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论文(最新5篇)正文

《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论文(最新5篇)》

时间: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小编帮大家分享的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论文(最新5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经济全球化论文 篇1

内容摘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可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企业竞争力的增强离不开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本文依据核心竞争力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现状,针对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走出去”战略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

国家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同时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有利机遇,实现企业自身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是当今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

1企业跨国发展的理论依据

随着国际分工的加深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以全球化为显著特征的新时期。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全球范围内国际直接投资活动规模的日益扩大。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是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所决定的,各国应根据本国的资源禀赋来选择国际分工的定位。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指导我国企业选择正确的“走出去”的市场、行业和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李嘉图和俄林提出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理论有其局限性,其前提是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难以在国际间流动。

随着贸易壁垒和要素流动壁垒的减少与降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的许多假设条件已经改变,经济全球化包括自由贸易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一国所拥有的资源不仅包括本地资源,还包括外来资源,这时一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已不像过去那么突出。经过投资和新技术的采用,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经过人力投资,以及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因此,除了一部分不可替代的资源如石油以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仅以比较优势来确定对外发展战略,虽然能获得暂时的利益,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比较优势并不是最有利的。竞争优势才是国际竞争中的关键因素,重要的是获得具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也就是核心竞争力。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的原义是“核心能力或核心技能”,通常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

在国际经济合作中,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必然具有竞争优势。但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存在区别,它们主要表现在:比较优势是静态竞争力,难以改变,竞争优势是动态竞争力,\\可以改变,拥有了比较优势并不等于拥有了现实竞争力,拥有竞争优势才真正拥有现实竞争力。比较优势是由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决定,是一种低层次竞争力。竞争优势虽与基本生产要素有关,但更多是与机制、政府质量、管理水平、人力资本、产品品牌、技术创新等高级要素有关,在更高层次上决定了竞争力。比较优势主要强调地区之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竞争优势主要强调地区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发挥比较优势强调各地区产业发展应“扬长避短”,增强竞争优势更强调各地区产业发展的“优胜劣汰”,但完全套用比较优势理论可能陷入比较优势的陷阱。不可否认,企业要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去发展,但是在“走出去”发展中仅强调比较优势,而忽略核心竞争力的定位与培育,从而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变,就会囿于现有的市场和产业,难以向欧美等技术要求高,附加值也较高的市场发展,难以实现由一般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

以核心竞争力指导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思路是:首先,定位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分析培育获得该核心竞争力所应具有的比较优势及其他条件。第三,分析现有的比较优势,以及转化为培育核心竞争力所需比较优势需要开展的工作与条件。最后,逐步实现这些工作,获得这些条件。仅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则其思路为:分析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对外合作。两者的区别在于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不单纯是现有比较优势的发挥,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的努力,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化,进而确立企业所需的核心竞争力,由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2企业跨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把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和培育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培育核心技术战略,包括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确定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一般是指在某个局部环节领先,还是整个过程效果的领先,就目前国际企业和国内企业现状来看,应当建立某个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点是产品技术水平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如果不能发挥核心技术优势,被市场淘汰只是早晚的事情。产品差异化及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是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提高自己相对于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预期价值的一种经营战略,产品差异化最明显的方法就是修正产品或服务的客观特性,突出产品特色。在保持现有特色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发展新的有价值的、不同于同类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以减少竞争的威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当然,在实施产品差异化的同时,还必须把成本放在首位,即成本领先战略。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外包战略。外包是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外包就是把不属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包出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企业不可能只利用自身的资源去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敏捷组织、组合式组织和虚拟组织的相继出现都是为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外包策略可以弥补企业发展核心能力时的资源不足问题。

政府出台并完善对企业的融资支持措施。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私人投资增长幅度加大,政府出资项目逐步减少,对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支持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展,以提高自己的劳动附加值,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同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强化协调职能,使企业发挥所长,实现共赢。

加大技术创新鼓励力度并鼓励管理创新。从本质上看,企业的竞争是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的竞争,科技能力高,效率就高,成本也就更低。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必须强化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增强核心竞争力。

总之,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依托“走出去”发展战略,企业只有凭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生产出具有高科技、高效用的产品从而占领国际国内市场。

参考文献

1.周密。民营企业“走出去”特点、困难和自身建色。国际经济合作,2006

2.刘建和。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中国西部科技,2006

3.吴汉篙。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模式。企业经济,2004

经济全球化论文 篇2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诚信已成为扩大交往、走向世界的通行证;由诚信带来的利益和由不诚信而导致的损害,将因经济全球化而成倍放大。

一、诚信建设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它以商品和货币的交换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信用制度实际上就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契约关系,有诺必践,违约必究。信用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通行证,是确保其成功的动力源泉和优势资本。信用是经济活动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庄严承诺和社会各界对其履诺的肯定性评价。信用度越高,经济运行就越顺畅;信用度越低,经济运行成本就越高。这是因为,信用经济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基础,是经济活动的内部循环和全球互联的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完善的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就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满足经济发展对社会信用系统急剧增长的需求。

二、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状况分析

诚信缺失的情况在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已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以及人际和谐的造成了明显的消极影响。诚信缺失现象的存在并非偶然,它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建国后频繁的政治运动所导致的人格扭曲,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契约观念和“公德”意识的缺乏,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经济人特征的恶性膨胀,国家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这些都对诚信的缺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以来,在经济生活中对非共有制监督、检查远多于法律上的保护和支持,没有稳定的财产关系,缺少对个人私有财产的起码尊重,是信用关系失衡的社会条件。信用缺失使人与人之间很难真诚相待,人与人之间的不真诚,又加剧了信用危机。这种种行为像“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信用的“绿洲”。不讲诚信、欺骗欺诈已成为人人痛恨的一大公害,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诚信建设的实现途径

“言而无信,行之不远。”从古至今,没有一项事业能够建立在毫无诚信的沙滩之上。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市场的交易是建立在一定的信用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这种信用基础,市场中的交易就无法完成。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是在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也只有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解决。恩格斯晚年曾经指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越发展,它就越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的手段……这些狡猾的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辛劳。”诚然,这并非说在现实的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就没有背信弃义、虚伪欺诈行为,在这里所阐释的诚信是维护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利益、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最好策略。相对发达的市场经济不仅会产生对诚信的强烈需求,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诚信的自动供给机制。实践表明,现代社会是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要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新秩序,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来带动诚信建设。

经济全球化论文 篇3

论文摘要:2O世纪9O年代末以来,去经济全球化运动蓬勃兴起。反对“全球化”,并不是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而是反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我国在去经济全球化运动中,又该何去何从?研究去经济全球化运动的产生以及爆发的主要原因,用近几年国际上主要国家几项重大经济指标的变化去证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解读去经济全球化

(一)去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理解“去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很多,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等不同角度去分析,其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无论从哪方面出发,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去经济全球化”并不是要反对全球化这种趋势,不要全球化,转而寻求传统的发展道路。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是任何反对力量都无法逆转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是人为反对所阻止不了的。从本质上讲,“去经济全球化”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化的结果,因为它的成员来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组织,拥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没有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如交通、信息传递等,这些人是不可能走到一起来的。因此说,离开了全球化,“去经济全球化”也就不复存在。

(二)去经济全球化的产生

1999年11月30日,世贸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在西雅图开幕,当日发生了去经济全球化主张者与警察的暴力冲突“西雅图风暴”,它拉开了世界范围的去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序幕。自此以后,去经济全球化运动愈演愈烈。从2000到2004年短短四年间,至少发生了3O次去经济全球化运动,运动规模不断扩大,参加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去经济全球化运动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化特征的运动。自2005年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工人阶级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导致贫富差距的罪魁祸首,为了自身的利益各国不断要求保护国内贸易.反对大量进口。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全世界经济陷入低谷,全球贸易、要素流动大幅度缩水,从另一方面加剧了去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去经济全球化实证分析

(一)指标与对象的选择

一国国内生产总值清晰地表示了一国经济贸易的发展程度。在去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速度会发生变化,因此本文以GDP的增加速度为基础,来量度去经济全球化的程度。

去经济全球化表现在贸易的去全球化、要素流动的去全球化。本文以每千人净移民率、对外贸易增长率、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变动率来表征全球化的变动。其中,每千人净移民率表征全球化要素流动性;对外贸易增长率表征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占GDP变动率表征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所选四国中,法国和德国属于欧元区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本次金融危机的肇始国,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

(二)实证分析

由图1、2、3、4可以发现,四国的经济增长趋势趋同,经济增长速度都呈现下滑趋势。德国、法国、美国的实际GDP增长率都大幅下降到1%以下,虽然中国在2008年的实际GDP增长仍然达到了9.79,6,但增长速度已经比2006、2007年有很大程度的下降。表征全球化发展水平的千人净移民率、对外贸易增长率、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变动率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对外贸易增长率的下降最为明显,尤其是图2中美国的对外贸易增长率在2006年以后下降速度非常快。其下降的原因非常明显:随着美元的不断疲软和需求市场的萎缩,美国的进口额不断下降.从而导致进口贸易增长速度急剧下降。

1、对外贸易增长率曲线。中国、德国、法国对外贸易增长率下降的原因则比美国要复杂。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三国不仅是进口大国而且是出口大国,尤其是德国和中国是世界上出口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欧美等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急剧萎缩,我国出口贸易额增长速度不断降低,尤其是进入2008年下半年,出口增长一直呈现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非常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比重较高,外贸出口市场的萎缩同时也制约了以加工出口为目的的进口。在进出口双重打击下,对外贸易增长率增长速度缓慢、甚至是负增长已经是不可争辩的现实。法德两国的进口及出口变动同样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

2、每千人净移民率曲线。要素的流动是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近几年世界各国的就业形势不断恶化、失业率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政府首要问题就是解决本国的就业问题,减少社会压力。因此,对国外劳动的需求就会不断减少。如图1、2、4所示,在2007、2008年份,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显现,千人净移民率不断降低,呈现出与经济形势相同的走势。

3、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I)P变动率曲线。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变动率表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的变动。由数据可以看出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变动率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都呈现降低的格局。但是,不同国家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比率的变动率曲线表现不同。中国和德国两国的比重非常大,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的曲线明显较陡,而美国的曲线变动较为平缓。究其原因,美国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一直稳定在1O9/6左右,对外贸易不是拉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中国是最陡的国家,200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6O,对外贸易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尤其是为了应对近几年出现的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措施,来抵消对外贸易增长急剧减速而带来的冲击,从而导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变动率曲线最陡。

综上所述,在对外贸易总量、要素流动、对外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去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加速发展。

三、去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并不能给所有国家和人们带来利益,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正如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指出的:“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由于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同,因此,引发去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原因也相应不同。

(一)发达国家去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是最大受益者。然而,来自发达国家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抱怨声却始终不绝于耳,他们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发达国家内部贫富差距的扩大。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准确地说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家推动的。全球化给资本家们带来了滚雪球般的财富,而穷人则越来越穷。

第二,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近几年来,发达国家的失业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居高不下,致使一批去经济全球化人士认为是全球化惹的祸。认为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大量廉价商品涌人,给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造成了冲击,减少了该产业的就业机会。美国国际贸易专家伍德认为,发达国家工人的失业问题就与南北之间贸易量剧增有关。

第三,发达国家产业的“空洞化”。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实行“全球战略”,把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品的生产转移至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正成为制造业的“加工厂”。而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美国的纺织品、服装、传统的制造业正受到冲击。美国2007年制造企业的海外生产比例已达45。

(二)发展中国家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按照发展中国家长期盛行的观点,现实的国际经济体系极端不合理,是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因此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的“陷阱”,似乎更有理由反对全球化。其主要理由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南北贫富差距扩大,利益分配悬殊,最不发达国家的贫困化问题严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南北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全球财富分配十分悬殊,其中高收人国家1O亿人口拥有的财富占全球财富的6O9/5,中等收入国家15亿人口占有的财富占全球财富的209/6,低收入国家35亿人口占有的财富仅占全球财富的2O。最不发达国家的贫困化问题极其严重。

第二,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频发以及外债的增加。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大大加快,但其中“游资”占很大比重。如果这种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动,会造成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动荡,加上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脆弱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将不可避免。金融危机让发展中国家有了切肤之痛,为去经济全球化人士提供了指责经济全球化的最佳理由。

第三,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经济依赖加强,在世界经济中处于附属地位。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指出,国家是中心国家的附庸,处于被剥削的地位。半个世纪以来,这种依附有增无减。据统计,发展中国家70的出口依赖发达国家的市场;此外,还依赖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和人才,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科技开发,只能依靠从发达国家高价引进技术发展经济。这些依赖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日益严重,导致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和极度的贫困。特别是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处于最,出口往往主要依赖初级产品,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因此,经济全球化正在使这些国家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第四,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和环境受到威胁。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输出的多是消耗资源多,污染严重的产业。跨国公司在为本国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把难以治理的工业废料、垃圾留在发展中国家。因此,西方发达国家是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肩膀上“摘苹果”,落人发达国家口袋中的“苹果”越多,发展中国家承受的负担越重。

四、去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和中国的应对措施

虽然反全球化可以制约全球化的种种弊端,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反全球化是弊大于利。

近几年的去全球化都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实从本质上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反全球化就是害怕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强大起来威胁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所以采取的去全球化措施也是以满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为目的的,例如贸易保护政策、控制发展中国家向西方国家的移民政策、在多边条款提高人权、环境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要求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一系列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后果,作为发展中的最大国家中国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第一,对外资企业实施国民待遇。当前我国对外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的超国民待遇,虽不违反世贸组织原则,但有损市场公平。所以中国政府应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调整税收政策,而事实告诉我们经过几年的税制改革,中国已初步形成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框架,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

第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和技术科研投资。只有培养出中国自己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才不用依赖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和人才。加快技术创新,建立自己的高端科技研究中心,生产出能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的高科技产品,在世界市场中立于有利的地位。

第三,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惩治那些对环境造成恶意破环的企业,同时企业也必须提高自我素质。有必要时应投人资金减小企业的污染或是研制性能更好污染更少的产品引。

经济全球化论文 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跨国的贸易、投资、金融、税收和运输关系(通称跨国经济交往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随着各国政府对经济交易活动干预管制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在国际经济现实生活中客观形成的,一个由各国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法规范共同组成、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法律体系。而国际经济法学则是适应解决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的跨国经济法律问题的客观需要,在二战后突破传统的部门法学分科界限的基础上融法学和经济学于一体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叉学科。(注:对于国际经济法学科的概念和范围,法学界的认识还存在广义说和狭义说的分歧。请见陈安教授的论文《论国际经济法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和独立性》,载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9-64页。)在中国,国际经济法这一新兴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形势需要发展起来的。在过去20年历程中,中国的国际经济法学走过了一段蓬勃发展的路程。(注:关于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在过去20年中的发展情况,可参见曾华群教授《论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一文,载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9页。)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之际,国际经济法学界同仁都在关注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今后一个时期内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趋向问题。笔者认为,今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密切相关,经济全球化将对新世纪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任务产生深刻影响。现不揣冒昧,拟就此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认识,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势

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总是由于它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引致的。国际经济法作为一个由各国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条约与习惯构成的综合的法律体系,要认识和把握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必须从当前和今后国际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基本特点,及其对国际经济法产生的影响来考察和分析。

正如众多经济学家共同指出的,进入21世纪,由于资本扩张和科技进步引起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明显加强,这是未来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广泛、复杂和深远的,其意义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就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而言,至少促使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出现如下几个新趋势:

1.调整跨国经济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造成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不断加深,各国经济关系日渐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相互交织、彼此影响的状态。正如主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经济已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1]这种相互依存的客观经济现实,要求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照顾到对方的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国际合作与协调成为各国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相互依存带来相互合作的需要",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则"需要有共同遵守的规范"。[2]因此,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各国相互依存与合作关系的加强,必然促进调整跨国经济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长足发展。这一点最突出地表现在,经过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一系列新的多边国际经贸框架协议的形成,以及负责全面落实和监督这些多边协议规则执行的常设行政机构即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WTO的多边协议规则调整的关系内容不仅扩大了GATT调整的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关系范围,而且涉及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等领域,在这些历来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领域里确立起一套新的国际统一原则规范。我们应该看到,目前通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等多边协议确立的新的国际统一规则,仅是调整有关跨国服务、技术和投资关系的初步法律框架。随着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初步框架如何运作的具体规则和程序将会进一步健全、丰富。同时,WTO已经开始新的"千年回合"谈判,新一轮的多边谈判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议题,从而可能导致上述领域内新的国际统一规范的形成。此外,像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也将会推动区域范围内统一适用的法律规则标准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继续发展。上述这样一些因素的存在和作用,决定了新世纪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中具有国际公法性质的多边统一原则规范的数量比例,将会明显提高,其所调整涉及的领域范围和程度,也会愈益深广。

2.贯穿于国际经济法发展过程的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更趋激烈

经济全球化发展是建立在南北贫富悬殊并继续扩大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们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仍然充满着矛盾和问题。据世界银行报告,在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20%的最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相同比例最不发达国家的30倍;而在90年代,这一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成为60倍。"全球经济的发展肯定不能长久地建立在少数国家发达、多数国家落后的基础上。世界经济需要新的动力,世界市场需要新的补充。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2]因此,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巨额债务负担、贸易条件恶化和外部援助匮乏等紧迫问题,改革现存的造成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的旧的国际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这就决定了在新世纪,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然贯穿着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这也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的新时期国际经济法发展变化的另一重要特征。

3.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渊源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趋同性逐渐增强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了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动作基础。在早已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对国内一些尚未市场化的产业领域,如民航、铁路、电讯等公用部门和服务业,进一步实行自由化政策,如放开对服务业部门的价格管制、经营范围和企业进出产业的限制,打破少数企业对一些部门的垄断,以促进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发展中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允许企业自由进出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对外资开放更多的产业部门。经济转型国家则从废除指令性计划入手,解除价格管制,在市场定价的基础上,由企业自主决定投资方向,使产业结构调整逐步从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过渡。这种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制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弱,而趋同性增强。这不仅表现在各国的合同法和公司法等民商法律部门,而且也反映在像反垄断法、竞争法这类公法方面。[3]各国政府为使国内经济更好地与世界市场机制接轨,必然要参照有关国际经济规则标准来调整、修改国内的经济政策法规。这也是21世纪各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共同趋势。

4.适用于跨国电子商业交易的法律框架正在形成

促使当前经济全球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说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跨国界的计算机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对现行的适应于传统商业交易活动方式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例如,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产生的合同的成立与履行、知识产权保护、隐私与安全保护、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以及税收征管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各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的国际条约缺乏相应的调整手段和规范措施。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正加紧研究制订解决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法律政策和措施。(注:自1996年11月以来,为解决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问题,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财税部门先后发表了各自的政策研究报告,经合组织也在1998年8月了《电子商务税收框架条件》,这些报告和文件分别就如何解决现行的税法和税收协定适用于电子商务交易的困难,提出初步的对策思路和方案。参阅:LucHinnekens,LookingforanAppropriateJurisdictionalFrameworkforSource-StateTaxationofInternationalElectronicCommerceintheTwenty-FirstCentury,IntertaxVolume26Issue6-7,1998.)因此,在今后的一个时期里,一个由各国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条约构成的,适用于跨国电子商业交易的法律框架的形成,将会是国际经济法发展的重要内容。二、经济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任务及方法

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际经济法学是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形势发展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我们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的宗旨,在于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和中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提供科学的法律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法律对策方案。在新世纪要进一步贯彻这一宗旨,使国际经济法理论研究更好地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服务。为此,必须从经济全球化这一国际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出发,在分析研究其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的基础上,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从而在更高的起点上确立新世纪国际经济法研究的战略思想,确定我们的研究任务。

基于前述关于经济全球化对未来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的分析,我们认为,21世纪国际经济法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南北国家之间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但这种矛盾和斗争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20世纪,尤其是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国际商品的不等价交换之争,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障碍是各国在关境边界上执行的关税和进出口限制贸易政策制度。经过乌拉圭回合谈判,各国的进口关税已降到很低的程度,进出口数量限制措施已被明令废除,各国的商品市场将全面开放。因此,21世纪影响市场准入的主要因素已由各国的边界政策制度转为各国边界内的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矛盾和斗争,也从商品不等价交换之争转向经济政策和规则之争。落实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一系列新的多边框架协议,需要各成员国之间在国内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上更加协调统一。例如,有关农产品、纺织品和服务协议的实施,关系各国的农业和产业政策;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协议的执行,则涉及各国的技术政策、投资鼓励措施和企业经营体制;而服务市场的开放将要求改革国内流通体制、金融体制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如何消除各国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规则的差异给跨国经济活动造成的障碍,南北国家之间意见分歧。这些分歧本质上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斗争的继续。

中国的国际经济法研究应该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围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发展中南北国家的矛盾斗争这一主线,抓住中国加入WTO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进行动态追踪研究,比较借鉴研究和对策研究。这是新世纪我们国际经济法研究应有的战略思想,也是我们确定今后的研究任务的指导思想。

基于上述认识和分析,笔者以为,在新的世纪里,至少在今后10年内,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界应着重对以下这样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1.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的经济原则的关系问题

这是一个关系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理论问题。经济原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努力和斗争,在联合国《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等重要国际法律文件中确定的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此项原则的基本涵义是各国有权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制度;每个国家对其境内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有制定法律进行管辖和处置的权力。它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政治独立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一项基本原则。[4](P71-82)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这一传统的法律原则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前所述,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一系列新的多边协议的贯彻落实,涉及到各成员国国内经济体制和政策的调整修改。例如,《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执行,要求成员国逐步取消国内外资法中有关当地成分要求、贸易平衡和外汇平衡以及出口比例要求等可能扭曲贸易关系的规定。《农产品协议》的实施,则要求成员国承诺削减对农产品出口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政策性补贴。[5](P364,140)而且发达国家进一步主张,新一轮世界贸易谈判议题必须包括与各国国内经济政策和体制有关的问题,如贸易竞争与劳工标准问题;出口生产与环境保护问题;国际多边贸易原则与各国竞争政策的一致性问题等。传统的经济领域随着市场的开放,正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侵蚀。西方的一些国际法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向,是民族国家界限的模糊和观念的淡化。[6](P13,151)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坚持国家的经济原则?是否需要重新认识经济原则的涵义?如何协调处理维护国家经济与加强国际相互合作的关系?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2.中国"入世"后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WTO的法律框架体制趋利避害,在发展国际经贸合作的同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

WTO的多边贸易体制庞大复杂,在它目前所确立的基本法律原则框架下,还有许多具体的运作规则将随着国际法律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健全和完善。对WTO体制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过去对"入世"利弊的分析,往往将两者割裂开来看待,其实利与弊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关键在于我们应如何运用多边协议的有关原则规范,使其利的一面变成矛盾的主要方面,使弊的一面降到次要位置。以《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成员国开放其金融、证券市场为例,它既有利于中国今后大量吸收外国间接投资的资金,也带来了日后外资对国内银行和证券业的竞争和冲击,以及国际游资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但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利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限制保留条款以及《GATS金融服务附录》中有关慎重措施的规定,就能在逐步放开国内金融服务市场的过程中,使外资的竞争、冲击和金融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为此需要充分地认识和研究WTO体制中有关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条款和例外条款的运用,追踪分析WTO对有关贸易争端案件的处理,注意吸取有关国家在市场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如何实现与国际经贸惯例和世界市场机制接轨的问题

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大课题,主要包括如何逐步实现对外资的国民待遇问题,外资企业法与内资企业法、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法制的并轨问题,国内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要立足中国的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实际,正确认识国民待遇原则及其与鼓励、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的关系,考虑到符合国际惯例规范要求的公平自由竞争、市场秩序的建立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则应重视对有关国家相关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研究,大胆吸收其中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科学内容和合理成分。

4.现代科技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跨国经济法律问题

这类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法律概念原则和规范难以调整和保护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经济关系和利益。例如,传统的商标权概念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于解决互联网上域名争端的困惑,现行所得法中的所得分类和来源地识别规则在跨国电子商务所得课税方面存在的适用问题。研究解决这方面法律问题的对策方案,要解放思想,随时跟踪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注意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处理技术法律问题。例如,在解决跨国电子商业利润的国际税收分配问题上,如果局限于从传统的物理存在的概念框架来寻找来源地国家对有关电子商务所得的课税依据,则难以找到公平合理地协调和解决居住国和来源地国税收权益分配问题的方案。因为各国现行税法上的营业机构、场所和履行地等概念用语,是在适应传统的商业活动方式下征税的需要和合理性而形成发展起来的,而跨国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的电子空间市场中进行的。我们应该突破以非居民在境内有某种固定有形的物理存在作为承认来源地国行使征税权前提的传统观念束缚,寻求更能在网络数字经济条件下反映经济交易联系和营业实质的来源地课税连结标志,才能实现跨国电子商务所得的国际税收的合理分配。

中国的国际经济法学要在上述这样一些重大法律问题的研究方面实现突破性的进展,取得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的成果,必须善于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尤其注意采用综合联系的方法、比较借鉴的方法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我们之所以强调综合联系的研究方法,首先是由于国际经济法本身是一个由国际法和国内法、公法和私法以及实体法和程序法规范组成的综合的法律部门。[7](P26)现代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法律问题,往往涉及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公法和私法关系的交叉渗透。其次,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国内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国际影响增加,对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研究,需要联系有关的国际条约和经贸惯例;研究有关国际经济条约,也必须结合有关国家的国内法规范。因此,你们只有突破传统的法学分科界限的束缚,采用综合的研究方法,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法律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实现与国际经贸惯例和世界市场机制接轨方面,比较研究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比较分析各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对有关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的考察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掌握其动态趋向可能对彼此间经贸交往产生的影响。在当今各种双边和多边性国际经贸条约空前发展的形势下,除了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比较外,还应重视对同类性质的双边和多边条约的比较研究,尤其是这些协定在缔约国的执行情况,从而对我国谈签和执行类似条约实践应采取的立场、原则和方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国际经济法调整规范的对象是跨国的经济关系,研究国际经济法律问题必须结合对国际经济关系和跨国经济活动现象的分析。离开了法律赖以存在发展的社会经济关系基础,就法论法,就不可能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变化规律。在21世纪,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将更多地受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法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发挥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才能更好地揭示国际经济法律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有关法律问题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演讲〔N〕.人民日报,1994-09-04.

[2].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4-11-16.

[3]王晓华.反垄断国际统一立法的现状和前景〔J〕.外国法译评,1995,(1).

[4]陈安.国际经济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5]汪尧田,周汉民.世界贸易组织总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经济全球化论文 篇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路径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出口结构相对不合理

近些年,借助时展大势,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也开始步入新阶段,显现新特点,农产品出口的国际贸易结构持续深入调整,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持续改进。在当前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事实上具备一定优势,尤其体现在水产品、水果和蔬菜等领域,尽管目前仍不甚明显。试以水产品为例:我国幅员辽阔,海域宽广,既是陆上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因此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水产品资源。近些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量不断扩大,出口额位居我国众多出口产品前列。但其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在于,我国水产品的出口结构并不合理,倾向性较为明显,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亚洲周边发达地区,且农产品出口种类相对较为单一。

2.农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国际贸易中,产品质量是决定交易成败与否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农产品这一贸易领域,这一因素更为突出。我国自然资源丰厚,平原面积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于前列,且土壤肥力较强,尤以东北三省的黑土地最具代表性,海洋管辖区域同样辽阔,浅海面积广大,各类水产品资源齐全。但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并没有很好地贯彻科学农业的发展策略,农民环保意识不足,对农药、化肥等相关的现代化学农业增产药物过于依赖,在农业劳作过程中对此类药物使用过度,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水污染较为严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体现在农产品中,即是我国当前多数农产品化学药物含量超标,农产品质量被大大影响,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相应下滑,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声誉。再者,当前我国农民在进行农业活动时仍主要依靠天时,很大程度上依然要“靠天吃饭”,且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农业专业知识不足,兼之我国对农产品的科研开发仍相对较为滞后,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进而影响到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后续进一步深入发展。

3.农产品出口价格相对缺乏竞争力

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在出口价格方面相对缺乏竞争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二是农产品的价格倒挂。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并不低廉,农民往往需要独力承担农业生产中的各项费用,负担相应税务水平,再加上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整体上尚处于相对滞后水平、生产种植方式的不合理、地域地形限制和其他各方面的一些费用,造成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自然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也就相对缺乏竞争力。与此同时,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大势,因此农产品价格也深受世界市场影响,导致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倒挂现象,进一步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我国农产品价格造成巨大冲击,这也造成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不利于农产品出口。

4.政府扶持力度相对不足

无论在哪个国家,农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关乎国计民生,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即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也依然投入极大关注,在政策上多有支持,将农业作为重要发展对象,并积极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使农业能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提高农产品产量,丰富农产品种类,增加农民收入。试以美国农业为例:为最大限度的减少美国农民的生产成本和农业相关企业的运营负担,以持续提高美国农业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美国政府在农业政策上对其多有倾斜,在农业补贴上用力甚勤,以便农民和相关农业企业能尽量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扩大农业生产,进行农产品销售。相比之下,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在农业扶持力度上却力有不逮,致使我国众多农民散户因害怕承担巨大的价格风险而不敢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积极性并不高。同时,我国在农产品出口补贴、农产品出口保险和相关出口信贷上,对相关农民的补贴支持力度尚有待加强,这些又进一步弱化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发展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路径

1.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

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发展中,一个相对不足之处在于农产品的出口结构相对不合理,即农产品出口种类相对较为单一,出口地区也相对较为单一,集中在欧美发达地区。因此,我国应当持续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拓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路径,使农产品出口种类逐渐多元化,从而部分缓解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农户的压力。同时,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不仅要集中力量开发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市场,扩大欧美地区人民对中国农产品的熟悉度,提升其对我国农产品的认同感,还应积极开拓内陆国家市场,使我国优质农产品也能获得广大内陆国家及其人民的认同,从而使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能得到切实优化,从而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2.运用科学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格局中仍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竞争力仍有待提高,在国际农贸市场的占有率依然相对较低,而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于,与欧美各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多数农产品的质量相对较为低下,难以受到其他国家的青睐。而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在农业生产中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是极为重要的手段。为此,我们主要可以通过三方面的手段来达到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的目的。第一,要进一步加大我国对农业的科研投入经费,推动相关农业生产理论的发展,开发新型种植和栽培的科学技术,因地制宜,研发适合多种区域的品种,使科学技术切实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我国农产品深入发展;第二,要持续加强对农业技术的培训,既要培训相关科研工作者,也要注重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我国农业从业者对农作物的科学种植能力和对市场行情的分析能力;第三,要持续增进对农业信息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高农业工作者对市场信息的搜集能力,并及时农业市场信息,使我国广大农民能及时了解农业市场的需求变化,从而做出及时反应,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升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

当前阶段,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在国际商贸市场中相对乏力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农产品规模经济的发展,从而降低农产品成本,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要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得到深入发展,我国可从两方面着手处理。第一,我国政府应支持相关农业企业之间的兼并和重组,以达到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和资源整合的目的,并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和指导帮助,从而使农产品加工业能够使自身力量得到进一步的集中,增强竞争能力,并利用现代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增加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使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链得到进一步有效延长,从而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获得更有利局面。第二,我国可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时的成功经验,丰富农产品加工类型,使我国农产品具有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有效满足国际市场要求和世界人民丰富需求,从而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影响态势,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4.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我国当前农业生产水平总体仍较为落后,在农产品国际市场上竞争较为乏力,农业专业人才优势不足,在相关技术能力上距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扶持力度,持续有效的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专业生产素质得到进一步有效提升,进而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大格局中占据相对有利的地位。我国政府应当进一步深化对农业生产政策和相关保护政策的贯彻,增加相关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强对农产品相关企业和农民的补贴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和相关农业企业的合法权益,培育高素质农业人才,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在新时代下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摆脱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局面。例如,在对农产品的补贴上,我国政府可以吸收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借鉴其成功经验,同时综合统筹我国各地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有效农业政策,持续推动我国对农业和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保险等各方面的发展,切实增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