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电子技术论文优秀23篇正文

《电子技术论文优秀23篇》

时间: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

电子技术基础论文 1

电子技术基础论文

电子技术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信息电子技术包括 Analog (模拟) 电子技术和 Digital (数字) 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对电子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

电子技术基础论文如下:

1.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整合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电子技术基础课作为理工院校电类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其由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组合形成。对后面课程的学习必须将这门课学好。相比于传统的的院校学科,这门课相关的技术发展的非常快,这使得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从而将学生的数字视野拓展开来,在教学中网络则可以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毕竟在信息量方面,网络有着无可比例的优势。

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可以说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的优势所在,这几年高校的扩张使得学校的实验设施方面无法得到满足,这可以通过课后对实验进行分组进行与在课堂中运用计算机仿真进行讲课进行改善。而且高校改革压缩了教学的时间,这使得学校必须将课堂效率进行提升,而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信息技术的`素养方面,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拥有很强的信息接收以及适应能力,因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是基于电子技术进行开展的。所以,相比于其他的学科,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结合更加的容易。

2.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原则

丰富多彩是整合课程最突出的优点,因而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教育技术学等相关的理论进行借鉴,通过联系二者的结合点,用系统的手段将教学系统中的学生、老师、教学内容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整合,做到协调的一致性,从而将各种因素的优势发挥出来。课程整合的成功在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教堂教学与管理、教师备课、师生关系等等方面,通过自身的优势与对成功经验的借鉴,整合二者的原则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遵守:

第一,对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二者的过程中教学的主体依旧是课程本身,这是无可争议的。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个体自身的特点不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而被改变,必须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进行强化。任务作为信息技术服务的对象,要以任务为主体,不能做到随意的更改。

教学目标与学科特点的特殊性使得天然联系的二者的优势被削弱。对电子技术基础课来说,信息技术处于服务地位,传统教学的优势不可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导致改革教学模式而废掉。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的标准就是服务教学,目标就是将教学目的达到,不可做到本末倒置。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可以发现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对传统的教学优势要进行保持,这是对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进行整合所需要遵守的。

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过程中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肯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老师的作用不可能由多媒体技术来代替,而且在整合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反而更高,老师不仅要在授课能力方面过硬,还有对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深入的了解,二者还要有效地结合起来。

当然,在对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强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意识必须明确,同时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做到充分的发挥。在整合过程中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与环境进行适应的时候老师要起到帮助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抵触情绪,要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寻找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

在整个课程整合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者,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去完成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资料的获取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寻求帮助。就像老师在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仅仅出题目,余下的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帮助的作用。通过对课程的整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3.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改变,通过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整合,不仅改变了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人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使得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养,从而更好的步入社会。

电子技术论文 2

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现状

目前,各高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现状是:随着高校热门专业的逐年扩招,学生多,实验教师少,迫使很多高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不得不大班上课,一次2~3个班级,几十名甚至于上百名学生同时做一个实验,即使有两三名教师同时指导,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学生相互参考实验数据的现象经常发生。由于学生多,实验教师少,实验设备和实验空间有限,造成同一个实验内容,在一个学期内必须重复安排多次,学生上实验课的时间不能统一,一部分学生先做实验,另一部分学生后做实验,完全一样的实验内容很难杜绝学生之间相互参考实验数据,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完全统一的实验教学内容必须改变。以上现状是高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教学模式陈旧,实验内容单一,学生的差异性在逐年加大,学生多,教师少,实验设备和实验空间有限,这些是高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课程改革的措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模拟电子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半导体器件以及以半导体器件为核心的基本电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因此,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

2.1调整实验教学时间

大连理工大学教学课程改革在实验教学时间安排上做了适当的调整,调整后的实验时间尽量与理论教学时间并行,紧跟理论教学的进度,做到理论课刚讲完的内容马上安排实验,以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配合好理论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

2.2优化了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

(1)在第一次仪器实践课上,增设了二极管的实验内容。在以往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没有安排二极管的实验内容,但二极管是模拟电路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摸透二极管的工作特性,那么后续课程的学习必将受到影响。本次教改,将二极管的实验内容与仪器实践课安排在一起,让学生在熟悉仪器使用的过程中,设计实验电路,测试二极管的特性,掌握二极管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在电路设计和数据测试的过程中掌握仪器的使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二极管的参数特性,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电阻设计实验电路,测试并计算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工作电流、耗散功率、动态电阻等参数。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到决定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主要参数是流过二极管的工作电流,知道二极管的导通电压、耗散功率和动态电阻都是由流过二极管的工作电流决定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分析工作电流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中的重要性。

(2)在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实验中,以往只安排了一个实验电路,让学生在面包板上搭接指定电路参数的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并测试。由于学生第一次在面包板上搭接实验电路,不熟悉面包板的结构,在搭接实验电路的过程中耗时过多,虽然只安排了一个项目的实验内容,但也有很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按时完成实验。本次教改,设计了一个专用实验平台,在实验平台上给学生提供了偏置电流可以调节的静态工作电路,让学生在实验平台的基础上设置静态工作点,设计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三种不同组态的单管放大电路,测试、计算、比较并分析这三种不同组态放大电路的异同点。并通过改变静态工作点,观察、测试并分析放大电路的失真波形。通过对实验内容的调整,满足了多数学生的实验需求,实验技能稍差的学生,可以在实验平台上完成一部分实验内容;实验技能较好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新的实验平台,在规定的实验时间内完成三种不同组态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这种层次化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在差分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实验中,本次教改后的实验内容增设了恒流源负载的射极耦合差分式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实验要求学生在静态工作点相同的条件下,比较电阻负载和恒流源负载这两种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异同点。本次教改之前,在规定的实验教学时间内,大多数学生只能完成一个电阻负载射极耦合差分式放大电路的电路搭接和数据测试。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在规定的实验时间内完成两个差分放大电路的测试与比较,在本次教改的实验平台上,给学生提供了差分放大的基础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调节电路需要学生自己连接。在新设计的实验平台上,保证学生可以通过调节电位器,将两个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成一致,以保证在静态工作点相同的前提下,比较两个不同负载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动态特性,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真正理解恒流源负载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在性能上的提高。

2.3调整实验项目的设置原则

本次教改的重点集中在电路器件的选择上。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器件都是老师设定好并准备好的,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电路和实验器件完全统一,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教材上规定的实验电路,用统一的实验器件搭接实验电路、测量实验数据、验证理论计算就能够完成实验。本次教改调整了实验项目的设置原则:在保证实验器件可以安全工作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件,全部实验的器件一起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厂家提供的器件手册自己设置实验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基本上能保证每组实验,学生所选用的实验器件不完全一致,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生产厂家提供的器件手册设计实际电路的能力。

2.4设计全新的实验平台

为保证在增加实验内容的前提下,不影响学生完成实验的进度,本次教改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实验平台。在新的实验平台上,给学生提供了一部分基础电路,学生可以在基础电路上进行扩展,设计自己的实验电路。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在规定的实验时间内完成必做的实验内容,同时还保证了实验内容的多样性,解决了层次化教学管理这一难题。保证实践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有更多的实验条件,设计完成更多的实验内容;同时也保证实验技能相对较弱的学生能在规定的实验时间内完成基本的实验内容,做到了既注重精英人才的培养,又照顾到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好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为后续的课程学习以及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为了能更好地贴近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本次教改设计的实验平台上,还增设了多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验项目,如称重传感器小信号的检测与放大,室内光强变化的检测与控制,环境温度变化的检测与控制,障碍物的检测与判断等多种模拟传感器检测电路,让学生在实验室里就能直观地体验到所学到的模拟电子技术知识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充分调动出学生设计实际电路的创作热情。

2.5改革考核制度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本次教改还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实验考核制度,明确了每个实验项目重点考核的实验内容,以及每个实验项目的具体考核办法。实验考核内容分为仪器使用、电路设计、搭接实验电路、实验数据测试、实验数据分析等五个方面。细化到每个实验项目,实验考核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实验一重点考核学生学习使用电子仪器的能力;实验二重点考核学生设计电路的。实践能力;实验三重点考核学生实验电路测试和数据分析能力;实验四重点考核学生在面包板上搭接实验电路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验五综合考核学生在电路设计中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对具体能力的考核打分方式,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以帮助学生提高电路设计和创新实践能力。

3结束语

通过本次教改与实践,使大多数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学生做实验的热情有显著提高。当然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改进,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时间和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增设更多新颖的实验内容,就一定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用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设计分析不同的实验电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高技术人才需求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电子毕业论文 3

[摘 要]介绍了当前电子商务应用领域的主要结构,以及基于此结构的软件测试技术,采用局部分层测试和系统整体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最值得介绍堵塞新做法,它既从局部出发,按照软件的三层结构分别对应用系统的每一个层面进行测试,又从整体出发,系统地对整个应用软件进行完整测试,保证了软件开发后的性能要求和用户的可用性。

[关键词]电子商务 软件 测试

国际互联网的快速增长,使WEB技术对商业、工业、银行、财政、教育、政府和娱乐及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传统的信息和数据库系统正在移植到互联网上,电子商务迅速增长。因此,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测试也变得十分重要,它对软件测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采用新的测试方法展开软件测试工作。这种对应用系统的测试不但能检查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还需要能测试系统每个层面是否正常,确保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和可用性满足需要。

一、典型系统结构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Web方式的应用系统发展迅速,它将成为电子商务技术领域的主流。在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三层C/S结构,即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这种结构使软件测试人员能采用“局部分层测试”和“系统整体测试”想结合的方法,对应用系统进行测试。即先对每一层进行独立的测试,再开展系统整体测试,这样更容易发现应用系统缺陷和错误。如果仅仅依赖系统测试,要确定存在问题的特定部件十分困难。

二、局部分层测试

1、表示层。测试表示层就是检查并应用程序的前端是否存在错误。本层次是应用系统的外表,因此,表示工作对建立一个健壮的、高质量的应用系统至关重要。

(1)内容测试。内容测试用来检验Web应用系统提供信息的正确性、准确性、相关型等人机界面元素,信息的正确性是指信息是可靠的还是误传的,例如,在商品价格列表中,错误的价格可能引起财政问题甚至导致法律纠纷;信息的准确型是指是否有语法或拼写错误。这种测试通常使用一些文字处理软件来进行,例如使用Microsft Word的“拼音与语法检查”功能;信息的相关性是指是否在当前也面可以找到与当前浏览信息相关的信息列表或入口,也就是一般Web站点中所谓“相关文章列表”。此外,还要检查字体类型、屏幕布局、色彩、图形分辨率及其他直接会影响最终用户体验的特性。

(2)Web站点结构。测试Web站点的结构是检查结构上存在的错误,发现无效的连接。链接测试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测试所有链接是否按指示的安阳确实链接到了该链接的也面;其次,测试所连接的页面是否存在;最后,保证Web应用系统上没有孤立的页面,所谓孤立页面是指没有链接指向该页面,只有知道正确的URL地址才能访问。

(3)用户环境。测试用户平台和浏览器。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最常见的有Windows、Unix、Macintosh、Linux等。Web应用系统的最终用户究竟使用哪一种操作系统,取决于用户系统的配置。这样,就可能会发生兼容型问题,同一个应用可能在某些操作系统下能正常运行,但在另外的操作系统下可能在会运行失败。此外,要测试浏览器。浏览器是Web客户端最核心的构件,来自不同厂商的浏览器对Java、JavaScript、ActiveX、plug-ins或不同的HTML规格有不同的支持。另外,框架和层次结构风格在不同的浏览器中也有不同的显示,甚至根本不显示。操作系统(OS)和浏览器的组合非常多,不仅要测试每一个浏览器的配置,还要测试同一个浏览器的不同版本。

2、业务层。业务层测试的重点是发现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中的问题。测试业务逻辑层与测试单机程序非常类似,通过测试去检查应用系统是否满足系统性能方面的需求。

(1)性能测试。主要负载测试,即带负载情况下的响应时间和吞吐率。负载测试是为了测量Web系统在某一负载级别上的性能,以保证Web系统在需求范围内能正常工作。负载级别可以是某个时刻同时访问Web系统的用户数量,也可以是在线数据处理的数量。此外,还要进行夜里测试。压力测试是测试系统的限制和故障恢复能力,也就是测试Web应用系统会不会崩溃,在什么情况下会崩溃。

(2)数据验证。测试从用户采集到的数据,通常是以表单形式。当用户给Web应用系统管理员提交信息时,就需要使用表单操作,例如用户注册、登录、信息提交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测试提交操作的完整性,以校验提交给服务器的信息的正确性。如果表单只能接受指定的某些字符,测试时可以跳过这些字符,看系统是否会报错。如果Web应用系统使用Cookies通常用来存储用户信息和用户在某应用系统的操作,当一个用户使用Cookies访问了某一个应用系统时,Web服务器将发送关于用户的信息,把该信息以Cookies的形式存储在客户端计算机上。

(3)业务测试。测试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的正确性,其中包括信用卡处理、电子邮件验证以及消费税计算等。电子商务系统必须在全部的时间里正确处理业务,无一例外。因此,要通过测试确保业务处理的正确性。

3、数据层。数据层的测试,主要是指对应系统用于储存和获取信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测试。在Web应用技术中,数据库起着重要的作用,数据库为Web应用系统的管理、运行、查询和实现用户对数据存储的请求等提供空间。在使用了数据库的Web应用系统中,一般情况下,注重数据库操作的响应时间、数据存储的完整和数据库系统的容错。

(1)响应时间。应量化数据操作语言(DML,包括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中INSERT、UPDATE和DELETE)、查询(SELECT)及事物的完成时间。电子商务系统运行速度缓慢会引起客户不满。因此,我们应该积极确保网站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的请求和操作。在测试数据层的响应时间时,我们要确保单个的数据操作能够快速完成,不至于阻塞其他操作。

(2)数据完整性。验证数据存储适当且正确。所谓数据完整性测试,即在数据库表中发现不准确数据的过程。这项测试与数据确认有所不同,后者在测试业务层时进行。数据确认测试试图发现数据收集中的错误,而数据完整性测试是尽力要在数据存储的方式中发现问题。

(3)容错性和可恢复性。最大化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最小平均故障恢复时间(MTTR)。一般来说,数据库操作的一个目标是最大化MTBF,最小化MTTR。

数据库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可恢复性测试的目标是设计出数据库无法恢复的场景出来。在某些时间,数据库会崩溃,因此须制订一些规程以便快速恢复。恢复计划开始于获得有效的备份,在进行可恢复性测试时,如果无法恢复数据库,那么需要修改备份策略。

三、系统整体测试

1、整体界面。整体界面是整个Web应用系统的页面结构设计,是给用户的一个整体感。例如:当用户浏览Web应用系统时是否感到舒适,能否找到信息所在地方,整个Web应用系统的设计风格的总体效果。

对整体界面的测试过程,其实是一个对最终用户进行调查的过程。一般Web应用系统采取在主页上做一个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得到最终用户的反馈信息。

2、安全性。安全性测试区域主要有:

(1)现在的Web应用系统基本采用先注册,后登录的方式。因此,必须测试有效和无效的用户名和密码,要注意到是否大小写敏感,可以试多少次的限制,是否可以不登录而直接浏览某个页面等。

(2)Web应用系统是否有超时的限制,也就是说,用户登录后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5分钟)没有点击任何页面,是否需要重新登录才能正常使用。

(3)为了保证Web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日志文件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测试相关信息是否写进了日志文件、是否可追踪。

(4)当使用了安全套接字时,还要测试加密是否正确,检查信息的完整性。

3、导航。导航描述了用户在一个页面内操作的方式。在一个页面上放太多的信息往往起到与预期相反的效果。Web应用系统的用户趋向于目的驱动,很快地扫描一个Web应用系统,看是否有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如果没有,就会很快离开。很少有用户愿意花时间去熟悉Web应用系统的结构,因此,Web应用系统导航帮助要尽可能地准确。

导航测试就是检查应用系统的页面结构、导航、菜单、连接的正确性。确保用户知道Web应用系统里面的内容,以及内容所在位置。

四、结束语

在未来电子商务领域,Web软件的测试是一项重要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基于Web的系统测试与传统的软件测试不同,它不但需要检查和验证是否按照设计的要求运行,而且还要测试系统在不同用户的浏览器的显示是否合适。因此,我们必须为测试复杂的基于Web的系统不断研究新的方法,满足软件开发人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Ann Scblosser.The experience and Web site success[J]。The E_business Review,2003,41(6):20.

[2]邵兵家电子商务[M]。北京:高等教育再版社,2002.

[3]王峰译:Glenford J Myers.软件测试的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林 锐等:Web软件用户界面设计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电子技术论文 4

根据既定目标,最后我们将该课程结构分解为五个大的模块,分别为网络课程教学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在线问答与互动模块、在线考试模块和资源下载模块。

1.课程教学模块

在整个课程设计中,课程教学模块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涵盖了大多数供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的内容,因此也是整个课程设计的重点。其中又可以细分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课程教学规范这几个部分,让学生能从整体对课程有一个把握。至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性的内容和较为复杂的电路图,都可以通过动画来进行演示,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课程内容上,主要概括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大部分,其中模拟电子技术共分九章,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等内容;数字电子技术共分七章,包括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锁存器与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A/D与D/A转换等内容。

2.实践教学模块

同样的,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操作动手要求也比较高,属于一门较强的实践课程。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本课程的领会程度,并会对将来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造成影响。通过设计,本模块教学内容被分成十个方面:实践教学项目和实验实训讲义属于基础实验模块,此模块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实验项目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项目。在该模块的指导学习下,学生可以对常规仪器的使用基本掌握,并能进行简单的变通。利用该模块,学生的理解能力会随着动手能力的增强而提高,反过来动手能力也会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兴趣的提升。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智能机器人或者烟雾报警器等的设计,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3.在线问答与互动模块

网络教学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与传统教学方式区别非常大的地方之一,而在课程设计中得以实现的就是在线问答与互动模块,该模块更多的是建立一个平台,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了更方便的实现这一功能,可以多设置几种交流沟通方式,比如用户留言区,讨论区,电子邮件等等,其规模可大可小,由专业教师负责。所有人的发言都可以得到显示,实现透明化管理,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4.在线考试模块

本模块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实现及时的自我检验,进而明白自己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在进行模块设计时,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全部输入,并进行分类,既可以单章测试,也可以综合测试。在测试内容上,不要简单的罗列知识点,可以多加入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同时,题库配有答案,学生可以随时掌握测试结果,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判断,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5.资源下载模块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程中还设立了资源下载模块,内容上主要以知识链相关环节为主,比如课件下载,动画下载,设计素材下载以及比赛资料下载等等。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知识点为延伸,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否则仅仅依靠几本书,学生或者会感觉乏味枯燥,或者会感到迷惑彷徨,求知欲得不到满足。此外建议设立公共交流平台,可以让学生上传自己的创作,供其他人下载,然后再做进一步交流。二、网络教学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在引入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以后,以通信专业为例,过去该专业160名左右的学生初次考试通过率一般在40%左右,而现在通过率在70%以上,效果非常明显。而且,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也可以发现,他们对理论以及实践的运用与掌握能力有了明显进步,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达到的目的。

随着信息时代潮流的到来和发展,科学技术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势态向人们宣告新时代的到来。可以预见,21世纪必将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为了迎接这种跨时代的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我们的国家建设中来。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应用为我们的教学提升了一个平台,更为我们可以培养优秀的人才提供了保证。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计算机网络教学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子毕业论文 5

摘要:气动机械手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设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机械手 控制器 仿人操作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各,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手”。

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尤其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它代替人进行正常的工作,意义更为重大。因此,在机械加工、冲压、铸、锻、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以及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引用。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仅为某台机床的上下料装置,是附属于该机床的专用机械手。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制成了能够独立的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适用范围比较广的“程序控制通用机械手”,简称通用机械手。由于通用机械手能很快的改变工作程序,适应性较强,所以它在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引用。

机械手的组成

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位置检测装置等所组成。

(一)执行机构

包括手部、手腕、手臂和立柱等部件,有的还增设行走机构。

1、手部

即与物件接触的部件。由于与物件接触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夹持式和吸附式手在本课题中我们采用夹持式手部结构。夹持式手部由手指(或手爪)和传力机构所构成。

手指是与物件直接接触的构件,常用的手指运动形式有回转型和平移型。回转型手指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故应用较广泛。平移型应用较少,其原因是结构比较复杂,但平移型手指夹持圆形零件时,工件直径变化不影响其轴心的位置,因此适宜夹持直径变化范围大的工件。手指结构取决于被抓取物件的表面形状、被抓部位(是外廓或是内孔)和物件的重量及尺寸。

常用的指形有平面的、v形面的和曲面的:手指有外夹式和内撑式;指数有双指式、多指式和双手双指式等。而传力机构则通过手指产生夹紧力来完成夹放物件的任务。传力机构型式较多时常用的有:滑槽杠杆式、连杆杠杆式、斜面杠杆式、齿轮齿条式、丝杠螺母弹簧式和重力式等。

2、手腕

手腕是连接手部和手臂的部件,并可用来调整被抓取物件的方位(即姿势)。

3、手臂

手臂是支承被抓物件、手部、手腕的重要部件。手臂的作用是带动手指去抓取物件,并按预定要求将其搬运到指定的位置。工业机械手的手臂通常由驱动手臂运动的部件(如油缸、气缸、齿轮齿条机构、连杆机构、螺旋机构和凸轮机构等)与驱动源(如液压、气压或电机等)相配合,以实现手臂的各种运动。

4、立柱

立柱是支承手臂的部件,立柱也可以是手臂的一部分,手臂的回转运动和升降(或俯仰)运动均与立柱有密切的联系。机械手的立柱因工作需要,有时也可作横向移动,即称为可移式立柱。

5、行走机构

当工业机械手需要完成较远距离的操作,或扩大使用范围时,可在机座上安滚轮式行走机构可分装滚轮、轨道等行走机构,以实现工业机械手的整机运动。滚轮式布为有轨的和无轨的两种。驱动滚轮运动则应另外增设机械传动装置。

6、机座

机座是机械手的基础部分,机械手执行机构的各部件和驱动系统均安装于机座上,故起支撑和连接的作用。

(二)驱动系统

驱动系统是驱动工业机械手执行机构运动的动力装置调节装置和辅助装置组成。常用的驱动系统有液压传动、气压传动、机械传动。控制系统是支配着工业机械手按规定的要求运动的系统。

目前工业机械手的控制系统一般由程序控制系统和电气定位(或机械挡块定位)系统组成。控制系统有电气控制和射流控制两种,它支配着机械手按规定的程序运动,并记忆人们给予机械手的指令信息(如动作顺序、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及时间),同时按其控制系统的信息对执行机构发出指令,必要时可对机械手的动作进行监视,当动作有错误或发生故障时即发出报警信号。

(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支配着工业机械手按规定的要求运动的系统。

目前工业机械手的控制系统一般由程序控制系统和电气定位(或机械挡块定位)系统组成。控制系统有电气控制和射流控制两种,它支配着机械手按规定的程序运动,并记忆人们给予机械手的指令信息(如动作顺序、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及时间),同时按其控制系统的信息对执行机构发出指令,必要时可对机械手的动作进行监视,当动作有错误或发生故障时即发出报警信号。

(四)位置检测装置

控制机械手执行机构的运动位置,并随时将执行机构的实际位置反馈给控制系统,并与设定的位置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整,从而使执行机构以一定的精度达到设定位置。

参考文献:

[1]张建民。工业机器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

[2]蔡自兴。机器人学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机器人技术,2001:4

[3]金茂青,曲忠萍,张桂华。国外工业机器人发展势态分析。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1:2

[4]王雄耀。近代气动机器人(气动机械手)的发展及应用。液压气动与密封,1999:5

[5]严学高,孟正大。机器人原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课程 6

一、基于就业的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课程考核体系的发展方向。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素质为考核评价目标,从课程考核评价观念、评价方式、评价过程、评价主体和考核结果作为机制的反馈。在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课程考核体系的发展中要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就业率作为发展的基石,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把就业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加入新的考核评价元素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用新的考核评价目标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在考核中对就业形势有一定的了解,并加强应用电子技术能力,提高整体就业认知能力,实现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目标。要加强对课程考核评价观念机制的改革,通过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应用电子技术课程开展的全面性和就业导向性,让课程的专业性更强,更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供正确的方向。学校在评价方式体制上进行了改革,通过对课程进行正确评价来反馈课程的开展效果,实现了较高的就业素质。在教学考核体系的不断发展中加入了评价过程体系,通过对教学体系过程的不断深入研究,实现过程对整体的促进作用。学校不断加入评价主体体制,通过对考核体制主体的不断创新,实现主体的高效运转,实现局部对主体的有效反馈。通过各结构的有效结合,使考核结果更加具有成效性,通过对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课程考核体系的不断创新和密切加强联系实现了学校的高就业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二)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创新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使考核体系兼顾内容的丰富性和方法的灵话性在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课程考核体系的发展中要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通过对考核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究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能力的整体提高。并在考核体制的不断改革中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通过体制的创新实现对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兼具高素质和高技能。要通过创新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使学生的能力能够适应岗位的需要,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课程考核体制加入新的元素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了解,让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让知识和技能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岗位的匹配度要在考核体系的建立中发挥出体系丰富的兼顾内容,通过体系的兼容性特点来扩展考核体制的优势,实现优势的有效诊释,用丰富的体制内涵来扩展应用电子技术学科的发展。要建立考核体系方法的灵活性,通过内在体系的灵活运用,实现整体方法和方式的有效结合,用最具优势的方式和方法为教学发展服务,提高学生的整体就业素质,使学生适应岗位需要,提高学校的整体就业率。

二、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体系发展要求。

(一)在评价内容上坚持全面性原则、在评价标准上坚持科学性原则。在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体制发展中要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原则,要用体系的全面性带动考核的效果,要把体系向更全面的方向扩展,通过建立教师教学体系实现对老师的科学管理,使老师对课程的讲解能够与考核内容结合在一起,使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通过课程讲解的全面性实现学校对课程的优化管理。同时对学生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合理化管理,使学生对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通过对课程的了解与考核内容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快速的接受新知识,能够全面的了解课程的整体内容。在评价标准上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要坚持以科学的考核内容为指导,坚持以科学性为考核方针,不断把评价内容上升到科学的层面上,实现对文化课程的深入了解和全面概括,让课程的讲解有了一定的标准,老师和学生沿着正确的标准来开展教学和学习,让教学内容能够带动考核体制的发展,为学校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二)在评价功能上坚持导向性原则、在评价主体上坚持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体制发展中要坚持评价功能上的导向性原则,要健全体系的功能,使整体的体系发展向功能化靠近,利用评价式的方法为整体体系改革提供新的方向。用导向性的思路来开展改革工作,把改革前的弊端通过导入的方式使优势得到还原,使功能和评价体系得到有效的结合,带动体系的发展。在评价主体上坚持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学校体系的有效掌握,实现学校的优化管理,使学校的整体管理有了正确的思路和方向,体系的改革得到了管理的有效配合。让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体制朝着最正确的方向发展,用最准确的体系改革方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电子技术人才。

三、总结

在以就业为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体系开展中要坚持体系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改掉体系中的弊端,不断完善基础技术设施,要用高标准来要求改革中的具体内� 人们可以轻松地利用此软件来进行电路的搭接,从仪器设备参数的确定,到印刷的电路板图,每一个环节涉及的都特别符合电气工程和电子信息技术人员的标准。所以各大高校开始让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希望为以后从事电子设计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Protel软件在实际的大学使用过程中,用到的大多是绘制电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的功能,其功能强大的仿真功能并没有充分有效的利用。仿真是电子产品的一种必要的调试手段,对电子产品的前期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在众多电气类工程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子技术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抽象,尤其是数字电子和高频电子,整个过程用普通的方法模拟十分复杂,甚至跟本模拟不出来。而Protel软件有着非常强大的数字和模拟仿真功能,电子信息人员可以根据它来分析电路各个方面的性能,如电路的交直流特性、温度漂移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模拟仿真。由此可见,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很好地利用Protel软件,会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课程,并且提高相应的教学质量。可是在实际教学使用的过程当中,protel软件还是会有许多的问题,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这个软件。

二、Protel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Protel教学本身存在着缺陷

Protel由于在社会上广泛的采用模拟电路和仿真,因此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想要学好这个软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学习这个软件,是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该软件的功能,并且利用这个软件,绘制出原理图和PCB图,并进行相应的电路仿真,得出相应的电子产品。可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只是把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告诉学生,并没有将该软件和实际的专业课程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知道Protel软件所具有的功能,但是不会用,不知道怎么样来实现这些功能,使得学生对这个软件的认识不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Protel是一个全英文软件,很多学生在专业英语这一方面很欠缺,加上学生一看见英文界面就有一种强烈的畏惧感,导致学生觉得这个软件很难学。尤其Protel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软件,每一个界面和每一个界面都有着很强的联系,这也让学生觉得难度大、内容多。

(二)专业课程的教学不足

电子技术教学的相关课程都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而且很多概念都非常抽象,对于学生学习的程度而言,很难理解。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现在依然是把其教育方法停留在纸面上,仅仅是提供很少的实验结果来证明其实验理论,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往往很多学生表示学完之后就好像只知道一个大该范围,但是里面有什么东西却完全不知道。

三、Protel教育方法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Protel作为一个全英文版软件,首先应该让学生消除对英文界面的抵触心理,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另外对于一些基本的单词,应该让学生熟练掌握。这样学生在学习该软件时,就不会觉得摸不着头脑,从而产生兴趣来学习这个软件。

(二)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提高学生学习该软件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将其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强调Protel在现实工程当中的应用以及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应该把Protel在各个学科中的仿真例子演示给学生,并把相应的方法做成实验,从难到易,使学生感觉到这个软件的强大,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其探索的好奇心。

(三)与各门专业课的教学方法结合

由于Protel这个软件与数电、模电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学校最好安排同样的教师来教Protel软件。这样老师既熟悉学生的特点,学生也能明白这个课与什么样的专业课有关,从而让学生与这门课产生一种亲近感,更加方便的去学习这门课。

四、总结

Protel是电气类、信息类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是目前最流行、广泛运用的EDA类设计软件。人们可以轻松地利用此软件来进行电路的搭接,从仪器设备参数的确定,到印刷的电路板图,每一个环节涉及的都特别符合电气工程和电子信息技术人员的标准,在众多电气类工程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Protel教学本身存在着缺陷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不足,学生往往很难掌握这个软件的实际用法。所以教师应该将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把protel在模电、数电、电路甚至高频中的仿真例子演示给学生,并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激发其探索的好奇心,这样才会使学生真正的学习到这门课的内容,并为以后的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电子技术论文 7

1什么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对高职院校提出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就要开展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正是实现新的高职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从教学改革入手,要求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边教边做、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做中找出差距及时更正,重新复习所学的理论知识,再重新动手操作,学生学的过程也是融入做的过程。教师教完了整个项目,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学会实际的操作,使所学的理论得到实操的验证,专业技术学会了,技能也得到加强。

2如何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项目交给学生,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到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负责。每个项目设置了多个任务,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这些任务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一般包括“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环节。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一系列完整的行动来实施教学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论和实践有机的融合到了一起,教学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情境一直流稳压电源的分析与实践”模块中,项目分成“掌握用万用表识别与检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电解电容、发光二极管的方法”,“用数字电压表和示波器观察、测试二极管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的波形和输出直流电压值”,“能按工艺要求进行电路的装配与调试”,“能排除装配、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现象”4个任务,让学生先了解要制作一个直流电源,不是照着电路图进行机械装配,还要了解其每个部分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出任务后,教师可以对任务进行描述:在电子设备中,内部电路都由直流稳压电源供电的。直流稳压电源在使用时,能向负载提供一个稳定的直流电源。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其中变压电路由电源变压器将市电220V电压降到电路所需的交流值,整流电路由半导体二极管构成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组成,把变压器次级交流电压变换为脉动直流电压,再经过电容滤波后送给稳压管组成的并联型稳压电路得到一个平滑的符合负载需要的直流电压。让学生了解该项目情境,再分别列出完成这些任务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必须具备的技能,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自己通过此项目训练得到那些收获。这样,学生能在任务的驱动下,带着兴趣学 其它的项目情境也是一样,理论是依据设置的实践项目而展开的,实践是依据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而开展的,两者相辅相成。理论教学遵循够用为原则,相应的设定需要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实践知识以深化为原则。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检验理论、深化理论。因此,在项目制定中,实践教学部分要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延伸,真正体现做中学的理念。理论与实践只有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通过一体化教学方式,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3结论

我国职业教育已步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阶段。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原来的职业教育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教学做”一体化是教学改革后实现高职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以�

电子技术论文 8

一、智能电网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要求

目前,电力电子技术虽然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如何让它实现最大的优化控制改善电能的质量、减小对电网的污染,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安全使用电力电子器件是另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实现其他的应用。我国的电网建设和电网结构虽然相对稳定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提高电网建设的要求和利用先进电力电子器件提高电网输出电能的质量。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大电网的建设必然是今后电力事业发展的方向,这也就意味着电网的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我国地理地狱辽阔气候复杂,因此电网所面临的条件很复杂,这就需要利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采用先进的电子装置来调控电力系统,以增强电网的构架,避免电网故障的扩散,并增强电网的故障抵抗和故障恢复能力,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得到改善。社会的进步对电能的需求量变大同时对电能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输出电能质量如果达不到要求会对整个电网产生重大影响,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先进电力电子设备可以改善电网电能质量,大大的提高输电效率和经济发展。能源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根本驱动力。随着常规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以及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等能源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以清洁无污染、循环可再生为特点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虽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是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难度较大,且人均拥有量较低。当前正值经济飞速发展、能源高消耗时期,以常规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满足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实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要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则是加快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进度。这些新能源的发对电力电子器件的要求更高。

二、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柔性交流输电包括SVC和STATCOM,通过SVC进行无功补偿的电压输出谐波大、基波损耗高、占地面积较大,因此,用STATCOM进行无功�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SynchronousCompensator,STATCOM)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核心装置和技术之一。1976年,美国人L.Gyugyi第一次提出了它的概念,即利用半导体变流器进行无功补偿的理论。通过对系统无功功率实现动态无功补偿,提高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确保系统运行安全,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与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相比,STATCOM装置能够连续调节无功,输出谐波小,器件损耗低,运行范围宽,调节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其输出电流在电网电压低时不受影响,具有较硬的低压无功功率特性;而且接入系统后不会改变系统阻抗特性引起振荡。近年来,世界上有很多学者都从事STATCOM装置的研究工作,无论是装置容量还是产品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GTO、IGCT等)、多重化、多电平和单相桥串联等技术被应用到STATCOM装置中,以提高装置容量和电压等级,并通过现代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改善装置输出谐波。许多先进的控制方法,例如递归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微分代数控制、鲁棒性自适应控制等被应用到STATCOM装置非线性特性的研究中。在世界上针对STATCOM装置的研究工作中,STATCOM装置的仿真建模及其控制方法研究始终是重点。世界各国对STATCOM的研究,STATCOM技术和应用情况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多重化、多电平和单相桥串联等技术使STATCOM工作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再加上先进控制方法的加入更提高了STATCOM工作的稳定性,使之在电力系统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关于STATCOM的研究有很多问题,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它的建模和控制问题,这将直接影响着STATCOM的整体性能。国际上关于STATCOM的研究由来已久,日本是最先运用STATCOM装置的国家,紧接着美国也在STATCOM的研究上取得成功,并和日本联合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采用GTO进行逆变的STATCOM,在1991年投入运行取得很好的效果。之后的德国在1997年也研制出大型的STATCOM装置并在丹麦的风电场投入运行。我国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极快,清华大学在1999年研制出20Mvar的STATCOM装置,紧接着在20xx年我国南方电网研究出世界上最大容量的STATCOM装置,并在东莞投入运行取得良好的效果。从此我国成为能够研制出大容量STATCOM装置的国家之一,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三、结语

在本文里,分析了先进电力电子对整个电网的影响,它在电网建设中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电网的发展和电能质量的提高对电力电子器件的要求,最后着重对STATCOM和SVC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比较,它们对电网的无功补偿有效的提高了电网的电能质量。

电子技术论文 9

摘要:随着现代化科技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后提出的计算机与机械电子相互融合理念,更是促进了两者的共同协调发展。本文将阐述计算机与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情况,并探讨计算机与机械电子技术融合的具体应用以及未来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机械电子;融合发展

物理学曾在上20世纪的发展中,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那便是晶体管的发明。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以晶体管为基础,开创了微电子信息技术时代。直到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传统机械工业因面临威胁而不得不引起一场革命。就在这个背景下,各种技术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以机械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并逐渐迈向成熟,应用于各行业中。

1计算机与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

1.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概况计算机操作系统理论包括了采样理论、状态空间理论、变换理论以及差分理论,将这几个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便是完整的计算操作系统。而就在这样的系统作用下,控制技术成为计算机系统中的基础组成环节,并获得了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由于其结构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所以该系统属于非线性系统。为了使计算机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作用,需要基于原有理论的情况下,选择与预测控制、模糊控制、鲁棒控制等多种控制理论进行融合,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的工业生产控制系统。目前,控制系统核心已被CPU取代,这样既可以提高计算机管理和控制的效率,也可以针对性调解生产过程及管理。如此一来,工作成效得到了极大的优化,生产效率也增加了不少[1]。

1.2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现代化工业生产形式未形成前,手工制造是传统工业的主要生产形式。在操控相关的生产指标参数过程汇总,主要工具就只有老式仪表,但工业生产不仅要操纵湿度以及温度,还需对压力以及速度进行操纵,基于这种背景下,工业领域开始加强机械原理的学习。随着相关技术迈向成熟,计算机控制系统也开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逐渐完成了对相关参数的调整,同时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整体控制[2]。在现阶段的市场中,机械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制造类工业,如大连橡塑机械厂,其是国内同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的橡塑机械生产厂之一,主要生产密炼机、开炼机、橡胶压延机、塑料挤出机和轮胎定型硫化机等。为了推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尽力缩减与世界先进的水平差距,大连橡塑机械厂加大机械电子技术的应用,并取得显著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

2.1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属于操作系统组成的一项机构。它具有很多用途,如反复编程等,同时这项机构还有较高的自由度,不仅性能优良,功能也有很多种。工业机器人由于动作较为简单,所以只能完成重复性较强且动作简单的工作,但也能够极大地减轻人类的工作压力,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对改善劳动环境也有着较大的作用。而且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可以对生产操作进行优化,降低生产成本的投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2.2橡塑机械橡塑机械指的是制造加工橡胶与塑料制品的通用机械,包括两种类型,分别为塑料专用机械和橡胶专用机械。以橡胶硫化机为例,通过融入计算机技术,统一了预压、自动放气、保压硫化、自动出模、自模、自动掀模等功能;将PLC可编程控制器运用过来,在触摸屏中存储所有的模具参数,操作管理难度较小。在各种橡胶制品硫化处理中,都可以采取硫化机。在橡胶机械方面,则可以划分为通用橡胶机械、轮胎机械、其他橡胶制品机械等类型

2.3农业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其提高了农业机械的整体性能,而且不再受单一变量的局限,开始向智能化更加深入的方向转变,对人机交互界面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通过操作终端系统,可以获取到相关的信息内容,并按照不同的需求,信息内容展示的形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同时数据信息的展示形式还包括影像以及图形。此外,也可以通过输入指令,将相应的决策传送到机器的控制系统,从而将机械的智能化系统完整地体现出来,使农业活动向自动化方向发展[3]。

2.4电脑横机一般情况下,横机都是通过手工方式实现相应的操作,所能实现的操作也比较简单。随着生产要求不断增加,颜色以及数量方面的要求更加高,而面对这样的情况,电脑横机被创造出来。通过应用电脑,可以使设计更加的多样,在应用高端软件的时候,可以增加更多的设计操作形式。利用计算机指令的控制功能,有效地操纵机械,不仅实现了弯沙和脱圈,同时还实现了自动化垫沙,从而大幅度地增加生产成效。

3计算机和机械电子技术融合的具体应用以及未来发展

3.1计算机和机械电子技术的融合简介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两项技术的优点,不仅可以体现出计算机技术,也能充分利用机械电子技术的优越性能。系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增加和融入了动力功能、控制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的电子技术以及软件系统和相关的机械装置组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优化了计算机技术和机械电子技术的功能,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有应用。

3.2计算机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具体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主要应用在柔性制造系统,并在该系统中获得了全面的应用。如橡塑机械,橡塑机械属于通用机械行业,它的机电一体化起步较早,早先由大连橡塑机械研究所开发了塑料注射成型机多级控制系统,随后上海、大连、四川等地方共同研发该系统,并在20世纪80年代研发出中空成型机型坯壁厚度多点控制技术,从而促进了橡塑机械的机电一体化。柔性制造系统主要包含了计算机、数控机床、自动化仓库以及传输系统等,在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中,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随机加工相关的产品,从而使生产操作实现批量化生产。在进行两项技术针对性融合的过程中,得到系统优化后,使生产可以进行可编程操作,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针对性,并通过系统改善了原有生产过程中的诸多缺陷[4]。计算机和机械电子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会更加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性能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诸多领域中的应用规模也将会扩大,并增加更多的功能,以原有动力系统为基础,更多的智能化因素也会不断增加,使机电一体化技术向高端方向发展。同时人类的未来生活中,机器人的智能化将更加彻底,逐渐取代人类工作,从而最大程度解放劳动力,使人力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4结语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使性能变得更强,同时机械电子技术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发展,两项技术将会更加彻底的融合在一起,以此全面优化技术性能,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并实现自动化生产,促进工业领域的发展。

电子技术论文 10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现状及研究对策,并主要论述了在实践中采取多途径的方式完成毕业设计方案,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起到指引作用。

一。以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以往的毕业设计成为学校的难题

以往的毕业设计时间选择在最后一个学期(即第6学期),而在这个时间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度过,一部分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心思做毕业设计,也很少有时间查阅资料,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毕业设计,更不用说定期回学校与指导老师见面沟通解决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因而难于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为了完成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又不影响学生的毕业和就业,毕业设计只能流于形式,得过且过,走个过场而了事。因此,如何解决毕业设计与学生毕业、就业的矛盾就成为学校面临的一个难题。

2.以往的毕业设计成为学生的负担

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水平要求不高,重在实践。虽说他们在学校、企业的实践教学中得到一定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是在企业实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还是有很大困难的,即使是选择了题目,也会出现很多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又得不到老师的及时指导,学生很无奈;或者有的学生选择了题目后,到网上摘录,将别人的设计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出现了理论不通、知识混淆、逻辑不顺等问题;或者有的学生的毕业设计从理论上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元器件选择是否合适、工艺是否合理、能否成为实际电子产品,没有实物得不到证实。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减轻毕业生的心理负担,是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3.以往的毕业设计成为老师的心结

指导毕业设计是高校老师的职责和义务[2],但以往由于学生失控往往使指导老师大伤脑筋。一方面老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毕业率、就业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毕业设计的科学系、规范性、严肃性,还要应付学生从企业带来的种类繁多的各式各类题目,又要完成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于是多数老师名义上是指导者,实际上变成了学生毕业设计的参与者。因此,很多老师只要可能都不愿意接受指导毕业设计的任务,这就成了老师心理上的一结。

二。毕业设计设置思路

(一)毕业设计时间的设置

改变传统的毕业设计时间,将毕业设计启动时间提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第5学期中后段。学生在专业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已拟定的若干个毕业设计课题方向中,根据个人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老师,并在指导老师的系统指导下,查阅资料完成毕业设计的雏形。在最后一个学期的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根据所选题目要求,结合个人实际能力和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在指导老师和企业专业技术员的帮助下先制作成实物,再依据实物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相关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样学生的毕业设计既有了理论根基,又有自己制作的活生生的实物,就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毕业设计。

(二)毕业设计题目的设置

毕业设计是整个在校学习环节的总结,是为毕业画上的最后一个句号,因此毕业设计是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岗位能力的汇总[3]。在设置毕业设计题目的时候以行动导向为新的理念,从实际出发确定毕业设计教学计划,由专业教师提出和拟定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

1.设置岗位能力提高型毕业设计课题

这种毕业设计课题是由在企业实际干过对企业比较了解、或以往带队实习过、或将要带队实习的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根据本专业的实际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校企合作企业实际拟订的各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学校完成的一部分理论设计雏形的基础上,在实习企业进一步加工、整形,根据本企业实际出发制作成实物,并依据该实物完成毕业设计。如电子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中的“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文件”这种实物的制作或“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文件”这种实物的制作等,再根据文件实物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设计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类毕业设计题目比较适合由学校或系里统一安排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习的毕业生选择,由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员合作指导。

2.设置改造与创新新电路、新产品型毕业设计课题

这种毕业设计课题是由实践教学及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专业教师拟订的各类题目。它是以革新为突破口,用现成、完整的实际电路或实际小电子产品为参考,在其中找出革新点进行改造。经改造的新电路以节能、省元件、加大功能、产生新功能、更加� 组织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在原电路或原产品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仿真等现代科学辅助工具,设计出新的、科学的、实用的、可行的新电路,并制作成实物或模拟实物。毕业生根据实物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设计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样学生以自己制作的实物为行动导向去完成毕业设计,其目的性强、任务明确、有极高的热情和主动性。 3.设置大学生技能竞赛型毕业设计课题

这种毕业设计课题是由指导参加过各种类型大学生竞赛的老师拟订的各类题目。它是依据往年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大赛等比赛题目中提炼出来的。要求学生按比赛要求为基点,结合本专业的主要技能和能力,在完成实际比赛任务的基础上制作实物或完成实际比赛内容,再根据实物和实际比赛内容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设计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类毕业设计题目比较适合曾参加过各种大学生竞赛的毕业生选择。

这样先设置形式多样的毕业设计题目方向,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或爱好选择自己能力范围的具体题目和指导老师,将在毕业设计中不好解决的难题分散开来,学生的毕业设计就有方向、有目标,指导老师心里有数、指导到位。

三。毕业设计的组织和实施

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工作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保障,我们按照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毕业设计中段检查、毕业设计的验收和公开答辩、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等环节随时跟进管理。

第一,要做好充分合理的组织实施计划,安排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工作日程,规范毕业设计报告书等材料的撰写格式标准,提出本届毕业设计的总体要求和毕业设计答辩方案。组织专业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拟订毕业设计课题,并对课题进行审核、筛选,进一步确定适合制作实物的毕业设计课题。第二,开设毕业设计课题宣讲报告课,让每位指导老师介绍拟定的课题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及实习等实际情况自由的选择课题和指导老师。第三,学生选择好课题和指导老师后,接受指导老师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根据任务制订出自己的毕业设计进度表和任务书,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针对课题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调研、收集参考资料、查阅相关文献。在学生还未顶岗实习前完成毕业设计的雏形,然后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到顶岗实习的企业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毕业设计。在这一阶段特别加强组织和检查工作,督促指导老师紧密跟踪学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准备是否充分、接收的任务是否明确、选题是否合适、学生设计工作量是否适当、是否适合学生他本人等。有问题及时解决和调整,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并采用指导老师碰头会、汇报会、阶段总结会等各种形式及时反馈毕业设计实际落实情况和毕业设计完成进度的实际情况。最后收集学生制作的实物、毕业设计报告书、毕业设计答辩PPT等,验收并进行公开答辩。其毕业设计成绩构成为:实物产品满分40分;毕业设计报告书满分40分;公开答辩成绩20分。

四。取得的成效

以实物制作优化毕业设计就是让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实物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学生在制作实物过程中,哪怕是很小的实际产品,要经历各式各样的难题。他们要亲自动手制作,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就必须掌握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要成功制作具有革新的创新产品必须要对本产品的工作原理理解的非常透彻、设计的非常准确,同时具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这样做出来的毕业设计从理论到实践得到了充分的结合,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成效、学用结合,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真正符合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理念。

与以往的毕业设计比较,这样设置毕业设计,对于指导老师来说达到了心中有数,指导到位,得心应手,可指导出较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打消了心里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经验积累,也为自己撰写论文、申请课题积累了素材,因而愿意接受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对于学生来讲毕业设计的任务明确,目标定位准确,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题目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打消了对毕业设计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其毕业设计的积极主动性大大提高,能够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这样真正体现了以教师或工程技术员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创新改造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4]。通过这样的毕业设计学生进一步巩固、扩大、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实现由一名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过度,走向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做好技术储备,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大的不足。一是,更加紧密的与企业挂钩,更多的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提炼出相关职业能力和技能提高方面的题目,这就要求指导老师深入企业实际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拟出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题目。二是提高电子产品技术改造的成分,技术革新和创新思维不是一是一招就能产生的,这就要求指导老师平日里多积累实用的小电子产品或实际实用的电子产品电路,建立创新改造思路,多在实际生活和企业中积累且提炼成题目。同时在平时的专业教学中不断地灌输和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改造、革新的改革新思想。

电子技术教学论文 11

电子技术教学论文

如何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下面是电子技术教学论文,看看如何成功采用直观教学法、边缘知识法、应用EDA技术辅助教学、采用先实验后讲课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训课等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电子技术,直观教学,边缘知识,EDA技术

电子技术课程,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电子、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理工专业的课程中,它是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既有自身的体系,又是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特点,学生对这门功课掌握得怎样,将直接影响着其它专业课的学习。由于这门课概念多,元器件多,公式多,电路千变万化,所以常使学生感到抽象、零散、枯燥、难以掌握。而对这样的现状,应如何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来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呢?笔者通过总结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建议和方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与时俱进。

电子技术专业课教师必须努力钻研专业理论知识,开拓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层次。教师要注重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例如《电工基础》、《计算机基础》、《电子线路》、《电力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等的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充电,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专业技术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实验、实训能力,了解科技的前沿,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动态,防止知识的老化。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规律总是意向心理占主导地位;兴趣是意向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最积极的认知驱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它能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录像片、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学手段,结合实物,具体分析原理、性能等,让学生获得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向学生介绍当今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如电子技术在军事工业方面和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家庭文化生活方面的应用技术,向学生介绍电路板上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和部分电路的作用,特别向学生讲解集成块的规模和作用。从而在直观上引起学生对电子技术这门课的兴趣。同时,在教学中还经常注意适当地利用“边缘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全球计算机硬件产业两大巨头Intel与威盛的CPU之争,诺基亚是如何从文具小商店成长为全球屈指可数的通信巨头之一。在教学中,传授电子学边缘知识,营造信息学氛围,可以促进学生极大拓宽知识面,有效增强信息意识。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EDA)技术已成为电子电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有力工具。如引入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的虚拟“电子工作平台”计算机软件——Multisim 。由于Multisim 2001具有直观的仪器设备,参数设置和分析显示,可以建立各种模拟、数字及混合电路并进行仿真,对学生不易接受的、比较抽象的、实验现象相对不明显的内容,制作出相应的仿真实验,既弥补实验仪器和元器件的缺乏,排除了材料损耗和仪器损坏的可能,也使某些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仿真。例如:讲解到晶体三极管时,利用Multisim 2001的直流扫描分析(DC Sweep Analysis)和后处理器配合,可直接得出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及相关参数;也可以利用波特图仪测出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曲线和参数的直观显示,多种测定方式,既节省时间,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欲望,也方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调试、修改,更有效地掌握电子技术理论。

四、采用先实验后讲课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讲理论之前,先让学生做实验,然后再通过总结提高为理论,即采取先做实验后讲课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做实验之前,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学生观察什么现象,并提出有关问题让大家在实验过程中去观察和思考。在亲自动手的基础上,加深对组成电路元件的认识,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增强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和启发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实验结束后,教师再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或适当的讲解。即采取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步骤进行。例如:我们在学放大电路这一章时,可以先让同学们做一个单共射放大电路的实验。在实验之前教师提出几个问题:1、此电路由哪些元件组成,各元件的作用是什么?2、静态工作点包括哪几个量?如何测定?3、观察输入波形,输出波形,调节静态工作点,输入、输出波形是否有变化?4、输入波形与输出波形有什么不同?5、为什么波形会出现削顶和削底的情况?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6、如何使输出波形不失真?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就会认真观察思考。通过做实验同学们对放大电路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各元件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放大电路有了整体框架。教师再对理论进行详细深入的讲解:输出波形比输入波形幅值大是因为三极管的放大作用。这样,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同学们对放大电路这一章的理论知识就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动手中学习的方法,既增加了同学们对放大电路的。感性认识,全局认识,建立起各元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变得简单而容易。这种先实验后讲课的教学方法效果相当好。

五、注重实训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操能力。

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务求学生既有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具有操作能力。因此,实训是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训,不仅使学生学会一技之长,而且还可以在实训中增强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交叉运用。例如:学生在组装收音机的实训过程中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从一大堆零散的元器件中,选出所需要的元器件。这就要求他们对组成收音机的元器件的名称、型号、形状、识别方法、用途等要有所认识和了解。2、利用焊接技术将所需元器件焊接在主板上。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焊接技术要求较高,必须先在练习板上苦练焊接技术。3、安装调试。将扬声器、天线、电池、开关等元器件安装在收音机箱体内,细心地调节中周到合适位置。学生通过组装收音机的实训操作,使他们掌握了对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操作技术,对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调谐电路等的组成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电路的分析、安装、排除故障、调试等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当通过他们亲手安装的收音机能收到电台时,成功的喜悦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们自身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和释放。

通过对上述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运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提高,教学质量得到加强,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精心策划、组织,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把学生培�

参考文献:

1、王廷才、赵德中《电工电子技术EDA仿真实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吕国泰、吴项主编《电子技术》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

3、张友汉主编《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电子技术论文 12

摘 要: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人们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电子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当今社会,电子技术应� 电子技术主要是以电路技术、半导体元器件和计算机技术等共同支撑的一个技术平台,为此将重点介绍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从电子技术应用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我国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频技术

1 电子技术的主要概括

电子技术是一门以电力技术和控制技术为主的新学科,这门学科发展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晶闸管的发明,六七十年代经历了整流器时代,七八十年代经历了变频器时代,八九十年代主要以高压和大电流为主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为主,这也是传统电子技术的低频技术处理往高频技术处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代。电子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有着非常特殊和重要的存在价值,它所包含的内容也在日益完善,现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鼎盛的时期,各项先进的技术也在一天天的实现。

2 电子技术的应用问题分析

(1)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也进入了电子和电气设备领域,电子技术中的高频开关电源主要应用于通信业,成为通信供电系统的重要部分,通信领域中常用到的整流器也被叫做一次电源,而直流变换器则被成为是二次电源,一次电源在应用时,主要是将单相或是三相交流电转换成具有48V的直流电。不过现在很多交换机中所使用的一次电源中,高频开关电源已经代替了传统的稳压电源,关于高频开关电源在工作时,通常是控制在50兆赫到100兆赫的范围之内,最终实现小型化和高效率,近年间,开关整流器自身的功率容量也在日益扩大。在通信设备中,通常采用的是高频隔离的电源模块,从母线电压转换为各种直流电压,不仅方便维护、易于安装还能够大大减小损耗等。

(2)电子技术中的DC变换器可以将固定直流电压转换成可变直流电压,此技术已经在电车等的无级变速中应用。用直流斩波器替代变阻器能节约电能,不但可以调压,还能够控制不必要的电流噪音等作用。关于二次电源中的DC变换器已经变得商品化,它的模块利用PWM的高频技术,伴随着我国电子技术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对于电源模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电源模块要以小型化为主,对它的功率密度也要较高的要求。

(3)电子技术中的变频器电源,它主要在交流电机中完成变频调速的工作,在整个电气系统中有着日益显著的地位,并取得了较大的节能效果,它的主电路一般采用的是从交流直流再到交流的方案,通过整流器转化为固定直流电压,再通过具有较大功率的晶体管共同组成高频的变换器,把直流电压转换成可变频率的交流输出。

(4)电子技术中的电源供电系统还有分布式的,这种供电系统主要是通过小功率模块以及大规模的控制电路两种基本部件,采用新理论和新技术,完成智能化较大功率的开关电源系统,将强弱电有效地结合一起,将大功率的元器件的压力大大降低,将生产效率有效地提高。这种供电方式还具有高效节能等优点,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各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的系统等,对于低电压电源,它还是一种较为合适的供电方式,在电解电源和电机驱动电源等大功率领域,也被广泛的应用,具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3 电子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

我国电子技术已经开始走入高频化和智能化的时代,电器产品提高自身的频率就能省材还能节能,电子技术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于这个变幻多端的高技术时代,电子技术要往高频化不断地发展,同时注重标准模块器件的不断发展,这也是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我国目前比较先进的模块已经和多个单元共同实现了器件标准化以及所有产品的系列化等,它们之间已经达到了完全统一和较高水平。电子技术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开关电源技术,它们之间共同发展不断创新,随之不断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也会推动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断地更新换代,并且还会不断地开拓出越来越多的崭新的应用领域。开关电源的模块化和高频化等技术的发展,会带动着整个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和成熟,使具有高效率和高品质的用电,两者更好的结合,开关电源将代替更多类型的电源,这

4 结语

本文主要从电子技术的主要概括、电子技术的应用问题分析、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趋势分析三个方面,对电子技术进行了阐述。电子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电子技术产品也会随之不断的更新换代,加上电子技术新元器件的不断发展,使之能够应用于更多行业领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重大改革,也将成为新世纪电力研究的新方向,从而更好的为人类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大江。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xx,(05).

[2]张子午。试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J].科技传播,20xx,(13).

[3]钟秀伟。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发展分析[J].科技传播,20xx,(13).

[4]韩建设。浅谈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硅谷,20xx,(03).

电子技术论文 13

摘要: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是重要载体,采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能很好地展现出新知识与新工艺,能极大提高教学内容的适用性。构建模块化应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压迫把握好各大模块的特点,根据模块的性质进行知识结构与内容的编排。把大模块分成子模块,子模块又细分成若干小模块进行实施。本文通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概念、模块化课程的特点与体系目标,并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与说明,探索出基于岗位和能力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途径,为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生产企业的设备逐渐趋向智能化发展,社会企业在发展中对熟练基础知识与电子设备装配与维护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很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理论知识,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技能,拥有得软件开发与硬件维护、网络安装和管理等方面的计算机能力,并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电子技术应的综合素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大学生学生所学知识缺乏实用性,缺乏对电子设备的实践操作,电子设备故障分析和维护的能力与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实际要求,因此,部分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另外,很多学生大多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技能不牢固,而生产企业对人才实用性要求较高,造成部分大学生的失业现象。由此可见,我国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不够合理,缺乏科学的模块构建,不同程度阻碍了我国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效果。

2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特点与目标

很多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课程都遵循学科体系理论,注重专业的知识性与系统性,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实践环节,对学生传授的只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压缩,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涉猎广但都不够深入,而生产企业需要的是实际应用与动手能力,而模块化课程体系重视的是对学生的实际培养,使课程体系面向市场,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模块重点,使学生学以致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不能完全依靠课堂教学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而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课程教育教学和管理分析为依托,科学的分析课程编制与要求,具备合理的教学时数,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能同时适应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是一种科学的课程模块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为核心的通用课程。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按照市场对职业岗位的需求与职业能力进行设置的,把握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三者的平衡,对每个岗位进行技能探索,根据不同岗位需求进行模块的开发,具有较强的教学灵活性。模块化课程体系内还将大模块分成子模块,子模块又细分成若干小模块进行课程实施。每个模块之间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根据行业职位需要进行内容设置,实用性较强;重视对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性较强;每个模块有明确的目标,模块之间可以灵活自由组合;更新效率高,能及时反映行业的发展与变化。

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

电子技术课程模块设计前应对专业职业进行综合分析,将岗位能力标准作为模块标准,按照模块引导学生达到相关的职业岗位能力水平。根据本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可分为四大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与职业岗位能力模块。

3.1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其可持续发展、求职方面等创造条件。结合对学生岗位能力与社会职业发展需求的调查,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主要内容有:电子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计算机系统与维护等。

3.2专业核心课程课模块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课模块包括职业技能、技术、能力等方面,主要涉及技术要求的公共核心课,专业核心课程课模块也是专业课程知识的最大平台。是以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为目标,致力于提高学生对其他岗位的胜任能力,因此,专业核心课程课模块也是贯穿学业的连接课程。在该模块的实施中,学生不仅能打好知识和能力基础,还能通过项目课程训练提高自身的岗位技能。

3.3综合实践模块

实践性教学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关键模块,主要以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脑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素质。实践教学模块应占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的1/2以上,为学生提高更多的课堂技能实践与社会实践机会,定期进行考核培训与实践,在寒暑假可以利用顶岗实习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3.4职业岗位能力模块

通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职业岗位能力模块可分为若干专门化岗位与能力模块。不同职业方向的学生只需掌握某个模块的学习与技能训练,达到某个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水平。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进行模块选择,因此在模块选择上具有可扩充性,力求教学模块与岗位能力要求相适应,达到知识结构、职业素质、技能结构等方面相统一的要求。

4结语

随着电子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电子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 电子技术模块化课程体系灵活多变,通过不同的模块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消化,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科学而不断更新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朱艳,张国志,尹群星。应用电子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xx(20):14-15.

[2]李法春,高俊文。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1):34-36+63.

[3]叶健华,明小波。电子技术应用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xx(04):54-57.

[4]张源峰。高职应用电子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实施[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2):78-80.

[5]司福明。计算机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科技信息,20xx(20):725-726.

电子技术论文 14

电子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广泛应用于机械、机电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电子技术不同于数学等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涉及的内容多,分析方法有多种。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兴趣法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就是将传统的单方向的知识传递过程,变为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教学主角,学生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

第一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种子兴趣学习能激发学生主动想学习要学习的兴趣,能够让学生们乐于去学习,主动去思考,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高职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纯粹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过于僵化,学生大多难以适应,在他们理论基础有所欠缺的前提下,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更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的意识,作为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大特点进行教学布置。电子技术课实践性强,几乎每堂课都会涉及到实验,这样可以长期在实验室上课或者在教室做演示实验,每次课前教师列一个清单让学生提前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器材,学生在准备器材的过程中就会带着疑问: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学生有了疑问就会有学习的好奇心,进而也就激发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让学生学习兴趣的种子发芽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了好奇心,势必就会很迫切地想从教师这里找到答案。

作为教师这会儿就应该抓住机会认真组织课堂的教学,以解答学生对器件的疑问,可以先拿出器件让学生讨论其电路组成及功能,然后教师向学生说明该器件的重要性,以及学完该器件所涉及的课题内容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举例说明该器件的功能与科技、生产及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它的理论分析安排在实验之后。

第三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之苗长大组织小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验中寻找发现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动手能力。

而且大部分高职的学生如果让他们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两者中选择的话更愿意参与实践操作。所以这个过程学生多会很积极、很乐意地参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方法后,以学习团队为单位,队内分工协作完成实验。一般的小实验都比较简单,当学生看到了实验结果时都很有成就感,而不再是课堂苦苦学习理论知识却怎么也弄不明白的那个状态。这样学生就已经由初步接触元器件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然后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教学内容和实验同步进行不仅做到了手脑兼顾也让学生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便于学生及时地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第四步,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学生完成试验后,要求他们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包括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和标明元器件参数,并且整理有关的实验数据。

教师结合实验电路图及实验结果在系统地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的理论教学学生不会再觉得是空洞乏味了,相反他们都认为教师所讲的字字珠现,很多同学多会主动地认真做好笔记。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会对刚刚进行的短时间小实验还意犹未尽,教师可以在课后有步骤地安排他们进行综合技能训练:首先让每个学生安装与调试比较简单的电子产品如报警器、音乐唱片之类,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和选择器件,然后进行焊接组装、实验调整,最后成为一件完整的电子产品。然后让学生安装复杂一点的电子产品如收音机等。第三举行电子唱片装配与调试技能比赛,决出名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荣誉感及临场应变能力。

高职院校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是一贯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培养合格的人才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技能,还要会合理的使用理论和技能去理解分析和解决相关的问题,所以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经过实践,丰富和扩展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电子技术论文 15

1脉冲电子围栏工作原理

脉冲电子围栏是基于脉冲电子技术的高压围栏,脉冲发生器通电后发射端口向前端围栏发出脉冲电压,时间间隔大约1.5秒发射1次,脉冲在围栏上停留的时间大约0.1秒,前端围栏上形成回路后把脉冲回到主机的接收端口,此端口接收反馈回来的脉冲信号;同时主机还会探测两个发射端之间的电阻值。如果前端围栏遭到破坏形成断路或短路,脉冲主机的接收端口未收到脉冲信号或两个发射端之间电阻太小,主机都会发出报警。脉冲电子围栏强调了以阻挡为主、� 当入侵者强行入侵时,报警系统会发出警报,通知保安人员并联动电视监控系统。这和传统的报警、监测为主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传统的报警和监测只能在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提供信息和记录,而不能有效地防止外人的侵入。同时,它与传统带电设备有本质不同,传统带电设备电压恒定持续,而前端脉冲高压围栏属瞬间高压,具有高电压和低能量(一般小于5J)的特征,接触瞬间能起到震慑、击落的效果,但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从上述防护原理可知,该围栏具有如下功能特点:一是具有物理屏障、延迟入侵、主动防御、准确报警等特性;二是基于脉冲电子技术,抗干扰能力强,适用范围广;三是属有形围栏,可随地形架设,适应复杂地形环境,能有效克服盲区和死角,误报率低、可靠性高;四是在确保防护强度前提下对人体无伤害,能有效震慑和阻挡入侵者,可与报警主机、视频监控系统、110报警等安防系统联动。

2脉冲电子围栏的设计与安装

脉冲电子围栏通常由脉冲电子围栏主机、前端高压围栏两部分组成。脉冲电子围栏主机有高压和低压两种工作方式,高压模式峰值电压为5—10kV,低压模式峰值电压为0.5—1kV。白天或围栏附近有人作业时可以切换到低压模式,前端围栏的脉冲打击力度更小;夜间或需要更高等级的防护级别时,可调至5-10kV的高压模式。前端高压围栏可根据不同的安全需求,合理分配防区,设置报警装置,通常可分为三个等级:

(1)基本安全级

整个周界设一个防区,具有阻挡、报警和威慑作用;

(2)中等安全级

每一防区一般不超过300米;

(3)高等安全级

每一防区长度约100米,整个围栏分成多个防区。每个防区都具有各自独立的报警器,可指示报警所在防区,与报警主机、视频监控系统、110报警等安防系统联动。电子围栏的安装按其在现场的安装位置,分为独立式、附属式和墙顶式三种基本安装形式。独立式电子围栏直接架设在地面上,其高度约2米左右,一般安装10—12根线缆,通常独立式电子围栏正常工作部位处于一个公众通常难以接近的封闭区域内。附属式电子围栏附属在围墙上,围墙高度一般不低于2米,主要用在有较高安全级要求而不占用外围土地的场合。墙顶式电子围栏目前在中国较为普及,架设在现有围墙上方或侧方,可以垂直或倾斜一定角度安装,电子围栏的高度为0.8米左右。

3结语

基于脉冲电子技术的高压电子围栏有效克服了传统周界防护手段被动防御、无法提供主动阻挡的缺陷,且具有高电压和低能量的特征,强调了以阻挡为主、�

电子技术论文 16

一、以就业为导向,打造“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并以此确定办学目标,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新型人才。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教育教学理念,电子专业可以围绕电子技术操作技能、制作技术和电子产品维护技能等方面组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学习及实训活动,并且要制订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与课程改革方案,还可以邀请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并积极开展岗位培训,这样有利于中职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和实践应用,更有利于学生提前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还要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有效合作,增加实践教材科技含量,不断优化课程,打造“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满足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教材内容比较抽象、难懂,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和名词繁多,与中职生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他们理解和领会起来会感到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对于教材可以做出有效的调整和整合,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1、针对现在中职学生学习能力低,理解能力较差

以及他们毕业后主要从事操作性工作的就业实际,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理论要求可以适当降低,去其繁琐,留其精华;以定性分析为主,微观计算尽量少做。

2、坚持以分立电路为基础、以集成电路为重点

分立电路是中职电子发展的基础,在电子技术学习时必须从分立电路开始,使学生构建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学习分析方法。不要忽视集成电路的学习,现在集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广泛。为了不使中职学生所学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我们要重视集成电路这一知识的教学。

三、创新教学手段,打造新型课堂

1、多媒体技术辅助中职电子技术教学,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现在已经被广大教师接受和应用。我们要积极组织和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研发新型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更容易地获取知识,接受知识,掌握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中职电子技术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2、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不断尝试网络教学,开设网络课堂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老师和学生公用的电子信息交流的群,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教学设计、课件和通信线路方面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自学,同时还能够通过交流得出群进行自我测试和师生交流。再如,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自己建的博客论坛,在博客论坛里进行电子技术方面的交流、讨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信息量丰富的特点,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实效。

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目前我校电子技术专业已经与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机制,并建立了多处校外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加大与大型企业合作的力度和广度,积极创建以企业出资和学校提供师资的新型学生实训基地,并通过与企业签约的形式,为中职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各项保障。同时,我们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支持企业发展。

电子技术论文 17

摘 要: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所谓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是指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新成果而研制成功的电子CAD通用软件包。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优势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EDA技术在电

关键词:电子技术论文发表,发表电子信息工程论文,电力电子技术论文投稿

一、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所谓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是指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新成果而研制成功的电子CAD通用软件包。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优势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教学中教学设备不足的情况,并达到扩展学生思维空间教学目标,让高职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依照不同的教学需要无限制地进行各种电路分析实验、验证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比如,在传统数字钟实验教学中,如果要把数字钟电路全部接好,要用到集成电路24块,电阻、电容、三极管等20个元件,需要一天多的时间来整理,而且在实验中还经常会出现插孔松动,接触不良等问题。但是如果利用Multisim进行仿真,教师只需要借助一台计算机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而且无须担心仪器与元器件的损坏,实验的进行也仅仅需要几十分钟。最后,Multisim可以为高职电子技术教学提供多媒体操作平台,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给学生提供实验、演示和电路分析。教学实践表明,直观形象的教学演示,可以将教学中的难点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内容,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日常的电子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分析各种电路的特性,与此同时,让高职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电路的调试分析,以加深其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教学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掌握各类电子器件,熟悉电路图的绘制以及电路的工作原理,EDA技术所提供的教学软件正好能够帮助教师完成电子技术教学的教学目标。而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首先,EDA技术在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学 比如,在Multisim创建的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诸如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仿真分析方法等会同时展现给教师和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电子电路的实际运作,其本身 除此之外,EDA电子技术软件中对电路参数的设置、仿真数据图形的处理等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鼠标操作,而且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疑问,教师也可以快速地借助EDA技术给学生解惑答疑,由此可见EDA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加高效的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其次,EDA技术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力的补充了实际硬件实验教学的不足。实验教学是电子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实验教学,高职学生才能更好的巩固电子技术理论知识,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而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属于虚拟实验教学,其应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其一,在教学中相关实验设备不足的情况下,虚拟实验可以有效替代真实硬件实验。比如,在一些教学中由于某些实验设备不足,会使得硬件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这时,教师就是可以借助EDA技术中的各类虚拟仪器,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相关电子技术知识。其二,为了开拓学生思路,提高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教师可以将硬件实验与虚拟实验相结合,让两种实验在课堂上都发挥其优势,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现阶段的实际教学中硬件实验教学依然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学生真实的面对电子实验对象进行实际操作可以获得更加直接的经验,而这些是虚拟实验教学中无法获得的。但是,虚拟实验在技术分析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相关知识,有助于对实验现象的细致观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其三,EDA技术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开展开放式实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实验器材和实验安全的说明,使得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提出的实验题目进行实验,不能自己随意更改实验。但是EDA技术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而且不用担心电子器材或者电子器件的损坏,这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EDA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电子电路设计过程的一门技术,其在高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改善电子技术教学成效,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电子技术专业知识。为此,在新时期的电子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将EDA技术灵活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电子技术论文 18

摘 要

随着信息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数字电子技术与模拟电子技术也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领域中。然而二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都存在以一定的优势与不足,需要根据实际生产需求以及经济条件对二者进行选择。本文主要对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述以及二者的优势比较进行探析。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优势比较

近年来工业行业以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中电子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工业的进步与电子行业的发展。然而其中的主流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别,而大多行业使用过程中并未结合自身实际状况以及电子技术的特点,导致信息电子技术无法充分发挥应用的效果,甚至增加技术应用的成本。因此,对二者优势比较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信息电子技术的基本概述

1.1 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研究

电子技术中的模拟电子技术在当前生产生活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其可理解为处理仿真信号的模拟电路,且与现代许多学科如自动化、电气或数学等保持密切相关。在电子元件选用方面主要以晶体管为主,而实现自动化目标主要得益于其对电路的自动控制。从许多工业控制设备中与电路中都可发现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例如,工厂化农业便将农业生产对象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既可使生产成本降低,也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而且伴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推进,模拟电子技术在具体分析方法方面也将趋向于系统化与通用化,而器件方面也将向集成化与多端化方向发展。

1.2 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研究

对数字电子技术的概念,可理解其为一种相对的技术,可对模拟信号利用抽样定理完成整个抽样过程,这样使获得的电子信号具有较高的精度,在许多高精度设备中都有所体现。例如,以数字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电视,既保证信号传输过程中精度得以提高,也使信号受噪声的影响得以减小。而且为保证信号的传输更具安全性,也可对数字信号设置加密系统,充分发挥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效果。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数字点数优质画面,都得益于数字信号的应用。因此,这种利用数字电路对模拟信号处理的方式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中。

2 数字电子技术与模拟电子技术的优势比较

2.1 从主导电子技术应用的信号形式角度

电子技术的应用主要取决于电路的信号形式,需以电路要求为根据做好技术匹配工作。通常在应用模拟电路过程中,所选择信号主要以模拟电子信号为主,通过对模拟电路特征的分析完成相关技术标准的设定,如关于放大器电子电路的设计或增益电路的设计等更适合选用模拟电路。通常对模拟电子技术的选用主要考虑到模拟电路在造价成本方面较低,而且国内目前在该技术的应用方面也较为成熟。但也因该技术应用原理较为简单,很容易在信号传输或接收过程中受到噪声影响,使模拟信号存在一定缺陷,所以适用范围更集中在低端应用中。相比之下,数字电子技术更倾向于高端电子电路中,特别许多电路对信号传播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都需充分发挥数字电子技术的作用。所以电子电路在数字电子技术中的设计较为高端,需保证传播与接收过程中信号的质量。也因如此,数字电路造价成本远远超出模拟电路成本,更适用于高端设备中。由此可总结,从信号形式角度,模拟电子技术主要以模拟信号为主,而数字电子技术则注重数字信号的使用。而在电路形式方面,两种技术的使用考虑的为电路精度要求以及复杂程度。尽管相比之下,数字电子技术能够满足高精度要求,但应用时需考虑到成本问题,而模拟电子技术尽管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对电路要求较为简单且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所以在市场中极受欢迎。因此选择时应对二者在信号传播与电路具体形式方面所体现的优势对比分析,做好电子技术选择工作。

2.2 从二者具体应用中的优势比较角度

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数字化已成为发展的主流,其相比模拟电子技术,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现阶段电子计算机领域、通信系统领域或其他控制装置等行业中都广泛应用数字电路,而且这种数字电路本身不对物理量作出精确要求,通过自身的开关电路便能从大体上确定适用范围。同时在数据信息存储与传输方面,数字电路也可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与存储的安全性,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所以数字电路在应用有优势上极为明显,适合系列化与集成化等方面的生产领域中,但需注意实际应用中应考虑市场造价问题。而在模拟电子技术应用中,以电视信号接收为例,利用模拟电子信号的电视不仅在画面效果上存在失真情况,在传输模拟信号时也会出现噪声混杂现象。此时便需利用数字电子技术采用抽样方式处理原有模拟信号,以此生成数字信号,避免噪声干扰的同时使信号传输更具安全性。

3 结论

无论数字或模拟电子技术从信号处理与电路角度都可理解为对不同信号所采取的相应技术,一般模拟信号强调信号的连续性,而数字信号更注重采取抽样方式获取信号。实际进行二者对比过程中,需充分认识到应用中所体现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将造价低廉且原理简单的模拟电子技术应用在低端电路设备中,而数字电子技术能够根据抽样定理使电子电路精度得以保证,可适用于精端电路设备中。因此,对于不同行业领域应用两种技术时需考虑实际经济状况以及二者的应用原理,充分发挥各自应用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帅建平。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优势对比[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14(02):165-166.

[2]任志刚。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优势对比[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11(03):125.

[3]张小英。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D].西南大学,20xx.

电子技术论文 19

摘要:

机电一体化也叫做机械电子工程,是电机技术与机械工程的结合体,两种技术融合发展可以显着提升机电设备的性能,并具有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动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显着优势,其卓越的特征也使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进一步推动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建议,展望机电一体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为机电一体化性能的提升提供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电子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融合发展在我国科技领域掀起了巨大狂潮, 两种技术融合创造出的高效、便捷的机电设备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 其不断引领我国的产业走向绿色、智能以及模块化, 有效地契合了我国可持续战略发展的是发展指标, 为此研究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推动我国机电设备的长足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发展方向。

使用绿色化、生产模块化、市场导向化以及设计智能化等特征是我国机电一体化现阶段以及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例如,引入了自动控制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高效实现智能化控制与操作技术[1]。机电一体化逐渐施行的模块化作业生产方式、统一的生产准则显着提升了机电一体化的生产质量与效率。机电一体化生产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方式来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重负与污染,并积极研发绿色节约型产品, 立足于市场需求设计多元化的绿色产品, 实现机电设备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2、发展领域。

性能、造型以及材料是我国机电一体化近年来主要研发的领域,在设计造型方面,机电一体化产品需要在保证质量与性能的基础之上优化产品外观造型,使机电一体化能够满足多元化用户的需求。在运用材料方面,机电一体化不断涉足陶瓷材料、智能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等,具有显着的耐高温以及抗腐蚀的特征。在性能创新方面,机电一体化产品立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不断精进与创新产品功能,促使机电一体化不断开拓创新。

二、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优势。

1、使用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升。

机电一体化具有自动诊断、自动监视、自动报警以及自动保护的功能。工作中遇到过压、过流、过载以及短路等故障时能够自动启动保护措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并确保工作人员生命安全,提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在监控系统中运用监控技术可以显着提升安全指数, 通过应用长距离以及大功率的带式输送机可以显着提升系统工作效率。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发现,机电一体化安全监控系统显着提升了我国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水准。

2、提高生产能力与工作质量。

机电一体化产品具备自动控制以及自动处理功能,检测与控制的精度、范围以及灵敏度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自动系统可以精准高效地实现机械控制,确保机械能够执行预定设计的动作,使机械摆脱人为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达到最优操作效果,保证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合格率。机电一体化具有的自动化功能可以大幅度提升生产质量与能力。例如数控机床通过在数控装置中安装自动控制以及自动处理装置显着提升了工件加工制作的稳定性,其效率远远高于普通生产机床的5—6倍。

3、可操作性显着提升。

机电一体化操作手柄与操作按钮的数量显着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数字显示以及程序控制,显着提升了机电一体化操作的便捷性,机电一体化依据电子系统预设程序逐渐实现指挥控制,并可实现全部动作重复执行的效果。高级机电一体化可以根据外界随机变化的数据以及被控对象的数据模型寻找最优工作程序, 实现最优化自动操作。其中主要涵盖线切割机、电火花加工机床、激光测量仪以及超声波加工机等产品, 该类产品最主要的特征是电子装置为执行机构。

4、维护与调整便捷。

调试安装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调整控制程序的方式改变工作方式,以满足现场参数变化以及不同用户对象需求。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将控制程序输入进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当中,无需改变产品的任一零件与部件。机电一体化产品具备存储功能,则可以在机电控制系统中输入若干程序,并为工作对象指派制定的代码信号,就能控制机电一体化进行自动工作,同时机电一体化具备的自动监视与自动检验可以自动监测故障,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休整,保证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迅速恢复工作。

三、电子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1、智能化。

电子技术是一项污染小、能耗低、知识密集、信息含量大的先进性技术,同时具有显着的智能化、多功能以及高精度的技术特点,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加持之下,机电设备的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升。其具体变现为:制造微电子的过程当中,加工车间必须严格控制尘埃的直径、颗粒数量以及芯片的材质,保证机电设备加工环境满足超精、超净以及超纯标准。设计电子电路的过程当中,引入计算机智能技术, 可以对器件编程、印刷电路板以及电路版图等进行仿真设计,为了拓展电子产品的性能,可以综合使用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以及自控技术等提高电子设备的自动化水准。

2、微型化。

随着电子产品不断朝向功能齐全、造型优美、技术精良、使用便捷的方向发展,电子产品的外形也不断优化成微型化设备。系统功能集成件、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猛发展也为电子产品微型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与产品支撑,当前钛合金、铝合金、塑料合金以及电子材料等被广泛地应用到电子产品结构当中,将原本大、重、厚的电子产品设计成小、薄、轻的电子产品。为了达到短小化的元件效果, 采取可无引线的片状器件与元件,相较于插装元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的显着优势。运用表面组装技术也可以显着降低电子产品的重量与体积。

3、绿色化。

绿色化是电子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20xx年出台了电子产品污染控制管理规范,其中提出了报废电气电子设备的回收规范,通知提高了电子产品企业的准入标准,为电子企业积极绿色变革提供了有力的监管力度,这种约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电子工艺水平, 实现了环境与技术的协同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是全面提升机电设备性能的关键要素, 与我国机电产品综合性能与整体质量提升有着正相关关系, 为此我国政府需要不断加强机电一体化产品引领、投资力度, 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动我国机电一体化实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詹立英。电子技术中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13 (13):104。

[2]王娟。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xx,16 (09):133—134。

[3]张贵山。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12 (10):124。

电子技术论文 20

摘要:目的:对竞赛引领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进行分析。通过应用竞赛的方式增加学生对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兴趣和重视,提高学习成绩,改善学习环境,增加竞争意识。

关键词:竞赛;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兴趣。

电子专业课程对于电子学科的学生来讲较为重要,但课程讲解较为复杂,枯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单纯专业知识讲解,教学效果欠佳,近期对我校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详细分析如下。

1参加学生情况

选取20xx级电子专业学生200名,传统教学100名学生,其中男性学生56例,女性学生44例,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00±1.50)岁,竞赛教学100例,其中男性学生58例,女性学生42例,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00±2.00)岁。

2教学情况

传统教学100名学生,主要是依据学生的情况给予常规的教学,主要是进行老师拟定教学方案后备课,课堂讲授电子专业知识,课堂提问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对专业知识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进行课堂学习后进行实践动手,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1]。

竞赛教学100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教学方法同传统教学方法,同时针对于相关知识,定期举办理论知识竞赛,主要内容为竞赛的技术体系主要包含理论知识测试、电路识图、元件选型与参数计算、原理图绘制、设计、板制作、电子工艺焊接、单片机软件程序编写、电路调试、软件调试、电子产品的结构与安装工艺、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编写、电子产品的技术文件编写、技术答辩等技术考核内容。整个竞赛过程贴近生产、工艺、注重质量,以企业实际要求出发[2]。在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宜的奖励,奖励内容主要针对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给予奖品的发放,并且同就业优先相关联,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3教学效果

在学习后定期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成绩检测,考试成绩优秀:90分以上;75分及以上为及格,75分以下为不及格。

传统教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为36例,比例为(36.00%)、及格学生为35例,比例为(35.00%),不及格学生为29例比例为(29.00%),及格学生为71例,比例为(71.00%),明显低于竞赛教学,优秀的学生为54例,比例为(54.00%)、及格学生为36例,比例为(36.00%),不及格学生为29例比例为(10.00%),及格学生为90例,比例为(90.00%)

4竞赛引领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4.1课程体系的重构

近些年来为更好的学习电子专业技术课程,专业学校均给予适宜的课程改革,因电子专业课程初期为理论知识学习,课程枯燥乏味,难以获得学生的兴趣,并且难以进行深刻的记忆,因此导致学习效果欠佳,因此电子专业教学中经常会应用较多的辅助方法帮助教学。近几年,为更好的增加电子专业学习,我校给予电子产品设计大赛及相关知识竞赛,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竞赛内容围绕电子产品的理论设计、结构理论、生产工艺、安装结构、产品组装、产品调试、成品上交、竞赛结果评估。电子产品的学习不单单为简单的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胜任电子专业工作。同时人才培养还应严格执行国境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标准,课程的标准体系建设增加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同时学生学习期间的培养应同课程考核构成衔接体系,做到边学习边检验,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给予补充学习或是强化训练[3]。

4.2竞赛引领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仅仅为常规的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课后给予实践动手,对学生而言仅仅为了应对考试,缺乏对学习的理解和兴趣,因此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面对枯燥乏味的学习和复杂的学习知识不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深化概念。

竞赛教学能够更好地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学生对于电子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改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竞争,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设计、制作、完成电子产品的能力。竞赛项目及企业� 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

5结论

竞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乏自主研究的精神,对于专业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相关的实践活动少。且教师没有专业的研究项目,导致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课题研究。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培养模式,无法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而通过技能竞赛,一方面能促进“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技能是职业院校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也是“双师”素质的必然要求。在技能竞赛中,教师也必须锻炼和参与实践中。

电子竞赛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在相关学校中普遍开展,获得了较高的教学成绩,我院为更好的开展电子专业教学,已经在教学中增加竞赛教学模式,促进了专业课程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更好的培养理论知识强,动手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可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和辅助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峰,肖建。电子类校企联合实验室资源管理与优化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xx,31:39-40.

[2]彭井花,刘大茂。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xx,06:95-97.

[3]程望斌,张国云,吴健辉,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xx,06:161-163.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论文 21

[摘 要]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子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之一,其陈旧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在现代教学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探讨,从该课程教学目标和高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要求出发,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量与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注重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提高了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电子技术论文 22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不同教学环节采用不同教学方式,设计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立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

当前技工教育存在学生基础文化质量下降,在校学习时间短等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培养造就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有必要加大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电工电子技术是机械机电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知识、电机电气控制、低频电子线路以及数字电路等。本门课程实践性强。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型单一化,创新性不足本门课程教学中,许多技工院校采用本科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讲述理论知识为主,但是本门课程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比较差。2.实践课应用性不强本门课程大概安排了8~10个实验课。这些实验课教学目标主要是验证理论,即对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印象与理解。缺乏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项目应用实践课,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与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目标。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不同教学环节采用不同教学方式技工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重点提高技能与实践能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有限课时安排中,要求根据课程不同环节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1)电路部分。本门课程中电路部分理论性强,知识抽象难懂。为了让学生了解电路的核心概念、工作原理等,笔者在课堂中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通过仿真软件的运行,对有关电路基本理论进行验证实验,有助于学生了解电压与电流分析方法。(2)电机与电气控制部分。这一部分对技能操作的要求比较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此,这一部分教学可以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基于工作任务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以及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笔者建议这一部分教学应该尽量压缩理论课所占比重,安排更多实验实训课,通过精讲多练的方法,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3)低频线路与数字电路部分。这两部分的知识点较多,内容散乱,笔者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法,安排低频线路与数字电路两大项目任务,在此基础上层层分解,通过任务驱动完成教学任务。比如低频线路部分,设计低频功率放大器项目时,不仅是着重于讲解理论部分,而是要关注其实用性。在数字钟设计中,将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以及时序逻辑电路设计问题集中到本项目设计中。2.设计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改革(1)分层次设计校内实践内容。分层次设计校内实践内容指的是将校内实训课安排为基础知识验证实验、综合实训两个层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有关基础知识,教师需要在实训课中安排基础知识验证实验课。通过验证实验课,使学生能够学会看电路图,学会设计安排电路图等,在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完成基本技术与技能训练之后,可以将这些单元实训内容整合起来,安排综合实训课,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比如在低频线路和数字电路部分,可以安排麦克风声音放大系统和数字电压表等实际电路组装与调试。在本门课程全部结束前一周的课程设计中,可以安排综合实训课,比如水厂冷却泵控制设计等,让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2)实践教学与考证、技能大赛、网络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该根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将有关电子电工技术知识融合实践教学中,即将中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要求融入本门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践应用。教师应该选拔创新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织创新设计大赛、电路维修维护大赛以及数控机床操作大赛。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不仅能为学校和学生个体争得荣誉,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在校园网内建设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网站,发布网络教学资源,辅以网络教学,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小结

实现技工院校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是关键所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了立体化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实践检验,从反馈的教学结果来看,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深受学生好评。

参考文献:

[1]赵兵。刍议多层次立体化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构建[J]。职业,20xx(6)。

[2]惠艳荔。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多模式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改革[J]。电子制作,20xx(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