有宝贵的启示、借鉴作用。
(三)适应差异,发挥优势。不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是有层次差异和类型区别的,因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各有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具体条件,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留有足够的余地。
五、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类型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可以区分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规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一项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属于一种类型,也可以包括多种研究类型。综合性较强的专题,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内容,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参加者之间的工协作。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8
课题名称:研究消除粉笔粉尘的方法
学生姓名: 班级:高一班
同组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报告完成日期:20__年十二月二日
摘要:粉笔粉尘污染在学校中的污染应当引起重视,其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如何消除粉笔粉尘污染这个问题应该尽快引起各方面人员的重视。本文阐述研制吸尘黑板擦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课题的提出:
背景
粉笔教具是目前教学的必备工具,用它来传授知识,是最原始和最传统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粉笔从其应用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人类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粉笔教具的认识不断提高,即粉笔给人类教育事业带来进步和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及学生带来巨大的危害。
通过系统动力模型对教室粉尘的分布及危害作出研究后发现,在讲台3m的直径空间内,工作环境竞与炼钢炉前工人受粉尘危害的严重程度极为相似。
粉笔从其化学成分构成上来讲,主要成份为碳酸钙(石灰石)和硫酸钙(石膏),少量的氧化钙以及其它少量的金属元素如铁、镉等。以粉笔的化学酸碱度来看属于弱碱性物质,从其物理性质即粉笔在书写和粉笔擦除过程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浓度、分散度、比重、形态、硬度、溶解度等来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严重污染室内空气,危害师生的身心健康,危害具有现代特征的现代教具如幻灯机、投影机、电脑以及实验室等重要设备,影响这些设备的性能,使用质量和寿命。同时由于大量使用必然需要开采大量的石灰石、矿和石膏矿,这样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粉尘对师生呼吸系统包括肺、上呼吸道的危害以及对其它器官和组织的危害包括对眼睛、皮肤、耳朵的危害,还容易诱发其它器官的疾病,如对肝、肾、骨、肾脏等组织损害明显。
粉笔粉尘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很多有害病菌都能吸附在微细粉尘上而被带入学生肺部,从而促成急性和慢性炎症的发生,从而引起学生群体集体感染呼吸道和其它流行病。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室内和细菌总数等卫生指标逐渐恶化,会与微细粉笔粉尘相互作用,加剧粉笔粉尘对师生健康的危害。
目的
我们之所以研究消除粉笔粉尘的方法,目的是可以减轻粉笔粉尘对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人的危害,使大家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
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方法
粉笔粉尘主要是在用黑板擦消除粉笔字的过程中产生,我们主要在粉笔的生产工艺和黑板擦上着手研究消除粉笔粉尘的方法。
研究生产无尘粉笔
(1)目前:市面上原始粉笔
(2)改进:原始粉笔的改进型为无尘粉笔,是在原始粉笔中加入油脂或聚醇类物质作粘合剂,再加入比重较大的原料。
(3)好处:使粉笔的比重和体积都增大,不易飞散粉尘。
(4)弊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明显,成本较大,难以推广。
研制吸尘黑板擦
(1)目前:普通布制黑板擦
(2)改进:制作出吸收粉笔粉尘的设备,由一条导管连接着黑板擦和一个小型圆形箱体。
(3)好处:其功能类似于吸尘器,在擦黑板的同时机器启动,使飞散的粉尘大部分不向外扩张,将粉尘吸进容器内,易于收集粉尘。
(4)弊端:刚接触的人使用时感觉不太灵活方便。
我们针对教室讲台前地方狭窄,老师、学生来往频繁和学生活泼好动等的特点,认为研制一种使用灵活、方便,又能消除粉笔粉尘功能的黑板擦,即在现有传统黑板擦的基础上做一定改进,加入吸尘的功能,解决粉尘向外飞扬的问题。我们着手于研究制作吸尘黑板擦来解决粉尘污染的问题。
对课题研究进行的理论、数据等方面的分析
制作吸尘粉笔擦
吸尘粉笔擦的制作是由大家共同参与讨论及挑选材料完成的。吸尘粉笔擦是在注塑壳体的内侧,与壳体两边平行铸有两棱骨、四块限位挡板,壳体上端面开有通孔,注塑的板擦固定架的螺杆上端车有螺纹,板擦体镶嵌在固定架下端面凹槽内,固定架位于限位挡板中间,螺杆穿过壳体的通孔与镶有弹簧的上压盖以螺纹连接,毛刷安装在棱骨的凹槽内,收尘片安装在壳体无棱骨对应的一边上。防止了尘土的飞扬,把粉尘收集到一起。
吸尘粉笔擦由于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在学校中能够广泛推广。使用吸尘粉笔擦能够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粉笔粉尘,净化教室内空气,有效率达到80%以上。
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就 吸尘黑板擦 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请教蔡老师,并通过与老师讨论得到以下解答:
黑板擦的原理。 答:现在市场上已研制出这种黑板擦,但还未能投入使用。原理大致如下:在黑板擦内部装有一小吸尘器,使用时吸尘器将粉笔灰吸入,并存入内部专门收集粉笔灰的容器中,但要定期清理容器。
粉笔灰为什么会掉落,为什么有一部分会飞到空气中? 答:因为擦黑板过程中会产生风,而粉笔灰很轻,因此可以考虑在粉笔灰中加入一些密度较大的物质,使粉笔灰往下落,减少飘散到空气中。
吸尘器原理。 答:使吸尘器内部空气流速加快,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粉笔灰压入吸尘器内。
摩擦生热会不会影响吸引? 答:一般情况下不会或影响不大。
粉笔灰会不会被磁化? 答:因为不是铁钴镍等磁性物质,粉笔灰内部像小磁针一样的东西不容易整齐排列,固不会被磁化。因此从电磁吸引方面考虑意义不大。
课题研究的最终结论及其他成果
基本设想:
①了解基于粉尘污染日益严重,粉尘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进行粉笔灰扩散与粉尘污染的研究有关研究,并对粉尘污染的危害和治理讨论.
②粉尘污染; 粉笔灰扩
③散粉尘来源;环境保护
④分析如何防御粉笔灰的危害
⑤ 现在有许多有关产品大量涌出但价格很贵有少许缺陷我们想在这方面有些突破
活动步骤 阶段 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总体构思 新型黑板擦的设计
设计图纸、采购原料 设计图纸、准备实验制作材料
设计报告
作品展示与推广 成果展示及推广应用
组员分配
于蕊 贾澜:采访专家 采购原料 实验制作 总结结论
高晨 曹文欣:设计报告 PPT制作 汇报成果
结论:吸尘粉笔擦有良好的使用前景,应该尽快推广生产使用。
这次的课题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个小集体中感受到了每一个人的友情,配合的十分默契。这是我第一次自主行动的事,但其收获却很大。让我觉得同学之间的团结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次研究课题当中,我们常遇到一些麻烦的事.这些问题让我不知从那里入手,还有写道理我们根本听都没有听过.在困难面前我曾想放弃,但在同伴的鼓励下,我坚持下来了,顺利的完成这个课题。谢谢大家的配合与支持! 曹文欣
通过了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与大家的友谊更加深厚了,我们互相团结,共同讨论,很融洽。这次的课题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粉笔灰对人体的危害,如何防治粉笔灰对人类的危害,团队的集体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好事情等等。 高晨
我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完成这次研究性学习,离不开大家的支持,谢谢同学们,谢谢我们的指导老师,蔡老师! 贾澜
我懂得了坚持不懈,团结一致就能做好一件事情,这次研究性学习给我的启发很大,我将以团结友爱,坚持不懈的精神做好以后的每一件事情!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9
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课堂中,不同的教学情境我们面对的教学情况也是不同的,所以我认为要想让探究性学习发挥作用,活在化学课堂当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在课前抓住所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备课。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灵机一动、节外生枝、别出心裁等,都会出现一个个新问题、新情况,如果教师课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备课准备,再加上缺乏一定应变能力,则课堂上要么出现冷场的现象,要么教师一言带过,要么避而不谈,高明一点的教师可能会打起太极,将这个问题推给学生,留在课后再进行探讨。这样一些处理方式都不应该是探究性学习所要的方式,它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
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想到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过程。如果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不但会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所以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
其次,要能够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对即将到来的课堂的策划,缺少现场性,当教师把事先设想的方案带入现场时,往往会出现新情况。在面对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时,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需要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能够及时对学生生发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凭借教学机智应对突发性问题,对预设的教学进度与环节、方法与手段适时地做出反应和调整,按照教学情境动态地实施教学方案。这种应变是事先意想不到的,而教师调整的决策必须完成于瞬间,容不得仔细琢磨,反复推敲。
如果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要思考和判断是否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如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就要及时组织学生对生成的问题进行研讨,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最后,教师要学会总结、反思、积累。
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需要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刻地反思、积累经验。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发展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默会的过程,是实践智慧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向教育专家、学科专家和同事学习,更要学会向自己学习、向自己的教学学习。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0
一、课题
多肉植物
二、成员
杨瑾瑜、赵哲语、余谟羽、许潇匀、沈涛、刘恒铭、何昊阳
三、课题由来
因为我们想研究多肉植物能在什么环境下生长,分为多少类,所以我们有了要研究这个课题的想法
四、课题目的
做这个课题要知道多肉植物能在什么环境下生长和分为多少类
五、课题意义
做这个课题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多肉植物
六、分工
余谟羽查资料、种植;
全组成员参与种植
沈涛访谈
全组成员做记录
七、方法与步骤
我们采用了访谈、体验、查资料的方法进行。
实施步骤:准备阶段:我们准备了花盆、泥土、多肉植物。
实施阶段:我们先把花盆上色,然后晒干颜色,再在花盆里加入2/3的泥土,接着在土的中间挖出一个小洞,把多肉放入小洞,并用手固定多肉,最后,再加土。之后访问老师、查资料。
八、总结
我们知道了多肉植物适合生长在20到28度之间,多肉也分为1万多种。有100多科,如仙人掌科、百合科、菊科……我们达到了了解多肉植物的目的和意义。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1
在进一个阶段以来,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发抓变化的今天,社会上针对饮食和健康问题已成为了现代人们一道难题。
诚然,科学实验证明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不会对人体有危害性,关心我们的饮食安全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面粉增白剂是否对人体有害要有科学依据,不能信口开河,一些所谓的专家,连食品添加剂的基本评价程序和常识都不了解,却去对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使用进行不负责任评价,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就我国目前关于面粉增白剂的.有害报道可以说大都是道听途说,至今没有发现任何的科学依据。一方面是新闻炒作,一方面是一些部门为了体现关心公众饮食安全的政绩,在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要实事求是,不仅造成了公众的担忧和恐慌,也误导政府部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这种人为制造的食品安全行为也是一种对公众不负责任的错误做法。我们小组从当代社会人们的饮食现状、饮食误区以及人们生活中的膳食搭配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下是结题报告。
我国目前关于面粉增白剂的有害报道,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另外,科学检验证明面粉增白剂,或多或少地破坏面粉的营养,这是经过多次验证的普通检验,一般化验中心都可以验证。目前的依据证明面粉增白剂在众多食品添加剂中属于微量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其安全性方面可以说是无懈可击,这一点是一些呼吁禁用面粉增白剂的人士却没有想到的。在看看一些关于禁用面粉增白剂的报道,过氧化苯甲酰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的,在面粉中普遍使用,被俗称为“面粉增白剂”。
近年来,是否允许在面粉中继续使用“增白剂”,已成为争论不休的问题。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否危害使用者的食用安全,另一方面是国家是否已经禁用。
主张禁用过氧化苯甲酰的人认为,过氧化苯甲酰只是面粉增白剂,对面粉只有增白作用,对面粉质量无实质提高。有人认为,长期食用过氧化苯甲酰可能引起慢性苯中毒。
所以说我们生活中,还是回归自然最好。确实,好看的脸蛋能出大米吗,什么增白剂等等不一而足,有关部门予于坚决取缔。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2
本学期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研究性学习。高二的学姐在给我们介绍的时候说,这是一门“能够增强女汉子技能”的学科。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之后,我想学姐要表达的,就应是这门科目的实用性和严谨性吧。
(一)课程总结
1、新知识
研究性学习,在我看来,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极强的学科。开学的第一个月,我在老师的指导和教授下,了解到研究性学习的资料、特点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研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它能够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以及动手潜力,对文科和理科的学习,个性是理科的学习,有十分大的帮忙,如设计实验时对方案的方方面面都要思考到,要有十分具体可操作的步骤以及强大的理论支持。同时,这段时间的学习也为之后的课题研究实践打下了基础,指导我们在进行研究前要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等等。
2、九连环和四巧板
九连环和四巧板是这学期的课程中最有意思的资料了。九连环和四巧板都是中国的传统益智游戏,是祖先们的智慧结晶。九连环是小时候就学会的,看到老师带着一大箱九连环来到教室的时候,觉得很亲切。下课了同学们常常花上10分钟的休息时间来一场速度大比拼。能够说玩九连环的时候,整个人的思维都务必高度集中,要能提前预想到下一步甚至是整个解锁的过程,先下哪个环,再装哪个环,注意力稍不集中有可能就会解错掉。我更喜欢的是四巧板。我们不仅仅花了一节课亲手制作了四巧板,了解了它的组成和构成的过程,而老师给大家尝试的那些图案,更是让我兴趣满满想要挑战一下。最后在我和小伙伴们的齐心研究后,我们成功地从“幼儿园”级别拼到了“研究生”级别,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3、我的收获
让我记忆十分深刻的一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如何研究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等,原本我以为做研究就是查查资料、做实验,没想到能够各种各样的方法都能够进行有效的研究。这为我们小组之后的实际工作带给了多元化的思路,让我觉得十分新颖。
老师曾说,研学是一门和语文数学外语同等重要的学科,把研学课认真学好,对每一门科目都有帮忙。一开始听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并不相信,但在经历了自己的小组合作之后,我觉得研学的确在逐渐地改变我思考一些题目的方法方向,而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慢慢收获研学课给我的帮忙。
(二)自我评价
1、我的工作
首先需要解释一下,我们小组因班级学号安排有些特殊,我们5号小组一共只有4位同学。又因为我们的课题是“影响中美两国人生活习惯的差异的研究”,而有一位同学是日班的,所以大多数工作都又剩下的三位同学商议完成。
在我们小组中,我参与了课题的讨论选取并最终确定了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完成了开题报告中“研究进度及时间安排”的初步设计和规划,组织了本小组同学尝试各种资源与外国友人进行沟通了解(但最终由于参与的人数太少,学校当时没有来自美国的交流生,采访的结果不具普遍性,经小组讨论去掉了该资料)以及结题报告的回答老师同学的问题解答部分。
2、工作比例
大约占总工作的25%—30%,耗时约5小时
3、评分
我给自己打85分。理由:本来小组在设计实验方案是有许多的雄心壮志,但最终只能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进过小组讨论做出了许多修改与调整。虽然最后呈现出的东西里并没有我们失败的资料,但是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一向参与其中,也觉得很有好处。我觉得从开题报告的任务下达开始,我和另外两位组员都态度用心,合作也十分愉快。鉴于我的投入,我给自己85分。
最后有一点必须要说的,不明白是哪一部分里的。当做自己的感想好了。
我们组做完结题报告后,我负责回答问题。我本以为老师会提问我们组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过程或者是思考,结果老师的问题是,你们的研究对我们同学们的生活学习有何实际的应用好处。我当时回答的时候并没有多想只是按照我们当初讨论时的思路回答了问题。然而之后我想起来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其实这是一个十分有好处的问题。研学不像数理化,虽然需要的都是严密的逻辑和理科的思维,但是做出一道难题的目的是拿到分数,而开展一个课题的目的却是运用研究成果更好的更快捷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去。而这将给我们之后的研学课、甚至是走上社会以后,我们就应如何选取职业、如何有方向地工作,带给一个明确而有现实好处的目的,那就是,努力让生活更加完美。
我们这次研究的资料是《垃圾资源化》,以下是我们研究题目的具体资料:
1、垃圾处理的方法
2、垃圾如何分类、回收
3、个别垃圾个别处理。
研究一个课题,首先就应确定研究方向。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从生活入手,配合此刻国际环保的要求,我们选取了这次的主题。与此同时,虽然是第二次研究我们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在制定实验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身为组长要有掌控潜力,由于我不很得心应手研究便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一拖再拖。所以针对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就应事先制定出一份详尽的时间表,然后就应严格按照时间表来执行。只有在这样详细的规划下,我们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虽然我们的报告成功完成,但由于浪费了超多的时间,一些详细的工作没有完成的很好。
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也得到了许多收获与财富。
首先便是明白了“规划”的重要性。世间万物皆有规律,而计划就是一个能时刻跟随规律,调整规律的时间表。只有在严格的规划下,才能完成高质量的课题和项目。
第二就是明白了“职责”。身为研学的组长,就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研究,而不是浪费在个人享乐上,这就是职责的.好处。同时还要确立职责意识,只有当一个有职责感的人处于领导地位,这样他所带领的小组才能在纷繁混乱的环境中有一片立足之地,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第三便是“效率”。没有效率,就如同浪费时间。有的人能在学校便把作业都作完,而有的人第二天背着未完成的作业一齐赶到学校,这就是差距。而这差距就在效率。有了效率,就相当于有了三头六臂,一个人能够处理好多事情。而专心就是效率的保证,只有当自己处于一个专心的状态,会感觉时间像是停滞了一般,“效率”也就“不请自来”了。
第四,享受“不享受”的东西。每个人都有爱好,但各位同学中极少当成爱好的。当然,我也并不把研究性学习当成一个爱好,因为研学,也是学!但是,如果我们转变自己的看法,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学习和自己一切不喜欢干的事,就必须会找到一个搞笑的切入点。有了兴趣,什么都好说。
第五,将压力变为动力。整整一个学期,研学给我带来最大的感觉,便是那巨大的压力。当看着周围的同学们相继完成了实验,写完了报告,我们组的试验还只停留在纸上,我充满了压力与危机感。也正是这样的危机感,为我加速,促使我按时完成了任务。而有些人,遇到压力瞬间就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自乱阵脚。我们就应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下去,总有完成的时候。当有了这种压力的时候,我们的动力和潜能才会被真正地激发出来。
第六,团队精神,每一个团队都就应要有团队精神。“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而一把筷子却很结实”——这便是小学时候老师给我们解释“团队精神”时所举的例子。没错,之所以大多教育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是为了增加我们的团队精神和潜力。在被划分成研学小组的同时,这种精神便更加的到了锻炼。如果是以班级为单位,僧多粥少,不是每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往往被班级中少数几个“用心分子”所掌握,锻炼的机会总是在他们身上。而因为有了研学小组,每个人得到锻炼的机会近似均等,这就给我们带给了一个锻炼团队精神的平台。有了团队精神,当我们在社会上加入某些团体后,我们要有在团队中协调等潜力,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创造性,同时将潜力最大化,也就是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团队中,每个人不但潜力能发挥出来,同时还有可能超常发挥。
第七,听指挥。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群龙无首的精锐部队那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如果一个团队中大部分人不听从指挥,那么这个团队也就无异于“群龙无首”。大吵大闹地反对,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非但不是在帮忙自己,恰恰相反,那是在对自己,对大家不负职责的一种表现!所以,听从指挥,是十分重要的一项。
我还想说的还有很多,值得总结的也还有很多。这次研究性学习不但给我带来了完美的回忆,并且收获中我还学会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3
茶是中国的第一大饮料,海南的茶叶在中国茶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珍惜品种多种多样,茶叶加工技术纯熟,产茶地面积广阔,特色茶叶风靡全球。为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课题: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
小组组长: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研究方法及步骤:
1、分组,分工;分别进行上网查询,查阅书籍,问地理老师等。
2、对查来的资料进行筛选,选取最有用的信息。
3、对信息进行整编,整理出一篇报告。
研究目的:海南特色茶叶众所周知,品起来更使君感觉到丝丝清爽,荡气回肠。那么,海南究竟有哪些特色茶呢海南又具备怎样的优越条件致使能种植出这么好的茶叶呢对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报告:在学校全面展开的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小组5人与指导老师一齐提出了这个课题。这个课题的侧重点在于分析与取证,结合茶叶的生长环境,与海南主要种植茶叶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相比较,得出结论。这个调查报告主要结构是:先介绍茶树普遍的最适生长条件,再依次列举海南茶叶主要分布地五指山,白沙及万宁中的特产茶叶,及它们生长所需要的环境,透过介绍上述三地的自然条件,最终得出结论。
一,适宜茶叶生长的条件
茶树生长对气温和热量的基本要求:
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必须的要求。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稳定在8-14度时,茶树的越冬芽开始萌发。气温降到15度左右时,新梢就停止生长,但根系一般在温度低于8度时才停止活动。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茶树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长,处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过低还会造成冻害。除了对温度要求外,茶树对积温也有必须要求。一般状况下,一年之中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越多,茶树的生长时期就越长。茶树每萌发一轮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760-1060度。(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在23度左右,最冷也超但是5度,这就为茶叶的生长带给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茶树生长对水分条件的基本要求:
水分是保证茶树正常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气湿度太低,对茶树生长不利。降水是茶园水分最主要来源,保证茶树能正常生长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在茶树生长期间,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于100毫米。当月降水量少于50毫米时,茶树缺水。空气相对湿度对茶树生长也会产生影响,一般认为,在茶树生长期比较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低于50%对茶树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使茶叶质地粗硬,品质降低。(海南岛年平均降水量控制在1500毫米左右,最低也在950毫米以上,所以空气湿度较湿,茶叶水分多,味道纯。)
茶树生长对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树对土壤条件有必须要求,一般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个性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为适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能种植茶树。我国适合种茶的土壤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附:海南茶叶分布图
二,生长在五指山地区的茶叶
五指山市年平均气温22。4℃,无寒冬,无酷夏,四季如春。在那出产的主要特色茶叶是苦丁茶与水满茶。
苦丁茶(海南最早的野生茶)
苦丁茶属冬青科植物,适合于热带及*带气候条件下生长,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茶味苦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矣,“唐代名医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记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本草拾遗》记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标准药性大辞典》亦载“苦丁茶味甘苦,性寒无毒,为凉肝散风要药……“可见苦丁茶具有:降血压,血脂,消热消炎,防龈解酒,消带减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理疗保健功效,适于日常饮用,是理想的`纯天然绿色保健饮品,“取于天然,饮得自然“。海南岛五指山脉,海拔1867米,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气候湿润土质疏松肥沃,是苦丁茶最为理想的生长地区:正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五指山苦丁茶独具一格的品质。因此,海南五指山苦丁茶才如此享誉海内外。
水满茶
水满茶也是海南绿茶中至高无上的贡品茶水满茶是五指山野茶,长年生于云雾之中,得天地之精华,醇郁甘甜,且有防感冒,止腹泻,健胃醒神之效。五指山野茶在万亩以上,现有移植。茶树植株为乔木型,大叶种,树姿直立,分枝部位高,叶椭圆形,叶面隆起,叶齿浅稀钝,芽叶*,树高11~12米,树幅7~8米。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区,产量少,适宜制作绿茶。之所以是贡品,是因为水满茶的生长条件太独特了,置于高山云雾之中,只有云雾缭绕,恍若仙境的五指山山腰才能满足其生长条件。
三,生长在白沙县的特色茶叶
白沙绿茶
白沙绿茶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白沙黎族自治县国营白沙农场。白沙黎族自治县坐落在黎母山脉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山地面积占41。9%,全县大小山峰有440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处,南部鹦歌岭为峰,1812米,是仅次于五指山的海南第二高山。全县大小河流30条,其中流经境内的南开河,石碌河,珠碧江为海南有名的三大河流。白沙县属热带季风性气候,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全年日照20xx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21。9℃~23。4℃,年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山区气候特点突出。产茶区位于该县鹦歌岭下方圆10公里的小盆地。那里四面群山环绕,溪流纵横,土质肥沃,雨量充盈,云雾弥漫,气候温和,是属于高山云雾区。年均阴雾日长达215天,月均气温16。4~26。9℃,温射光合作用强,乃是天然的产茶之地。白沙境内的国营白沙农场是白沙绿茶的主要产地。目前白沙农场的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000多亩,种植的茶树为海南,云南大叶与福建水仙,乌尤四个优良品种。其特点为:叶之更换,花之发育,实之结成,均为局部进行,因此茶山常年翠绿,四季枝叶繁茂,芽长柔嫩,优质高产,1993年干茶产量已达五千担。
四,生长在万宁的特色茶叶
万宁市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温差小,积温高。年平均气温24℃,最冷月平均气温18。7℃,最热月平均28。5℃;全年无霜冻,气候宜人;二是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三是日照长,年日照时数平均在1800小时以上。
鹧鸪茶
东山岭的鹧鸪茶有名气,那是因为茶树吮吸了当地土壤里酸碱适度的丰富有机物质,受益于山川灵气,云雾,香露,茶叶长得绿油油,毛茸茸的。新摘的茶叶放进嘴里品嚼,起初有一丝苦涩味;之后就是沁透肺腑的馨香。经过科学加工处理后的茶叶,色泽清亮,味似甘草,芬芳沁人。科学分析报告证实,鹧鸪茶叶中内含人体所必需的9种物质和17种氨基酸,其中可溶性钙和镁元素含量甚高。这也应证了万宁实有的中性且高度肥沃的土壤。
其实在海南生长的特色茶叶还是十分多的,我们在那里只是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茶叶,所谈到的资料还是屈指可数,肯定不能满足读者及学校的要求。以后的地理学中,我们将会学到更多的关于植物种植的环境,我们研究课题的中学生,海南茶叶协会,海南有关的学者也将继续努力,为着力解决海南的茶叶种植,发展,销售,前景作出贡献。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4
一、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枣研究性学习随之产生。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人与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
1、研究动员、确定课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所以活动的第一步即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及其优点、特点、开展的过程,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刚刚进入高一,所学知识较少,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从而选择学生比较熟悉而又与之息息相关的水作为研究的课题。
2、制定方案,分组调查
为了更充分的研究主题,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热点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研究,把研究的课题细化为几个子课题:一水污染问题;二水的净化问题;三饮水与健康;四珍惜水资源。班级成员自由组合分别承担四个子课题。制定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后,有小组成员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寻求证据。
3、整理材料,交流信息,论证结果
小组成员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筛选有用的材料,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对相关课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同时针对有关问题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研讨,以求对其地研究更深入。
4、评价审核
(1)各课题小组汇报研究情况,展示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
(2)撰写实验报告,形成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或经验。
三、研究内容
首先进一步研究“人与环境”的基本内涵和外显行为,再通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实验,探索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原则和方法。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
不同的课题组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本课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1、水污染问题
介绍水污染的涵义、类型,并到马家沟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的照片充分体现了马家沟的污染状况,并对马家沟的水质进行测定,同时对解决水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2、珍惜水资源
从身边说出,介绍水污染和浪费的现象,提出水危机的问题,漫画设想未来的银行存入的不是钱而是水,呼吁同学们珍惜和爱护水资源,强调透支水就是透支生命。
3、节约能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气预报,似乎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可是你会像关心天气那样来关心我们空气的质量吗?
近些年来,在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实行了空气质量公报制度,现在,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机会了解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四、创建绿色社区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世界性的环保潮流正朝着社区层面深入,各个国家纷纷寻求建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绿色社区”成为一个新的时尚名词、环境状况的严峻,呼唤着人们关注环境,参与环保。公民参与环保正成为世界环保的主要特点,它与生态建设、污染治理构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
五、研究方法
系统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挥本人探索性教学的特长,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借助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研讨活动等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培养中学生地理素养的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为个案分析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选题富有挑战性。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是中学地理教育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探索其方法,是中学地理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领域的一个新颖课题。
第二,大胆打破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地理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第三,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
六、研究成果及其鉴定方式
研究成果的形式:
1、论文;
2、建立相关环境保护网站;
3、结题报告;
4、学生课题研究论文集;
由学校组织专家、教师给予鉴定。
七、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1、20xx年9月-20xx年10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2、20xx年10月:开始第一轮实验。
3、20xx年10-12月:教学实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20xx年1月: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论文)。
5、20xx年3月-20xx年5月:进行第二轮实验
6、20xx年6月:完成结题报告和相关地理环境研究网站建设,出版学生地理环境研究论文集。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5
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收官”阶段,旨在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通过结题报告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培养自己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结题报告的要素:结题报告主要是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将以下几个问题介绍清楚:
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
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是谁?)。
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
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
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
讨论或体会(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同行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同行交流)。
参考文献(要注明参考文章的作者、名称;如果是网上查寻的,还应注明网址)。
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一般由标题、摘要、研究背景、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整篇论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标题名称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引人注目。题目要新颖,醒目得体,能准确表达研究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切忌“体会” 、“浅谈” 、“管见”之类用语,否则显得肤浅、俗气。⑵简练明了。标题字数要少,直奔主题,使人一目了然。若标题偏长,可增设副标题。⑶便于分类。标题要表明研究的主要变量,能看出研究内容的学科范围和课题类型。
(二)摘要
摘要是课题研究的内容提要和研究成果的简短总结,能直接说明研究的问题、方法、过程和主要结论。使读者看了摘要后能了解结题报告的概况,以决定是否值得阅读全文。摘要撰写要短小精悍、准确完整、严谨流畅,一般不要越过300字。
(三)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又称提出问题、前言、引言,这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 ,其重点是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说。引言的逻辑结构为:阐述问题的前后联系→提出研究问题→形成研究假说。其主要内容:⑴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阐述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解决的问题及研究进展。⑵简介本课题的研究方法。⑶概述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正文
正文是研究者表达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的主体部分,在研究报告中占绝大部分篇幅。要求详细阐述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明产生结果的条件及相关因素,对一些不容易了解的地方要给予明确的解释。正文主要包括方法、结果和讨论三部分。
(1)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对课题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与阐述。②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及研究的时间安排。③各变量间的关系分析。④研究的操作设计与研究成效的比较方式。这部分内容与前面我们的一个专题如何选择研究方法相关的。
(2)结果
结果是总结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有关的统计分析或调查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另一个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列举以原始资料为整理所得的统计图表等数量资料和经过归纳的定性资料。②用逻辑学和统计学等技术手段得出结果或结论。③简要说明结果或结论与研究假说的联系。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三点:一是选取数据和现象描述要实事求是。数据或取样要准确、具有代表性,事实材料要有典型性,决不能按主观意愿任意舍取数据或更改素材,更不能造假。二是图表要少而精,简捷明了。借助图表可以明确、简捷、形象地表示出主要结果,故图表要精心设计、使人一目了然,但不宜过多,一般不要超过3--4个。三是结果或结论要科学严谨。分析问题要遵循认识论规律,所得结论要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写结论时措辞要严谨,逻辑要严密,内容要具体,不能使用“也许” 、“可能” 、“大概” 、“前茅” 等模棱两可的用语,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领先” 等。
(3)讨论
讨论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认识与分析,其作用在于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并对研究结果不完善之处作补充说明,对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进行探讨,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于研究报告的末尾,应注明报告中直接引用或提到的文献资料来源。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科学求实的态度,而且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文献资料的积累方式,今后要使用同样资料时,参考文献目录无疑是查找的索引。参考文献一般引用正规期刊杂志和正式出版物,未经出版的资料、网上资料和报纸不宜引用。资料引用应列出文献的名称、作者、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及页码、发表(或出版)时间等。参考文献目录排序有3种方式:⑴按研究报告所提到或引用的顺序。⑵按文献发表(或出版)的时间顺序。⑶按姓氏笔划排序。
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论文撰写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科学性是指题目与结论的合理程度,要做到书写规范、文理通顺、叙述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真实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论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记录(应由学生本人填写),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标本等。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修改数据或素材,为自己的观点报务。研究性学习论文切忌“成人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疱。新颖性即独创性,论文中结果与有关数据是通过实验或调查获得,是他人所没有的。以往的学生论文存在“假大空”现象,关键是没有实验数据及其它原始材料,或从报刊杂志上抄袭。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研究的成功经验要在实践中通过检验并加以推广,若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探究活动,进行滚动式研究。
2.要善于运用和图表来说明问题
研究结果完全用文字表述,不但比较繁琐,有时还不容易表达清楚。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1]。
3.论文的篇幅要适宜
要做到行文流畅,不说空话、大话,对于一些谦虚和自夸之词、一般公式及推导、一般常规的实验方法等等都可省略。凡能用表格说明的问题,就不必用文字描述;能用图像表达的,就不必列表格。总之,要做到删繁就简,字无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