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讲话稿 > 讲话稿范文 > 2024美丽乡村演讲稿(通用3篇)正文

《2024美丽乡村演讲稿(通用3篇)》

时间:

2024美丽乡村演讲稿(通用3篇)

2024美丽乡村演讲稿 篇1

因为父亲在村里工作的缘故,我去过尧治河两次,每次都给我不同的感受。美丽的晚霞映红了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的龙门广场。家住龙门口居民小区的大妈,脚穿洁白的运动鞋,正与一群爹爹婆婆、大姑娘小伙子们,在霞光晚照的舞池里翩翩起舞。

做个尧治河村民是幸福的。这里生活富足,家家户户住上了乡村别墅,七成家庭买了小车。业余生活是充实的,隔三岔五,就有一些文化培训和文艺演出、文体娱乐活动。“文化兴企”、“文化富民”、“文化强村”,正成为尧治河村重要发展标志。

品牌形象,靠企业和文明乡村文化来提升

20xx年,尧治河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缴纳税费2.5亿元,村级固定资产达到19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富起来的尧治河,今后的发展必须靠文化来提升。村里邀请中央党校、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到村里调研,借助他们制定出村《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建设文化强村意见》。村党委明确将文化发展纳入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文化事业预算经费逐年增加。仅20xx年,村里用于群众文化活动支出就高达300万元。

幸福生活,靠丰富多彩的文化来装点

文化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村党委立足村里实际,利用“湖北500强村”的经济优势和村党委书记孙开林xx大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等政治品牌,先后融资近1.5亿元打造“尧治河文化”。一时间,尧帝神峡、白尧石景点、民俗博物馆、磷矿博物馆等文化工程相继开工;《尧治河村志》、《尧治河村歌》相继出炉,让世人刮目相看。去年,村歌《金山银水尧治河》一炮走红,成为“全国十佳村歌”,引起强烈反响。

几乎每个周末,尧治河的村民都要选择属于自己的文化生活。“周末剧场”、“篝火晚会”、“戏聚星期六”……让这个往日寂静的山村变得魅力无穷,红红火火。

“年有计划、季有重点、月有活动,长年不断”成为该村开展文化活动的特色。每季度一次的有奖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了“以读书促学习,以学习促成长,以成长作贡献”的学习氛围,村民自发成立的电脑、书法、摄影、围棋等兴趣学习小组,成为文化生活的主力,在每年一届的龙门广场文化节上成为最活跃的群体。

村里,文化娱乐设施逐步完善,篮球场、职工活动室,乒乓球案、桌球案、棋牌桌、阅览桌、音响设施等一应俱全,村民、职工在业余时间里“娱乐有场所,学习有去处,阅读有图书,观看有电视,收听有广播”。就连工作在矿井里的矿工也有专门的文化娱乐室,他们工作之余不用出洞也能读书喝茶听音乐。

“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将文化涵盖其中,极大地丰富“文明村”创建内涵。该村已连续两届被中央文明委评选为“全国文明村镇”,16家村办企业被襄阳市和保康县评为“文明单位”。

发展实力,靠亲人文化吸引外来人员落户

“你看,你看,《人民日报》刊登xx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户籍改革政策,决定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村党政办公室打字员李玉玲获知这一信息后,连忙向外来务工人员宣讲落户有关信息。

这6年,村里共接受了50家外来户。”37岁的李爱斌是15公里外的白果村人。20xx年春,他和妻子来这里打工,一干就是20xx年。

“小李是村里有名的能工巧匠,由他亲手建造的别墅就有30多幢。”尧治河村委会副主任杨占杰说,为了鼓励像李爱斌这样对尧治河村有贡献的建设者。村里出台政策:对连续在村里工作20xx年以上的外来务工者,接受为尧治河村民,享受与本村村民相同的福利待遇。

李爱斌掰着手指头,对我们说:这里看病全报销;上学费用全免;免费享受280平方米的农家别墅……还有一个人一年六七万元的收入。“能成为尧治河人是我们的福分。”同是新村民的宋海洲动情地说。他是孝感市云梦县人,妻子刘琴是十堰市房县人。20xx年前,他们来尧治河村打工,在这里相爱成家。一直盼望着能早日成为尧治河村村民。今年,宋海洲夫妇终于如愿以偿。

“共有24个务工者写了申请,我们将逐步满足他们的心愿。”杨占杰介绍,去年村里实现总产值22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可以说,没有这些外来建设者,就没有今天的尧治河村.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中流击水,奋楫者先。在文化建设浪潮中先行一步的尧治河村,正以文化软实力助力经济发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2024美丽乡村演讲稿 篇2

城市总是快节奏的生活,从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很渴望到乡间体验那慢节奏的生活,体验田园般的节奏。所以,我就驱车来到了让我期盼很久的乡间。

一来到乡间迎面扑来一个大大地拥抱,让我的鼻子一下子问到这香气。顺流直的小溪,哇,好清的水啊!清的能看见溪间的小石子,在小石子的衬托下显得更美,更清了,多让人喜欢的水啊!夏天,村里的小孩一定会来溪边玩耍、打水仗,过泼水节。有是有的孩子被泼成“落汤鸡”回家:有是有的孩子开开心心的回家,因为他赢了比赛:有是有的孩子和同伴边聊边回家,说的一定是今天的游戏是多么精彩。

夕阳西下,人们便日落而息,天上的彩霞映红了小溪,小溪也伴着太阳的落下也渐渐安静了。我站在小溪边,独自欣赏着无人的小溪。小溪像一条美丽的带子绵延不断。我伸手捧起溪水,这条带子也打破规律,过了不久,我手中的溪水已成了小草的“饮料”,溪中的带子已恢复原样。一声蟋蟀的歌声我才记起天已黑。

公鸡打鸣,人们开始一天的劳作。我也开始欣赏其他的风景。乡间早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刚才还无精打采的我,就被这清新空气唤醒。早上,被露珠压弯了小草,轻轻一动,那晶莹剔透的露珠滚到手上与我游戏,小鸟也向我问好。

突然,天空下起蒙蒙小雨,我不想离去便在雨中欣赏乡村雨景。

雨中的一切都好神奇。雨滴落在小溪里,小溪就开始属于他的演奏会。雨滴落在柳树姑娘身上,柳树姑娘也沐浴在雨中。我伸出手几滴淘气的雨滴落在我手上成了水,它们聚在一起说悄悄话也不告诉我。雨过天晴,太阳变得更灿烂了,柳树姑娘抖抖身上的水,变得更美了,让人一看就精神抖擞,像洗了一次澡一样。远处的大山伯伯换了一件更绿的衣服,又穿上了一件白纱衣,成了一位神秘人。

就这样我对乡间有了更深、更美的印象,让我想永久住在乡间,做一位悠闲而自由的人。

2024美丽乡村演讲稿 篇3

同志们:

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开展软环境建设年活动的要求,我区专门成立了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下,相关部门对如何搞好我区软环境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起草了《振安区软环境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今天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大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扩大招商引资,推进我区经济发展提速升级而专门召开的一次大会。下面,我按照区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就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我们要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加快经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的外部大气候和本地实际,充分认识营造良好环境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全区上下形成一个齐心协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良好局面。

第一,全省乃至全东北竞相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新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经济发展环境问题、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对于东北地区来讲,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从东北地区来看,三省一区,大体上多个城市,都在按照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抢前运作,大干快上,争取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把经济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从我省来看,无论是省委、省政府,还是各市(地)、县(区)党委、政府,对此都非常重视,都在一面积极对上争取,竞相挤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班车,抢占一席之地,以求获得国家更多的政策扶持,拉动本地经济加快发展;一面全力扩大对外开放,竞相打造有吸引力的经济发展环境,以求招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借助外力促进本地经济加快发展。可以说一个争先恐后抢机遇、你追我赶谋发展的热潮已在全省乃至全东北地区蓬然掀起。“短兵相接勇者胜,棋逢对手看先机”,这个时候谁争取的力度大,谁获得的政策支持就多;谁的发展环境宽松、有吸引力,谁的竞争力就强,能人、资金、项目等促进发展的要素就往谁那聚。我们国家多年来的发展进步,主要就是来自招商引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招商引资亿美元,没有这亿美元,就没有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就没有我们GDP总数中以上的含量,就没有工商税收总数中%的含量,也就是说招商引资是国家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现在,招商引资的成效如何,几乎是一个省份、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发展水平、文化理念和改革开放水平的同一概念。我们振安区处在边境地区,经济基础和环境条件都不行,如果没有招商引资,就不可能有振安区的快速发展;没有招商引资,振安区就会拖全省全市的后腿,就会在全省全市的经济发展当中“打狼”。如果在这个时候,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们还不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为加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那就将丧失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不要说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恐怕是这个差距还要继续拉大。

第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迫切要求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好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当前,我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步伐。而就我们振安区目前的经济现状,怎么样才能做到加快发展?靠什么来实现加快发展?我说最现实的就三句话,那就是“财政保吃饭,要钱搞建设,引资谋发展”。我们财政收入只有多万元,勉强保吃饭,还得靠中央的转移支付,根本拿不出钱来搞建设,只能要钱搞建设,包括贷款搞建设。我们的大项目,无论是工业项目、特色农业产业项目,还是城市建设项目,不靠引资哪里来钱?可以说招商引资是振安区发展的最主要的渠道,振安区的发展没有引资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个我想大家也都清楚,我们既缺能人,又无资金,没有外力相助,怎么开发新项目?怎么调整经济结构?怎么加快发展?离开了外力这些都只能是空谈。要让外面的能人和资金进来,并让他在这里“生根开花”,创业发展,没有一个对外有吸引力的适宜投资者创业发展、大显身手的良好环境,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着力解决好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以经济发展环境的大改善,来吸引外商外资的大流入,带动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促进振安区经济的大发展。这样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第三,我区仍然不很宽松的环境现状,迫切要求我们必须狠抓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对经济发展环境非常重视,大会讲,小会讲,而且研究制定了很多政策,采取了很多治理措施和改进办法,特别是近几年一直将其列为区委、区政府重点推进工作之一,设专门机构专抓此项工作,并多次召开大会,专门部署工作,也搞了一些奖惩,而且在扩

大宣传、放宽政策、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服务方式、规范行政行为以及整顿市场秩序、治理“三乱”等方面采取了很多实质性的措施,使全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我们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比,和招商引资的形势比,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呼声来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的各职能部门在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和规范行政、文明执法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特别是扶商、亲商、富商、安商的问题远没有彻底的解决。市纪委、监察局在软环境建设年活动中抓的第一个反面典型就是我区防疫站抬高收费标准乱收费的问题,站长徐宝已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被免了职。类似这样的现象,不止这一件事,也不止徐宝一个人。如此种种软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给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了硬伤害,如不及时加以整治,势必给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造成更大的影响,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如不及时加以整治,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就很难完成,振安区发展就不会有希望,全区人民就不会答应,我们就对不起万人民,对不起外来投资者。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花大气力,下硬功夫,集中打场软环境建设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