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论文【最新14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
内容导航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1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2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3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论文 4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5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6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7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8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9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10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11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12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13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14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1
摘要:煤炭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煤矿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当前煤矿事故频频发生,对煤矿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现状,分析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及影响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因素,阐释煤矿安全管理中加强安全目标管理的必要性,提出改善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安全目标;煤矿安全管理;应用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70%以上的比例,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型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xx年我国能源需求可能会达到36亿吨标煤,而其中对煤矿的需求量则占31.8亿吨,因此煤炭资源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由于煤炭开采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常常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是缺乏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使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生产受到极大的困扰。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及手段,促进我国煤矿产业的长远发展。
1、当前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现状
1.1国内安全目标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重视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初期阶段,人们常常在事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使人力、物力及财力受到极大的损失。受到惨痛经验的教训后,煤矿企业管理者开始重视对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条例,并引进先进安全生产技术及机械设备,形成事故预防的管理体制,逐渐演变为现代化安全管理体制。我国煤矿产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一票否决制等,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理念,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煤矿产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注意对煤矿安全管理方法的开发及利用,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及实践的发展。然而,我国安全管理体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生产机械设备不规范、开采作业人员水平较低及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上,制约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地开展。
1.2国外安全管理现状
煤矿资源是全球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日本等国家逐渐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降低矿难事故造成的损失,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作为世界上的主要产煤国家,美国在受到煤矿安全事故的威胁后,不断加大对煤矿生产技术及设备的投资,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条例,最终实现了煤炭生产“高产量、低伤亡”的目标,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进步:第一,采用新型安全生产技术,保证煤炭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第二,政府部门及煤炭企业完善安全责任制;第三,加大对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力度。美国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离不开执行力、培训以及技术支持,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煤矿产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日本煤矿安全管理经历了从产量增加、事故多发、加强监督、技术开发、逐步好转的发展过程,树立了完善的自主安全管理及监督管理体制,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矿山安全法》的要求,并采用先进的煤炭生产管理办法,实现了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其安全管理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2、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目标管理概述
2.1煤矿安全管理目标的意义
安全目标管理具体指目标管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企业部门之间及员工的共同努力,明确自身的目标,根据生产方针的指导,合理安排生产工作内容,并对安全成产成果进行审核,最终在规定时间完成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目标管理是一种以安全生产为目标的新型管理方式。安全目标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维护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矿难事故的发生。安全目标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安全目标管理能极大的极大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第二,安全目标管理有利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第三,安全目标管理能帮助提高员工素质,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第四,安全目标管理能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加快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广泛应用。
2.2影响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因素
2.2.1地质环境危险因素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个地域的地质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一方面使得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多样,另一方面复杂不稳定的煤层结构,使得煤矿开采工作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同时,煤层中含有瓦斯,我国许多煤井中都存在大量的瓦斯,给煤矿开采造成极大的麻烦,使得煤矿开采难度不断增加,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2.2.2开采机电设备不稳定性
在煤矿开采工作中需要使用很多机械设备及电气设备,然而机械设备中常常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并且不易被人发觉,给煤矿开采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大量矿难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发现,由于机电设备不稳定而产生矿难事故的情况占据我国矿难事故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同时,在许多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炭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仍使用老旧机电设备,极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严格检测,保证煤矿开采过程中机电设备的稳定性,并对机电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及维护,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2.3开采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煤矿开采作业人员是煤矿生产工作中的一线工作者,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由于人的特殊性与机电设备及地质环境不同,人的活跃性使得煤矿生产过程有着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在黑暗半封闭的煤矿中,作业人员常常受到自身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响,加上作业人员自身的操作水平、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及对危险情况的有效辨识力,作业人员常常做出不安全的行为,导致煤矿事故时常发生。
2.2.4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
当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同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事故的预防措施不到位,缺乏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督工作未落到实处,企业管理者缺乏煤矿安生管理意识,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少,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对开采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安全目标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目标管理的内容为:依据企业生产目标,企业安全部门制定安全管理的目标,将安全生产总目标进行有效分解,由各级部门、各个岗位的员工开展生产活动,将安全生产的目标与企业发展总目标进行有效结合,通过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保证自身目标完成的同时,实现企业生产的总目标。
3.1构建安全的生产环境
企业要为作业员工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加强对煤矿开采环境的安全管理,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在煤矿开采工作之前,企业要根据煤矿开采区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矿址,完善矿井生产系统,对矿井空间进行有效布置,并为员工配置优良的机电设备,完善作业人员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做好防尘、防水、防火及防瓦斯爆炸的安全工作。同时,及时更新老化机电设备,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3.2更新安全技术及设备
过硬的安全技术及机电设备,是保证安全目标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煤矿作业的生产条件,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安全技术,保证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进步,煤矿企业需要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投资,引进国外先进安全技术,大力进行创新和开发工作,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同时,煤矿企业需要对老旧机电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处理,制定设备应急方案,确保机电设备的性能及安全性。
3.3完善安全管理理念
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需要以安全管理理念为指导,加大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宣传,制定有效的安全目标管理工作方针,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完善的安全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大对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的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于企业作业员工,企业要加大对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其自我安全意识,培养其对安全隐患的辨识能力及反应能力,增强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煤矿产业不断发展,煤炭开采规模扩大,煤矿企业需要重视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安全目标管理是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煤矿企业需要不断加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采用新型安全目标管理模式,树立安全管理理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断进步,将安全目标管理应用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是实现煤矿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乃文,季大奖.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xx,12:115-121.
[2]王哲.山西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管理执行力评价与提升措施[D].太原理工大学,20xx.
[3]李慧淑.煤矿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实践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xx.
[4]齐雪波.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xx,23:34.
[5]王玉琼.煤矿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xx.
[6]王以功,等.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动态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矿业,20xx,09:46-49.
[7]汤雪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及安全效果评价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xx.
[8]李治广,史红坤.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目标管理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xx,20:236.
[9]崔磊,杨景斌.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07:9.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2
摘要: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科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引进,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命财产也得到了一定保障。但是一些煤矿由于建矿历史较短,矿山机电技术管理基础薄弱,机电管理在各职能部门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质量标准化工作开展不平衡、技术管理滞后、机电队伍素质低、机电技术培训走过场等问题而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要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要想提高地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必须要从基础工作做起,因矿制宜建立机电管理机构,切实抓好质量标准化工作,认真落实各部门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突出机电管理的重点,通过强化培训不断提高机电队伍素质,明确机电工作指导思想,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产业安全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各管理环节中提出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机制及管理方法,不断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来提高我国煤矿企业发展水平,确保煤矿企业安全发展。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 安全管理 措施
煤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安全管理。煤矿生产活动场所是不固定的,空间相对狭小、巷道断面有限、形成了矿井的不良气候条件,这样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所以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更高、更严格的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机电设备管理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发生,严重阻碍了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随着我国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增强, 并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关系着煤矿能否实现高效安全生产,能否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对煤矿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企业机电事故情况
二、煤矿机电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煤矿机电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不到位是造成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的主要原因。高效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在煤矿起步较晚,作为设备使用、管理、维护并重的基层单位,仍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一方面表现为机电管理部门身兼生产与管理双重职能,将时间和精力重点投入到完成生产任务上,往往忽视了常规的设备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矿井没有完全按照煤矿质量标准化规定,没有设置应有的机电主管部门和电气、电缆、防爆检查、配件、设备、油脂等专业化管理小组以及相关的制度。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机电设备管理的相关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表现为机电设备运行环境、设备摆放、管线吊挂、安全间距、安全设施等不符合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普遍。固定设备、流动设备管理不平衡,往往以固定设备为重点,忽视面广、量大、隐患多的流动设备。据统计,实际生产中犹豫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机电事故约占总事故的30%到40%。
(二)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工作落实不到位
根据20xx年国家最新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每个煤矿矿井都应至少建有17种基本机电管理制度。而目前的煤矿管理人员是不理会这一标准,根本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落实考核;或是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却没有能够贯彻执行下去,只是敷衍了事。 而一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监察、监督人员自身的认知和素质上也有待提高,煤矿机电工作的专业性较强,所以不仅对相关监察、监督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相当高,而且还要求对相关的行业知识有全面的掌握。
(三)安全投入不足、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
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市场的疲软,煤炭生产所产生的利润较低。受利益驱动,煤炭企业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而在机电设备安全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另外由于产量逐年提高,致使大部分设备均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状态下。经济效益至上思想是生产管理者忽视安全生产主要动因。据统计,在我国煤矿的固定资产总额当中,有55%到65%是机电设备和设施,所花费的工资、能耗、油脂、配件、维修费用等的总和药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以上。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督总局发布的数据,煤炭企业40%的井下事故是由于失爆电气的电火花引起的,而这些事故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其社会负面影响往往更为巨大。 (四)机电设备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
随着矿井高科技含量增加和机电设备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机电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技术、过硬的本领和牢固的安全意识。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认识和素质上也要全面提高,煤矿机电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 要求监察人员素质全面,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大多从基层而来,深知基层之甘苦,有时一下难以完全放下情面。在专业性很强的机电安全监察中又由于专业监察人员少,而机电设备系统战线长、范围广,安全监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监察的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缺乏主动性。缺乏岗位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煤矿企业的生产环境一般都比较恶劣,井下粉尘大、湿度高、有腐蚀性气体,机电设备在运输、存放、运输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封存和保养,采取防尘、防锈、防潮等有效措施,往往会造成设备的腐蚀和损坏。但是,由于许多煤矿企业对此认识不足,导致因设备损坏而引发的事故时常发生。同时,很多煤矿的机电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与《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五)机电专业技术人才经验不足、人员缺乏
煤矿是高危行业,工作环境差、不安全因素较多,部分专业人员毕业后不愿意到煤矿工作,二到煤矿工作后经验又不丰富,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不能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加上大部分煤矿认为几点维护工属于辅助工种,不加重视,待遇不高,造成机电工纷纷跳槽,导致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专业队伍不稳定。
三、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一)完善机电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
依照有关设备管理的要求,设置应有的机电主管部门和电气、电缆、防爆检查、配件、设备、油脂等专业化管理小组,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制定有关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准、设备巡回检修检查制度、各工种岗位制度。企业要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应的规章制度,设备管理部门应将制度编印成册,发至工作人员手中;或者制成宣传图板,挂到生产现场,督促贯彻执行,从而做到设备管理制度化、科学化。
(二)建议在煤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要抓紧对一些重要设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一些电气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其技术先进性以及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果断地报废一批安全功能差的旧设备、老设备。这就必须从中要注意保护,防止被水淋。设备到达现场后要正确安装,并再次测定绝缘和进行试运转,再次确认设备是否完好,电缆或接线盒吊挂等必须符合安规要求,接线工艺要符合安装质量标准,特别要做好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接地装置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
(三)不断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素质
努力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素质和经验,加强对机电职工的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使从业人员自觉习惯地遵守安全规定,彻底避免现有的习惯性违章,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思想。
(四)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其它有关规定
煤矿各级领导要重视机电管理工作,并积极探索新的机电管理体制,使机电管理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发展。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其它有关规定,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教育,对采掘设备、固定设备,加强现场管理。
(五)加大安全投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对不安全的机电设备 要提高安全投入费用。不断提高主系统设备的可靠性,严禁拼装、改造机电设备。要严格按照“科技保障、灵敏可靠”的要求,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更新代替老式的设备。大力发展、推进煤矿机电装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机械化进程。
结束语
加大对机电设备的管理, 加快用新技术、新的管理经验来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 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煤矿企业要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3
1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PDCA闭环运行模式为基础,具体由以下七个环节构成:(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前提,通过辨识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从而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增强风险预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危险源辨识环节,应确保辨识范围拓展到煤矿整个生命周期和各个生产环节,覆盖到人、机、环、管各个方面,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辨识。(2)危险源风险评估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事故风险进行评估。一般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等方法,评估正常生产中的危害因素,对各危险源的风险概率及其造成的后果进行量化处理。在风险评估之后,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将系统风险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3)风险管理标准的制定风险管理标准是指实施各项风险管控措施的具体依据。在制定风险管理标准时,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程,结合煤矿生产自身的特点和风险管理水平,制定具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风险管理标准,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系统化、高效化、规范化运行,有效避免危险源转化为安全事故。(4)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结果,按照风险管理标准确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方案和手段,制定具备可操作性的风险管理措施。由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资源有限,不能对所有风险实施全面控制,所以可遵循危险源分级管理的原则,将风险分为若干个级别,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5)日常监测监控在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应充分利用实时动态信息系统对危险源进行日常监测监控,及时掌握危险源的变化,确保其处于可控状态。对危险源实施日常监测监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已经辨识出来的危险源进行监测,若该类危险源超出了可控状态,则必须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二是实时监测已采取管控措施的危险源,掌握危险源的管控效果;三是监测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危险源,促使危险源管理体系不断完善。(6)风险预警当危险源达到导致事故发生的临界状态时,即危险源失控时,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管控措施,旨在降低风险危害程度,减小事故发生概率。在风险预警系统中,不仅要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而且还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以便在危险源失控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降低人、财、物损失。(7)风险控制措施评审风险控制措施评审是一个反馈的过程,通过评审考核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持续改进风险管理目标,不断完善原有风险控制措施和新的风险控制措施,促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1)强化风险预控管理的宣传与培训煤矿企业应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安全管理文化氛围,调动起全体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规范员工在生产现场中的工作行为。如,可在井下各巷道、工作面等处设置危险源辨识牌;在专项培训宣传栏上普及安全风险预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利用井下广播宣传风险预控文化等。同时,煤矿企业还要将风险预控管理纳入到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中,提高企业全员对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视程度。(2)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煤矿企业要根据国内相关法律、行业标准,结合本企业内部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中,要将井下管理作为重点,实行岗位危险源管理和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从人、机、环、管四个层面出发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杜绝作业人员出现不安全作业行为,从而确保井下安全生产。(3)健全风险预控管理责任与考核机制为确保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应将目标责任逐级细化到各矿井、各区队、各班组和各岗位之间,要求作业人员将危险源识别和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作业过程中。同时,健全各级责任考核奖惩机制,对各岗位、各班组、各区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安全工资挂钩,实现薪酬与风险责任相匹配。(4)建设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平台煤矿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和风险管理需要,建设以风险预控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实时采集、加工、处理、传输、共享危险源信息,为煤矿管理者及时掌握安全隐患情况,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此外,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平台还应具备登记、查询、审核、考核等功能,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3结论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构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使该体系符合煤矿安全生产特点,更要使该体系满足煤矿日常管理需要,实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煤矿安全生产要充分发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加大对风险隐患的排查和预防力度,从而有效消除风险隐患,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促进煤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论文 4
摘要:本着机电一体化发展模式是煤矿开采的发展方向的趋势,特分析煤矿机电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有效对策,使煤矿机电设备与煤矿开采、生产进行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煤矿开采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煤矿开采;煤矿机电;利弊分析
引言
煤矿机电一体化发展是当下煤矿开采对机电设备应用的发展方向。煤矿机电一体化注重加强技术创新,原有的单一机电设备也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地提升了煤矿开采的效率和质量。煤矿机电的应用实现了集中化生产,并且电气自动化水平也逐渐提升。这样的发展趋势下,煤矿机电设备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煤矿开采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使煤矿开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统一。分析现代煤矿机电设备应用问题时,需要考虑到机电设备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并且机电设备会提升开采精度,实现对煤矿开采工作的有效控制。从这一角度来看,煤矿机电设备应用又提升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1煤矿开采中现代煤矿机电的应用意义
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采煤的效率,并且保证煤矿生产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效益。煤矿机电设备呈现出一体化发展趋势,综合机械化技术手段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关于煤矿开采中现代煤矿机电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1.1集中化生产煤矿机电一体化发展实现了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化应用,能够很好地应对煤矿开采问题,有效地提升了煤矿开采的效率和质量。煤矿机电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使一些大型机电设备能够投入到实际开采工作当中,并且可以对大型机电设备进行较好的控制,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煤矿开采的效率。1.2加大工作面长度机电设备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加大工作面长度将更多的机电设备投入到实际开采当中,通过发挥各个机电设备的合力作用,保证采煤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例如对回采巷道机械化的应用,能够提升端头的工作速度,并且在移煤、截煤过程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1]。1.3提升电气自动化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矿行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较好的应用。机电设备在中厚煤层开采中得到了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在薄煤层也得到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煤矿机电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从传统的有链牵引逐渐朝着无链液压牵引的方式改进,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频率可变技术的应用,使煤矿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煤矿机电自动化发展主要通过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实现了电气自动化发展,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利用PLC控制系统,可以对机电设备工作情况进行较好的把握,使之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要[2]。同时,煤矿电气自动化水平的发展,还体现在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远程监控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煤矿开采实现自动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监控系统的应用,注重对煤矿开采环境和工作情况进行监控,把握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反馈,并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一系统的应用,保证了煤矿机电设备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煤矿开采事故的发生率,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煤矿机电设备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上文中就煤矿机电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加强对煤矿机电的有效利用,对于促进煤矿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煤矿机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2.1安全隐患煤矿机电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由于设备保护装置缺乏、运营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旦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极易造成安全危害。一些煤矿企业缺乏规章制度,对煤矿机电的维修和保护工作不到位,设备老化问题被忽视,并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安全操作规范,这些问题为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也阻碍了煤矿机电生产一体化发展进程[3]。2.2设备管理不到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煤矿机电设备在选型以及规划过程中并未做到精细化管理,导致设备投资较大,设备与实际生产不符的现象较为明显,导致煤矿机电设备功能和作用未得到较好发挥,造成资源浪费;二是管理效率低下。煤矿机电设备台账、明细账管理过程中,账实不符的现象较为明显,导致设备管理质量较差。2.3人员素质问题煤矿机电应用于煤矿开采当中,势必会对原有的发展模式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能否转变思想,把握新的发展形势,同样影响着煤矿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煤矿机电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相对较低,在煤矿机电检修和维护过程中,无法把握实际问题,不单单影响检修效率,检修质量也难以得到较好的把握[4]。
3煤矿机电设备有效应用对策
3.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煤矿机电安全隐患问题的解决,要注重从规章制度层面入手,通过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就煤矿机电应用过程中的检修、维护等相关事宜进行规定,可以提升员工的意识,使其能够对相关工作予以重视。在对煤矿机电设备应用过程中,规章制度为如何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引,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责任意识,在具体工作当中,能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和解决问题。3.2精益化管理精益化管理注重加强细节管理,立足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整体角度,对各个环节进行把握,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精益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煤矿机电设备类型、特点进行把握,能够针对机电设备型号的不同,提供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在维护过程中,对设备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解决,使其性能得到较好的发挥[5]。3.3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机电设备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是煤矿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煤矿企业要注重加强人员素质建设,能够打造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以适应煤矿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需求。在这一过程中,煤矿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强对机电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使其掌握专业知识,拥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从而保证在实际工作当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
4结语
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煤矿行业对机电设备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并且加强了技术研究,使得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一体化、综合化、自动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基于这一点来看,要想更好地提升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使煤矿机电设备与煤矿开采、生产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张少华 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曲煤矿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5
1煤炭生产的情况
煤矿开采行业为高危行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煤矿企业管理者重视安全生产管理,采取了很多的对策,但结果不显著,没有在根源上解决问题,事故伤亡人数仍高居不下,煤矿事故发生死亡人数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占总安全事故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事故原因一方面是井下作业条件复杂、环境差,另一方面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人们对社会的传统认知、企业本身的文化与企业的管理方法都可以归为人为因素。
2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传统观念问题
传统观念在人心中往往根深蒂固,易影响人们做出不理智的决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在煤炭行业已经宣传了很久,但是在实际生产时,企业为获得更大利益,管理层更重视扩大生产规模与高速生产,不重视安全问题,但发生事故时,企业管理者们总是先去追究责任人,事后不是吸取经验教训完善管理制度,而是很快地又投入高速生产中。
(2)安全培训问题
煤矿百分之九十五的煤矿是在地下作业,地下作业仍然是我国煤炭行业开采的主要作业模式,其生产条件比较恶劣,危险性大,这对员工的个人素质及应变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员工们上岗前、日常素质培训就显得更为重要。经过调查分析,发现不少员工没有进行岗前培训;有些企业有岗前培训,但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际作用;有的企业只是注重理论知识没有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这些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培训的意义;此外,现有的培训教育系统不能让员工真正的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以及紧急防护措施,单纯的理论教学不能使每位员工深入理解安全作业的重要性、提高警惕性,尽快融入实际的工作中去。
(3)安全管理机制问题
我国有的煤炭企业开发之初没有良好的系统规划,后续的管理也比较模糊。探其根本,是煤炭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有些具体问题的解释也很模糊;事故的处理上没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管理力度薄弱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管理层的分工不明确,导致发生事故时有人推卸或者逃避责任,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耽误事故发生后的最佳处理时间,对不同部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煤矿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其重要性
发生事故之后再去解决如同亡羊补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源上杜绝隐患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尽可能全面的预防危险以及建立完善的控制处理措施,消除危险才可以解决并且避免问题,对预防事故及事故发生后及时控制、处理事故起到较好的作用。
(1)提高工人自身素质与安全意识
工人上岗前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生产上,让每一个员工都意识到预防危险以及发生危险后的紧急事件处理的重要性,提升员工个人素质,让“注意安全,关爱生命”在员工脑中根深蒂固,借各种文化活动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员工岗前培训后,要经常进行知识测评考量,做到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教育技能相结合,让安全作业融入他们的思想中,从身体本能反应及心理上都意识到安全作业、时刻记得安全的重要性,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
(2)加强安全监察力度
建立监督制度,要认清孰轻孰重,有重点、分主次。发挥煤矿井下生产安全的监督者——煤矿安全监察员的作用,监察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监督工人作业;同时要通过技能教育培训培养监察员,使其认真负责、熟悉各种规章制度与应急处理,业务能力强,能够处理、控制各类紧急事件。
(3)完善落实相关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建立一套针对性强、执行力强并且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制定后要严格执行。
(4)提高辨识危险源的能力
危险源辨识属于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危险的一种预知。提高危险源的辨识能力才能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无论是井下作业工人、监察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全员参与学习培训,通过救援演习来提升个人能力,通过演习后的全员交流,提高其辨识危险的能力。
4煤矿安全管理与安全高效生产的意义和作用
安全是实现最大经济效益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每个企业都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但是只有保证安全作业的情况下才能更高效的创造利益,企业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会在各项规章制度中加一些强制性的义务,会有员工应得的福利保障。生产管理制度、人事制度、民主管理制度都是企业必需的制度,职工以这些制度作为日常工作中的规范与准则。完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也可保障每个职工的个人权益和应享有的福利待遇,是维护所有人共同利益必不可少的渠道,因此煤矿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兼具实用性、完善性以及科学性的管理方式的一种表现。
5结束语
人性化管理是现代煤矿企业所提倡的管理方法,“以人为本”也在现有的规章制度上得到体现。提高员工跟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等都是促使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强有力手段。企业应该将相关制度进行合理有效地实施,让每位员工都遵守规章制度,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心里认识到安全作业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杜绝违章与事故。如果一个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规范制度并且严格执行的话,无论是职工还是管理者都有与其对应的约束、责任,都会按照制度规范自己,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跟行事风格,绝不能为一时的利益不顾生命安全,让经济效益与安全得到双重保障。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6
一、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差的原因,除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装备不良、科技水平低等因素外,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管理教育水平不高,没有积极应变,依然套用老方法、旧模式
煤矿干部职工大部分文化素质不高,安全意识较差,个别职工年龄偏大,不求上进,认为上班赚工资是主要的,对安全培训不重视,时常迟到、旷课,甚至感到厌烦上课玩手机、聊天、睡觉等。职教中心的安全教育内容也没有及时更新,培训老师的课堂内容枯燥无味,没有新鲜感,不能够对变化的煤矿作业环境有针对具体性的讲解,结果造成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1.2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严重存在
大多煤矿企业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不能很好的落到实处,只看到不能完成任务影响工资的发放,看不到自己的工程质量严重不过关,职工的生命健康正处在不安全的一种状态,个别干部违章指挥、工人职工违章蛮干,工程外包,每次质量工程验收提前一天突击完成,以应付检查过关。
1.3职工上岗缺乏真抓实干精神
个别职工上班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错误思想,工作态度懒散怠慢,不思进取,工作步骤能省则省,工作质量能松则松。发现安全隐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错过最佳处理时间,给接班人有时造成严重的伤害。
1.4管理人员的水平低、素质差,安全管理上抓不住重点
煤矿管理人员有部分人是以工代干,由工人提拔上去的,这部分人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差,以经验处理问题,不尊重问题的客观现实性,不能根据事态发展积极变通,遇到自己认识的职工,人情世故战胜理智,不能正确公平公正的处理问题,剖析事故原因,讲理论时大喊大叫,处理落实时缩手缩脚。事故当事人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也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能导致同样的事故接二连三的不断发生。
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中平能化集团是一个煤炭生产比较早得原煤生产企业,在长久以来的工作中,已积累了相当多的工作经验和管理办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 随着时间的发展,井下作业环境和市场环境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我们的管理措施也需因地制宜的做出一些改变,只有这样,集团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和提高,现就此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
2.1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不动摇
煤矿企业的作业环境相当复杂,矿井是人和大自然作斗争的战场,这里潜在的危险因素也比较多,安全在这里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从事矿山工作的干部职工要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2.1.1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始终把安全管理工作
放在第一位,事事为了安全,时时保障安全。在对待安全的态度上决不懈怠,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发现违章及时制止并调查原因做出事故原因分析。
2.1.2安全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不玩忽职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抽出时间深入各作业现场,剖析各工作作业措施,发现不当之处立即要求停产整改,在安全工作面前,抛弃人情世故,以正确、负责的态度处理各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并根据实际案例举一反三,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2.1.3积极落实好领导干部责任制。安全管理工作要细化到位,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真正的把安全管理始终放在第一的位置。出现事故谁也跑不掉,追查事故一追到底,绝不手软。领导干部要经常自我反省,寻找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为安全管理工作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2.2塑造一个综合能力过硬的管理团队
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之后,要想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好,还要建立一个作风端正、技术过硬,综合能力过关的团队。在人才选拔方面要坚持“三不单”原则:一不单以考试成绩录用干部;二不单以年龄选拔干部;三不单一工作年限任用干部。领导干部要对基层队伍有深层次的了解,业务知识过关够硬。对选拔出来的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定期进行培训考核,不断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补充新环境中的战斗技能,更新他们的安全管理理念,适应新形式的需要,真正的能够在安全管理工作当中游刃有余。
2.3科学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展开的有力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煤矿是一个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作业环境,任何工作的实施都必须有规程措施作导航。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井下作业环境的改变,之前的规章措施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此我们就要广开言路,多听职工群众的合理化建议,积极完善过时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制度的完善并不简单停留在书面上,全体干部职工要积极学习新规程新措施,广大干部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不能理解的职工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按制度工作的职工坚决停止工作,对其进行帮扶说教,使其领悟到安全的重要性,保证人人懂规章遵规章,快乐上班,安全工作。
2.4努力提高各项设备安全性能
煤矿职工的工作基本都是和各设备设施打交道的,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安全系数也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要鼓励职工进行发明创造,多动脑筋,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改善设备的不足之处。企业单位也要加大实用科学技术的研究经费,增加对科技攻关的人力、物力支出,用科学技术保证企业的安全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矿山工作的核心内容,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以矿山安全为前提,安全管理搞不好,安全生产就无法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将受到严重影响。我们要在保障安全的工作上做出最大的努力,以矿山安全为核心,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7
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的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现在国家对煤矿企业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口号,其 针对煤矿企业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单纯地依靠一两个专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不能解决的,必须要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归纳,实事求是落实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1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虽然煤矿企业已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但是并没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所以在实际的开采中就不能将生产中的预防工作做到位,尤其是安全管理工作比较传统保守,只是依靠专门的部门人员进行比较专业的安全管理,并没有采用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安全管理方式这样就会使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中,通常是生产中出现问题时,才会调查和分析事故的原因,根据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治标不治本,企业所使用的安全管理模式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2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为了减少煤矿生产中所发生的事故,不断完善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生产的安全管理,提高企业的成员的安全意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全国煤矿生产中每年的死亡人数都在6000~7000之间徘徊,这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1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基础薄弱
因为我国的煤矿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所以对于煤矿危险源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对生产中矿井的分类还缺乏具体的依据,这样就很难满足生产中安全管理的需要。如果发生事故,对于事故的分析研究主要是以专家的考查鉴定为依据,并没有实际的依据作为说明,所以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不能保证事故分析的准确性、可靠性。所以,若想减少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对危险源的研究,加强对事故的分析与鉴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2.2安全意识不强
在实际生产中,煤矿企业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能够创造更高的效益,也不理解安全生产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3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国内的许多煤矿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安全检测方式,利用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安检工作,凭借着自身多年的经验处理事故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明显存在缺陷,缺乏具体的安全检测方法,并且安全管理缺少应有的权威性,在实际的生产中安检人员并没有具体的安全预防措施。
2.4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煤矿工作属于风险大、报酬低,劳动强度大的工种。鉴于煤矿工作的性质,所以在实际中并不能吸引大量的人才从事该项工作,致使大量的基层工人都是一些农民工、合同工或者临时工,他们并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时也没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在思想上也没有集体意识,在安全生产上也没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其次,在实际生产中不重视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致使煤矿生产中的工程技术人员流失,从而导致煤矿管理力量的弱化,有时政府部门都不能组织一次正常的安全检查,所以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
2.5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落后
由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所以标准化体系并不完善。标准化体系的不完善致使我国的煤矿生产在实际的生产中并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不能促进我国煤矿事业的发展。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标准化有赖于今后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不断地完善。
3安全管理的指导方针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要始终秉承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始终坚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绝不动摇,竭尽全力的保护人民的个人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确保不会给国家带来任何经济损失。煤矿要以当前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困难为切入点,找准事故易发点,着力加大对前期预防的生产管理,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理念。煤矿平时还要加大对所属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检查、管理与控制,可以通过安全教育、批评教育甚至经济惩罚措施和手段,各项安全工作既要结合自身企业实际,又要有计划、有步骤、系统性的循序推进。这样一来,几乎完全可以从根本上使煤矿的安全工作得到改善,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4安全管理体系目标
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涉及煤矿运营的整个过程,如煤矿设计、煤矿建造、生产作业以及后期的迁移和扩建等。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现有的技术、资金和设备条件下,对煤矿生产的各个危险源进行查找、辨别、评估、分级和制定防范机制,保障实现煤矿人员安全作业、机械设备合理调度、各项秩序进行的有条不紊,从根本上杜绝较为重大的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使各种细小的安全漏洞都得到弥补,也使各类突发性的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损伤以及经济损失都尽可能地降低到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煤矿事故种类形式多、管理难度大,它的预防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煤矿企业全员参加,在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必须做到矿工无操作失误、机械设备运行安全、生产系统无故障、管理办法及预防措施能够可靠运行,煤矿安全生产作业链的完全运行可靠,最终就能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5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相关对策
5.1健全安全管理体制
(1)以保护煤矿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执法和管理力度,政府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与煤矿企业一道积极寻求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措施及办法,针对薄弱管理之处更应加大管理力度。对社会反映较为强烈的、突出的安全生产漏洞和存在的问题,必须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手段,政府监管部门要着力监管煤矿的安全生产的生产资质以及工人用工规范等。
(2)煤矿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每一个煤矿企业必须拥有独立的、完善的安全监督监察体系与流程,要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管理办法。应单独设立专业、独立的安全检查单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以此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明确安全责任,不断完善与深化现有的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的各项负责工作必须明确划分到每一个人,各项管理工作必须切实落实到实处,只有企业领导与员工都上下齐心,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煤矿安全生产才会顺利开展。
5.2优化管理方式
(1)加大安全生产重要性的宣传,制定系统性的宣传方案,细化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及其标准,将个人和单位的岗位职责进行精细划分,对于工作,要实事求是,严格且全面,做到奖罚得当。
(2)有针对性地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形式进行管控。对于高危作业时应及时加大安全预防的管理力度,对于作业负责人和项目监督人应加大监督力度,有重点的抓住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对煤矿企业责任人的安全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意义及如何应对存在的风险。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作业的应急预案。
5.3大力培育专业人才
人才始终是推动各项建设的关键,要积极组织如安全宣传、教育讲座、员工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使煤矿员工不但掌握过硬的业务素质,更能掌握各种自救办法,如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展开自救,从而极大地减少了事故的伤亡人数,降低了损失。
5.4加快立法进度,强化监管职能
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归根结底,一方面是安全生产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督监管体系的不到位也是一个重大因素。因此,国家现在必须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令行禁止的安全生产及监督检查体系,以此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持续有效进行。
5.5建立合法有效的中介机构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实展开对煤矿安全现状的整体评估,重点对煤矿法人代表、矿区安全负责人在煤矿进行生产作业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指责履行情况进行定期且严格的考核,对煤矿内的各项安全设备、消防器材以及其他一些必要的安全救生用品进行可用性检测,帮助煤矿企业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以及应急救护系统。如今,第三产业正发展的如火如荼,中介服务更是第三产业中最具有市场前景和广阔发展前途的产业形式之一,建立煤矿企业的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地实现煤矿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也能向全社会输出高效、完善的技术服务等。
5.6加快煤矿标准化建设
煤矿安全生产存在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相关技术法规、煤矿行业标准、煤矿安全装备的监督与检查以及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时的责任判定都是需要相关专业技术和标准。煤矿安全生产的标准化是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现行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也需要不断加以修订以满足当前生产发展的需要。
6结束语
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施工环境差,遇到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的可能性都比较大,各项生产的危险因素也始终制约和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所以,必须加大措施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8
摘要:安全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企业实施安全管理,即要提高生产效率,又要确保生产安全,积极落实国家对新时期煤矿的发展理念,以此实现经济新常态下的目标。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改善措施
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主抓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要将安全工作作为重点来抓,通过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安全管理概述
煤炭开采的产量是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在这个行业里由于多年遗留下来的粗放式的开采,导致了开采管理意识淡薄,制约了我国目前煤炭行业的转型及持续化的发展。因此,加强煤炭行业开采的安全管理是有必要的,通过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保障煤炭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1煤矿管控体系复杂,监管难度较大
我国煤矿企业的管理现状是,煤矿的管理存在多个部门参与,在管理上存在混乱迹象,通常主要体现在一个问题多人管,而多个问题出现无人管的现象,导致在安全管理上难以集中,无法就具体的问题做出有效的管理。这种混乱现象会给管理带来失衡,造成管理的方向模糊,给监管部门造成难度。
2.2安全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水平较弱
对管理人才的不够重视,导致现今多数煤矿都面临安全管理型人才的匮乏,管理水平薄弱。此外,在煤矿用工的招聘上,被录用的职工大多没有责任意识,严重缺乏安全意识,对技术操作也不规范,导致即便煤矿企业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及相关技术培训教育,但在实际开展中也达不到较好效果,很难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
2.3相关法制规范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煤矿企业加大了整治力度,但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符合新时期煤矿管理的检测标准,造成我国煤矿的管理都是在依靠经验进行,煤矿的安全性无法得以保障。同时在煤矿的安全管理方面,没有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给国家和企业埋下了安全隐患。
3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煤矿企业要想实现新时期的转型发展,首先就要转变思想,优化现行产业结构,以谋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结合新时期对煤矿安全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加强管理方面的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针对我国煤矿的整体性调整和优化,对煤矿资源的开采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矿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将事故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结合新型的管理办法,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目的。
3.2完善煤矿安全管理立法,强化制度监管的作用
我国煤矿监管体系处于一个相对复杂的状况,无法实现一对一监管,这是管理的一大缺陷。要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除了需要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外,在宏观调控上也要出具一些相应法规政策,完善矿山安全管理的有关立法工作,起到强化制度管理的作用。通过煤矿企业与国家层面的内外监管,为煤矿的稳定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
3.3加强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培训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对煤矿职工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通过招聘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型管理人才,是努力提高煤矿综合管理水平的关键,同时也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点。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体现安全知识的交流和学习,比如“安全生产心得交流会”、“企业安全文化展”等活动,再有就是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有关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比如《安全生产法》、《煤矿操作规程》、《安全质量标准化》等,加强煤矿职工对安全意识的认知,增长他们的法制、法律意识,提高工作的整体积极性以及对个人职业素质、素养的提高。此外,为了合理解决有关技术型高端人才的匮乏等问题,除进行内部培养选拔以外,还可以与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合作,可以采取以助学方式进行人才签约,作为人才的定向模式进行培� 综上所述,安全是企业立足的根基,煤矿企业职工要积极学习,通过自身安全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时刻铭记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以此来保障煤矿企业安全、高效产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作者:李林猫 高航标 单位:陕西省崔家沟煤矿
参考文献:
[1]杨晓雨.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xx,05.
[2]代少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J].现代矿业,20xx,4:25-29.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9
摘要:煤矿工业的重中之重就是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对煤矿工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随着科研水平和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煤矿工业科技水平要求,但现在的安全性仍存在不足,这对煤矿工业形成制约。所以,对煤矿安全管理的研究非常重要。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管理策略
1引言
煤矿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是安全管理,有越来越重要的煤矿管理地位。我国在近几年对煤矿的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使很多的煤矿都处在一个生产安全的稳定的状态。但是,在实际的煤矿生产状况来看,仍然有许多不安以及危险的因素,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煤矿的生产,还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威胁。因此可以看出来,对煤矿做好安全监管有很大的意义。
2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逐渐加大对煤炭开采的强度,导致煤炭的开采环境更加复杂,有很多重大的灾害问题会出现在煤炭的开采中。(1)较差的煤矿自然开采环境,较多的安全事故。因为复杂的煤矿所处地域,是较多的自然灾害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出现,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在煤矿开采中的概率出现概率增大,使较大的隐患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出现。(2)我国有较多数量的大中小并存的煤炭矿。煤矿的规模不同其差异性也会有所不同,并且不能够集中生产力。(3)煤矿开采中机械的水平不是很高,其采用的安全技术手段也较为落后,缺少先进的设备能够为其所用。(4)复杂的煤矿员工组成的部分,会造成个人素养的差异较大,煤矿的企业发展步伐不能够使安全的管理制度跟上。总之,在对煤矿安全管理处置的现阶段,较为陈旧的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与手段。在管理上,员工的个人素质、责任意识与经验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无法很好地对煤矿开采中复杂的环境做到很好的处理,也造成了煤矿的安全事故经常会发生。
3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煤矿安全管理模式落后
西方发达国家所代表的较高的工业化程度国家在煤矿的生产运营过程上,有相对先进的煤矿安全管理的管理模式,有较高的效率,主要是因为成熟的安全管理方式,因为市场环境的影响,高新技术的应用在高工业化程度的国家较为广泛,存在非常严格的责任制度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把安全管理在生产环节中融入。但是,在我国对安全管理进行工作的时候,未能取得个体和集体的煤矿安全的管理,煤矿仍然对多年前的管理模式进行沿用。近些年煤炭经济明显增长趋于缓慢,我国与发达的工业国家的煤矿企业能一同理论的仍然很少。
3.2安全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对人的因素管理
人的不安全的行为在经过大量的分析得到,有70%以上的高比例的安全事故在煤矿中会发生,并且在对煤矿的开采上,因为现场的工作管理不得当或者是人员违规的操作儿造成多数事故的发生。不能够对开采的人员进行科学、全面的培训;而且我国的行业在市场上常常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煤矿产业为了对成本开支尽可能减少,通常高达12小时的工作时间,下井人员在个体的煤矿上会有更多的工作时长。因为高前度的劳动环境经常发生,使得工作人员对自身的风险意识不够强,违规的操作
4煤矿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4.1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危险源的在线实时监控
使用传感技术在作业时,对危险源和开采中的数据进行在线收集,中控室及时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收集,实现对煤矿的开采,监控不同的可能会存在的风险,达到自动的报警效果,将目前人工监测的方法进行改进。此外,安全监管和管理信息合在一起可以变为一个大的系统,有利于集中度的对其进行管理,实现对生产设备的监控,将综合在线与实时监控的平台实现。
4.2构建人员管理的电子监控体系
在煤炭企业有安全事故发生后,为了自身的利益,将问题隐瞒。对当前的监管系统来看,监管部门不容易发现问题所在。所以,应该改变现状安全监管部门常用的方法,强化监督与管理下井人员的人身安全,完善人员的考勤体系,对井中作业人员的信息实时进行了解,避免有不安全的煤矿产业的行为的发生。安全监控井下的作业人员,可以使用RFID技术的安全监控体系。因为不需要人的操作在识别的过程中,所以在复杂的环境的应用。
4.3应用人机工程学理论加强对人的管理
使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主要下面的几个方面得以体现:监控煤矿工作人员的薪资多少、工作时间长短、作业人员是否有安全意识等等,构建出不同的用人制度;对先进的工艺技术的利用,将生产设备、作业环境与作业人员的发展局面实现,对国家职业健康的安全管理严格实施,使得煤矿的管理水平有效的提升;对作业人员的失误进行分析,降低安全事故因为人为因素而发生的概率。
5结语
煤矿生产中的安全事故不仅会有不良的企业经营的影响,还会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工作人员的安全受到危机。所以要做好煤炭安全监督管理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上。对煤炭的安全生产进行加强,不仅需要有效的政府监管,也需要相关的煤矿企业部门以及人员的参与,营造出安全的开采煤矿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利苹。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07)。
[2]王万丽,崔超。煤矿安全生产大数据应用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中国煤炭,20xx(02)。
[3]万斌。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管理创新应用实践[J]。能源与节能,20xx(02)。
[4]宁艳艳。煤矿安全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xx(04)。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10
1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要行为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煤矿管理水平,煤矿企业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结合煤矿安全管理的相关特点,对安全管理行为进行有效识别,将其分类,并明确其构成内容。研究表明,我国的煤矿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时主要应用的行为有25种,分别是为现场监督和管理、管理考评和奖励惩罚、信息交流和落实、安全教育和管理培训、安全目标和管理政策的制订、结合实际修改安全操作程序、利用经济投入保证安全生产、制订现场应急方案、在生产中营造安全氛围、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不断改善生产环境、保证质量化和标准化生产、不断强化专业性技术控制、完善管理机构、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总结相关的管理经验、对生产进行安全分析、定期举行安全管理会议、增加信息沟通渠道、完善管理队伍建设、认真履行安全管理承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不断进行安全文化宣传、对“三违”人员进行说服帮教、定期对设备进行管理和检查、追踪事故源头和落实事故责任人。
2煤矿管理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上述提及的25种煤矿安全管理行为中,有13种最为重要,其被公认为煤矿管理工程 它们之间内容不同、行为实施方式不同,难免会互相影响。为了更为直观地表现出其之间的影响程度,需要通过“决策实验室”的方式,利用图论和矩阵等工具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不同的煤矿安全管理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明显不同。比如安全氛围的营造、信息沟通和信息交流、总结管理经验、制订安全管理目标和管理政策工作等,它们的安全管理总影响度较高。由此可见,这些煤矿安全管理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与其他行为之间会产生较高程度的关联性,因此,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影响程度,不断提高行为管理效率。而制订目标和政策、修改安全规程和总结管理经验等工作,它们的影响程度较高,则说明这些安全管理行为会对其他的管理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这些管理行为出现差错,则很有可能导致其他环节出现错误。
3管理行为的影响作用
为了更加完善地探究煤炭安全管理行为的相互影响作用,本文根据相应的标准将13种管理行划分为成5个管理维度,即安全管理目标、工作计划、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管理环境和安全管理氛围。营造安全管理氛围和制订管理目标在管理体系中的总影响度较大,这2种管理行为在管理系统中占有关键性地位;净影响度最高的是安全管理目标工作,由此可见,制订管理目标是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础;营造安全管理氛围的净影响度最低,说明其行为实施会受到其他管理行为的影响;安全环境管理行为的总影响度较小,说明其在实施过程中对其他行为产生的影响较小,且非常有可能受到安全目标行为、制订工作计划的影响。除此之外,如果工作计划的影响度为正、小于安全目标,则说明其会被安全目标工作所影响,且它还会对其他的安全管理行为产生影响;如果生产过程控制的总影响度较大,则说明它与其他安全管理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度,很有可能会被安全目标或安全工作计划等其他行为影响,还有可能会影响安全氛围的营造。由此可见,过程控制行为是一项承上启下、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时刻保证它的规范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各种煤矿管理行为及其相互影响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不同管理行为产生的管理影响不同,很多管理行为存在关联性或差异性。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煤矿管理者需要根据管理行为的特点进行重点控制、全面管理,以提高我国煤矿生产的整体水平。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11
1、精细化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从煤矿安全内部管理的角度分析,煤矿企业所处的环境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一些管理理念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其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在安全管理上的决策都会给煤炭企业带来巨大的变化,因此,必须把工作量化,实行量化管理,此时,安全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精细化管理在现代安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内容
2.1突出关键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应突出关键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安全管理精细化,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夯实安全工作基础,从人、环境、机、管理四大要素上细化安全生产要素,结合国家安全管理条例,精细化安全管理行为,保证煤矿企业的本质安全目标;成本管理精细化,定时进行成本指标对比和分析,健全指标控制体系,构建成本费用控制体系,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质量管理精细化,进一步深化“三零工程”,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精细贯标认证工作,建立精细化营销服务体系,树立特质化的品牌形象,以好形象拓展市场,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顾客;现场管理精细化,制定完善的现场管理体系,细分管理单元,精细管理标准,量化考核指标,进一步细化矿井质量标准,优化现场作业环境,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将矿井工作现场整理的井井有条,清除事故隐患,避免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保障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2.2精细化管理在安全管理的应用中增强了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经过长期的精细化管理,许多煤矿企业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并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工人队伍,实行精细化管理,制定了严格的作业规程、员工纪律,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精细化管理对于职工文明办事和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了煤矿企业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
2.3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精细化管理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的应用,使煤矿企业的煤炭产量显著提高,由于煤矿开采的条件比较差,精细化管理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精细化管理对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要求,而且能够查漏补缺、防患于未然,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措施将隐患扼杀在摇篮里,尽可能地降低了隐患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精细化管理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促进煤矿企业处于行业的先进水平。
2.4有效地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考核量化、责任细化到位、分工科学合理、工作定位精确,通过岗位标准操作规范,对企业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职责责任到人,根据不同的岗位标准与岗位职责,杜绝非伤亡事故,可以将隐患、伤亡、数量以及交通事故控制到最低。精细化管理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煤矿企业预防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稳定发展。
3结论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应该是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科学化管理,将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员工与领导的共同参与,真正将精细化管理深入到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降低企业的成本,争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12
摘要:安全管理作为露天煤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露天煤矿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针对露天煤矿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对策
目前,露天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较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我国露天煤矿开采安全状况
1.1自然环境
我国大陆多由小型地块汇聚组成,地块在汇聚的过程中会发生挤压、碰撞出现变形的情况,大大增加了煤矿开采的复杂性。近些年来由于印度板块不断向我国大陆凸起,造成我国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煤矿开采过程中难度更大,容易发生瓦斯压力、地应力等问题,影响露天煤矿的发展。自然环境对煤矿开采具有直接影响,其难度系数制约煤矿的安全生产[1]。
1.2技术因素
我国大约27个省、自治区有煤矿,但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在开采时往往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总体来说我国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机械化水平较低,一些煤矿的机械化程度甚至不到50%,开采方式以井工开采为主,尽管生产效率较高,但开采安全无法保障。露天煤矿开采因其自身的特点导致易流失高素质人才,目前呈现人才匮乏的局面,不利于露天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3安全管理水平
只有在强有力的安全措施支撑下安全管理才能得以保障,许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大多数的事故都属于责任事故。露天煤矿缺乏高素质人才导致安全管理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人员的素质明显偏低。另外,煤矿企业技术手段较为落后,仍然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力不足,遏制不住重复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2健全露天煤矿安全保证体系
2.1完善安全规章制度
健全露天煤矿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就是要完善安全规章制度,秉承“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涉及露天煤矿安全管理的所有岗位都要建立相关的生产责任制,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以现有的露天煤矿安全管理为依托,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健全安全保证体系。露天煤矿管理中的各个岗位都要签订生产责任状,使每个岗位和岗位人员都明确自身的职责,任务清晰,在整个煤矿企业都营造一个人人关注生产安全的环境。由于煤矿开采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项目,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多种设备,而目前多数煤矿企业的设备都较为老化,不能顺应现代化煤矿开采的需求,因此煤矿企业要加大对煤矿开采设备的管理力度,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如果需要交叉作业,应事先做好相关的交叉作业规程,保证交叉作业完全符合安全管理规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
2.2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对于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应该贯彻于环境、工作待遇以及机构设置等方方面面,无论企业的规模和业务如何拓展,都不能削弱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力度。煤矿企业在高度重视安全管理的同时,应该将一些具有责任心、勤奋、业务精湛的员工分配到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当中。健全安全管理结构,每个岗位都要配置专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员并设置相关科室。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定期对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煤矿生产环节进行抽查,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员的职能和作用,在煤矿企业内部打造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3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体系建设
露天煤矿作业人员较多,同时也涉及多个高新技术设备,因而需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软硬建设兼具,以日常培训为主要教育途径,还要结合脱产培训的方式,主要培训员工的薄弱环节。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教育能够长期的存在并发展,露天煤矿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聘请专业人员担任讲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建立安全生产培训基地,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全面提高整个露天煤矿企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此外,在煤矿企业内部还要形成极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立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丰富安全教育内容,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多方参与到安全建设当中。在员工工作环境中设立多个宣传点和宣传标语,将安全教育深化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坚持安全生产主题不动摇。
3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3.1完善安全约束和激励机制
露天煤矿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约束和激励机制,定期对安全知识进行考察,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对于考核成绩较差的员工则要给予惩罚。将岗位责任制纳入到日常的考核当中,充分调动每个岗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取消评优评先的资格。通过多种安全约束和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积极置身于露天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
3.2建立群防群治机制
充分调动企业党委负责部门,联合企业的员工互相监督,纪检抓生产效能监察以及工会抓群监网等多个主体,建立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各个组织和部门领导要深抓安全生产的主线,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开展多项安全生产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联动氛围。
3.3建立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机制
传统的露天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现状,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模式。对此,要在露天煤矿企业内部做好相关的风险预控,判定企业中影响安全生产的潜在因素,加强对安全生产控制点和责任岗位的监管力度。大范围地向员工普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防范措施,全面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切实提高露天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4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
除上述措施外,为了更好地提高露天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还要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力度。无论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如何,都不能克扣企业设备更新改造的资金,保证企业设备能够满足基本的开采需求,做到专款专用,并指定专门的人员进行资金管理。企业要加强科技兴安战略,加大对新科技的引入力度,提高露天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防护的技术含量。通过多种途径坚决杜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分级管理,及时调整和完善企业内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管理制度,即便是在整改期间也要保证安全事故的防范力度。整改结束后,上一级部门需要检查和验收,满足生产标准后才能开展开采工作,在露天煤矿企业内部形成检查、整改、复查、考核的管理模式,切实保证开采人员处在一个安全施工的环境当中,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5应急救援措施
露天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即便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很难完全保证不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应急救援措施,以应对一些意外事故。首先,应该完善露天煤矿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抢险救灾,及时恢复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降低因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其次,要加强预防和预警工作。各个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抓住露天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制定对应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将应急措施落实到具体的人员上。再次,要对安全事故进行应急响应,争取做到事故的可控性,将不同事故按级别进行分类,并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启动响应的应急预案。最后,要及时进行信息发布,通过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让大众了解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同时,还要对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避免在类似的活动中再次发生意外,做好应急救援工作[3]。
6结语
我国煤矿开采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有些露天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较低,管理模式落后,员工素质偏低,难以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因此露天煤矿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煤矿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兰波.露天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xx,22(20):60-61.
[2]张拽.露天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xx,(19):518-520.
[3]张富祥.露天煤矿中安全管理措施的研究与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xx(12):149-150.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13
摘要:煤炭采掘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对于煤矿生产安全影响巨大,需要管理人员的重视,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中,能够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推动煤矿企业的稳健发展。本文结合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内涵,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煤矿;安全管理;作用
0前言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煤矿产业也因此得到了更加迅猛的发展。煤炭开采属于高危行业,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瓦斯、火灾、水灾、顶板坍塌甚至粉尘爆炸等安全事故,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煤矿生产中,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内涵
风险预控管理主要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识别、分析和研究,找出危险源,依照评价结果,针对危险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转,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对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而言,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只要是与安全相关的部门或者人员都需要参与到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中,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安全预控管理环境;二是全过程管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需要贯穿煤矿生产全过程,保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三是全方位管理,煤矿企业需要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确保其能够被充分应用到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中,保证管理效果。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传统煤矿安全管理中,因为矿井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管理理念相对落后,采用的基本都是被动的安全管理模式。与之相比,现代安全管理中,更加强调人员的生命价值,安全与生产的位置出现了互换,安全管理理念得到更新,管理模式也从原本的被动管理朝着超前预控演变,在这种情况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运而生,可以将其看做现代安全管理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种必然选择。与现行的煤矿安全检查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管理不同,基于PDCA闭环管理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具备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特点,强调以预控为核心的双保险预控式管理,能够在煤矿企业中建立起安全长效控制机制,可以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能够将风险预防和控制作为管理核心,从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相应的安全预控管理体系,将原本的被动管理转化为主动管理,将事后处理转变为事故发生前的超前控制,配合长效的安全风险控制机制,能够实现对于风险的有效预防和控制,降低乃至消除安全事故。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消除生产过程中人和物的不安全状况,还是找出生产中潜在的风险隐患并对其进行进行处理,通过风险通知来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在降低安全事故、提升煤矿作业整体效益等方面发挥出不容忽视的作用。
3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作用发挥策略
3.1提升风险预控管理意识
一是应该对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预控管理意识进行强化,促进其风险防范理论基础的提升,为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风险预控管理制度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应该重视煤矿企业内部的安全宣传工作,对风险预控管理培训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提升职工的风险预控管理意识,确保其能够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三是应该将风险预控管理引入到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思想教育,提升职工的安全预控管理意识,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3.2完善风险预控管理制度
一是应该构建包含煤矿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风险预控管理人员在内的风险预控管理小组,结合煤矿企业的特点、性质等,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预控管理方案,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制度依据;二是应该结合岗位责任制,对风险预控管理工作进行强化,明确风险管理职权,将其分配到个人,这样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职责,要求其作出改善,提升风险管理的权威性;三是应该对风险预控管理绩效考核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将风险预控管理水平和绩效成绩等结合在一起,激发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的积极性。
3.3培养风险预控管理人才
一是应该做好人才选拔工作,确保风险预控管理队伍中的人员具备过硬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能够满足煤矿安全管理需求;二是应该做好岗前培训,结合具体案例,对常见风险类型进行讲解,提升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确保其能够快速融入到风险预控管理工作中。
3.4做好风险分级管控
参考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内容,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该做好风险分级管控,依照风险级别、所需管控能力和管控资源、管控措施复杂程度等,采用不同的风险管控方式。在风险分级管控中,风险越大,则管控级别越高。具体来讲,一是应该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体系,明确管理机构;二是应该重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合年度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评估,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三是应该重视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评分,依照工作机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安全风险管控以及保障措施四个方面的内容,对煤矿安全进行评分,及时处理其中存在的问题。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其不仅关系着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关系着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煤矿企业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引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和方法,提升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姜伟。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作用及价值探析[J]。山东煤炭科技,20xx(06):199-200.
[2]崔跃宏。浅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煤,20xx,23(04):75-76.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14
1.加强观念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思想境界
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矿安全文化需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同时需要树立自我保护、防患未然等意识。安全文化的培养,要从思想观念转变着手,更要从陈旧的思想禁锢中解脱出来,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思维方法来思考。因此,把“文化”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灵魂,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从抓思想、提认识、转观念入手,突出“安全”主题,不断丰富和提升安全文化,构建起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为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煤矿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安全活动时间,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为安全文化奠定思想基础。同时,进行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在全矿职工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把“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宣言作为安全思想的主旋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
2.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行为既是观念的反映,同时又作用于和改变观念。煤矿企业需要发展的安全行为文化是: 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强化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科学的安全指挥、掌握必需的应急自救技能、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对于煤矿这种特殊的行业,人的素质决定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人的素质对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必须不断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培训。煤矿企业在安全教育方面,有非常优秀的安全教育模式,如三级安全教育、班组建设、7s管理等,只要在安全培训中牢固树立“安全是职工最大的幸福”的思想,就能达到全面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知识的目的。在技术培训上,要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对事故的处理能力和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 对特殊工种和新分职工严格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进行安全培训,务必使全体员工实现“干标准活、干放心活”的技能要求。
3.加强管理文化建设,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将加强人的管理贯穿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抓好管理机制建设,使安全管理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这就必须从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科学地制订管理制度和部门规章入手。同时,管理文化建设还包括行政手段的改善和合理化、经济手段的建立与强化等。对煤矿企业来说建立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重中之重,主要有: 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安全检查拉网制、安全隐患排查制、安全生产联责制等。真正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管理,凡事有监督考核,凡事有奖有罚。
4.加强物态文化建设,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物质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安全环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和保障,先进的技术装备是营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避免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煤矿必须坚持科技兴矿的原则,不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煤矿的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和安全技术装备,同时注意作业场所、作业环境的清理和整顿,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实现,为从根本上改善作业环境,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