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国旗下演讲稿 > 缅怀先烈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精选三篇正文

《缅怀先烈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精选三篇》

时间:

缅怀先烈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通用3篇)

缅怀先烈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 篇1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今天在这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凝视着烈士鲜血所染的国旗,不觉思绪又回到那艰苦峥嵘的岁月:旧中国饱受战争的创伤和帝国主义的欺凌,人民受尽磨难和屈辱。祖国危难之时,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谁不想自己的祖国日益强大呢?谁不想在走出国门时可以骄傲地称自己是中国人呢?祖国是民族的根,爱国是民族的.魂。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把爱国作为自己精神的支信和力量的源泉。

时代的列车已进入21世纪,新世纪给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爱国不再变得虚无,爱国也不再化表现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今天我们在这里讲爱国,我想首先应该落脚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爱校、敬业上,试想一个不爱自己工作的人,一个不爱自己学校的人,一个不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还能谈得上爱国吗?

同学们,发奋努力吧,让我们以优异的成绩告慰青松下长眠的烈士,报效伟大的祖国!

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还应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才不愧对他们。

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就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努力学习,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到底。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发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缅怀先烈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 篇2

大家好!

马上就要到春分过后的第十五日,那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在这段日子里,万物生长,都是一副清洁明净的模样。它给人的印象却总是雨纷纷的,就像我们身边下着的小雨,这就是一年中最标致的清明轮廓。

关于清明节,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时,曾累倒不起,群臣竟找不到一点东西吃。而介子推默默割下自己的大腿肉助重耳恢复了精神。多年后重耳当了国君,要赏赐当年的功臣,却唯独忘记了介子推。而这时的介子推同母亲隐匿在山林里,难以寻觅。在他人的建议下重耳烧起了山林,以为他会自己出来,不料想最后在柳树下发现了死去的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以及介子推留下的劝君清明的谏言。次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登山祭奠介子推,那棵柳树又生长起来,重耳叫它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日及感恩之情流传至今。

清明节蕴含着感恩、和谐、积极、新生的内容,清明节不是一个哀伤的节日,而是庄重、感恩、怀古的节日。而我们后人好像淡忘了清明节感恩的本源,仅以祭奠来表达怀念,而在当下的生活中又不加警醒。能看到有人哭喊着无法成为亲人弥留之际所看见的最后一张脸,终于知道了子女想要赡养而父母已等不到那一天。

作为中学生,如何践行感恩的主题,具体内容不必多言,需要指明的是当前存在的普遍心态。我们往往觉得来日方长,陶醉自我。以为只要努力学习为将来的回报打下基础,就是最正确的事情。有这样一个辛酸的故事,孩子在和母亲顶嘴时说,你开心就好,结果母亲停住了,还以为孩子终于长大了,终于懂得体贴自己的父母。

清明节实为感恩节,对于逝者的想念最终还要回归到对生者的尊重,哀悼最终需要过渡到关怀。让我们懂得感恩,用今后的时光感激当下陪伴你我的人。

谢谢!

缅怀先烈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稼轩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

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