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科技创新小发明小论文精选10篇正文

《科技创新小发明小论文精选10篇》

时间:

科技小发明 篇1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的认定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是指经市政府有关部门确认的能够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从事一种或多种自主知识产权主导产品生产、研发的企业。

本办法所称研发机构,是指被确认为市级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本办法所称高新技术产品,是指按照《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和《*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产品)认定办法》确认的产品。

本办法所称技术性收入,是指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工程设计和承包、技术出口、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中试产品的收入。

第四条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科技资源向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倾斜。对被确定的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应优先推荐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优先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并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条市政府成立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认定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解决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市科技局、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人事局、统计局、劳动保障局、国税局、地税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搞好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各县级市(区)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申报材料的初步审查和把关工作。

第六条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我市辖区内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二)拥有自己的产品研发机构和队伍;

(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和高级工以上技能人员的数量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5%以上,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的数量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

(四)拥有本企业主导产品核心技术的自有知识产权,其中,拥有的发明专利达到1件以上;

(五)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

(六)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和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占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80%以上,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和技术性收入达到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60%以上;

(七)连续3年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占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以上;

(八)符合拥有省级以上新产品、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省级以上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或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条件之一;

(九)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年以上,并且年人均实现税收1万元以上;

(十)具有健全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完善的科技创新制度。外商独资企业和中方拥有股权未超过50%的中外合资企业或中外合作企业不予以组织认定,但出国留学人员在我市创办的企业除外。

第七条申报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市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认定申请表》;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发明专利证书复印件;

(四)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材料;

(五)研发经费投入证明材料;

(六)企业人员构成和研发机构证明材料;

(七)企业上年度和最近一个月的财务报表;

(八)拥有的省级以上新产品、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省级以上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或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证明材料;

(九)有关促进科技创新的企业管理制度。

第八条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按下列程序认定:

(一)各县级市(区)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和把关,按要求汇总后统一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属企业的申报材料径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提出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名单,报领导小组研究。

(三)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并报市政府批准后,颁发“*市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证书。

第九条对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本办法规定,对全市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进行复审。对不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经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取消其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资格,收回“*市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证书。

(一)连续2年没有申请发明专利的;

(二)有当年无省级以上新产品、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省级以上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或未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情形之一的;

(三)依法被确定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行为或提供虚假认定材料的;

(四)不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

第十条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合并、分立的,应重新办理有关认定手续。

科技创新小发明小论文 篇2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xx市企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对xx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问在深入研究xx市中小企业的典型代表——xx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的科技创新相关情况基础上,探讨增强xx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动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xx;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小企业作为xx市企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对xx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调查通过深入研究xx市中小企业的典型代表——xx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的科技创新相关情况,探讨增强xx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动力的有效途径。

一、xx中小企业的典型代表——xx光合蟹业有限公司

xx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科技创新情况:

1、公司的基本情况

xx光合蟹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优质水产种苗、食品和技术服务的民营科技企业,目前公司拥有资产超亿元,下辖10个分公司,一个研发中心,一个食品加工厂及多个合作养殖基地;拥有优质健康河蟹苗种培育面积400公顷,其它种类养殖面积13,000公顷,工厂化水产苗种车间30,000立方水体,连续三年产值达8000万元以上,年创利税超过500万元。

2、公司科技创新的成绩

公司成立以来,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显著成绩:在国内首创稻田养蟹、河蟹生态育苗、海蜇工厂化育苗技术,通过省级鉴定的科技成果达2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中华绒螯蟹“光合1号”通过国家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河蟹新品种。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以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为纽带,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广大蟹农中实行订单养殖,带动了10000多个农户实现了增收。2011年又创新了服务模式,成立了科普惠农服务站,在全国各地已建起600多家惠农服务站,2012年,科普惠农服务站在南北方水产养殖聚集地区拥有了19家连锁店,为广大农户送去了便捷的技术服务。

3、公司的研发设计

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内设研发品质中心,包括技术部、品控部及研发中心。公司十分重视技术人才,吸引了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80名水产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来公司从事科技工作,实施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外部科研人员,组建专家团队联合攻关,实现集成创新,还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天津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等院所建立联系,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和项目开发,借助他们雄厚的研发力量,引入了高水平的科研人员进行研发。聘请了挪威水生动物育种权威单位阿卡瓦弗斯克(Akvaforsk)遗传研究中心的知名专家托德森(Thodesen)来指导河蟹高级群体选育项目研究,完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二、xx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的启示

1、善于抓住转型机遇

通过对两家企业的实地走访,我们看到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我市转型发展的有利时机,发挥自身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找准了方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2、高度重视科技研发

xx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渔业养殖业资源,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研发河蟹新品种,终于获得技术上的突破和效益上的爆发,成为我市发展新型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

3、构建有效的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并不是简单的开发新产品这么单纯,而是要形成一套高效率、适应性强的创新机制,不仅要有像李晓东这样精心钻研和眼光独到的带头人,还要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优势的制度,更要不断创新思路、广开渠道、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来发展壮大企业。但是,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后发现:xx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目前的发展极易受场地的限制,随着我市沿海可养殖水面减少和部分水域的污染,使水产品的养殖难以扩大规模;同时,企业在产品深加工上投入不足,新产品推出较少较慢,大大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三、推动xx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几点建议

1、政府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必须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法规,充分发挥科技管理部门引导作用,积极落实现有政策,大力宣传企业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等新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增进企业对创新政策的了解,拓宽服务渠道,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到国家、省科技创新政策的支持,保证科技、财政、税收等激励政策得到及时、高效的落实。另一方面,要竭力营造全民学习、全民创业和全民创新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大力宣传科技创新的典型,培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社会风气。

2、中小企业要加大人才吸引力度

强化自主创新,中小企业要大力吸引人才。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强弱取决于企业的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智力支撑。xx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在技术创新上成绩斐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技术队伍,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并对创新人员进行有效的物质奖励。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是我市中小企业应该形成的共识;另外,企业与研究机构、大学之间开展科技合作,也能快速提高本科技人员的科研水平,辽宁华孚集团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功也离不开与各个高校的紧密联系。

3、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的特点,企业的当家人必须树立长远眼光,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来提高企业竞争力。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建立一批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政府要围绕企业的具体需求,重点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生产用地、人才招聘、技术引进、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相关问题,为企业的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支持。推进产学研合作要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财政金融上对产学研合作予以资金支持。提高产学研成效,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走出本市、本省乃至本国,充分利用他处的资源与市场,我们调研的这两家企业就是依托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提高了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扩大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了企业的效益和知名度。

科技小发明 篇3

目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课堂也只是流于形式,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不明确。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教师通常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教学不足,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非常落后,情境教学几乎没有,教师也没有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技术发明和创造,没有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地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没有形成。此外,学校没有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来鼓励学生进行技术发明,科技发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包括科技探索与科技发明等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教学。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对策

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学校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发明创造,开展技术发明活动,学校要让学生们知道信息技术课程的意义与重要性。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信息教学观念,将情境教学、科技探索、科技发明教育理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形成创新发明意识,提高学生的技术发明创造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困难,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当然,学生也可以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书本上的知识提出挑战,不迷信权威,敢于探求真理,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2.注重师资建设。优秀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科技探索、技术发明创造活动。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不断学习最新的理论成果,了解最新的科技发明;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及时向学生传授最新的科技动态,让学生了解时事,关注科技发明。同时,学校应该关注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环境,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薪金待遇,将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教师同等对待,一视同仁,不能忽视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而且,学校还要经常引进新的、高素质、高学历的信息技术人才,壮大信息技术师资队伍。

3.更新教学方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观看科技探索与科技发明教学视频,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引起学生们对科技发明的兴趣和爱好。学校还可以举行科技发明专题讲座,请一些科技发明的专家、学者向学生普及科技发明知识,培养学生们的科技创新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技术发明、科技发明、理论发明,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考试时,也可以对学生们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而不是只按照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更要看学生的发明成果,动手操作能力。

三、结语

科技小发明 篇4

建设专业教师队伍

作为中华小学科技组组长,甘壮见证了该校科技教育的发展。甘壮原本是一名语文教师,但他从小心中就有“科技梦”,时常捣鼓一些小发明。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教师,在中华小学找到了发挥特长的舞台。

“学校很重视发展科技教育,不仅建成了科技活动室,购置了各种各样的设施设备,还让我开设航模、科幻画等兴趣小组。我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终于能一展身手了。”甘壮老师说。虽然钟情于斯、热心于斯,但甘壮深知单靠一人之力,是难以在全校推开科技教育的。他需要一个团队,一个喜爱并专注于科技教育的团队。不久之后,在学校的支持下,由他领队的科技教育辅导员队伍组成了。业余时间,他带领辅导员们研究机器人代码和指令等知识,攻克各项技术难题。“研究使我们的科技教育能力得到了提升,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发明的乐趣。”甘壮老师说,如今他已成为该校科技辅导员骨干。

中华小学教师符月荷如今也深深爱上了科技教育,她说:“随着学习和实践的深入,我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现在,我不再是当初那个仅凭一腔热情搞科技教育的‘门外汉’了,我对科技教育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为了提升科技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质,中华小学近年来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除了每学期开展至少两次的全校性科技教育集中培训,还邀请相关专家到校现场指导,不断提升教师的科技教育水平。通过培训,该校科技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如今已形成一支由13名科技辅导员和各班班主任组成的科技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

科技课堂引领学生成长

“瞧!这是我发明的防滑剪刀,它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很有用。”中华小学五(1)班学生梁嘉程自豪地说。因为尼龙绳比较滑,用剪刀剪比较难剪断,她便发明了防滑剪刀。她用砂轮在剪刀一侧刀锋靠后的位置打一个小口,用以固定物品,这样就可以轻松地剪断物品了。

“留心观察生活,善于思考、实践。这是我们科技教育课堂的核心理念。”中华小学校长黄秀英介绍说,“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规范推进科技教育,实现学生全员参与的主渠道。”为此,该校在三到六年级每周开设3节科学课和2节综合实践课。科学课要求任课教师以探究性学习模式授课,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综合实践课要求任课教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实践。

中华小学四(2)班学生黄瓒告诉记者:“科技教育对我的帮助很大,我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提高了,学习也更有自信了。”2015年,她转入该校就读,由于一时难以适应新环境,成绩下滑,老师和家长都很着急。当时正值该校第十届科技节,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作品,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发明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班级自动升降台,这让她获得了同学们的赞扬。她找回了自信,学习成绩很快提高,还被评为了学校的“三好学生”。

除了大力建设校内科技教育课堂,中华小学还积极构建校外实践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如组织学生参加以“走近创客 体验创新”为主题的2016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让学生学会通过资料研究和访谈调查,了解航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今,科技课堂、校外实践活动已成为该校的常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锻炼了动手能力。

精彩纷呈的科技活动

“这是我自制的小台灯,有了它,我在房间里看书就温馨多了。”这是中华小学五(2)班学生覃艳妍为迎接科技节而做的小发明,她兴高采烈地向记者讲述发明小台灯的过程,“准备好电线、电池、灯泡、圆珠笔杆、果冻盒等材料,把它们组合起来,一台简易的小台灯就做好了。”

“每一次科技节我都很期待,为了在科技节上展示更好的作品,我会很努力地去准备。虽然有点累,但我觉得很有趣、很快乐。而且,我还可以在同学的发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覃艳研说。

每到科技节,中华小学就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一个个摊位上展示着学生制作的船模、风能发电机、环保小灯笼等作品,学生们一边吆喝一边耐心地介绍、演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科技节活动内容丰富,除了安排科技小制作比赛,还有科幻画制作、航模知识讲座和表演、橡筋动力飞机制作等,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如今,科技节已经成为该校的一个传统节日。

此外,该校利用百色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资源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家长参与到科技教育工作中,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动手,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育的良好氛围。

“每一个活动都非常有趣,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能学到许许多多科技知识,获得很多锻炼机会。”在科技活动室,该校五(1)班学生肖灿一边向记者讲解科技发明的程序,一边娴熟地操作机器人搬运积木。2016年,他与同学黄Z轩一起制作的这个小发明,获得了广西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WER-J项目一等奖。

科技创新小发明小论文 篇5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

虽然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从教育体制来看,虽然素质教育开展多年,但是高考的指挥棒还在发挥着作用,考试成绩依然是决定考生升学去向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高中生进入大学学习后首先摆脱掉巨大的学习压力后,对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荡然无存,其次由于学习方式的机械化、技巧化导致学生思维模式固化,这种僵化的头脑直接阻碍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另外,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宣传、组织的力度还不够,认为这仅仅是一项任务,甚至有的学校将学生创新成果的多寡看作政绩。

而多数院校,在组织过程中甚至把自己的课题拿来让学生参赛。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多数高校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专门指导教师队伍,许多指导教师基本上都是在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之外指导学生,或者在自身研究的项目课题中分配任务给有志参与科技创新的学生,这样学生的创意得不到施展。从以往学生提交作品的方向和创新内容看,许多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选题过于宽泛,致使研究难以形成实用的成果,这一点在人文社会科学类作品中尤为明显,在研究方法上往往不能突破学科,没有形成多学科、多专业的组合、交叉。当然,依然有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组织没有提升到带动学风建设的高度,没有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出现了学术氛围不浓厚,参与面不宽的现象,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或影响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带动学风工作的路径选择

1.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培育科技创新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过去忽视时间、缺少创新的传统教学模式、方法等受到极大冲击。网络公开课等第二课堂的开发、开放,各高校开展的科技创新课程的实践,在网络上平台上逐步建立,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育体系呼之欲出。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重塑高校学风的要素。各高校发挥自身行业特色和传统学科优势,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建设以及营造创新学风的实践活动的维度、广度、深度依然有空间去研究探索。重新审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在推进学风建设中发挥的潜在价值,开展协同创新,建立更完善的教育体系制度,构建大学生科创引导学风建设新机制,协调各方面的新问题,综合社会、学校、教师、学生、企事业单位、国际合作办学等的优势,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来推进学风建设。

2.以传统为基础,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学风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取决于高校学科建设和教育体系建设的结构和目标的合理设置。学科建设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而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学科建设水平能否带来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体现的是一所高校的教育质量的核心竞争力。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发展仍然是高校的三大主要职能,而大学的人才培养、学风建设又是其他两个职能的基础,更是其他两个职能的体现。专业设置应按照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设置,培养方案应结合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的学科水平,才能更好地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职责,这一切都要求高校学风建设要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科技创新又应该是学风建设的题中之意。因此,高校应进一步立足、发展自身特色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发挥其对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作用;同时要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的时代性,培养创新氛围,营造良好学风,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服务。

3.创新和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和形式

第一,开展学生学术活动,建设科技创新宣传平台。营造良好学风,吸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应该加大学生活动中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宣传。高校要组织科技活动来普及科技创新信息、培养科学兴趣、组织经验交流会交流科研心得,邀请专家学者和指导教师开展讲座、指导课,丰富科技节的内容,提高科技节的水平,吸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从而营造人人关心、知晓,人人志在参与,实践知识提升动手能力的学习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带动学风建设。第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观摩大型科技赛事。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高层次科技竞赛。完善选拔机制,组建专业固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有制度、有程序的组织学生、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帮助学生将创意、想法转化为作品。在检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培育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激发更多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

4.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需要高校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培育和推动,因此高校应重视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培养工作,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设计、积极培育、推广,加强制度规范建设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项目,提升大学生参与学术创新和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对参与创新活动并取得成果的学生予以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奖励,例如:申请专利、发表学术论文,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中加入创新能力指标,在奖学金评定体系中增加科技创新的类别,以形成大学生追求真知、勇于实践的育人氛围。高校管理者还应重视为学生组织营造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乃至国内外的各种学术论坛,开放科研文献检索平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公开课等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开拓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发展多元化思维能力,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结语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体现高等教育的效果和社会效应,对于推进社会进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当前高校提高学风建设的重点。因此,依托科技创新提升学风建设水平,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互动机制,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

在全面认识并深刻分析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及活动现状的前提下,需要高校管理者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不断加强人财物方面的保障、丰富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注重科技成果实用性、创新管理理念,形成以科技创新带动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保障科技创新的长久发展,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工作机制和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氛围不够浓厚、物质保障缺乏、激励机制不健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共性问题,从而以科技创新提升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保障科技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小发明小论文 篇6

1、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内涵与动因

1.1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内涵

文化企业科技创新是指在文化企业中应用新知识、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新服务,以创造和开发新需求的过程。其实质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推动双方不断发展和演进。文化企业科技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外生需求看,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环境,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加强文化技术集成创新与模式创新,提高文化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安全监管、文化诚信评价等文化管理共性技术,提高科技服务的能力,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全面优化。第二,从内生需求看,以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核心,加强文化领域战略性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研究,开展文化内容创作、生产、管理、传播与消费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不仅有利于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提高投入产出比,还有助于增强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加快文化的传播与输出。

1.2文化科技创新的动因

1.2.1实现文化与科技的互动发展

现代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但需要资源和资本,更需要大量的现代知识和技术要素,作为知识经济的产物,文化产业更突出了对要素的拓展与整合。新兴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融合,不仅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带动文化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重组,而且也推动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图书出版公司、音像出版公司开始利用网络技术创立新的销售渠道和运行模式,推动了图书和音像出版业的发展,同样百老汇音乐剧、好莱坞影视都依赖于现代科技实现了传统文化科技化的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文化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文化底蕴通过科技手段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挖掘与传播。

1.2.2实现产业与市场的升级改造

文化产业具有多样化、区域化、低碳、附加值高、就业率高等特点,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互,可以优化传统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开发需求市场与消费潜力,推动文化特色化、产业化、集聚化发展,有助于培育新兴数字文化业态,孵化科技型文化企业,提升国家文化实力和竞争力。2003年,日本颁布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一系列政策,挖掘日本传统文化,积极提升数字技术和载体创新,逐步将文化产业和发达的电子科技产业融合,促进了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拓宽了新兴文化的消费市场,成就了全球知名的索尼、任天堂等超大型科技文化型跨国企业,实现了从一个传统的技术产品制造大国向一个文化产业生产和输出大国的转变。文化科技创新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科技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演变,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1.2.3实现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增值

科技创新不仅拓宽了文化服务网络与平台,提升了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内涵与价值,增加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使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输出与传播更贴近市场、贴近需求。1999年,韩国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成立“文化产业基金”,依托IT产业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明确了将数字文化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推动了动画、音乐、卡通、游戏产业的发展,2013年韩国数字游戏等文化产品的产值达101.1亿美元,占当年文化产业产值的11.82%,游戏相关产品和服务输出额占据了世界游戏市场5%以上的份额,是世界公认的以技术力量保障文化创新和产品创造的文化产品生产强国。科技赋予了文化新的发展动力和形式,而文化又成就了科技的价值和意义,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要素。

2、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模式与类型

2.1“服务+科技”型

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结合是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通过将新技术、新方法向文化产业的渗透,整合文化与技术资源,实现文化企业与技术型企业全方位的合作,提高文化产品内涵,拓宽文化服务市场,从而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以美国迪士尼公司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集电影、书籍、乐园、玩具于一身的文化企业,该公司的创新包括两类,第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创新,迪士尼依靠其庞大的制作团队和媒体网络,开发和推广全年龄段喜闻乐见的作品,始终走在文化创新的前沿;第二是文化科技创新,迪士尼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2维和3维动画制作技术与团队,1992年,其电脑辅助制作系统(CAPS)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科学工程金像奖,科技的领先助推了迪士尼全媒体的发展与创新。“服务+科技”的文化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迪士尼传统影视媒体的业绩,也促进了新兴业务的发展,2013年迪士尼公司总收入450.4亿美元,传统的媒体收入占总收入的58.47%,新兴的网络业务达到10.6亿美元,年均增长8.15%。采以同样科技创新策略的还有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德国Bertelsmann集团等。

2.2“平台+研发”型

现代的文化产业更多是服务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将现代科技融合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推广,实现技术研发与文化服务的同步发展,拓展服务价值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以现代科技与虚拟网络为基础的文化服务创新。盛大网络有限公司是集游戏、文学、传媒、手机、动漫、音乐等业务,向广大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在线互动娱乐内容和服务。作为新兴的文化企业,以网络为载体,通过参股NokiaSymbianOS、J2ME平台,收购美国ZONA公司、韩国Actoz公司,推出了ROM手机操作系统、完善游戏服务平台、构建软件开发网络,实现了从一个游戏服务运行商向中国首屈一指的网络文化服务商的华丽转身。“平台+研发”的文化创新模式不仅依靠信息网络拓宽了公司业务范围,而且通过研发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精耕细作,提升了公司及产品的竞争力,2013年盛大游戏的研发费用达到1.86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总收入的18.08%,占税前利润的42.46%,研发费用年增长超过8%。采用同样科技创新策略的还有日本SONY娱乐公司、韩国NCsoft公司等。

2.3“软件+硬件”型

文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软件与硬件的支持,软件包括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设计、制作、研发、培训、咨询等,硬件包括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的系统、设施、园区等,软件与硬件的共同发展,是推动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环球数码创意公司致力于发展以数码内容为主的3D数字影视动画培训、3D数字影视动画制作、数字影院系统设备生产及应用方案、动漫影视剧发行以及国际大型文化创意园区等相关高科技文化产业,是目前业务范围较广、科技含量较高的典型的文化企业。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1.6亿港币,比上年增长44.76%,其中,电脑图像创作及制作收入8753.2万元,占总收入的54.46%,培训收入1574万元,占总收的10%,园区及硬件租赁收入占总收入的35.54%。以数码科技为基础,硬件与软件的同步发展,使环球数码成为科技型文化企业发展的楷模。采用同样科技创新策略的还有韩国Nexon公司、日本GAINAX公司等。

3、国内文化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3.1文化资源类型多样,科技创新需求不同

中国幅原辽阔、历史悠久,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差异较大,导致文化资源类型太多。从形式上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源,从类别上分为民族性、地域性、功能性文化资源,从内容上分为历史、宗教、艺术等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的复杂性和差异化以及文化资源对于科技创新需求的独特性和多样化,为开展文化资源公共服务与社会化运营增加了难度。相对于传统文化资源,新兴文化借助于科技与网络,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科技创新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提升作用明显。因此,文化资源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方式、文化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模式成为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3.2文化企业业务复杂,科技创新能力不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文化及相关产业被分为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文化信息传输、文化创意和设计等10大类,50小类。各类别差异较大,科技创新程度不一,再加上企业业务复杂,涉及行业太多,导致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标准不一,无法准确地衡量和比较文化企业科技能力。此外,由于文化资源的差异性、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难度不一、技术创新的成本和收益差异较大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3.3文化消费市场巨大,科技创新服务太少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但是,国内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服务网络还不完善,尤其是投融资、担保、技术合作、产权交易机制还不健全,无法满足文化消费市场和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目前,中国文化消费需求和供给的缺口近5600亿元人民币,居民文化消费的增长速度及消费潜力与当前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形成巨大的落差,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服务已经成为文化产品与服务开发与制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文化市场、满足消费需求的关键载体之一。

4、国内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综合发展策略

4.1完善市场导向的文化科技创新扶持政策

文化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是促进文化与科技有机融合、相互作用,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形成的重要举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提供财政、税收、金融、就业、人才等一系列的优惠和鼓励政策,激发文化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支持多种形式的横向和纵向科技技术成果向文化企业转移,提升文化企业科技研发和技术集成应用与创新能力。2004年文化部设计“文化部创新奖”,对立足时代前沿、弘扬科学精神、运用现代科技、普及广大群众的文化项目予以表彰。2009年文化部推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旨在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路径,完善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文化科技投融资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政策的完善与细化,对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调整和优化、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2建立功能导向的文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根据文化产业类型,依托有关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建立统一的文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整合科技创新服务功能,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内容,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合作、培训管理、融资投资、风险管理、产权交易、法律咨询等各方面服务,以满足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孵化的需求。加强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构建以技术创新型企业、文化综合服务运营商及骨干文化企业为主体的文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于加快文化创新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2014年由科技部发起建立的“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在成都成立,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跨行业整合文化、科技、金融等多方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具有完善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与人才培养功能,为文化科技的创新体系的探索走了重要的一步。

4.3推广需求导向的文化科技创新资助模式

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财政资助,2010年6月,文化部印发《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管理办法》,提出了文化产业重大战略导向项目、前沿项目、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等培育计划。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2.97亿元资助了网络、旅游、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科技服务等领域97项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在“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将资助575个文化科技创新项目。但是,单纯依靠政府预算内拨款只能解决一部分资金需求,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发展所需的投入,因此,必须建立以需求导向的文化创新资助模式,完善政府补助、贴息贷款、奖励、消费性、专项性资助等形式,加快资助资金的市场化运作与管理,加速文化产权交易与融资市场的建设,形成政府指导、行业主管、企业主导的文化产业创新资助体系。1994年起,法国电影产业资助基金,采用自主性资助和选择性资助两种形式,将影视作品的税款按照特定条件分配和返还给生产、发行和放映三个环节的参与者,用途严格限定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作与创新,既体现了企业资助的差异性和针对性,又体现了产业政策的导向性和市场化,为我国文化科技资助形式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5、小结

以科技为主导的文化企业发展模式其重要的特征是技术的先进性以及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度,文化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文化创意的内涵与价值,更加提高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入避垒和出口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完善创新扶持政策、优化创新服务平台、改革创新资助模式,才能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推进文化资源与遗产的认知、保护、传承和开发,促进文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和高端系统装备国产化,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构建新型文化服务产业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科技小发明 篇7

一、制作方法:

所需材料:

1000毫升可乐瓶一个、矿泉水瓶一个、直径为0.5厘米的塑料管长40厘米。

制作步骤:

科技小发明 篇8

学生在科技竞赛中的获奖数是昆山科技教育成绩的最直观的体现。在2008至2012年的这5年间,昆山市有20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5名;46名学生在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评比中获奖,其中4名学生获金奖,被授予“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荣誉称号;17名学生获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获奖数占全省的二分之一;159名学生获中国国际发明展奖项,其中金奖28名,获奖学生数列全国县级市榜首;36名学生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荣誉称号。另外,仅2012年昆山市就有56名学生获国家专利68项。

梦想不只是孩子的专利。在这些放飞科学梦的青春少年的背后,是一群为梦想而默默耕耘的科技教育人。他们当中,不少人已经走过壮年,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是教育梦想之火让他们激情燃烧,活力四射;是梦想的薪尽火传,让他们的青春得到延续,也使昆山的科技教育拥有了无限的生命力。

1 “煽风点火”

昆山是航天英雄费俊龙的故乡,昆山市在斥资8000万元修建的昆山市青少年宫中,专门设立了以费俊龙命名的俊龙航天活动展示中心。展示中心陈列着各型运载火箭模型、飞船返回舱模型、宇航服、航天员训练器材等各种展品,“镇馆之宝”则是一座按照3比1的比例缩小制作成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模型。近20米高的火箭模型矗立在昆山市青少年宫的大厅正中,仿佛是一座巨大的纪念碑,寓意这里是昆山科技创新教育的中心。

在昆山的科技创新教育“三级核心网络”中,位于第一级的是由教育局和科协联合成立的科技教育协会,为全市科技创新教育提出指导思想,明确年度的目标任务;位于第二级的是市青少年宫的科技部,具体负责全市青少年科学教育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位于第三级的是29所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负责带动全市一百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科技教育。

其中,作为第二级的青少年宫科技部,既是承上启下的纵向枢纽,又是一百多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圆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年已经59岁的青少年宫科技部部长韩仕龙是全市科技创新教育的领军人。

早在三十多年前,韩仕龙就开始了科技教育的生涯,只是按照他的说法,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地下工作者”。那个时候他带着学生搞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被人看作是不务正业。面对领导的批评、同事的排挤、家长的不理解,韩老师从没有丝毫的动摇。在他的坚持下,学生中不断有人在省市级乃至部级别的科技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他的工作。随着科技创新教育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韩老师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作为全市科技创新教育的领军人,韩老师的工作内容繁重而琐细。他既要负责组织开展全市科技教育活动、科技创新辅导,又要承担起传、帮、带青年科技教师的任务,定期组织全市范围内的科技教师培训。就连全市的科技教育宣传,每年一册的全市学生获奖作品集,定期出版的《昆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报》,也是韩老师亲自来做。然而,工作再繁重,韩老师也不会忘记自己最重要的使命——他所说的“煽风点火”,煽发明之风,点创新之火。

在韩老师看来,科技创新教育不能仅仅是个别学校用来装点门面的特色;科技教育工作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辅导参赛选手,打造几个科技特长学生。他的目标是引燃更多人的科技创新梦想,把创新的种子播撒在全市十万青少年的心中,开启他们的创新思维,扎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为了点燃这把火,年近花甲的韩老师先后在昆山市各中小学举行科技创新讲座两百多场,几乎跑遍了昆山的每一所学校。在讲座中,他向学生和老师们分享了自己总结出的“十二发明法”、“缺点列举法”等行之有效的创新发明方法。如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一缩、反一反”,使现有物品在性质、功能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创意。

结合科技创新讲座,韩老师在全市学生中发起了“金点子”倡议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讲座上学到的创新发明方法去发现和探索,寻找创意“金点子”。学生通过文字和图画将创意描绘出来,形成创新发明登记表。每次讲座过后,韩老师都会收到几百份学生的创新发明登记表,他每一份都认真批阅,从中发现学生的创新火花。

不少学生的创新灵感在韩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作品,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的不在少数。学生徐凯敏受“缺点列举法”的启发,提出了“自控输液器”的创意。经过韩老师的反复指导修改,徐凯敏的最终作品获得了国际发明展金奖,徐凯敏也因此获得江苏首届“青少年发明家”的称号。对学生的一些看似异想天开的创意,韩老师也积极加以肯定,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位学生突发奇想,要在人身上装两个机械翅膀,实现自由飞翔。韩老师看到后立即鼓励他:“美国正在研究扑翼飞行器,但只能飞几分钟,你可以试着超越他们。这项技术的瓶颈在动力。可以通过研发超导技术,来改善动力装置,解决动力问题。你如果以此作为奋斗的目标,也许能获诺贝尔奖。”

有哲人说过:头脑不是需要填充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韩仕龙正是把自己当做了一个点燃学生科学梦想的火把。这把火越烧越旺,59岁的韩仕龙也仿佛越来越年轻。

2 带着孩子仰望星空

最近几个月里,董洪锋不止一次地梦见自己回到了学校,有时是在活动室里,自己正带着学生一起做机器人;有时是在教室里,自己站在讲台上向学生讲述着宇宙的奥秘,讲台之下,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专注地盯着自己。

就在几个月前,董洪锋告别校园,前往昆山市青少年宫就任少年宫主任助理一职,同时接任昆山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秘书长——正式从韩仕龙老师手里接过昆山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旗帜。而在这之前的近三十年里,董洪锋一直是昆山市实验小学的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校园、课堂、学生,是他难以割舍的牵挂。

198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董洪锋成为昆山市实验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仅仅一个学期过后,他被学校领导看中,送去参加江苏省自然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就这样,董洪锋成为了江苏省最早的一批自然专职教师。从一开始,作为自然老师的董洪锋就不满足于仅仅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把学科的教学和青少年科普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充分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领着孩子观测彗星,看日食,调查河流的污染情况,进行各种科学探究实践。

学校也给了董老师广阔的施展空间。2003年,昆山市实验小学少年科学院升格为学校领导下的独立机构,下设环境科学、信息技术、科技创新、模型制作、健康教育5个研究所,以及建筑专业模型、国际数棋、智力七巧板、航空模型、遥控赛车、机器人等13个专业队,成为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主阵地。董洪锋老师被任命为院长。

在董洪锋的组织和领导下,昆山市实验小学的科技教育活动广泛扎实。每年的全国“科普宣传日”和“科普宣传周”,都组织开展相关的主题科普活动;连续10年,每年都定期举行“科技创新月”和“校园科技节”,组织学生阅读科学书籍,举行科学发明创造故事演讲比赛,举办科技讲座,开展主题小报、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机器人、科学幻想画比赛。全校师生积极投入活动,学生的参与率达100%,每年涌现的各种科技作品达数千件。

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董洪锋带领老师和学生组织和参加各层次的科技竞赛活动,为不同层面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和体验成功的机会。每学年,昆山实小的师生参与的各级别科技竞赛有十余个。就在董洪锋离开学校前往少年宫任职前的一个月内,他还带着师生接连参加了江苏省创新大赛、苏州市车辆模型比赛、苏州市青少年机器人比赛、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比赛4项大赛。

昆山市实验小学的科技教育成就了科学教师董洪锋。近三十年的科技教育生涯为他带来了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普人物、省优秀科技辅导员、省科普宣传先进个人、江苏省高级科普师、航空模型国际级健将、中国航天模型代表队教练、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比赛总裁判长等数不清的荣誉。

在董洪锋的努力下,科技教育也成了昆山市实验小学最耀眼的品牌。学校航模队在世界航空航模锦标赛获得金、银、铜牌多枚,两次获得全国比赛团体冠军;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江苏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多项一等奖,在全省名列前茅;学生的发明作品获得29项专利证书;在2010和2011两年的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答辩活动中,有9名学生获得“小院士”的称号。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全国航空航天模型运动重点单位”、“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创新性学校”、全国首批“科技教育传统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五星级先进集体”、“苏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

然而,这些成绩和荣誉却并不是董洪锋最为骄傲的地方,更不是他从事科技教育的初衷。相比而言,他更乐意向别人讲起这样一件小事。那次是他在银行排队的时候,一个多年以前的学生认出了他。尽管已经时隔二十余年,那位学生还是清晰地回忆起小学时候,董老师带着学生晚上在郊外看四季星空时的场景。那时,董老师以长柄手电作教杆,一边教学生辨认星座,一边讲解着与星座有关的神话传说。具体的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是旷野中大家围坐在老师周围时的欢快心情,以及凝望浩瀚星空时的神圣感,说起来还是回味无穷。

学生的深情回忆瞬间点悟了董洪锋——科技教育的本身,不就是一股摇动另一棵树、推动另一片云、唤醒另一颗灵魂的力量么?“今天教授给学生的科技知识也许会被忘记,这么多的学生里也许最终没有人能成为科学家”,但是丰富的科技教育活动过程,学生参与其中的体验,本身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埋下一颗种子,当它遇到合适的环境,便会生根发芽”。

3 脚踏实地,老树发新枝

在昆山市的众多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中,城北中心小学无疑是最“接地气”的一个。“夹竹桃提取液杀虫效果的研究”“木槿叶汁液洗涤效果的研究”“绿色杀虫液”“鱼池里的绿色蔬菜”“种薄荷诱灭苍蝇”“盆花的无土栽培”“植物气味对食品的保鲜试验”“银杏外种皮浸出液综合利用的探究”“榴莲果皮对常见水果保鲜作用的研究”……从这些学生研究项目的标题中,仿佛能嗅到泥土的味道。

为城北中心小学掘下科技教育第一锹土的是如今的学校副校长、全国优秀教师金喆。1991年11月,一项重要的任务交到了城北中心小学自然教师金喆的手上——对100粒由返回式卫星从太空带回的番茄种子和100粒普通番茄种子进行对比种植试验。为了搞好这项实验,城北中心小学专门在校园中开辟了一块小农场,并投入3000元钱在农场上建起玻璃温室。在当时,3000块钱对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小学校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这下金喆睡不着觉了——实验搞不好,如何对得起大家的信任!为了保证实验的番茄安全过冬,那年冬季最冷的一个月,金喆直接带着被褥住进了玻璃房,连除夕夜都没有回家。

从11月到来年6月,金喆带着学生们一起种番茄、观察番茄生长,所形成的观察记录和报告装满了一麻袋。最终,他们得出实验结论,太空番茄不如普通番茄甜,也不如普通番茄酸。这一结论与人们普遍的假设截然相反。难道是自己的舌头出了问题?金喆把种出的番茄送到权威的农业科研机构进行检验,得出的科学数据完全支持金喆和学生们的结论!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当年的“全国生物百项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前身之一)中获得一等奖。

自此以后,扎根土地开展科技教育的做法与那块小农场一起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城北中心小学的“传家宝”。二十多年里,前后四任校长,这两样传家宝都得到了传承和发展。1998年,城北中心小学自筹资金,先后投入100万元对当初那块小农场进行扩建,建起了一座占地四亩多,寓科技教育、劳技教育、环境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基地——星火生态园,内设温室栽培、动物饲养、种植、堆肥、环保实践、气象观察等六个活动区。

星火生态园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动手参与种植蔬果、饲养家禽等农业实践,一边从土地中获得创新的灵感。金喆常开玩笑:董洪锋在实验小学搞的航天航模,追求高精尖的科技,属于“仰望星空”的;我们城北小学立足星火生态园,整天趴在农场上搞农业,属于“脚踏实地”的。

在金喆的精心耕耘下,星火生态园的科技教育沃土上生长出硕果累累。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18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28项。多名学生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苏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荣誉。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劳技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

从这片沃土上生长出来的,还有科技教育的“新枝”。正如自然界的生命要在新陈代谢中实现永生,科技教育要实现永续发展,培养新生代是关键。1958年生人的金喆年纪不小了。昆山市教育局分管科技教育的周雪明副局长就曾提醒金喆说:“城北中心小学的科技教育能不能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键在你有没有培养出徒弟。”

在城北中心小学,一直以来受金喆老师的影响而积极加入科技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有不少。谈琴芳老师便是其中的一位。2008年,在学校语文师资缺乏的情况下,城北中心小学依然将已是语文教学骨干的谈琴芳调整至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的岗位。学校这么安排,看中的是谈老师的综合素质和她对科学教育的热情。科技辅导员和科学老师的工作不同于一般学科,它要求教师要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应对好奇学生的无止境的探究;同时,作为科技辅导员,常常要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辅导学生,周末和节假日带学生外出比赛也是家常便饭,因此,优秀的科技辅导员不仅要有创造性、学识丰富,还必须有奉献精神。事实证明,这些谈琴芳都具备。

五年级学生朱紫妍和王娅岚在参加学校星火生态园的“沼气池管理活动小组”活动时,萌生了一个念头:臭不可闻的沼液能用来杀虫么?他们的突发奇想得到了谈琴芳的热情回应:我们一起来研究吧!于是,在整个7月里,本该享受暑假的谈老师带着两个孩子分别进行了沼液灭杀蛆虫、玉米蚜虫、青菜蚜虫、土壤害虫、豆天蛾幼虫的数十次的对比实验。在三十几度的高温下,谈老师每天都要带着两个孩子采集臭烘烘的沼液与蛆虫,并一次次往返于星火生态园与实验室之间,其中的辛苦实在难与别人言说。实验中,他们发现沼液及其混合液确实对各种植物虫害都有不同程度的灭杀效果,但是会对植物生长有影响么?谈老师决定带着孩子进行沼液及其混合液种植玉米、青菜、的实验。8月到11月整整4个月的时间里,谈老师指导两个孩子耐心地进行观察实验。每两天进行一次浇灌,每天记录各个对照组的变化信息,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即使是在节假日也不间断。

谈老师那投入的劲头,与多年前裹着被子在玻璃房里守护番茄苗的金喆如出一辙。他们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城北中心小学的“绿色杀虫液”项目获得了一等奖。凭着这股子劲头,从事科技教育时间并不长的谈老师很快成长为城北中心小学乃至昆山市科技教育的骨干力量。仅在最近6年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谈琴芳辅导的学生就获得了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她个人也收获了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十佳魅力科技人物等荣誉。

谈老师等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令金喆感到无比欣慰。他明白,自己的教育梦想将在这些年轻的后生身上得到延续;而城北中心小学的科技创新教育,这块由自己亲手开垦的沃野,也将在他们的耕耘下,永葆着生机活力。

4 把更广阔的世界介绍给每一个孩子

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校的金敏老师是出了名的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就连别人询问他的年龄,他都故意反着说——明明是57岁,他偏要说是75岁。直到被别人不留情面地拆穿,他才狡黠地一笑:“哈哈!我们搞发明创造的人,就是需要逆向思维嘛!”

在农村小学做教师、做校长的多年里,金敏一直热衷于科技创新与发明创造。他自己就是中国发明协会会员,他的发明作品“无线输电装置”申报了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他与高校的工程师合作研发的电脑主机共享器,产品成功申请了两项国家专利,并且获得了江苏省首届中小学教师发明金奖。

自己享受着发明创造的快乐,金敏想让学生也享受这种快乐。更重要的是,金敏在发明创造与思维解放中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更精彩的世界,他迫切地想把农村孩子领进这片天地。于是,10年前,当金敏任校长的村小被撤并到千灯中心小学校时,金敏拒绝了学校给他安排的中层领导的岗位,主动要求做一名普通的科学教师,在全校搞起了科技创新教育。

在每周的科学课之外,金敏利用“地方课程”与“兴趣小组”时间,在全校开设了每周两课时的科技发明课,着重培养这些农村孩子的创新思维。生活中的任何东西、发生在身边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被金敏拿到课堂上用作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工具。

一次雨天,教室里学生的雨伞摆放得到处都是,有的挂在窗口上,有的放在课桌旁,伞上的水滴落下来,在地板上留下一块一块的水渍。金敏问学生:大家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呢?学生们议论开来,最后形成共识:教室里人多、空间小,班级里随意摆放的雨伞不仅严重影响教室美观、卫生,而且存在安全隐患。那么,怎样才能让班级的雨伞放置有序呢?金敏要求三年级的300多名学生共同参与设计班级雨伞架。一周后,大家都提交了设计方案,三(6)班的唐思祺同学得到了最多的认可。他设计了一个“可折叠的班级雨伞架”,由底座、挂档、挂孔、拉杆、挡水板、滴水孔、水槽等组成。遇到下雨,学生可以拉下挂档,把雨伞挂在孔里,第一档挂满了就拉下第二档、第三档、第四档。雨伞上的水滴入滴水孔里,流入水槽。等到天晴了,雨伞架可以折叠,不浪费空间。在金敏的指导下,唐思祺成功制作出了样品参加比赛,获得了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银奖、国际发明展金奖多项大奖,作品还成功申请了专利。在2012年的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活动中,唐思祺获得了“小院士”称号。

金老师的课不仅教给学生怎么发明,更教会了他们怎么思考,使他们形成善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整个校园里灵感飞扬,奇思妙想不断。重量可调的锤子、不污染环境的吸烟帽、带簸箕的脚踏式垃圾桶、旋转式电话机、离校提醒装置……创意作品层出不穷,每个孩子都有小发明小创造。近几年中,千灯中心小学校的学生作品获得国家专利的有57项,在国家、省、市级的各项科技比赛中获奖近百项。特别是在第六届、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千灯中心小学校取得了3金6银7铜的骄人成绩。

科技创新小发明小论文 篇9

摘要:现代企业的科技创新越来越讲究标准化,且提出了标准化才是企业累计技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以及扩散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这一创新思想。本文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阐述了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标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新科技;标准化;企业

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日新月异、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全球知识与科技技术的创新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加速趋势。与此同时,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使得国际之间的竞争也越趋白热化,即便如美国、欧盟、俄罗斯一般的科技强国也始终坚持着技术创新战略,可见以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已成为了现代各国不二的选择。我国也在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指出,要想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并增强和我国的综合国力,唯有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满足时代对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也唯有积极促进创新科技与产业变革的融合,才能新时代对企业发展的各方面要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具有明显专利化特征的知识产业也随之崛起,其不仅加快了现代技术产业的产业化速度,更加剧了产品在国际中的竞争。就国内大多高技术企业的现状而言,其企业资产也主要是由产品的知识产权经济价值所构成,这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对自身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意识,并让传统的产品竞争战略发生了巨大转变。现代企业或产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传统产品的竞争,而是各自创新科技能力的竞争。

一、标准化是技术累计的重要平台

要想顺利实现标准化,便需一定的知识与经验积累。因而标准化的过程,其实质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而标准化的实施过程实际上便是普及化的过程,且在此过程中,还会不断产生新的技术与经验,之后,这些经验经过标准修订,又被纳入新的标准中,继而形成了技术的在积累,因此,实质可将标准化中“制定-实施、修灯”等过程实质为经营与技术的“创新-普及-再创新”的过程。作为知识与经验积累的平台,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效避免一切从头开始,进一步提升了创新的水平与效率。为进一步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以最大限度的节约产品的研发成本,并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便需努力实现标准化运营。每一家企业,其在生产以及运营过程中,必将积累大量的技术经验与秘密,而标准化的工作便是要将这些技术经验与秘密转化为企业的生产标准,让设计人员能可直接使用,并结合现有的科技成果,从而达到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节省产品研发成本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效果。此外,结合标准化,还能进一步加快科技转化为商品的速度。标准化作为企业竞争的技术基础,其不仅为竞争提供了一定的激活素规则,更是实现监督技术的重要依据以及激励的重要支持。其次,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得以立足,标准化便是其唯一的途径,其不仅能让企业更快的适应国际贸易规则,更能有效提高自身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标准化为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市场竞争越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创新能力上。对此,作为创新者,应积极借鉴标准化平台,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各方面的创新与开发效率。例如一架飞机全机大概60多万个零件,其中标准件大概就有35万个之多,如果飞机制造企业在标准件上进行减重技术革新,可想而知这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场形势也在不断变化,在此新的时代背景下,客户的需求也在随之提高。因此,作为企业,其所投放到市场中的产品,唯有不断创新并始终保持良好的质量,才能顺应市场形式变化的要求,进而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势头。此外,为确保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还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临机应变能力。对此,作为企业应作答如下几点:首先,需围绕标准化原则,为产品的创新提供良好平台。其次,以产品标准化为基础,实现产品的标准化与通用化,即创新产品设计原理,唯有如此才能让企业长久保持良好的创新能力。经世界各国企业实践证明,企业唯有通过标准化,积极打造产品创新平台,才能灵活、快速的发展新产品,进而保持企业的持久竞争力。

三、标准化是科技创新扩散的最好平台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无论遇到何种都应坚持创新,否则没有成果便注定失败。且目的达成标准并非仅仅是取得成果,而是要推广与应用,尤其是针对重大技术公关,唯有广泛运用才能受到应有的效益,如此才算真正达成创新的目的。换言之,取得良好成果却未能得到良好的推广与应用,那也与失败无异。传播创新成果,其最好的途径也是标准化所创造的平台,原因便在于:现代社会,标准化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一旦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便会产生潜在的使用者;无论何种产品与技术,只要形成标准化,便会有各种各样的客户优先选用,进而获得良好的发展。四、结语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进而获得经济效益早已是共识,国内许多企业都设有科技和创新管理部门,每年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科技成果奖以及专利,但许多企业科技创新的日常工作是以行政管理为主,缺乏规划和评价,更缺乏全局性的标准化研究工作。这就必然造成很多企业从表面上看所进行的科技创新气势很大,但实际上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企业内部广大职工感受不到那些科技成果所带来的效益。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科研管理部门是在围绕着行政权力体系跪拜,而不是流程和标准。

当前各飞机制造公司的经营管理正在从“人治”向“法治”转变,“有系统的思维、有整体的框架,凡事讲流程、工作有标准、执行用表单、过程全受控、效果可量化”的AOS工作氛围已经基本形成,这为我们以标准化全面引领企业的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科研管理各阶段,如预研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实施阶段、复审阶段等全面实行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打造企业的科技标准化平台,让科技创新回归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本位。企业就是企业,不能赔本赚吆喝,这是铁定的大道理。

科技创新小发明小论文 篇10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无法“避灾”,却可以“减灾”。现阶段正是陕西省进行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三个陕西”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加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加强设施、队伍和能力建O,推动气象科技创新步伐,使气象现代化更好的融入到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中来,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主要任务

1.1完善观测网站布局

为更好实现观测自动化,提升观测数据的综合水平,陕西气象部门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构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主要提供旅游、交通、电力、城市大气环境等专业的气象观测,使陕西省的气象观测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1.2构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御体系,陕西省气象部门建立起了多部门联动、多环节进行结合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使得陕西省的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得到明显增强。

1.3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陕西省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连续性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监测网络。充分发挥出人工影响天气在严重空气污染事件、人工增雨/消雹、森林火灾等的作用。

1.4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各种极端灾害性事件出现的频率逐年增加,其造成的危害也越发严重。相关部门开始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加强评估研究。在综合治理渭河的同时,还开始着手进行山区民众的迁移工作。

1.5增强气象业务支撑力

将主要的科技资源用到解决关键业务核心技术上的研发上,增强科技气象业务的支撑能力。始终将建设气象人才体系作为各级政府部门人才发展规划的重点工作。

1.6提升基层气象部门服务能力

相关部门始终以基层气象台站业务保障水平和工作生活条件为基础,对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改善台站探测环境,建设与陕西气象现代化发展适应的气象系统。

2陕西省气象现代化建设成绩

2.1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在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陕西省的气象现代化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在陕西省xx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意见》一文中指出了,各级政府根据本市情况出台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意见,助推气象科技创新步伐,取得良好效果。

2.2现代化气象服务接地气

目前,陕西省气象局在气象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完成45个示范县气象为农服务、18个中央财政服务“三农”专项县、300多次的田间调查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还构建了三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并向各个镇及村工作站进行拓宽,使得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当前,陕西省大部分乡镇都颁发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应急认证管理办法。

2.3火车头牵引驶向现代化

陕西省连续开展几年的“火车头计划”,已经涉及到11个研究领域,其中包括有100多个立项科研和90多个关键科研问题;省、市两级政府进行合作,建立起了60多支创新团队,仅科研人才将近500人,研究气候变化对经济林果业造成的影响是当前急需要研究。陕西省气象部门分别在华山、秦岭太白等地建成气象观测系统,有利于对秦巴山区降水机理的研究;也为山区地区研究雾、霾等的形成提供依据。确立“以项目建设提升现代化核心支撑”方案,与9个市政府签署局市合作协议,确定合作项目30个,项目建设几乎覆盖所有重点领域。

3加强气象现代化助推气象科技创新步伐的保障措施

3.1构建和气象法规和标准体系

对于陕西省气象部门来说,应对陕西省气象法规体系加强建设,完善气象法律法规,促进气象活动法律制度全覆盖。加快推进各级气象部门现代化建设,有利推动气象科技创新工作早日实现,提升气象社会管理水平。

3.2加强组织领导

陕西省xx各级政府部门应对加强建设现代化组织领导能力,使政府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不断得到完善。

3.3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机制

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机制及运行机制,借助多方科技资源,发挥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作用。建设陕西省开放式管理机制,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促进创新文化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