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植树的牧羊人观后感【3篇】正文

《植树的牧羊人观后感【3篇】》

时间: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著名作家让·乔诺的绘本名作,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借自己一双手,几十年如一日在贫瘠荒原顽强地种树,最后将荒原变成绿洲的故事。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植树的牧羊人观后感【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植树的牧羊人》观后感 篇1

《植树的牧羊人》拍成了30多分钟的一个短片,主要讲了一个牧羊人一直在用他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种树,终于以一己之力,让荒凉的沙漠成为绿洲。整个影片是用画出来的胶片拍摄,塑造了一个孤独但却仍然追求“梦想”的牧羊人。

《植树的牧羊人》影片中短短30分钟内,就有两三次转换,移动的镜头,让人感觉很晕,但是我依然认为这呈现出来了一种很棒的效果。影片中有一段对小村往事的回忆,抽象且迅速的切换镜头,人一个一个出现,倒着变正的,笔直的变扭曲的,清楚呈现了以前人们的罪恶。这种快节奏的切换,构思非常巧妙。

电影的构思还体现在环境衬托上。最开始风声大,体现了环境的荒凉与恶劣;后来出现一个小细节:牧羊人辛勤撒着种子,而镜头不断往外扩,小山丘一圈一圈的在旁边,植树的牧羊人变小了,却还是孤零零的。人物的孤独刻画得非常精妙,衬托出了牧羊人的精神,他一心想改变荒漠,就算孑身一人也是无妨。

电影中人物刻画上做的最成功的是,塑造了一个孤独却不迷茫的牧羊人,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牧羊人;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当权者,他们从不关心民众,高高在上却不明白到底什么才是人民想要的。人物形象中的真实与荒谬融为一体,对比强烈,刻画得很精彩。

环境也是一大亮点,最后的一大片树林,翻滚的绿浪,生命的活力,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让人为此感动万分……

影片完整呈现了原文的内容,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呈现,展现了自己的个性,我非常喜欢!

《植树的牧羊人》观后感 篇2

今天下午语文课上我们观看了《植树的牧羊人》,这是一部由同名课文改编的电影,主要讲述了“我”在一次阿尔卑斯山旅行中,在寻找水源时偶然遇到了一位牧羊人——艾力泽布菲。在他家借宿后,我发现他会在牧羊时种橡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牧羊人用他一生的时间将一片荒漠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森林的故事。

整部电影都是用彩铅和松脂在毛胶片上绘制而成,它大部分布景设计简洁明了,我很喜欢。电影中所有光影的刻画和细节的处理都做的很好。比如通过景物或衣服的摆动来体现风,所有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也都刻画的很清晰。

除此之外,电影中还会有一些与简洁形成强烈对比的画面:在电影开始没多久,利用极其抽象、黑暗、混乱的画面描述了山上其它村落中人们的艰苦生活;在描绘一战的情节时,电影同样利用了相似的混乱画面,使人感到好似置身其中,让观者印象深刻。

对比课文后,唯一不同的是电影中增添了一个情节:在牧羊人已经种植了一大片树林时,一天,一位警官来到牧羊人家里,告诉他禁止燃火,以免破坏这片“自然的树林”。这段其实挺讽刺的,带有一些伤感地体现出并没有什么人知道艾力泽布菲一生都在做什么,甚至不知道他是谁,从侧面反映了牧羊人的默默无闻。电影中多次讲到:“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与战争仿佛与他(牧羊人)无关,他只想一心种树。”从这也能体会到牧羊人长达几十年的坚持和执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牧羊人也越来越老,大地从一开始荒凉的土黄,变成绿色、蓝色、红色等等。电影后半段出现的小河也暗示着生命踏入这片土地。附近的村子有了更多的村民,花海、马匹、村民、节日、欢歌都代表着生机,而这一切都源于艾力泽布菲。

电影最后是牧羊人孤独的身影,镜头慢慢推向他衰老的脸庞,随着他的眼睛慢慢闭上,电影结束。同时,艾力泽布菲老人平凡却又伟大的一生也结束了。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 篇3

法国作家让季奥诺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 。 这位牧羊人。不知道1914年的战争。也不知道1939年的战争。他天天和树打交道。和树相依为命。他用心灵的语言和树谈心。默默地交流。过的是淡泊生活 。他通过亲身经历证实了孤独者找到了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爱让生活多份阳光 。

这位牧羊人几十年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域。他每种下一棵树。就感到在人世间就又多了一个亲人。他的事业是堪与上帝比美的事业 。由于充满了改造现实世界的强烈愿望和对树的极度热爱。这位牧羊人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他深深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后人造福。 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人生充满忙碌。但人们依然可以选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琐而艰辛。但宁静的心灵和满腔热忱会弹奏出精彩的乐章!

爱是人生之源。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有了爱。纵然是满眼阴云。遍地荆棘。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恋和神往。爱造就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动物。物质的贫缺只会导致人生的艰难。而爱的匮缺则会使人生空虚和灵魂孤独。 令人心痛的是。在这个越来越崇拜物质的年代。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物质左右着他们的心灵。其心灵世界犹如干涸的沙漠。心不乏则身不累。

有人说。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这样的人。其生命一定是阳光般灿烂炫美。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 爱能使人懂得忧伤与痛苦。同时也能使人摆脱忧伤与痛苦。令平凡的生活充满情趣与意义。英国著名诗人兰德暮年时在一首诗中写道:我不和谁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热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兰德的这首小诗表现了一个走进暮色的老人通达从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宁静淡泊。铅华洗尽的人生境界。爱让生活多份阳光。种树的牧羊人不也正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