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热门30篇》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精选30篇)
内容导航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3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4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5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6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7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8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9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0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1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2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3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4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5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6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7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8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9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0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1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2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3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4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5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6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7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8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9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30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也是一个家庭幸福美满、万事兴旺,社会稳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是祖祖辈辈、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人的勤勤恳恳、恪守组训传承下来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小小”家风,作用巨大,言传身教、树立良好家风是党员干部应当担负起的责任和义务。
做好“领头羊”,以身作则,当好表率者。“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党员干部既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领头羊”,也是推进社会和谐风气的“领头雁”,应当自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良好家风作为作风表率。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立场;牢记初心使命,在大风大浪中不断拼搏,奋勇向前;奋勇担当责任,在困难挫折面前敢于冲锋在前,守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修身律己,内外一致,主动为子女、家人树立起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爱国奉献、自食其力的良好家风习气,立起一面优良家风的旗帜,从一面小小“家风旗”做起,到巍巍的“国风谱”形成,让良好家风在中华大地蓬勃生长。
做好“持规者”,严立家规,当好建设者。“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社会稳定、国家富有、人民幸福的国家一定离不开完善的法治、优良的国风,一个家道兴盛、和顺美满的家庭也离不开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规。党员干部作为优良家风建设的“持规者”,应重视家教,加强对家人的责任教育,重视家人道德观念、家庭美德,更要重视家人的权力观、利益观。要严立家规,制定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弘扬社会传统美德以及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家规家训,约束家人和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为建设良好的家风国风贡献力量。要严以持家,加强子女教育、培养子女良好品质,及时纠正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好的行为习惯,时时耳提面命,从严治家,只有做好一个小家家风的“持规者”,才能当好一个大国国风的建设者。
做好“传经人”,继承创新,当好传承者。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家风建设上,党员干部不仅要做“领头羊”“持规者”,更要做“传经人”“传薪者”。在家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优良家风、优秀家训的继承与创新,积极借鉴吸取优秀文化、社会传统家风中营养元素。将《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优良的家风、旧训融入家风建设中,将党的优良作风,老一辈革命家奋力拼搏、迎难而上、敢于牺牲的精神传承下来,将共产党人甘于奉献、大公无私的精神传承下来,让古人旧训、爱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家风既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每一个小家庭做好优良家风的传承者,社会就能充盈着慢慢的“正能量”。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鞍山乡民张龙兴的家,案角这块特别的“家训牌”很是有目共睹。这些年,杨王村乡民鼓起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的做法,已在奉贤蔚成风气。
跟着媒体的宣扬和报导,家风这个词不经意间闯入了大家的视野。尽管大家对家风并不生疏,可是终究啥是家风?恐怕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有人说家风即是诚信做人,也有人说家风即是尊老爱幼;有人说家风即是勤劳仁慈,也有人说家风即是节省文明。尽管家风有着文字上的界说,可是在每自己的心里,家风其实有着不一样的内在。
从前史渊源看,家风起源于农耕社会的古代文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家风仍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必须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齐家”在这里即是治家的意思,而治家就必须得有好家风,家风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
年代在开展,家风的内在也在不断改写,变得愈加丰厚,多了些现代元素,少了些封建颜色,这也是前史的前进。可是咱们也大概看到,在产品经济年代,大家的价值观日趋多样化,再加上因为遭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人无视品德,不讲诚信,或为了一己私益逼上梁山,或为了自己意图不择手段。尽管这些仅仅法令或品德层面的表象,但就实质而言却是家风损坏、家教缺失的成果。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3
家风正,国运兴
——浅谈家风、家教
在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家风、家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家庭对有志男儿的期望;“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儒家提倡的处世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对人生的态度……可以说,家风维系着古代的道德准则,从而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影响着国家的兴亡。
今年春节期间,随着央视展开“家风是什么”的系列调查,引发了国人的热议,谈到“家风”,似乎已经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话题,其实仔细一想,“家风”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人们不去谈、不去想而消失,家风仍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的“骨髓”,直达我们的心灵深处。
家风从小处讲,影响着一个家族或一个家庭的命运,放大了来说,家风是一种社会风气,关乎着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兴衰。不正的家风,遗祸无穷,如果家庭不重视家风、家教,孩子错了也不去引导纠正,任由他的性子来,久而久之会养成他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习惯,会逐渐变成一个“败家子”,也可能成为危害家庭或社会的“毒瘤”,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再比如说“金钱万能”的观点在某一段时期甚嚣尘上,当大多数家庭以“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
标准时,金钱至上的思想会使人们道德迷失,丧失礼义廉耻,变得唯利是图,人们会感叹“世风日下”,一个短视的`民族、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能有什么前途可言?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风正,社会风气才能正,国运才会昌盛,国家才会富强,人民才会幸福安康。
良好的家风是春风春雨,润物无声。“孟母择邻”的故事家喻户晓,一个好环境,一种好风气,一些好习惯,象春风拂面一样,让人倍感温暖、亲切,会深深地影响着下一代,使孩子受益终身。
良好的家风是无言的教育,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大人行为的缩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上梁不正下梁歪”是很有道理的。家长崇尚仁义、勤俭、诚信、友爱,孩子也会成长为充满“正能量”的人。
国家的强盛,不仅体现在经济发达、军事过硬、科技进步等综合实力的“硬件”上,还体现在道德、文化、教育等“软件”上,家风就属于“软件”之一。良好的家风如土壤、如阳光、如雨露,会使“种子”在良好的环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一滴水能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倡导良好的家风、培养良好的家风、践行良好的家风,家风正了,社会就会风清气正,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家风正,国运兴。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4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每个家长的精神寄托。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健健康康的成长是我们家长的最大心愿。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命运;所以习惯的好坏决定孩子的命运,影响孩子一生。
现在孩子是学习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小到平时的日常起居,言行举止,大到学习安排,都应该和孩子讲清要求,做好监督。平时发现不良倾向,要及时指出,要有耐心,有恒心。习惯是一天天积累起来的,不是一天一夜就做成的。良好的习惯可以终生受益。
1,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让孩子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定点起床,定点睡觉。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孩子上课能认真听讲,精力充沛。
2,培养孩子自己动手自己检查的习惯。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孩子先完成作业,完成后让她自己检查,家长跟踪指导。充分调动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千万不能给孩子惯成家长先检查作业的习惯,避免孩子对家长检查作业的依赖。
3,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习惯。作业完成后,可以让孩子多读些课外书,例如;童话,寓言,科普类书籍等。读完后让孩子讲一下感受,不管孩子讲的如何,都要认真听,并作出表扬和肯定,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会更浓。
4,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现在孩子还不能认真对待书写,写字的质量只是依赖于自己作业完成与否。所以我们家长要认真监督好孩子的书写问题。孩子如果认真对待书写,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家长一定要严要求,多鼓励。记得老师让孩子在试卷上签家长意见,我只是简单潦草的写了些,孩子却有了把柄,说:你还让我写好字,你看你给签的名字都这么潦草。因此我觉得孩子说的对,以后我定会用心去做,以身作则。不然只会干扰孩子,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5,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每个孩子都是对事物充满好奇,爱问个为什么?这说明孩子在思考,在动脑筋。要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鼓励并帮其解答。回答时不能含糊其辞,不然孩子慢慢就不问了。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多鼓励孩子提问题,孩子的智慧可以说是在各种问题中积累起来的,越积越多,慢慢的懂的就多了。
6,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性格。我的孩子虽然性格有点内向,但是做起事来急躁的很。安排的不论是作业还是其他事情,她都是急急忙忙,不论对与错。所以这样我认为不好。容易养成孩子的不认真,不细心。记得一次,孩子考试数学得了98分,回来我一看试卷,就问怎么回事。难道你不会吗?她吞吞吐吐说会,所以我明白了,都是做题太急躁了,又不知道细心检查。因此良好的学习性格也是学习取胜的法宝。
总而言之,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与家庭很大关系。作为家长,我定会在今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改正很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陋习,让孩子在良好的习惯氛围中茁壮成长。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5
看到“家风”这个主题,我便回想起父亲在多年前发给我的一则短信,内容如下:“臭小子,跑早操了。没别的,只想给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记得吃早饭哈。”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那个遥远的早晨,仍能记起当时热泪盈眶的感觉,让我受到巨大的鼓舞。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带着父亲传给我的家风,我正奋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前行”。
力学笃行,不负韶华。受父亲爱看书的影响,我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读书时,感叹于《说岳全传》里岳飞的精忠报国,感动于《活着》里生命的力量,感悟于《资本论》里对资本主义必将消亡的分析。但父亲常教导我,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多走出去看看。正如所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带着书上的问题,我下到村组中去,更深刻体会到思考应和实践紧密结合。在工作中,遇到老百姓的难题,不仅要坐在办公室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要站在更宽广的角度体会老百姓的困难与处境,既学会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看待问题的方法,更考虑到解决方案接不接地气、有没有可操作性。把知识理论从书本上带来,把解决办法给群众带去。
谨言慎行,严于律己。父亲从小便教导我做人要严于律己,在任何场合都要注意言行举止。在基层工作中,我更是深有体会。在工作中要高标准、严要求,群众事无小事,讲话前三思,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做事前谋定,该做的事尽职尽责地去做。同时更要“八小时外”保持良好的作风,遵守党章党规,不断强化底线意识,守好纪律红线;保持谨慎态度,不断强化政治意识,筑牢理想信念;把握细节标准,不断强化危机意识,做好防微杜渐。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三省吾身”,时刻保持谨言慎行,这样才是严于律己的党员,清正廉洁的干部。
砥砺前行,坚韧不拔。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我们当立志高远,并为了目标努力奋斗,这也正是父亲的那则短信所教给我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敢于拼搏、勇于奋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奋斗是我们的底色,在平凡的岗位上要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有国泰,才能民安。在疫情期间我感受尤为深刻,无数普通人付出巨大牺牲,无数家庭团结一心,面对任何困难,我们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便是我们民族的“家风”,也是我们赢得这场抗疫战争的原因。
在漫长的人生中,父亲传给我的“家风”注定对我影响深远,鞭策我在生命旅途中更稳健地奋楫扬帆、砥砺前行!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6
家风家规是什么,这个春节期间中央台推出的系列报道在寒假期间我们和孩子一起反复观看学习,从农村到城市,从大人到小孩,大家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我们是每看完一期,全家人就会在一起讨探。感受颇多,受益非浅。
说起我们的家风家训,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外公,他是我们的一家之长,一个老转业军人,至今骨子里还是充满正气,所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都跟他绝缘。"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也是他每次准备开家庭会议或者教育晚辈时的开场白。家风就是一家子的风气,我们的家规并没有成文的条列,他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的外公教育我们,荷花虽好还要靠绿叶扶持,一家虽好,还须左右邻居都好,生活才能相安无事。因此与邻里的相处要和和睦睦,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要有好名声才有人愿意与我们来往,才能广交天下朋友。如果这一家人的品德败坏、经常做些损人利己的事情,坏名声也会在邻里之前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与你来往。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也是我们的家风之一。孩子的祖母生命的最后时光是在医院度过的,期间我们经常带着他去医院看望老人。医院里老人身边经常是儿孙成群,五岁的孩子就会问为什么每天都有这么多人来医院照顾祖母,大家还都做这么多好吃的拿给她,大家都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我告诉他孝敬老人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做的,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才有我们今天这个大家庭。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老师,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让他觉得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从小做起。
孩子外公还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正直,不贪小便宜,不能怕吃亏。这些生活习惯我也身体力行,经常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我们小区门口有一对卖手工馒头的夫妻,丈夫言语不多,一看就是老实人,妻子右手残疾。他们的绿豆芽、豆制品都是无添加的绿色食品,小两口用诚信经营着他们的小生意。我们也经常光顾,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这么多人来买他们的馒头呢。我说因为"诚信",纯手工的馒头、无污染的绿豆芽,他们做到了,所以生意原来原好。还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去买馒头,2块钱的馒头我给了她10块钱,可能是人多的原因,他找了我13块,我把5元钱递到她手里时,她惊讶的说还是好人多,我卖50个馒头也赚不了这五块钱。孩子问我,妈妈,阿姨为什么那样说呢我笑了,我说阿姨挣的是辛苦钱,起早贪黑的不容易,我们要做正直的人,不贪小便宜。孩子重重的点了点头,说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不贪小便宜,做一个正直的人。
为人父母,我们只能从身边的事做起,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信、正直让他们受益一生!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7
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爸爸妈妈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妈妈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吵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去找你们老师。”!妈妈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妈妈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爸爸总爱和我说要我做一个能吃苦耐劳的人。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爸爸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8
家教是子女在家庭中接受的影响和教育,是一个人一生所受的初始化教育。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它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有的特色。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或家族,都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良好的家教家风。良好的家教和家风对一个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中华民族注重家庭,传下许多关于家教家风的著作,如民间的《二十四孝》《家训书》,较为正式的《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国语》《论语》等。这些书籍记载了大量的有关家教家风的箴言和故事,都是长辈传授的经验、礼仪等,以供晚辈学习。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爸爸妈妈都是大学老师,很重视家教家风的传承。妈妈教育我:“要友善待人。”为了使我明白这个道理,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我讲“孔融让梨”、“王泰让枣”的故事。她怕我在学校与其他人发生冲突,有事没事就给我上“政治课”,教育我不要动不动就与同学产生矛盾,要与其他人和睦相处。在妈妈的教育下,我几乎没有和同学闹过不和。
爸爸教育我:“要学会自立。”从幼儿园开始,爸爸就开始教我使用剪刀(还是那种比较锋利的);三年级的时候,爸爸教我倒开水;现在,爸爸又准备教我骑自行车了。他说:“如果现在不学会这些基本的技能,长大以后就什么也做不了。”这大概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吧。
爸爸妈妈不仅注重言传,更注意身教,比如说遵守交通规则,爸爸妈妈即使在很忙的情况下也会等绿灯,不闯红灯;再比如说勤俭节约,爸爸妈妈每天晚睡早起,辛勤工作,从不铺张浪费。爸爸妈妈的以身作则让我更加体会到这些习惯的含义。现在,我上五年级了,已经在爸爸妈妈的教育下养成了一些好习惯,这些跟我的家教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给我上“政治课”,爸爸还是孜孜不倦地教我学各种东西。这些都是我的好家风。
良好的家风传承可以促进风尚的健康发展,每个家庭都应有各具特色的家风和家教,家长们应该责无旁贷地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力,让社会风尚健康发展;使千万个家庭能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的力量。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9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是每一个人成长的根基。正所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旺,一国兴旺”。家风良好,则族风良好、民风良好,进而国风良好。一个家庭的“家风”,对人的成长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纯正的家风会在无形中引领人迈向光明坦途,而倘若家风不正,便会扭曲人生之路。
清廉为官者,往往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心有底线,做人堂堂正正;家风败坏者,往往丧失做人做事的底线,寡廉鲜耻,走向腐败堕落。无论从个人、家庭,还是社会、国家来说,无论从普通百姓、经商者,还是为官者、执政者来说,都需要树立良好的家风,将优良传统传承下来,方能有坚实的根基做人做事。
“锄经种德”的贺氏家族,父诏其子,兄勉其弟,血脉延续,让文明家风代代流传;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杨氏家族,用一身正气,走出了光明磊落的人生坦途;廉俭一生的范氏家族,用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一曲文明的颂歌……一个个优秀的家风案例,无不体现出良好家风的重要性——它可以引导自身,也可以影响别人;它可以传承先辈,也可以熏陶后代;它是每一个小家的文化传承,更是优秀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我们一定要积极传承良好家风,大力弘扬中华美德,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0
家风是什么?我理解,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传承的道德行为规范,它有时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语言或日常生活习惯,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人的一生。孟母的贤德成就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成就了中国历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当代“福尔摩斯”李昌钰的母亲,以一己之力培养了13个博士。难怪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我到省厅信访处工作后,遇到过不少生活陷入困境而又爱慕难助的信访人,他们的遭遇或多或少与母亲的教育有关:昭通镇雄县的马某,因口角与人结怨多年,把丈夫和三个儿子都卷入了纷争,现在丈夫和儿子伤的伤,残的残,家里没有了劳动力,马某长年带儿子告状、上访,
家庭彻底陷入困境。安宁市的李某,38岁,为3岁外孙的落户问题来访,我好奇于她和我同龄,竟已当外婆。在接访中了解到:她20岁非婚生女,独自将女儿抚养至14岁,因缺少良好的家风传承教育,性情顽劣的女儿离家出走,15岁时回家生下了这个孩子,至今无法落户。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母慈子孝”,什么样的母亲养育什么样的孩子,母亲缺乏修养,孩子易流于粗俗;母亲温婉贤淑孩子通常绅士乘风;母亲优雅智慧孩子必定谦逊有礼…其实家风不只在名门望族,每一个普通的家庭都有之,每一位普通的母亲都是家风培树和传承的关键角色。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她却用“勤劳”、“孝顺”的家风为我们家庭传承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忙忙碌碌,家里总是干干净净。只要一有脏衣服,母亲马上就手洗,有时看着一大盆的脏衣服,我会抱怨说:这要洗到什么时候啊?母亲边洗边说“你外婆有句老话说‘勤脚快手懒眼睛’,看起来多,动起也就快了!”洗完衣服母亲又忙着打扫卫生、做饭洗碗,晚上还给我们织毛衣,有时织到打盹,手还不停,我说:“妈,您忙了一天,歇着吧,别累着!”母亲睁开眼边织边念叨说:“你外婆还有句话说‘力气是个怪,今天使了明天在’,累不着,睡一觉就好。”
我工作那年,爷爷生病住院,母亲每天做饭、炖汤,再转几趟公交车送到医院去喂爷爷吃饭,给爷爷擦背、洗脚、修指甲。爷爷临终时拉着母亲的手,满怀感激地看着我,颤颤巍巍地说了三个字:“好—女—儿”。我懂得爷爷的意思,哽咽着连连点头,想要告诉爷爷,我已耳濡目染了母亲的“勤劳”和“孝顺”,一定把它传承为我们的家风。
_年,母亲因患肿瘤多次手术,下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卧病在床。两年时间,我学着她当年照顾爷爷的样子,每天给她擦洗、按摩,陪她聊天,给她翻身,处理大小便。母亲临终前多少次因为不忍看我劳累想要悄悄结束自己的生命,我发现后真是心如刀割,一刻不敢松懈地守候着她,直到最后牵着她的手陪她走到她生命的尽头!母亲走后,我自然地继承了她的很多习惯,操持着现在的家庭。亲戚朋友们都说我很像母亲,儿子也常说我总拿外婆的话教育他。是的,母亲的言语和习惯已然成为了我们的家风。儿子今年11岁,每天早起会简单收拾自己的房间,每天换下的袜子会自己洗。会主动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还会帮行动不便的奶奶买菜。一次,我感冒发烧,他一会儿给我倒水,一会儿给我量体温,像个小医生似的给我配药,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吃药,还安慰我说:妈妈,没事儿,吃了药,多喝水,很快就会好。我看着儿子配给我的两片维生素C,一包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心情顿时如雨后看见彩虹般无比的欢喜和欣慰,欢喜于孩子的天真,欣慰于母亲多年播下的“勤劳”和“孝顺”的种子已在我的家庭生根、发芽。
家风是一座山,母亲便是山中那一汪清泉,净化着山中清凉的空气;家风是一条河,母亲便是那源头的活水,永远保持着河水的清澈;家风是一段记忆,母亲便是那记忆中最温暖的叮咛、最可口的饭菜,最体贴的陪伴……
让我们每一位母亲都发挥自己特殊的作用,把良好的家风永远的传承下去,让美好家庭推动社会和谐,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1
家风是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规是家庭的规矩。
多读书,好学习,敬老爱幼是我家的家风。从我记事起,不管是在姥姥家还是在我家,我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书籍摆在大书柜里。姥爷是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他酷爱读书,姥姥说他从年轻时每个月都要买书,读书后要还做笔记,写心得。多读书才会有知识,有了知识才会有眼界。姥爷姥姥顶住当时女孩子不用念那么多书的压力,省吃俭用,把他们三个女孩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现在妈妈和我的两个姨过得很好,真的感谢姥姥姥爷啊!
妈妈爱读书的好习惯又传给了我,以至于我很早就开始看书,一年级就可以流畅地看报纸了。现在姥爷姥姥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需要有人照顾。妈妈她们姐妹三个都在暗暗较着劲对父母尽孝,时时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一有时间就带着我回家看望姥姥姥爷,陪姥姥姥爷说说话,做做事。
守时诚信,互相尊重是我家的家规。在这条家规的规范下,我上学没有迟到过一次,做事很有诚信,得到了老师与同学的好评,在班里有很好的口碑。在我家,爸爸妈妈很尊重我,把我这个小孩子的地位提高了不少,家里的事情我也可以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这让我自豪不已。这也让我学会了尊重别人,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2
每个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有了好的家风,我们的孩子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来成长,从中他们就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乐。
维持一个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相携共进,这时双方都需要意识到的,缺一不可。我结婚_年,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上初三,小儿子也有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六年里,我们夫妻俩相处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关心对方的变化,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多讲些好听的话语;少抱怨、少指责、少误会,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吵架、从不指责,让我们两个儿子都会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们俩的榜样,两个儿子都懂得互敬互爱。别的家长都说,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是打打闹闹的。依我的小孩来说,我很少很少他们这样,从小就懂得相互忍让。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如果邻居阿姨给点吃的其中一个,(就弟弟来说吧,他会问:“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给一个车,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换回哥哥,也会这样说的。现在哥哥已经读初三了,在校同学给他点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来。他兄弟俩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家虽然不时常有老人在这,可每周孩子回来,第一时间就叫他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问问他们的情况、吃饭没有、身体情况怎样,老人俩听到孙子的声音,总是乐融融的。其实,在我身边也会经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就是有时下雨,我会带着儿子一起坐公交车上学或放学,在车上看见有老人,我就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然后对我儿子说:“儿子,来吧!妈妈抱你”儿子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来说:“不用了,妈妈你坐吧。你会晕车”我坐下后,坚决地说:“来吧,妈妈就想抱抱你。”这样,孩子就觉得妈妈特别的亲切。妈妈孝敬老人,妈妈爱护孩子,孩子心疼妈妈,这不就是尊老爱幼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只有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体现尊老爱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尊老爱幼的美德。
说到勤俭节约,从小我就教育孩子,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节约,也不能乱花钱。我两个儿子在石龙坑小学读了六年,说句实话,他们很少很少在校门口买零食吃。有些人会想,他口袋没钱,有钱你看他会不会买。我相信我两个孩子就算有钱在口袋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好习惯。我记得有一次,小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在校门口捡到了一块钱。他紧紧地把一块钱塞到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我耳边说:“妈妈,今天你不用干活都有一块钱赚。”我问他:“为什么?”他就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捡到了一块钱呀!”我就顺口一说:“那你为什么不去买东西吃呀?”他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妈妈,您不是从小就教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乱花钱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真棒。还记得妈妈说的话。”
我大儿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校尊师重友,在家尊老爱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这几年里,除了每月给他300元的伙食费,几乎什么零用钱他都不要,你怎么塞给他,他都不要。这也因为平时生活中夫妻俩点点滴滴的行为下影响出来的好习惯吧。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3
人如其名,不经意给女儿起的名字“笛”,谁知一天天长大的女儿真的像笛子一样,声音又高又亮,常常喊至嘶哑,在她身上,我从未见识过轻声细语,温顺柔和的影子。老觉得家里有一只小鹿鲁鲁莽莽东冲西撞,有一支笛子毫无顾忌大声嚷嚷。
有时受不了了对她说:“说话轻点,嗓子哑了不好听。”谁料她还振振有词:“谁叫你给我取的名字是笛子?所以我就像笛子一样响。”
于是想过给她改名,给取一个温柔的静如处子的名字,又怕改名麻烦,这念头有了好几年一直未付诸实施。渐渐地,也习惯了,她偶尔不在家,听不到她的高分贝,还真有点失落呢!
别人常说女儿是母亲的影子。可我觉得女儿一点也不随我,无论从相貌,脾气还是讲话的音调,她长得秀气,性格开朗外向,说话大声毫无顾忌,反正都是我的对立面。有时都奇怪我的遗传因子都丢失哪里去了?
我曾经祈求上天赐给我一个温柔雅致如公主般美丽可爱的女儿。现在,在女儿身上这方面的潜质好像无处可挖掘,我的女儿更像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假小子,可是,不管她如何顽皮,如何叫得像支小笛子,她仍是我心目中最可爱的小公主。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4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有立家规、正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习也要求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风是家庭精神的内核,更是社会风气的基础。重视和强调家风建设,是我们党党性宗旨和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法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历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优良的家风。“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每一位国家栋梁,无不都是经过家庭这个“炼钢炉”洗礼的,家风是融化在炎黄子孙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党员干部的家风更是与作风党风紧密相连,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党员干部家风好坏,是检验自身作风过硬与否的“试金石”,也是群众了解党风政风状况的窗口。
我们家好的家风、家规,将继续保持下去,它虽然没有写在纸上,也没有贴在墙上,但每时每刻都会在我们夫妻及家人的心里出现,做到天天常思已过,日日警钟长鸣,争做一个家规好、家风正、受到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党员。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5
前几天,我在街上看见到处都有“和睦、尊师、节俭……”等标语,我疑惑不解。今天,学校正好观看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的视频,我终于懂了: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是先人从一代又一代的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家族风气。街道上贴的宣传语原来都是祖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我迫切地想知道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急忙返身往回跑。我一进家门,正好撞上爸爸,爸爸看我跑得满头大汗,就问我:“儿子,你跑这么急有什么事吗?”我结结巴巴地说:“爸-爸,我们的家风和家训是什么?”爸爸眨了一下眼睛,问:“你为什么要问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训?”我对爸爸说:“我今天在街上看到写有和睦、尊师、节俭……的标语后,就想到了我们应该也有家风和家训吧。”“哈哈!”爸爸笑了起来,接着爸爸把家里人都叫了出来。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爸爸从书房里拿出一幅字出来,用手轻轻地摸了摸,郑重其事地交给我,然后严肃地说道:“儿子,请你和姐姐把这幅字打开看看。”我小心地与姐姐一起将这幅字慢慢的展开,只见上面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书法字:厚德载物。我和姐姐看着这微微泛黄的书法字,陷入了沉思。爸爸说:“他的意思是大地袒露的气势和顺厚实,君子要像此一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就是我们的家训!你们可要好好琢磨琢磨。”
我想,我们家的家训应该是让我们谢家人不断学习,提高修养,以宽容、良好的品德对待人和事。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和姐姐相对一笑。我在心里暗暗对子说:“从今往后,我要更加努力,不断进步,争当美德少年,发扬我们家厚德载物的家风。”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6
家规教育突出干部“少数”关键。将家规教育作为《条例》《准则》的学习计划、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党员组织生活日以及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家与国”、“规矩与纪律”之间有机统一、继承发展的关系。提炼新时期余姚机关党员遵纪守廉“三字经”,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学习借鉴中国传统家规中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思想道德观,切实践行“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行为准则。在机关党员中开展寻找优秀家规、祖训、族箴等活动,要求机关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给家庭成员立规矩,鼓励每个机关党员亲自写(立)一个家训,作为理家治家的准则。将家规教育作为加强机关党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身边机关党员干部清廉典型背后的好家规、好家风,深入剖析案件查处中“家族式腐败”、“身边人腐败”的教训,通过正面学习与反面警示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机关党员重家教、立家规、传家训。
家规传承发挥家庭“主体”作用。牢牢把握“家庭”这一家规传承的主要载体,在全市行政村、社区、学校、家庭中建设“好家风示范点”,在电视台开设“家风”访谈专题,组织开展“家教20招、好家训20例、勤俭节约20例、最感人家庭故事20例”征集活动。设立“余姚好家风”,通过寻找好家训、宣传好家风、展示好家庭,全方位展示本市优秀家风、传统家训和背后的感人故事,截至目前,已经收集了一批余姚当地历史人物、革命先烈以及当代知名人士优秀家规家训3000余条。在此基础上,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家属中开展姚江传统优秀家规家教品鉴活动,通过发放“弘扬家规、拒绝腐败、守住幸福”倡议书、品读优秀家规家训等形式,把廉政提醒式教育覆盖到党员领导干部身边人。深入开展“童蒙养正”廉洁主题教育,先后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学王阳明家规”、编发“红色四明”“吾心光明”等廉洁主题教材、传统廉洁观教育讲师团进校园、青少年廉洁书画作品创作大赛等,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带动家庭良好家风的培养。
家规弘扬注重市民“多数”普及。开展余姚传统家规家训廉洁元素整理挖掘工作,收集整理以“四先贤”为代表的余姚历史名人优秀家规家训、族规族箴、廉洁故事等,编撰成《姚江优秀传统家训选集》一书,收录《开元王氏族箴》、《四明黄氏族谱》、《泗门谢氏家训》、《姚江诸氏家训》、《临山卫阮氏家训》等43篇优秀家训,近期该书已经公开出版。在相关媒体平台开设“姚江传统家风”专栏,在电子平台上传《王阳明家规家训》、《余姚名人家规家训故事集》等视听资料,向市民推介优秀的传统家风。推进“一馆五基地”建设,“一馆”即在余姚名人馆中增设余姚名人先贤家规家训展厅,重点展示余姚先贤名人的优秀家规家训和相关故事;“五基地”即做好余姚五个市本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提升工作,融入家规家训的元素,打造廉政文化现场教学精品线路。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村风民风良好的村、社区,以及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学校、企业和基层站所,作为好家风建设示范点,全面推进村规、校规、厂规建设。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7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则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责任,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二则要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学习就能升华。要让家里多一分书香气,茶余饭后,看看书,读读报,谈天论事,让家人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启迪。当然,家庭的学习不同于组织,不需要有计划的开展什么活动,但培养家人的读书情趣,在悠静的家庭环境里畅游书海,总能给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三则长者要做好传与带。家长是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耳濡目染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你的穿戴、举止、观点、接人待物等,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道德应当人人都明白。
四则要创造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居家里外,干净、明亮、整洁、有序。去朋友家串门,有的家庭还很注意家风家教文化,悬挂着激励感人的家训格言,如“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天宽地莫若宽以待人”、“敦行致远,吃亏是福”、“家和万事兴”等等,让人置身其中,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一种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让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19
每当读起“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家风故事,无不为古人家风所感动,感佩家风里诠释的品德品质,探略家风故事背后的“精神密码”,感喟家风家训中对后代的警醒和鞭策。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年少时,捧读那些流传已久的故事,总感觉家风是名门显贵之家特有的精神符号。随着年龄增长,在回望时方醒悟,原来,家风在自己的生活中,以一种不经意、不张扬、不显眼的方式,默默地陪伴着自己的成长路。那些藏在父母言传身教中的言行,以及形成的“不成文的规矩”、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要求,正是我们寻常百姓的家风,在潜移默化指引着我们前行。
家风无声化“和美”,滋润我们和善待人、美美与共。虽然父母文化不高,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但并不影响他们做人做事的精神。从记事起,父母总给人感觉每天都充满干活的激情,充满对改变生活的追求,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乡不时有走村串户的外地手艺人、生意人,大多数人家都因吃不上饭、或者嫌麻烦,拒绝招呼这些人吃饭、歇脚住宿。但父母却例外,即使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只要走进我们家门,父母都会热情招待。有时候遇到天灾人祸讨要粮食的人来到家里,父母还会招呼歇三五天,帮助他们把背运粮食的情况。当我们问及母亲,自己家吃饭都显得捉襟见肘,为什么要接济别人,她总是说,高祖在世之时,叮嘱她要“油盐柴米放在露天坝”,善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做法,也成为了我们要求孩子的一部分。这些待人之道,也在我的生活中延续,并成为与世界、与社会美美与共的秘诀。
家风无声化“规矩”,约束我们严于律己、清白做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借别人的东西不但要还,还要记得别人的好;教育我们不要惹是生非,不能倚强凌弱,更不能做偷鸡摸狗、违法犯罪和违背公秩良俗之事。记得小时候,邻居家的小鸡跑到我家菜地里,我在驱赶的时候,用石头把小鸡砸伤了,邻居看到后非常生气,朝我大声呵斥。我回到家,母亲把自己家的小鸡抓来,让我赔给邻居家,我认为自己是对的,是邻居家有错在先,没必要赔东西,也不用赔不是。母亲心平气和教育我,说邻里间和为贵,虽然邻居家的小鸡不该到我家菜地里,但小鸡对邻居家来说,比自己家种的菜要贵重,我们得分清轻重、明晰是非、辨准对错,别人做错了,不用和别人吵架,要严加约束自己,才不会在生活中对自己、对别人造成伤害。这些看似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点点滴滴的教诲中,是父母立下的做人规矩、成事规范,是指引我们成长成人的“指针”。
家风无声化“力量”,激励我们增长才干、担当前行。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到镇上赶场,最喜欢的就是带我去场上的新华书店,帮我买一些连环画、一些故事书,让我们能够读上书。父亲给我们讲过的故事,记忆最深的就是古人捉萤火虫当“灯”读书的故事,以及把头发绑在梁上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上高中时,家里为了付学费、生活费,已经入不敷出了。正值“打工潮”兴起时期,我们提出外出务工、减轻家里负担,父母非常严厉地批评教育我们,说:“读书考不上大学,是我们的事,是我们对自己不负责任!家里拿不出钱读书,是大人的事,不用我们操心,也不用分心考虑。”在父母严肃的批评中,看着父母坚毅的眼神,我们都静心下来学习,考上了大学。父母在我们成长路上,用自己理解的道理,引导我们不断学习,用厚实的担当扛起促进我们成长成人的重担。这些于无声处的引导、于无声处展示出来的力量,教育、激励我们不断奋力前行。
家风,是一句话中蕴藏的道理;家风,是一件事中潜藏的规范;家风,是时时处处自身言行中展示的形象;家风,是一生一世传承和守望的精神,是激励我们成长的力量。家风,就是父母的谆谆告诫,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风看似朴质,看似简略,不高深、不精美,但却受用,却能滋润我们心田,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力量,激励我们去开拓自己人生蓝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0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关系到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x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现在的社会情况更为复杂,新情况、新诱惑越来越多,更加呼唤能有好的家庭教育给人生打好底色”,赵忠心强调,培育和弘扬家风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是社会稳定、家庭和谐、生活幸福的基石,现实意义重大。
好家风带来妻贤子孝。父母从小就教我“治家勤为本,立身孝当先”,“拉着妈妈去旅行”的65岁退休干部谢淑华回忆,“20_年的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妈妈说:围着锅台转了一辈子,很想出去走走。我想,趁着妈妈健在,不正是行孝尽孝的时候吗?”由于老母亲晕车,她就自制了一辆人力板车,一步一个脚印开始了两万多里的行孝尽孝之路。
坏家风则致“妻离子散”,一系列社会病症都可以在家教家风上寻找到病源。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家庭式或家族式腐败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寻根究底,其问题就出在家教不严、家风不正。
“以前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没想到清廉家风如此重要,和工作、廉政的关系这么紧密,这是我以前没有深入思考过的东西。”近期,x龙岗区国税分局利用清退办公场地建设起廉政文化展厅,集中展示“家训”“家风”“家教”等主题。工作人员赖碧感叹,“一个个家风不正的典型案例,一份份家教不严的警示资料,告诫我们,谁触碰廉洁底线,谁就失去社会尊重,失去家庭幸福,甚至失去人身自由。只有筑牢家庭防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才能让家风不败、家门不破、家庭幸福。”
家风建设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事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x扬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子来表示,把家风家训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突破口,引导领导干部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就能带动党风向好、民风向善。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1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向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欣赏教育。欣赏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个孩子,其最可人之处不在于他的聪明活泼,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此刻与将来勇敢地应对来自学业和其它一切方面的挑战。培养自信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无形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赞扬,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勇气。当儿子主动帮我们做家务时……我们都会奖给他一句“你真棒”并传递一个欣赏的眼神。我们的孩子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着。对于父母亲来说,爱孩子是天性,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但明白怎样爱孩子,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无数次的育儿实践,使我们懂得了“爱孩子就务必懂得欣赏孩子”的道理,激励和表扬的效果远胜斥责和打骂。
互相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父母,有助于孩子自觉矫正自己的日常行为。老师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人。树立老师、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使孩子自觉地、发自内心地按照老师和父母的要求矫正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是小孩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让孩子学会尊重老师,要求家长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尊重自己的老师,更要尊重孩子的老师。凡是老师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信。让孩子从小遵守诺言,懂得什么是“一诺千金”。一方面有利于树立家长的威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我们要蹲下来和孩子持续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家长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带给最适合的教育。
引导教育。“父望子成龙、母望女成凤”,这是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但如果这种期望超过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变成孩子的负担,就妨碍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我们不想让儿子为父母的期望而活着。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始终如一坚持的原则。但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和父母是他的领航员。在他不自觉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检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我们注重发现他的不足、特长和兴趣,有针对性开展引导。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他成名成家,我们只期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潜力而更自信、更多地体味生活的乐趣!
以上是我育儿的三点粗浅心得,我们深知,儿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诚感谢帮忙我儿子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2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3
家风是什么?它是刻在老宅匾额上的“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更应是秉承先辈的德行。它就像一块上好的古董,历经时间的打磨和许多人的呵护。但它有形,家风无形,家风看不见,摸不到,却渗透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是一家和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
在中国传统的封建家长制度下,中国人十分注重家教,大致可总结为“五常八德”。其实,也就是一些教会做人的道理,主要是以“孔子倡导的”仁礼为根基,总结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古代农业社会比较重农桑,以“耕读作家”四字作为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耕田可以养家糊口,读书可以修身养性;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至今也可看到许多古宅匾上也有这四字,证明它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信仰。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家庭教育仍然占重要地位,从一些细微之处,便能看出一个家庭拥有怎样的教育方式。有细心网友曾在地铁上看到一幕:一个7岁的小女孩背着书包,把空座位让给母亲坐,母亲坐下来之后,才把孩子的书包拿下来,放在自己腿上。这正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及风尚。这对母女都有着各自的品性,孩子有独立品格,尊重长辈,母亲对孩子在细微处体贴,但不是“保姆式关注”,众多网友评论:这个家庭肯定有一个充满爱、重德育的家风。可见,家庭教育可以反映出一个家庭的风貌,它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古人们也会有一些明智的教育方式,颇具意义,于我们受益匪浅。如写下四万多字的《颜氏家训》的思想家颜推,他谆谆教导子弟既要努力读书当学霸,也要关注农事、商业方面的知识,主张学习不做书呆子,要学习更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也有许多古人既教导子女们学习更多知识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倡导学习礼节。比如在吃饭时,长辈不动筷,晚辈就不能动。吃饭不能剩,不能掉,不能吧唧嘴,不能露齿,不仅如此,对于礼教方面还要更加严格,一些最基本的晚辈向长辈的示出的礼节必须烂熟于心,形成一种习惯,这也体现了一个家庭教育对礼节方面的严格要求,于当代,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
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的教育方式都具有借鉴意义,不仅如此,时常在电影、电视剧也能见到许多新奇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家庭教育方式。当家里的某个子女犯了错,长辈会教他背家训,用家法予以惩戒,在电影《无问西东》中,开场时母亲便让儿子跪下背家训,这不过是出自爱子本能,给他一种劝戒,接着,母亲说出了一些打动无数为人父母者的心的话,母亲只希望儿子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享受生活,安静和美的过完一生。这种教育方式与一些家庭截然不同。有此家庭想让孩子遵从他们的一切,按照他们给定的目标去发展。这对孩子们来说,无非是给他们施加更沉重的压力,可能的结果会适得其反,所以,在一些电影中的家庭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家风无形,既说不清也道不明。但它却能影响许多人的一生。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4
家,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地方,是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是我们休憩心灵的地方。人,因为有家才有牵挂,因为有家才有后盾,因为有家才有力量。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和家教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我们稍加梳理,解读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都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母亲的爱像涓涓的溪水温抚人心,沁人心脾;父亲的爱像巍峨的高山给人力量,让人依靠。人们常说严父慈母,确实母亲平时虽然爱唠叨但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还是心疼我们,而父亲则不同,他总会给我们正确的引导。 “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那一代,生活不富裕,物质比较紧缺,所以他们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从小,父母虽然总是努力给我们最好的,但是从来不允许我们浪费任何东西。小孩子不懂事,吃饭的时候总是占一碗,却剩半碗,一开始爸妈只是说我几句还总吃我的剩饭,后来父亲因为这件事批评教育了我很多次,我也就改掉了这个坏习惯。以前住在平房的小院子,别人家总是用哗哗的自来水洗院子,或者天气热的时候为了凉快点,常流着水冲院子,可母亲不同,她专门备了一个洗院子的.桶,接了水来洗,脏了就用来浇花,她还总是唠叨邻居家的阿姨们,不要忘关水龙头,被唠叨的多了,也有几个阿姨效仿了母亲的做法。即使现在住了楼房,母亲也从来不浪费水,洗完菜的水用来冲厕所,别人说你也不嫌麻烦,妈妈说我们已经很幸福了,干旱地区每天只可以有一杯喝的水。虽然只是一些点滴小事,但父母以身作则给了我们好的榜样,我们就养成了好的习惯。孔融让梨的故事代代相传,足以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多么注重“谦让”这项美德。小的时候不懂事,和姐姐总是打打闹闹,谁也不让着谁,一个漂亮的发卡,一颗美丽的糖果。什么都可能成为我们矛盾的起因。在这一点上,母亲从来不纵容我们,每次不管什么原因,不管谁对谁错,总是每人先打一顿再问原由然后批评教育,渐渐的我们姐妹两个就姐友妹恭了。和邻居的孩子闹矛盾的话就更别说了,纯属找抽,不管别的孩子欺负了我们,还是我们欺负了别的孩子,我妈总是带着我们上门道歉,一开始我们很不服气,为什么明明是别人先欺负我们,我们却还要道歉,母亲说不管因为什么,和别人发生矛盾就是不对。这样的做法为我们现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妈妈教会了我们——与人相处,让字为先。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是礼仪大邦,虽然现在没有封建社会那么复杂严苛的礼仪,但是依然有很多不可废的礼仪代代相传。“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乃是最基本的礼仪,从小父母就这么教育我们。比如说坐在炕上必须盘着腿,吃饭的时候不可以吧唧嘴,有客人的时候必须客人先动筷,走路必须抬头挺胸,衣着最好干净整洁。记忆里最清楚的就是父亲第一次打我,因为我吃饭的时候不听话,一会躺下了,一会坐起来,吃一会,玩一会,那时候年纪小,父亲开始很纵容,后来觉得女孩子不能太没样子,我吃饭时的坏习惯就这样被父亲一筷子纠正过来了。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传统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这也是众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标之一。对于有着敦厚家风的家庭和家族,众多人都是顶礼膜拜,心仪向往的,甚至渴望进入那样的家族,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显赫和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的根本。
良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举止,成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独秀、鹤立于整个社会“圈子”,为众多人,众多家庭所效仿。
成长在拥有良好的家风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荣幸,能领先于他人及早地认知生活。这种家庭的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思想丰富而多彩,有着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每天过得都会很有意义,日子里写满的是充实;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体之中时时处处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温文尔雅,一点也不显低俗;举止规范,处世豁达,通晓事理,光明磊落,总能顺势而为,有着大家之风范,绝不小肚鸡肠;生活都以俭朴着称,不贪求奢华;诚信为人,表里如一,讲究耕耘,注重过程,顺其自然,不急功近利;从善如流,厚德载物。
生活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等,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家风虽是一家之风范,却是铸造子女成才的熔炉。家风就像一棵树,一棵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之下。勤奋问学、艰苦卓绝、言必行行必果、尊老爱幼、问鼎事业、友善、和睦、民主、敬业、书香都可成为家庭或家族应该传承的必须的家风。
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讲究“家风”的传承,在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之中,随时可现,处处可寻。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国语》、《论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许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无不彰显出家风、家教和家训的精神
家风对于以家庭的发展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浓缩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细胞,社会和谐进步的脊梁,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和基础。众多的家庭需要创建家风的魂魄去支撑,去走出家庭家族昙花一现的辉煌,走出“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的生活怪圈。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5
十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年年如此,周而复始。然而20xx年的十月是值得纪念的,因为我用自己的行动度过了人生一个无比美妙的秋天。至此,我也觉得确实有些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跨入黄师的那一刻,我便在心里对自己说:4年的时间要好好提高,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可以退缩。义务家教是家教中心的第一次活动,也是我第一次参加的活动。从开始搜集信息的那天,挑战就摆在面前。我还记得那天艳阳高照,人流不息的街道,放眼望去,每一条大街小巷都穿梭着我们的身影。坚定地步伐向所有人昭示着我们年轻的斗志昂扬与信心满怀。
我们走了多少栋大楼,我已经既不清楚了;敲了多少家门,我也记不得了;被多少人拒绝,也已经很模糊。但是我记得,站在第一家的门前,我的手放上去却没有勇气敲下去,我的同伴走上前跨出了第一步,虽然结果不如人意,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后来,我不再胆怯,变得主动了。毋庸置疑,我们的突然打搅,换来了别人的冷脸,但我们深知自己代表的是整个黄师,整个家教中心,所以,即使被拒绝,还是面带微笑的说一声:不好意思,打搅了。都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是我们的开始却十分糟糕。半小时过去了,我和同伴仍然一无所获,失落是在所难免的,不过都互相鼓励着:有什么大不了的,多试几次就可以了,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半小时又过去了,终于有了一些成果,大家的面颊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然而这只是一小步而已,更重要的是再接再厉。11点,我们带着收获返校了,虽然有些累,却也不平凡。
动员大会开完了,拿着家教信息,因为不清楚具体的家庭住址,一遍遍的打电话过去询问,当然也担心对方感到厌烦。终于找到了,我辅导的对象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孩。看到她,我忽然回忆起童年的自己,一样的调皮,一样的任性,一样的让父母伤透脑筋。她叫我老师的时候,我恍然惊觉,是啊,我是个大人了,不应该再像从前那么幼稚,应该学会思考,学会多做有意义的事。很快,我试着和她沟通,如果说一开始他还对我有所排斥,那么后来我们处的像朋友。向所有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样,她问我一些很奇怪的问题,有时候甚至不知道如何回答,我很清楚,将来如果当老师的话,这就是我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期三周的义务家教做完了,我也和那家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除此之外,我学到了以往所没有学到过的东西,以前很多时候只是喊口号,但是现在我经历了,只有经历过才更懂得。我得到的远比付出的多。就从第一步说起吧,搜集信息,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挫折,使我更清楚社会的现实跟残酷,将来的工作和生活肯定会碰到更大的阻碍,我始终坚信,哪怕只有1%的希望,付出99%的努力去争取,只要坚持不懈,就会离预期的目标不远。不管多小的事,给自己打气,相信自己,认真去做,一定不会辜负最初的心意。再说做家教吧,虽然是义务家教,但是确实大有裨益,为我们以后的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为我们的人生做好必要的铺垫。当然,也有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有事耽搁了,就要跟家长联系,因为我深谙诚信是立足之本;用心辅导,因为我懂得责任的内涵;不接受任何馈赠,因为我们是有原则有纪律的组织。
这次的经历是我成长道路上一部不可缺少的插曲,虽短暂,却无比美妙,多年以后回首过往时,它将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6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我家的家风又是什么呢?家中没有明确的记录或说法,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家风的理解却愈发深刻。
自从我记事以来,我家就是人人羡慕的四世同堂家庭,家中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父母、姐姐和我,还有两个叔叔、三个姑姑、二爷爷一家人,再远一点家族成员就更多了。每逢家中有嫁娶等大事,都是一次家族成员的大检阅。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事情在家族成员的集体努下都能圆圆满满的完成。
20_年,小外甥出生了,围绕着取名的问题,爸妈还有姐姐、姐夫、我等一家人又围坐一起讨论起来,最后,还是父亲一锤定音,“我们这个家庭,人口多,团聚一起没有矛盾争端,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我看就叫‘和和’吧”。在父亲的提议下,小外甥取名“和和”,象征了我们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和睦”不就是我的家风吗?家家和和睦睦,方有我们国家的和谐。
家庭的和睦,来自于每个人都坚守“孝”的信念。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申之以孝悌之义”,作为孟子的后辈,我们家中更是尊奉“百善孝为先”。老爷爷七十多岁时身体不好,卧病在床,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爷爷却毫无怨言,每日端茶喂饭,必亲尝冷热,温度合适才给老爷爷。夏天天热,爷爷每天必给老爷爷擦洗身体;冬天天冷,一定将炕烧得暖暖和和的。老爷爷晚年虽是久病之躯,却没有遭一点罪,他走时是安详的,因为床前有孝子的陪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确,好的家风,影响着人的成长成才,现在我的儿子也已九岁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为了我们国家的和谐,我们更应该传承优良家风。无论世事如何流转,让我们家“尽行孝道,家庭和睦”的家风永远流传。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7
【雨露滋养 花木生长】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每家每户都有着独自的家风家训。这种良好的品质,将会从上一辈的心里,传递到我们的心中。我们要接过这沉甸甸的担子,并把它传承下去。
“没有渊博的学识,也没有强健的体魄,你用什么服人?”这句话,母亲从小就对我说,因为家中原来经营着一家书屋,我也从小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母亲对我很严厉,自打我认识字以来,她便不再给我念童话书了。这也使得我的童年过得特别快,甚至我还没有发觉自己长大了,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不过,这也带给我别样的收获,在同类孩子中,我总会显得格外的成熟,这让我总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似的,母亲告诫我:“你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多认几个字就能怎么样了,外面比你争气的人多多了!”听了这话,不争气的我不争气地哭了,这泪水把我心中那嚣张的气焰灭了个灰飞烟灭,我明白母亲的意思,她不过想同其他母亲般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骄傲。
父亲总是温和的,可我却有着如此泼辣干练的性格,大概是随母亲吧。“做人轻浮,态度随便,这可不是个好孩子的表现喔!”父亲为了告诉我这个道理,做事经常慢慢的,母亲见了是要骂的,我不由得替他担心,直到有一天夜里,我下床上厕所,偶然听到母亲与父亲的对话。“你不要这么凶吗,”这是父亲的声音,“孩子还小,有些习惯要慢慢养成的。”“那也不能教他做事慢呀!”母亲的声音比平常温柔了许多,父亲回答到:“我不是在教他做事慢,你瞧他平日里,做事情老是一会走神,一会认真,这怎么行嘛。我要告诉他,做事首先要态度认真,什么事情都不重要,正在做的事情最重要。”果然,父亲不同于那些五大三粗的人,他的心思仿佛比别人更细,更密。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不能丢,如何使人既遵循规则,又能学习良好品质,还能传承传统。这便在我眼中是父母不同于其他父母的特点了。记得那时候我还小,吃年夜饭时,因为无知,而坐到了正对门的“上八位”,这是长辈的位置。母亲见了,便走过来,同我说起“上八位”是长辈坐的,问我能不能和外婆换个位置,我第一次见母亲温和的样子,便爽快的答应了,事后,母亲对我说:“儿子,你要学会尊敬长辈,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爸爸妈妈,没有我们,就没有你了,对吗?所以,我们要通过每一件事情来表现出对长辈的爱,对吧!”我点了点头,看见母亲笑得那么美,那么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许多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家风家训会伴着我们每一个人成长,带给我们许多良好的品质。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8
家风家训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每个人都离不了家风与家训,家风家训对我们影响深远,它会伴随着我们一生,从你了解它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刻在了你的心里。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虽然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不尽相同,但它对我们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大家,没有和谐的家就没有和谐的社会。无数好的家风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会风气。如果一个人有好的家风,那么他可能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而如果家风败坏,那么就少不了走弯道了。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诚信”二字。诚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诚实做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能往别人身上推卸责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能收回来,说过的话自己要做到。与家风相对,我们家的家训也是“诚信做人”。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付款时,超市阿姨多找了我一元钱。我感觉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就高高兴兴地跑回了家。回家之后,我激动地告诉爸爸:“爸爸,你看,那个超市阿姨多找了我一元钱,我赚了,哈哈。”可当我话音刚落,他不仅把钱拿了过去,还朝我发火。我感到很不解,委屈地哭了。爸爸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述了诚信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我也明白了很多。第二天,爸爸去超市将那一元钱还了回去。从那以后,我也像爸爸一样做一个诚实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而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养育着中国的代代子孙。每个大国的文化都是有许多的家庭文化组成,每个家庭里的文化可以看成一本书,教育着一代又一代。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29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而优秀的家风是由和谐充实的家庭生活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构成的。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了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也影响我们的心灵,塑造我们的人格,这种无言的教育,是打造一个人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的最重要因素。
百善孝为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辛苦抚养我们长大,我们一定要孝顺父母,这是我的.爸爸妈妈从小就告诉我的,我的父母也以身作则,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记得我还十几岁的时候,爷爷生病卧床,什么都做不了,话也说不出来,我的爸爸从早到晚的照顾爷爷,像对待孩子一样照顾爷爷。爷爷的神志已经不太清晰,清晰的时候想要什么也说不出来,爸爸用各种办法去问爷爷想要什么,非常耐心地去理解爷爷的意思。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年之后,爷爷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没有人想到爷爷卧床之后还可以生活这么久,但在爸爸尽心尽力地照顾下,爷爷确实生活了三年,爸爸在爷爷生命的最后几年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照顾他,完成他的任何愿望。
这是我铭记于心的家风和家训,“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会牢牢记住这几句话,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在所有的人性品德当中,孝心是第一位,因为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就没有我们的现在,所以说我们要拥有孝心,拥有孝心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我会继承我的家风,成为一个孝顺的女儿,不负父母的。教诲和期望。
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 篇30
若说一本厚重繁冗的家规是如同腐烂的泥沼一般的话,那优良的家风或许便是从中开出的一朵莲。
我的家风便是如此,或许可以大言不惭地加一句“更甚”。
我所幸降生于这个家庭,父母的言传与身教中体现的家风教会了我许多。
记得有一次,我不慎将同桌的一个小饰品连同笔一齐塞进入文具盒内,带回了家。母亲发现时,连连追问我:“是不是拿了别的孩子的东西”,我赶忙摇头。母亲长出了一口气,将我那时小小的手放在我小小的胸口上,随后开口说道:“做人呐,最重要的就是这颗红色的心,这是良心。千万不能撒谎各偷东西,连人带心都要干干净净的,和那莲花一样,知道了么!”说完,又加了一句:“千万不能玷污了咱的家风啊。”
母亲还教了我许多,要关心别人的感受啊、学着照顾人啊~。一直在重复的,始终是良心和家风。母亲身上总带着风农村中的烟火气和热情,是那种朴实而令人温暖的气息,像那种雪白的莲花瓣末端泛着的红。
而父亲呢?在我12岁生日那年(家乡12岁生日算半个成人礼)他快活不已地喝了许多的酒,非但没有醉态,眼里的光还亮的惊人,他摸了摸我的头,开口说:“现在呀,老爸也不会要你遵守什么三从四德,我呢,希望你能具有男孩的果断勇敢,但也不能丢了女子的温和端庄,一定要做一个如莲女子,不能丢了家风。”父亲看我茫然的样子,笑笑说:“像莲一样清越但也绝不能失了傲骨,中国人呀,活着就是靠这口骨气。”直到上了初中,学到那篇《爱莲说》,我才终于明白了父亲那番话中蕴含的深意。
莲,兼具温柔端庄,清越傲骨,温暖柔和的花。
我曾思考过我的家风该如何形容,如今倒也是明白了。或许,这便是家风如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