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13篇》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内容导航
国演义的读后感 篇1《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700字 篇2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3国演义读后感 篇4《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5国演义读后感作文400字 篇6国演义读后感一等奖 篇7《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8国演义读后感 篇9《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10国演义读后感 篇11国演义读后感 篇12国演义的读后感 篇1
在寒假中,我读的最有意思的书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关羽、张飞、刘备三人结义为兄弟,然后投军。他们本是在卫国,后来他们自创了蜀国军,当时卫国曹操兵多将广,而蜀国只有一千多人,吴国人也不多,他们只能合作攻打卫国。
我对其中的刘备印象最深刻,当时刘备以少胜多,非常厉害,还收了两员大将,赵云和诸葛亮。赵云武艺高强,三进三出救阿斗,杀了数不清的曹军大奖。诸葛亮神机妙算,我都被他的能力惊呆了。我很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里面的任务都各自有自己的。特点,他们身上的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去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700字 篇2
正如那《临江仙》所说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是个魔性的时代,吸引着多少英雄豪杰的目光。
各个英雄,各种气节,各种事件……那是英雄的战火,是豪杰的斗舞。
无数个经典,都在吸引着我。而那个,应该是群星之中最闪耀的。
《关云长刮骨疗毒》,那段对于疗毒的描写,仿佛我如同也在长一般“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陀割之。陀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陀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陀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陀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陀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陀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这段的描写也是经典了吧。
当我在读是时,心头一惊,整个身体都斗了起来。仿佛那刀是在我的身体上割一般。那种痛,我敢肯定无人可忍。在如今,动手术都要打麻药,连手被划伤也忍不住觉得痛。而关公呢?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刺骨的疼痛。而这正是他伟大的,神奇的表现。在如此的疼痛下,依旧饮酒,下棋,大笑。可谓关公乃神人。从而在以后,他被当圣人对待。
在《三国演义》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多面性的,而如此,才是英雄的表现。
可是,在如今的文学作品中呢? 女生的言情小说,男生的玄幻小说。在这些的小说中,不是每一个的主角都是十全十美的呢?不是每一个的主角都是十分的伟大呢?在如今的文学中,都充斥着一种十分腐败的气味。作品的质量差,而人们的阅读的目光也变得世俗起来。
所以,如今的作品怎么可以与以前的相比呢?
……
是的,三国—一段神奇的时代,无数的英雄豪杰,在那尽显各自的风骚;一段迷人的时代,多少的英雄豪杰,梦寐以求在那感受战场带来的快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3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主要写了魏国、蜀国、吴国三国的战斗,其中魏国由曹操主持,蜀国由刘备主持,吴国由孙权主持,蜀吴两国联手打败魏国,最后桃园三结义的英雄全部去世。
但在关羽与两位夫人在魏国时,关羽时时刻刻都保护着她们,不让她们有危险,有什么事第一向嫂子们商量怎么办。有一次,曹操让关羽放弃刘备,归位魏国,但是关羽却坚定地说:“既然我已经与刘备结兄弟,绝不投别人。再说,我还要保护我兄弟的夫人们,她们现在是我最重要的人。”曹操听了,对关羽十分敬佩,放关羽回到了刘备身边。这一段故事让我十分的感动。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我姐姐在身边照顾我,不停地关心:“还好吧?舒服一点了吧?”我不停地看着你,然后,点点头。我在那段时间我只要一有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第一个都是给姐姐先试一试。但是,渐渐过了些日子,我逐渐想:“反正姐就照顾我几天,不必老是想着她,我要自己玩一玩。”之后,姐姐每一来我房间,我都是大喊道:“干嘛!出去,出去!”姐姐只好出去,每次说带我出去,我都不屑地说:“不需要了,我还有事,可没空跟你消耗时间!”她这时才明白过来我不太喜欢她了,她只好每次都会放一些书在我门口,让我看,我也照着她的办,因为这些书十分精彩,直到有一次我看了一本《三国演义》这书中关羽与刘备的妻子们互相照顾的情景,想到了姐姐在我生病时不停安慰我,我现在却对她这么冷漠,我一步之下到了姐姐房间,我轻轻来到姐姐的身后,拍了一下姐姐,头低着说:“对不起,姐姐,我不应该跟你赌气,老是不理你,我知道错了,请你原谅我!”姐姐笑着说:“没关系,那我们出去玩!”我立即笑着说:“好!”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兄弟情、姐妹情、亲情要和谐,不能老是争吵,而要一家快快乐乐的。
国演义读后感 篇4
三国演义给我的感觉看见了古人的智慧,看见了一个又一个为自己的主公那段不离不弃让人新生敬佩,也看到了古人真正的义气,看到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可谓是真的纪律严明,看到周愈遇到诸葛亮发出那么苍凉的感慨,让人看到嫉妒的可怕。
再看曹操都说他老奸巨猾,可他也是有帝王那种霸气那种狠心,那种智慧。个个是英雄,个个是个硬汉子,我喜欢,三国演义,我看过很多回,可我就是不烦。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5
今天,我又一次读完《三国演义》这本书了。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无论看多少遍,都有很深的感觉。尤其是诸葛亮,更是令人佩服。他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神机妙算,只可惜他没有统一中华,复兴蜀汉。这是他一生的最大憾事。
有一句话,叫“少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我却不赞成。《三国演义》这本书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教人老谋深算。有人说,小说着重描写了蜀汉,而最后,蜀汉却打出了白旗,这么没劲的故事情节,有什么艺术可言?我们本想看到的的确没有看到,但这是一种“撕碎的艺术”,它的`悲剧结尾比大团圆的结局更耐人寻味。不是吗?《三国演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嘛!书中刘备因东吴杀了自己的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蜀军进攻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且片甲不留。那一仗,就关系了蜀国的命运。七十五万大军,为了一口没争到的气而丧命黄泉。本来,蜀国粮食充足、兵多将广,武有五虎,文有卧龙凤雏,但自从那一场仗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
做人就应该能屈能伸,刘备就是为了二弟三弟的死而赔上了更多的弟兄。能屈能伸,还得谨慎;否则,你会失去更多!
国演义读后感作文400字 篇6
当我读完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后,我深有感触。有些人某些方面值得我去欣赏,有些却会令我们厌恶。
比如说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气宇轩昂的刘备,视死如归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其中我喜欢四个人,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刘备、关羽、赵云。我最不喜欢的人就是人称奸雄的曹操。
我最喜欢看三顾茅庐了,因为我被刘备诚心打动了,因为刘备的徐庶被曹操骗走了,所以才去找诸葛亮。他们第一次去的时候,诸葛亮不在,第二次他们冒雪前往,却认错人了,不是诸葛亮。第三次去,结果诸葛亮在睡觉,他们等了好久。诸葛亮醒了,指点刘备。刘备请他出山,他同意了。
我第二喜欢看的就是七擒孟获了,主要讲的是:孟获想攻打蜀国,可是却失败了。第二次,他请来大将;却被他们捉去。第三次,他假装献宝,又被捉住。第四次他借来蛮兵,他们非常强大,但是诸葛亮让他们松懈了,出奇兵。后来孟获来捉他,却掉入陷阱,诸葛亮又放了他。他又请来杨锋,杨锋却把他献给诸葛亮。他又放了他第六次,第七次都放了他,他愿投降。
好了,我觉得这本书很好,你们应该读读。
国演义读后感一等奖 篇7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真是受益匪浅啊!《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代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正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从周朝末年七国纷争,并入于秦统一天下开始,楚汉相争,又并入于汉……书中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罗贯中笔下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董卓,心胸狭窄的周瑜,长厚的鲁肃,机智的孔明……这些鲜明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受到感染的就是关羽。文中描述的文字极其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骑一匹“赤兔马”,他降汉不降曹、秉烛夜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刮骨疗毒,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作所为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其所描绘每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笔法令我敬佩,抓住人物个性,突出人物的特点,还巧妙地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故事中“赤壁之战” 这几个人里面我最佩服的就是关云长和诸葛亮。关云长他有勇有谋、视死如归,为了刘备和兄弟他愿意赴汤蹈火。而且他的毅力也非常的坚强,在中了周瑜的毒箭以后,他的手中了毒没法再战,直到有一天“神医”华佗来到关云长的营地,在得知了关云长中毒以后,立马给他医治,需要切开肉。把骨头上的毒给弄掉,可是关云长却一点都不怕,并且在这疗伤时还一边在下棋;治完以后,还像一个没事人一样,可见他的毅力是多么坚强。
诸葛亮他神机妙算、才智过人、料事如神、胸有成竹。识人心,识天象,这一对词,很符合他。在“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故意刁难他,逼他十天之里内让他造出十万根箭,诸葛亮答应了,并且只让鲁肃帮他找二十条船,和一些草人,利用曹操谨慎、怕死的性格,成功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来支箭。
周瑜也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三国演义》不愧是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令人回味无穷,让人读了一遍后,还会继续读两遍、三遍……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8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_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国演义读后感 篇9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非常非常好看的书,它的名字叫做《三国演义》。
在这本书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英勇善战的英雄,例如:关羽、张飞、赵云、黄盖、马超……除了这些人,还有一些人,他们足智多谋:诸葛亮、刘备、曹操、司马懿……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属诸葛亮和刘备了。
先来说说诸葛亮吧。他十分的聪明,可以说得上是神机妙算了,刚开始,刘备三顾茅庐,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在前两次刘备的拜访中,诸葛亮刻意躲了出去,想要看看刘备是否有诚意,在第三次刘备的拜访中,诸葛亮便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了,于是,诸葛亮便随着他一同出山。诸葛亮出山后,一心一意的辅佐刘备,帮他料理天下大事。有一天,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和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如同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啊!”
再来便是刘备,他爱国爱民,因此,他也深受自己国民的爱戴。我也很喜欢刘备,他求贤若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王。
《三国演义》这本书中的人物都各具其态,有长也有短。不过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的每一个字后,都让我大开眼界,而这本书里的几个主人公,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真是一本有意义的书,希望大家也都看一看。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10
我最感兴趣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孔明空城之计。它使我受益匪浅。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看完了主要内容,我真的不得不佩服诸葛亮!他知道众人都以为他会像往日那样布局,便利用这一点,设置一个没有布局的“陷阱”,这样,司马懿等人便撤退。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像诸葛亮一样,开动脑筋,学会巧妙运用计策,克服困难。
国演义读后感 篇11
你读过中国的四大名着之一《三国演义》吗?它使人受益匪浅,正如此,我爱上了历史。
早在东汉末年,因为汉灵帝的昏庸无能,许多想称霸天下的大人物开始出现了,这场长达近百年的大战拉开了帷幕。
作者罗贯中笔下的张飞是鲁莽的,但张飞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张飞为什么会这么鲁莽呢?仅是因为他曾是一个屠夫?还是因为他没有读过书,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书香气?不,都不是。我认为他是为了刘备好,刘备长得那样和善,这样去和敌国谈判,那敌国还不得得寸进尺吗!一个人讲究的是气场!但有了张飞可不一样了,张飞往后一站,敌国就会明白刘备有后盾,虽然刘备他自我没有什么本事,但是他有兄弟呀!光是张飞的外貌就让你敬畏三分,这样的谈判,你说还会欺人太甚吗?
在这本书中,我最崇拜的人物就是诸葛亮。我想他的足智多谋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钦佩。读完《三国演义》整本书后,我至今还弄不懂诸葛亮为什么会明白还没有发生的大事?他又不是神仙。这也许就是诸葛亮的神奇之处吧!他对每一个人的习惯、弱点、性格捉摸得一清二楚。哪一次刘备惹下的娄子不是诸葛亮来收拾?真就应给他颁一个大奖!
他不仅仅聪明过人,还有像海一样的胸怀。对于张飞的刁难,他并没有像小人一样去计较、记恨,而是知轻重的把刁难放下,以大局为重,为刘备辛苦地打江山。
我很感谢作家罗贯中,因为是他写的《三国演义》教会了我很多人生道理:交朋友就应向刘备学习,有颗“三顾茅庐”的真诚之心;对任何事情的态度就应向曹操学习,三思而后行;做人就应向鲁肃学习,待人诚实……
以上便我对《三国演义》的见解和看法,有时间我们互相交流一下心得和体会。
国演义读后感 篇12
今天就说一下这三寸不烂之舌,不用猜你第一个想到的这舌战群儒的诸葛亮。
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在当时刘备打了败仗,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情况万分危急,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在辩论过程中诸葛亮先守后攻。面对诸儒的诘难,诸葛亮神态自若,一一作答,是为守,然而他又不甘于只是作答,每于答后发起攻势。
除此之外在气死周瑜之后,前去吊唁,三寸不烂之舌,使得吴蜀联盟得以维护。加上之后的诸葛亮骂王朗,活活把王朗骂死了……。
但诸葛亮在他面前,也得“自叹不如”。他就是以三寸不烂之舌,致使蜀国迅速灭亡的谯周。
说起谯周,他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一向以反对北伐战略而闻名。见姜维多次北伐而虚耗蜀汉国力,对此不满。在邓艾大军攻到成都之时,刘禅惊慌失措,但人家刘禅没想过投降,刘禅想向南撤,这谯周以三寸不烂之舌,硬是把蜀汉其它官员,包括;刘禅说的“投降了”,于是诸葛亮一心维护的蜀汉政权被谯周给说没了。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