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论文【精选7篇】》
《高级会计师论文【精选7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高级会计师论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高级会计师论文 篇1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科研业绩 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
WEN Jianhua, WU Shaomi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Based on the factors which may influence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author definitely presents some basic principles on the design of evaluation norm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Key words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vestigation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经过数十年发展,对高校教师教学业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已比较完善,有的高校已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的量化考评体系。而高校教师科研业绩的考核评价,无论从理论研究层面还是从实践操作层面都相对薄弱,有些局部还处于空白。本文遵循“理论上科学、实践上可行”原则,通过分析体现高等院校教师科研业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构建相对科学合理、简便易操作的科研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1 体现高等院校教师科研业绩的要素分析
体现高等院校教师科研业绩的要素很多,通过分析归纳,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要素:
1.1 科研项目
指教师所承担的来源于国家、省、市、区科技部门立项及中标课题,上级下达的研究任务,校内立项或自选课题,有经费支持的合作课题,以及来源于其他相关学会或机构立项的课题等。按科研项目的研究性质不同,分为基础研究项目(包括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或开发研究项目。鼓励校内跨院、院内跨系联合承担科研项目。
1.2 科研成果
指教师通过研究开发活动所取得的,并经过适当方式认定,确认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科研成果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工程应用系统、基础理论系统、论文、著作、专利、标准和研究报告七类。其中,工程应用系统是指多项应用技术成果有机组合并经过进一步研究开发形成的系统性成果,如拟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成果;基础理论系统是指多项基础理论成果有机组合,并经过进一步深化和提炼形成的系统性成果,如组合多篇论著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成果。
1.3 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指为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社会功用,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将实用(成熟)或接近实用(成熟)的科研成果,应用到解决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多个领域。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具体表现在:科研成果提升大学育才力和科研成果提高社会生产力两个方面。科研成果提升育才力,以科研成果催生新专业方向、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和依托科研成果培养研究生为衡量标准。科研成果催生新专业方向,是指以科研成果为支撑申报成功了新专业方向;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是指科研成果通过“课程”、“实验”或“讲座”等多种形式作为教学内容进入了课堂;依托科研成果培养研究生,是指以科研成果(或其子集)为论文支撑点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科研成果提高生产力,以科研成果应用转化为产品的销售利润为衡量标准。
1.4 学术影响力
指教师本人参加的各类学术活动以及在各类学术活动中所获荣誉等情况。主要表现为:授予称号情况、专家聘任情况、参加学术团体情况以及作学术报告情况等。
2 高等院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明确设计原则
设计高等院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紧密结合高等院校具体科研实际,参考学术界相关研究结果,确保体系的目的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目的性是指通过指标体系的设计,全面客观反映教师的科研业绩,能够让教师查找科研某方面的不足和差距,能够对教师的科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等。
可比性是指指标设计尽可能量化,业绩显性化。指标设计应体现四性:一是覆盖性,即指标能够尽可能囊括科研业绩全貌;二是指向性,即每一个业绩点都能够通过一个明确的指标来衡量;三是独立性,即指标之间不能交叉覆盖,要相对独立;四是导向性,即通过给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或权重,以体现高校管理团队对科研工作的政策导向。
可操作性是指评价体系的设置尽量简化。要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计算方法容易掌握,所需数据容易获得,在体现完整性的基础上,指标体系力求简洁。
2.2 设计评价指标
本文所涉及的评价指标均属于定量指标,采用基分项和加分项设计。所谓基分项,每个业绩评价点的基本评价内容,即设计为基分项;所谓加分项,每个业绩评价点的后续新发展或新增益,即设计为加分项。
2.3 确定指标初值
由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初值对于评价总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综合应用主观估计、专家咨询和测算验证等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初值。
主观估计是指指标体系设计者或科研业绩评价管理者依据科研管理实际,对体系各指标进行主观初设分值;专家咨询是指就主观估计设计的初设分值咨询相关专家意见,并依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测算验证是指选样采集数据,就依据专家咨询修改后的指标分值进行测算验证。将经过上述步骤取得的初值再次征询专家意见,最终确定评价指标初值。
2.4 建立指标体系
广泛征求专家、科研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实践中检验,形成高等院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
表1 科研业绩一级指标集合
表2-1 科研业绩二级指标集合(一)
表2-2 科研业绩二级指标集合(二)
表2-3 科研业绩二级指标集合(三)
表2-4科研业绩二级指标集合(四)
表3-1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一)
表3-2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二)
表3-3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三)
表3-4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四)
表3-5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五)
表3-6 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六)
表3-7 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七)
表3-8 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八)
表3-9 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九)
表3-10 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十)
表3-11 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十一)
表3-12 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十二)
表3-13 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十三)
表3-14 科研业绩三级指标集合(十四)
3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构建高等院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方法。个体不同,具体指标不同,指标初值则不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专家咨询贯穿其中每一个环节,同时还要广泛征求科研人员、决策层的意见和建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在实践中检验其有效性,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1] 李元元,王光彦,邱学青,李敏。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7.
高级会计师论文 篇2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学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了适应改革迅速发展的需要,将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应用于高校势在必行。文章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分析了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并基于作业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净现值指数等具体应用分析,提出构建高校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的相应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会计;经济管理
一、管理会计应用于我国高校的必然性
财政部于2014年11月18日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明高校管理会计是“十三五”期间重点研究和实施的领域。高校管理会计的推行有助于提高高校管理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衔接关系,增强高校整体流程控制,进一步提高高校工作效率。同时还可加强高校预算管理、决算分析和绩效评价工作,促使高校经济管理更加全面实现现代化,它渗透于高校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具有预测、决策、控制、资源分配和责任考核等职能,在事前—预测、事中—决策、事后—评价经济活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推行管理会计是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较少
(二)高校领导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
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具有强制性,国内高校普遍对管理会计的了解及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会计理念薄弱,对高校财务部门的定位为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不高,没有具体了解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三)高校缺乏管理会计人才建设
管理会计融合了会计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具备全面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长期的从事管理以及从事会计的相关经验,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欠缺,高等学校财务队伍中,同样存在财务人员知识老化问题,既懂得高校财务知识,又拥有战略管理决策的综合性管理会计人才严重不足。
三、构建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系统的实务分析
(一)利用成本形态分析,进行成本管控
2014年开始执行的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等为高校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础。高校要在目前有限的教育投入下提高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就必须加强成本管控,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高校成本主要由教育成本、科研成本、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构成。高校可利用前期的财务数据制定生均培养成本,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方法,运用标准成本法对教育成本进行分析;运用作业成本法对科研成本进行核算,在核算科研直接成本的基础上加入其他相关部门同时发生的间接成本,将科研间接成本费用间接分配给各部门所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从而更加科学的核算各科研项目的项目成本。高校可按照成本形态进一步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高校的固定成本总额固定不变,根据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属于非相关成本。而变动成本总额与在校学生人数成正比例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大多属于相关成本。混合成本总额与在校学生人数无关。运用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建立成本核算数据模型,从而使办学成本更加科学化,同时预测后期办学收入、成本和利润,以降低办学成本。
(二)运用本-量-利分析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高校的财务预算一般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大部分组成,收入的预算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补助、教育事业收入、校园后勤收入等。支出预算主要包括高校科研经费、校园建设性支出、事业支出等。我国高校通常以往年发生的实际数据为基础编制预算,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某项不合规的预算项目会持续影响后期的预算编制。管理会计要求预算精细化管理,运用管理会计数据动态监控,根据成本形态公示和在校学生人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配比指标,作为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经费开支标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Analysis),也称为CVP分析,是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单位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财务方法。高校可运用本-量-利分析法测算高校办学成本—业务量—结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预算执行分析。采用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对上年学校的收入、支出具体分析,以便于后续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运用“卡普兰预算”、“零件预算”等预算编制方法,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及可执行性。
(三)引入平衡积分卡,优化高校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连接高校管理目标和教学、科研活动的桥梁,是实现战略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对各项预算经费的执行效果,尤其是专项经费的执行作出绩效评价,可促使财务管理更加具体化,明确资金使用情况,使高校财务工作更加高效、透明。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BSC)是管理会计的重要方法之一,以组织愿景和战略出发,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组织战略目标和日常业务管理系统相互衔接,为组织确定实现战略目标并建立综合衡量指标和战略执行体系。“财务”维度可关注预算执行度、财政拨款执行率、经费支出率、考查高校成本费用控制能力;“顾客”维度可关注学生、用人单位、家长满意度、学生毕业就业率等指标;“内部流程”可关注学校制度规范程度、内部决策效率、重点学科建设情况及重大科研项目完成情况;“学习与成长”可设定教师满意度、教师的学习与成长、高级职称人员比率等指标。采用平衡记分卡进行高校绩效评价,可实现高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高校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的有机融合。
(四)采用净现值法等财务评价指标,投资决策分析
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中低成本扩张,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可以在进行项目投资时,运用生均成本、在校生人数、生均收益等基础指标,采用净现值法、回收期法等作为评价投资项目和经营业绩,进行多元化投资,以达到分散风险、提高收益。高校在后勤基建方面建造学生宿舍楼可用净现值法比较采用银行贷款抑或采用集资成本,来确定最优实施方案。例如某高校拟建造一栋学生宿舍楼,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成后可供5000名学生住宿使用,人均缴纳住宿费1200元/年,目前有两套可选方案:方案一是将该宿舍楼交给公司承建,以20年住宿收费补偿支付工程款;方案二是选择向银行长期贷款自建宿舍楼,长期银行贷款利率为6%。如若高校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看似方案一由公司承建比较划算,学校无需花费任何费用就可完成学生宿舍楼的建造工程,而且20年后学生宿舍楼的所有权仍归学校所有,但如果运用管理会计的净现值法(NPV)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后计算结果:公司承建20年住宿费付工程款,公司每年可获A=5000×1200=600万元/年,净现值(NPV)=600×(P/A,6%,20)=万元;银行贷款自建,向银行贷款5000万元,年利率6%,净现值(NPV)=5000万元。方案一由公司承建比方案二贷款自建多支付万元,显然方案二高校贷款自建为最佳方案。
四、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途径
(一)开发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二)在高校引进总会计师制度,推动管理会计建设
高校应严格执行《总会计师条例》和我国《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的有关规定,在高校设立总会计师岗位,把总会计师作为高校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升经费和资产管理效率。同时可避免高校主要负责人“一支笔”带来的财务风险,从制度层面规范高校经济行为。对高校的重大投资决策以及大额资金的使用,实行总会计师岗位轮转制度和高校主要负责人与总会计师共同签字制度,防范和降低高校腐败事件的发生,同时对高校财务制度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高校设置总会计师,通过改善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而推动管理会计队伍建设,通过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推动高校的发展。
(三)重视管理职能转变,建立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
随着高校办学形式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对高校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办学经费来源众多,对各种经费的管理也不尽相同,传统的财务报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为全面提升会计人才业务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高校人员从核算型向决策型转变,高校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定期组织学习财务知识,加强技术的提高,建立起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来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高校应创造更多的条件培养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人才,加强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经验,完善管理会计队伍建设,推动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4.
[2]毛成银。管理会计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探讨[J].会计之友,2015(16).
[3]邵胜华。新时期高校推行管理会计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6(10).
高会会计论文 篇3
1课程设置不合理、实用性不强
财务会计作为课程体系的专业主干课程,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过多压缩课时量使学生不但理论知识没有学明白,实践能力更上不去,而会计是一种特别强调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职业,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难以顺利就业。国内会计相关的准则制度、法律法规、税法等内容以及会计实务的具体业务操作不断更新。以前使用的教材缺乏理论依据和逻辑性,这样的教材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各种会计处理背后的内在规律。这造成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强,很多学生毕业后发现学校的课程内容与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脱节相当严重。
2财务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务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
教师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务操作,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比例不合理,难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对于理论知识,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要谈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学生虽然学会了书本知识,但是无法培养提高职业判断能力,遇到实际工作中的会计业务处理时就不知从何下手,也不懂怎样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和财务信息来帮助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滞后
学生学习兴趣不强长期以来,财务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滞后,传统由教师主讲的单一模式并未根本改变,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尚未充分运用。重理论,轻实务,重记忆,轻创新。理论教学环节缺少趣味性、效率性,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操作环节由于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效率效果欠佳,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校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手段过于单一。
二我国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方向和路径
选择基于以上我国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现状,相关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1设置合理的财务会计教学课程及教学内容
1.1完善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强调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注重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技术理论的应用性,课程内容需强调应用性,教学过程需侧重实践性。应提倡“理论适度,够用为限,实践为主”的教学理念。根据此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必须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调整,课程设置应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突出职业性和针对性,要偏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课程之间要注意重知识的前后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避免教学重难点的模糊。
1.2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实践环节
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多以会计六要素的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不能很好体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达到以素质为导向教学理念的要求。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实际交易、事项的业务处理流程为主线来重新构思教学内容,形成一个个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项目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掌握好教学计划中的相关知识。由于每个任务均涵盖多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能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更高提升其职业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角色,变为引导和监督学生学习过程的角色,突出了学生的自主、体验式学习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编写适用的校本教材
当前财务会计教材纷繁杂多,过于注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阐述,表面上虽各有差异,但内容上却存在大量的相似和雷同,而且有些教材中会计相关的准则制度、法律法规、税法等内容以及会计实务的具体业务操作不能及时更新,导致了教材内容的滞后,已不能很好满足素质教育理念下财务会计的教学要求。因此,编写适用的校本教材尤为重要。校本教材应紧密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按项目任务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写,及时更新相关准则制度、法律法规、税法等内容以及会计实务的具体业务操作,并尽可能增加相关案例和实务模拟方面的内容,以提高教材的趣味性、实用性。
2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2.1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式教学
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而且容易激发刨根究底的兴趣,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适度采用情境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学法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案例教学法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进入案例中的管理现场,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通过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该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融会贯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有助于大幅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3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和财务相关软件的应用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积极使用会计核算软件教学,全面、形象地演示并讲解具体会计实务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强化对会计核算程序、细节的理解。特别是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视频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自学,同时解决因课时不足重难点讲授不能透彻深入的问题。此外,还应大力推广相关会计实用软件的应用。
3建立和完善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鉴于会计工作的特色,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众多,一般可分为非正式岗位实践和正式岗位实践两个层面。在非正式岗位实践教学层面应采取与企业联合的多层次教学:首先,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增加章节项目实训,每位学生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训,授课教师进行点评和修改;其次,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期末根据企业提供的业务资料,分小组在校内实训室进行课程的“真账实操”模拟,由企业指导教师点评、修改;三是小组之间就业务模拟、案例分析进行内容和角色互换,由学生互相点评,探讨最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该层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正式岗位实践教学层面,各高职院校可以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与各单位签订长期联合培养协议,提供相关经费,为每位学生提供3-6个月会计、审计、税务等相关岗位进行实习并安排企业导师进行必要指导,在实习中期,由系部派专业教师到学生所在实习单位进行检查。该层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塑造良好的职业人格打下了基础。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直接关乎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教学师资队伍,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教师主要源于会计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这部分教师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却没多少会计相关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在实践教学中,难以得心应手,往往只能空谈理论。按照会计专业建设的要求,应当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质量较高、数量充足的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教师队伍,并建立“双师型”师资。一方面,在校教师要“走出去”,积极参与到企业社会实践中去,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给一线教师提供下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完善会计实务教学。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聘请在财会方面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从业人员定期给教师进行专业讲座和培训,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应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充电和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沟通能力,使师生沟通无障碍,唯有此,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
5完善课程考核评价制度
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评价制度还是以期末理论成绩考评为主,这就造成了大多学生平时不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寄希望于考前教师勾重点、突击复习,往往考完即忘,学习效果很差。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中,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尤为重要,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应建立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不能单纯对理论学习进行评估,应对学生理论、实践以及课堂表现综合予以评价,鉴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可以考虑将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的相关证书的取得也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给予相应的分值比重,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不足并加以完善,逐步发展成为会计应用型人才。考核方式的改革能使学生对每个教学环节都充分重视,保证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职业适用性并提升竞争力。
三结束语
会计高级论文 篇4
一、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僵化,不利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传统教学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通篇讲授,辅之以习题,呈现出一种“老师说,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的枯燥教学模式,令学生和老师感到倦怠,学习效果不佳。高级财务会计\\内容相对难理解,学生往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只能勉强跟上教师进度,基本没有时间思考,几乎很少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内容。
(二)考核方式一刀切,不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全面考量。现有的高财课程的考核模式只注重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受限于及格率的限制,不能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大部分学校的高财课程的考核由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其中卷面成绩考核范围有限,学生通常在考前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复习,平时成绩基本上是对学生平时表现的一种体现。这种综合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的备考状态,体现不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优劣,因此需要在考核方式上寻求更大突破。
(三)学习渠道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目前大多数教师对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仍然是讲授为主,学生一旦在课堂上有没有理解透彻的知识点很难百分百还原老师讲课的过程。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课余利用计算机和手机辅助学习,在其他学科以及会计学的部分课程中已经出现相关的学习软件和模拟考试软件,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这种方式也可以为本课程借鉴。但是目前学校几乎没有完全针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进行开发的教学软件,市场应用软件也几乎空白。
二、完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立体化教学的思路
(一)立体化的教学过程。一是对每个知识点都要设计案例,通过案例导入新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前有具体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向往。对案例的设计要注意发散性和开放性,充分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而不是对问题进行对错的判断。例如,高财课程中外币折算这一章通常是开篇章节,这一章内容讲授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热情,而传统的讲授+练习十分枯燥,效果不好。可以引入相关案例,比如出国旅游或留学,汇率变动导致成本变动等等,简单而生活化的案例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学过程可以进行情境模拟。高级财务会计虽然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但相关理论可以在设计好的情境中模拟进行,更能充分吸收理论知识。例如,破产清算这部分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扮演企业清算中的股东、债务人、债权人、职工等相关角色,在模拟情境中掌握本章内容。三是多媒体的运用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这里的多媒体教学指的不仅仅是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PPT的文字,而是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丰富内容的课件形式,甚至是能够开发出师生、形成互动的专门服务于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软件,增强学生学习的渠道和兴趣。四是再好的学习方式离不开认真与勤勉,充分的备课,严格的督促,是任何教学方法中基础和保障。
(二)立体化的考核过程。多年笔者一直在力求颠覆现有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考试形式,力求一种全新的、能真正反映学生掌握层次的考核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实践+论文+平时+卷面”的综合考查方式,各部分分别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25%。一是调查问卷+专题论文的考核方式。大部分高校在大三开设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大三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会计专业课的课程体系,也即将面临着毕业论文写作和就业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企业,基于高财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调查问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形成课程论文,为毕业论文设计做好前期工作,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平时成绩的考核。具体方法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约5人,每组设置一名负责人。每个专题讲完之后,布置相关任务,并在规定时间进行上交。教师对每组上交成果进行评定给出小组的平时分,然后由小组负责人根据小组成员在小组任务中的贡献度给出高低不等的成绩,这样,既避免了教师在不了解每个学生平时表现的基础上给平时分的盲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三是任何实践能力的获得与提高都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因此,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也必不可少,为避免出现“老师考什么,学生背什么”和考前学生突击复习的现象,建议减少题量,试卷多样性,考查内容具有代表性。
(三)立体化的学习渠道。建议专业间协同合作,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帮助,建立起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高校长期从事高级财务会计教学的优秀教师们可以在该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将教学大纲、教案、习题集、试题集、实验指导、课件、授课录像上传供学生学习下载各类资源。进而开发出更简便的手机APP,实现随时随地学习,考试。当然,一门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靠某一人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靠的是坚持和合作,探索出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专业化、实践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新思路。
作者:王娜 刘红 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蒋卫东.导向式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5,12:72~73
会计高级论文 篇5
1、会计师论文的一般要求,可以概括为“四性”,即正确性、客观性、创见性、平易性。
2、会计师论文选题的方向可以是:针对自己最有兴趣的现象、问题选题或是围绕会计师工作实践选题也可以是通过会计师科学的发展选题等等,不管什么方面,大家都要将选题的原则要点掌握清楚。
3、会计师论文格式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是三段式,即序论、本论、结论。
序论部分:作者在这一部分应说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题目,这一题目的现实意义。内容要极其简明扼要,文字宜短不宜长。
本论部分:这一部分应详细阐述自己研究的过程、内容,提出新的见解。这是会计师论文的核心部分,要着力写好。
结论部分:这一部分内容与序论部分相关。是围绕本论所做的结语,是对本论部分的强调,要注意与文章开头相照应。
高级会计师论文 篇6
高级会计师论文想要高质量完成,不仅各步骤内容要完整,还必须规范格式按要求进行写作。高级会计师论文写作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是获评职称进行学术交流的一大关键步骤。对于高级会计师论文写作,每个人都想出色完成好,以体现其中的研究观点。论文写作开始之前,必要的工作必须先做好,论文格式有哪些,写作要求是什么,一一了解透彻了,才能在写作过中严格加以规范。除此之外,论文写作进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体现高级会计师论文的特性,这样写好的论文才是质量达标的。下文笔者将对高级会计师论文写作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分享有关要点事项以及所需掌握的技巧。
2.学术性。学术性即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在理论上,对新的发明和创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严密逻辑推导,求得规律性认识,丰富原有理论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3.应用性。会计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核算)和监督,以提高其经济效益。会计论文取材于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通过分析、总结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操作,发现新问题、研究新现象、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然后再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环节中,指导会计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使其更好地参与经济管理实践活动。
高级会计师论文写作要求分析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进行。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高级会计师论文写作内容要求
高级会计师论文写作改稿要求
1.改稿的基本要求
(1)中心观点论证的是否充分
(2)论文结构和段落是否有利于中心观点充分表述
(3)句子和标题是否符合语法要求
(4)细节是否到位
2.加工成文
【高会论文格式】
② 目录;
③ 摘要;(摘要是对论文主旨和内容的概述,一般200到300字之间)。
④ 关键词;(多个)
⑤ 绪论(说明研究背景、动机、意义和目的);
⑥ 论文主体;
⑦ 结论及建议;
⑧ 参考文献表(应与正文中的加注对应);
⑨ 封底。
高级会计师论文写作技巧要点
一、从行业热点着手
一方面,行业热点处于业界的前沿,通常隐藏着有待深入研究的"处女地",从行业热点来选题更能体现文章的创新性和新颖性;另一方面,根据行业热点选题创作的文章也更受期刊杂志的青睐,相比非热点选题而言更容易被杂志刊用。
二、文章创新
三、紧贴工作实务
四、选题方向舍大求小
另外,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对论文的篇幅要求不高,通常是超过3000字即可,甚至有些省市规定2200字就能达到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称论文在选题上不能过大,否则很难找出足够的论点来支撑论文的题目。
此外,还要结合投稿单位的关注方向。不同期刊杂志在定位上还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职称论文选题必须要满足相应杂志的风格。在创作时,创作人要清楚拟选定的题目是实务类还是理论类,后续拟采用规范研究方法还是实证研究方法等。
注意事项
论文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只是泛泛的议论一些观点和问题,讲述众所周知的一些道理,或介绍你接触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文章中缺少本人对有关问题亲自实践和深入研究的内容。
把教材上、报刊上的文章或别人写过的东西大篇幅地抄袭、拼凑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申报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以下资料不能作为参加评审的论文:撰写的宣传报道、会议发言稿、简报、考察报告、项目报告、翻译的作品,编写的工作计划、公司章程、财务办法以及事务性、操作性的具体工作方案等。
通过上文笔者对高级会计师论文写作要求的一番深入分析,完整还原了写作的整个过程,详解了其中各步骤的写作关键点和要求规范点。怎么写,需注意哪些细节,才能保证写作按要求进行下去,这是高级会计师论文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大家在动笔之前,务必对写作的要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参考文中所讲内容,掌握其中的要点,从而更好的写作出令人满意的高级会计师论文。
会计高级论文 篇7
包装本是一个中性词,比喻对人或事物进行形象设计,使之美化和有特色,不含贬义。几乎可以说:包装行为,人皆有之。譬如,在文明社会,人们去参加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前,一般都会习惯地把头发梳理清爽,衣帽穿戴整洁,鞋灰擦干净,男人会修刮胡子,女人会化个淡妆,显得容光焕发,彬彬有礼,自己觉得很有信心,他人看来也蛮舒服,适度包装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近年来,有些人和事包装过度,成为造假且蔓延成风,欺世害人不浅。因此,社会上有些人误把包装等同于造假,成了贬义词。我以为,我们应该把适度包装与恶意造假切割开来,还包装一个清白。业务工作总结作为申报者的自荐书,当然要着重写成绩、写贡献,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显示出来,只要是真有其事,自我赞美几句,无伤大雅。当然,人无完人,瑕不掩瑜,对于一般的缺点或失误,少写甚至不写,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没有的事写成有,把一分成绩放大成十分成绩,甚至把别人的成绩变成自己的功劳,抄袭别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佳作,那就是典型的造假了。
近年来,个别申报人员造假的情况时有发现,尤其在专业论文方面,请人捉刀或从网上下载论文,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创作,有的甚至一字未动地将原文中的错误也一并拿来,闹出不少笑话。高评委的成员多数是会计专家,此类问题一经发现,都予以严肃处理,不仅被取消参评资格,还会对你的道德诚信形成一个污点,影响以后的人生发展。其实,会计实务工作者与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会计教师的工作任务不同,评审中对论文的要求也不要求相同。现行规定除了对破格申报人员适用破格条件第三项时,有论文的数量、字数和刊物等级等求以外,正常晋升人员的论文,只要求能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具有应用价值的专业论文即可。应该说,对于要求晋升高级专业职务的人,这个要求并不很高。大学毕业后工作十来年、数十年,经历了那么多的工作磨炼和不断的继续教育,只要是有心人,总不会毫无体会、心得,把它们梳理一下,选一个自己最熟悉的命题,进行探讨,只要条理清楚,言之有理就行了。如果没有写过论文,也可以提供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查研究报告、管理建议书等能代表自己专业水平的资料。我想,只要认真对待,应该不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高师申报人员必须具有最起码的道德诚信水平。决不造假。造假会被戳穿,即使侥幸蒙混过关而获得晋升,也于心有愧,一辈子背包袱,何苦呢!
这里需要提醒: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专业论文内容必须与财会工作直接有关,与财会工作无关的其他专业论文,高评委难以评价,无法确认。其次,如果有多篇专业论文,在总结中可只选一、二篇代表作,介绍其写作的背景、主要论点及其依据,以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等等,其余论文可只作概括叙述。
二、实事求是当仁不让
会计人员具有许多优点,其中之一就是谦虚谨慎,处世低调,羞于谈论自己的成绩,尤其是涉及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话题。过份谦虚,不敢显示会计工作的艰难和成绩,不利于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不利于会计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长期以来,会计的任务是记账、算账、报账。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只要会写字、会打算盘的人,就能当会计。企业里流传:一线工人创造价值,供销人员实现价值,他们都能增加经济效益;会计人员嘛,收收付付,记账造报表,会算企业经济效益有多少,却不能创造效益。改革开放后,会计创造经济效益已经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会计通过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本运作、合理筹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税务筹划、充分运用国家优惠政策待遇等途径,为企业创造效益,已是不争的事实。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同仁应该当仁不让,理直气壮地在总结中如实反映这方面的工作和业绩,这正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目前的问题是:会计直接为企业创造的效益可以计量,也容易确认作出贡献者,而间接创造的效益,往往是多人参与,甚至是整个单位全员参与,并且效益递延实现,时间跨度较长,情况非常复杂,较难计量,或虽可计量却难以区分各人的贡献大小。稍有不慎,会计人员就会涉嫌“争功”,因此,宁愿避而不谈或笼统写上几句。对于这种情况,我以为不妨先把整个事情作一概括介绍,然后说明自己在其中担当的角色是建议者、组织实施者或执行者,做了哪些具体工作,起了什么作用,等等,审阅者自然会从中了解底细,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