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读后感14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敬业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14篇空城计读后感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内容导航
《空城计》读后感 篇1空城计读后感 篇2空城计读后感500字 篇3《空城计》读后感 篇4空城计读后感 篇5《空城计》读后感 篇6空城计读后感400字作文 篇7空城计读后感 篇8空城计优秀读后感作文 篇9空城计读后感 篇10空城计读后感 篇11空城计读后感 篇12空城计读后感 篇13空城计读后感 篇14《空城计》读后感 篇1
我看了一本书《三十六计》。其中印象最深的`一计是空城计。
三国时期,司马懿攻打诸葛亮所在国的城楼,诸葛亮当时身边根本没有打仗的士兵。他坐在城楼上烧香、弹琴,司马懿的部队来到城下,一看城门大开,心里产生了怀疑,就撤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危急的情况下,要用智慧战胜困难。
空城计读后感 篇2
我最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里面有很多英雄斗智斗勇的故事,其中《空城计》退敌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要写道:马懿去了诸葛亮的西城,但诸葛亮什么也没做就上楼了,命令大家放下蜀国的旗帜,让士兵们藏起来,打开四面八方的门,让人们穿上士兵的衣服。在城门附近洒水,悠闲地弹钢琴。
马懿来到城下,看了看这一幕,以为城里布置了机关和士兵,于是就走了,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救了人民。这就是我对空城计划的感受。我知道做事不能只靠思考,要亲眼看,然后下结论。我想向诸葛亮学习,勇敢面对困难。
空城计读后感500字 篇3
前几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这个故事,使我对诸葛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再一次体会到了诸葛亮的机智勇敢。
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因为诸葛亮错用马谡,失去街亭后,仅有2500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忽然,司马懿引大军15万,来攻打西城。这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仅有一班文官。众官员听得这个消息,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沉思片刻即传令道:”将旌旗全部隐藏起来,军士们各守卫在城上巡哨的岗棚,如有随便出入城门及高声讲话的,杀!大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用20个军兵,扮作百姓,打扫街道。魏兵到时,不可乱动,我自有计谋对付。”
司马懿来到城楼外,见诸葛亮在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弹琴,左右两边各站一个少年,。城门内外,仅有二十余名百姓,低头打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怀疑城中有重兵,连忙指挥部队撤退。诸葛亮见魏军远去,哈哈大笑起来。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从不冒险,见我们这样镇定,怀疑有重兵埋伏,所以退去。我并非在冒险,只因为不得不这样啊!”大家敬佩地说:”丞相的计谋,鬼神也不能预料啊。如果我们来指挥,必定会弃城而走了。”诸葛亮说:”我们仅有2500人,如果弃城而走,必定走不远,不是很快就会被敌人追上吗”
是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才保住了西城县,以后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也要像诸葛亮一样临危不惧,开动脑筋,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空城计》读后感 篇4
早就听说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人才。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可谓智勇双全。今天,我看到一本书上有《空城计》这个故事是写诸葛亮的,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了起来。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诸葛亮自失了街亭之后,准备撤离西城县。司马懿带领十万兵马,气势汹汹地向县城逼近。诸葛亮此时手下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可是诸葛亮临危不惧,眼看魏军正向县城蜂拥而来,他却叫人大开城门,在门旁安排了二十来个士兵扮作老百姓扫街,然后他自己衣冠楚楚地在城楼上燃香抚琴。司马懿的部队赶到城门下,只见城门大开,百姓只管扫地,诸葛亮却坐在城头旁若无人、香烟袅袅,琴声悠悠。司马懿深知诸葛亮行事谨慎,他认定必有重兵埋伏,于是立刻就把全部兵马撤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诸葛亮手下无兵却敢大胆地设了这样一个空城计,让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上了当。我想,我也要像诸葛亮一样,机智勇敢,遇事不慌,碰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所以,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千万不要手足无措、慌慌张张,应该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机智有谋。
空城计运用的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十分清楚明了的道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要有勇气,临危不惧,有时就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
空城计读后感 篇5
我今天看了《三十六计》之“空城计”,讲的是蜀国的`大部队都去打仗了,曹操趁机率领部队想夺下蜀国。诸葛亮在敌人兵临城下时,想到一个妙计。他打开城门,毫无防守,只让两名老人在城门打扫卫生,根本无视曹操大兵压境,诸葛亮在城头悠闲地弹琴。此时,曹操心里却打起了鼓,诸葛亮不可能毫无准备地等着我攻入城,他肯定有暗兵埋伏在城中,等着我攻城,攻进去以后就会陷入埋伏中。从琴声中,曹操听出诸葛亮毫无畏惧之心,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退兵观察。数日如此,诸葛亮稳如泰山。曹操也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以撤兵为上,放弃了进攻。诸葛亮不伤一丝一毫,大获全胜,守住城池。曹操得知真相后,自叹不如。
从这个故事中,我学会了在危机时刻,不能着急,要冷静,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比如,某天晚上,我遇到了抢劫,虽然我什么都不会,但我“哈”一声,摆一个武术pose,对方一定吓住了,我再不漏声色,再“咦”一声换个武术pose,毫无惧色,劫犯肯定我是练过武术的,就有可能被吓跑。虽然爸爸妈妈从不给我零花钱,他也抢不到什么,我知道关键时刻气势最重要。但爸爸妈妈告诉我,遇到劫匪,不能使用《空城计》,而要使用《走为上》计,能跑则跑,跑不掉,则他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要抵抗,保命要紧。
《空城计》读后感 篇6
最近,我读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这本书,其中《空城计》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空城计》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大军去攻打只有两千五百名老弱残兵的西城。眼看魏军包围了西城,诸葛亮临危不乱,他大满分作文网开城门,仅安排了20多个士兵扮成老百姓的模样在城门前洒扫,自己却悠然自得地在城楼焚香弹琴。司马懿误以为有埋伏,于是急忙撤军。
读了这个故事,我对诸葛亮的勇气和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在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导演了一出“空城计”,让老奸巨猾的司马懿上了当。我要向诸葛亮学习,学习他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学习他遇事不慌、知己知彼。
诸葛亮大开城门弹琴这段让我感触良深,不禁为诸葛亮所处的险境深深捏了一把汗。在无力守城的情况下,诸葛亮故意向敌人暴露城内的空虚,这就是兵法上所谓的“虚则虚之”,引起敌方的怀疑而举棋不定。诸葛亮只身在城楼上弹琴,更使司马懿觉得有埋伏,因为“诸葛平生不弄险”,于是立即下令撤军。诸葛亮之所以敢以身犯险,就是因为他充分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另一方面,也是蜀军丢失街亭之后的无奈之举。
《空城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只要有勇气,临危不乱,知己知彼,有时就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
空城计读后感400字作文 篇7
诸葛亮草船借箭,祭东风,三气周公瑾……已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读了《空城计》这个故事,我对诸葛亮更加佩服了。
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朝西城进攻,诸葛亮驻守西城,身边只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
诸葛亮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摆下空城计,把司马懿的大军吓得狼狈逃窜。
当我读到“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一半去搬粮草,只剩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时,我就想:这下诸葛亮该怎么办?他神机妙算,一定会有办法的。读到“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出入及大声说话,每个城门上安排二十个兵士装扮成老百姓,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时,我想:诸葛亮要干什么,是要送死吗?读到:“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时,我想:诸葛亮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司马懿的个性,算到司马懿一定会怀疑上当受骗,司马懿这么宝贵的一次机会就这样白白浪费了,真可惜呀!
诸葛亮用一座空城、一把琴、廖廖二千五百人,就退去司马懿十五万大军,让我更加佩服诸葛亮了。
空城计读后感 篇8
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空城计。
由于马谡丢了街亭,使蜀军处于劣势。诸葛亮下令撤军。司马懿派十五万大军向蜀军进攻。诸葛亮急中生智,命令众兵把所有的城门都打开,再把城里的旗帜都隐藏起来。诸葛亮一言不发,独自登上城,在上面摆了一张桌子,上面放上古琴,弹起琴来。这时,司马懿带兵赶到,见了这般景象,谁也不敢进城,司马懿心想:这城里有重兵埋伏是无疑的了,还是小心为妙。于是,司马懿下令撤军。
故事中说了司马懿多疑的心理特点,诸葛亮正利用了他的特点,大摆空城计,吓跑了魏军,使蜀军转危为安。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做每一件事都要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在危险和困难来临时,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
空城计优秀读后感作文 篇9
读了《空城计》以后,我不禁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而感到敬佩。
诸葛亮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号卧龙。千百年来,诸葛亮的传奇故事为世人传颂,成为智慧的化身。
当我读到: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着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当时我就想到:“额,诸葛亮是这一副样子,难道卧龙先生也不过如此,现在竟还有心思来弹琴。这一个想法,让我更加想往下读下去。
当我读到司马懿退兵时,诸葛亮已经化险为夷。我百感交集:马懿怎么会乖乖地退兵呢?我又联系上下文时,才想到了答案:原来是司马懿生性多疑,见诸葛亮悠然自得的模样,以为城中一定有埋伏,这才退兵,我不由自主地为卧龙先生的聪明感慨万千。
今天,我到班里时,才发现我忘带作业了,便想到诸葛亮,心想:“我一定要冷静,于是收作业时,当要收我的时候,我说:“落在家里,忘带了”。组长说:“一定是没写。”我看了他一眼说道:“信不信由你。”他见我一副镇定的样子,说:“好,我相信你作业写完了。”等组长走后,我舒了一口气,总算平安无事了。
我认为诸葛亮确实符合这一句话“千百年来,诸葛亮的传奇故事为世人传颂,成为智慧的化身。”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遇事一定要冷静,不能慌张,正如“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样!
空城计读后感 篇10
我今日读了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
主要讲了:诸葛亮到西城搬粮食,士兵说司马懿率军向西城杀来。此刻诸葛亮仅有二千五百名士兵,身边没有大将,仅有几个文官,文官听到消息十分害怕,但诸葛亮很镇定,他让士兵装扮百姓在城门口扫地,自我在城上悠闲自得的弹琴。司马懿来了,看那里十分平静,怕有伏兵就撤退了。
我觉得诸葛亮十分聪明,遇事沉着冷静,不慌不忙,他能够不用兵,让敌人撤退。
我们身边也有十分聪明的人,比如我,我遇事冷静,有一次,我和同学一齐玩沙包,我们玩的很开心,可是有一个同学把沙包扔到了树杈上,大家纷纷想办法解决,有的同学跳起来去拿,但个头太低够不到,有的东西拿东西扔,但目标不好锁定。可是我找了一根木棍,把沙包打了下来,他们都夸我太聪明。虽然这样,可是我不会骄傲的,还得继续坚持这样的状态。
诸葛亮聪明,遇事沉着冷静,应对自如,我也要向诸葛亮学习,做一个沉着冷静的人。
空城计读后感 篇11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一场著名的战役。也是我最难忘的章节之一。
据书中记载,魏军发兵攻打西城,面对兵临城下的司马懿,诸葛亮并不慌张,在城上摆了一张琴悠闲地弹了起来。在诸葛亮的'临危不惧面前,司马懿生性多疑的老毛病又犯了,后来得知西城是座空城后,连连叹息,自己果然比不过诸葛亮。
在读完这章后,我很佩服诸葛亮遇到困难不慌张,能沉着应对的强大心理,想想过去的自己,遇事总是慌慌张张,凭着干劲闷头向前冲,结果干啥啥不行,漏洞百出。有一天,我有点儿口渴又没热水,虽然我从未烧过水,但我实在是口渴只能试试看,在把水倒进烧水壶中后,打开开关,就去看书了,但看得过于入迷了,连水开了都没听见,直到闻到了一股焦味,才反应过来。由于水溅到了旁边的插座上,插座还是开着的,溅起了火花,我很着急。竟然把灭火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了,幸好妈妈回来了,断了电源,不然我就得遭殃了。
读完《空城计》,我感触颇深。遇事不慌不忙,学会变通与沉着应对,就是我从《空城计》中明白的道理。
空城计读后感 篇12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书中的人物个性特别鲜明,其中诸葛亮最吸引我,他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在《空城计》中尤为突出。
《空城计》顾名思义,就是诸葛亮想出的计策来对付司马懿。主要讲司马懿兴兵讨伐蜀国,攻打“街亭”,而诸葛亮轻信马谡自告奋勇,派他去防守,结果马谡大败,司马懿乘胜追到西县城。诸葛亮在这生死关头,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用弹琴的方法,一副胸有成竹、自有雄兵百万的样子,让司马懿望而生畏,不敢攻城,退兵而去。
从这个故事中,我觉得诸葛亮太轻信马谡。但是,他在生死关头之所以能转败为胜,靠的是自信、智慧、临危不惧和勇气,这些面对危难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学习。
原来我数学考试总是失分,虽然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因此我感到很纠结。后来,我针对错题进行了分析,发现扣分的往往不是难题,而是基础题,这是由于我做题粗心,求快,不认真审题而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我改进了方法,做题时稳定心态,看题一字不漏,计算后验算。用了这样的方法,我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又比如我打羽毛球时,总是想要快点取胜,经常用直攻猛打的方法来对付。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果然,用这个方法总是屡试不爽。但用智慧与耐心,保持镇定良好的心态打对方的弱点,使我打赢了对方。
《空城计》很有意义,诸葛亮的优缺点使我受益匪浅,它告诉我要成功不仅要勤奋努力,而且方法要灵活多样,用智慧和良好的心态来战胜困难。同时也告诉我,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读书真是我进步的阶梯啊!
空城计读后感 篇13
诸葛亮草船借箭,祭东风,三气周公瑾……已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读了《空城计》这个故事,我对诸葛亮更加佩服了。
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朝西城进攻,诸葛亮驻守西城,身边只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
诸葛亮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摆下空城计,把司马懿的大军吓得狼狈逃窜。
当我读到“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一半去搬粮草,只剩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时,我就想:这下诸葛亮该怎么办?他神机妙算,一定会有办法的。读到“传令下去满分作文网,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出入及大声说话,每个城门上安排二十个兵士装扮成老百姓,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时,我想:诸葛亮要干什么,是要送死吗?读到:“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时,我想:诸葛亮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司马懿的个性,算到司马懿一定会怀疑上当受骗,司马懿这么宝贵的一次机会就这样白白浪费了,真可惜呀!
诸葛亮用一座空城、一把琴、廖廖二千五百人,就退去司马懿十五万大军,让我更加佩服诸葛亮了。
空城计读后感 篇14
《三国演义》中有位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可是位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的大军师。书中关于他的精彩故事有很多,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舌战群儒等,其中最让我叹服的就是“空城计”了。
“空城计”主要讲述了司马懿率领15万精兵逼近西城县,而诸葛亮身边却只有一班文官,其余的都是老弱病残,无力迎敌。面对泰山压顶般的敌军,诸葛亮不慌不忙、沉着镇定,特地命人藏起旌旗,躲入城内,只留二十几个士兵扮成老百姓模样,若无其事地在城门前洒扫。自己则端坐城楼焚香抚琴,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生性多疑的司马懿看此情景,认定城中有诈,思虑片刻后迅速撤兵后退。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就击退强军,实在令人拍手叫绝!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对诸葛亮的从容不迫、镇定自若钦佩不已,而他巧妙利用司马懿多疑的性格,在这场心理战中大获全胜也给了我很大启发。
记得有一次我参加棒垒球比赛时遇到一支实力超强的队伍,他们的`绝活就是偷垒。大家一时间都不知所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我很快意识到着急是没有用的。“冷静!冷静!”我一遍遍告诉自己,要像诸葛亮一样处变不惊,不能乱了分寸。很快,我们冷静下来,仔细观察对方战术,终于发现了他们偷垒的技法是趁我们注意力都放在本垒时,偷偷地向下一个垒位进攻。大家立刻通过打手势、递眼色来商量应对办法。
第二场比赛开始了,我顺利地接到球后没有立刻传回本垒,而是回头狠狠瞪了一眼想要偷垒的对方球员。我在气势上占了上风,凌厉的眼神更让对手有一种心理上的压迫感!这招果然有用,对方球员被我瞪了个措手不及,意识到我识破了他们的偷垒伎俩,赶紧将刚伸出去的一只脚又缩了回来。对方偷垒不成,我们成功得分!就这样,我们靠着沉着冷静和团结协作,破解了对手的“歪招”并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做了一次小诸葛,我实在太有成就感了!
《空城计》不仅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以少胜多的精彩故事,还让我们从中学习到了很多道理,如果我们遇到危难不慌张,善识人心巧用计,我想我们都可以像《空城计》里的诸葛亮一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