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被指导青年老师心得体会【精选3篇】正文

《被指导青年老师心得体会【精选3篇】》

时间:

被指导青年老师心得体会(精选3篇)

被指导青年老师心得体会 篇1

青春打着奋斗的幌子肆意撒野,留下了涩涩的盐分与拼搏的汗水,褪去了稚嫩与懵懂,收获了成熟与安然——在这条名叫青春的奋斗道路上,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泪水。

从记事起我给人的感觉都是“乖乖女”不爱说话,不爱热闹,喜欢一个人待着,我没有拔尖的地方,过着淡水一般的生活。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性格,小时候也没少被人欺负,但总还算不过分,不过这并不代表我是一个软柿子,任凭随便一个人来捏我。在当时的情况想不被人欺负,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使自己变得优秀起来。学习上的优秀并不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努力,所有人都看得到,很快我的成绩“一路向上”。于是,我被贴上了“好学生”的标签。我在老师心中的形象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因此,老师便给了我“一官半职”,。一个小小的组长,管的只是四五个人的作业情况,。但很不巧,我的组员是全班公认的“坏学生”,他们总能把好的说成坏的,无理说成有理,在他们嘴里不写作业似乎是对的。所以我们组的作业完成情况一直不好,对于老师交给我的这件事,我没有办好,我心中总有一丝愧疚感。

随后,这种愧疚感被无限放大,导致我变得敏感——我总想把老师交给我的所有任务做到完美,有时甚至会为自己没有做到某件事或没有按时完成某项任务而流下眼泪。这种泪水不是因为生气、不是因为恼怒,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自责。

妈妈从小就对我说:“你做事总想做到完美,总会因为自己一时疏忽或责任心太重而掉眼泪,但世事无常,完美是什么?把事情尽你所能做好就是完美,没有必要往心里装那么多事。”

青春路上,有人为成功流泪,有人为失败流泪,为梦想未能实现而流泪,而我的泪水是那么与众不同,但这不正是真正的青春吗?青春会跌倒,会爬起,会受伤,会治愈;成功过,失败过,兴奋过,悔恨过。

让我们一起将眼泪的这一页翻过,继续带着坚强上路,追求梦想!

被指导青年老师心得体会 篇2

在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也不断进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也使我积累了更多的理论经验:

一、指导理论学习,促进业务潜力

为了尽快地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引领青年教师订阅《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等专业杂志,拓宽青年教师的学科知识面;指导他们学习《引领高中新课程》等书籍的新理念,并指导他们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录象、听名师教学讲座视频,将新课改理念及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作为重中之重,要求他们摘记新课改理念及现代教育理论之精华,将所学到的理论、教法、技能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技能技巧。透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学习目的是借鉴,总结结果是提高,将他人的经验加以验证、提炼、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逐渐构成自己的工作作风和教学风格,来促使青年教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促进业务潜力。

二、端正职业意识,助树积极心态

在工作中首先是要看潜力,但如果心态不好,再有潜力也会无济于事。而往往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有些偏颇。刚入行时,理想远大,憧憬着完美的未来,热情高涨,干劲十足,然而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且年轻急躁,感觉事事不顺心,适应不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就会消极思考并认为地位钱财不如人,辛苦劳累多于人,而产生消极心态,不能用好的心态去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积极的好心态是教师做好每一件事情、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务必具备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我会用我自己的耳闻目睹及亲身经历与青年教师促膝谈心,以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帮忙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琐碎、艰辛、平淡及清苦,教师职业工作需要不厌其烦、需要不遗余力、需要耐得住寂寞及需要挡得住诱惑。

因此帮忙青年教师端正教师职业意识,树立积极心态,才能让青年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崇高的背后是艰辛,艰辛的背后是无尽的乐趣;才能让青年教师认识“心在哪里,成功就在哪里”;才能让青年教师明白无论成功之路有多曲折,都应秉持一种不服输的顽强精神,以积极心态去应对,唯有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三、相尊交流沟通,互赢共同进步

青年教师既年轻又有活力,对新事物理解吸收得快,个性是新课程改革更是给了他们以用武之地,但他们教学经验少,无法把学习的教育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来。而作为老教师有经验,但对新事物理解吸收不如青年教师快。因此两者互补性强,若要构成团结协作的教师群体,就务必构成“同行相尊”的风气,人与人相互尊重,才能构成和谐环境及彼此信任关系,才能坦诚交流沟通,才能知己之不足,知人之所长,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使青年教师的活跃思想与老教师的丰富经验溶为一体,生成更多的理论经验,以致新老教师都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到达互赢共同进步的局面。

四、跟踪课堂教学,成长于每课时

青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生力军,积极跟踪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后帮他开出“诊断单”,指出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及改善措施等,帮忙他们发现每课时教学的亮点。指导青年教师为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跟踪到位、指导到位、关爱到位、帮扶到位,鼓励他们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探索课堂新教法,开创教学新局面。让青年教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改善教学方法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透过教学反思,构成教育理念,重构课堂,重建教学,而促进青年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而成长于每课时。

我尽心帮教,积极参加互助教学活动,悉心辅导青年教师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等课程资源及教法,拓展教学思路,帮忙他们处理好教育教学疑难问题,使他们迅速掌握教学规律和方法。尽心帮教,做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

被指导青年老师心得体会 篇3

“不再沉默的我们”近期在朋友圈里广泛流传。自《五问维吾尔青年》的文章发布以来,不少维吾尔族青年发声亮剑,为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呼吁更多的青年坚定立场,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做出贡献。

这也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作为维吾尔族青年团员要积极加入发声亮剑的行列中,与他们手拉手肩并肩,共同抵制破坏我们美好生活的敌人,用实际行动重新树立被不法分子沾污的尊严和声誉。

我从小在汉族小区长大,印象中的小区和谐温暖。放学回家时,总能看见楼下打牌的叔叔阿姨。临近春节期间总有提着面粉、食用油的邻居来到家里,希望母亲给他们炸馓子。邻里关系从未因民族差异而受到任何的影响,反而为了了解一些习俗上的不同走得更近。然而,社会上这样的和谐氛围成为了一小部分民族败类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披着宗教的外衣误导质朴善良的维吾尔族群众,利用宗教极端思想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暴力恐怖事件。让历来爱国、团结、善良、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民被贴上了“爆恐”的标签。

正是因为这样的标签,我在内地上学的几年时间里,也受到过不少委屈,面临着诸多尴尬,在大学第一次班会上,作为班上唯一一个维吾尔族学生,当我自我介绍时,同学们神态的变化让我心痛,更让我痛恨那些民族败类,败坏了我们民族的声誉和形象。通过四年的相处,我用自己的行动让他们慢慢走近我、了解我,证明我和他们除了一些习俗上的差异以外,没有什么不同。因此,宿舍成了我最温暖的家,舍友成了最亲近的家人,同学成了时刻给予帮助的朋友。

作为维吾尔族青年团员,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团员青年,和各族青年同心协力,坚决抵制破坏我们美好生活的不法分子,提高警惕,不造谣、不信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暴力恐怖势力无机可乘。为摘掉“爆恐”的标签,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