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论文【最新8篇】》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其发达程度已经成为保护人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和体现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社会保障论文【最新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社会保障学论文 篇1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教学活动应是专业培养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在该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讲解比例过大、可操作性不强、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等问题,这也是造成该专业毕业生供需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拟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探讨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将其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个层次进行探讨,希图为制定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供思路。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堂实践教学
1.加强校内模拟仿真实验学习
可模拟社会保障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社会保障费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运行模式。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可以对社会保障理论有更为深入地理解,也为校外实习和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在《专业统计与信息系统》课程中可以引进社会保险电子申报系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实验教学。鉴于全国各地实用的申报系统软件不同,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使用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也可介绍当地社会保障部门所使用的软件系统,作为校内模拟仿真实验课程来讲授。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使用的是“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软件和网络版软件),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则引进济南市社会保险电子申报系统软件。
2.延伸现有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实训课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要进行一些调整,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国家出台《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后,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劳动合同管理的人员去思考和掌握,如劳动力成本、解雇员工风险、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等等,还有制定厂规厂纪、解雇员工等应当有一定的法律程序。在讲授《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规》这门课程时,除了要介绍《劳动合同法》的条款之外,还要将法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入“劳动全同管理软件”,注重实务操作内容。在讲解劳动争议等内容时,可以组织本专业学生在校内模拟法庭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保险精算》课程可适当增加实训学时,《人事测评》课程可以介绍“人力素质测评软件”等。
3.努力不断优化研究方法类的课程
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代表的课程群,包括从选题、文献评述、研究设计、问卷设计、抽样方案的制定,到调查访谈的实施,直至问卷录入、统计分析到最后撰写报告,应该让学生全程参与。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大量问卷调查和调研报告,选题可围绕劳动保障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得到提高。
在保证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压缩甚至淘汰演示性、验证性、模拟性的基本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校园实践教学
校园实践教学是指有教学计划、教师有明确要求的学生在校园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校园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将专业内容融入到如文艺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技能比武、校内科技服务、创业设计、公益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各地和多个高校曾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极大地普及了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学生就业劳动保障政策等咨询服务。
高校可将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作为完整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培养体系进行要求和规定。科技竞赛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挑战杯”、“新苗计划”、校内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和校园实践教学的指向,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本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1.实习与社会实践
实习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长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和责任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课程实习时间安排较短,可以采取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见习等形式,时间较长的还有阶段实习或短学期(也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的两个暑假)和毕业实习。
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弱势群体的疾苦;也可以让学生在一周内按照当地领取最低生活补贴的标准生活一周,体会穷困家庭成员的感受;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去参观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流程,也可以以客户的身份访问社会保障机构,谈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感受,并提出可以改进之处;还可以请学生去养老院等机构做义工,这些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加强对其所服务对象的认同感、树立服务民众的信念非常重要。大学生们利用暑期,结合专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大学生将来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重视学生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实践,本专业应建立有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直接在社会相关机构进行实习,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本专业毕业走向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应该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扩大实习基地建设范围,除了原来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企业事业单位外,还应该将民政局、慈善机构、社区服务中心、职业介绍中心等纳入进来。在实施手段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实习逐渐由单纯教学实习向科研实习、就业实习转变。
另外,在实习模式上要灵活多样,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实习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专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迫于就业压力,目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毕业实习阶段甚至阶段实习阶段作为就业的试用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分散实习、与就业结合的实习是必要的。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
毕业论文是实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训练基本科研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提升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组织管理毕业论文工作中,可规定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保证一人一题,切实做到选题要尽可能多地反映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坚持“真题真做”并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学术性;鼓励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密切结合。选题,由学生确定或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在保证基本训练、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功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做一些提高性、拓展性的研究专题,提升毕业论文总体质量。
在我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要求在学生选题确定后由指导教师下发毕业论文任务书,主要是对学生提出和规定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任务,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起引导、启发及规范的作用。任务书指明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大体上可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和论述该主要问题的具体要求,计划进度,推荐的参考文献(5篇左右,含外文文献至少2篇)。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外文资料,进行外文资料翻译,了解选题的国外研究进展情况;通过检索和阅读大量相关国内刊物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预答辩等环节,保证选题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采取二次答辩、学校及教育厅两级论文抽检等举措,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3.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习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的方式,让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际部门工作人员,结合某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堂内进行讲授,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也了解一些实际工作情况。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环节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
《管理定量分析》实验项目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劳动社保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1周布置下去,第15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并做统计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笔者对本人指导的近几届毕业生,要求将《管理定量分析》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学年论文(第三学期)、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论文普遍存在的空洞与摘抄的现象。
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看,有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多于一般同学,且因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数据翔实,其所提问题和对策更有针对性,毕业论文质量普遍高于一般同学。如一名同学的学生课题是“浙江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证研究”,他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从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的多个方面入手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了。
四、结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子体系构成,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的能力的拓展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创新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2]张玉平等:浅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3
[3]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1
[4]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广西社会科学,2004.10
[5]齐银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9
社会保障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产业升级,社会保障制度,风险结构
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产业结构由低到高的演进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我国处在经济起飞阶段,为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产业结构亟需升级。从产业结构高度化角度来讲,我国应继续推进工业化、市场化战略,缩小农业及农业人口在产业体系中的比重,推进中心工业城市产业的资本、技术密集度。这种结构性变动会带来就业、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风险,如何减少产业升级的负效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本文认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有效化解其中的风险。
一、产业升级导致的社会风险
任何社会结构的变动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风险,产业升级是改变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系统性变动,是用先进技术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源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其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就业风险。产业升级必然要引起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更优配置,其风险则是造成失业。从理论上说,产业升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对劳动力资源产生挤出效应,产业结构中的资本、技术密集度会代替一部分劳动力;同时产业升级也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产生扩散效应,形成区域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从而扩大就业。产业体系对劳动力的挤出到再吸收会有一个时间差,这个产业交替期间劳动力流动频繁,就业风险就在这个期间产生。此外,城市工业扩张和较高的工资水平会吸引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加大城市的就业压力。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会进一步加剧,不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结构会在较长时间后才能得到改观。
2、失地农民的风险。产业升级会促使农村工业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小城镇建设的扩张,造成大量耕地被圈占、征用,从而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失去土地的农民便成为一个特殊的“无产阶级”,比城市工人更加缺乏保障,是社会上生存风险最大的阶层。其生存风险主要表现在:(1)缺乏进入其他产业的基本技能,只能从事对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劳动。但失地农民普遍年纪偏大,这也使得他们成为特殊的失业群体;(2)耕地占用的补偿标准较低且给付方式不合理,难以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目前农村土地占用补偿与城市有很大差距,补偿标准过低;还存在县、乡、村层层克扣的现象,财政较困难的地方更是将属于农民的耕地补偿款作为政府经费;征地补偿款一次给付,而没有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导致失地农民的家庭在预期的生命周期内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在产业升级导致失地农民增多的情况下,这一人群流入城市将对城市产生较大影响。
二、社会保障体系防风险能力的缺乏
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社会的防风险机制,发达国家均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而我国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却不能有效化解产业升级造成的风险。这表现在:保障模式与社会风险结构不一致,保障的覆盖面狭窄;总体保障水平较低且配置不合理,对真正具有较大生存风险的家庭补偿较低,对正规就业且收入稳定的人群保障标准却相对较高,产生了再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社会保障体制脆弱,管理效率低,缺乏立法保障,没有真正形成机制,动态地适应社会风险结构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防风险能力的缺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统账结合”模式的危机。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和部分积累的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模式。统筹部分针对老职工的养老,个人账户部分针对能够在工作期间充实个人账户的“中人”、“新人”。在产业升级带来的风险结构变化的条件下,现有模式受到挑战。产业升级中形成的新的社会风险,会导致一部分职工不能足额缴费,使其个人账户名存实亡,只有将其纳入统筹项目方能保障风险,使本来支付负担较重的统筹项目产生危机。个人账户不完善表现在:覆盖狭窄,只将正规就业人员纳入其中,而忽略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许多灵活就业人员,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反映了社会保障体制中的财务风险和管理漏洞
2、就业保障机制的缺乏。一方面,作为就业保障最主要的项目,失业保险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就业保障覆盖范围狭窄,失业风险较大的人没有失业保险;体制僵化、管理低效,部分地区大量的失业保险结余存而不用,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失业救济制度缺乏,暂时没有纳入失业保险体系的人群将处于较大风险之中。此外,目前社会保障体制的主要方向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而促进就业和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功能较弱。
3、对失地农民保障的缺乏。和城市正规就业人口甚至其他农民相比,失地农民是最缺乏保障的。在现有社会保障体制下,他们最多享受到农村标准的最低生活保障。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一群体的起点较高的社会保障政策,有的只是理论界的探讨。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策略
从产业结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劳动力再生产,为产业升级提供了社会基础。产业升级带来的风险可以看作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风险才能成功、有效地完成产业升级,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减少这种成本的有效措施。社会保障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能够缩小收入差距,减轻失业等遭受生存风险人员的社会抵触情绪;扩大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产业升级也将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应从以下方面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稳定社会统筹部分,推广建立缴费确定性个人账户,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较大的基金投入到辅助产业升级的经济体系中。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部分体现的是社会保障基金的代际转移,有较强的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是应对制度转型殊风险的必要措施,是产业升级中前期的主要保障手段。要加大筹集资金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使保险金能够按时支付,杜绝对个人账户资金的占用,并逐渐补充、做实个人账户。此外,高效管理的个人账户会劳动者形成一种稳定和激励的效果。
2、完善失业保险运行机制,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目前失业保险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比较狭窄。其原因不是企业担心增加成本而抵制,而是缺乏政策上的规定。从推动产业升级的角度来说,失业保险扩面产生的挤出就业的效应很小。应建立一种效率机制,既能保证化解大规模失业的风险,又能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保险基金促进就业。地方政府可在政策范围内灵活使用结余的失业保险金,并结合政府财政支持,加大对遭受失业风险人员的援助力度;逐步扩大建立失业保险的范围,在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上有所作为。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篇3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SWOT分析;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失业问题凸显,逐渐成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传统正规就业无法满足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下,非正规就业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的缘起
“非正规就业”起源于国际劳工组织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现象提出的概念,中国对这一概念也进行了移植和发展。非正规就业,是指那些因在付酬、劳动时间、劳动关系、工作形态、社会保障及经营活动这六个方面存在不固定性、不稳定性或不规范性而与正规就业有性质上区别的劳动就业形式。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因毕业生没有按照劳动力市场规范就业的方式从事正规、有保障的正规就业而得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逐年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数量激增。而传统正规部门就业岗位的增加没有与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的数量相对等,供给大于需求的现实,迫使很多高校毕业生被挤压进入非正规就业的行列。并且由于正规就业受到国家的严格管制,承担一定的税收负担,正规市场失灵与不灵活的现象日益凸显。在面临激烈竞争的今天,很多用人单位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想方设法节约劳动力成本,对于非核心人员采用临时雇佣的方式也就成了合理的选择。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也就应运而生。同时在正规部门就业普遍存在低工资现象,一些个体经营者甚至街头摊贩的收入都高于在传统正规部门就业,所以目前有很多人出于利益的考虑,主动选择进入正规就业。在学位不等于工作的今天,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不失为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兼职就业、自由职业、劳务派遣就业都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方式。
二、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优劣势分析法,是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公司在发展中自身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对公司的有利与不利的影响,进而制定出发挥出公司最大优势的战略决策。SWOT分别指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本文借用这种商业性分析工具来对高校毕业生从事非正规就业进行内部与外部的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非正规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单一的正规就业已然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开拓新的就业渠道,而非正规就业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与选择。首先,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经验歧视”,即是否拥有相关工作经验成为应聘者能否获取职位的关键因素,而工作经验恰恰是应届毕业生所缺乏的。非正规就业能够帮助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能够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职业生涯上的过渡。其次,与传统正规就业相比,非正规就业在工作时间与方式上更为自由与灵活,这就为一大批自由职业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适合于那些崇尚自由、不愿受束缚的高校毕业生。
2.大学生的特质帮助其更好地从事非正规就业。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因而在从事非正规就业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更能够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创造性与发展性,不仅能够实现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例如当前的“淘宝”就业,从事者中有很多都是大学生。对于被迫挤压进入非正规就业的大学生而言,受教育程度高的特质能够帮助其从非正规就业过渡到正规就业,具有较强的向上流动的能力。
3.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贫困就业理论的非正规就业研究认为:非正规就业是就业与失业之间的过渡与缓冲,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会逐渐缩小。但国内外的现实情况都表明,非正规就业的规模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增长趋势。中国的非正规就业恰恰是公共政策“主动选择”的结果。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使得我国以非正规就业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力量不断扩大,私营、个体就业岗位成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非正规就业能促进市场机制发育,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可以自动调节劳动者就业和收入,缓解社会矛盾与危机;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多样化的就业需求及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需要。
(二)劣势(Weakness)
1.劳动关系不规范,权益保护方面存在障碍。与正规就业相比,非正规就业在付酬、劳动时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固定、不稳定和不规范,因此绝大多数人对非正规就业都望而却步,基本上都是被动进入。而非正规就业中的自我雇佣者等通常是主动进入,我们在此对这样的群体不做过多讨论,还是主要论及非正规就业中的受雇佣者。非正规就业者劳动签约率较低,劳动关系的不规范,使得雇佣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很多相应的权益保护得不到保障。并且当权益受损时,因为没有相应的正规手续等,维权较为困难。失业风险增加、待业时间较长都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选择非正规就业就意味着毕业时自己的人事档案、户口等重要文件无处安放,只能被打回原籍。
2.相应福利待遇无法与正规就业相提并论,就业“不体面”。正规就业要受到国家的严格管制,因此必须给员工提供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待遇,如必须缴纳“五险”,也有资格享受用人单位提供的各项福利。仅仅在社会保险上,对于城镇居民而言,非正规就业者就得自己缴纳相关费用,待遇上不仅不能与正规就业者对等,还有可能受到自身经济能力的限制,无法加入保障体系或是存在“断点”,这将对退休后的收益产生极大的影响。其次,中国人历来讲究“面子”,在人们的传统观念当中,非正规就业等同于“低层次就业”,从事非正规就业貌似就低人一等,不体面。这些传统的观念对人们从事非正规就业是极大的束缚。而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选择非正规就业不仅“大材小用”,还会有失身份;此外高工资、高福利、身份观念、一次性终结就业等观念还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不仅是要获得工资报酬,更是人生价值的一种实现,“体面就业”是一种必然要求。而非正规就业在福利待遇方面以及工作领域的传统观念的“不体面”,使得大学生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从事非正规就业。
(三)机会(Opportunity)
1.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非正规就业潜力巨大。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大学生就业难源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三产业虽然在逐渐上涨,但仍然不到GDP的40%。发展还很不充分。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不到三成,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因此,第三产业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能为非正规就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并且信息、金融保险、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等高端产业对从业者的学识技能要求较高,更加符合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大学生就业,而且就业更加“体面”,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问题。
2.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及保护措施促使大学生非正规就业良性发展。国家虽然没有对“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相关表述的政策措施,但对于青年的创业是鼓励和扶持的。不仅给予经常性的信息、技术、市场方面的服务,同时也提供小额信贷支持,给予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在这样的氛围之中,相信高校毕业生的非正规就业也将发展地越来越和谐。并且,根据我国最新的户籍制度改革规定:居住证持有者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权利;享受同等的住房保障、社会福利与救济权利。这是给高校毕业生的一剂“放心药”,不用担心不同的户籍属性与不同的户籍所在地带来的与正规就业者的巨大差别,从而破除了从事非正规就业的“人为障碍”。
(四)威胁(Threat)
1.制度障碍限制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我国的劳动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城乡的二元分割与所有制的分割,成为阻隔城市与城市之间人力资源正常流动的壁垒。整个社会在社会保障制度、身份积累制度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地区、部门、行业、多种所有制单位之间都相互认可的标准体系,社会保障和身份积累在就业单位变动时缺乏继承性和连贯性。中国特有的人事指标及各种显隐性的行政限制都加剧了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难度,从非正规就业转向正规就业还存在一定的转业壁垒。
2.高校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障碍难以进入高端非正规就业领域。高校教育的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就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别。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在毕业时未能就业的重要原因是自身综合素质较低,知识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学历不等于工作的今天,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自身就业能力的障碍不仅使大学生在正规领域求职受挫,也难以进入诸如金融证券、信息科技、文化教育等高端的第三产业从事非正规就业。自身能力的缺乏也使得高校毕业生自我创业的勇气与信心不足,极大阻碍了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的策略
(一)发展型策略
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大学毕业生占据较高的人力资本优势,能够在新兴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信息与咨询、科技开发等领域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也应该引导毕业生朝向这些方面发展,这既是一种现实有利的选择,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撑。对于人力与社会资本兼备,拥有创业的热情与能力的毕业生,政府、社会都应该给予相应的帮助。
(二)调整型策略
第一,转变传统观念,支持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要改变对非正规就业的传统看法,这种就业模式是一种新的趋势,并不“低人一等”,相反,做好了它将比正规就业给人更多的锻炼与回报。第二,破除制度,构建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护体系。首先,要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利用互连网技术建立全国通用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使就业者在转换工作时具备连贯的社会保障、身份积累等工作信息记录。其次,要寻求高效、合理的社会保障政策,建立适用于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再次,规范管理非正规就业,加大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合同的管理力度,根据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制定出特殊的合同规定。第三,改革高校教育,提升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能力。高等院校的课程和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全程性和系统化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就业前培训,鼓励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自身而言,不仅要具备础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工作态度,以此使自己在社会上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张彦。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及价值考量[J].南京社会科学,2010(4):62-68.
[2] 何艳玲,王萍。促进非正规就业: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51-53.
[3] 闫海波,陈敬良,孟媛。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形成机理研究:理论、实证与政策框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8): 81-89.
[4] 余峰。非正规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新模式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7(6):169-172.
[5] 屈朝霞,夏珑。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困境剖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3):169-172.
[6] 陈宇海。浅议大学生非正规就业[J].广西社会科学,2004 (10):149-151.
社会保障学论文 篇4
关键词: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公共产品;公共经济学;财政联邦主义;“以足投票”假说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好,其中之一是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以及相关资金的分担和转移支付问题。林治芬(2002)运用财政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全部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分析我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许晓茵、韩丽妙(2006)运用1996-2004年我国31个省份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和福利费用支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的地区差异。彭海艳(2007)运用GE指数分解法,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及贡献率,并运用GINI系数分解法,分析社会保障各项支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柯卉兵(2007,2009)分析了2005年我国社会保障地区差异的现状以及1995-2005年我国社会保障地区差异的演变轨迹。社会保障地区差异过大的主要成因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主要由地方政府来承担责任,而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直接决定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强弱,从而引发地区间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的差异。同时,柯卉兵(2008)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内财政关系的纵向失衡会导致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也无财力提供充足的社会保障公共产品。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过大的现实,是导致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直接原因。所以,要理顺这些问题,必须研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基本理论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周顺明(2000)首次提出了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概念和原则。李珍(2001)从资金分配量、分配制度和管理体制方面指出,转移支付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得以实现的经济支持制度。杨良初(2003)界定了政府间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内涵与范围。刘志英(2006)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进行了分类。柯卉兵(2010)研究了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国际经验和道路选择。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和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方面,较为著名的理论有Musgrave的财政分权理论、Oates的分权定理、Buchannan关于分权的“俱乐部”理论、Fisher的州和地方财政理论、Tiebout的“以足投票”理论以及McGuire对其的补充和完善。其中,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是20世纪财政学的重大发现,它们较好地解决了政府间公共事务的分类以及地方政府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因而是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理论支点。公共产品的特性与层次性理论、奥茨和马斯格雷夫的财政联邦主义以及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说,均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公共产品的特性与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公共产品的概念。他将纯粹的公共产品定义为“是指这样的物品,即每个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萨缪尔森从产品在消费中的非竞争性角度定义了公共产品,并进一步揭示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判断公共产品的主要标准。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或某些人所专有,在技术上难以把不付费的人排除在外,或者说,虽然可以这么做,但是要付出高昂的成本。非排他性同时也意味着非拒绝性,“是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成员获益的物品”。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在消费某一产品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其他人同时消费,某人从这一产品中获益不影响其他人也同时获益。换言之,在产品的收益上不存在利益冲突,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依据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程度大小的不同,公共产品又具体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类。凡是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产品。凡是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即只具备一个标准,或者虽然两个标准都不完全具备,但又具有外部性的产品,则属于准公共产品。那么,社会保障产品究竟是属于哪种性质的产品呢?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把社会保障定义为政府以税收作为融资来源,无偿提供给个人的福利。就这一定义而言,显然,私人机构不会生产和提供任何社会保障产品,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政府行为特征,对社会发挥着“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所以,许多学者将其产品属性划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保障不同时具备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因而将社会保障归为准公共产品(或混合品)。有的学者则认为,社会保障是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一种产品,是宜于由政府强制提供给公民消费的优效品。
如果我们不愿意穷究概念的话,那么容忍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之间存在一个模糊的界限,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比较模糊的处理方法,即认为政府规定的资格或条件越宽松、外部性越强,那么这项社会保障计划的公共产品属性就越强;反之,获得社会保障的资格或条件越严格、外部性越弱,则其公共产品属性就越弱。这样,从社会保障产品提供的具体项目来分析,社会保障就不能简单地归属于公共产品或者私人产品,而应针对不同的保障项目进行具体分析。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源于商品的不可分性,而社会保险的特点是政府从劳动者和企业(雇佣劳动者)所得的国民收入份额中扣除一部分,加上政府的财力补助,集中形成专门基金,在全体公民之间进行统一调剂。政府每年提供的社会保险支出总量是一定的,当风险发生时,每个人享受到的社会保险数量也是一定的。政府社会保险的支出总量是每个人享受到的社会保险数量的加总。可见,社会保险在消费中是可分割的,多提供一个人的社会保险的边际成本接近于平均成本。所以,社会保险是具有竞争性的。
此外,从宏观的方面来看,虽然社会保险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如并不排斥任何人参加社会保险,因为我国宪法规定所有公民都有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但是,其特殊性在于:只有在符合一定的条件或风险发生时,公民才能真正享受到社会保险的权利,且公民也只有先尽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才能在风险发生时获得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如果人们不愿意事先缴纳社会保险税(费),且又无外部影响的条件,那么就会被排斥在消费社会保险产品之外。因此,社会保险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排他性。可见,社会保险既不符合公共产品的含义,也不满足公共产品所具有的两个特征,而是符合私人产品的定义,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
从理论上讲,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也是具有可分割性的。但是,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最大特点在于,不需要受益与贡献的对等性。因为不论哪一个国家,只要设立这些保障项目,就意味着在符合条件的公众中所有人都可以消费这些福利或救助产品,而不需要消费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所以,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排他性。同时,社会福利设施中的福利工厂、职业介绍所、儿童福利院和各种供人们休闲的娱乐场所以及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环保措施等,这些福利产品多一人或少一人消费,都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变化,因而具有非竞争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分配是一种纵向的再分配,是将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向低收入阶层转移,将社会普通公民的收入向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对象转移。这种收入的纵向转移可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使基尼系数变小。可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另外,社会保障中的社会保险是依法由政府举办的具有法制性和强制性的公共事业。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社会公民,不论是否愿意,都一律无条件地参加和按规定缴纳保险税(费),具有典型的非拒绝性。但是,对于社会保障中的福利费和救济金的支取、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以及个人储蓄性的养老保险的选择,个人有充分的自由,可以参加消费,也可以拒绝参加。
综上所述,无论从基本理论还是从实践分析,社会保障产品都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排他性、非竞争性与竞争性、非拒绝性与拒绝性,不完全是纯公共产品,而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是有一定区别的,社会保险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社会保障产品的提供不能由政府全包统揽,社会保险应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则应由政府全额负担,从政府预算中列支。
三、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社会保障权责划分论文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公共产品的一般特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同时具有两个特征的公共产品并不多,较常见的是受地理和空间因素影响而只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使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其强弱程度也不一样。公共产品特性的强弱之分,使公共产品具有了明显的层次性。布雷顿(Breton)根据公共产品提供的地理区域将公共产品划分为地方公共产品、区域公共产品和国家公共产品,其依据是受益范围和效用外溢程度的不同。全国性公共产品(nationalpublicgoods)的受益范围为整个国家,受益在疆域内分布相当均匀,无论对国外还是对国内,外部性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其效用外溢可使全国居民从中受益。区域性公共物品(regionalpublicgoods)是指某一地区的居民能够享用的公共产品,如“三峡工程”的建成将使整个长江流域特别是靠近三峡的几个省区受益。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则局限于某一地区(如城镇、街道),基本上只能让本地区居民受益,且这种受益在本地区内分布相当均匀。
公共产品层次性理论是分析地方公共经济的重要理论支柱,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事权、财权的划分,为分析财政体制和各级政府行为目标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职责范围和相互之间在财政收支上的划分原则也就由此而来。不同层次性的公共产品应当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提供,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提供该公共产品的政府层级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对应性。全国性公共产品应当由中央政府负责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应当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则由中央政府主导并视其效用外溢程度大小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合理分担,从而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如果某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提供该公共产品的政府层级不相对应,则会由于产品提供与其受益范围的不一致性而导致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或“供给闲置”。
作为由政府负责提供的一项重要准公共产品,社会保障产品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划分,是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社会保障产品是由众多具体保障项目组成的体系,某些具体保障项目内部又可分为不同的保障部分,如养老保险产品项目一般由全国统一的公共基础性部分、地区差别性的职业年金和补充保险部分组成。随着经济社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居住自由呈不断扩大趋势,因而社会保障公共产品的效益外溢性不断增强。所以,应当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社会保障的全局利益出发,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社会保障权责。凡是属于全国范围内宏观调控的社会保障事务,应由中央政府承担;凡是地区性的社会保障事务,可以由地方政府承担,如决策性、监督性权责应集中于中央政府,而具体执行管理权责应由地方政府负责。同时,根据社会保障产品中的不同构成项目和不同保障部分的不同层次性特征、地域跨度以及规模效益和外溢程度,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责范围,以实现不同层次性社会保障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四、奥茨和马斯格雷夫的财政联邦主义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
财政联邦主义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茨(WallaeeE.Oates)在1972年出版的《财政联邦主义》一书中提出来的、研究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理论。它是一种从经济学的角度,寻求有效行使财政职能所需的财政收支应该如何最优地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的理论,并归结为一个分权定理:“对于某种公共物品来说——关于这种公共品的消费被定义为是遍及全部地域的所有人口的子集的,并且,关于该物品的每一个产出量的提供成本无论对中央政府还是对地方政府来说都是相同的——那么,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量提供给它们各自的选民,则总是要比由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任何特定的并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得多。”因为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自己的公众,更了解其所管辖区选民的效用与需求。奥茨的这个分权定理实际上给出了分税制的一个关键原则,那就是:如果低层级政府能够和高层级政府一样提供同样的公共产品,那么由低层级政府来供给会更好,中央政府只应提供具有广泛的偏好相同的公共产品。
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和佩吉·B·马斯格雷夫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各级政府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与稳定经济三个职能。在他们看来,一个国家的财政结构安排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历史决定的,但这不是全部原因。“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究竟应当建立在中央集权制基础上还是建立在分权基础上?如果是后者,那么在空间上应建立什么样的财政管理体制,才能有效地提供这些公共服务?”为回答这个问题,他们采用单一公共产品的简单模型,在社区内居民偏好与收入相同的假设下,得出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存在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公共产品由不同级别的政府来提供,这样才符合效率原则。其中,属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需要中央政府提供;而那些属于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则应当由地方政府提供。他们认为,“财政联邦主义的核心在于,资源配置政策应该根据各地方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而分配与稳定政策则主要归中央一级政府负责。”因为,地方政府欲调控宏观经济稳定却又缺乏充足的财力,且经济主体的流动性也严重束缚了地方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尝试;而资源配置政策则应根据各地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因而在这方面,地方政府也比中央政府更适合,更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体现了分权的关键性特征,即从效率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实现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政府级次的匹配,这构成了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因为,从全国范围来看,一个国家总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高,提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造成的税收负担也比较轻;而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提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造成的税收负担却较重。这显然是不合道理的。而且,如果不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改善,这种不合理状况会进一步造成地区间贫富差距的恶化,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需要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居民的社会保障资源进行调节。显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是一项收入再分配制度,绝对不是地方政府能够行使得了的职能,而是需要一种凌驾于各地方政府之上的制度来加以强制执行,这种制度只有中央政府才有这个权力和权威来制定。
五、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说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
事实上,财政联邦主义理论还依赖一个关键的前提,那就是居民的流动带来的政府间竞争。蒂布特(Tiebout)在1956年发表了《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一文,文中讨论了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以及有效运作方式所需要的条件。他认为,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由于各辖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不尽相同,因此,各地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来自由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居民们可以从不能满足其偏好的地区迁出,而迁入可以满足其偏好的地区居住。形象地说,居民们通过“用脚投票”,在选择能满足其偏好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时,展现其偏好并作出了选择哪个政府的决定。这就是所谓的“以足投票”假说。
一般说,个人考虑选择社区居住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社区可供选择的税收(即公共产品的价格)和公共产品结构。也就是说,如果居民所得到的地方公共产品的效用能够补偿因居住在该地区而支付的税收所造成的效用损失,那么,理性的居民就会选择该地作为居住地。如果有许多居住区,每个社区所供给的税收和公共产品结构的组合不同,那么人们将通过“以足投票”选择来给予他们最大满足的社区。
该理论以最优理论为背景,充分体现了经济人假设,回答了人们为何聚集在一个地方生活或生产,即在政府与居民无法合作的条件下,居民的选择问题是其他分权理论的必要补充。但它有一系列严格的假定条件。这些假定中有一些符合现实,有一些则与事实严重不符,如理论中的一个假定条件是居民可以充分自由地流动,而我国居民的迁徙不仅受经济效用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户籍制度、文化观念、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等的种种限制,人们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想走走不了”、“想进又进不去”等非最优状态。虽然有些假定条件与事实存在偏差,但并不影响其推论。蒂布特“以足投票”假说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居民选择权的重要性。如果把公共产品的供给看作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那么政府约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居民的“用脚投票”,只有居民有退出的权利,政府的硬约束机制才有可能形成并有效运转。正如詹姆斯·M·布坎南和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2000)所言,蒂布特模型中的受益范围与财政辖区空间安排的配合提供了一个效率规则,也提出了一个类似市场的实施机制,解决了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难题。
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说提出了地区之间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平性问题,是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又一个重要的理论支点。在一个全国统一的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社会保障补助资格和水平的差异可能导致一些人的迁居,这就造成地方政府执行地区性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失效。因为,当某个地方政府实行一项收入再分配的社会保障计划时,为使本地区居民收入平均化而对富人课以重税、对穷人给予更多的补助,就会造成富人的向外迁移(为了逃避税收)和穷人的大量涌入(为了得到转移支付),如此循环反复,就会出现“穷人追逐富人”的现象。如果许多穷人涌入到一个初始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高的地方(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等),就会增加该地的人口数量,造成交通、公园、学校等公共设施的过度拥挤状况,同时会推动土地价格的上涨,从而增加目前商品房购买者或其他土地使用者的成本,而且劳动力人口的增加还将使一些工种的工资水平下降等。这些都会引起该地居民福利水平的降低或福利成本的增加,使该地区的财政状况趋于紧张,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提供充足福利的愿望和能力将会减弱,最终不得不放弃该项政策。因此,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低层级政府对收入的再分配能力是有限的,由中央政府负责收入的再分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央政府只有通过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来调节各地区之间的福利差距,才能保证各地区的福利水平的大致均等,从而避免居民频繁流动出现的不良后果。
六、结论
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社会保障地区差异问题的现实举措,在我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种必然选择。然而,理论研究的长期滞后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顺利实施。公共产品理论是20世纪财政学的重大发现,它较好地解决了政府公共事务的分类以及相应的政策问题。财政分权理论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主要目的是解释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核心是使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从而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篇5
作者简介:陈阳(1980-)男,汉族,沈阳人,博士,沈阳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讲师。
摘 要:通过选取辽宁省各个不同高校近五年毕业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经济状况、工作状况、居住状况和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他们的工资普遍较低、劳动合法权益保障严重不足、普遍存在心里困惑和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辽宁省新毕业大学生生存状况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新毕业大学生
新毕业大学生是指截止2014年为止五年之内毕业的大学生。(包括大专,高职,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
2.生存状况
生存状况一般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所处的状态,其主要指标应该包括人们的经济状况,就业情况,居住情况、心里状况等方面。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在辽宁省生活、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并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通过国家统招进入高等学校的全日制专科、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二是毕业后有过工作经历的大学生;三是大学毕业五年内的人群,本文将此对象定义为“新毕业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
(三)研究方法
课题组选取在辽宁奋斗打拼的近五年毕业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滚雪球抽样方法发放问卷1100份,有效回收1050份。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新毕业大学生经济状况分析
从收入情况来看,被访者的月平均收入在“2001-3000元”收入段的所占比例最大,为39%;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被访者占到11.4%的比例;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被访者,占比最少,只有5.7%;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毕业生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
从支出情况来看,吃饭费用支出选择的比率最高,为49.5%;其次有23.8%的被访者是衣服费用支出的最多;也有9.5%的人选择了“娱乐费用”。可见,大部分新毕业的大学生每月的支出基本上是维持生活的需要。目前的收入情况来看,大多数被调查者对自己当前的收入不满意,其中认为自己的收入不能满足生活支出的人数占到了31.4%。
(二)新毕业大学生工作状况分析
从就业情况来看,调查对象中有4.8%的人处于暂时性失业的状态,也就是说95.2%的被访者目前都有工作。
从工作时间方面来看,有60%的被调查者“每天工作8小时”,“9―12小时”的占到21%。而在加班工资发放情况方面,有27.6%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加班,能够得到加班工资;然而有高达40%的受访者表示得不到加班工资。
从劳动保障程度方面来看,有46.7%的受访者用人单位为其上了“三险”,17.1%被调查者单位仅仅给上了一险或两险;还有33.3%的受访者“三险”单位都没有给上。
综合上述数据可见,在加班工资的发放方面和用人单位缴纳保险的情况中可以体现大学生劳动权益保障的不完善。分析其原因,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雇主在维护自身劳动合法权益的博弈中,大学毕业生为了获得和保住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对雇主做出让步。
(三)新毕业大学生居住状况分析
(四)新毕业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作为具有较高知识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当走出高校的象牙塔融入社会后会面临残酷的工作竞争和来自方方面面的生存压力,其心理状况如何以及遇到烦恼时宣泄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能够间接反映出当他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或遭遇不公对待时所持的心理态度和可能的表达方式。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新毕业的大学生中有54.3%的人有心理困扰,他们在遇到待遇不公平时,更愿意选择公开化的渠道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尤其是采用网络曝光的方式。调查显示,有高达35.2%的被调查者表示遇到不公时会采取网络曝光的方式,79%的被调查者表示关注网络,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会参与。
三、调查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大学毕业生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当向上流动的希望被现实无情的否定以后,将给整个社会带来许多不可预测的影响。当前,中国底层知识青年由于不能融入主流社会,进而被逐步边缘化所引发的危机已初露端倪。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在目前网络化的时代,很可能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潜在的危机。上述问题需要政府和学术界给与高度的关注。
(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蔡靖芳。东南沿海新毕业大学生生存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97-100.
[2] 李俊。近五年毕业的大学生生存状况研究一以南京市为例[EB/OL].http://.com/Thesis Y2175920.aspx.2012-05.
[3] 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篇6
关键词:毕业生 基层 六位一体 心理疏导 网络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毕业生逐渐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定位转变,就业预期趋于理性。为进一步了解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我们针对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发放了700份调查问卷,重点调查基层就业认知、预期及政策保障。
一、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心理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在基层就业方面集中表现为就业预期高、求稳、利己和畏难等心理特点,同时在基层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升迁机制、发展空间等诸多方面诉求一致度较高。
1.就业预期高
调查发现,毕业生在就业区域、行业及岗位选择上,均存在较高的预期,并受此心理影响,出现未就业先择业现象。在调查择业区域问题时,有45.21%的毕业生选择了“东南沿海及大中城市”,选择“中西部大城市”的33.28%,选择“东南沿海小城镇、农村”和“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的比例为12.61%、4.20%,而选择“西部边远地区”的仅为1.18%。
2.求稳
在关于就业单位的选择顺序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为机关事业单位,占38.99%;第二为国有企业,占34.29%;第三顺序出现分化并举的情况,虽然数据显示外控中外合资企业以16.81%的比例位列第三,但第四中控中外合资和第五的私企比例分别为12.61%和11.76%。这表明在单位选择上,毕业生普遍将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作为首选,除此之外其余单位选择权重相差不大。这也暴露出普遍的求稳心理,这也是导致进单位、考公务员“门槛高”的重要原因。
3.利己
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对基层就业政策有较高的了解度,并能根据政策的导向性顺势而为,在投入基层工作的同时,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也暴露出明显的“求稳”和功利倾向,如选择“积累基层经验为考公务员做铺垫”的占55.46%居最多,选择“部分地区福利较好”和“为报考研究生做准备”分别为37.48%和34.62%,而选择“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社会”虽有40.84%,但“为自己家乡做贡献”的只有31.60%。
4.畏难
在关于不想去基层工作的调查结果(多选题)显示,64.2%的毕业生认为基层“经济发展缓慢,条件差,发展空间小”,49.24%的毕业生认为“离家远家人反对”, 45.21%认为“不感兴趣,薪资待遇低”,选择“缺乏经验,不了解基层环境”和“政策保障不够,再就业难”的分别为42.86%和41.51%,26.39%认为“心理难以适应”。可见影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最主要因素是当地的经济条件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发展机会。
二、构建六位一体的心理疏导网络是开展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的重要保证
从调查数据及毕业生就业现状可以看出,在当前就业寒冬下,毕业生纷纷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参加各类基层就业项目,为中西部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基层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及编制、户口、社会保障等问题越来越凸显,导致毕业生在面对基层就业问题时,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必须构建全方位的疏导网络。
1.构建六位一体的心理疏导网络的必要性
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了政府、舆论、高校、基层等的作用和职能。在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在面对基层就业选择时,会综合家庭、政策保障力度、社会评价、工资待遇及发展前景等因素进行考虑,在此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矛盾并影响其最终选择。由此可见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舆论、高校、基层、家庭及毕业生个人等多要素的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形成正向合力,共同作用于毕业生基层就业这一系统工程,某一要素的缺失或作用淡化,均影响其他要素作用的发挥并导致整体问题。因此,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基层单位和个人六位一体的心理疏导网络是解决毕业生基层就业问题的有力保证。
2.各要素积极发挥心理疏导职能
(1)完善制度,重在落实,政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和政府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做出的战略部署,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自《意见》出台以来,各级政府均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并逐渐细化,强调政策的落实力度。201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并明确规定: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发挥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人员编制等方面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鲜明的政策导向,为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端正择业心态、科学规划个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环境。
(2)积极宣传,重在引导,社会舆论发挥价值导向作用。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深入宣传党和政府有关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大力宣传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典型事迹,积极宣扬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现状,宣传各级政府、基层单位关心和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事例和经验,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理解和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唱响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帮助毕业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端正就业心态,把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在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加强教育,完善服务,高校发挥就业指导服务。调查发现,42.86%的毕业生因“缺乏经验不了解基层环境”而不愿去基层就业,42.18%的毕业生认为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基层就业观念”来解决基层就业供求失衡问题,选择应“加大基层就业相关知识教育力度”和“培养大学生对基层的感情”的比例分别是40%和35.13%。由此可见,在毕业生认知中,高校在基层就业方面应进一步提高服务职能,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分析和引导各种心理误区。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通过教学实践、政策解读来加强基层知识宣传,培养学生对基层的感情,培养职业适应能力。要积极宣传往届和应届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的优秀典型,引导毕业生合理定位预期,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观念。
(4)改善条件,健全机制,基层环境充分发挥物质保障作用。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毕业生面对基层就业第一反应是“经济发展缓慢,条件差,发展空间小”,由此产生了畏难心理。因此,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更需要加强基层建设。要落实中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层相关就业促进政策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好毕业生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人员编制、户口档案、职称评定、教育培训、人员流动、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并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同时,基层要主动做好基层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先进事迹的宣传工作,吸引广大毕业生投身基层建设。
(5)转变观念,及时疏导,家庭发挥心理排解作用。当代毕业生多为独生子女,其个人发展承载着家庭的期望,就业关系到家庭教育投资的回报和毕业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在就业择业方面,更多地折射着父母的选择。调查发现,49.24%的毕业生因“离家远,家人反对”而不愿去基层就业。因此,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家庭发挥着重要的心理排解作用。首先,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全面、冷静地了解国情,客观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了解政府推动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决心和部署,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来合理调整家庭期望。家长要顺应时代主旋律,帮助毕业生克服畏难、依赖心理,及时排解毕业生在就业择业问题上出现的焦虑、自卑心理,鼓励他们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自立自强,主动到基层锻炼。
(6)立足现实,合理定位,个体发挥心理调适作用。毕业生是就业的主体,是开展基层就业的重要内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是基层就业的决定因素。毕业生要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时代要求,转变观念,端正就业心态,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念,主动适应就业要求,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毕业生要清醒认识到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基层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服务社会、提高自我的广阔平台,因此,毕业生要踊跃到基层锻炼,抓住这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重要机遇,在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六位一体,相辅相成
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政府、社会舆论、高校、基层、家庭及毕业生个人等六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各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既需要政府的宏观导向和对基层的财政支持,需要社会舆论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并唱响主旋律,形成价值导向;又需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为毕业生搭建基层就业的信息通道;而基层的工作条件和配套服务措施完备程度是他们决定去与留的关键因素;同时,家庭鼓励和支持则是毕业生到基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社会舆论、高校、基层、家庭及毕业生个人等六要素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刘伟,张宪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社会保障学论文 篇7
(一)整合教学资源
现代专业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资源的共享,因而,在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吸纳多方资源。整合的教学资源既包含师资,也包含教学硬件资源。黑龙江大学借助社会保障审计科研项目,鼓励各个学科背景教师参与到项目中来,通过对真实、海量的社会保障审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尽可能地整合硬件资源,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加大审计和计算机专业设备的开放程度,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数据库,方便各专业广大师生便捷地使用资源,并应用于研究工作。同时,强化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障政策的分析、评价、仿真、预警与建议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来推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民生领域科研团队能力,培养多学科背景的跨学科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依托部级和省级社会保障科研项目,采取联合立项、联合科研、联合创新的方式,增强跨学科师资团队的科研能力建设。此外,加强不同学科间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建立合作教学、共同培养的机制。
(二)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
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提高学生选择的自由度。社会保障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的需求选择不同院系的课程,如选择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经济学院福利经济学、审计学、统计学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数据库与软件应用等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跨学科进行课程选择,三年选修并完成一定量的课程学习且考试合格,即达到跨学科选修课标准。这种课程设置充分体现综合性大学的课程特色,在满足广大跨学科研究生选课需求的同时,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跨学科选修课程的设置将为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踏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我国古代先贤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在治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不同的学术观点,从不同的理论中提取精华。因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鼓励包括社会保障专业在内的多学科背景学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通过学生间的互通,逐渐形成理性思维逻辑,构建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培养思维方法。另一方面,邀请社会保障专业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审计方面研究者等定期给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通过研讨活动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学科联合培养机制。
(四)开展双语教学
目前,黑龙江大学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领域积极探索开展双语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目标以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为核心,兼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将英语作为一种拓宽研究视角的工具。从教学模式上看,以社会保障专业导师选取的最新、最前沿的学术论文为教学素材。目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主要选取《Public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SocialWelfarePolicy》和《SocialPolicy&Administration》等SSCI期刊核心论文为授课教材。从授课方式上看,导师与学生实现双向互动,开展广泛讨论与研究,以期达到深入理解论文的目的。教学过程最后由专业导师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业界信息、理论知识、论文写作、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可见,开展双语教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提升了文献的搜集和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国际社会保障最前沿的理论,为学术论文的撰写起到指导性作用。今后黑龙江大学仍将社会保障双语教学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双语教学的内容,打造双语教学的专业特色。
二、教学条件体系的构建
(一)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
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均提出了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要求,规划要求未来要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这里所指的人才需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目前,黑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不高。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在教学条件体系构建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但结合当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建成时间短、学生数量少的实际情况,专业自己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不具有现实可能性。因而在探索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选择“学生自主找实习单位和专业推荐实习单位”的方式。学校加强同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社区、慈善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拓宽实习渠道。通过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逐步建立实践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
(二)完善教学配套资源
教学配套资源是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实验室和模拟软件建设。社会保障专业根据实际条件,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建设独立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配置相应的电脑硬件、基金精算软件、人力资源软件、社会保险经办模拟软件,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作为黑龙江省最早开设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黑龙江大学在该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中的探索将会为未来学科的不断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兼具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篇8
关键词:校企联合 导师团队 毕业论文 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192-03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工科专业而言,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更是提出以“工程教育认证”为评价与考核标准,要求人才的培B水平与国际接轨。随着“卓越计划”和“工程教育认证”的深入开展,国内各工科高校正积极实施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1]。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培养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培养效果的综合评定,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近年来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培养效果却受到了质疑,一些学者甚至倡导取消毕业设计培养环节。
该文针对上述现状,提出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工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针对当前本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内涵与教学模式,构建面向“共赢”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进行实践研究,为提高和保障工科毕业论文培养质量提供思路。
1 当前工科毕业论文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根据目前我国各工科高校的教学模式,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培养一般是由指导老师(导师)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学校的教学条件及导师自身的专业背景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根据导师的职称水平,一个副教授级别的指导老师一般可指导5~6个(甚至更多)学生。师生定期进行交流和现场指导,学校从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几个关键环节对指导过程进行整体把关。这种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教育资源较为紧张,师生比率较高,为此,一个导师指导多名学生,导致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影响完成论文进度和完成质量。同时,由于一个导师拟定的多个毕业论文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单一,且往往缺乏工程应用背景,加上一些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设计过程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思考。
(2)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学生指导的水平往往取决与导师自身的责任心和学生的配合度。此外,由于各个指导老师自身的学业水平和专业限制,拟定的课题往往不能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特别是学生所学知识和工程应用之间的融合度不够。
(3)虽然一些高校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了过程监督,并对论文进行率的考核,但总体而言,由于缺乏严格的毕业设计考核机制、指标评价体系和标准,以及各高校片面就业率和考研率的导向作用,学校对毕业论文的把关没有严格执行淘汰机制。
综合上述分析,有学者认为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堪忧,毕业设计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2]。但是,笔者认为虽然当前的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对工科学生而言,毕业设计是学生培养的最为全面的一个环节,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撰写本身也是对学生专业写作能力、专业知识的组织能力和现代设计工具的运用能力等的提高过程。为此,急需建立和健全工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有效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2 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2.1 “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内涵与作用
导师制是最初是由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提出并实施的,国内最早由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引入研究生阶段的培养[3]。近年来,随着本科教育规模和质量提升的需要,一些高校将导师制引入到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但是,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国内高校师生比高,缺乏合理的导师队伍;其次,由于导师自身的学术和专业水平限制,仅仅依托学校资源建立导师制度,学生的培养往往难以保证“卓越人才”培养的工程化和创新性要求。
该文提出在工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引入导师团队制度,并结合工科院校的自身特点建立“校企联合导师团队”。针对“卓越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工科高校和各类企业(特别是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企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以不断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和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以高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为基础,将研究生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导师制”和企业人才培养的“传、帮、带”模式严密地组织起来,发挥各专业导师的学科理论优势和企业的实践条件保障,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和谐发展的应用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势体现在:(1)学生培养方面,工科学生培养的特点是强调工程应用能力。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能在生产实际中有所体现,往往造成学生“学无所依、学无所用”的心理,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虽然高校设置了很多实践环节,但离真正的实际应用还有很大差距,“校企联合导师团队”整合了学校导师理论水平和企业导师的应用能力,对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培养。而毕业设计以实际企业产品为设计对象,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2)导师自身能力提升方面。要达到良好的学生培养效果,导师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也需要不断的完善。“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充分体现“教学相长、团队互补”,导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输出主体,也是能力提升的输入对象。高校和企业导师分别通过团队的交流和协作,扫除自身知识的“盲点”,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3)学校和企业“效益”的方面,学校和企业作为学生培养的主体,强调各自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求提升自己的“综合效益”。 “校企联合导师团队”制度缓解了高校在毕业设计培养环节中的“师资力量”和“实践条件”的不足;企业在学生培养中锻炼了自身的技术队伍,储备了技术人才,也提供了“产、学、研”合作的契机,从而形成校企间的“双赢”局面[4]。
2.2 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的实现
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学生培养的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
实施过程重点围绕提高毕业设计的培养质量,从“引导面”,“着力面”和“支撑面”三个角度建立完善的学生毕业设计的培养体系。
(1)政策引导方面:立足于学校和企业的“互惠共赢”,以“产-学-研”多元合作为基础,建立人才培养和科研产出的校企共赢的协同培养模式。挖掘一批有实H工程需求的毕业设计素材,结合企业产品开发实际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工程能力培养和提高。
(2)制度保障与支撑方面:项目的实施需一定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学生培养质量的闭环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合理设置各个环节的质量考核制度,从知识体系、导师配置与责任、奖惩制度等各个方面予以制度化和规范化。
(3)具体实施过程中:明确校企联合的学生培养目标,并以学校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完成课程建设、完善培养体系,最终建立稳定的培养基地和培养方案;重点建立校企联合的多导师培养团队,根据专业特长合理配置导师队伍;进而结合学校和企业自身特点,完善学生毕业设计所需的基础软硬件条件。
“校企联合导师团队”模式的构建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保证离不开完善的培养过程动态监督机制,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动态监督,以保证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顺利进行。学校和企业需充分沟通,建立从主管部门到导师团队的保障主体,对学生毕业论文期间的选题、开题、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进行动态监控,监督和考核的对象不仅是学生,对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也需合理地进行考核与监督。
实践过程中,根据“工程教育认证”对毕业设计环节的培养效果提出的量化指标梳理相应的培养主体,如表1所示。指标涵盖了工程知识的应用、问题的把握与分析、研究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规划等12项具体内容,具体指标的实现过程需综合考虑高校和企业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合理的培养任务分解与指导。根据表1,传统的毕业设计过程一般难以达成“工程教育认证”评价指标,“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学生培养过程将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进行挖掘,更能体现“卓越人才”的培养要求。例如:研究能力和现代工具的使用主要是学校培养内容,“工程与社会”需求、“职业规划”和“项目管理”等是企业的优势,而对“问题的分析”、“个人和团队”协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需贯穿与企业和高校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
3 结语
该文分析了当前本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内涵与教学模式,构建面向“共赢”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进行了分析。综合而言,“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更好地贴合了工程教育认证的指标体系和要求,对“卓越人才”培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为提高和保障工科毕业论文培养质量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 董云飞,郑丽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5):157-159.
[2] 邵维加,黄建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运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4):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