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主题阅读培训心得体会汇总七篇正文

《主题阅读培训心得体会汇总七篇》

时间:

主题阅读培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

主题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1

近日来,我在网上看了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黄田小学校长刘宪华专家的专题讲座,感受颇多。

如今读什么书比读不读书更重要。然而生命是如此短暂、学海却无涯,知识却无边。而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读影响人一生的书,成了人生的大事。小孩子们读什么书比读不读书更是重要,因为那是小孩子们的启蒙教育、启蒙读本。陆恕校长曾经说过:启蒙读本,像初恋情人一样先入为主,难以忘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至今,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寄托。古典诗文则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诸子散文到楚词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千百年来,流行至今的经史子集,唐诗宋词、格言警句,已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其情韵之美和语言之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孩子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让孩子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在诵读古诗文活动中,可以陶冶品行、加强修养,起到儿时诵读终身收益之功效。

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视野开阔、心胸宽广,为学生的一生奠基。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中华文化经典,对于治学修身、熏陶性灵、提升审美品位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五个一”,就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奠基。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要“有所知”,更要“有所得”。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欣赏,在诵读中成长。经典诗文往往都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通过广读博览,及早让学生琅琅上口,濡染于心,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培养学以致用、从善如流的好品格,使学生变得更有修养,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每个学生的精神营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成长。做到儿时诵读终身收益。

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文化。通过朗诵比赛、书画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使经典诗文诵读丰富多彩、喜闻乐见;让我们的学生知书明礼,谦让宽容,让我们的校园书声朗朗,书香弥漫。我们要创新方式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培养“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把学生的经典诵读有机地融入新课改实践,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为孩子们的一生发展打下厚实的文化基础。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小学生正是学习古典,践行实践的黄金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良好时机,藉由先哲的风范,熏习我们的子弟,引用圣贤的智慧,教导淳朴的儿童。以“知、悟、行”为线索,贯穿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文化、阅读精神,使学生博学、睿智,“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让每一个学生都“好读书,读好书。

主题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在硕果累累的十月,台山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再次相聚进行研讨活动。活动包括“同课异构”、“一课一席谈”、《智慧课堂及其生成》讲座、“世界咖啡----专题研讨”四个组成部分。

“同课异构”由台山市三小的李次华老师和深圳市属相小学的叶泽华老师同台为大家上了《那篇绿绿的爬山虎》。虽然是同一篇课文,但两位教师讲课的构思各异,引人深思。李次华老师抓住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温暖给人“如春风拂面”的感觉,让学生在富有感情的阅读中体会叶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李次华老师的课构思巧妙,语感很美。叶泽华老师一上课在书写课题时就有意写漏一个“绿”字,引导学生知道修改作文可以用修改符号,接着引导学生体会叶老先生给作者修改的几个地方,为什么要修改?例如“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在讲解为什么“幅”比“张”更好时,叶泽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新华字典中“张”与“幅”的释义找到正确的答案,同时知道以后遇到词义不清楚的时候知道怎么办,培养了学生认真深究问题的精神。叶老师的问题设计都能紧扣课文,一步一步很有条理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刻画叶老先生认真、平和、温暖、如春风拂面的形象。听完叶泽华老师的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很清晰明了,没有那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说明叶老师对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很清楚。两位老师的示范课使我们获益不浅。

“一课一席谈”、《智慧课堂及其生成》、“世界咖啡------专题研讨”则进一步深化学员们对这次研讨成果的认识。

主题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3

4月13日,我们有幸聆听了第二小学校长张真善给我们做的主题阅读教学讲座,感触颇深。第二小学的教师在用好语文教科书的同时,进行校本课程和教材的开发。语文课程实现“一主两翼”,该校学生由于大量阅读,语文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虽然学习时间很短,但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深远悠长……

一、确立从“教材出发”的儿童阅读理念

教材的每一个单元,从“单元导读”,到课文选编,从“资料袋”的素材,到“语文园地”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单元的一个特定主题。它的意义在于:引领学生有主题的读书,使阅读文本相对集中,就更能震撼学生心灵,强化认识,升华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一定主题引领下的阅读,更能尽早、尽快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速度,以实现“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目标。

二、建构“一主两翼”的阅读课程体系

在精读每一篇讲读课文后,将学生的阅读视点不失时机地引导到与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中来,进一步提升儿童的阅读质量和品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阅读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儿童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了,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他们建构了“一主两翼”的校本课程体系。“一主”,即以教材和《同步阅读》为主体;“两翼”:一翼是学校开发的与教材配套的《新语文主题阅读》;另一翼是与阅读读本配套的《主题式经典诵读》。

在教学中,他们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而不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去教。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文章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

三、探索主题式阅读方法

(一)主题式批注阅读

《新语文主题阅读》,不仅与教材单元主题一脉相承,其文体与教材也非常接近,都是中外现代的短篇名作,以记叙文、散文为主,可以说是教材的延伸与补充,与《同步阅读》是姊妹篇。教学这套教材,他们主推“批注式阅读”法。批注式阅读,是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学能力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就是徐特立先生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情形进行画、注、批,遇到精彩处,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鸣,或是与自己的看法相悖,都让学生自觉地画上一些记号,注上一些想法,批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读书,眼到、心到、情到,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主题式批注阅读,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主题的思想,主题的精神,主题的情感。这一阅读过程,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到“道”,再从“道”到“文”,从理解到吸收,再从吸收到表达的思维加工过程。

(二)主题式经典诵读

诵读是通过视觉接受文字信息,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先诵读后反刍的“鲸吞诵读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的经典,“吞下去”,背诵下来,快速记忆,高效积累。如《弟子规》、《三字经》。这些“吞下去”的经典,随着孩子们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化成涓涓细流,不断地滋润孩子们的心田,从中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成功之果。

二是先理解再诵读的“蚕食诵读法”。要让学生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把不懂的学懂了,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慢慢品味、咀嚼、体味、感悟。可按照“读正确、读明白、读出感情、读出色彩”这四个一一递进的层次入手,运用以气带声、以声传情、心领神会、寓情于声的技法让学生放声朗读,在读得正确、流畅,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使阅读过程成为精神的洗礼、情感的回荡、心灵的旅行、生命的涅槃的过程。这种方法适合那些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篇目。如,岳飞的《满江红》,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经典。

三是不求内容同一的“鸟鸣诵读法”。这种方法,是围绕一个主题,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留给孩子自主阅读的空间,你读我听,你听我读,进行散文式的“形散而神不散”的个性化阅读。不求读的内容统一,但求读出个性特点。在读中,要求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或批,或注,或讲,或议,使如歌的文字如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般浸润到儿童的心田里。读书的过程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其乐融融。

主题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这几天的全员培训中让我学习到了一以前在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在培训中,通过学习各位老师上传上来的教学资源,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以后如何进行扎实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现就将我的一些收获总结如下:

1.主题单元教学必须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单元课文的相通点,找出学习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学案。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出学习方法,然后在略读课文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

2.主题阅读以读为主,从读中领悟文章中的精髓。从不同形式,不同声调,不同理解去领悟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如陆恕老师所说的“一读解千愁”。

3、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在课堂上,学生对语言的学习、训练要扎实有效;采用合适的、不同形式的读,使语文课堂书生琅琅;课中课后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

4、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课文当中,进入文章的意境,学习效果可见一斑。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总之,通过参加本次活动,我的收获颇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更加努力,认真做到语文教学体现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加强语言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及方法、策略,提高语文课堂的效。

主题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5

通过语文阅读教学的培训学习,我顿时茅塞顿开,眼前豁然开朗,仿佛有一条光明大道在牵引着我前进!

我从教已经二十多年,从事语文教学也好多年了,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其中,我也不断学习,改变教学观念,也进行教改实验,大胆进行教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学习,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比传统教学也有了明显提高,成绩也是可喜的!可是,长时间以来,我总感觉语文教学成效还是不大,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教学上,一点都不新颖,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老师也费尽不小,许多老师都很纠结,这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语文的任务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怎样才能做到减负?

学习了主题阅读,我真是高兴,在我迷惘之时,有人为我指明了道路,语文教学归根到底就是三大任务: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一切为了教学,学生会的`老师不讲,课堂坚持“三不讲”“五个代”原则。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不会的不讲。以读代讲、以述代讲、以议代讲,以写代讲,以演代讲。在大量语文实践中学会语文。这不是说,老师就可以不讲了,而是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上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学要求及任务,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可以根据情况,编一些课本剧,让学生表演,总之,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文章的表达思想。加强朗读的指导,朗读对培养学生语感有特殊功能,而语感对于学好语文又有特殊功能。读不只是为了写,有时写也是为了读。但重要的是在读写中让孩子成为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常常争论不休。教学中,教师应提供争论的平台,让学生各抒己见,落于笔端。朱作仁先生说,读写结合是一座“富矿。”可开采的策略还有许多,只有不断开掘,才会不断为阅读教学、习作教学注入活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一些词语的用法,在学习中,积累词汇,丰富语言,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体会语言的优美,通过小练笔慢慢地提高写作水平!我要从我做起,平时就要多做一些课件,上网查阅一些资料,为学生学习做好准备。阅读教学不是一日之功,要靠我们语文老师的不断努力,要长抓不懈,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主题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6

4月13日,我们有幸聆听了第二小学校长张真善给我们做的主题阅读教学讲座,感触颇深。第二小学的教师在用好语文教科书的同时,进行校本课程和教材的开发。语文课程实现“一主两翼”,该校学生由于大量阅读,语文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虽然学习时间很短,但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深远悠长……

一、确立从“教材出发”的儿童阅读理念

教材的每一个单元,从“单元导读”,到课文选编,从“资料袋”的素材,到“语文园地”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单元的一个特定主题。它的意义在于:引领学生有主题的读书,使阅读文本相对集中,就更能震撼学生心灵,强化认识,升华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一定主题引领下的阅读,更能尽早、尽快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速度,以实现“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目标。

二、建构“一主两翼”的阅读课程体系

在精读每一篇讲读课文后,将学生的阅读视点不失时机地引导到与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中来,进一步提升儿童的阅读质量和品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阅读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儿童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了,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他们建构了“一主两翼”的校本课程体系。“一主”,即以教材和《同步阅读》为主体;“两翼”:一翼是学校开发的与教材配套的《新语文主题阅读》;另一翼是与阅读读本配套的《主题式经典诵读》。

在教学中,他们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而不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去教。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文章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

三、探索主题式阅读方法

(一)主题式批注阅读

《新语文主题阅读》,不仅与教材单元主题一脉相承,其文体与教材也非常接近,都是中外现代的短篇名作,以记叙文、散文为主,可以说是教材的延伸与补充,与《同步阅读》是姊妹篇。教学这套教材,他们主推“批注式阅读”法。批注式阅读,是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学能力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就是徐特立先生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情形进行画、注、批,遇到精彩处,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鸣,或是与自己的看法相悖,都让学生自觉地画上一些记号,注上一些想法,批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读书,眼到、心到、情到,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主题式批注阅读,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主题的思想,主题的精神,主题的情感。这一阅读过程,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到“道”,再从“道”到“文”,从理解到吸收,再从吸收到表达的思维加工过程。

(二)主题式经典诵读

诵读是通过视觉接受文字信息,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先诵读后反刍的“鲸吞诵读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的经典,“吞下去”,背诵下来,快速记忆,高效积累。如《弟子规》、《三字经》。这些“吞下去”的经典,随着孩子们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化成涓涓细流,不断地滋润孩子们的心田,从中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成功之果。

二是先理解再诵读的“蚕食诵读法”。要让学生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把不懂的学懂了,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慢慢品味、咀嚼、体味、感悟。可按照“读正确、读明白、读出感情、读出色彩”这四个一一递进的层次入手,运用以气带声、以声传情、心领神会、寓情于声的技法让学生放声朗读,在读得正确、流畅,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使阅读过程成为精神的洗礼、情感的回荡、心灵的旅行、生命的涅槃的过程。这种方法适合那些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篇目。如,岳飞的《满江红》,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经典。

三是不求内容同一的“鸟鸣诵读法”。这种方法,是围绕一个主题,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留给孩子自主阅读的空间,你读我听,你听我读,进行散文式的“形散而神不散”的个性化阅读。不求读的内容统一,但求读出个性特点。在读中,要求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或批,或注,或讲,或议,使如歌的文字如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般浸润到儿童的心田里。读书的过程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其乐融融。

主题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7

在硕果累累的十月,台山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再次相聚进行研讨活动。活动包括“同课异构”、“一课一席谈”、《智慧课堂及其生成》讲座、“世界咖啡----专题研讨”四个组成部分。

“同课异构”由台山市三小的李次华老师和深圳市属相小学的叶泽华老师同台为大家上了《那篇绿绿的爬山虎》。虽然是同一篇课文,但两位教师讲课的构思各异,引人深思。李次华老师抓住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温暖给人“如春风拂面”的感觉,让学生在富有感情的阅读中体会叶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李次华老师的课构思巧妙,语感很美。叶泽华老师一上课在书写课题时就有意写漏一个“绿”字,引导学生知道修改作文可以用修改符号,接着引导学生体会叶老先生给作者修改的几个地方,为什么要修改?例如“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在讲解为什么“幅”比“张”更好时,叶泽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新华字典中“张”与“幅”的释义找到正确的答案,同时知道以后遇到词义不清楚的时候知道怎么办,培养了学生认真深究问题的精神。叶老师的问题设计都能紧扣课文,一步一步很有条理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刻画叶老先生认真、平和、温暖、如春风拂面的形象。听完叶泽华老师的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很清晰明了,没有那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说明叶老师对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很清楚。两位老师的示范课使我们获益不浅。

“一课一席谈”、《智慧课堂及其生成》、“世界咖啡------专题研讨”则进一步深化学员们对这次研讨成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