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后感的作文范文【通用6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观后感的作文范文【通用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关于观后感的作文 篇1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工作满意度 大五人格理论
幸福是人们对于显示生活的主观体验。生活是丰富多样的, 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也各不相同, 因此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与追求也是多样的, 主要包括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物质条件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幸福首先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幸福。但是幸福并不等同于物质享受, 更不能把幸福简单归结为个人物质享受的追求与获得。幸福还包括精神幸福,精神幸福就是人们快乐的心理体验, 而心理体验是感情, 是心理、意识之一种, 属于主观意识范畴, 它是依人们自己的主观感觉而转移的。
主观幸福感( subject well being, SWB) ,是一个心理学专门术语,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所以SWB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态度和看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 情感平衡和生活满意度两个方面。情感平衡是指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相比较,占相对优势的愉快体验,是个体对生活的一个总体、概括评价。情感平衡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但这两个维度并不具有必然的相关性,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判断,作为认知因素,它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衡量SWB更关键有效的指标。
一、员工主观幸福感与工作满意度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一个人对工作的满意度水平高,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的态度;相反,对工作的满意度水平低,就可能对工作持消极态度。工作满意度是工作者对工作情境的主观反映,只涉及工作领域内的情绪,而主观幸福感不仅涉及工作领域,还涉及家庭、婚姻等方面的情绪体验。工作满意度的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情绪,但个体的情绪同时还会受到家庭、婚姻等生活因素的影响,所以工作满意度只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方面。
现在很多思想认为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有正相关,实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都没有发现工作满意度与生产率有明显的正相关,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仅为0.14,相关性是很低的。却有研究发现管理者对员工工作绩效做出的评价与幸福感有显著的相关,因此主观幸福感能比工作满意度更好的预测工作绩效。
二、影响员工主观幸福感的主观因素
1.年龄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个体的积极情感从20多岁到80多岁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即个体在20岁前后是SWB和积极情感比较高的时期。严标宾等对48个国家和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SWB体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他们有比较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高的生活满意度。
2.性别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在大多数研究中发现男女在总的幸福感差异不显著。但在SWB 的不同维度上,两性的差异还是存在的。Wood等人发现女性报告的积极情感水平较男性高。这可能是因为在社会分工中,女性更多的从事需要表达情感的工作,如老师、护士或在家中照料儿童等,使女性较男性更易体验和表达情绪的变化。
3.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人格是成人独特的性格反应倾向,既表现生物的特质,又有后天习得的成分。Diener和Cooper (1998)的元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人格是幸福感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在他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型中,认为人格影响着人们处世的行为和态度,增加经历某种情境的可能性,不同的情境又引起SWB增加或减少。对于人格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大三人格,即以艾森克对人格的分类, 从神经质、精神质和外倾性三个维度来研究人格与SWB 的关系。研究表明外向性与幸福感存在正相关, 能够增进幸福感; 神经质与幸福感存在负相关, 能够降低幸福感。
大五人格理论(Costa 等,1992) 比较系统地解释了人格对SWB 的影响,大五人格理论是研究外倾性、神经质、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公正性与SWB的关系。Costa &McCrae(1982,1991)的研究表明,五个因素全部与SWB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经验的开放性同时与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存在正相关,宜人性和公正性与SWB 的关系模式是一致的,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因此能够提高SWB。可见,不同的人格特质对SWB 的影响机制不尽相同。
4.自我效能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班杜拉提出的, 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对某一成就行为进行主观判断。Elliot 和Sheldon(1997) 的研究表明, 回避目标的追求、较少的目标发展与低幸福观都有关系。Ryan (2000) 通过对目标效能的控制发现, 自主的个人目标与幸福结果的预测有关联。国内余鹏等的相关研究则表明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SWB 有显著差异, 高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SWB 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学生。
三、影响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客观因素
1.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经济也是人们关注的影响SWB的一项因素。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于国家经济总体情况对国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就个人而言,虽然收入的状况与SWB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当收入发生变化时可能会暂时性的引起SWB的波动,尤其当收入不能满足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时, SWB会降低。但从整个时间维度来看,个体可逐渐适应新的收入等级,从而削弱收入变化对SWB的影响。
2.家庭环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从对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他们的家庭环境对与他们本身的幸福感存在很大相关。家庭的稳定、成员间的相互关怀、没有明显的家庭矛盾对青少年幸福感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会对其成长过程中人格,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3.工作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工作学习是大多数人从青少年时期到退休前的主要任务。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工作学习对SWB的影响不同。Katja等对芬兰中学生的调查发现,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积极因素之一是在学校获得的满足和愉快。而在学校中的挫折失意是引起中学生,尤其是女中学生,不幸福感觉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在学校中的感受并不只来源于学业一方面,学校的客观环境、校园内外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因素也对SWB产生影响。对于青年人,工作学习的负荷量和从工作学习中获得的满意情绪,都与SWB呈现出正性相关。中年人在工作学习上的负荷量依然与SWB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从工作学习中获得的满意情绪不再是影响SWB的重要因素。
4.文化传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所以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的个性都必然要收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文化的组成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价值观念,如对人生的看法,对自然界的看法,对人与人关系的看法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行为模式都会对每个人的价值观存在巨大的影响。
有研究成果表明,文化传统从多方面影响着个性的形成,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影响需求与满足需求的途径,影响着解决冲突的方式,以及人们如何看待事物,感知事物,所以文化传统也必然影响着人们对幸福感的感知。
5.宗教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宗教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往往是积极的。宗教本身就是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成员会希望通过宗教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本身充满了希望及幸福感觉。另外宗教团体可以给成员提供高层次的社会支持,使个体免除最不幸的后果。
四、对企业的启示
由于主观幸福感对工作绩效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所以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方面对员工进行激励,提高员工绩效。对于主观性因素,虽然很难进行改变,但是可以对其规律进行把握,进而对其幸福感进行积极性干涉。对于客观性的因素,则可以主动介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薪酬措施,或活动提高员工的主观幸福感,将会实现企业,员工的双赢,提高企业绩效的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幸福感及增强了员工忠诚度。
参考文献:
[1]李儒林张进辅梁新刚: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2]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 2000
[3]严标宾 郑 雪 邱 林: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J].心理学探新, 2003
[4]Diener E. Subjective well ―being [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
关于观后感的作文 篇2
[关键词]微电影;人文关怀;途径
在当今文化快餐化、信息碎片化的背景下,“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视听样式,以其收视方便、题材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正通过新媒体平台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喜爱。从史上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一触即发》开始,再到2012年11月感动献映的微电影《让爱成为永远》,这些灵活、有创意、贴近受众同时又能体现人文关怀的低成本制作,不仅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也受到广告商的青睐。因此,在传播中渗透人文关怀,在创意与表现中体现以人为本,这已经逐渐成为微电影创作中的共识。
一、何谓“微电影”
由于“微电影”是最近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所以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可以从微电影的“三微”特征来理解:一是“微(超短)时”放映,短则几十秒,长则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二是“微(超小)规模”投资,一部制作费用几千到数万元不等;三是“微(超短)周期”制作,几天或数周就可以完成。同时微电影的欣赏与观看方式非常方便灵活,主要都是在3G手机、手机电视等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微电影虽然“微小”,但也是电影,也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给观众呈现出完整而紧凑的故事情节,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最终展现人性并引起观众共鸣。近来,无论是微电影《把乐带回家》,还是依据2012年发生在北京的“721”大雨中真实感人的事迹创作而成系列微电影《大雨》,不仅都在短时期内得到观众的喜爱与追捧,而且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感触与感动。一是题材都贴近真实生活,讲述的都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真人真事,使人感同身受;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展开情节,扣人心弦,传达特定的主题;三是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迎合人们的情感需求,让人在沉思中回味,在回味中领悟。
二、人文关怀是微电影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需求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即肯定人的主体性和人性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作品中要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爱护人,关注人的精神需求,是微电影中的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和生存压力的逐渐加大,使得大众的心理承受力更为脆弱,精神需求更为复杂,因此,人们也就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体现在微电影当中不是通过大场景、大制作、大明星这些浮夸的东西,而是应当以故事本身的情节以及其中最本质的内涵去打动人。以2010年10月筷子兄弟的微电影《老男孩》为例,讲述了一对儿时的伙伴在他们中年时,组成乐队以一首《老男孩》参加音乐选秀节目的感人故事。影片之所以能吸引观众并引起共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品所展现出的这些年轻人以及这个时代变迁的镜头画面,都能让观众或多或少地找到经过岁月洗礼后留下的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关于青春与时光的记忆。又如2012年9月以“繁华过后,才知何为珍贵”为主题上映的实力派大作微电影《因晴圆缺》,揭示出在当今社会由于压力大、忙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及情感互动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但在这看似冷漠的背面,我们的内心却又是那样的渴望着温暖,或许一个不经意闪现出的暖流,就能让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充满阳光!
因此,帮助大众建立一种社会舆论氛围,改造社会文化心理,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是微电影的人文关怀中重要核心。同时也为了自身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求得一席之地,微电影必须努力吸引受众,注重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一切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三、人文关怀在微电影作品中的缺失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认为:广告资金的投入对微电影产生与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网上看到的很多微电影作品大都是依赖广告商的资金投入才能制作出来,也就是一种变相的广告。虽然微电影在传播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等文化内涵,但是由于广告传播者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商业广告的功利性等原因,总有一些微电影作品缺乏人文关怀的观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缺乏内涵,过度的商业化表达。不论是被誉为微电影开端的《66号公路》,还是Your Moment My Moment挂着微电影名头的广告片,乃至于现在所打造的所谓最贵微电影《灵魂中转站》,这些大都是以所谓的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轰动一时,但由于过度植入广告,使得作品广告味道浓厚,而在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使故事精彩之余,毫无留念之处。因此,作为一名微电影创作者都应该考虑的这样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如何将故事内容在短时间内叙述完成并达到触动人心、引起共鸣的效果。传播学认为,传播的核心是其本身的内容和创意,所以一部优秀的微电影一定要作用于人们的心灵,有对生活的感悟,有对现实的批判,有对人性的叩问等。
第二,艺术水准偏低。除了过度的商业化表达外,艺术水准低下是目前部分微电影存在的又一大问题。现在有部分微电影创作者在创作中缺乏更高的视野,只是以一种惯用的随意解构方式,不去重视艺术上的自我完善,而是单纯地追求自我感觉的满足。优酷网原创频道主编刘少青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部分微电影的两大弊病:一是创作手法冗长,大量运用一些毫无必要的近景与特写;二是缺乏艺术表现力,主要表现在有些对白本应是通过镜头语言来表达的。因此,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需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应当体现出完整的电影结构和明确的导演诉求;二是必须具有电影本身的基本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水准整体偏低与人文关怀是背道而驰的。
第三,缺乏规范,容易造成心灵污染。一方面由于目前微电影进入门槛低,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产业链,导致市场上鱼龙混杂;另一方面由于微电影篇幅有限,在故事情节设计上也就相对比较简单,使得微电影在内容和题材的同质化方面也比较严重。还有一些私人制作的微电影以恶搞、低俗趣味为主,忽视了微电影传播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不仅污染受众的视觉生活环境,又污染受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环境。因此,只有将代表社会主流的观点、评价、态度、信念形象地传播给受众,才能美化受众心灵、提升大众的人格,这也是微电影中人文关怀的最终目的。
四、实现微电影作品中人文关怀的途径
(一)充分关注受众需求
由于微电影与商业广告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它的特点在于将“广告的产品或品牌”通过“故事”变成“内容”。因此,微电影要想吸引受众就必须要在功利性的商业表达之外,将作品本身审美艺术表达形式与创作者自身人文关怀相结合,这样既满足了观众的根本需求,同时又有利于微电影本身的健康发展。
例如,2012年由张扬执导的以“让爱回家”为主题的微电影《老人愿》,讲述了一对父女十年间由隔阂走向相互理解的亲情故事。在影片结尾处,当女儿看到父亲生前留下的最后影像后,终于明白这十年来父亲其实无时无刻地都在关爱她,泪水也终于喷涌而出……影片通过对亲情的诠释,巧妙地将赞助企业的特质融入影片内容之中。因此当片尾出现“多一些沟通,别让幸福成为永远的遗憾。中国移动,和你在一起”这两行字幕时,观众不但不觉得反感,反而觉得这是在情理之中的,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又如2010年腾讯重金打造的游戏圈首部互动微电影《集结密令》,作品采用创新的互动设定,将主导权交到了观众手中,主人公命运由玩家主导,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影片的吸引力。因此,将广告品牌故事巧妙地融入影片中,既解决了微电影所需的资金投入问题,又充分体现出对受众人文关怀需求的重视。
因此,微电影中人文关怀要想深入人心就必须建立在了解大多数受众的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并展开对大多数受众进行关怀,体现出符合大多数受众的习惯、情感与思维方式,这样才能给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构建微电影中的广告文化
广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及儒、道、佛文化两千多年的熏陶,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心态。因此,广告要想赢得受众,广告定位与广告诉求都必须尊重、符合传统文化。微电影中的广告植入与传播在宣传商品买卖的同时也融入了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文化行为,它与企业自身的品牌文化以及人们的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社会风俗与价值审美取向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2011年以“感受家温暖,活出真自我”为主题的太阳能行业的第一部微电影《那一夜,辉煌》,观众看了后备受感动,好评不断。好的环保的安全的热水器带给受众的不仅是一种洗浴的工具,还可以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让人更舒心,更放松,达到净化人的心灵的目的。因此,一个好的品牌,要注意站在一定的社会高度,不是只注重销量,更要有人文关怀精神。这说明微电影要想真正地打动受众,就必须重视将传统文化因素蕴涵在微电影作品中,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同时也利于促进产品销售。
(三)侧重创意,回归创作本源
如果说传统电影强调意义,那么微电影则侧重于趣味性。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能快速地吸引观众并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兴趣,这就要求微电影在丰富内容、提高故事趣味性的同时,还要侧重加强对故事题材的创意。比如2012年7月上映的“小总统”品牌微电影《星球N计划——2020》,没有明星出镜,以短小精悍的故事结合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真诚善良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的天性深深地打动了观众。这说明微电影即使起用新人,但只要内容形式灵活、题材创新,也能收到不错的播出效果。同时,作为初生的艺术门类,微电影应回归创作本源,作品中应体现出积极的创作态度,本着为受众服务的原则,加强与受众的沟通,只有这样,微电影才能在艺术性、商业性和传播性之间找到平衡,才能成为成熟的形式。
(四)健全监督机制
最后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微电影中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有赖于建立有序的社会监管机制与形成良好的微电影批评氛围。一方面,为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发生,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微电影中人文关怀的监督;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批评是实现微电影中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观众和微电影批评家客观、公正的批判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电影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因此应积极鼓励开展对微电影的批评。
微电影中的人文关怀就像一杯温暖人心的咖啡,带着浓浓的香气,初尝时的苦涩和入口后的沁甜,都是每个爱生活的人不可错过的宝藏。因此,以优质内容为保障,以量身订制为主体,以传播主流价值观为核心,以人文关怀为重要内容,是微电影今后能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光明的发展前景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康初莹。“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J].新闻界,2011(07).
[2] 陈爽,李明。论电视广告中的人文关怀[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04).
[3] 王欢。从传播学视角解读微电影[J].青年记者,2012(04).
[4] 倪自放。微电影:片微义不微[N].齐鲁晚报,2012-06-06.
关于观后感的作文 篇3
关键词:乐感:培养;弹奏技巧
乐感是指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通常表现为人在音乐欣赏或音乐表现时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受能力。前者的表现是隐性的,潜在于人的内心活动;而后者则将这种内心活动付诸音响传达出来。而钢琴演奏中的乐感是指对钢琴音乐作品内在涵义的深刻表现能力。人们常讲要用“内心歌唱”,要“有表情地”弹奏,亦即此意,就是指演奏要有乐感。它是音乐表演艺术(演唱,演奏)的灵魂,更是钢琴演奏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决定青年钢琴家成为艺术家的关键。乐感的状况对于钢琴表演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l乐感需要天赋,更需要培养
在音乐欣赏中,一个人若难以或不能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美,便认为他的乐感不好;同样,在音乐表现中,一个人若难以或不能贴切地传达音乐的美,我们也会认为他的乐感不好,因而乐感这一概念的涵义应当包括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两方面。
在钢琴演奏中,演奏家面对现成的曲词作品要追思音乐原旨,发掘其中真谛,也要结合自己的理解感受,用手指在琴上将之表现出来,将带有自己鲜明个性色彩的对生活的感受、愿望化为音乐叙述以示他人,进行由知而感的创造。可以这么说,支配着手指的是对乐曲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弹奏者的乐感状况。
对于乐感的来源,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乐感是先天性的,父母给的,有人则认为乐感是后天性的,经过学习得来的。前一种观点可以由此而决定一个人可否从事音乐艺术表演事业;后一种观点是任何人都可通过勤学苦练而获得演奏艺术所必备的乐感条件。以上两种观点,中外古今无数事实证明,无论先天论还是后天论都是片面的。应该承认,人的大脑器官对于音乐的感知反应是有差别的。听到同一音乐片段,有人能浮想联翩,有人却充耳不闻;有人可手舞足蹈,有人却无动于衷。显然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再动听的音乐也是没有价值的。然而,玉不琢不成器。对于音乐具有良好的乐感,只是具备了从事钢琴表演艺术的某一方面的先天条件。钢琴演奏所需要的乐感,是需要经过一定专业训练的,是需要通过演奏技巧来表达的,达到一定专业程度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乐感。这种有别于自然状态的乐感需要一定的天赋,但更需要有目的的培养。
2乐感的培养
(1)首先要注重文化知识与中外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文化与艺术方面的修养。文)●(化修养与对外部事物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直接有关。文化修养不足的演奏者,在表达作品意境、诠释作品内涵的程度必然受到一定局限。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有着相同之处,在产生背景、社会功效、创作与欣赏均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许多钢琴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有关甚至是直接受文学作品启迪而创作的。古今中外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奇、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精华。各个流派、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钢琴音乐往往特色各具、意境迥然,对它们的感受的理解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这是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的具体反映,也是钢琴演奏家借以阐释作品、揭示内涵的基本依据。纵观古今中外享誉乐坛的钢琴演奏大师,无不自幼受到文化艺术方面的严格教育与浓郁熏陶,无不具有深厚而扎实文学艺术修养。钢琴演奏这棵大树只有深深植根于艺术与文化的肥沃土壤,方可枝叶茂盛,果实累累。
关于观后感的作文 篇4
关键词:组织政治认知;职业价值观;工作疏离感;调节作用
一、 问题的提出
组织政治行为被认为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Ferris & Kacmar,1992)。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员工面临着更多组织政治认知(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olitics)的困扰。Chang等(2009)认为组织政治认知是组织内部的一种阻碍性压力源,导致员工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造成员工“心理紧张”和消极“压力”增加。充满政治气氛的工作情境不能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或期望,容易造成员工与工作分隔的心理状态,产生工作疏离感(Work Alienation),作为员工消极心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工作疏离感不仅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员工工作绩效等造成损害(Banai et al.,2004)。随着企业员工人力资源素质的普遍提高,企业管理中引入价值观管理模式日益得到重视。对于员工个体来说,与工作态度和行为直接相关的职业价值观(Work Value)无疑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本研究拟采用工作疏离感这个构念来表达组织政治认知作用下员工与组织情感疏离的后果,通过实证方法,在探讨企业员工组织政治认知对工作疏离感影响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职业价值观对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 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1. 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Ferris等(1989)提出了组织政治认知经典理论模型,认为组织政治认知是组织成员对于组织内部不受组织准则约束,为了自己或相关团体利益而影响组织分配的自利行为的主观评估,其中还包含了个体对各种政治行为的归因。在经典模型的框架下,学者们努力从不同视角研究了组织因素、工作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对组织政治认知的影响,以及组织政治认知对工作投入、工作满足、工作焦虑、组织退出和工作绩效等结果变量的作用。由于组织政治认知的隐秘性,在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下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缓慢,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本土化的实证研究,但总量上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是马超等(2006)的调查研究,开发了基于中国情境的量表,验证了组织政治认知包括自利行为、薪酬与晋升、同事关系三个维度,后续又进一步研究了组织政治认知对心理应激、离职倾向和工作绩效的不利影响。
工作疏离感指的由于客观工作情境不符合员工的主观期望或者不能满足员工的主观需求从而形成的员工与工作相分隔疏远的消极心理状态(Banai,2004)。对工作疏离感的这一定义得到研究者较多的认同,其含义应该包括:首先它是员工对自身与工作关系的感知;其次它产生的根源在于工作情境与员工需要或期望存在着差距;第三它所表达是员工对待工作或工作情境主观上的消极心理体验(周浩和龙立荣,2011)。
组织政治认知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构念内涵的角度进行分析,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对此提供了支持。自利行为和同事关系政治知觉带来的人际关系紧张和心理压力破坏了宽松和谐的团队氛围,个体融入组织的社会化进程受到压制,个体与群体的隔膜使员工社会性归属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社会隔离感(Poole & Regoli,2006);而其中的薪酬与晋升政治知觉会导致对个体对领导行为和制度公平的失望,进而使员工产生无力感和无规范感,Banai等(2004)对支持型领导的研究从反面验证了这一点。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
假设1:组织政治认知对工作疏离感有正向预测作用。
2. 职业价值观对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者更多地从基本价值观在工作环境下的反映这一角度来解释职业价值观,从职业信念和终极状态的角度,Ros等(1999)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从事某种职业工作所能达到的终极状态(如为社会作贡献)或行为方式(如建立同事关系)的信念,并将职业价值观分为社会、外在、声望、内在四个维度。社会型职业价值观重视在工作中建立社会网络和为社会作贡献;外在型职业价值观关注薪酬待遇和和工作安全;内在型职业价值观谋求个人经验积累和自我发展;而声望型职业价值观则看重在工作中超越别人,获得优越感。
资源保存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努力获得和保持有价值的资源,充足的资源将帮助个体克服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和消耗。而职业价值观是对待工作深层次的信念,丰富了个体的自我复杂性,当然是一种重要的个体心理资源,职业价值观可以帮助个体缓解或克服政治认知带来的消极情感反应。尽管尚未检索到直接验证这种效应的实证文献,但已经有了一些相关实证研究可以进行参照。中国人的职业价值观在工作压力和业绩之间的关系发挥了调节变量,在低或中等程度的工作压力时,高的职业价值观水平有效调节了工作压力对员工自评工作绩效的不良反应(Siu,2003)。通过角色冲突和技能多样性,张一弛等(2005)则检验了员工价值观对程序公平等环境—结构变量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陈礼林等(2012)通过实证调查检验了职业价值观的部分维度在组织政治认知与国有企业员工自愿离职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
假设2:社会型职业价值观调节了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正向关系,社会型职业价值观的水平越高,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就越弱;反之越强。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三、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择。为了保证样本一定的异质性,本研究选择了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上海市、浙江省(杭州)3省市共22家企业作为为样本企业,对其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02份,回收率为85.3%,有较多问卷因未能通过逆向题测试原因被剔除,加上因填答错误或缺失原因导致的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340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48.5%。
2. 变量的测量。自变量:组织政治认知。采用马超等(2006)开发的本土化量表,包括三个维度,其中自利行为维度包括“我们单位通常是得宠的人而不是有才能的人出人头地”等7个条目;薪酬与晋升维度包括“本单位领导鼓励员工坦率直言,哪怕是针对权威观点”等5个条目,全部条目采用了逆向调查法;同事关系维度包括“管理者和下属交流是为了提高自身形象”等4个条目。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899,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三因子结构与样本数据拟合性较好(χ2/df=1.262,GFI=0.925,CFI=0.907,RMSEA=0.047)。
因变量:工作疏离感。采用Nair和Vohra(2010)开发的单维度量表,包括“面对每天的工作任务感到既痛苦又无聊”等8个条目。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908,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单因子结构与样本数据拟合性较好(χ2/df=1.51,GFI=0.89,CFI=0.93,RMSEA=0.046)。
调节变量:职业价值观。采用Ros等(1999)开发的量表,其中社会型包括“我认为工作是为了为社会作贡献”等3个条目;外在型包括“我认为工作是为了寻求安全感,如获得固定工作和待遇”等2个条目;声望型包括“我认为工作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社会声望”等2个条目;内在型包括“我认为工作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等2个条目。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870,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四因子结构与样本数据拟合性较好(χ2/df=5.828,GFI=0.940,CFI=0.927,RMSEA=0.057)。
控制变量:为了控制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考虑的相关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学历、岗位级别、岗位类别、工作年限。
组织政治认知、工作疏离感和职业价值观测量均采用Likert5点量表,其中1代表“完全不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
四、 实证分析
1. 变量间描述性统计。表1显示了描述性统计结果。除声望型外,职业价值观其他三个维度高于均值,组织政治认知、工作疏离感则低于均值。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显著正相关(r=0.643,p
2. 层级回归检测。本研究采用层级回归的方法检测员工职业价值观对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回归模型中具体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放入员工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等控制变量(模型1);第二步,放入组织政治认知(自变量)(模型2);第三步,放入职业价值观(调节变量)的四种类型(模型3);第四步,放入交互项即组织政治认知X职业价值观的四种类型(模型4)。同时,对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在每一层都检查了方差膨胀系数值,发现所有的方差膨胀系数均不超过5,Durbin-Watson系数为1.723,表明变量间没有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由表2可以看出,组织政治认知对工作疏离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634,p
当把职业价值观的四个维度放入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的关系中,发现仅有社会型职业价值观与工作疏离感的负向作用关系具有显著性(β=-0.173,p
接着检测职业价值观的调节作用,仅有社会型职业价值观与组织政治认知的乘积项与工作疏离感的负向作用关系达到显著性水平(β=-0.107,p
最后通过图形来形象地表达社会型职业价值观对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关系调节作用。将数据分为2组,大于社会型职业价值观均值加一个标准差的数据作为一组,小于社会型职业价值观均值均值减一个标准差的数据作为另一组,在两组中做回归,分别检测组织政治认知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由图2可以看出,社会型职业价值观调节了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正向关系,社会型职业价值观的水平越高, 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就越强;反之越弱。
五、 结论与讨论
通过实证检验,本研究发现员工的组织政治认知对工作疏离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型职业价值观调节了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正向关系,社会型职业价值观的水平越高, 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就越弱;反之越强。调节效应的结论与Siu(2003)对工作压力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模型较为接近。
随着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市场化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也处于动态的变迁之中,企业员工在大格局的利益调整过程中容易产生情感和认知方面的矛盾和困惑,多元化的职业价值观也显示了不同的作用效果。本研究中的外在型、声望型和内在型三种职业价值观在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作用关系中的调节效应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里进行简要的分析讨论。外在型职业价值观关注薪酬待遇和工作安全,而薪酬和晋升政治知觉破坏了员工对物质回报和晋升机会的公平预期,职业安全也难以有效保障;内在型职业价值观注重经验积累和个人发展,但在浓厚的自利氛围妨碍了团队学习,职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声望型职业价值观渴望获取工作环境中的决策权和优越感,组织决策机制的政治化难以实现个体的声望追求。进一步进行综合分析,与社会型职业价值观的“利他型”形成鲜明对(下转第48页)照,可以大致将后三类职业价值观纳入到“利己型”的范畴,组织政治认知所代表的组织政治氛围极大地阻碍了这类员工对其自身利益的追求,组织政治认知内在维度的特性限制了职业价值观的积极效应,从而造成这三类职业价值观未能对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关系发挥调节作用。当然,从调查中也可以发现“利他型”的社会型职业价值观不仅存在,还与工作疏离感显著负相关,并通过与组织政治认知的交互作用,调节了组织政治认知造成的不利后果。
在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浪潮的冲击下,特别是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的今天,企业管理面临更大的复杂性,无法完全杜绝组织政治认知,那么探索组织政治认知与消极结果变量之间关系调节机制的研究就显得较为重要。本文通过引入职业价值观构念并验证了社会型职业价值观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丰富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也可以从中得一定的启示。企业应该充分认识组织政治认知造成员工与组织疏离的危害,加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发挥企业文化管理的软性力量,鼓励和倡导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利他型”职业价值观,提升员工的精神境界,改进个体的认知模式,调节组织政治认知的不利后果,有效缓解组织政治认知对员工的身心伤害,使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更加和谐,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Ros M, Schwartz S H, Surkiss S.Basic individual values, work values,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Applied psychology,1999,48(1):49-71.
2. 周浩,龙立荣。工作疏离感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17-123.
3. 陈礼林,杨东涛,秦晓蕾。国有企业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与自愿离职——职业价值观的调节作用。华东经济管理,2012,(6):91-95.
4. 马超,凌文辁,方俐洛。企业员工组织政治认知量表的构建。心理学报,2006,38(1):107-115.
5. 马超,凌文辁,时勘。组织政治认知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心理科学,2006,29(6):1434-1438.
6. 张一弛,梁钧平,刘鹏,邓建修。个体价值观在员工离职倾向决定中的调节效应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9-1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08JA6300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号:70732002)。
作者简介:杨东涛,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礼林,南京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生。
关于观后感的作文 篇5
关键词:观影养心;媒介幸福感;动态模型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袁爱清,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28;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江西南昌330022
由媒介带来的幸福感的研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在媒介生态学提出之前,对媒介幸福感的研究多依赖心理学,这就决定了大多数学者对媒介幸福感的研究多局限在受众的心理及行为上,关注的焦点也多从如何运用媒介获得幸福感,而对于媒介幸福感的产生机制及模型研究较少。
媒介生态学是建立人-媒介-社会系统的和谐关系和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而作出认识和理性思考媒介幸福感作为人与媒介互动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共振及情绪共鸣的积极情感体验的研究,同样应该遵循这一宏观的理论框架。本文旨在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其研究动态理论模型,因媒介幸福感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因而仅从观影养心这一个微观角度进行探讨更具有可行性。本文首先提出观影养心的定义、结构及相关理论观点进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观影养心的静态影响因素,并对建立动态机制模型做了尝试,以期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关注,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观影养心的结构
观影养心是观看影视获得心理营养从而得到幸福感的一种简化表述,包括三个层面:积极的情绪体验、个体自我实现以及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和影视作品交互过程产生的认知感受。其一,观影养心是受众在影视作品中获得的一种普遍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其二,观影养心是一种自身传播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复杂心理现象,其中移情是幸福感产生的基础。其三,观影养心是一个动态过程,幸福感觉体验发生在观看影视过程与心理变化这一动态变化之中。总体而言,要了解观影养心的概念结构,就要分析与受众相关的各种心理满足。
(一)需要成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划分出具体细密的层次,随着需要层次的升级,人的幸福度也得到逐级拓宽和上升。幸福的层次愈高,愈能取得有益于公众和社会的效果。“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马斯洛对需要和幸福关系的心理分析,证明了需要层次和幸福层次之间的相互适应和对应性。观影心理表征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分别是感官满足层、精神慰藉层和神志澄悟层。而在精神慰藉层里,我们又可以将其分为求爱心理、求胜心理、求知心理和求根心理。亚里士多德所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正是因为它是善。”观看电影为喜欢和需要两种,并认为社会关系是通过刺激与喜欢加工相关。
(二)情绪成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埃克曼致力于情绪的研究,埃克曼邀请了一些志愿者来到他的实验室,用机器持续测量它们心率和体温,然后让他们观看令他们感到快乐的电影时,他们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反应,心率降低,体温上升。其它实验也证明,观看影视所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在人群中像传染病一样传播,并会感染周围人的情绪。观众观看特定类型的影片可以起到疏解压力、释放焦虑、平定紧张情绪的作用。影视片虽然与音乐有不同之处,它除具有声音外,还具有图像及故事情节,能够满足人们的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但特定类型的电影可能与音乐有着相同的作用机制,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从而起到放松情绪的效果。在观看电影过程中,受众全神贯注而进入另外一种状态,即亚里斯多德所说的“迷狂”状态。
(三)认知成分。相关的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受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感知场景和情境,而是有一个主动的认知加工过程,包含分析和建构、预期与回忆、评价与解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说明,真正的幸福感,来源于人自身天性的兴趣,来源于人自身身心的舒展,来自于人自身个体需求的真正满足。进一步可以推导,影视等客观因素并不总是对幸福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而多样化的认知操作与动机过程对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深入理解认知与动机因素在持久快乐和短暂心境中的作用,是导致幸福的心理过程。
二、观影养心的理论视野
(一)文化同化理论
随着近年来对于不同国家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跨文化研究的开展,基于实证研究探索的成果,我们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所面对的价值观、民族性、社会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即文化个性。然而,文化差异的存在,也可能使得受不同文化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人们未必如实地表述幸福感,也使得不同文化群体中的电影观众对影片中的某些场景进行误读。东西方文化中,对基本物质(如房子)的拥有,对衣食住行的需要得到满足,获得尊重和爱以及家人团圆都是幸福感的来源,但是,不同的幸福体验和表达也使得我们发现:深受儒、道文化影响的中国人较易满足于现状,具有极强的忍耐性,对人际亲和有着极强的需求,而西方人的幸福观念中则包含着较多的兴奋、刺激、成就感以及个性张扬。王世朝曾在《幸福论》一文中称:“西方人是在征服外在中求快乐,中国人是在自我克制中求快乐。文化认同、人文关怀,电影能给我们心理幸福感一种补充,强调了社会支持首要作用。
文化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每种文化都作为一个群体发展了自己的平衡系统,所以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可能对平衡有不同的知觉和体验。上个世纪90年代末,贺岁影视剧粉墨登场,它以节庆气氛为依托,针对人们对日常生活幸福感的需要,以家庭和个人的日常生活为本位叙事,以喜剧为叙事的基本格调,在都市的日常化生活体验的基础上编织着一个个温情的日常伦理和世俗情感故事,以影像代偿大众对日常生存与幸福意识的期许。《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手机》等近年来出现的贺岁影视剧展示了都市生活的变迁,以影像方式敏锐地捕捉到急剧变化的普通人的生存处境,将人生论理及情感欲求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受到观众的喜欢。
(二)无意识内隐理论
根据弗洛尹德的心理分析,无意识内隐有三个层次:一是人的潜意识是完全按照享乐原则和自我满足为标准行事的,而这会受到来自外在现实的各种法律、道德规范的压抑,但它仍会寻找契机、冲破压抑,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潜意识的冲突导致我们痛苦和不愉,而在影视观赏的过程中可以满足了这一欲望,因为它对欲望可产生替代性满足,电影作为一门综合了多种表现元素和手段的艺术形式,无疑是人们寻找快乐、释放的最佳突破口,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充分享受的快乐得到满足,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麦基强调说的:“观众的情感投入是由移情作用来维系的。二是快乐或郁积等情绪是一种心理能量,心理活动有一些基本的规律,比如这种心理能量对于相似的会相互结合,形成越来越大的结,最后就像晶体一样生长出来,这是一股潜在力量,一个不快乐的人平常积攒了大量负面的能量,通过观看抗日、反腐为题材的影视可发泄胸中的积郁获得心灵的放松,通过与电影中主人公的“认同”,会使我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得到一种想象性的满足。三是无意识的心理能量可以传递或转化,比如一个人在单位受了领导的气,满腔愤怒,回家可能和妻子大吵一架,妻子可能将情绪发泄到儿子身上,儿子可以转身踢向小狗。无意识的情绪由领导经过丈夫、妻子、儿子最后到了小狗身上。在现实中无法表达的情绪,可能会在观影过程中得到宣泄。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挫折的心灵得到安抚,并且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让观众在获得愉快的观赏体验的同时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三)情绪共享理论
心理学对情绪共享理论进行相关的研究,指出个体知觉到他人的动作、表情或声音等外部信息时,会自动地、同步地模仿,此时大脑中相应动作或情感部位也会被激活,从而使个体产生同形的表征共享。
根据情绪共享理论,观影养心所产生有三种:一是情绪感染,比如观看喜剧电影,愉悦的故事情节搞笑的气氛对受众的情绪状态会产生强烈的感染;二是情绪传递,积极的励志影视情节会使受众受到激励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会内化为人格的力量;三是情绪分享,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观看影视节目后会在茶前饭后与人分享快乐的体验,这种个体与他人情绪上的共享会激活幸福感,使之“感同身受”。
产生情绪共享应具有相应的条件,首先是个体具有共情能力,产生前提与下列因素相关,一是共情能力,共情(empathy)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的能力,这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观点,经过后续心理学家的继承和发展,观影养心,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其次影视的影响力,影视的导演、演员、艺术表达方式等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不仅实现了更快的传播速度,而且对受众的情绪产生广泛的影响力,《泰囧》的寓教于乐式的呈现方式,以幽默来传达电影所要表现的深意,让寻求欢乐的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一种生活理念,提升了正能量。最后受众经历与影视人物命运的相似性。《家有儿女》反应的是现代家庭的一般的生活场景,很切合许多家庭的实际,许多人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在观影过程中宣泄了期望倾诉内心深切的感情。
(四)刺激反应理论
这里所指的刺激反应理论借助于行为主义观点,受众在根据观影过程中的信息刺激、情感刺激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能力,这一过程依赖于认知过程。首先,个体具有自我调节倾向,当我们面对外部的刺激时,会根据外部的要求及自我的需要进行自我协调,使处于冲突时依然能保持心灵的和谐,这种自我调节的策略依赖于一定的刺激而作的反应。根据人的趋乐避苦的生物性,我们追求幸福、满足、愉悦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但我们不反对失望、愤怒、怨恨等消极的情感。也许有人会质疑,所有的影视中并不都是积极的、幸福的或催人奋进为基调的正向情感,对于那些反应生活中负面的、痛苦的、甚至具有一定伤害的,也能提高幸福感吗?这个答案是不证自明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极的情感于我们也是一种警示,我们在具有破坏性与毁灭性的灾难《唐山大地震》中,感受了亲人丧失、生无所望的痛苦,使我们懂得了平淡生活的可贵,让我们心态更加平和与宽容。
三、观影养心的动态模型
动态模型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通过控制前因变量会使结果产生相应的变化,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影响结果。由前的论述可知,观影养心是一系列的情绪、认知及行为参与的过程,个体如何做出这种幸福感的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视的具体情境,也反映出个体的价值观,动机或者用于认知加工策略。另外,从时间性来说,任何事情的发生有开始、过程及结束这样的过程,这是一种时间的动态性。
如图1所示,观影养心的动态模型既涉及受众与影视的相似性、一致性、同质性及相关性,另外,作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中,受文化同化、无意识内化、情绪共享及刺激反应有关。
(一)观影养心的动态模型首先具有正向预测或动态的影响有以下因素:1、相似性。媒介幸福感相关的情绪体验是人类共有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具有跨历史性和文化普遍性,当受众与影视情节有相似的经历及背景时,容易激发相同的情绪体验,若毫不相关,则无法激起这种主观幸福体验。2、一致性。受众与影视作品所表现的理想、信念及价值观是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若一致,则由认知和所产生的情绪情感相结合使得个体产生独立情绪情感,可能会伴有幸福情感体验;若不一致,则无法产生情绪共鸣。3、同质性。crandev指出有三类同质性因素会影响情绪的表面行为和深度行为,一是个体因素,如情感状态、情绪倾向;二是情境因素,如心理期望(频率、持久性等)、情绪事件(积极的和消极的);三是影视因素,如情境支持及同伴支持。4、相关性。Morris等人发现:影视作品所表现的情节若不相关,容易会引起心理疲劳,降低情绪强度;若相关,则越容易产生角色的同化,表现出热情有积极影响。
(二)与强烈受众与影视显互影响的作用不同,文化同化及无意识内化是影视对受众幸福感影响的两个更为隐性的因素,而这两方面对媒介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较少,但应该引起重视。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仁、义、礼、智、信等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精神世界体系,是我们安身立命及充实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定海神针,但现代社会的压力、紧张、焦虑及纷繁复杂的世界体系扰乱了我们的内在世界,尤其是网络的迅猛发展,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所以,符合我们文化题材的影视将会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幸福。以王安甫的《西厢记》为题材改编成的《红娘》,刻画了一个知书达理、义薄情天的“红娘”形象,感动了无数的观众。在中国近代史上,在这片文明而又古老的中华大地发生了一场空前的浩劫,但中华儿女为民族大义而牺牲的高尚情怀在《亮剑》电视剧中表现得酣畅淋漓,并成为民族主义咏叹调。
(三)通过观看电影所产生的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理论强调了不同的因素,下面我们要介绍幸福感影响下的情境因素。首先是情绪的共享。有认知性情绪及群体性情绪共享。认知学派认为影视在以下方面对认知性的情绪有显著的影响。一是营造了认知性情绪改变的环境,即心理场;二是对影视情节的解读投射出受众的经验及人格;三是影视通过演译我们的现实世界,受众在观看时会反思自身的生活,从而有助于自我认知的改变,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并增进幸福感。群体性的情绪共享,是指受众在观看影视时,总是要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随着故事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或开怀大笑或扼腕痛惜,或欣然释怀或低声啜泣,长期积累的情绪得到释放,心灵得到慰藉,由此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和心灵上的幸福感。其次,接受相关刺激产生一定的心理行为反应,这是经典心理学理论,影视中的感觉刺激,包括场景、人物、情节甚至物品等都具有一定的情感属性,会引起受众的心理反应。
关于观后感的作文 篇6
一、走进大自然——激发作文情感的加油剂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情感是伴随着认识活动而产生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说明情感对人的认识和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孩子们要带着情感认识周围的世界,必须走进大自然,对太阳、树木、花朵、云彩及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色彩和音乐进行了解,不仅用智慧,而且用心灵感知一切。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比赛、游览及其他有益的活动,努力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可组织春游或秋游活动,要求写《记一个游览活动》的作文;让学生观看一场紧张的球赛,要求写《记一次球赛》的作文等。每一次学校组织春游,其实是一次很好地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机会,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可以组织他们去农村、去田间游玩一次,感受农民伯伯是如何种植蔬菜的,如何收获的;看到从来没有看到的东西,在引起他们好奇心的同时,也激发他们对农村的喜爱,特别是农村的一些小动物,他们可以如此亲近地接触他们喜爱的动物,他们怎么会不爱上他们呢?而回来以后,相信在他们的作文中除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外,还会自然地流露对大自然、对农村的喜爱之情。
二、细致观察——激感的剂
人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和创造力,都是生活磨炼赋予的。生活每天都给人以启迪,然而生活的这种赐予却是转瞬即逝的。如何捕捉并且留住它们,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因为只有积累,才有素材,才可能有创造。一般说来,学生往往被他们所经历的矛盾的生活、被他们接触的人物和事件所激动,才有了写作欲望,才能产生好的习作。学生只有认真地观察、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后,才会使自己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从而写出好文章。这正符合作文“积理必富而为文始佳”的道理。平时,学生对周围大量的人、物、事往往视而不见,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懂得如何观察、认识事物。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认识事物。应在观察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等,使学生的生活情趣更高尚,生活的感受也会更深刻,更敏感。让他们的心灵与事物间搭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从而通向“为文始佳”的目的地。叶老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无法表达情感”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抒发自己的情感。
1.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了配合学校五十周年主题活动:我设计“读学校的历史”、“讲学校的故事”、“唱学校的赞歌”、“扬实小的精神”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读学校的历史”,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阅读,并认真做好笔记;讲“学校的故事”,要求学生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关于校园中的故事,可小可大,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唱学校的赞歌”,要求学生每人唱一首颂扬学校的歌曲,或独唱,或小组唱,或表演唱,然后举行演唱会;“扬实小的精神”,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乡的小主人;在社会上大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家庭的小主人。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做好铺垫。
2.参观访问
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参观访问。如,我们学校位于亭林公园附近,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过亭林公园,可一写有关亭林公园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那就更谈不上对它的喜爱。可见,他们平日对一些景物观察没有留心,对一些游乐设施了解不具体。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亭林公园,并布置学生回来写游记。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园中的花草树木,逐个了解各种游乐设施的名称、特点,认真观赏园中悬挂的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做好笔记。回来后,稍作指点,大多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通过调查采访,学生既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又丰富作文素材。
三、联想——激发作文情感的灵感剂
思想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思想情感来源于生活与作者心灵的碰撞,而使生活与作者心灵连通的桥梁正是联想。所以,缺乏联想,就很难产生思想情感;联想丰富,思想情感就丰富。联想是思想情感的引发器。
由滴水穿石联想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就会产生“持之以恒方能成功”的思想;由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现象联想到人的成长,便会产生“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观点;由落山的太阳联想到人的暮年,就会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著名作家郁达夫的名言“一粒沙砾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形象地说明联想对引发思想情感的作用。
四、创设情境——激发作文情感的催化剂。
“作文难”是学生写作心理的一大障碍。指导小学生作文,不能采取硬性命题的做法。小学生情感丰富,善于想象,易受感染,必须调整小学生的作文心境。前苏联教育家聂恰耶娃就主张,把作文训练同阅读、美术、音乐等学科联系起来,在带动学生情感的前提下,让他们摄取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因此,在指导习作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语言或借助电教手段,通过朗读、评论乐曲、看画面等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意境中感受、联想,从而使学生入境生情,浮想联翩,继而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