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艾利之书观后感(精选2篇)正文

《艾利之书观后感(精选2篇)》

时间: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编辑帮大家收集的2篇艾利之书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艾利之书》观后感 篇1

上帝能否创造出一块自己搬不起的石头。推导一:不可以,但上帝他爹说不定可以创造一块他儿子搬不起的石头;推导二:可以,搬不起就搬不起罢,又不是搬新娘,上帝的功能也不是造什么东西都要亲自搬一下。话说他搬石头做什么,只能是砸自己的脚,当个上帝还真是辛苦。

其实始终纠缠“上帝和他创造的不可能”这类悖论的人,都只把上帝当成封建神明,和帝制专制结合在一起,力大无穷没有文化。

爱因斯坦是一个后现代有神论者,他相信科学,然后相信科学是上帝的一个作品,包括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和高维空间全都出自上帝手笔,他就像一个完美的解。由此,上帝并不是直观全能的,他可以是万全的,他可以创造出一个自己搬不起的'石头,而后再创造一个可以搬起这块石头的起重机,最后才开始砸自己的脚。

那上帝能创造出一个无法使之信仰上帝的人?推导一:略;推导二:略。但从万全的方面考虑,他可以创造出一个不信仰他的人,而后他再给自己起几个艺名,让这些人们信仰他的其它艺术形象。

上帝又能否创造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呢?这个题设最关键的地方就是不再引入“上帝和他创造的不可能”这类悖论,从表面上看就像问黑豹能不能爬到一棵苹果树上,当然能啦。但如果黑豹指的是黑豹中型坦克的话,这显然就不能了。上帝这个概念也是一样的,他是代表一个神明本尊呢?还是代表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或是代表一种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得出的心理组成部分?就跟黑豹一样,原始形态代表原始的需求,改良形态或者寄托形态代表更先进的需求。有意思的是代表原始需求与代表进化需求往往是一个教派分崩离析的主要因由。

纷争,迷茫,希望就是《艾利之书》的故事,无论是信仰洁净水,信仰欲望还是信仰安慰感,这一直是个信仰的故事,讲述了信仰的多样性与多功能性,引述了上帝这个万全之策,得出了它和他适用于每一个人的结论。

过度的符号化与风格化使这部电影非常地小众,且再无厘头一点就可以演变成《艾利梦游仙境》了。还好有《辐射》系列作为标杆,再迷茫再绝望,都有末日情景、逆境求生、小团体温馨、孤胆英雄主义这些浪漫元素撑场。

《艾利之书》观后感 篇2

信仰是什么,信仰会带给我们什么?在看完《艾利之书》后,信仰在我脑海有了模糊概念,主人公艾利,用了30年的时间保护《圣经》,从中他不断地读《圣经》,每时每刻都在读,直到他脑袋里装满了《圣经》。他要把《圣经》带到一个各异传播的地方,也许是神一直在引导他。他说是自己内心对他说的话,为他指明了道路。如果是你,你也许会反问,“我疯了?”,然后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艾利是从灾难里幸运的活了下来,当时的他只是为活了下来,直到听到他内心的声音对他说了一番话,他并没有向自己说不,他相信自己没有疯,通过内心的引导下找到了世界上最后一本《圣经》。

内心告诉他要将它带目的地,一直往西走,无论什么困难你都会受到保护和庇佑。于是他不停地走着,30年的时光,过得很快,可想而知要吃多少的苦和受到多少的折磨,即使这样他每天坚持着读者《圣经》,从中他也许学了很多,他变得“强大”大到可以挡子弹?!片中就是这么演的,虽然有点夸张,但是这是把一个人对信仰的追求很好的诠释出来了。虽然,现实当中没有这般神人,但是现实当中真的有的人可以不吃东西,只喝水,对于他们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只是一种修行,只为了信仰!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信仰为什么会成为引发战争和一系列问题的说在了,应为他无比的强大,信仰可以让一个人去为它而死,而如不说一个“不”字。现实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事情,自杀式爆炸就是很好的例子。为了信仰是纯粹的,没有任何的渣滓和疑问,有将会付出的一切为了你心中的信仰!

结局是美好的,艾利应为受了伤最后死去了,但是他把《圣经》背了出来,直到背完就死了,这是他的使命,他完成了他的使命为了他的信仰,我想即使他受了更重的伤,即使还没到目的地,他后还会走下去,不停的走下去。

请问你有信仰吗?你信仰什么呢?你的信仰纯粹吗,有渣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