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评课稿(汇总28篇)》
小学音乐评课稿(通用28篇)
内容导航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3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4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5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6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7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8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9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0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1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2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3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4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5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6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7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8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9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0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1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2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3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4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5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6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7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8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
风车依呀呀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他们只想课堂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应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想而知了。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
今天听了姚老师上的一节音乐课《对花》,这是一首河北民歌,是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的一种小调。通过让学生学习歌曲《对花》,从中了解华北民间音乐的地域风格色彩,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用有河北地方特色的音调来演唱歌曲《对花》,歌唱中上滑音的完整表达,则凸显歌唱的地方风格。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会歌曲的地方特色,以及民歌的演唱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探究法、体验法、识谱指导发、范唱法等。
对整个教学过程把握中,把教师把歌曲教学作为重点,细致的分析了歌曲中的一些简单常见的音乐符号、节奏的表现方法,从而引入歌曲《对花》。歌曲欣赏时教师启发学生说说用什么演唱形式表现整首歌曲,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进而导入表演唱和对唱。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学生们在跟着老师的引导循序渐进,逐步学习的过程也已经潜移默化的将整个乐曲的'情绪、节奏、旋律了解到了。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基本达到,歌唱时律动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也都很高。提点小小的建议就是在课堂中对歌的形式很多样但学生的情绪却不是很欢快活跃,是不是增加一些游戏趣味赛的方式学生的活动会更积极一些。还有在最后评价交流环节可以让学生中可以加入同学们自己的创编一些舞蹈动作了,打击节奏达到学生的自我创新作用。在打鼓环节可以更加多样化,节奏也可以加大学生对于歌曲的印象。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3
4月8日下午我们集团校艺术组又举行第二次教研活动,这次我们前往娄桥校区,有倪爱双老师执教。
《可爱的小象》是一首傣家风格的歌曲,以傣族吉祥物“象”为主题,创作了由四个乐句构成的结构规整的一段体的儿童歌曲。旋律柔美流畅,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特点。
活动中,让我颇为疑惑的是针对艺术类学校该如何进行常规音乐学科的教学,只因为他们有着“艺术”这顶小帽扣着,所以给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与我们普通班级有所区别。因此对于这堂的音乐活动我们有着不一样的观点。首先值得大家肯定的:倪老师课前准备很充分,对教材也进行有效解读,上课时也充满激情,乐此不疲地带领着孩子们游戏。
课堂上,倪老师从一开始聆听歌曲时,她就先从歌词入手,对歌词进行理解分析而不是从音乐本身能给我们带来的音乐感受入手。如歌曲唱了什么?歌曲中小象有什么特别之处等。其次,针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在学唱歌曲中,对音乐知识点的掌握和落实有一定程度的拔高,如节奏后十六分音符,及低音6和低音5等掌握等,这在普通班级是无需掌握和落实的.再次,在整个音乐活动过程中,学生还没真正体验歌曲的音乐特点,在表演时总是未能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导致师生反复的律动,歌唱的美感还没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课后,我们就针对艺术学校,对综合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有所差异,他们侧重知识点的教学和掌握,这也许是我们这次活动疑惑的焦点。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4
郭老师在本节课中表现了精湛的琴技、舞艺,唱得也不错,具备成为优秀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缺乏的是怎样恰当地应用这些专业技能为音乐教学添彩的历练,希望郭老师今后多多开课,预祝早日成为优秀音乐教师。为了帮助郭老师更上一层楼,就本节课一些细节谈一谈:
导课环节,老师在课件滚动播放有关家的图片时优美地弹奏歌曲旋律,真的是有声有色,非常好!建议多重复几遍,并在每一遍中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意境,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用歌曲合唱中的第二声部旋律做练声曲,设想不错,但在学生还没熟悉旋律时,老师为了用肢体律动来引导学生而放弃弹琴帮助学生唱准旋律是失策的,老师可能因为紧张在范唱练习曲中音高飘忽不定,教学效果不佳。
建议老师在用肢体律动引导学生时配上有声课件,用课件播放旋律,这样的有声课件在电脑上是可以做到的。
课件图案漂亮,但始终没有变化,就会让人视觉疲倦了。
练习二声部合唱时,建议让学生哼唱已经熟悉的声部,老师弹奏另一声部,二声部配合默契和谐后师生替换声部继续练习。
郭老师把听赏器乐版《可爱的家》放到了最后,教师的`肢体律动体现了精湛的舞蹈功力,非常漂亮,教师不用说话就把学生带入乐曲的温馨、优美的意境当中。如果老师把这个环节拿到教学合唱歌曲《可爱的家》之前,用器乐版《可爱的家》来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意境、熟悉歌曲旋律,会不会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唱好歌曲《可爱的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唱好合唱歌曲《可爱的家》,一切环节的设计和开展都要为了重点。
谢谢!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5
音乐组新生力量冯老师开出本期教研课,二年级下册管弦乐听赏《四小天鹅》舞曲。冯老师带着1306班的孩子们感受了热情奔放、活泼跳跃的名曲风格,体会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无限快乐!
《四小天鹅》是由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为芭蕾舞剧《天鹅湖》创作的第二幕中的一首乐曲。该曲是舞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舞曲之一,这首舞曲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形象地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的旋律还富于田园般的诗意。开朗乐观的冯菁老师通过声势律动、图谱画记、乐器伴奏、哼唱主题、范奏钢琴、视频演示等多种丰富的教学手段,经过四次试教、四次修改与调整、让孩子们领略到这首乐曲的迷人魅力与芭蕾舞演员们的风采。
作为年轻教师,90后的菁菁老师非常热爱这群刚接手教学一年的二年级孩子们,从课堂的组织教学到音乐口令,到鼓励方式与评价机制,不难看出她的教学用心与师生之间的默契,而且孩子们的名字冯老师也是记得一清二楚,可见她对学生的关注与尊重,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一点。现场的钢琴示范,也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四小天鹅》钢琴版,热情洋溢的颗粒性演奏不难看出冯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与现场感染力,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用热烈的掌声与灿烂的笑脸表达对冯老师的崇拜与喜爱!如果冯老师能注意调整语言的速度与归纳性,设计上更精辟、更讲究;更有效地引导孩子们,流畅自然地融入教学目标,这样的音乐听赏课就更完美了!
我们很惊喜地看到,音乐组的年轻老师们在泰禹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蜕变,不断地高标准要求自己。我们的音乐课堂才更快乐、更具设计感。艺术性与水准正在不断提升,泰禹学子们也正享受着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美妙音乐课堂!为了孩子们,我们一起努力吧!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6
今天听了李云波老师的《哦,十分钟》一课,李老师独具特色的活动导入,轻松的课堂氛围,有的放矢的指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听课后的感受:
一、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李老师运用拍手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在新歌教学中,李老师通过感受歌曲、用动作表现歌曲等来体验歌曲中学生的心情。
二、课堂氛围轻松,教师与学生始终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
通过师生对唱、生生对唱,先听再唱,结合听觉、视觉,联系歌曲内容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进而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把歌曲曲谱与音乐形象结合起来唱好歌曲。
三、最后部分的同名歌曲拓展欣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
李云波老师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7
听了杨老师执教的《外婆的澎湖湾》一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杨老师的箱鼓演奏很突出,所以根据本首歌曲的特点,他选择了使用箱鼓作为主要乐器辅助教学,是可圈可点的,不仅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也为整节课带来了活力。整节课环节设计较为流畅,能够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演唱的状态及方法。
教学中,杨老师注意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补充回答问题和坐姿的.纠正。课堂上,王老师还注意了对学生进行音乐感悟的培养,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演唱歌曲打下了基础。反复欣赏与听唱,先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歌曲,为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及情感做好了铺垫。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宗旨,体现了学会升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教态基本做到了声情并茂。王老师通过让学生打歌曲节奏,解决歌曲难点,从而很轻松的学会了歌谱。
但是,整首歌曲的氛围是抒情的,有着追忆往事的情感。学生却没有能够体会到,并且在歌曲的演唱当中也没有表现出来。另外还有一些自己的拙见,我认为五年级在歌唱教学中可以提高一些难度,加入合唱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杨老师在上课一开始就渗透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后面在唱《外婆的澎湖湾》时又加入了补充旋律,我想如果把这两个内容都运用到歌唱教学中,无意中便形成了简单的三声部,效果会更好,如果学生三声部掌握的较扎实了,可考虑加入打击乐器,画龙点睛。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8
上午,我到一年级八班听了潘老师的一节一年级的艺术课。潘老师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师生问好,学生练唱。
教师强调学生的.坐姿。
二、复习歌曲:
指名演唱以前学过的歌。
学生一:2名女生演唱《上学歌》,其他学生在座位上表演唱。
教师提出要求:鼓励上台唱歌的学生声音要响亮。
学生二:4名女生演唱《小小手》
这时学生表演积极性很高,争着上台演唱。
学生三:5名男生演唱《好朋友》
学生四:4名男女生演唱《花瓣》
师强调纪律,要求听歌的学生要有礼貌,不要随意说话。
并且讲解F调的曲调,有句歌词要唱得轻柔些。
三、复习童话剧剧情
复习第一首:《到小熊家去》回忆情节,注意节奏。
复习第二首:《我才不带你去》语气要讨厌师范唱
四、学习新歌曲
学习童话剧中的第三首歌
1、师生动描述情景
2、学习曲子
3、强调最后一个“1”有四拍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9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四大行当、脸谱、拖腔等知识;让学生感受下滑音、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
三、能力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
3、让学生感受体会京剧的韵味。
评课:
李纯芳: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材处理得当,合理,教学思路流畅,重点把握较好,能基本突破难点。提问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能较好的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问题。但合作探究气氛不够浓。
王世翠: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清晰,流畅,重点把握较好,难点基本能突破,有一定的合作探究氛围,内容处理得较为简单,课本教材的活动,阅读材料的处理手段有待提高。
黄家森:教师语言表述清晰,问题的设置有一定的思维要求且有一定的`梯度,教材难点突破也自然。不足之处就是教材处理无创意。
徐伟: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意识。以条纲的形式介绍模块,条理清晰,但激发学生学习本模块的目标与兴趣不明确。整体教材处理合理,得当,能比较合理的理解教材,不足之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堂学习气氛相对平淡,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上欠缺。
秦茂华:备课较充分;落实基础知识较到位;能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基本功较好,如果在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上再深入一点,新课程理念再强一点,环节把握再好一点,会更好。
薄存丰:对本课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讲解得非常清楚。教师的教态自然,风格比较老练。但整节课相对而言缺乏一定的感性材料。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0
在教学过程中,施老师把握了整个教学流程的时间,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本课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形象,由冬天情境的创设和背景音乐带学生进入雪的世界,感受冬的意境,把与音乐吻合的视觉图片、肢体语言等手段进行有效设计,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以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联系学生的生活”等基本理念。施老师在歌曲学唱教学中以视唱教学法、范唱教学法、听唱法、对比法等方法相结合。
在律动中体验歌曲的旋律,在视唱中把握歌曲的.旋律,通过范唱学生整体感受歌曲,通过对比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学会歌曲,体验歌曲,享受歌曲。在乐曲分析上,升记号、弱起小节、附点节奏,施老师并没有讲解艰深的乐理,而是通过对比运用来体验这些记号的作用,注重学生的体验。尤其是升记号体现出雪花的轻盈的神秘感,通过对比聆听,有升记号和无升记号不同旋律后自己体会出来的,这点非常难得!
在细节处理上,如弱起小节问题上,如教师用打手势来表示,表现力应该比用琴声强。乐曲分析十分到位,两段体音乐性格的对比也出来了。只是感觉学生还没有唱够,唱透,学生美妙的声音还没出来,对歌曲的领悟稍欠火候。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1
听了袁艳蕾老师执教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一课,我感觉是一种欣赏,欣赏美妙的音乐,欣赏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文本语句,欣赏课堂上师生思维碰撞产生的智慧。纵观整堂课的教学,感觉有以下几点比较明显:
1、教学目标明确。本堂课就是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理解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
2、条理比较清晰。通过紧扣每节中心句,通过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配以图片的直观辅助理解,来加深学生对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认识,来感受音乐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无穷魅力。
3、教师的教学用语简洁、明了,富有散文语句优美的色彩,同时又能及时、恰到好处。
4、强化对学生进行拓展性说话训练、思维训练,又能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如:说话练习: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合家欢乐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说话练习:在维也纳,漫步、合家欢乐……时会有音乐相伴,想想,还有哪些时候他们也会有音乐相伴?
5、课堂上教师教态的亲切自然,
6、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值得多花功夫。如对摇篮的理解。
相信,在今后不断的摸索实践中,年轻的袁老师会向我们演奏出更加优美动听的课堂教学新乐章。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2
首先肯定这是一节比较好的音乐课,具有课改意识,无论从老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把握,教具的设计,教师的语言神态,都体现了音乐教学的美感。总的感觉是王老师把这首乐曲挖的很细,不管从乐器的认识、乐器的声音特点、民族乐器的分类,还是乐曲片段欣赏,都能时时刻刻以学生的认知、学生的感受为主线,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
在第一部分的聆听鼓声,这个片段上,可能王老师说了一句误导的话:“敲击的乐器”,所以同学们千猜万猜,猜不到大提琴上去。我们学生与市里学校的差距,其实也就在这里,知识面不够宽,关于民族乐器、管弦乐等的介绍,四年级的时候,为了迎接市里的检查,我特意对这些孩子进行过整理和讲解,但是从学生的发言情况来看,却还是说不出大部分的乐器来,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的孩子要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多让他们观看各种乐器的演奏视频,多了解著名的大型的舞剧、歌剧,多欣赏一些海外名家的作品。
第二部分的设计,老师设计的非常精细,有打击乐器节奏的配合、有舞曲性的配合,这些设计非常的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3
周三,我们研修班进行了第一次培训。陈青老师的这堂《春晓》,主要是欣赏不同版本的《春晓》,表演《春晓》和《小雨沙沙》这两首歌曲。通过这次的学习,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有太多太多的感触想抒发。因此,我想在这篇文章当中再次回味这一堂回味无穷的课。
首先,这堂课的亮点是,陈老师在平时教学当中就特别注重柯尔文手势和合唱。在课前的发声练习中,我便开始为之钦佩。在课中,陈老师又将合唱很好地运用起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声音去描绘和感受春天。听到孩子们快乐轻松地描绘出美丽而又真实的春天,我也就沉醉了……醒来后,我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逊色。
其次,教态及语言室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好的教态给给生以美感,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优美和谐的艺术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审美意识的培养。陈请老师的“孩子们”和轻柔的声调,不快不慢的语言节奏好像春天里面面的细雨滋润这万物,和谐、优美、和饱满。
最后,陈青老师在课堂中弹的伴奏是清晰,不花哨的'。可以边弹钢琴边对学生提出演唱技术要求,这也是要一定的技术的。
针对陈老师这么朴实,真实的课堂。我开始了自己的反思:我的课堂从来都是固定的导入,学唱和表演。若是公开课则会挖空心思加入许多花哨不真实的元素使课堂变得丰富。但真正成功的课堂并不是靠这些去落实的。正像陈青老师一样即便是拿着教学光盘都能够把课上得那么惟妙惟肖。其实学生需要的是像陈老师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慢慢去了解和掌握音乐中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常规课才是成功的。
总之,像我这样的新教师在这堂课中收获许多。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4
捉迷藏
听了伟老师的三年级音乐课《捉迷藏》,感觉到王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花了很多工夫。下面简单谈谈自己对这堂课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进行了成功的课前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教师在熟悉音乐教材中,创造性的编排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注重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文的结合,为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节奏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老师在技能练习中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有趣的节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不同节奏中学生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枯燥的乐理知识。同时我也能感受到教师认真钻研了教材,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在新课改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教学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充分发挥了音乐自身的魅力,让学生自己自愿的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去,比教师强制学生去接受效果大家可想而知。教师在教学时将难点分解,逐步解决,使学生即容易掌握,又有成就感。
三、课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层次分明,学生在课堂中也有很大的收获。
学生先读歌词,再老师唱歌谱,然后学生一句一句学唱歌词,接下来两句两句唱歌词,最后,整个曲子连起来唱。这样,每一句都能准确无误。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5
本课教学以视觉图片导入,以歌曲聆听为先,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巧妙融入发声练习,不知不觉得熟悉歌曲的旋律,为唱会、唱好歌曲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弥漫音乐教学法,层层深入,让学生反复聆听歌曲,体现了较强的音乐弥漫性的特点,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体验,激发了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中不仅要促进学生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听觉动力、思维动力,还要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感受音乐,在艺术实践中找到情趣,在艺术实践中发展想象,在艺术实践中愉悦身心。
整堂课以学生为本,以审美为核心,以情感体验为主线,运用“听、想、唱、谈、演、创、奏”等多种艺术实践方式,创设童话情景,把学生引入自主、轻松、愉快、和谐的文化氛围中,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熟悉旋律、聆听歌曲到完整演唱和创作表演,是按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展开的,发展了学生的感官功能,提高了运用音乐艺术形式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景教学引人入胜,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教学中马老师运用视觉体验法,利用课件直观的图像来表现出节奏的变化。用小精灵给音乐小屋施了魔法,引出常见的音乐符号(休止符),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值得注意的是,该课的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还有许多可以再深入探索的方面,比如:在歌曲的表现上,还可以有更多的形式进行表现;应该注重学生音乐课表现力的发展;还应该注重在低段音乐课中加大唱游互动的元素,提高学生的音乐课愉悦感。同时,教师对歌曲的伴奏表现还应该注意加强。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6
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就对该课进行简单评议:
一、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构思新颖,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二、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学生的学。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例如:本课的.高潮就在创编活动这一环节。“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毕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多一点自由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挥,教师只稍加点拨、指导而已。
三、教师基本功扎实,课堂效率高。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唱,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7
今天音乐组的老师聆听了徐建霞老师上的一堂新歌教学课《小乌鸦爱妈妈》。一堂课下来,我们都被浓浓的爱意围绕着,被甜甜的歌声感染着。课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在此,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一、教态亲切,亲和力强
精美的课件画面、老师的轻声细语,和动听美妙的歌曲,从课的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了温馨的场面。徐老师精心设计了歌曲的难点解决,从模仿鸟叫,到布谷鸟的叫声,到分两个声部和老师一起合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很快就掌握歌曲的节奏型。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生熟悉了歌曲节奏以后,就让学生分组自学曲谱。三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学会认唱简单的曲谱,这首歌非常适合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徐老师在让学生自己学唱的过程中,仔细聆听,及时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还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做老师,其他各组做学生。每个孩子又做老师,又当学生。兴趣高涨。充分地调动了孩子们积极性。
三、爱的教育贯穿整课
在第一次聆听完歌曲的`时候,老师就让孩子们来说说,小乌鸦是如何爱妈妈的。接着,老师还告诉孩子们,乌鸦有反哺的习惯,乌鸦这一孝顺妈妈的美德是我们每一个孩子需要学习和发扬的。在进行歌曲处理的时候,老师也始终引导孩子用正确的口型,好听的声音来表达小乌鸦爱妈妈的情感。
短短的一节课,用爱穿针引线,在教师的层层铺垫中,孩子们愉快地学会了演唱。也让在座的老师进行了一次爱的教育!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8
作为一名新音乐教师,我已经上岗一个多月了,对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从陌生到熟悉,慢慢的步入了正轨。在这段时间的教学工作中我越发地认识到要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很多很多,我还认识到xx区的音乐教学水平是很高的。区里组织的听骨干优秀教师的公开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让我知道了在音乐教学中我的教学方向和方法应该是怎样的,使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作为新教师,听了优秀教师的课以后我觉得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现在才知道原来音乐课是可以这么上的。
我欣赏了三位老师的`音乐课,值得我借鉴的地方数不胜数。第一,在和窦雅鲲老师的课堂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课堂上老师的手势很重要,尤其是在中高年级的和声训练过程中,声音的强弱变化,节奏的快慢变化,只有老师的手势明显易懂学生才不会乱。在他们的课堂上我可以看出这是老师与学生长期磨合才能配合的这么好。第二,和声训练音高准,声音美,充分做到轻声高位置。听他们的课我觉得很真实,在没有钢琴伴奏的情况下学生都能把每个音唱的那么准,从二部三部和声练习中一下子就能够看出老师平常的功夫。这点值得我学习的就是教学方法上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密度适当。第四,教学方法上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一个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老师就直接说出答案。第五,多媒体的运用增加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金玲老师的课堂上她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很大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喜欢丰富多彩的画面,她上的是二年级的音乐课,生动的画面贯穿着《小乌鸦爱妈妈》这节课的始终,学生边听故事边学会了这首歌。这就达到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了音乐活动中来的效果。第六,学生的参与状态非常好。从课堂中可以看到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这主要是老师的积极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能够自愿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对所学的音乐产生兴趣,并融入其中。第七,我认为最值得我学习的一点就是三位老师的素质都很高,课堂中的教态自然,语言简练亲切而不做作,都具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其实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每一课怎样设计让学生感兴趣,课堂上应该怎样组织学生,学生的音乐课习惯应该怎样培养,音乐课板书应该怎么布置,还有口风琴应该怎么训练等等这些都需要我慢慢学习和摸索。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和听老教师的课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认为我的当务之急是熟练掌握音乐课堂的基本套路,在这个基础上再借鉴优秀老师的经验和教学方法,加入我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从而摸索出一套老师和同学认可的属于我的教学套路。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19
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时间段,新的教学方法还刚刚起步,老的教学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如何上好一堂让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尤其是对工作不久的音乐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今天徐炜老师上的课是四年级的一节音乐课——《牧童》。这节课一开始,徐老师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轻松的音乐活动情境中合作,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学生学得较轻松,学得愉快。今天的教学效果很好。
一、老师在熟悉音乐教材中,创造性地编排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注重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文的结合,为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中,老师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注意挖掘教材的旋律美、快乐美。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中,通过“听一听”环节充分地感受到了歌曲的旋律美;“唱一唱”环节充分地感受到快乐美。
三、教师动情的演唱,生动、有趣的讲解,丰富多采的图片,为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发挥了主导作用。
四、“态度决定成败,细节铸就成功,创新意味辉煌。”这三句话,是我们教育者应该牢记的。对新工作不久的音乐教师来说,郭老师这节课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已体现出郭老师的不懈努力和优良的音乐基本功。相信她今后会更加出色。
另外,教学中还应注意几点:
1、歌词小黑板应抄大一点。
2、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性。如:教学歌曲的唱法还可以再形式多样些,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唱歌曲难点时应注意听歌曲的前奏与间奏掌握节拍。
总体来说在听完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匪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0
今天佳佳老师执教的《木瓜恰恰恰》一课,以欣赏为主,在初听歌曲后,用小乐器立马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了基础铺垫。综论此课,教学过程中音乐要素突出,逻辑思维清晰,学生不仅会唱,更会跳,会奏,显得整个课很充实,教师在课堂中显示了较强的调控能力,智力模式完整呈现了出来,不过整堂课的感觉是知识点太细碎,也许对于音乐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有点应接不暇。逐句逐句的分解过程偶尔会有拖沓之感,而且在十六分音符串联的那一乐句中,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措施,这点稍有遗憾。值得一提的是诸老师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堂中反映了出来,最后部分请学生设计的“好行为宣传语”,很好地体现了歌唱教学中的审美体验与双基落实。
从诸老师的精心准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上课老师能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关注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1
上周听了苏老师的音乐公开课。我认为整堂课是在“敲鼓小鼓,学唱小鼓手的歌,表现小鼓手”的教学环节下一一开展的。首先我来讲讲这节课中,黄老师所体现出来的优点:
1、以兴趣为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是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他们自然会投入其中。这节课一开始黄老师就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接着让学生模仿鼓手敲打小鼓的节奏,不仅找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他们在兴奋状态中学歌曲,而且润物细无声地解决了歌曲结尾句演唱力度从p到f的演唱要求和四分休止符的难点解决。
2、整个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教学环节的设计很清晰,并且从易到难,层层深入。在整堂课中,黄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聆听歌曲的习惯。这堂课中苏老师一共让学生完整地聆听了4次歌曲。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唱课中让学生多次完整地聆听歌曲,是学生快速学会歌曲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3、教师的语言很亲切、生动。在本堂课中,苏老师表现出了一位音乐老师扎实的基本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老师那甜美、很纯的、象天籁一样的歌喉深深地吸引着大家和孩子们。
4、把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如在介绍换气记号时,苏老师运用了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儿歌来诠释,使学生很快地领会了换气记号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当然,一节再完美的课总有不足的地方,下面我就针对这堂课谈一下几点不同的看法。
1、在导入环节,教师在拍打二分音符节奏时不够准确。应该这样拍。学生就不会出现结尾句多拍或拍子拍打表示不到位的情况了。另外,这句节奏既然是从弱到强的要求去拍打了,黄老师也想到了用色块去区分了,何不用同种颜色但深浅由浅到深的色块去体现是不是会更明显?然后休止符用红颜色表现,告诉学生看到休止符就好像看到红灯要停下来。我本人认为这样可能会使学生看得更一目了然。
2、既然是歌唱课,如何更好地唱好一首歌应该是一届教唱课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核心。我认为处理本首歌情感关键是要表现出小鼓手的神气和自豪,所以要求学生演唱歌曲的声音应该是圆润、明亮的。也许可能是第一节课上唱歌课,学生的喉咙不易打开。三五班的很多学生是“小银铃”合唱团的成员,好像在这节课中没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水平。三五班学生的歌声不够明亮,嗓门有点紧,声音的位置偏低。学生的情绪也不够Hi。我觉得教师有必要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如引导学生要应该用形象的、浅显易懂的一些比喻指导学生该用怎样的嘴形去唱歌。特别是演唱一首歌时的第一句使就要提醒学生如何“起声”?要马上做好气息的准备,找到发音位置的高低了。这首歌应该是属于“软起声”的歌曲。歌曲的起声有三种形式,分别是激起声,软起声和舒起声。所谓的“软起声”就是指声带再开始闭合的动作时,气息也同时往外送。开声门与气息振动声带同时进行。发出的声音比较舒展、平缓。正因为处理好了歌曲的演唱要求,学生才会真正的理解和表现歌曲。因为这首歌头尾的歌词和旋律是有相似和重复之处,所以,最后老师再适时地处理整首歌的情感要求,比如说歌曲的起始部分声音比较轻快,情绪比较欢快。尾部力度要加强,把小鼓手自豪的情感发挥地淋漓尽致。教师也不会出现教学时间有多余,而在那拖延教学的嫌疑了。
3、最后在拓展环节中,黄老师让学生进行声势节奏伴奏。在讲解要求时,老师的语言不够精确,所以出现了学生没有马上明白。这个环节中,黄老师本意是想让小组敲打方式进行,但最后却是每组请四个学生上来敲打,四个人的声势显得太单薄,教学的效果也就显得不是那么明显了。我本人认为教师在教学环节可以这么处理,就是让学生敲打音乐凳,然后让一小组两小节后逐渐加入敲打的队伍,这样声势显得会更强大。而以小组渐渐加入的过程也正好体现了力度的变化。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2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虽然完整的把本节课我觉得有成功的地方也很失误之处,现者结合这节课做一下反思总结,以便于以后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
这首歌本身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歌曲很简单,整体效果不错。课前老师播放了一段新疆地方特色比较浓的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的氛围当中,让后结合图片和欣赏这首歌曲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学环节上老师首先让学生在充分聆听音乐的基础上感受音乐,并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以便于更好的更快捷的学好歌曲。其次介绍阿肯,和注意旋律相似的乐句的区别,这首歌曲中有许多乐句的旋律是相同的,所以学生掌握歌曲的速度也是很快的,但是老师还注重感情的表达,有感情的表达歌曲就是抓住了歌曲的灵魂。
但是也有很多的不足,第一是语言组织非常的欠缺,没有很好的用自己的语言把整节课连贯好。第二是学生的激情没有别充分调动起来。第三是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的不够好,不能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第四是只注重整体的教学效果,没有注意到个体教学。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加强音乐知识的教学,并且要顾虑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真正的学会学懂。除此以外也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3
这次教研活动,听了金铃老师讲的《小乌鸦爱妈妈》,在学生进入课堂时,金铃老师使用《蓝精灵》这首歌曲,学生们一边演唱一遍做舞蹈动作,使学生们很快的就进入了音乐课的状态中。
在新课导入中,金老师使用猜谜语的方式来进入课题并进行情景教学,提出“乌鸦邀请小动物们去家里做客”使学生们都能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思维方式走。并在黑板上出示了、X—的节奏,分别指出节奏表示的是我们和小兔子、乌龟在前往乌龟家时走路的'步伐,让学生们在情景中潜移默化的学习了本节课的节奏型。“走着走着到了大森林里,乌鸦妈妈每天给小乌鸦喂虫子,有一天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大家看看小乌鸦去哪了?”(播放flash)通过教师的情景导入为学生分析了歌曲的大概意思,使学生们懂得小乌鸦很孝顺。紧接着教师在学生学习歌曲环节中,教会了学生2/4拍子的强弱规律并用手势来表示,这种方法新颖并且学生很容易接受。接下来在划分乐句时学生看着老师制作的新颖的课件很容易就把乐句划分了出来,课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分小组按节奏读歌词的时,教师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轮着读歌词,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最后一个环节进行了知识拓展,使学生们知道乌鸦反哺的故事,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得到了一定的表现。
这节课是一节非常优秀的课,生动的情景设计很吸引人,整节课层次清晰,并能利用情境导入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的来完成各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师所作的课件也很新颖,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和老师之间的互动特别好。这节课的亮点很多,很值得让人来回味。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4
初老师讲的这一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可爱的家》。本单元以家庭为中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启发学生珍惜幸福家庭,以自己的爱回报父母的爱,同时关心那些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最终达到珍爱家庭、关爱他人、热爱父母的单元总目标。本课为第一课时。
听了初老师执教的《可爱的家》一课,我的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年轻的音乐教师,那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新颖别致的课堂教学设计,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艺,亲切自然的教态,弹唱自如的音乐,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唱歌课教学课例。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重难点设定合理,注重使用了电教手段,知识传授准确无误,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爱的家》这节课直指心灵,音乐以情动人,歌曲以理服人。听音乐含泪微笑,唱歌曲情深意长,看图片震撼心灵。有效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初老师的.教学整体设计做到:前有蕴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伏延千里。在唱歌课教学上我认为初老师的课优点如下:
1.音乐容量大。本课以音乐为本位,以情为核心,以听唱为重点展开教学,层层深入:从看和谐家庭的图片——对词曲作者简介——听范唱——读歌词——再次聆听——讲解读谱知识——学唱歌曲——歌曲处理——拓展延伸等几个部分的精彩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2教学内容有弹性。教学中,难的地方“潜出”,简单的地方“深入”,德育渗透点到即止。难的地方,如对四四拍的讲解,就是化繁为简的典例;他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四四拍强弱规律开始,让学生用拍手表示强弱拍子,仅仅用了几分钟,就自然的讲出读谱知识,学生很容易理解。简单的地方,如欣赏《再见,警察》的情景创设,撞击心灵,点燃爱心之火。音乐教学有张力,学生学习有动力。
3课件制作新颖,运用恰到好处。音乐课的多媒体运用不能“抢戏”:音乐是听觉艺术,看辅助听,艺术修养才会提高。多媒体引领学生直观思维,突破难点。这就是多媒体合理运用的好处——高效。新课开始时初老师采用出示课件——《甜蜜的家》的图片,拓展了学生对“家”的认识,家是和谐、温馨、甜蜜、幸福的。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融入音乐,以饱满的声音、深情的情绪演唱歌曲。其次,在了解作曲家时,课件讲述更直观形象。另外,欣赏背景音乐选用比较伤感的《再见了,警察》时,不足几分钟的情景创设,多媒体引领学生从欢快的天真嬉笑走到无声的冷静沉思。这就是多媒体恰当呈现的力量——无声胜有声。再次,学唱歌曲时,让学生反复聆听,聆听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记忆歌词,有感情演唱歌曲都很有帮助。
4教学方法运用大胆。鼓励学生走在学习的前面,激发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表现音乐。初老师关注教学细节,教学语言明确,具有启发性。充分体现教师引领,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
新课开始时谈话式的教学方法,拓展了学生对“家”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融入音乐,以饱满的声音、深情的情绪演唱歌曲。学唱新歌时通过教师深情的范唱,多次的聆听课件,让学生感受歌曲音乐,进而激发学生对家的喜爱。最后学生随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歌曲处理时,从演唱形式上方法多样,领唱、齐唱、男女混合唱等等。拓展延伸部分通过创设情境观看背景音乐选用比较伤感的《再见,警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不完整的家庭,缺少关爱和生活困难的孩子,激发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思想。更触动了学生要关爱身边的人,让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得到温暖。
教学建议:
1学唱歌曲时,如果把旋律分析一下,找出相同的乐句和相似乐句,(第一二乐句旋律相同,第三四乐句旋律相似)学生学习时会更省时,省力。
2如果把弱起这一读谱知识渗透到音乐教学中,我认为会更好。
最后让我以“设计精彩,回味无穷’’来总结我对这堂课的印象。从这节课中,让我们到了音乐教学的无穷魅力。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5
一.优点:
1、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能围绕自己设定的课题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突出,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比如,在董建玲老师"感受音的强弱"这节课中,课前老师发给学生的"小物品"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和感受音的存在;教师把粉笔头放在鼓上,然后敲鼓。鼓声小,粉笔头在鼓上轻轻震动;鼓声大,粉笔头从鼓上跳下来。把音的强弱形象化、具体化,由此突破了教学难点。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整堂课都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给学生们充分的练习机会,并将教师的讲解换成多媒体的呈现,加深记忆、这一切都是很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其中的感觉,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老师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中。比如,张丽老师的"龟兔赛跑",她用拍手开火车的游戏导入新课;陈雪莹老师用美丽的孔雀开屏的课件导入新课;康德霞老师的"超级模仿秀"吸引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让学生表演,学生非常乐意。
3、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注意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上课、下课利用音乐。既使课堂开始和结束有序,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康德霞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音乐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很感兴趣。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创造力与灵感,即兴创作。比如,张丽老师让学生编故事;陈雪莹老师让学生给歌曲编舞蹈;董建玲老师让学生创作声音强弱的小作品;康德霞老师让学生改编歌词。
5、注重个性发展:
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条件。比如,几位老师让学生改编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6、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如:强弱、长短不同的音。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7、面向课堂上的全体学生:
面向在课堂上的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全部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比如,张丽老师让全班学生都置身于"龟兔赛跑"游戏中;康德霞老师让学生每人手里都有小乐器,让全班同学动起来。
8、体现了教师的亲和力:
老师还很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随时用肢体语言,表情,以及夸奖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以暗示,既可以掌握课堂的节奏,给每个同学以练习和表现的机会,给学生被关注的感觉,与学生保持亲善友好的交流关系,教师的语言充满了亲切感。老师在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有许多次鼓励学习的言语和动作,给学生很大的自我效能感。比如,康老师上课时始终面带微笑,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和安全感。董建玲老师在让学生做达标题时,有意选择了这样的录音,做对了说"我真为你高兴!"或"你真了不起!";做错了说"请再做一遍。"或"你累了吧?"这些语言已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间形成了一种默契,这是课堂教学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保证。
9、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10、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喜欢音乐,热爱生活,团结合作,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比如,张丽老师通过让学生学习"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学生"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做人道理;陈雪莹老师的"让世界充满爱"系列小片,教育学生热爱小动物,保护环境;还有董建玲老师,在课结束时让学生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1、教学评价:
在每段活动结束后,教师都有及时地总结和评价,及时表扬和鼓励,有助于学生跟上教师的进度和思路。
二、不足:
1、个别课没有实效,只是流于形式。时间分配不当,课的前奏时间花费太长,新授内容处理仓促,还没等学生掌握新授内容,老师就让他们忙于下面的游戏和改编活动。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效果。
2、在教学活动中没有真正突出教学重难点,教学活动没有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没有突出对新授内容的训练。致使有的课目标达成不好。
3、没有让全体学生参与我们的教学活动。无论学生成绩好坏,我们都不应该把他们拒之门外,应让他们走进课堂。
三.建议:
1、教学目标要明确:在各个教学活动中和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要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轴,有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技能。
2、突出教学重难点:整个课堂教学中,要突出教学重难点,设法在教学活动中突破教学重难点。突出新授内容的训练,在学生掌握所学新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扩展,才能达到对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3、求实:课要上得有实效,不要流于形式。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不要偏离主题。
最后,愿我们的课堂教学华而又实,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6
廖永艳老师执教的《雪花》一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音乐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体现了教师个性及教学特色,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扮演成雪花仙子,带领大家走进冬天的世界,通过雪花仙子的魔法棒引出音乐知识的学习,新颖的教学设计,充满童真童趣的情境创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听觉体验,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应贯穿在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让孩子们在听觉中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他们的聆听不是泛泛而听,而是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带着这个要求有目的听,教师对学生聆听的要求也是循序渐进,首先是快乐的感知,就是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速度、基本节奏等。其次,分析理解的听,则注重从细微入手,教师通过旋律线的辅助教学及丰富的`肢体语言,把注意力集中到旋律的起伏变化上,目的在于解决歌曲的难点,让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有了进一步深刻体验后,把歌曲唱准、唱好、唱出感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巩固练习,提升升华。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通过打击乐的练习,合奏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走进音乐,融入音乐,并从中活动获得审美体验,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注重德育、安全教育
在总结束学习情况过程中,教师适时渗透冬天玩雪的安全教育。从小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五、教学建议
可以预留更多的时间给打击乐器的合奏,让孩子们充分感受自己动手、合作带来的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7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他们只想课堂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应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想而知了。
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28
整堂课,颜老师都抓住歌曲的情绪来开展教学。聆听感受歌曲情绪、节奏训练体验歌曲情绪、歌曲演唱和歌曲创编表现出歌曲的情绪。有了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领,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学习兴趣浓厚。颜老师优点很多,说我印象深的几点:歌曲处理很细腻;颜老师注重习惯的培养。而且处处尊重孩子,从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思维,寻找教育的途径。比如鼓励孩子思考,颜老师就说“你可以不回答,或者回答得很慢,但你不可以不思考。”对孩子音乐课上的表现,颜老师的评价多元,细致不笼统;难点突破多遍重复,彻底到位。节奏练习体验歌曲情绪时,对如何体验敲筷子和小勺,处理的不是很好。既想让孩子体验一下打击小乐器的`感觉,又害怕孩子敲时不规范或者敲坏。
最后做了一次就草草收场。听了颜老师的课我也有一点对自己的反思: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在我以后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很多地方都要提供学生的创造空间,比如:探索音的长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地敲击方法,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探索碰铃发出短音,让双响筒发出长音。又如,创编歌词:当学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小音乐家,改编原来的歌词,自信、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心爱的乐器。 “创造中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