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家风家教2022活动心得体会总结(精选五篇)正文

《家风家教2022活动心得体会总结(精选五篇)》

时间:

家风家教2022活动心得体会总结(通用5篇)

家风家教2022活动心得体会总结 篇1

家风是什么?或许在如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家风似乎都会觉得是老一辈人甚至是古代严厉讲求的内容,殊不知,一个人的成人成才与家风有着息息相关。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不是高精尖的哲学,也不是让人无法靠近,它更是一种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人生迷茫和困苦时为你指明光明道路的希望之光。作为新一代年轻人:

一是要拥有家风的意识。理解家风是什么含义?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是高大上,不是高精尖,哪怕是你孝敬父母,哪怕是你真诚和坦率,都是家风的体现,作为90后,很多都已为人父母,自己良好家风的体现,更是为下一代埋下了良好的道德种子。

二是要坚持家风的正气,家风是一个家族风貌的综合体现,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充满正能量的家风,思想不会被邪恶所迷惑,不会让行为越轨,正气是靠家庭中每个人的正气,是靠每个人的坚持。

三是要做好家风的传承。家风与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发扬和传承,也许我们每个家庭不一定会有专门的家风“秘笈”,但是一代一代的去教导,一代代的发扬,就会让每一代人都在良好的家风中受益、家风是一本书,也不是一本书。靠的是生活中的思考,靠的是生活中的不断总结,良好的家风定会成为人生成才道路上的助推器。

家风家教2022活动心得体会总结 篇2

我校开展了“学家训、立家规、正家风”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好地融入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加强家庭建设、培育良好家风。

孟子曾经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这就告诉我们万事都要先有规矩,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我们天长市是“孝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的一个城市,我们应当结合我校实际,学我市“孝亲经典”家训。常言道“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朱寿昌弃官寻母的事迹至今仍在广泛流传。在工作中、生活中,我会以此为家训,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我们应当立“外廉里孝”之家规。在外要讲究廉洁、自律,在家里要孝顺,树立“首在行孝道、重在守清廉”的理念。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人们常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由于耳濡目染,自然熏陶,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都不自觉地对子女起着榜样和引导作用。所以有人说:子女的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能体现出一个家庭的素养。良好的家风对于社会而言,它就是一种道德力量,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这都需要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去引导。我们应当正“孝爱勤美”之家风。

“学家训、立家规、正家风”,在以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我会立足天长孝文化,根据我们高庙九年制学校实际情况把“孝”、“廉”贯穿始终,把家训、家规、家风放在首要位置。

“学家训、立家规、正家风”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美好天长,创建高庙九年制学校“文明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风家教2022活动心得体会总结 篇3

在听此次专题讲座之前,说实话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可能没有细致到家风,更多想的是传统文化,我们中国五千年优秀的、智慧的文化结晶。很有幸最早把传统文化带进东胜的是我们公司的王姐,受她的影响和教导,我也学习了很多节课,受益匪浅。

其实大到传统文化,小到家风家教,我们都有一个断层,因为今天的父母大都是70、80后,而传统文化从我们的父母受_影响就开始断层了,他们受教的少直接就影响到我们。这是时代因素,我们无法控制,再加上这20来年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大家只顾着追逐经济效益,从而懈怠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尤其我们东胜20__年开始暴富,我回国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人们都很物质化、很浮躁。随着13年煤价暴跌,人们又开始慢慢清醒,开始追求一些文化心灵的洗礼,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而我们80后也都逐渐成为父母,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还有些心智不成熟,我们受教的文化水平普遍不低,可在继承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方面实在汗颜!这时候网络媒体又快速发展,对国外的一些东西包括教育,我们盲目跟风,跟还跟的不彻底,断章取义。还有父母那个年代兄弟姐妹很多,到我们这代就很多独生子女,更别说我们的下一代,一个孩子被四个老人惯得,不恃宠生娇才怪!国外的东西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适合我们的也有不适合我们的,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之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任重道远,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前进!

在听讲座的同时我就一边在想,去山西乔家大院那醒目的“大院匾额”、“大院楹联”和24字的“六不准”家规,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可乔家足足富了六代,这和他严谨的家规、家训、家风是远远分不开的,这饱含智慧的文化是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推敲的!

昨晚月月的爸爸胃疼不舒服,在我喝水的时候,她主动跑过来说要给爸爸端杯热水,喝点热水会好些,我听了很欣慰很感动!在如今现代的家庭,我们可能不会有什么匾额楹联的,但要在日常的行为中把一些好的东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新时代的步伐下善良、勇敢、自信、乐观!希望我们家长、老师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孩子是天心的验证,美的极致!民族的未来!

家风家教2022活动心得体会总结 篇4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我家的家风又是什么呢?家中没有明确的记录或说法,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家风的理解却愈发深刻。

自从我记事以来,我家就是人人羡慕的四世同堂家庭,家中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父母、姐姐和我,还有两个叔叔、三个姑姑、二爷爷一家人,再远一点家族成员就更多了。每逢家中有嫁娶等大事,都是一次家族成员的大检阅。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事情在家族成员的集体努下都能圆圆满满的完成。

20_年,小外甥出生了,围绕着取名的问题,爸妈还有姐姐、姐夫、我等一家人又围坐一起讨论起来,最后,还是父亲一锤定音,“我们这个家庭,人口多,团聚一起没有矛盾争端,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我看就叫‘和和’吧”。在父亲的提议下,小外甥取名“和和”,象征了我们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和睦”不就是我的家风吗?家家和和睦睦,方有我们国家的和谐。

家庭的和睦,来自于每个人都坚守“孝”的信念。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申之以孝悌之义”,作为孟子的后辈,我们家中更是尊奉“百善孝为先”。老爷爷七十多岁时身体不好,卧病在床,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爷爷却毫无怨言,每日端茶喂饭,必亲尝冷热,温度合适才给老爷爷。夏天天热,爷爷每天必给老爷爷擦洗身体;冬天天冷,一定将炕烧得暖暖和和的。老爷爷晚年虽是久病之躯,却没有遭一点罪,他走时是安详的,因为床前有孝子的陪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确,好的家风,影响着人的成长成才,现在我的儿子也已九岁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为了我们国家的和谐,我们更应该传承优良家风。无论世事如何流转,让我们家“尽行孝道,家庭和睦”的家风永远流传。

家风家教2022活动心得体会总结 篇5

从小我就经常听父母告诉我们“家教”这个词,但那时是懵懂的,只知道平时听他们在言语交谈中提到小孩子要有“家教”,没有“家教”的孩子是不受欢迎的,是会让人讨厌的。在这以后成长的经历中,在父母言传身教中,让我慢慢懂得了“家教”的一些内涵。我的家庭世代都是农民,父母目不识丁,在家教上没有深刻的内涵和华丽的道理,只有浅显的、通俗易懂的一些做法,我就是在这种浅显的做法之中,潜移默化的慢慢成长为一名普通党员。为此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的血脉生命。同时,感谢组织给了我的政治生命,所以我说我有两个生日,一个是生命血脉生日(这是父母亲给的),一个是政治血脉生日(这是组织给的,就是我的入党时间1994年6月)。所以,今天借我们活动中心在这里开展好家风代代传教育之机呀,我简单的谈一谈在生活工作中一些小感悟,小感慨。所以我发言的题目就是叫“感悟好家风”。

一、好家风是无私之爱、点滴之情。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就一直在农村那种非常纯朴民风下成长起来的,直到高中毕业参军到部队。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乖巧的孩子,不要和别的小孩吵嘴打架,不要欺负别人,要有宽容忍让之心,遇事多谦让别人,不要和别人争高低,否则既伤害他人,也会让自己吃亏(也就是说损人不利已)。在日常生活中,教育我要站有站相(是指站着说话也好,或者站着干其他事也好,就是站着就好好站着,不能走来走去,蹦蹦跳跳的)、坐有坐相(坐着不要总是翘着二郎腿,或者不停的抖动双脚)、吃有吃相(吃饭一定要是一只手拿筷子,另一只手捧碗或要扶着碗,不能双手趴在桌上吃饭,吃饭时不能发出声音,不能说话等等)。父母这种简单纯朴的话语其实就是一种家教之风,这种家教之风孕涵着对子女的点滴之情和无私的爱。这些足以指引或影响着我四十几年的生活和工作,并且还会一直影响下去,终生受益的。

我的父母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父亲83、母亲80),到现在他们俩个老人还是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我们四姐弟都不在身边,没法照顾。我的父亲从我记忆起,从大集体生产队里到如今乡村的左邻右舍,当地人从来不喊我父亲的名字,喊我父亲的外号,喊什么呢?就是一直称呼我父亲为“李好人”,小时候我并不懂是什么意思,但长大以后才知道“好人”就是说父亲安份守纪,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从不和人家吵架,在农村一直是与人为善。所以老人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正是父亲这些点点滴滴的一言一行,一直影响着我做人一定要厚道、一定要诚实,不可以做没有良心的事。说实话,我在部队时呆了24年,但回家陪他们过年一半时间都没有,说起来挺惭愧呀,而且每次回家返回部队时,老人家还掉眼泪呀,(就是现在我每次有回老家看望他们,返回时他们都心里有所不舍,依旧掉眼泪啊)。在他们心里只要自己还活着,儿子永远都是孩子,都是在时刻牵挂在心,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还有一件小事,就是上个星期我打电话回家,我父亲还叮嘱我说“最近看中央台新闻联播,中央很多高级干部都犯错误被抓起来了,你在外面工作一定要当心呀,一定不能乱来,特别是公家的集体东西不能贪,还有说话做事时刻要注意,不能得罪人,要和同事和和气气相处”,多么朴实的话语呀,其实他老人家心里都是很明白的,虽然没有读过一天书,语言表达上比较粗糙,但是话粗理不粗。

二、好家风是互动之爱、联动之情。好家风是双向互动的,是承前启后上下联动的,他不是单一,不是一厢情愿的,好的家风应该是有顽强生命力的,是上下几代人之间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是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情和爱。父母长辈对子女后代的教育培养其实就是世代家风传承的过程,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的一言一行,我们常说“有什么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反之“有什么样的子女,就能衬托有什么样的父母原型”,这是相辅相承的、相互作用的。之所以说好家风是互动之爱、联动之情,我认为,一是父母长辈是家风的示范引领者。二是子女晚辈是家风的传承践行者。三是父母子女是家风共同守望呵护者。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家庭也好,一个单位也罢,都是差不多的。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长辈有义务、有责任当好家风的示范引领人,对子女后辈们做好言传身教,使家风潜移默化于子女灵魂深处,让好家风转化为子女后辈的自觉行动,真正的使好家风“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同时,好家风在长辈和晚辈上下之间,要互动,要联动,具体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情时刻要不断的在好家风中传递,不是单向的付出或索取,而是双向的付出和回报,在互动和联动中共同守望、共同呵护、共同打造好家风代代相传。

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道理其实也是一样,一个单位的氛围好坏,风气好坏,当然单位的核心领导、主要领导的示范引领是至关重要、不可惑缺的,但是呢,光有了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还是不行的,还得要下属有非常强的执行力去践行,如果没有很强的执行力,没有很强的践行意识,那再好的风气,再好的工作措施,再好的工作部署,如果没有去执行,最后都是等于零。所以对单位来说,好氛围、好风尚更要突出互动和联动,领导关心帮助下属,为下属解决生活工作中实际困难,引领大家积向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部属为单位全面建设要积极建言献策,为领导当好参谋,增强日常工作的执行力,努力践行各项工作部署要求,共同维护单位的整体利益,共同打造单位各项建设上台阶,通力协作共同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等等。

三、好家风是仁义之爱、正义之情。我们说:人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家庭离不开社会,更离不开国家和集体。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环境中的,好家风也是一样。好家风更是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国家。家风好,则民风纯;家风正,则社会风气正;家风和谐,则国家和谐稳定。因此,好家风一定要致力于社会和国家层面去传承、去引领,不能孤立于社会去大谈特谈,更不能只局限于家庭层面去传承引领,不能简单的在家庭这个单一的环境里去传承,不能脱离社会和国家去谈论好家风,否则就不是好家风,也是不值得代代相传的好家风,否则这个家风就是一个自私没有爱的家风,只为了自己,没有仁义之爱和正义之情的的家风不是好家风。

要把好家风贯穿到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中去,贯穿到自己单位的自身建设中去,贯穿到自己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本职工作,体现在执行力上,体现在工作的落实上,体现在工作的创新上等等。同时,要体现社会责任担当、敢于同不良社会风气作斗争,要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公德意识,要是非分明,坚持真理,不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对社会一些不良行为,对单位一些不良风气敢于较真碰硬,不能听之任之,置之不理,要讲仁义、讲道德,要有大爱。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有上面三种表达:“好家风是无私之爱、点滴之情;是互动之爱、联动之情;是仁义之爱、正义之情”。好家风才是完整的,否则是没有生命力,没有传承价值,更不值得我们尊敬和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