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广东2025届高三衡水11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正文

《广东2025届高三衡水11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

广东省衡水金卷2025届高三年级11月份联考,本次考试难度偏高。下面是关于广东2025届高三衡水11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东省2024届高三衡水金卷11月联考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单集时长不超过 10 分钟的网络微短剧,是一种新兴的视听艺术形态,当前正处在从粗放式发展的高产量阶段迈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因其具有内容新颖、节奏快、成本低等特点,视频平台纷纷入局,不断为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加码。某研究报告显示,重点网络微短剧2021年上线量为58 部,2022 年则增长至172 部。全面认知和科学把握其内在的创作特点,是推动网络微短剧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

网络微短剧结合了网络短视频与网络剧的典型属性,既需要满足观众对于小体量叙事的要求,也需要呈现出富有吸引力的剧情。好的网络微短剧需要挖掘出网络用户观剧时的心理需求,兼具审美与情感的满足。短视频的发展依托于受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全新的媒介技术手段。网络微短剧是短视频向高阶的进阶,既符合大众填补碎片化时间的需求,也借助影视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解决部分短视频内容低俗化、节奏拖沓等问题,满足网络用户的视听新需求。同时,网络用户从网络微短剧中获得了一种期望的“替代性满足”。网络微短剧经常呈现出戏剧冲突集中、情感输出直接等鲜明特点,大多情节起伏落差大、振幅强,同时情节间隙小、反转多,动作连接紧密。网络用户从传统影视剧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中走出,在快速的开局、单刀直入的情节、不断迭起的高潮、直白的台词中迅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

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发扬短小的叙事优势,依托网络用户需要“留白”空间的需求。在保证叙事主干逻辑清晰度的基础上,留给网络用户适当的想象空间,既符合网络微短剧快节奏、精简叙事的典型风格,也满足了网络用户观看作品时沉浸式、参与式的心理需求。网络用户在观剧时置身其中,可与剧情进行互动,投入自身感受和认知,完成对艺术的二次创作,实现自我求解。

网络微短剧的高情节强度决定了其快节奏的叙事方式,从而产生与之相匹配的叙事视角。在故事开篇就将观众带入一个全知视角,让观众更快地进入故事,并沉浸在剧中人物的视角之中,在不同角色的反复切换中增强自身代入感,在多变的情节和高频的反转中感受剧情行进的紧张感。好的网络微短剧更加考验摄影师与剪辑师的专业能力,拍摄视角的逼真度、全面性,以及对交叉、对比、闪回蒙太奇的合理运用,都是提升网络微短剧叙事能力的关键。

线性叙事是影视剧的传统叙事方式,主要依托事物发展的时间,以及由始至终的过程来推动情节。这样的叙事方式往往会创作出节奏相对平缓的作品。而网络微短剧常常采用正叙与倒叙相结合的形式,打破了线性的规则,丰富了叙事的结构。在网络微短剧中,正叙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主线的剧情,是故事行进的基底。叙事进人关键情节时,则会切入倒叙,铺设悬念,引发好奇,同时补充故事情节中必要的人物背景关系。正叙与倒叙相结合,增强了网络微短剧“讲故事”的氛围感,也是网络微短剧丰富故事纵深感的主要方式。

网络微短剧作为网络文艺的新生业态之一,对于推动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当前网络微短剧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文化内涵薄弱、剧情浮夸、题材猎奇、与现实生活脱节、内容同质化、视听语言缺乏专业性等突出问题。网络微短剧亟待在创作质量上持续发力,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相比传统的电视剧、网络剧,网络微短剧压缩了内容时长,但仍然需要在“小体量”中突显“大主题”、追求“大格局”,提供深层次的思考,以满足受众的精神体验。深入挖掘网络用户需求、拓宽题材范围、增强叙事策略、继续强化价值引领等,是实现网络微短剧健康发展、有序发展的主要途径。

(摘编自张智华、曹馨丹《网络微短剧:“小体量”追求“大格局”》)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种新兴的视听艺术形态,网络微短剧当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但依然受到视频平台的青睐。

B.某研究报告显示的内容,使“全面认知和科学把握其内在的创作特点”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C.与网络微短剧的高情节强度相匹配的叙事视角,便于观众快速进入故事,能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D.作者介绍线性叙事方式的目的是,引出并凸显网络微短剧采用的正叙与倒叙相结合的叙事方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新兴事物在刚出现时容易被人们接纳,发展比较顺利。B.受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媒介技术手段的更新,是短视频得以发展的基础。C.摄影师与剪辑师的专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网络微短剧的叙事能力和吸引力。D.作者既说明了网络微短剧的优势,也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体现了看问题的辩证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网络微短剧的“短”基因决定了其中的所有信息都是点到为止。

B.网络微短剧的叙事视角丰富,能扩充叙事线索,加快叙事节奏

C.网络微短剧叙事留有余地,调动了人们的专注度与思维兴奋度

D.网络微短剧是时代带给人们的新媒介,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

4.网络微短剧满足了受众的哪些需求?请根据文本概括。(4分)

5.阅读的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6分)

目前,三集系列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很火爆。该作品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身古代女子逃出博物馆、在伦敦街头与一位中国记者相遇、在其帮助下找到回国之路的故事。作品的前半部分讲述了玉壶的回家之路,后半部分通过玉壶传递家书,讲述了诸多流落海外文物的思乡之情。该作品中海外文物拟人化表达心声的场景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明代琉璃砖被切割,思乡情切;原本成对的唐三彩马已被迫相隔万里百余年;笛师陶俑给琴师陶俑传达思念之情,想再一起演奏《长歌行》……数以万计流落海外的文物终于可以自己“发声”。“让文物回家”这句话变得形象、直观、可感,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文化和情感上的共鸣。你认为《逃出大英博物馆》体现出好的网络微短剧应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逃出大英博物馆》剧情,并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你认为《逃出大英博物馆》体现出好的网络微短剧应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逃出大英博物馆》剧情,并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本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站岗赵长春

那时候,抗日战争到了相持阶段。

那时候,根据地缺衣少食,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那时候,大家都参加大生产运动,从上到下,好多人都会纺棉花、种菜、耕田。

那时候,“烂泥湾”刚更名为“南泥湾”。这里土地肥沃,水林丰茂,军民团结如一家人,正在努力打造陕北的好江南。

这年5月的一天,老总通知小李,带上几名警卫员,抽空去看看南泥湾。正值春耕大生产,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时误不得。因为处理了其他事儿,耽误了些时间,老总要求努力往前赶路。就骑马,从总部出发,能多赶一点儿路就多赶一点儿,争取第二天就返回,因为还有很多工作

嗒嗒嗒!①黄土高原的沟壑中,几匹快马、几身灰军装,腾跃在淡绿浅青的春色中。中午简单打尖后,傍晚,到了南泥湾地界。

“报告!前方已经是南泥湾。大约再有三十来里地,就到驻地了。建议先让区公所接应一下,赶到南泥湾。请首长指示!”小李从前面折返回来,挺立马背上,向老总致礼。

陕北春短。看天色将晚,老总决定先找个避风的地方住一宿,不去打扰部队了,“更不能打扰地方”。老总的意思是,天晚到驻地的话,还得临时做饭、找房子,影响驻地人员的正常作息。

“是!”②小李心有不甘,但坚决执行了命令。作为一名警卫员,小李深知老总太累。望着比实际年龄苍老的老总,特别是他憨厚的笑容,小李到底也没有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就马上和其他同志顺沟找地方。③这里窑洞好建,人们随挖随住,加上前两年不安定,废弃的窑洞多。很快,大家找到了两个废弃的窑洞,清扫后,铺垫了简便的床铺。一起吃了点儿炒小米,喝水,就休息了。

老总说:“这多好!简单朴素,心安理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按照工作要求,留下岗哨后,小李陪老总住在一个窑洞里,其他人睡在另外一孔窑洞里。小李给大家分配好任务,特意交代值岗的:“老总年纪大,又骑马跑了快一天。晚上,他睡窑洞里面,我在外边挨洞口的床铺上睡。这样,半夜换岗也方便。”

大家就都睡下了。

小李进窑洞,看看还在看书的老总,就悄然坐在一边。老总身子一欠,说:“好好躺下,晚上你还得换岗。”

“得令!”小李很听话,很快就入了梦乡……

小李再醒来,是被另一位警卫员叫醒的。一个激灵,小李就摸床头的枪:“该我了!”可是没有摸到枪。

警卫员说:“天明了!你看看是谁在站岗?!”

小李跑出来一看,晨风中,老总执枪,站在哨位上。

原来,夜里换岗的时候,警卫战士来到总司令住的那个窑洞口,按照原来的约定,怕惊动老总,就悄悄地推了一下靠洞口睡觉的“小李”:“起来吧,换岗了!”说完,便回到自己窑洞里睡觉了。

可他不知道,老总看完书,睡觉前,悄悄地睡在了外铺,将小李让在了里面!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最早醒来的警卫员出了窑洞,看到老总在站岗,就跑步过来:“首长,您起这么早来站岗,没有睡?”

④老总一笑,枪往背上一紧:“哈哈,你们站岗放哨,还睡觉呀?”

警卫员脸一红,赶忙朝老总睡的那孔窑洞跑去,而小李睡得正香……原来,老总给大家站了下半夜的岗。

为这事儿,赶往南泥湾的路上,大家马上开展了自我批评。老总说:“没有规定我不能站岗!这才是官兵一致。”最终的决议是,小李回去后给老总的那片菜地浇水两次。

这个站岗的故事,知道的人不多,因为老总不让讲;“这本就是正常的事儿。”

还有个原因,也是老总要求的。在小李离开老总时,老总说:“感谢你为我服务这么多年。到新的岗位了,继续安心工作,不许提在我身边工作的事。”

小李就记住了。关于与老总一起的日子,他从不提。他觉得,老总这样要求,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不过,小李把这件事记下来了,记在心里,成为一种深刻的记忆。等小李成了老李,春节时一家人吃饭,孙子、孙女让他讲讲自己的革命故事,老李就讲了这个站岗的故事。

老李说:“我们得记住,共产党就是这样干出来的。”

于是,春节聚会,老李的这个革命故事,成为必讲的保留节目。

再后来,老李走了。家人们整理他的遗物,发现一本老旧的日记,原汁原味地记载着这个故事。有些细节很深刻,比如那个晚春的风,比如窑畔的一株野桃树摇曳着明媚的花。以此为背景,老总背枪,站得笔直。

故事以书信的形式,说给了自己的家人:“好好记住,传下去!”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骄傲,很自豪!老总替我站岗……”

这个故事,发生在1941 年5月。

老总名朱德。当年井冈山时期,他和大家一起挑粮,留下了《朱德的扁担》这一故事。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开篇连用四个“那时候”,介绍了时代背景、根据地情况等,为下文展开故事提供依托。B.文本以老总的警卫员小李为主线,主要从他的视角,塑造了抗战时期朱德总司令的高大形象。C.在文本中,小李的故事生动感人,老总的精神振奋人心,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官兵一致的作风。D.文本交代一本老旧的日记中记载着朱德站岗的故事和其中的深刻细节,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腾跃”突出了行军速度快,“淡绿浅青”交代了黄土高原春天的季节特征。B.句子②若改为“小李坚决执行了命令,但心有不甘”也是表现他服从命令的品质。C.句子③介绍了环境特点,丰富了故事内容,使情节的推进显得合理、自然。D.句子④中“一笑”.缓解了严肃紧张的气氛,语言描写表现出老总风趣幽默的性格特点。

8.文本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关键词为“站岗”,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

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亲死,式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分,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予弟。式入山牧十余岁,羊致千余头,买田宅。

是时汉方数使将击匈奴,卜式上书,愿输家之半县官①助边。天子使使问式:“欲官乎?”式曰:“臣少牧,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苟如此,子何欲而然?”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于边,有财者宜输委,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具其言入以闻。天子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

式归,复田牧。岁余,会军数出,浑邪王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卜式持钱二十万予河南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人者籍,天子见卜式名,识之,曰:“是固前而欲输其家半助也。”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输之助费。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节选自《史记·平准书》)材料二: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②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①县官:朝廷,官府。②乘韦:四张熟牛皮。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其A明年B贫民C大徙D皆E仰给F县官G无以H尽赡。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苟,指假设,如果,与《陈情表》“欲苟顺私情”中的“苟”词义不相同。B.然,是代词,指这样,与现代汉语中“不以为然”中的“然”词义不相同。C.者,结构助词,在句子中将宾语“贫人”提到动词前面,使句子成为宾语前置句。D.乘,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与《过秦论》“致万乘之势”中的“乘”含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河南人卜式在父母去世后,分家时对弟弟照顾有加;之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过十多年,拥有了田地、宅舍和一千多只羊。B.丞相公孙弘认为卜式的做法不合常理,希望皇帝不要答应卜式捐献家财的请求,皇帝采纳了公孙弘的建议,立即打发卜式离开京城。C.秦军经过周都城北门时,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刚下车又一跃而上,看到这种情形,王孙满认为秦军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败。D.郑穆公派人到客馆查明情况后,让皇武子驱逐杞子等人,于是杞子等人逃出郑国;偷袭郑国计划败露后,孟明撤军。

13.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4.请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卜式和弦高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咏霍将军北伐(节选)①虞 羲玉门罢斥候,甲第始修营。 位登万庾积②,功立百行成。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 未穷激楚③乐,已见高台倾④。 当令麟阁⑤上,千载有雄名!

【注】①霍将军:西汉名将霍去病。②万庾积:上万处堆积在露天的谷物。③激楚:楚歌曲。④高台倾:指霍去病24 岁去世。⑤麟阁:即麒麟阁,汉武帝获麒麟时建此阁,图画其像于阁,遂名为麒麟阁。汉宣帝甘露三年,曾图画股肱之臣的形貌,署其官爵姓名于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玉门罢斥候”意思是玉门一带的战火已停止。“斥候”在古代指进行侦察的士兵。B.“位登”二句中“万庾积”指的是霍将军位尊禄厚,“百行成”写霍将军才高望重。C.“天长”二句,紧扣霍将军的人生遭际,揭示了自然永恒、人事变迁的普遍规律。D.“未穷”二句中“高台倾”运用借代,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使霍将军形象更突出。

16.从诗歌节选部分看,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好的比喻往往取于生活,巧于运思,如《荀子·劝学》中“ ”,用磨刀之功喻学习之效;姚鼐《登泰山记》中“ ”,用衣带喻环绕山腰的云雾。(2)古代诗人善于运用乐器描写场面、烘托气氛,如《短歌行》中“ ”,《青玉案·元夕》中“ ”。(3)“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它的身影,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 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食俗是节日的符号,是我们节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熟悉过年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但很少有人知道,古代的七夕节也有独特的食物——面条。 A ,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当时七月七日是好日子,要吃汤饼,汤饼就是面条。

不唯七月七日,魏时伏日也吃面条。《荆楚岁时记》中载“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饼’”。

B ?伏日吃面条与养生学主张伏天喝热水是一致的,一碗热汤面下肚,发一发汗,排除体内的寒湿气,有利于身体的调养。东汉医学已将面条作为病人恢复身体的饮食,后世用它在伏日“辟恶”,正是民间基于医食同源的理念,体现了以热排出体内恶寒的养生智慧。

隋唐五代是面食的时代,这一时期面食的数量、品种、制作工艺、普及程度等同后世相比亦不遑多让。①北宋陶谷所撰《清异录》中,②收录了唐韦巨源《烧尾食单》的部分内容,③这部分内容中就有面食不少名目的记载。④从其异彩纷呈的饼类食品记载,⑤不仅可以想见当时面食技艺之高超,⑥而且可以发现那些典雅的名称所揭露的文化意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第四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 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一对夫妻,一个急性子,一个慢性子。

急性子老婆遇事总是冲锋在前,这会儿等不到那会儿,今天等不到明天。她的节奏就是快快快。

而慢性子老公从来都是不急不躁,总想着今天完不了还有明天,嘴上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急不急,日子常在,何必人忙!他的节奏就是慢慢慢。

有一天,家里晾晒了一场子玉米,眼看着天快黑了,又刮起了风,天色渐渐阴沉下来,说不定一会儿还有雨呢。可是玉米还没有收完,万一淋了雨怎么办?这可是一年的收成啊。

急性子老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手忙脚乱地装袋子。再看慢性子老公,依然不急不慌,收得那么沉稳,那么悠闲。

太阳已经落山,实在是看不见了,急性子老婆拿起手电筒,挽起袖子,把剩下的玉米往一堆儿扫,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口干舌燥,腰酸胳膊疼。慢性子老公用簸箕笤帚撮,节奏依然那么稳,一下,两下,三下……最后,总算全部装到了袋子里。

20.下列句子中的“收成”和“这可是一年的收成啊”中的“收成”,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一般情况下,生菜从播种到收成需要30-40天。B.有些粮食作物歉收,但棉花的收成仍相当不错。C.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这是四季的别称。D.虽然才满月的孩子,怎便晓得后来养得大养不大? 但只看了他母亲的行事,便料得定他儿子的收成。

2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在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上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请简要分析。(3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果改成“急性子老婆很着急,急着装袋子”,表达效果不如原句,请说明理由。(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财富自由之路》里有这样一句话:“你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广东省2024届高三衡水金卷11月联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1.B

【解析]整体理解错误。“研究报告显示”的内容,是用来证明“视频平台纷纷入局,不断为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加码”的。

2.A

【解析]“新兴事物在刚出现时容易被人们接纳,发展比较顺利”依据不足。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作为新兴事物的网络微短剧被接纳了,这与其自身特点有很大关系,是个例,并不能据此推出一个适合所有新兴事物的普遍性的结论。

3.C

【解析]第四段的主要观点是:网络微短剧“留白”的叙事特点满足了网络用户沉浸式、参与式的心理需求,使网络用户与剧情进行互动。C选项能够支撑这一观点。A.说明网络微短剧的“短”的影响。B.说明网络微短剧的叙事视角对叙事的作用。D.说明网络微短剧的特点及作用。

4.①满足了受众填补碎片化时间的需求。

②借助影视这一形式,解决部分短视频内容低俗化、节奏拖沓等问题,满足网络用户的视听新需求。

③满足了受众从网络微短剧中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的需求。

④满足了受众观看作品时沉浸式、参与式的心理需求。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5.①作品只有三集,借助“玉壶”回家,引发“文化和情感上的共鸣”,体现出好的网络微短剧叙事体量小,可以使观众获得审美与情感的满足,富有吸引力。

②作品的拟人化表达是一种新鲜的叙事视角,能让观众更快地进入故事,并沉浸在剧中人物的视角之中。

③作品突显了“让文物回家”的大主题,体现出好的网络微短剧有“大格局”,能使观众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满足受众的精神体验。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6.B

【解析]“主要从他的视角”错。文本不是从“小李”的视角讲述故事,而是从第三人称视角即全知视角讲述故事。

7.B

【解析]整体分析错误。选项改动语序后,主要表现的是小李的不服气。

8.①点明“老总”是朱德,先讲事迹后说姓名,印证读者的猜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补充介绍井冈山时期朱德与大家一起挑粮的事情,使朱德形象更丰满,使朱德的品质更突出。

③借助朱德的行为凸显共产党干部官兵一致的作风,感染、启迪读者。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文本先讲述了朱老总在抗战时期半夜站岗的故事,表现了朱老总吃苦耐劳、官兵一致等作风。

②朱老总警卫员小李成了老李后,春节聚会给孙辈讲述朱老总站岗的故事,通过这件小事揭示了共产党能取得胜利的原因。

③老李走后,家人发现他的日记中原汁原味地记载着朱老总站岗的故事,老李在日记中提醒家人把朱老总站岗的故事“好好记住,传下去”,预示革命精神后继有人,深化了主题。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BD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原句标点是: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11.C

【解析]该项“者”为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整个句子是定语后置句。A.《陈情表》“欲苟顺私情”中的“苟”词义是暂且,姑且。B.“不以为然”中的“然”词义是对。D.正确。

12.B

【解析]“立即打发卜式离开京城”错。文中是“数岁,乃罢式”,即几年后,打发卜式离开京城。

13.(1)天子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卜式的确是位品德高尚的人,因此给他显官尊荣来教化百姓。

(“以”“尊显”“风”各1分,句意1分)

(2)进攻郑国不能取胜,包围郑国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克”“继”“其”各1分,句意1分)

14.①卜式作为普通百姓,在汉朝廷对匈奴作战时,愿意捐出一半家产资助边防事业;在朝廷没有力量全部满足国内需求时,他给河南太守二十万钱,作为移民的花费。(2分)

②弦高本是普通商人,在面对秦军侵略自己国家时挺身而出,用他的智慧和财产帮助郑国,提前使人去郑国通风报信,使得秦军撤退,保住了郑国。(1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卜式,是河南人,以种田养畜为业。父母去世后,卜式有一个年少的弟弟,等弟弟长大成人,卜式就与他分了家,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只羊,田地、房屋、财物全都留给了弟弟。卜式进入山中牧羊,经过十多年,羊繁育到一千多只,他买了田地、宅舍。这时候汉朝廷正多次遣将出兵攻打匈奴,卜式上书说,愿意拿出一半家产给官府作为边境作战费用。天子派使者问下式:“你是想做官吗?”卜式说:“我自幼放牧,不熟悉官场的事,不愿做官。”使者说:“如果是这样,你希望得到什么才这样雾都试题 做?”卜式道:“天子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为了节操在边疆拼死作战,有钱的人应该拿出钱财来资助,这样才能灭掉匈奴。”使者把他的话详细地回报给了天子。天子又把他的话转告公孙弘丞相。公孙弘说:“这不合人之常情。不守法度的人,不可以作天下楷模以扰乱法纪,希望陛下不要答应他。”于是天子很久没给卜式答复。几年后,打发他离开京城。卜式回家后,依旧种田、放牧。过了一年多,正赶上汉军屡次出征,浑邪王等人投降,朝廷花费很大,仓库空虚。第二年,贫民大迁徙,用度都靠官府供给,朝廷没有力量全部供给。卜式拿出二十万钱交给河南太守,来供给移民的花费。河南呈上资助贫民的富人花名册,天子见到上面卜式的名字,尚能记得,说道:“这是之前想要捐献一半家产助边的那个人。”那时富豪人家都争着隐匿家产,只有卜式愿意输资帮助官府。天子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卜式的确是位品德高尚的人,因此给他显官尊荣来教化百姓。

材料二: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摘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刚下车又一跃而上。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对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纪律不严。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敝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郑穆公派人到客馆查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郑穆公派皇武子去下逐客令,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杨孙逃到宋国。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郑国不能取胜,包围郑国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15.D

【解析]“‘高台倾’运用借代”错。“高台倾”运用了比喻。

16.①敬慕。“玉门”四句,表现出霍将军建立功勋后受到国家的优宠,表达了诗人对霍将军的敬慕之情。

②惋惜。“天长”四句,写霍将军虽然功成名就,但英年早逝,表达了诗人对霍将军的惋惜之情。

③景仰。“当令麟阁上,千载有雄名”借宣帝事,指出霍将军虽然英年早逝,但名雄千古,表达了诗人对霍将军的景仰之情。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7.(1)金就砺则利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2)鼓瑟吹笙凤箫声动

(3)示例一: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示例二:梦人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示例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每句1分)

18.A.七夕节吃面条

B.为什么伏日吃面条

(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19.③这部分内容中就有不少面食名目的记载。

④从其异彩纷呈的饼类食品记载中。

⑥而且可以发现那些典雅的名称所体现的文化意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每改对一处得2分)

【解析]③句“面食不少名目”语序不当,可改为"不少面食名目”;④句成分残缺,缺少与"从”搭配的"中”;⑥句“揭露”与"文化意蕴”搭配不当,可以把"揭露”改为"体现”。

20.B

【解析]B项和"这可是一年的收成啊”中的"收成”都指庄稼、蔬菜、果品等收获的成绩。A.指收割农作物,C.是秋的别称,D.比喻前程。

21.①两个逗号将"一下”“两下”“三下”三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强调动作节奏缓慢,突出了人物的“慢性子”。

②省略号用在“一下,两下,三下”后,说明类似的动作还有很多,突出了动作慢且节奏不变,突出了“慢性子”的特点。

(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2.①原句“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着急”的样子,给人以画面感。(2分)

②原句"手忙脚乱”表现出"装袋子”时的慌乱,使老婆"急”的性格特点更加突出。(2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3.[写作指导]

材料的核心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你的世界的样子”,在这里“什么样的人”是思考的关键点。你是乐观的人,你的世界就是乐园;你是勇敢的人,你的世界就会满是坚定;你是善良的人,你的世界就满是温暖。当然,如果你是胆小鬼,你的世界就满是恐惧;如果你是悲观者,你的世界就是灾难······鉴于此,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眼前的生活,我们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努力做更好的人),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美好。作文时,应对“什么样的人”做出具体的阐述,如此,才能列举生活中的现象,才能把道理讲得生动具体,也才能进一步拓展论证思路。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提高分数

1、学好语文重点之一: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这类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

2、学好语文重点二:阅读一定要强化,最好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另外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

3、学好语文重点三: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的基础是素材和思路,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高中学习是比较紧张的、时间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阅读在素材积累上就可以提现出很大作用。有了积累,可以多看看那些优秀作文,找找写作的思路,要多动笔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4

1. 字音辨析题 :

答题技巧: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一般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但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2. 字形辨析题

答题技巧: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多使用结构分析法:字形结构及词语结构分析法。看词语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对的都象错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3.标点符号运用题

常见错误: 非疑问句用问号,倒装句中句号、叹号前置;分句之间用顿号,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连词前面用顿号, 概数用顿号, 集合词语用顿号;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冒号后面揭示范围不清;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直排引号用于横排;不是书名用书名号;括号句内、句外不分;破折号、省略号。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语文学科中,古诗歌鉴赏这个题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这个题目也是主干知识,所以每次考试的时候,总是有学生在这个题目上面出错,甚至得到很低的分数。有的学生不是读不懂古诗,而是不会组织答案,即意思明白,却不能用文字准确表达。因此这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很有用的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模式,希望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有所帮助。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本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用某个字替代行吗?为什么?

(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如果说用某个字替代,好不好?结合原文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生动贴切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会全诗型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诗歌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歌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大家应该随便找几篇古诗,按照上面的答题模式组织一下答案,相信在考试的时候,你在诗歌鉴赏这主干题目方面不会丢很多的分,甚至拿到满分,竞争优势一定明显。