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经采薇读后感(合集两篇)》
《小雅·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那么高中诗经采薇读后感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高中诗经采薇读后感,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高中诗经采薇读后感【二】
我的感受大致与王崧舟对钱师课的评价相同:教师不动声色,学生渐入佳境,诗经采薇读后感。
那天我坐在最后一排,看见大屏幕里的他理着平头,架着眼镜,有着男子将近中年时的微胖身躯。我的座位是张没有靠背的塑料凳,钱老师又是当天第三位出场开课的老师,那时的我早就已经腰酸背疼腿麻,而我期待久矣的林莘师的课又偏在第五节,因此,我只是一味地希望钱师的这堂课能够尽快结束。
主持人的介绍引出了钱老师的正式登场,他走上讲台,继而嘴角轻扬,从容地向台下鞠了半躬,便转向学生,开始了他的《诗经。采薇》。
“同学们,我们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他对着手中的话筒轻轻地说了这样一句尽人皆知的评语,但是我分明听出了潜藏话语其中的某种摄人心魄的力量,恰如深山里的一声钟鸣回荡于空寂的山谷。为何会如此?原因说不清,道不明,总之,我听课的精神头儿确是被这一声“钟鸣”给调动起来了。
由“诗歌的国度”自然过渡到《诗经》。紧接着,钱师让学生讲讲自己所听到的带“经”字的书名,学生说了好些“经”,《三字经》、《皇帝内经》、《茶经》等等,教师对这些个“经”总结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某方面的经典。那么《诗经》自然也就是诗歌中的经典了。通过师生间的几句简单互动,便轻而易举地使学生明确了《诗经》在中国诗史上的重要地位。
上课也讲兵法,钱师如上的处理,力求简约,为避含混。这就有了“声东击西”之效,言于此志于彼,举重若轻,潇洒如意。又似“围魏救赵”,绕开表面,直捣黄龙,一招制胜。给小学生讲《诗经》,首先应该避免的就是将课上得“形而上”,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前介绍了一长套关于该书的背景:说了五百多年终成此书,说了作者身份的多而繁杂,又扯了些诗歌来源地的广大不一。。这就无疑成了笨伯,学生满肚疑窦,教师又落了个“一言堂”的嫌疑,卖力不讨好。因此,教学是需要讲究巧劲儿的,以逸待劳,四两拨千斤。
书写罢的课题,钱师让学生朗读,不求节奏的统一,但求自由、大声。
诗歌和文章毕竟有所不同,在初读一篇现当代的文章时,可以小声读,也可以默读,然而读诗则不然——诗歌是思想的结晶,浓缩的精华,需要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大声诵读,来展开凝练的文字背后那深广的情思,即便到了高中也须如此,何论小学?
学生自由朗读后,便开始了点名读,一生读罢,诗味索然,教师相机点拨,读出诗味,此时的诗味无非音调的顿挫,节奏的急缓,教师不做深究细挖,只是让学生默读完注释,明确了“思”也是语气助词之后,教师范读,加深音韵上的“诗味”体验。这是朗读诗歌的初级阶段,就此已毕。
初读过后,便开始了研读。钱师出示了和诗境相关的杨柳意象图,学生谈各自的感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之后,钱师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在了“杨柳依依”之上,这四个字并不是钱师最终想抓住的关键词,他又让学生将注意力二度聚焦——范围缩小在了“依依”二字上,对,就是这个词了!钱师紧抓住该词不放,唯恐其溜走一般。他对此大做文章:让学生把“依依”提到前面来,感受变句和原句的差别;又让学生把“依依”换成其他的词语试一试。而挠到痒处的关键一笔是:钱师让学生想想还有没有哪些词带有“依依“二字?“依依不舍”,“依依惜别”,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此时,学生便开始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当然仅是开始而已。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关键词一旦被拎了出来,“挈领而顿,百毛皆顺”。然而关键词要找得准而又准,则需要教师本人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把长的课文读成短的句子,把短的句子再读成一个词,甚至一个字,读后感《诗经采薇读后感》。一字值千金,这是文本提供给教师的最有利的资源,千万上心。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轻轻触了一下作者敏感而悲凉的内心,教师不失时机,抓住学生目前的情感反应,马上让学生带着感受读一遍诗歌的前两句,学生此时的朗读在原有的音韵和节奏的讲求的基础上,明显又披上了一层薄薄的情感轻纱,然而只是薄薄的。
进行“杨柳依依”的教学,老师半扶半放,而对“雨雪霏霏”的处理,则“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完全放开手来,让学生自行理解体会,感受“霏霏”之妙,体会词含之情,学生说的头头是道,教师的预设是成功的。
课堂教学讲究节奏的变化,课似看山不喜平。一篇课文里,若含有两处或者几处相同的段落,教师的教学方法切忌单一。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学生已经大致理解,诗歌所要传达的情绪,学生多少也体会到了一些,钱师开始了他的文本拓展。他出示了这首诗的后半部分,即:“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不需教师多费唇舌,学生便可从中体会到作者怆然的心境和独有的忧愁。这可谓钱师的第二个“战略步骤”,极其巧妙省力,教师不费周折,学生一目了然,用最简洁的方式,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文本拓展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教学手段,它方便学生体会作品的言外之意,加深对原有文本的理解。然而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在原有文本中挖心搜胆地寻觅教学资源,这无异于闭门造车,牖中窥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的“活水”,源于文本以外的世界,不是“埋首故纸堆”,不是“三年不窥园”,而是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将一篇文章放在一个广大的背景里去研读,教学资源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文本拓展也好,其他的教学手段也罢,都是服务于既定的教学目标的,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偏离甚至南辕北辙。
进行了以上的工作,教师再让学生写写士兵的心里话,学生写得很精彩,课堂气氛也因此为之一震,看来教师的文本拓展是很成功的,这里便得到了验证。学生写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笔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走入文本的深处,用自己的笔去想象补白,去探幽显微,去潜心默会。
插图展示,抓关键词,文本拓展,补白想象之后,教师又让学生读了一遍诗歌,这次通过学生之口表达出的“诗味”,当然较之前面更加浓厚。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脑子里不再只有苍白机械的朗读技巧,而是多了许许多多的诗歌意象和情感体验:孤单的身影,瘦弱的白马,随风而舞的杨柳依依,弥漫天地的雪花霏霏;他们感受到了景语背后的情语——世事变幻的人事寂寥。在他们的脑海里,沧桑忧闷的士兵形象正逐渐清晰可见。学生此时的朗读不光光有在音韵顿挫上的讲求,更多的是发乎于中的情感表达,这就使得诵读变得丰满,变得有血有肉,变得触动人心。
很圆满,很成功,教师不动声色,学生已至佳境,台下诸师爆以热烈的掌声。然而,课却还没有结束。钱师开始介绍为后人所激赏、传承的杨柳意象。
柳者留也,故有惜别之意。钱师列举了一系列历代诗人带有杨柳意象的千古佳句,句句摧撼人心。配合上柔美而略带感伤的背景音乐,钱师用他那低沉而浑厚的声音每吟安一句,我的心便会深深动慨一回。这不仅是因为诗歌意境的撩人愁思,更是出于被教师完美的教学流程引领于此的正常反应——我的眼角潮湿了。
这又是一次文本拓展,这次拓展是为了学生的情感升华,它使得学生在教师回味悠长的吟咏中和古人悠然相会,它使得学生对古人的缕缕轻愁欲拒还迎。我想,这就是文本拓展的最高境界。
将近尾声,教师没有长篇大套、情真意切的总结,而是再次抓着“柳枝”不放,他放起了李叔同的《长亭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含蓄蕴藉,浑然天成。。舒缓的童声吟唱成就了完美的谢幕。一堂课的收尾很关键,这和写文的卒章显志一样,必须一语中的,必须掷地有声,必须余音绕梁,必须使人难舍难分。。好的结尾有着太多苛刻的标准。结尾不好,虎头蛇尾,形同鸡肋,更有甚者,犹如鼠屎,坏了整堂课;好的结尾则不然,它能使整堂课圆满融合,它能使整堂课熠熠生辉,它是又一次情绪的高潮,它是匠心的独到展现。万里一泻,末势尤壮,即此理也。
一堂课如一首诗:跌宕有致,自然流畅。短暂的四十分钟使人如同置身与世隔绝的太古之境,引逗听者关于诗境的无穷联想。这不光光源于教师对文本的独到解读,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高深的文化内涵,以及表里澄澈的品德修养。这是一堂诗意黯然的语文课,这又是一堂简约精到的文史课。听完他的课,多少给了我些方向感,反省过往,展望未来,顿觉“今是而昨非”,这是诗意的课堂才可给人以启人神志的冲击力。
高中诗经采薇读后感【一】
近几日,我都在品读《诗经》。其中的名篇《小雅·采薇》,对我内心触动最深……
“采薇”就是采摘一种可以吃的植物。这种植物俗称“野豌豆”,花紫红色,也是优良的饲料,并可入药。古代生产力落后,人们种不出充足的粮食来,那这种薇菜就常被人们采来充饥。
《小雅·采薇》是一位多年征战在外的老兵,回忆起军旅生涯的痛苦经历,而吟咏成的一首诗歌。全诗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三章;第二部分为四、五章;最后一章为第三部分。前三部分都以“采薇采薇”开头,描写了薇菜随着季节的转换而产生的变化:春天萌发新芽;夏天鲜嫩葱郁;秋天干枯萎靡。从春到秋,时光流逝,可战事是那样频繁,他总是不能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就这样,薇菜一年年由青变黄,这位老兵和他的战友们采集着薇菜果腹,长期过着极其艰苦的生苦……归乡遥遥无期,士兵们饱尝思乡之苦……他们面对着凶残的敌人,时时刻刻都要提高警惕,准备着战斗!( )
这些可怜的士兵们,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踉跄于车马之后,他们身体瘦弱,衣衫残破,步履艰难……而那些将帅们却高居于战车上,衣饰华贵,威仪神气……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士兵们心怀不平,但又只能忍气吞声。他们多么渴望结束战争,尽快回到家乡亲人的身边,过上男耕女织、子孙绕漆的生活啊!
战事终于结束了,这位老兵可以回家啦!诗歌结尾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本来回家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可这位老兵的内心是忧伤不已……当年,他离开家乡时,正是杨柳青青,春光烂漫;而今回来时,却是雨雪纷飞,寒气逼人。这实际上也暗指他离开家乡时,是年轻气壮,无忧无虑;而归来时,却是衰弱老迈,孤寂凄凉。时光变迁,世事沧桑,我们可以想象出他曾经的家园如今是何种模样,他的家人和邻居又是怎样的生活状况……
诗最后一句的“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呼吁,读来更是令人感到悲凉。他内心的无限苦楚,通过这一句的描写,而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乐府诗·十五从军征》里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诗句。诗中老兵从十五岁离家从军,一直到八十岁才得以返还,但他回来后看到了曾经炊烟袅袅、整洁有序的人家,如今却是人亡屋空、杂草横生的破败景象了……“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一句,更是表现出老兵的孤寂处境和凄凉心情。最后的“泪落沾我衣”,把老兵举目无亲、悲痛欲绝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两首不同时代的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都是反应了当时的战乱给人们造成的深重灾难,抒发了人们渴盼和平、远离战争的强烈愿望!
回溯我国整个人类历史,战乱的年代要远远多于和平年代。沉重的徭役、兵役,让百姓苦不堪言……这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有所表现,最著名的莫过于杜甫的《三吏》、《三别》。还有《木兰辞》,从另一个侧面也表现了当时的兵役制度。木兰父亲年事已高,弟又尚幼,勇敢的木兰便女扮男装,奔赴战场。
可见,战争带给人多么深重的灾难和痛苦。人们多么渴盼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但很多时候,人们这个愿望却不能实现……
相比古人,我们是多么幸福!如今,社会安定和谐,国家繁荣昌盛。真正实现了“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美好理想。我们应该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尽到自己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不抱怨、不游戏人生。不要再去自寻苦恼,被金钱、名利所累,知足常乐,安享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